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少男情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3:28:31 体裁作文
少男情怀体裁作文

篇一:少年情怀

少年情怀

少年情怀是一幅画,绘出了童心,绘出了童趣,绘出了童稚。少年情怀是一首歌,唱得慷慨激昂,唱得优美动听,唱出了我们的心。少年情怀是一首诗,一首动人的诗,感染了青春。少年情怀是一首莫扎特的未完成的钢琴奏鸣曲,弹得优美动听,弹出了我们潇洒的青春。 少年情怀是一幅绚丽的画,画出了童真,挥洒了童趣。年少时,我们可以有点猖狂。年少时,我们可以有点自傲。我们可以无故地去批判某些可以批判的事物,赞美我们觉得值得赞美的事物。我们可以指着周杰伦的海报说:“你的音乐没有水准!”对着醉驾的高晓松说:“你作为名人,应该以身作则!”我们敢于指责任何人、物。这是我们少年的特权。

少年情怀是一首想象的歌,一首慷慨激昂的歌,唱出了我们的青春,唱出了我们幼稚的心。老师,白领,经理,董事长,演员,导演,作家……一千多行都是我们的幻想。少年的梦很长很长,我们的梦在其中翱翔。也许有一天,我当上了总统,也许我代替了鲁迅……尽情地想象吧,毕竟只有我们会有这样的心境。

少年情怀的诗篇,一首回忆童真的诗篇,写出了我们幼稚的心灵。我们常常说,童年值得回忆,青春值得潇洒。

少年情怀是一首莫扎特的未完成的钢琴奏鸣曲。我们这些少年去完成,要我们去挥洒,需要我们去回忆。

我们的那些一点一滴的美好童年的记忆,随着我们的青春,潇洒

而去……其实,造我们曾经以为是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就被我们淡忘了。 少年情怀望的诗篇,如一首无法完成的诗篇,是一首未完待续的诗篇,我们的每一天是新的一页。

篇二: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情怀

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情怀

1.孔子

为政以德重修身,里仁为美持忠恕。半部《论语》治天下,文行忠信万世师。

孔子,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学说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由此可见孔子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受到母亲严格的教育,逐渐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孔丘从小就懂得孝顺,从来不惹母亲生气。他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后,就帮助母亲干活。母亲洗衣,他挑水;母亲洗好衣服,他就去晾晒。他很有眼色,干活从来不用母亲支使。母亲去世后,少年孔丘想凭借父亲曾是贵族的地位,进入上流社会,但总是遭到嘲讽和羞辱,被拒之门外。此后,小孔丘落入社会最低层。为了谋生,他给人家挑水、扫院、拉车、放牛、牧羊、种菜。孔丘吃苦耐劳,又肯动脑筋,所以,各种活他都干得很出色。种菜,菜长得旺盛鲜嫩;放牧,牛羊膘肥体壮,而且,产崽率高。在空隙时间,孔丘抓紧时间读书,他对当时的礼仪有很深的造诣。他还学会奏乐,经常在婚丧嫁娶场面上当吹鼓手。少年孔丘生活过得很充实。孔子一生中,当过一些大小官吏,但时间都不长,干得最长的事是教书。人称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孟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小孟轲,始发愤,承儒学,称“亚圣”。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孟母教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孟轲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小孟轲和母亲相依为命。他家居住的地方离坟场很近。孟轲的母亲怀念丈夫,经常到坟前守候怀念。一天孟母从坟上回来,未进院子就听到孩子们哭声,急忙回家一看,又好气又好笑:一群孩子正在一本正经地模仿出殡,孟轲是总司仪。原来,小孟轲常陪母亲到父亲坟上去,经常看到埋葬死者的活动。当小伙伴们寻思游戏的新花样时,他就想出了这个“玩出殡”的点子。孟母见到此状,叹了一口气,等丈夫去世满一年,便带领儿子搬离旧居。离新居不远有一家屠宰场。杀猪时血淋淋的场面使孟轲感到很刺激,很快,他对屠宰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时,孟轲和同伴们玩杀猪游戏,用的是泥塑的假猪。后来,他居然到街上逮一只活猪,和邻居孩子一起杀着玩。孟母认识到,不离开这里,孩子将来只能当屠夫。她便下定决心,再次搬家。不久,她又带领儿子搬到新居。房子虽然简陋,但靠近学堂。这样,学堂里的朗朗读书声常萦绕在小孟轲耳畔。没过了多久,他就向母亲提出上学的要求,孟母心中暗喜。小孟轲进学堂后,开始还好,读书很努力,但时隔不久,孟母就发现儿子经常逃学,要么林中捕蝉,要么下河捉鱼,心思不在学习上。一天,孟母把儿子引到织布机旁,用锋利的菜刀割断机杼,给小孟轲讲了“半途而废”的道理,小孟轲跪在地上失声痛哭。从此,小孟轲学而专心,立志成仕。

3.亚里士多德

智力惊人拜师多,智圆行方通百科。难忘慈母临终泪,“莫效贵族公子哥”。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知识渊博的学者。他最先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分开来,并开始了伦理学、逻辑学、政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他的学问在他所处的时代无与伦比,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哲学家黑格尔称为“人类导师”。亚里士多德从小聪慧,智力过人。为此,他的母亲访遍马其顿聘请名师,要把他教育成最有学问的人。小亚里士多德学习速度奇快,并有惊人的记忆力。母亲不得不为他走马灯似的更换老师和学习科目。在此过程中,小亚里士多德通晓了医学、心理学、物理学、天文

学、自然史、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学等,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样,小小年纪的他,便自命不凡。在学习之余,亚里士多德经常出入王公贵族的府第。渐渐地,他羡慕贵族们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尤其是贵族们豪华的衣饰和“高雅”的做作更使他神往。一段时间,他整天和这些公子哥们玩耍而放松了学习。看到儿子的这些变化,他的母亲在郁闷中病倒了。少年亚里士多德很有孝心,不再外出玩耍,天天守候在母亲病塌前。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儿子:“做人无论如何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我们不是贵族,就不要把自己装扮成贵族,那样会害了自己……”母亲的话深深触动了他的心。母亲死后,少年亚里士多德显得成熟多了。他一改过去的坏习惯,更加顽强地投入到学问之中。

4.托马斯

似憨似痴藏睿智,无言无欲困心志。冬夏苦读不释卷,“哑牛”初吼胜雄狮。

托马斯·阿奎那(1224-1274年),意大利人,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他的哲学被确定为天主教的官方哲学。托马斯死后,被罗马教皇称为“圣徒”。小托马斯幼年时,说话很晚,直到他4岁时,家人都以为这孩子不会说话。一天,憨头憨脑的小托马斯拿着一本书在唠叨,保姆觉得奇怪,就问他:“你在干什么?”“我在念书呀!”小托马斯回答。家里人奇怪极了,大家都以为这孩子既傻又哑,今天怎么能说话呢?母亲含着眼泪对儿子说:“既然你会说话,之前为什么不说呢?”“有需要时我就说话。没有什么需要,您让我说什么呢?”小托马斯用大人的语气对母亲说。此后,人们才知道,看似憨傻的小托马斯原来有过人的智慧,并且对读书有天生的兴趣。托马斯5岁时,父母就把他送进一家修道院,他那从一而终的性格,使他为上帝的存在和教会的统治奋斗了一生。中世纪的修道院,高墙深院,阴暗潮湿,有一种令人恐怖的气氛。但可怜的小托马斯进入这种环境,他既不想家哭闹,也不害怕,很快就接受了这里的一切。在修道院中,他一呆就是9年。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托马斯接受了系统的宗教文化,还学会了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和初等数学等知识。过了9年的苦行僧生活,14岁的托马斯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深造。在大学里,他各门功课学得都很好,他还迷上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小托马斯进入了一个知识的新天地。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天主教的一个教派。他的这一选择违背了家人的意志,他们希望托马斯选择社会地位很高的僧人或修道院院长。为使他回心转意,全家人想尽了办法:好话劝说,皮肉折磨,把他喜欢的书籍烧掉,给他一些淫秽书籍,最后又派了一个风尘女子去勾引他。可以说是用尽了招数,但还是无法改变托马斯坚定的意志。折腾了一年以后,托马斯为理想的抗争取得了胜利。青年托马斯身材高大,壮得像头牛,但行动迟缓,不苟言谈,面部毫无表情,性格沉静,平时几乎一言不发。人们送他一个“哑牛”的绰号。但托马斯初次讲经布道就使导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他那浑厚的嗓音,坚定的语调,雄辩的口才,严密的逻辑,渊博的知识,使大主教都赞叹不已。大主教意味深长地说:“这哑牛的吼声,总有一天会响彻全世界。”

5. 培根

培根十二入“剑桥”, 十五出国搞外交。 赞扬声中不自负, 敢向权威把战挑。 培根(1561-1626),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的名言。培根12岁在家中完成小学教育后,父母试图让他上正规中学,但小培根认为中学课程太简单,于是父母大胆地把他送入著名的剑桥大学。3年后,他从剑桥毕业。学校评价:培根学习勤奋,主修课程都达到“精通”程度。15岁的剑桥高材生很快成为英国驻法大使馆最年轻的外交官。培根从小聪明、机智,备受宠爱。有教养的父母认为,这样的孩子越应该严格管束。他们为小培根制定了严格的教育计划,请家庭教师教他语言、圣经、神学、历史等课程,由母亲来教他如何欣赏音乐,怎样阅读文学名著。在父母的管教和引导下,小培根不但爱学习,还学会了正确对待别人的赞扬,能把赞美声化作学习的动力。小培根喜欢读书,更喜欢思考,从不盲目崇拜任何权威。在当时,亚里士多德哲学被奉为真理,但培根敢对之提出疑义,指问这种只教辩驳争论,不思生产创业的哲学对人类有何意义?这样深刻的质疑,在思

想保守的16世纪,成熟的思想家也未必能做到,但年方15的他就有了这种深邃的见解。培根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倾向,萌发了他对科学和经验的思考,逐步形成了他影响近代思想进程的经验唯物论。

6.笛卡尔

命如薄纸心如镜,满腹经纶一身病。读书质疑无畏惧,敢笑先哲妄谈经。

笛卡尔(1596-1650),17世纪法国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建立了坐标系,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他也是动量守恒论的提出者,法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他曾巧妙地提出一个命题:“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我在思考,必定有一个正在思考的“我”存在。这个如同文字游戏一样的命题,其中,包含了二元论的思想。用唯物主义哲学表述,“我思”就是思想、意识、精神,“我在”则指物质、实体。这一简单命题,预示着笛卡尔向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的挑战。笛卡尔在襁褓中就染患母亲的肺结核病,终日干咳不已,在死亡的边缘上度过了幼年时代。8岁上学时,孱弱多病的笛卡尔不得不使一向以严格要求著称的弗莱什学校同意他每天多睡两个小时,体育活动也可以不参加。每天早上醒来,在壁炉边静静地躺一两个小时,是他从小养成并保持一生的习惯。在学校中,笛卡尔是生活最懒散而思维最积极的学生。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学校里开设的哲学课,概念抽象,语言晦涩、枯燥,但小笛卡尔却对它着迷,他把抽象思维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少年笛卡尔14岁时,读懂了复杂深奥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并且能提出质疑。特别让他不满的是,先哲们把世界描绘成一个由上帝创造的混沌体,使人无法分出条理。有一天,他突然问老师:“玫瑰花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老师立即怒斥:“你这个愚蠢的学生,怎么能提出如此无聊的问题?”小笛卡尔不慌不忙地拿出一本中世纪的经典著作,说:“是啊,我也感到无聊。可是,这是我们的先哲在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呀。”正是这种无所畏惧的批判思维,使笛卡尔成为一代思想巨匠。

7.卢梭

孤儿无家茹苦酸,何期死后挂桂冠?误入歧途迷知返,为租书读押衣衫。

卢梭(1712-1778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法国革命的伟大启蒙者。他去世后,被法国人称为“革命导师”,迁葬于法国的伟人祠。这个死后挂满桂冠的人物。少年时代的命运却充满悲惨和凄凉。卢梭刚出生后几天,母亲便因病去世了。童年时,父亲因受诬陷而弃家逃跑,舅父收留了他。他先是到乡村牧师家读书,因受牧师女儿的欺负而弃学,接着,又到一家公证所打杂,因不满主人的霸道而抗争,被赶出,后来,又到一家雕刻店中当了学徒。在饥饿,棒打和极度的精神摧残中,他硬是撑了三年。太多的苦难,扭曲了卢梭的幼小心灵。他认为,这个黑暗的世界哪里有什么是非曲直,邪恶为所欲为,真诚要受到惩罚。有了这种认识,他开始放纵自己,扯谎,偷窃,干了很多坏事。但是,在卢梭幼小心灵厚厚的积尘下面,良知并没有泯灭,还有一颗追求进步的种子,这颗种子就是他对读书的爱好和对读书的兴趣。每当小卢梭感到无聊时,就到附近的租书店去讨生活。读书,使他汲取了甘甜的知识琼浆。从租看第一本书起,小卢梭就成了这家租书店的常客。他把自己一点点零花钱全都用来租书看。有时,实在没有钱了,他就脱下衬衫作抵押。读书净化了小卢梭的灵魂,使他又回到人生的正路上来。也正是在租书店里,卢梭与书籍的不解之缘,使他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

8.康德

上溯三代无富人,下传后世唯谨慎。三遇恩师三生幸,一生勤奋一生贫。

康德(1724-1804年),德国著名哲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先验论,不可知论的重要代表。他思想深邃,被西方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康德是贫苦人家的后代,从他父亲开始上溯三代,没有一个是富有之人。康德也是一生贫穷,但是,他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幼年康德聪明好学。母亲常利用祈祷的机会带着儿子拜访神学博士舒尔茨。母亲把平时孩子提出而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请舒尔茨博士给孩子解答。聪明天真的康德很讨博士的

喜欢。康德8岁上学。做皮带匠的父亲那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都很困难,哪有钱给孩子交学费呢?巧的是,正值此时,舒尔茨担任了学校校长。他同情穷孩子,更喜欢康德。他深知康德的困难,就给他交了学费。以后,还不时地从经济上给康德专门的照顾。上学不久,康德便显示出他那聪明的天资,再加上他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忍耐艰苦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康德在学校8年间,除最初半年是全班第二外,在各年度的考试中,均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小康德不仅成绩优良,而且品行高尚。他守时守纪,诚实谦虚,不慕钱财,不近女色,不逐名利,甘守贫穷专心学问,刻苦钻研。这些优良品质,康德恪守一生。8年后,康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哥尼斯堡大学。此时,康德的家庭经济情况更加糟糕,母亲去世,父亲也病倒了。危难之时,幸运之神再次降临,舒尔茨博士先于康德来该大学担任教授职务了。为了使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被埋没,舒尔茨教授为康德支付了第一个学期的学费,使他顺利地进了大学之门。以后,教授又把辅导差生的任务交给康德,这样他就可以赚到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康德的家境继续恶化,他父亲因中风而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来源彻底断绝。这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来帮助他,康德只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热情与知识,予以回报。这种特殊的生活学习环境,养成了康德独特的性格:不卑不亢,聪明不清高,贫穷不卑贱。行动、言语小心翼翼,非常谨慎。在大学期间,舒尔茨教授曾希望康德选择神学专业,并郑重承诺,在他毕业后,帮他在宗教界谋一份进入上流社会的职业,被康德谢绝了。康德的选择是,可能终生无职业,无饭吃的哲学。康德为知识和真理奋斗了一生。他是最贫穷也是最富有的学者。

9.黑格尔

森严家教压弯腰,“驼背老头”人小瞧。 青年方得天清日, 睿智深邃上九霄。

黑格尔(1770-1831年),19世纪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哲学就被当作官方哲学。直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出现,人们才发现,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的,是用“头朝下”的方法认识世界的。少年时代,黑格尔受到父亲严格的管束和教育。老黑格尔不允许儿子有玩耍时间,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仍然给儿子安排了家庭教育。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老黑格尔不惜代价。少年黑格尔酷爱读书,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父亲的苛刻要求,并没有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相反,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在这种教育下,原本内向的黑格尔更加沉默寡言。父亲的教育不仅使一个少年失去了应该属于他的欢乐,还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中学时代的黑格尔,被同学称为“驼背老头”,他精神疲惫,缺乏少年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在中学时代,谁也看不出黑格尔未来还会有什么作为。一位传记作家甚至认为,少年时代的黑格尔过于死板,安于本份,生活枯燥无聊。黑格尔后来那活跃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在中学时代,甚至连萌芽都没有出现。直到了青年时代,黑格尔那敏锐的思维和超常的智力,才焕发出光彩。

10.马克思

出淤不染马克思,敢为穷人立主义。读书万卷擅强记,口诵心惟贵有疑。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为人类进入最美好的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也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初尝试。童年卡尔,有过剩的精力,聪明灵活的头脑。从小就喜欢没完没了地提问题,他还喜欢缠着父亲讲故事。他不仅聚精会神地听,还不时地提出问题。年龄再大一些,小卡尔知道了父母所讲的故事是从书籍中来的,就主动提出了识字的要求,为的是自己要从书籍中看故事。少年卡尔有极好的记忆力,学习速度也让父母吃惊。在学龄前,他就能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文学读物了。他喜欢整天泡在父亲的书房里,找故事来读,他还能把听到的、读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小伙伴们。孩子们经常聚集在小卡尔的周围,听他讲故事。12岁的卡尔进入中学时,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班里的同学大多是18岁以上的青年。但小卡尔性格开朗、天真活泼、说话含蓄幽默,他讲出的笑话经常逗得大师哥们捧腹大笑。卡尔过目成诵的记忆

力,深刻的理解力,敏捷的反应速度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令同学们敬佩。卡尔·马克思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三年的初中课程。14岁,卡尔就进入高中部学习,这更使师兄们吃惊,折服。11秦始皇十三即位皇无冕,心韬“耕战”待来日。一统江山成伟业,“焚书坑儒”骂名始。

11.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经十年统一战争,消灭称雄六国的诸侯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秦王朝。在政治上,秦始皇建立了以郡县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统一的兵役制度。在经济文化方面,确立了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甚至还统一了全国车轨的轨距。他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复古思想,焚烧儒家诗书和百家语,镇压一批儒生和方士(装神弄鬼的人),把460余人集中活埋,即“焚书坑儒”。秦始皇只活了49岁,但他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也因“焚书坑儒”留下千古骂名。秦始皇是赢异人在赵国做人质时,娶大商人吕不韦的宠姬赵氏而生。秦始皇从小就有统一中国的志向。还是在赵国期间,他就经常听父亲讲起他们的祖先秦孝公怎样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改革社会制度的故事;知道秦惠公即位后,公子虔等人如何捏造罪名,车裂商鞅,破坏变法的情况。小嬴政赞同实行商鞅提出的“耕战”之道。他深知,不“耕”,老百姓就没吃的,国家就会仓廪空空;不“战”诸侯割据就没完没了,国家就不会强盛起来。他在赵国首都邯郸同燕国太子丹一起玩的时候就表示,长大以后一定要为国家做一番大事情。嬴政13岁即位,但按当时的规定,皇太子22岁才能举行加冕典礼,执掌大权。所以,他刚当秦皇时,还无权处理朝政,一切政务由母亲赵太后和丞相吕不韦处理。直到他成年加冕后,嬴政才实施自己的统一大业,先是清除破坏统一的内患,紧接着消灭关东六国,公元前221年,嬴政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齐国,完全统一了中国。

12.孙中山

陋室一间无耕田,从小仰慕洪秀全。铲除邪恶心如铁,捣毁封建两千年。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政府,结束了我国延绵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个主义的治国纲领(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失败后,苦闷彷徨中的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据之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小时候,家庭非常贫困。一家五口,只有一间简陋的小屋,没有一亩土地。全靠父亲当雇工,兼任更夫,并在街头补鞋来维持全家生活。孙中山6岁时,就随大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这种处境中,他看到地主阶级骄奢淫逸,压榨民脂民膏的罪恶,切身体验了农民大众的艰难困苦。在后来,他回顾自己一生时还说,他能提出“平均地权”的思想,是与“幼年境遇之刺激”有关的。孙中山的故乡香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部。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林则徐抗英就曾率领部队驻扎在香山县;水师提督关天培也曾在香山同英国侵略者的海军进行过殊死的较量,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与香山县毗邻的三元里,更有可歌可泣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史。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家乡花县,与孙中山的故乡只隔几十里地。香山县有许多群众参加了悲壮的太平天国反清武装暴动。在孙中山的故乡翠亨村,就有一位随天王洪秀全打过仗的老英雄,少年孙中山从老英雄那里听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家乡的革命精神在孙中山的心灵中扎根,他从小就萌发了革命的思想。孙中山 17岁时,看到清朝政府官员的腐败行径,曾愤怒地呼喊:“大家看看,中国掌握在这些腐败万恶的官员手中,怎么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怎能坐视不管呢?”青年孙中山奔波于日本、英国、美国等地,寻找革命救国的真理,经历了无数坎坷,终于领导民众,推翻了清朝政府。

13.毛泽东

篇三:少年情怀总是歌

少年情怀总是歌

曾听人叹道:“少年情怀总是诗。”可为了更贴近时代,我想说,少年情怀总是歌,有“我想要怒放的生命”般的豪迈,令人荡气回肠;有“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的拼搏,激人向上;亦有“寄相思风雨中”的哀愁,让人百感交集。

考场上,鸦雀无声。只有身临其中的我们才能看见尔虞我诈与腥风血雨。将一个答案写得更全面、更圆润便是对其他考生的凌空一击。在场中的我们,要时刻承受周围的气场,面对难题,心中想起五月天的《倔强》:“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自古少年争强好胜,纷飞的汗水之后是不言放弃,是少年在挥洒如歌的青春。

少年情怀总是歌,要么胜利,要么灭亡,没有屈服,没有输。

在我看来,学习就像海,偶有浮于海面的孤岛,却没有尽头。在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寻觅中,你会有机会登上孤岛,你想停下来,停留在这美丽的地方再也不前进,《最初的梦想》告诉我:“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实现了心的渴望,才能算到达了天堂??”成功固然美好,固然能给人以快乐,但要学会狠下心,将是更美的风景。

少年情怀总是歌,他不会满足于一时悦人的旋律,而是要创造出唤醒世人的篇章。

我为少年,亦如少年一样有着敏感和忧伤的情思。喜欢驻足窗后,停雨声听《风雨梧桐》:“我离愁燃眉孤独伫立窗前,五月雪里你泪秋蝉,离别时夜静花寒??”;喜欢漫步雨后,哼着悠闲的《河流午后我经过》:“河流午后我经过,阳光此刻已熟悉,有种饱满的温柔”;感受相思时的肝肠寸断:“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等待苍老了谁??”

少年情怀总是歌,将心事付于之上,将情感淌于笔尖,掠多愁善感,品蜜语甜言。

少年的情怀,徜徉于旋律,诠释以辞藻,高潮于青春,落幕于流放??(699字)

让心到达

天气阴雨,凉飕飕的风阵阵吹来,落叶拖着沉重的雨水,铺满城市的角落,给人以处于秋天的感觉。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在街上寻找药店,无意观赏周围的景致。长期剧烈的体育锻炼,终于使我的腿不堪重负。小区对面的药店关门了,我得多走路去买药。

好容易找到一家药店,我环顾店内,摆设还算整洁。一个站在药架子旁穿着长白褂的人转过身来,微笑着问我:“需要什么?”我被他的相貌一惊。他长得高高胖胖,面孔煞白,令我顿时起了疙瘩。他的声音也是阴阳腔调,我想起了电视剧里阴阳怪气的人物,立刻生出一种那个难以名状的厌恶,也觉得很可笑。

“肌肉痛。”我惜字如金。

“肌肉痛啊,哪个地方痛?”他用怪异的嗓音温柔地问。

我不耐烦地指了指小腿,想着他可真多事。

“肌肉痛奇士不用吃药。”他带着些许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心里悄悄想,痛的不是你,你自然无所谓。而且更讨厌他了。

见我还是想配药,他走到另一个柜台,说:“那别吃药了,副作用多,贴外用膏药吧。”说着把一盒膏药递给我。当我看包装时,他又转过身去拿出另一盒膏药放在我面前。“这个便宜点!”他的声音渐渐不那么难听了。找钱的时候,他接着不厌其烦地说:“跑步或爬山先停一停八,晚上拧个热毛巾敷腿,能缓解疼痛。”我被他的细致和热心瞬间震动,本想和他道谢,却连脸都不敢抬起来看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药店。

落叶依旧在空中跳着舞蹈,我的心中却多了一丝暖意。其实,我们可以拭去眼前的傲慢与偏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别人。

眼睛无法达到的地方,请让心到达。(617字)

毕业哀歌

今天早上,九年级拍毕业照,看着DF他们似乎有些欣喜的微笑,我的心却沉了下去,溺在无尽的苦水中,无法呼吸。我就像水中的落难者,而他们像水中的游鱼,他们开心地吐着泡泡,我也同他们一样吐着泡泡,但他们不知我无法呼吸的痛。

后来,我们开始排队走向操场,走在不知走了多少次的香樟树下,我却不敢抬头,怕刺眼的晨光灼我的眼,怕高大的香樟树告诉我,我即将离去。

偶然翻一本杂志,看到上面的一句话,我的心被扯得很疼:“毕业于我是一窗玻璃,用身体撞碎后,不躲不避,擦着凌厉的玻璃走过去,一窗一窗走过去,看不清楚,拾不起来。”其实我总以为今天还是昨天,但昨天却已非常遥远。

低着头走到操场,我们还在等待,等待前面的班级走上铁架子,然后我们再上,正如我们等待上一届初三拍完今年我们再拍一样。站在操场上,我偶尔与小X歌GF谈笑几声,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的脸上也浮起了很合时宜的表情,而他们的笑脸让我想起《猜火车》,想起那些弥漫着热气和浮躁的日子,想起那些孩子似乎和我们一样,为成熟的脸,年轻的眼睛,落寞的笑容,似乎我们青春就是在开心和难过中发酵,升华,然后羽化??

十分钟左右,我缓缓踏上铁架子,当触到寒冷的铁架子的一瞬间,浮在脑海的是玉阶怨,同样是恨,她恨的是迟,而我却是恨早。我苦笑一下,继续向上走,走到属于我的那段台阶时我却愣住了。我看见操场围墙外的那个低年级男生,一如曾经的我,乌黑中些许斑驳的眼眸,看着我们傻傻笑。他却不知终有一日会与我们一样站在铁架子上望着低年级的某个人,沉沦。我早已忘记了哪年哪月哪一天,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笑着,忧伤着。我笑着说我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息地卷走。

在DF的催促下转过身来,我看见小X和GF谈笑,一句一句地没营养地谈笑,我看见时光从他们的话语间流过,我却无法挽留。

在旋转摄像头的转动下,六百多人竟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这种不没有声音,却以一种更大的声波,撕裂我身躯中的某种东西,好痛。很喜欢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话:“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我想他是静美的,将思乡之情化为美丽的文字,他是如水的轻诉,而我是心底里绝望而痛苦的哀嚎。

拍毕业照的那一瞬间,我站在GF边,然后,一快门,一闪光,定格,凝固,而我们骑在单车上吹口哨的青春,仿佛是一瞬间,又仿佛是永恒。(948字)

改变一点点

这天,九年级拍毕业照,看着DF他们开心的笑脸,而我的心却沉了下去,溺在水里,无法呼吸。我就像水中的落难者,而他们像水中的游鱼。他们开心地吐着泡泡,我也同他们一样吐着泡泡,但他们不知我无法呼吸的痛。

后来,我们开始排队走向操场,走在不知走了多少遍的香樟树下,我却不敢抬头,怕刺眼的阳光灼我的眼,怕高大的香樟树告诉我,我即将离去。偶然在一本杂志中翻到一句话,却把我的心被扯得很疼,它说:“毕业于我是一窗玻璃,用身体撞碎后,不躲不避,擦着凌厉的玻璃走过去,一窗一窗走过去,看不清楚,拾不起来。”我总以为今天还是昨天,但昨天却已非常遥远。

走到了操场我们还在排队,等待前面的班级先站上铁架子,然后我们再上,正如我们等待上一届初三拍完今年我们再拍一样。我不时与小X歌GF谈笑几声,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突然想起了《猜火车》,想起了那些弥漫着热气和浮躁的日子,想起他们和我们一样,一样的童年,年轻的脸,明亮的眼睛,落寞的笑容。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的脸上也浮起了很合时宜的微笑。我不记得哪年哪月哪一天,我在哪面墙上留下一张脸笑着,忧伤着。我笑着说我停留在时光的某处,其实早已被时光无声地卷走。

终于轮到我站上铁架子了,当我的脚触到冰冷的铁架子时,我又想起了玉阶怨,她恨的是迟,而我却是恨早。我苦笑一下,继续向上走,走到属于我的那段台阶时我又愣住了。我看见操场围墙外的那个低年级男生,一如当年的我,明亮中些许斑驳的双眸,看着我们傻傻笑。他而却不知终有一日,他也站在高高的铁架子上看着某个低年级的他或她,沉沦。

在DF的催促下转过身来,拍照时,我站在GF和小X的身旁,然后,一快门,一闪光,定格,凝固。拿到毕业照的那天,我发现我们只比初一新生时的照片,改变了一点点,但我们已变不回去。而我们骑在单车上吹口哨的青春,仿佛是一瞬间,又仿佛是永恒。(751字)

八年级上古诗文默写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2.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3.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斯是陋室, 。 4.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6.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

8.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 一览众山小。

9.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 庭下如积水空明,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2.春冬之时,则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13.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1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5.岁寒, 。

1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 17.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

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4. 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5.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 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君子者也

8. 荡胸生曾云 会当凌绝顶,

9.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1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1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5.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8.

篇四:少年情怀总是诗

少年情怀总是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道出了古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表现形式,横亘古今,蕴含五千年中华文化气息的诗永远是人类享之不尽的精神大餐,诗的言情明志,煽动了少年青春里的动荡情愫,却道:“少年情怀总是诗。” 诗经曰:“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简单直接地写尽了相遇之美。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少年生活中的相聚相离就如一首玲珑的五言诗,于平平仄仄中给人产以清新的意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之后,迎来一个最美的邂逅,煞适人意,此时,诗的婉转情思幽幽吹起,疏影横斜,湖水清浅,暗香飘浮为这相遇相聚送来一份贺礼,于君共享黄昏,红雨吹来,于雕栏曲处共观一轮明月。

曾闻道:“人出生之时,只是有一半灵魂,而另一半灵魂由人这一生去寻找。”而今,少年求学正是寻找另一半灵魂的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趋步于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在寻找着,塑造着我们另一半渴望高尚的灵魂,有“春风得意马蹄疾”时的欢呼雀跃,也有“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失意之态。我们精神上,物资上的得于失有时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但是圣贤之书让我们知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三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是我们不歇的表现,少年,以唐诗超然物外的开阔大气,借高渐离之曲,涉三千里为之长击!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支声。”诗经小雅的《伐木篇》给了少年一个疑问空谷幽幽天地之大谁才??也萌,诗经小雅的《同心歌》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向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红尘无涯,万象朦胧,外国一首卷首诗《绿蒂与维特》中写道:“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年不怀春。”诗一般的少年情怀,如水溺般柔情,也像蚕丝般缠绵悱恻。也许梦醒之时,心有桃花芳菲尽,记忆深处又闻香;等得花落觅从前,只剩一袭香影度年华,只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少年情怀,也许只是人类跌宕的情感活动中短暂的一个篇章,然而却短暂得不同凡俗,就像一片叶子翩然而落,尽管寂然无声,触动的——呢喃着诗意的涟漪,吟咏着岁月的旋律,天光云影共徘徊。

浮泛在与诗与梦与爱的泉流上,如诗般的少年情怀,装缀着人生灿烂的一片晴空。

篇五: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情怀

古今中外名人

少 年 情 怀

——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参考资料

教育系 韩子平

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情怀

目 录

思想家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少男情怀)

1 孔子 17

为政以德重修身,里仁为美持忠恕。

半部《论语》治天下,文行忠信万世师。

2 孟子 18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小孟轲,始发愤,承儒学,称“亚圣”。

3 亚里士多德 18

智力惊人拜师多,智圆行方通百科。

难忘慈母临终泪,“莫效贵族公子哥”。

4 托马斯 19

似憨似痴藏睿智,无言无欲困心志。

冬夏苦读不释卷,“哑牛”初吼胜雄狮。

5 培根 20

培根十二入“剑桥”,十五出国搞外交。

赞扬声中不自负,敢向权威把战挑。

6 笛卡尔 21

命如薄纸心如镜,满腹经纶一身病。

读书质疑无畏惧,敢笑先哲妄谈经。

7 卢梭 22

孤儿无家茹苦酸,何期死后挂桂冠?

误入歧途迷知返,为租书读押衣衫。

8 康德 23

上溯三代无富人,下传后世唯谨慎。

三遇恩师三生幸,一生勤奋一生贫。

9 黑格尔 24

森严家教压弯腰,“驼背老头”人小瞧。

青年方得天清日,睿智深邃上九霄。

10 马克思 25

出淤不染马克思,敢为穷人立主义。

读书万卷擅强记,口诵心惟贵有疑。

政治家

11 秦始皇 26

十三即位皇无冕,心韬“耕战”待来日

一统江山成伟业,“焚书坑儒”骂名始

12 孙中山 27

陋室一间无耕田,从小仰慕洪秀全。

铲除邪恶心如铁,捣毁封建两千年。

13 毛泽东 28

生拜巨石为干妈,取个乳名石三伢。

父亲勤俭又精明,韶山冲里小财东。

母亲善良会持家,烧香拜佛信菩萨。

年仅六岁爱劳动,放牛砍柴又拾粪。

爱讲道理个性强,反抗体罚父子僵。

宁折不弯如钢淬,只跪父亲一条腿。

私塾学习很认真,背的《论语》《三字经》。

灾年饥民吃大户,富人儿子恨财主。

年方十四稚未除,包办婚姻娶媳妇。

听讲“维新”心思动,立志走出韶山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求学崇拜康有为,痛恨列强入骨髓。

更慕领袖孙中山,长沙城里把军参。

辛亥革命清朝溃,当兵半年离军队。

继续求学考高中,退学只为惜光阴。

寄宿长沙湘乡会,埋头书馆长智慧。

西方科学初感悟,抛弃封建立民主。

可惜父亲断粮草,半年自学竟折腰。

湖南师范不收钱,培育一代新青年。

考入师范苦修身,悟性通灵知发愤。

“闻鸡起舞”持以恒,冷水搓身无冬夏。

更谢贤师徐特立,通今博古蔚朝气。

师范生涯奠基础,投身革命无反顾。

韶山冲里石三伢,誓为穷人打天下。

14 邓小平 30

家住四川广安县,人丁兴旺百亩田。

父亲名叫邓绍昌,精明豁达性开朗。

母亲本是富家女,从夫爱子无忧虑。

六岁私塾学识字,背诵课文最流利。

一笔好仿先生赞,慈母给儿煮鸡蛋。

放学回家挺自觉,挑灯夜读伴明月。

从小不怕神和鬼,攀援石碑戏“神龟”。

“偷”钱为医穷人病,严父愧责儿品行。

十五少年离双亲,为是中华日月新。

勤工俭学赴法国,何惧旅途多颠簸。

儿行千里母担忧,赤字报国不回头。

一泡梦幻到巴黎,巴黎工厂多倒闭。

一派萧条凄残景,欲工不得学不能。

寄人篱下受人欺,上罢码头下工地。

十八寻得周恩来,旅欧少年乐开怀。

从此跟定共产党,蓝图一幅绘心房。

15 丘吉尔 31

反法西斯保和平,妙语横生擅笔耕。

谁知原是“无赖生”,入学成绩竟为零。

16 斯大林 32

农奴后代斯大林,纳粹德国死克星。

慈母愿儿当神父,儿给上帝敲丧钟。

17 罗斯福 33

下肢瘫痪残疾人,连任三届大总统。

少年集邮性宁静,大海弄潮志恢弘。

18 戴高乐 34

精力过剩爱好多,玩岁愒日浮云过。

一诺千金改故辙,洗心革面不蹉跎。

19 尼克松 35

政败“水门”尼克松,中美建交顺民心。

疲于奔命度少年,懂得人世多艰辛。

20 田中角荣 35

田中不是井底蛙,中日邦交正常化。

心忧慈母无冬夏,十六只身闯京华。

21 撒切尔夫人 36

少女多才脾气犟,言信行果人自强。

赌气侥幸上“牛津”, 纵横政坛称“铁娘”。

22 曼德拉 37

谁为黑人讨尊严?首推南非曼德拉。

铭记热土淌热血,何惧囚禁二十八。

军事家

23 朱德 39

人民军队总司令,开国第一大元帅。

大地赤子性宽厚,祖国母亲驻心怀。

24 彭德怀 40

横枪立马大元帅,“百团大战”鬼泣哀。

饿死不吃乞来食,穷童傲骨斗老财。

25 林彪 41

短兵肉搏平型关,乱中穿插辽沈战。

抗美援朝推帅印,折戟沉沙“九一三”。

26 刘伯承 41

破釜沉舟大别山,逐鹿中原谈笑间。

川中泥娃有骨气,只为百姓不为官。

27 贺龙 42

老总本是一条龙,两把菜刀闹革命。

路见不平一声喊,“老子专门打鸟官!”

28 陈毅 43

五岁聪慧入私塾,过目能诵善诗赋。

胸中更有好心眼,为救“贼盗”跪祖父。

“孟良”击毙张灵甫,淮海生擒杜聿民。

文韬武略陈老总,出生入死谈笑间。

29 罗荣桓 45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