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身无分文离家出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4:15:10 写作技巧
身无分文离家出走写作技巧

篇一:女子称为散心离家出走9个月 身无分文露宿公园

9月7日,长沙开福区新河派出所,程海燕看过本报刊登的父亲寻找自己的报道后沉默不语。图/潇湘晨报实习生 陈明谋 记者蒋丽梅

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离家9个多月的湖北离家出走女子程海燕被找到了。7日上午10点多,开福区新河派出所内,35岁的程海燕一脸疲惫,看过本报刊登的头版中78岁老父亲苦寻自己而日渐消瘦的身影后,她掩面而泣。下午5点39分,程海燕见到了父亲,“爸,辛苦了,对不起。”

对于为何不回家,程海燕称当初只为散心,后来没有路费。7日晚,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局民警周迎春送程文栋父女回家团聚。

身无分文露宿公园

9月6日下午5点多,家住开福寺附近的肖阳来到开福寺文化广场散步。只见一条休闲长椅上,一名女子躺在上面,双手紧握着一个塑料袋。见其可怜,肖阳不觉多看了几眼,“中秋佳节来临,正是举家团圆之际,流浪人员却露宿公园,让人心生怜悯。”

7日早上,肖阳习惯性地拿起《潇湘晨报》翻阅,了解当天的新闻。不经意间,他的思绪因A03版那篇题为《程海燕,78岁的父亲在等你过中秋》的文章而停留,“照片中的女人,我见过。”

10多分钟后,肖阳专程赶到开福寺文化广场求证,所幸长椅上的女人仍在。“程海燕!”肖阳说,他呼喊这名女子得到回应后,接着询问籍贯等信息,最终得以证实该女子就是程海燕。 因程海燕无法告知家人联系方式,肖阳只得将她送到开福区新河派出所。

离家出走只为散心

被好心人肖阳叫醒时,程海燕还在睡梦中,一脸倦容。身处新河派出所内,因连日来没有吃主食,也有些饥肠辘辘,她只能从绿色袋子里拿出囤积多日的零食填肚子。

因离婚产生压力而出走?对于父亲的说法,程海燕极力否认,“本来就是我先提出离婚的。我就是想出来散心,走到哪算哪。”去年11月24日,程海燕来到湖北石首市汽车站,看着站内交通线路图决定去向,“不想走太远,就到长沙来了。”

今年7月以前,程海燕一直住在汽车东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白天睡觉、吃饭、看电视,深夜外出到网吧上网玩游戏。”之后她接连换了三家旅馆,直到8月下旬,因为卡上余额不足100元,她不得不露宿街头,“饿了就用卡上的零钱到超市刷卡买零食吃。”

初到长沙有吃有喝,程海燕自认为过得清静自由,可当露宿街头时就有些麻烦,“没钱住旅馆,只能到公园里找凳子睡。晚上没有人,一个人还是有些害怕。”

为何不回家?她说不记得父母电话

对于为何不回家,程海燕笑称,“没有路费,也不记得父母的电话。”对于这一解释,她自己似乎也不太满意,随后补充说,“说实在的,我就想出家。那种清静的生活适合自己。” 为何会有出家的念头?程海燕解释,父母信佛,从小耳濡目染。

7日上午11点,在找到程海燕后,潇湘晨报记者联系陪同程文栋来湘寻女的湖北石首市公安局民警汪陆锋,可遗憾的是,对方电话一直无法接通。随后,记者与石首市公安局取得联系,绣林派出所桥南社区民警周迎春表示,将立即赶往长沙和程文栋老人会合,再接程海燕回家团聚。

[最新进展]

程海燕已被父亲接回老家今日团聚过中秋

得知父亲要来接自己回家,程海燕表现得很平静。被问及是否愿意跟随父亲回家团聚,她的回复让人意外,“哪有出家人过中秋节的?”

7日下午5点39分,石首市公安局绣林派出所桥南社区民警周迎春驱车赶到长沙开福区新河派出所,与之同行的还有78岁的程文栋老人。离家9个多月,见到年迈的父亲,程海燕并没有热情地迎上去,只是叫了一声“爸”,说了一句“辛苦了,对不起”。

“走了走了,跟我回家。”程文栋用的是命令式的语气,程海燕却并未听从,“回去干什么?”程文栋显然有些着急了,“你妈妈想念你,快病倒了。”得知母亲的近况,程海燕或许有些不忍,在旁人的劝说下,她才慢慢地松口答应了。

过去9个多月,在湖北石首市公安局民警汪陆锋的帮助下,程文栋先后去往武汉和北京寻女未果。根据女儿的工资卡取款记录,程文栋9月3日来到长沙寻找。

找到女儿,程文栋心里踏实多了。不过,对于女儿一心想出家,他有些内疚,“确实是受我和老伴的影响,回家后会慢慢开导她。”考虑到8日是中秋佳节,7日晚上,周迎春便送程文栋父女回家团聚。

篇二:离家出走行为分析

离家出走行为功能性评估与干预

阮雯 1207040051 12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一、离家出走行为概述

(一)定义:关于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采用这样两种概念:一是日本:“在父母无容许的情况下,并且有隐瞒去向,离开学校或家庭超过24h的行为”;二是美国人类与健康服务机构的定义:“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一天以上”,也有研究使用这种概念“凡是自动地离开学校和家庭的监护,离开居住的城市到达异地,即视为离家出走”。 (二)类别:由于判定离家出走的标准不同,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分类也是多样的。国外的研究中较流行的分法是将其分为逃离型(Running From)和逃去型(Running To)两类。前者指青少年为逃避家庭或个人问题而用离家的方法去冷静自己;后者则指青少年离家去寻求刺激、欢乐或新的体验。国内的分类则较细,虽然分类不完全相同,但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游戏型、逃避型、向往型、反抗型和强制型等四种类型。逃避型与逃离型相类似,向往型与逃去型相类似,游戏型主要处于贪玩好奇,盲目从众,反抗型则向父母、师长表示不满或抗议的宣泄,甚至是一种报复行为,强制型可能因受到外力的压迫而离开。

(三)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是青少年离家出走的高峰年龄。 2.性格特点——离家出走的学生中,男生多于女生。

3.学籍特点——专家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偏多。

4.居住特点——专家研究发现,居住农村的离家出走者多于居住城镇的人数。

5.诱因特点——导致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自我认识和 判断能力较差,但是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却很强。

6.行为特点——离家出走的青少年主要从事大龄工、经商做生意、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二、离家出走行为的前提条件

(一)痛苦性前提条件

1、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学习处在被监控督促之下,压力大、兴趣低;常因不听话遭受父母斥责、打骂,由于长期的压抑,易形成逆反心理,出现矛盾冲突;因父母离异,常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思想上无法沟通,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帮助;不和睦的家庭环境。

2、学校因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和冷淡,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二)匮乏性前提条件

1.缺乏生理刺激

2.生理需求未被满足

3.缺乏娱乐

4.缺乏关注

(三)其他诱发因素

1、自身因素: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而实际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社会经验,容易接受社会上某些人和事的不良影响,并在其引诱下走上邪路;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成长的困难期、危险期,其中又以15到18岁这一阶段表现得特别显著,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会表现出独立反叛的一面,然而其内心世界却敏感脆弱,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当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又面对学业的巨大压力时,就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来释放心中的抑郁。比如:离家出走。

2、社会因素:不法之徒的诱导教唆。

三、离家出走行为的功能

(一)社会性正强化

1、获得关注

2、获得喜欢的事物或活动

3、获得自由

4、获得金钱与物质

(二)社会性负强化

1、逃避或终止任务

2、逃避不喜欢的人、环境或事物

3、逃避不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直接性正强化

1、获得自我刺激

2、获得自我娱乐

(四)直接性负强化

1、释放不愉快的心情

2、释放压力

四、离家出走行为相关的个体因素

(一)认知因素

1.认为离家出走行为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2.认为离家出走行为能使得自己逃避不想做的任务。

3.认为离家出走行为能获得自由。

(二)技能缺陷因素

1.缺乏正确与社会(父母、老师、同学)沟通的能力

2.缺乏排解压力的能力

(三)生理因素

1.心理上的压抑

2.产生厌学情绪

3.角色观念变异与拜金心理

4. 盲目从众心理

(四)其他个体因素

1.青少年内心世界敏感脆弱

2. 缺乏社会经验

五、离家出走行为的干预策略

(一)针对前提条件的干预策略

从父母方面来说:

1.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增添生活的情趣,让家庭充满欢乐和亲情;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中的事务,让他们对家庭有责任感

2.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要看到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他们建立亲密平等的朋友关系,既不放任娇惯,也不简单粗暴

3.关心孩子的思想和生活,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以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诱导;发现孩子的问题后,要用平等的方式与之讨论,启发他们自觉地接收正确的,摒弃错误的,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训斥

4.放下架子,父母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如果在对待孩子上有不公正的地方,也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从而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5.对出走后归来的孩子要归于更多的关心和温暖,绝对不能歧视和看死他们,更不能冷潮热讽。

6.如果发现孩子有出走的苗头,必须及时查找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

从学校方面来说:

1.在教育上,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篇三:中学生离家出走心理分析

中学生离家出走心理分析

做老师的会发现,现如今中学生离家出走的案例越来越多,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这些祖国的花花朵朵们,经不起批评受不了指责,简直成了橱窗里的瓷瓶,碰不得摸不得。

面对这一社会问题,有人分析出各种外在原因。然而,如果能换个角度,从学生自身心理层面作以分析,想必对于问题的研究不无裨益。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接触过一些有过离家出走经历的学生。在大量地交流走访、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学生内心,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离家出走的心理,现作几点分析,希望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厌学心理

现在的学生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厌学心理。其根源,既不在于某个别教师,也不在于某个别家长,而是我们所大力推行的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和并不彻底的义务教育以及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致。

班级授课制的根本弊端在于大面积规模化教育之下却无法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学生的好中差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参差不齐的学业素质经日积月累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状况。而义务教育却是忽视差异而片面要求同一级学生同时升学,加剧了分化。九年级后中学阶段尚未结束而义务教育不再继续,接下来的中考高考却是明显具有选拔功能。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家长、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是否接受了义务教育,而是这个学校这个老师是否培养出了拔尖人才。在家校合力下,我们没有对于这些坐在同一班级而两极分

化了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相反,大量超出学生能力的任务压在了全体学生的身上,这就是全国学生都喊累的根本原因。

就基础好的学生而言,强忍压力得到的是越来越拔尖。基础不好的学生却是早已不堪重负。我们以牺牲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为代价选拔出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才。这样的教育造成了学生普遍的厌学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内心早已放弃了学习,过激者则以离家出走来逃避学习。

二、厌家心理

作为出生成长的寓所,家庭原本应该是学生心中最温馨的港湾。可是作父母的,你们可曾想到,你的孩子竟会厌倦于家的庇护?

让学生产生厌家心理的家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亲型、重组型家庭,另一类是以望子成龙为表现的重压型家庭。两类家庭的共同点是家庭缺少关爱和温情。前者由于学生父母离异,父、母、子女这种三角稳定性被打破,父母在各为生活时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或是只作生活上的供给而不给以思想上的精神上的指导,或是干脆将小孩交给爷爷奶奶,导致孩子性格变异。后者在父母过分追求学生分数成绩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等情感教育,缺乏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开口分数闭口成绩,别无话题。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疏远,家庭失去亲和力和向心力。这两类家庭中的孩子均会产生厌家心理,从心里渴望逃避家庭监管,以外出离家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三、逆反心理

家长和老师差不多有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逆反?逆反期提早而且强烈,常常刚入初中竟变得父母感觉孩子仿佛变了个人,变得几乎不认识了。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各个时代都有,只是现在愈发明显起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性格的自然缺陷,另一方面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多处于中心地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个个俨然小皇帝小公主。由于没有史弟姐妹,如果家长再没有意识引领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就很容易使得他们在性格成长和人格形成上产生变异,变得乖张叛逆,难以相处,进而形成逆反心理。

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极为重要的诱因。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过分苛刻和啰嗦,特别是作母亲的,成天絮絮不止,另人反感;二是过分疼爱,舍不得批评一句。溺爱娇惯的结果是孩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受不得批评,炮仗一般一点就着,极易发怒而失去理智。最为常见的是从小娇惯,没有育其品行和习惯,等到孩子大了发现了问题时则束手无策,不管吧难成人,管吧是一讲就崩,极度逆反,这时的家长便是欲哭无泪。 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都是离家出走的高发人群。

四、效仿心理

当周围有熟悉的学生发生过离家出走的事情后,如果家长处理不当,舆论导向错误,则会如多米诺般产生连锁反应。

这种效仿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从学校出走之后。学生离家离校的出走行为原本是许多复杂诱因所致,然而现在的人也不知道怎么了,只要孩子在学校一发生什么事,小到鸡毛蒜皮大到死人事件,毫无悬念地一律不分青

红皂白将责任推向学校,仿佛学校及学校的老师兼有保安保姆保镖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一系列职务一般。学生若是从家出走,他二话不说,若是从学校出走的,那么,学校,相关的老师,你死定了,必是在学校大闹一场大骂一场大干一场,再打个电话给警察局打个电话给电视台。更具世界性奇观的是警察局电视台也会毫无悬念地一边倒,将学校及相关老师搞倒搞臭,仿佛这做老师的前五百年后五百载就已经对不起家长对不起学生对不起社会了。

其结果如何?结果便是令所有学生和家长都明白,只要学生离校出走了,那么就是有理者了,是胜利者了,之前那学生所有错误也都成了正确,死定了的一定是老师。于是,那些因着这个教育制度而必然产生的后进生们在违反了纪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最为便捷而又最为实用的逃避惩罚转败为胜的秘笈——从学校出走。当老师家长为学生的出走而心急之时,那躲在暗处的某生窃笑不已——老小子,我还治不了你?我一出走我爸我妈非要了你的命不可!

以上分析了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几点心理原因,虽不全面,但大体如此。另有一些心理原因,如迷恋上网、拜金思想等等,由于和以上心理原因错杂交融,所以不再另作分析。希望做家长的做老师的以及其他教育研究者们能够认真对待中学生离家出走这一社会性问题,共同努力,从源头治起,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理性,让现象不再成为现象。

对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中学生离家出走虽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其心理因素却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从几个事例入手,分析了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原因,并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满足学生独立需要、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和及时发现学生情绪行为的异常等四个方面,提出中学生离家出走的预防对策。

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一个特殊和困难的阶段。由于发育期的迅速成长而带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负担,使初出茅庐的中学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他们对待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防御机制还不成熟,于是各种心理问题也就呈现出来。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的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离家出走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学业都受到损害,有的甚至造成令人痛心的后果。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对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预防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学生离家出走一般都由客观外在的近因所引起,这些诱发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中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思想,教养、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均会影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及水平。有的父母将孩子视为唯一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极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父母对孩子控制过严,持“棒下出孝子”的错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不堪忍受;有的父母离异后,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便转向团伙寻求认同和温暖……。

二、学校因素。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注意学生智育的过程中,往往只片面强调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一些学校

篇四: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汪应洲

(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1 )

【摘 要】 近年来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情况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虽然这些离家出走的学生是极少数,可是带来的影响却很大,学生离家出走不仅对他们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也给他们的亲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隐患。因此,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本文从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对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的影响出发,通过对中小学生所处环境的现状描述,提出“中小学生离家出走”这一问题,然后深入探讨了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离家出走 教育 预防及策略

An analysis on student’s runaway and its preventive measures

GAO Qi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741001, China)

【Abstract】Recent years a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runaway cases occurred for a long time and are on the rise among these years. Although it is a very small number, the impact is great. The students running away from home not only do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arm to themselves but also cause tremendous suffering to their beloved, what is more, bring the hidden danger to social order. This problem should not be ignored; it ought to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to and the community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also take steps to fundamentally re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influence that the runaways bring to families, schools and community,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puts forward this issu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un away from home, then studies the reasons and finally sets forth a number of practical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runaway education strategy

离家出走,是指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学校至少一天以上,且有意隐瞒其去向的行为。本论文中的中小学生所指的是年龄在8-18岁,学龄处在小学四年级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消息或事件,他们的出走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摆脱严厉的家庭教育和超负荷的学习压力等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带来的负担,追求他们眼中所谓的“净土”。他们的出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庭的恐慌,学校的混乱以及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绝不能等闲视之,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携手,采用正确、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生长,从根本上预防离家出走现象的发生。

一、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事件时有发生,2007年09月28日《重庆时报》上就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①:“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对不起,我让你们失望了,我忍受不了了,我走了??熊刚。”与熊刚一起出走的,还有渝中区东华观小学的另外4名六年级学生。出走前,这些孩子用书包装走了其中一人家里的1700元硬币,重约20斤!中小学生的出走不仅给自己身心造成危害,给亲戚朋友带来伤痛,同时也给社会治安造成了隐患。

(一)对家庭的影响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更没有一个父母面对孩子出走无动于衷。如果孩子突然离家出走,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吃不香、睡不好,精神也濒临崩溃(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为了找孩子,家人不惜东奔西走,债台高筑,甚至部分父母不堪心理重压,出现精神失常、自杀等事件,真可谓家破人亡。南海网2007年12月14日消息②:海南省国营八一总场中学高一(7)班学生谭培荣于2007年10月15日中午离开学校,一个星期后即10月22日傍晚6点23分,他在广西钦州市火车站发生交通事故,重伤身亡。家长将学校告上了法庭,在庭审接近尾声时,谭培荣的母亲黄桂云因情绪激动,庭审时在法庭昏厥。东方今报报道③2007年10月18日,郅连合的三个女儿因上网挨批,不满父亲训斥,结伴离家 ,为找女儿,①

② 重庆时报[N], 2007-09-28. 学生出走遇交通事故身亡 家长向学校索赔30万[EB/OL(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身无分文离家出走)]. http://law.cctv.com/20071216/100711.shtml ,2007.12.16. 因上网挨批3女儿离家出走 父亲街头拉横幅道歉[EB/OL]. http://news.qq.com/a/20071018/000615.htm,2007-10-18 09:57. ③

郅连合连续半个多月在街头不停地向路人散发 “寻女传单” 同时也几乎找遍了家附近所有的网吧,甚至就在网吧连夜蹲守。华龙网讯①铜梁县某中学学生,2007年2月27日离家,为寻找4名突然离家出走的孩子,5位家长组成同盟泪跪成都街头,手执横幅请求知情者提供线索。

(二)对学校的影响

一旦某校学生离家出走成功之后,同校或邻校部分有同样处境的学生就会以他或她为“榜样”加以效仿,这无疑给同样还不成熟的中小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学生出走之后,还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带来混乱,校长着急,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担心,甚至教师们还要抽出休息时间四处寻找这些弃学离家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新洲区潘塘镇易河高初二学生出走1个多月至今未归,小谢的父亲跟亲友及5名老师没日没夜地寻找,甚至班主任脖子上挂大牌子一路寻人。华龙网讯钱塘中心小学两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离校出走后,学校开会动员老师、学生一起寻找。学校30多个老师连暑假都没休息,全部出动,每天出动5辆摩托车和一辆长安车,四处寻找。还张贴了近300份寻人启事,在合川电视台播放了寻人启事。

(三)对社会的影响

中小学生还不是成熟的个体,不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技能,一旦他们离家出走,流落于异地他乡,花完起初从家里拿走的钱,而又得不到社会帮助的时候,迫于求生,他们心里就会滋生一些犯罪的念头,偷盗、抢劫,甚至结交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闲人”,从而集结成伙,成立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这无疑将会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和谐与稳定。

此外,中小学生出走后,相关政府部门还要负责,公安部门要协助解救,浪费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华龙网讯④:4个陕西中学生怀揣1200元离家出走到重庆,流浪十几天后,被一男网友唆使,偷名车“标志”欲换路费。偷完“标志”的4人在返回网吧途中,被民警撞个正着。海南日报讯:琼海市嘉积某中学15⑤②③

②四女生离家出走,家长们街头下跪求线索[EB/OL].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7/03/24/000771849.shtml 班主任脖子挂牌寻人 出走学生1个多月终于回家[EB/OL]. www.hb.xinhuanet.com,2005.04.29.

③小学生出走26天,30多老师四处找[EB/OL]. http://news.sohu.com/20060709/n244164996.shtml,2006-07-09. ④中学生出走偷奔驰标志欲换路费[EB/OL] http://news.sohu.com/20060520/n243320243.shtml,2006-05-20. ⑤女学生出走陷传销窝点 琼海警方千里突袭解救[EB/OL]. http://edu.qq.com/a/20051012/000020.htm ,2005-10-12.

岁女中学生王丽(化名)出走受骗身陷传销窝点,琼海警方千里夜袭,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从广州成功将其解救回家。

总之,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对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原因分析

离家出走的孩子以初中学生为主,男孩居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人格形成期,由于内分泌的功能趋向成人。他们完成了小学到中学的过渡,熟悉了新环境中的同学及老师,结交了新朋友,但常常显得焦躁不安,情绪多变,他们会偷写日记、频繁的照镜子、喜欢注重自己的外表,有时异想天开,与老师、父母的距离似乎逐渐拉开。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逆反心理”严重。 导致这一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而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则更直接地促成了中小学生的离家出走。

(一)当今中小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

1.家庭环境

近年来,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行下,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子女就是家庭的重心,当然,教育问题也就成了家庭最关注的事情。一方面,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让吃苦受累。另一方面,家长们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违背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把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完全不顾孩子的承受力和感受,一旦达不到目标,就又采用粗暴手段进行压制,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引发离家出走。

而今,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对生活追求方式的不同,离婚现象已比较普遍,且呈上升趋势,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幸的孩子。这些处于家庭结构不全或者破损环境中的孩子从精神到生活都得不到细心的呵护,缺少爱的阳光,更不要说享受“家”的温暖了,甚至觉得自己成了家中多余的人。

此外,一些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往往把孩子扔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是力不从心就是过分溺爱,这就使在家庭中长期感受不到心理支持的他们转向学校和同伴,而在不受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跟不良少年交往,很容易形成不良行为。

2.学校环境

当今社会对学校施加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往往片面强调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采取按学业成绩分班、考试排名次、加班补课、搞题海战。这无疑加重了学生不合理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甚至连课余活动都被占用。当然还有一些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态度粗暴,语言偏激, 甚至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此外,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分注重文化课考试,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他们围绕“成绩”这个中心来要求学生,以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就是坏学生,为了适应评价,青少年学生就变成了考试的机器。

3.社会环境

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市场较为混乱,各种游戏娱乐场所,如歌厅、舞厅、台球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卡拉厅、网吧等遍布街头及学校周围 ,“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警示牌形同虚设。网络的影响更坏,网络游戏、网络色情和网上聊天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一部分意志力弱,自控能力不强的中小学生便沉溺于此,难以自拔。

此外,武侠、神话或科幻电影、电视剧及小说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再加上一些媒介大力传播,使得中小学生盲目崇拜虚构作品中武功高强,浪迹天涯的英雄人物,从而“离家闯天下”。

4.人际环境

目前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是家中的独苗,心理和生理还不成熟,而家长对他们则过分呵护,什么也不让做,凡事都让着他们,使得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平等的心态,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一遇打击和挫折,反应比较过激,行为容易走极端。这也是导致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一个原因。

(二)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归因分析

1.自我因素

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身心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身体发育很快,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他们独立意识开始增强,“逆反心理”突出,并且试图摆脱对大人的依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做主,没必要事事依赖于父母。此外,这时期的孩子还迫切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