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人人都要讲诚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5:59:11 高中作文
人人都要讲诚信高中作文

篇一:做人要讲诚信

做人要讲诚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有可能无立足之地。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盘子计件付酬。有个打工的学生为提高效率,少洗了两遍。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准,责问这个学生。她却振振有辞:“洗五遍不也挺干净吗?”老板淡淡地说:“你不诚实,请你离开。”这个学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馆应聘,老板打量他半天,说:“你就是那个只洗五遍盘子的学生吧,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屡屡碰壁。不仅如此,她的房东也要她退房。万般无奈,她只得搬离这个城市。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有可能无立足之地。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上则例子告诉了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们不能不讲诚信。生活上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骗别人一时,但是不能欺骗别人一世,一旦被识破,那个人就难以立足于社会,其结果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六年级:黄可扬

篇二:人要讲诚信资料

我国有句俗话叫“诚信是金,”说的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自古以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誉就是人们追求的品格和德行。

人们笃信,诚信是金,诚信有情,诚信是德,诚信是则。无论是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只要依靠诚信才能够把握发展机会,赢得事业的成功和胜利。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如同《撒谎的孩子》文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每天都喊“狼来了”以寻求刺激、开心,而当狼真的来时,他只有一个人独立去面对,自己去承受,再怎么喊叫也无济于事,也不会有人再来帮助他。因为,可能来帮助他的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喊叫,以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见,谎言有碍于诚信。

而且我方认为“学习上讲诚信不吃亏”。从古至今,诚信是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的准则。对求学者来说,最值得高兴和自豪的是掌握了有用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就更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勤学好问,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取知识和本领。古人尚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何况是我们这一代跨世纪的接班人呢?反观那一些不讲诚信的人,明知自己在学习上有问题,却不能诚实地向他人请教,而是通过抄袭作业、考试偷看等方法来取得虚假的成绩,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获取知识,学到本领。这种人,将来何以建设祖国?综观历史,古有宴特殊从小勤奋、诚实,长大成为有用之才的典范;今有周总理坚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信用的楷模。因此,我方认为在学习上讲诚信不吃亏,学习上必须讲诚信,讲诚信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讲诚信才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

诚——诚实,信——信用,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诚实守信一向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我方的观点是讲诚信不吃亏,我着重从经济这方面来表述我方的观点。

现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为了能在这个社会中立足于不败之地,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拿出浑身解数。综观那些优秀的企业,哪一个不是以诚信为本?以诚信待人?一个又一个诚实守信的商家,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试想,谁会到一个没有信用、造假卖假的商店去呢?而这一切使得那些诽诚信的企业和商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由此看来,讲诚信不吃亏。如果不讲诚信呢?有个报社曾经做过调查:一个企业不讲信用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增加10%。经济学家吴敬链指出:信用危机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只有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现代市场才有可能存在。不讲诚信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这种行为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由此说明:讲诚信的人会是这个经济社会中最大的赢家。所以讲诚信不吃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朋友。而要想真正交上几个知心朋友,首先你得是个讲诚信的人。因为人与人相处,应该坦诚相对,信守诺言。如果双方对自己的过去遮遮瞒瞒,一点都不了解对方,怎会成为朋友?即使凑巧成了朋友,随着交往的深入,你所隐瞒的不光彩的一面总会有被对方发现的一天。到那时,你的朋友就会因你不是个坦诚守信的人,离你而去。反之,如果你把过去坦诚地告诉对方,并且表明你想结交他这个朋友,并会信守朋友间的诺言,相信对方一定会不计前嫌,与你交往,并因此而成为好朋友。由此可见与人交往唯有讲诚信,才不会吃亏。

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必须受到道德准则、法律纪律的制约。试问:假如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不讲诚信,视道德准则于不顾,视法律纪律于不顾,那还会国泰民安吗?可以天天高枕无忧了吗?其次,“诚信”能使自己问心无愧,心里永 远舒坦踏实,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员,假如能时时处处遵纪守法,以“诚信”为重,那他一定会过得轻松愉快。所以我方认为讲诚信不吃亏。具体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诚信”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每一个人。目前社会上的坑蒙拐骗、抢动盗窃、伪劣假冒、走私贩毒、贪污受贿等违法现象似污水横流。你上街购物,总担心买上假冒伪劣产品;人家找你零钱,你总要担心收到假币;你独自外出,还要担心被人拐骗……你整天都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这好受吗?假如人人都讲诚信,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欺诈、没有了猜疑,多好啊!

对方辩友总是抓住当今社会不讲诚信的事例为由,来证实讲诚信要吃亏。当然,现在社会上,坑蒙拐骗等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事时常发生。老实人看起来总是要吃亏,不讲诚信的人看起来总是捡了便宜。然而这只是短时期内的,从长远的角度看,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反之,那些不讲诚信者终将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的。

我方认为不管是在“学习方面”,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遵纪守法方面,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诚信作为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而诚信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这一点也可以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证。我方辩友也提供了不少例子。很难想象,一个人抛弃了诚信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交往和合作的基础,诚信是个人、单位乃全国家不可缺少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他有利而无一害。对方辩友,我方还是奉劝你们,千万不要犯目光短浅的错误,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你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越来越完善的今后,讲诚信是绝对不会吃亏的。 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如同《狼来了》文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每天都喊“狼来了”以寻求刺激、开心,而当狼真的来时,他只有一个人独立去面对狼,他再怎么喊叫也无济于事,也不会有人再来帮助他。因为,可能来帮助他的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喊叫,以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见,谎言有碍于诚信。

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地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显而易见,没有什么比心灵美更美丽无邪的,而诚信恰恰是内心美的表现之一。

“谎言”解释为不真实的话。一种出于损人利己的目的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它是恶意的欺诈,必然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秩序的混乱。

“谎言”的本身是阴暗的,而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尽管脱去了乞丐身上穿的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被揭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

在中共中央公布的道德规范中,上面写道:"诚信" 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诚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古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中国文化中“信”与“义”构成“信义”,是一种人文精神,做人的准则。 “诚”和“信”相连,形成“诚信”,这是一道德规范,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最底线。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守信了诚信就守信了一方净土,守信了诚信就留信了成功,守信了诚信中华民族才能永恒。

篇三:人生需要诚信

人生需要诚信

哲学家说:“诚实是一种智慧。”

教育家说:“信用是一种品德。”

是的,当年的尾生抱柱付出了生命,但他得到了千百年来读书人的赞颂。在历史上人们评价一个人关键之处是他学识的多寡,恰恰看中的是他得人品!因而流传下来判断一个人的标准便是:有德有才者,谓之君子;有德无才者,谓之贤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可见,诚信之人,品德高尚也。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的今天,人们对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诚实守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人人都要讲诚信)作者,我们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努力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真贯彻,并且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诚信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它是道德建设的根基和关键。古人云:“成在学思行,行在诚实信。”人生的成功关系到许多方面,而起决定作用的非诚信二字莫属。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是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地。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仍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唯成绩论英雄,从而忽视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法制教育、淡化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致使少数学生产生了诚信危机,甚至是少数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古语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德是修养,德是文明,是基石;缺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诚实信用的教育势在必行。

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全民素质能否提高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落实“以德治国”战略的基础工程。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育作用、示范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以此带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正人先正己,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身为教师应该注意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首先要细心、耐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若发现学生有不诚信的思想行为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失信欺人的危害性。如:缺少诚信,有谁愿意与你交朋友?又有谁敢借给你东

西、相信你说的话、推选你当班干部呢?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首先在每个学期的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指定出本学期的个人目标,有学习、行为两大方面,等到学期结束时在让每个学生对照自己的计划为自己打出分来。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让他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言必信、行必果”的好品质。其次是利用好队活动时间,巩固加强诚信教育。如:我们利用班队会时间举办了“诚信美德在我家”、“人人都要讲诚信”等方面的故事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赛,使学生从思想上加深对诚信的理解,提高对诚信的重视。第三,在良好班风形成的过程中注入诚信者受人尊重、不诚信者遭人鄙视的观念,并辅助于奖惩制度。在班级里我为每位同学建立了个人信誉档案,如果哪位同学有欺骗、不讲诚信的现象,我们就记录在案,并且相应扣分,那样他就会被其他同学冷落、失去朋友,年终也将失去评先资格。时间长了,班里的打骂现象有所减少,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班集体中充满了温馨,同学之间也充满了温情与友情,学生们形成了强烈的诚信意识。

我想只有当学生认为老师是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和教育他们时,同学们才会认同这样的老师,并以老师为榜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唯其如此,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才可以落到实处。

人生需要诚信,犹如树高千丈,依赖树根的滋养一般,人的脊梁骨是靠诚信支撑的,人的信誉更是它的结晶。让我们为孩子打开诚信的大门,让孩子们用一生唱响诚信的美丽乐章吧!

篇四: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这是给诚信为人和为已两方面最好的诠释。

诚信是心灵良药,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 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 。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诚?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 什么是信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

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一个人要在社会当中立足,就是要做到诚信,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 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 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

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

曾一度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如今不会又失去“诚信力”了吧!尽管辞典里找不到“诚信”一词 的书面意思,但并不表明它没有、不重要。这个在心里和行动中存在的东西,恐怕就只能不要去找,也不要注明和解释,它只能是人之间的共识和默契。可以说,它 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人事里,一但人丢掉了诚信,人性就显得可恶、可怕、可耻。本不稀罕的更稀贵了,从而体现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良知良心的迷失。

人总有自己的优劣势、强弱点和长短处,在今天的人事面前,说诚信,怕是有点难度,甚至不知去 说。更不会去理解诚信的优劣、强弱和长短。真可谓说是说,做是做,因人而已、因事而已、因玩笑而戏弄诚信。在失缺了道德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看到 它的旗子,总算对一些受骗者有了交待,或许对诚不诚、信不信的人是一种安慰。

现实中,可怕的是讲诚信就是去“送死”,讲诚信就得吃亏上当,这个诚信谁还敢讲?目前似乎什么都在发展进步,唯独人的道德品质没有进步,相反在逐渐下滑,而且下滑得令君后怕。一切都在金钱中舛误,诚信也无法逃脱被利用的命运或下场。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 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 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 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 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 就在于戒欺二字。

这则故事说明,戒欺二字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 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 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为何社会愈文明,失信的现象却愈严重呢?当你实践诚信之道时,会否感到无从入手?不用担心,我们从日常生活各方面出发,不论在学业、人际交往,以至将来在工作、营商、政治等方面,教你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并以中国历史小故事,说明个中大道理。诚信之道,由你做起!

人类没有了真诚,生活便没有了分量。让我们在真诚中舒展心灵的双翼,在真诚中领略世界的风采。留住真诚,生命便有了前进的依托;留住真诚,你我便有了心灵的共鸣。让我们在诚信里感受温暖,让我们在诚信里憧憬未来。

篇五:人人都当是诚信践行者

人人都当是诚信践行者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2日 05 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现代社会的粘合剂。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乡土中国”的传统诚信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如何建构新时代的诚信文化?我们选取三位读者来信,分别从道德、制度和行政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下期大家谈继续聚焦诚信的话题。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国拟在2017年底前完成社会信用代码的统一,法人和组织也将像普通居民一样拥有“身份证号”。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将对传播诚信价值提供什么保障?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有何重要意义?诚信为何能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期待您贡献智慧与思考。

来稿请寄:rmrbpl@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编 者

把“信用”刻在心里

河南叶县 梁宝辉

最近经历了两件小事,颇耐人寻味。一个故事是前两天找了一位车夫帮助拉送货物,事先商定运费10元,后来我看他实在太辛苦,就给了50元作为酬劳,他却退掉了多出的40元钱。另一个故事是去废品站卖矿泉水瓶,老板明显少算了,却振振有词:“诚信多少钱一斤,我只讲赚钱。”

诚信多少钱一斤?在唯利是图的驱动之下,诚信仿佛显得“一文不值”。但实际上,那位车夫的行为远不能以金钱衡量。是的,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之中,而在一个缺少诚信的“霍布斯丛林”中,也没有人能获得最基本的安全。“你就是他人的环境”,每个人的失信都会降低整个环境的道德水准,你今天坑了别人,如何保证明天不被人坑? 说到底,失信惩罚的是自己,守信荫庇的也是自己。在这个意义上,人人都应该是涵养诚信的行动者,而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摒弃说一套做一套的小聪明,把信用刻在心里,才能共同托起一个信用中国。

加固诚信的堤坝

湖北大冶 洪合林

某地法院将一批长期欠债不还的“老赖”登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结果老赖们受到无法贷款、不能坐飞机等种种限制,不得不主动到法院缴纳执行款。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诚信的生长需要个人自觉,更需要制度的托举。

地沟油、毒奶粉、病死猪肉、学术造假、逃债骗贷、网络欺诈??这些失信现象之所以禁而难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守信者往往会吃亏,失信者反而得实惠。可以说,防止失信行为,一次有力的惩处,胜过一百次无力的劝导。如果出售假冒伪劣的结果不是大赚其钱,而是吊销执照,哪个企业会践踏诚信原则?如果个人失信带来的不是侥幸获利,而是进入诚信“黑名单”,谁又会无视公序良俗?

信用信息共享,足以对失信行为形成震慑,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一处失信,则处处被动;一时无德,则时时受限。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失信才能得到遏制,诚信才能茁壮成长。

抓住“关键少数”

四川大竹 巴 山

《论语》论述过诚信问题。在孔子看来,在足兵、足食和“民信之矣”三者之间,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是排在首位的政治价值。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仍然很有启发。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涵养社会诚信,同样需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一些地方,一些干部在处理与老百姓利益攸关的问题时,能捂则捂,能拖则拖,甚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息事宁人采取欺骗的方式。其结果,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透支了群众的信任。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徙木立信,助推秦国迅速崛起;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则加速了周王朝的解体。任何时候,政府的行为都是无声的号令,建设社会诚信必须从政府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当政府公信力日益提升,党员干部践行诚信,全社会都会自觉跟着学。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