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4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31:48 字数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400字数作文

篇一: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过春节。从进入腊月,市场上到处都有很多很多的年货,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

进入年货市场,占了很大部分的是春联,春联有各种各样的,有的上面写着大大的“福”字和“招财进宝”;有的写着“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等等一些欢乐祥和的话语!每家都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春联买回去,等待大年三十那天贴上去!

走过卖春联的,就进入了卖烟花爆竹的地方,那里有“花中花”“坦克车”这些全部是孩子们玩的。还有一些大人放的,有“孔雀开屏”“大礼花弹”“绚丽多彩”“吉祥富贵”等等。鞭炮的数量也很多,有1000的有2000的还有10000的,这些全都是引人注目的年货,家家必备。

我爱春节,我爱春联,我还爱鞭炮!!!

兖州市实验小学西校区四年级:郭程浩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冷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说是丰富多彩,上到节日下到名胜古迹。这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怎么去继承和弘扬呢?首先,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网站,然后写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类的一些文章,这样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想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先要请全中国人注意,我们可以适当的去了解别的国家的传统文化,但是不能丢掉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打个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对圣诞节比较感兴趣,而却越来越冷落了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以至于端午节的申遗产文化权给了韩国江陵,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所以,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请所有的国人多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多多宣传,多多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千万不要冷落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咱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传统文化——剪纸啦!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

剪纸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个小孩在玩耍??

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汉字,还可以剪艺术字呢!我也曾经剪过,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试试!你看了准会说很好看,因为这是以前传下来的吗!

剪纸旗幡我也做过,(是照自己的方式做的)我先拿来一条1分米的棍子,再拿来一张纸,吧之间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自己看一下该剪多大)最后再把纸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试试吧!

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等等。怎么样,咱们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我们课本上学过的唐朝的唐诗,还有没学过的宋朝的宋词、元朝的元曲;我们经常提到的琴(古筝)棋(围棋)书(书法)画(国画);还有民俗节日(比如中秋、重阳、春节)等等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中华成语。

就像我见过的陈汉东伯伯,他用成语接龙的方式把2008个成语围成五个环,象征着2008北京奥运的五环。

第一环是:天下第一、一脉相承、承前启后、后继有人-------意有未尽、尽忠报国、国利民福、福寿齐天。

第二环是:天下为公、公正廉明、明心见性、性烈如火------意在笔先、先入之见、见物思人、人众胜天。

第三环是:天下一家、家见户说、说短论长、长命百岁------食不求甘、甘拜下风、风和日丽、丽日中天。

第四环是:天下大同、同心一意、意广财疏、疏财仗义------世代相传、传世之作、作威作福、福地洞天。

第五环是:天长地久、久负盛名、名副其实、实事求是------来去自由、由浅入深、深明大义、义薄云天。

陈汉东伯伯创作的中华成语龙,从天开始,以天结束形成了五个大圆环。不但很有意义,而且又好记又好玩。我想,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篇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一)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条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银色的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二)

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书法艺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我从小就认识了几位艺术家,比如,书法家潘杰和画家蒋耀辉。我很崇拜他们,他们还送我一些毛笔、宣纸,蒋耀辉伯伯还精心给我刻了一枚篆章。

>我的爸爸妈妈都喜欢书法。我家的书房里摆放着一个砚台和许多毛笔,只要有空,爸爸妈妈都会练习一会儿。爸爸最喜欢临写“柳体”。妈妈最喜欢临写古代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妈妈告诉我这是天下第一行书,与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清明上河图》一起被称为“书画双绝”。着名书法家丁梦周爷爷还专门为我爸爸妈妈题写了一首《白梅》。有时爸爸妈妈还教我写,要我从楷书写起。一开始,毛笔在我手中一点也“不听话”,写出来的字也东倒西歪,难看极了,爸爸妈妈就鼓励我坚持下去。当我写得好的时候,他们就为我鼓掌加油。渐渐地,我写的字也有了进步!

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三)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瞧!小老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一旁羡慕得不得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鼠爸爸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鼠妈妈说太阳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最棒,墙说老鼠最棒。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多么精美的剪纸啊!真令人爱不释手!

篇三: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学生作文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半夜时分,“年”兽又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消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看着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记得每年过年时,妈妈总会买一些剪纸,如大红的“福”字,它在一个圆中套着,象征着圆圆满满、福气安康;还有那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又好似吐露着淡淡芳香的剪纸牡丹,它象征着吉祥富贵。妈妈总是把它们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看着这些剪纸,有的地方细可如春蚕吐丝,有些地方粗可如大笔挥抹,心想剪纸的人肯定是一个心灵手巧,有着聪明才智的艺术人,向人们展示了一副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让其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中国的剪纸文化是多么精彩。

剪纸艺术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趣的民俗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在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五花八门的风俗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 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知识。据说,十二生肖的排名是这样来的: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要在正月初九选定十二生肖。晚上,贪睡的老猫请求老鼠早晨叫醒它,如果不叫就吃掉它。可是正月初九清晨,老鼠却悄悄地独自出发了。老鼠不会游泳,却遇上了一条河,它偷偷地钻到牛耳朵里,顺利过了河。等牛刚要进门时,老鼠一下子从牛耳朵里窜了出来,抢先跳到了玉皇大帝面前。结果,老鼠得了第一名,接下来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个人都有属相,我们的属相就是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来定的。比如,我今年9岁,属虎。

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还根据十二生肖的形态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有精美的邮票、闪光的银币,有古老的金币、精致的挂件,还有美轮美奂的刺绣、五花八门的剪纸、奇形怪状的泥塑以及千奇百怪的布艺??真是精美绝伦,叫人目不暇接。

你看,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不是绚丽多彩?如果你有兴趣,你也可以找一找有关的资料,和我们一起分享。

春节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工整、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流传至今。 一些人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即剪纸和年画一样都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表达了美好愿望,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夕

大年三十,年的大幕拉开了,我们就是年的主角。在这一天穿新衣、戴新帽、吃团圆饭、放鞭炮??

吃过晚饭,全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四面八方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短信拜年已经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祝福方式了。

除夕夜还有守岁的习俗,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篇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小学三年级)

2005年春节晚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各省献上的对联。品赏这些对联,我们不但对伟大祖国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矿物宝藏等有一个了解,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止是品对联,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许多艺术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你就会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魅力,挖掘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

可以写八月十五会什么吃月饼,端五节为什么吃粽子,腊月二十八为什么做八宝粥来吃,春节为什么吃汤圆,??

[写作点拨]

(一)话题理解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体现出本国家或民族独特审美情趣的文明,它是一种民族精神、气质、品质、操守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姓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它跳动在民族乐器二胡哀婉而凄美的弓弦上,闪烁在国粹京剧色彩斑斓的脸谱上,绽放在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中,传扬在脍炙人口的中华诗词里总之,传统文化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写法提示

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内容都涵盖是不可能的,所以,写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虚为实,以“具体”诠释“抽象”

“传统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年

南昌市百树小学三年级吴少雯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条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银色的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

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篇五:电大中华传统文化小作文

①儒家提倡的礼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宗教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礼的最后完成,是在周朝,作为礼的完善的硕果,是周代的宗法制度的完备。

春秋诸侯争霸,礼制被打破。重建礼教,自孔子始,因此,礼被看成是儒学经典要义之一。在儒家的经典里,礼被解释成为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必然体现。其目的是“正名”,要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规定在他应该身处的社会地位上,从而达到理治的目的。

②孔子认为诸侯大夫们越礼而动,导致天下大乱,是因为礼教被破坏了,所以他要重建,然而他并未成功,其原因是什么?

礼可用来规范行为,却并不能代替法用来治国。礼教治国是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导致的,一旦生产方式与生产力进步,礼所规定的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原有的等级秩序必然被打破,君臣父子关系必然会出现裂缝,一成不变的礼也就荡然无存。

③孔子虽然未成功重建礼教,但他的礼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礼教在治国方面失败后,转向治人,依然延续孔子的君臣父子的等级,同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礼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积极的方面: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必须相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基础。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文明礼仪和礼节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还有端午包粽子,清明节祭扫寄托哀思等这些礼俗也是过去传承下来的。

消极的方面:礼又将每个社会成员规定在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里,迫使他们形成固定的责任,义务的思维模式,从而极大地限制和摧残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创新欲望,压制了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比如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严厉约束个体自由,戕害个性。又比如过去的“贞节牌坊”“裹小脚”“嫁夫从夫”等使妇女深受其害。

④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批判封建礼教吃人,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是否仍然存在?

是吃人的,我同意鲁迅先生的说法。在孔子那里,礼主要是指周朝的文物制度。礼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宋儒将传统儒学向“内圣”方面转化,使儒家进一步理性化,系统也更加完备。原本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也从人欲、天理那里找到了依据,礼跟“义”的内涵联系更紧,礼的系统也随之空前严密起来,进而成为扼杀人性、个性,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比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无权时在礼教的幌子下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托词,“越级言事”则是封建统治者打压下级的最好借口,否则就会被视为犯上作乱,违背礼教。这些现象在当今社会有些还有遗留,比如在部分单位还会有严谨下属“越级言事”,有些领导喜欢“不在其职,不谋其位”的下属,“君为臣钢”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人对领导“惟命是从”等等。而有些现象诸如“夫为妻纲”“嫁夫随夫”的现象已经渐渐消亡。

①“义”的本义是什么?

义和仁和礼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说礼是行为规范,仁是儒家的思想内核的话,那义就是其提出的价值标准。

“义”的涵义在发展中是有变化的。在孔子那里,义几乎跟“善”是同义词,是对“君子”行为进行约束的价值标准。义作为价值准则,可以说是从“仁”中抽绎出来能为群体接受的价值综合体,也可以说

是礼的约束向价值评判方向的延展。

②儒家孔孟提倡仁义,道家老庄反对仁义,他们各有哪些提倡或反对“仁义”的言论?你怎么理解?

孔孟提倡仁义。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只有向善靠近的人,才有资格称得上“君子”,否则即为小人。孟子更用“君子犯义”和“小人犯刑”将两者区别开,对君子只实施道德上的谴责,对“小人”则大刑相加,显示出阶级差别。

道家老庄反对儒家的“仁义”。有一次有人问庄子:“什么是儒家的人?”庄子说:“豺狼,豺狼就体现了儒家的人。”这个提问的人就不理解,豺狼身上怎么体现了人呢?我们知道豺狼是一种非常残暴的动物,庄子就回答说:“儒家不是说了吗?‘父子相亲’就是人的一种表现,虎狼的父子也非常相亲啊,老虎豺狼也很爱自己的儿子,你能说它们没有‘仁’吗?”这就说明他们思想层次太低。从道德这个层面来讲,这种“仁义”是不是一种真正的“仁义”?道家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仁义,他们认为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层次太低,这是一种交换,一种利益的交换不是仁义。

③如果“义”就是正义,那么,你认为谁掌握定义“正义”的权力?谁又有主持“正义”的权力?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有权主持正义,那么,你怎么理解“见义勇为”的主张?你又怎么看待社会上一些“见义不为”的现象?如果是你遇到了这些事,你会“见义勇为”还是“见义不为”?为什么?

义犹如公理无须论证,即可以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而且还有极强的排它性,绝不可能在义面前犹豫不决,那怕是生死之类的大节,只要由义作出了判断,就必须断然取之。义在后来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其内涵也略有改变。本来在春秋时期主要约束“君子”行为的义,在后世却变化成为封建主仆之间,仆人对主人尽心尽力的必然要求,似乎有仆人对主人尽“义务”的意思。通常由统治阶级掌握定义“正义”的权力。举例:见义勇为最美女教师张丽,值得所有人学习;见义不为广州小悦悦之事,受到社会舆论和内心的谴责。我会见义勇为,因为这是每个有良知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通过以上思考,你对儒家提倡的“义”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儒家提倡的“义”,对当代国人有什么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义”虽然是价值标准,但它毕竟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其内涵也相对模糊,不同的个体对它的认识也允许有一定的差别,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义跟法律出现差距的原因,特别是“江湖义气”由于其中融合了较多的侠文化的内涵,如朋友之间讲“义气”, 行走江湖的人彼此帮助,有所谓“江湖义气”, 豪侠之士除暴安良,称为“行侠仗义”,都是从上古“义”的本意中生发出来的新的文化内涵。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如何正确认识“义”的内涵,在与人交往之中多一份真诚、少一份欺诈,把握好“义气”的度,是我们继承这一传统文化的关键。还有就是发展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彼此信任,进而成为“正义”的代名词。

① 孔子主张仁,也就是“爱人”,但他又主张礼,也就是人分等级,不能越礼而动,那就意味着“爱人”

也分等级,所谓“爱有等差”。请问儒家之仁爱与墨家之兼爱有何不同?

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从人从二,讲的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解释仁为“爱人”。这里的“爱”,是友爱、亲近之意,是带有极强主观感情色彩的感情投入。孔子主张的仁爱是“爱有差等”,他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认为爱是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人总是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其他的人。而墨子主张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要求人们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地去爱所有的人。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

区别之二,孔子主张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推己及人。他说:“孝之放,爱天下之民”,就是

说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悌”是最真实的感情,因而是“仁”的根本和出发点。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推广到爱天下的民众,即“泛爱众”,以及世间万物。墨子主张先从爱他人做起,然后他人也回报自己以爱。

他说:“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②仁是儒家看重的,孝也是儒家看重的,但很多关于孝的记载却与仁的精神相悖,甚至表现出残忍,比如郭巨埋儿。请举例分析儒家是如何对待仁与孝的矛盾的。

③孔孟竭力主张仁(义),老庄竭力反对仁(义),《庄子》有言:虎狼仁也。意思是连虎狼都有仁,可见仁并不是人最可贵的东西。儒道两家对仁的意见完全相反,请以更多孔孟、老庄关于仁的言论来谈谈你如何理解仁。

在上古时代,这个爱更多地表现在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上。这就给“仁”赋予了血缘的最初本义。孔子将最初的范围限定在“事亲”,然后推而广之,施之于社会成员,上至于君王,下至于黎民。仁由主观情感的投入开始,延伸于社会却运行于“礼”的范畴之内。这就将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为的规范,表现出来的就是封建去法制度。这正是儒学的精妙之处。通过“仁”, 外在的等级制度被转化为 内在的道德自觉。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影响下,这种源自主体的“仁”,一方面沟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它也是打通天人的唯一工具。仁乃人之本性,而人的本性又与天相沟通,体现着“天理”的必然。

总而言之,儒家的“仁学”是建立在最切近人伦,最难摆脱的亲情之上,为封建伦理秩序寻到理论依据。因此,他不仅最能为统治者接受,也非常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封建“仁学”能成为整个封建统治的核心思想,成为构筑中国式的“伦理一一社会一一政治”学说的奠基石。

孔孟提倡仁义。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只有向善靠近的人,才有资格称得上“君子”,否则即为小人。孟子更用“君子犯义”和“小人犯刑”将两者区别开,对君子只实施道德上的谴责,对“小人”则大刑相加,显示出阶级差别。

道家老庄反对儒家的“仁义”。有一次有人问庄子:“什么是儒家的人?”庄子说:“豺狼,豺狼就体现了儒家的人。”这个提问的人就不理解,豺狼身上怎么体现了人呢?我们知道豺狼是一种非常残暴的动物,庄子就回答说:“儒家不是说了吗?‘父子相亲’就是人的一种表现,虎狼的父子也非常相亲啊,老虎豺狼也很爱自己的儿子,你能说它们没有‘仁’吗?”这就说明他们思想层次太低。从道德这个层面来讲,这种“仁义”是不是一种真正的“仁义”?道家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仁义,他们认为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层次太低,这是一种交换,一种利益的交换不是仁义。

如何看待“仁”的现代意义?

儒家的“仁学”是最切近人伦,最难摆脱的亲情之上,为封建伦理秩序寻到理论依据,因此,他不仅最能为统治者接受,也非常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封建“仁学”能成为整个封建统治的核心思想,成为构筑中国式的“伦理——社会——政治”学说的奠基石。在今天看来,“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素,仍有其积极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友之间,长幼之间,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之间,彼此尊重,彼此友善,“让世界充满爱”。当然,其封建性的糟粕,比如无原则地拉邦结派,排斥异己等,则是我们应该批判和抛弃的。

① 儒家强调孝,甚至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源(《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说:“事孰为

大?事亲为大。”意思是,人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亲尊亲,服从父母。你如何看待“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特色?

②孝是对家人,仁是对他人,一旦发生冲突,儒家是什么态度?请举一例说明。

③孝与忠也常常是一对矛盾,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儒家又是怎样解决这对矛盾的?

④儒家提倡的孝道是否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⑤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⑥请例举二三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孝”的事例,并加以评述。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400

⑦举例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对当代国人的影响。

⑧你认为现在是否还要“孝”?如何“孝”?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赡养义务。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孝”虽起源于道德的约束,但最终却转化为封建法制(实际上是人治)的一部分。在讲究封建门第和“光宗耀祖”的传统中 ,“孝”竟表现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特色,传宗接代成为“孝”之最重 ,中国传统中孝文化的一大特色。佛学也受到中国孝文化的影响。但佛学认为,人应当舍弃对生身父母行小“孝”,而出家修行向自己的“法身”行大“孝”,才是真正行了孝。 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以24孝图为例扩展18 卧冰求鲤

不认同: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认同:百里负米的故事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西方思想中“孝”的意识很淡,子女成人之后,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纷纷离开父母过自己独立的生活,这种行为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文化氛围却自始至终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当然,“孝”中某些封建性的内涵却是必须剔除的。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管对“孝”作何种特别会解,“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我交友的原则就是有这样一条:不孝者不交。因为,他连给自己生命和抚养成长的父母都不孝,还有啥资格谈朋友之情呢?

子女对长辈尽“孝”,也并不是要他们真的付出多少什么,往往是只要一点点感情交流,一小会儿的陪伴,就能使长辈获得满足。再说,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漠的时候,能在长辈那里寻找到往日成长的欢乐与爱抚,也必然使子女获得身心的愉悦。

① 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中国古人有哪些认识?请举出四种观点,并说出主张者是谁。

中国古人对性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哲学思辨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不断明晰起来,或者说

不断地被界定清晰起来了。在先秦儒学中,“性”跟“情”没有太大的差别。先师孟子即说过“食色性也”的话,虽然宋儒对这句话进行多方辩解,但终究脱不了其以情释性的根底。。“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汉代的扬雄综合先秦两派之言提出认为人性善恶参半之说。

② 中国封建社会“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哪两种人性观结合的产物?对迄今为止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

么影响?

外儒内法:从西汉开始,统治者自觉地把儒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互补的统治术,称外儒内法。外儒,给统治者披上一层仁德的外衣;内法,则为专制统治提供了坚强的的后盾。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伦理的法制化。外儒内法的统治术,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即是人治而非法治。因为从外表看,一切法,都被规范于仁德的范围之内了。法外有情,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自己标榜的资本,而不是破坏法制的依据,就很能说明问题。时至今日,在受西方影响,法制观念不断强化的时代,法制难以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认人唯亲等,都还时有出现。在某些落后的地区,宗法思想的残余还相当严重,甚至发展到与国家法律作对的地步,都不能不说是封建外儒内法文化的残余影响。

③ 相信人性本善与相信人性本恶,各有什么利弊?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 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荀子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现今西方国家就是相信人性本恶的,所以他们指定的法律非常完备细致,从人的最坏处出发,而且十分严厉。诸如新加坡的鞭刑。

对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两种观点,你倾向于何种观点?你如果坚信这种观点,有什么措施避免其弊端吗?

除去人之初生理上的需要,我个人认为其性应为善,这是因人类遗传基因所致。善恶应有标准。人们认为的善是指人之初的纯洁幼稚,不撒谎,看见啥说啥,对父毋、养育之人的纯纯的依恋,没有半丝虚假,突显幼年的善良之心,这不是后天造成的,这应是先天人类基因遗传所为,故说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