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故乡的月亮,高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9:38:08 体裁作文
故乡的月亮,高中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高一学生作文:在远方(4篇)

高一学生作文:在远方(4篇)

高一学生作文:在远方(4篇)

1.在远方

当我在十八岁的时候,我该走向何方?这好像即将要发生似的,在我脑海里感到一片迷茫。也正在不断催促我赶快动身,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十八岁的那年,我将会迈出家门,走向一个个一点也不熟悉的道路,永不止步,这也将会成为我无法抹去的一段记忆,在欢声笑语与痛苦中度过,不时的也会想着正在远方的家,我会试着走着曲折的小路,回忆着儿时的欢快时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叶子和花上。这一景象使我好像正在幻想的一种梦境,参差不齐的那些茂密的小草和高低不一的树木,正从远处飘来的一团烟雾使周围的环境略显得一番寂静,使得我记起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一丝情感。

如若有人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望着皎洁的月光,自身又远离他乡,就会想到李白的《静夜思》里的句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

当我正慢慢的推开即将迈向十八岁的大门时,心里是悲喜万分。我要开始独立生活,无论前方的路多么坎坷,我也要鼓足勇气,充满信心,昂首向远方望去。即使我要离开父母的怀抱,但我还是一直想起着他们那无私关怀的一份爱,正因为他们的那份亲情之爱,使我所走的道路不至于感到那么畏惧,而是有着一直不灭的导航灯,使自己更加充实。

在一个寂寞的夜晚,我坐在庭院里面,倾听呼呼的风声,在心中一直浮现出故乡的一场场画面,因为正是远离故乡和正身处异乡之感,感受到亲情和友情是多么伟大,是一个人无法模拟的,我好想对着“故乡”说:“我想你。”

2.在远方

天色一点一点阴沉下来,黑夜渐渐的如大网般笼罩了整片天空,我踏上了前往异地的列车,车上的我,望着眼前的一切,望着落日一点一点消失在地平线上,此刻的我思绪万千??.

列车一点一点开向远方,故乡的景物一步一步离我远去,心中有千千万万个不舍,却也无可奈何。多想时时刻刻呆在故乡,可是能够吗?人总要向前走,不能停留在原地。如此看来,离开故乡是我们人生中一定会经历的过程,只是现在早点经历罢了。

跳下列车,看着人来人往的人群,我开始不知所措起来,竟在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的前进的方向。我拖着行李箱,迈着沉重的步子行走在这繁华的街道上,我似乎可以预测到

我前途的渺茫,在陌生的环境竟无人可以求助。这时候,便好想真的有亲人在。可是,我知道不会,身在异地,只能靠自己。

当夜幕降临之时,无助感再次爬上我的心头。躺在床上,望着月亮一步一步爬上山头,心中一心一念的只有故乡,此刻我已经能够了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心境了。望着明月,对故乡的思念又增加几重,是否故乡的人会与我看同一轮明月,可为什么这里的月亮没有故乡的月亮好看呢?也许月亮是同一个,只是看月亮的人的心情不同罢了。我闭上双眼,想象着故乡的人、故乡的景,一股酸流即将从眼眶喷涌而出,也许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只有离开家乡,才知道家乡的美丽。我应该振作起来,既然已经离开,我已不再后退,奋勇向前才是如今之计。伴着这一想法,我渐渐的进入梦乡。

当清晨的第一束曙光射入房间,我很清楚这是新的开始,我收拾好行囊,再次走入街上,此刻的我是有目的的前行,而不是一粒散沙,不知前行的方向。我迈入大学的校园,坐在课堂上,望着窗外,看着南飞的鸟儿,提醒自己,一切都重新开始了。

远方,时间留不住我们,我们踏着远方的步子,正在缓缓向未来靠近。

3.在远方

鸟长大了,注定要飞离巢穴;儿子女儿长大了,注定要走出去,去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出门在外,都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但是在外面读书,记得靠自己,必须过着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以前过惯了有父母陪在身边的日子,现在读高中了必须住宿,没父母的陪伴,我受不了,一下子就想回家。从小没有学会自主,没有一个人生活过。不知道一个人在外面的生活是多么的辛苦。

现在的我就形如一只刚长大的小鸟在远方的天空中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面对世间万物,必须学会自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面对所有。

在远方,常常会想起家里的每一个人,想想他们过的怎么样?天冷了,有没有穿的衣服,晚上有没有盖好被子。总是会惦记着家乡的一切的一切。

在远方,看见远方的东西似乎有点像家乡的东西,就会毫不犹豫的想起,总觉得自己还是在家乡,没有在外面。可是,我知道这只是自己的幻想吧了,不是真的。但是,这样的想法有时候也会给我带来一些安慰。

在远方,我也常常一个人在逛,看着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我都会慢慢的去理会,去体会,感受这些美好的事物带来的清香,安静。也在我离开家的日子里,爸爸妈妈也会时常打电话来询问我:“现在有没有习惯,饭有没有吃饱啊?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别冻着了??”每当他们打电话过来我都会很开心的,有他们的慰问和关心,我相信自己可以过的很好,自己可以自立的,让爸爸妈妈不要担心我。我可以做到的,可以自己回家的。

无论在哪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也都要回家的。家是温暖的,有家人的陪伴是快乐的,

所以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要常回家看看。尤其是在远方的人们,都要常回家看看,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变化,是你意想不到的。

自从我离开家的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说,无论在多远的地方,都要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家在远方。

4.在远方

高一(11)班 顾琼琳

远方的路十分遥远而且崎岖。

经历了十七年的风风雨雨,背后却有多少次哭泣和喜悦。如今,我却感受到了离开父母的思念。曾记得父母说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确,离开父母,离开故乡,那是一种悲伤。不过,远方还有更加漫长的路要走。

风雨过后总能看见彩虹,失败之后总能看见成功。当我失败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给予了我鼓励,好朋友的一句安慰让我振作。记得妈妈经常说:“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敢的去面对,这样才能成功。”成功的第一步,往往是失败的结束。

童年时的欢声笑语仿佛在我耳边回荡,多么会念当初幼稚的自己啊!

每当一个人静静的漫步在雨中的校园里,我会感到孤单和寂寞。深夜的时候,一个人对着天空数着星星,习惯了那份宁静。我会思念家人和故乡。

远方的路真的那么难走吗?

其实,不是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远方充满了希望,我们正迈着稳重的脚步向远方走去。

夕阳格外的红,仿佛看到了夕阳下行走的我,我正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远方。在远方,有家人的陪伴。在远方,或许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每天夜里都习惯性的梦到爸爸和妈妈。在学校的时间十分漫长,我会想念家。在家里的时间却很短,时间如一把剑,速度像飞一般的。夜静静地,我却感受了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的痛苦。

无论远方的路有多远,我都会走下去。无论远方的路有多崎岖,我都会克服种种困难,勇敢的走下去。

远方的你们,成功将属于你们。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成功者。

我将会在人生的最高的大声的喊出:“远方,我来了!”

篇二:高中话题作文

高中话题作文: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题意理解

作文取材于寓言故事,“狂风”可以理解为困难、挫折、磨难、压力??可以理解为具体到生活中的经济危机、失业、地震、伤残、疾病??,也可以理解为邪恶势力、反动统治、残暴手段??

“大树”可以理解为正义力量、英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有正义感的人、勇敢的人、坚持不动摇的人??,“小草”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地位卑微的人群,也可以理解为力量不足的、尚处在弱势地位的人??

顽强抗争的大树体现了“刚性”,屈腰伏身的小草体现了“柔性”。在生活中,既有“大树”一样的“刚性”,又有“小草”一样的“柔性”; “刚性”有“刚性”的美德, “柔性”有“柔性”的优势,如果能刚柔相济,既有所坚持,又有所顺应,那是最好的结果。

1、审题:

第一、 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 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大树:挺起胸膛、顽强搏斗、奋力抗争,不屈不挠。可以理解为有正义感的人、勇敢的人、坚持不动摇的人。

小草:屈腰伏身。可以理解为力量不足的、尚处在弱势地位的人。

立意:既可以从苏格拉底的话的角度立意,也可以分别从“大树”、“小草”的角度立意。

既赞美大树坚强不屈的精神,也赞美小草处事的智慧。

赞美宁折不屈的精神、勇于抗争的意志、勇敢面对的态度。

赞美遇到强大势力的智慧避让、暂时弯腰的隐忍、“韧”的气度。

3、列举事例

大树:刘胡兰英勇就义;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屈原投汨罗江守清白;文天祥、苏武、抗战英雄??

小草:韩信忍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马辛利的宽容;司马迁的隐忍?? 刚柔相济战狂风

历史的狂风吹尽黄沙,淘尽多少英雄人物。

当狂风呼喊着向苏武袭来,他选择了抗争。面对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苏武用一句“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誓言表明自己对大汉的忠心。胡笳幽怨,大漠飞雪茫茫,苏武举起羊鞭,行走在枯草寒冰之上,将这群枯瘦的羊群定格成永恒的画面。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起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赤诚报国的信念。

十九年漫长岁月,惟有冷月相伴,映照在夜夜难眠的心扉。只可惜这是胡月。故乡的月亮,应该更大、更圆吧。

十九年,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傲骨铮铮,敲响千秋的绝唱。

面对苏武,我悚然动容。

当狂风狞笑着向司马迁袭来,他选择了坚忍。李陵之祸,使司马迁忍受腐刑之痛。他隐忍苟活,“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史记》是司马迁穷毕生精力写就的史学巨著,是荆棘鸟啼血的绝唱。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与其像鸿毛般逝去,不如忍受屈辱实现自己的志向。

面对司马迁,我肃然起敬。

当狂风咆哮着向辛弃疾袭来,他选择了沉着应对。南宋风雨飘摇,金兵入侵,干戈四起。朝廷主和,他偏不苟同,全力组织飞虎队抵抗金兵,多次击退

敌军。即使英雄暮年,白发已生,也要持一把软羊毫写尽御敌之心,这是何等的忠心!

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三十八次,但他从不易志,不趋俗,把一腔热血洒向江天。是迁,他就兢兢业业;是谪,他就献计献策,心中念念不忘收复河山。

面对辛弃疾,我只能抬头仰望。

岁月迁流,穷其斯生。历史风云突变,仁人志士或慷慨激昂,拍案而起,自溢英豪之气;或俯首躬耕,勤力劳作,无语自显品质。

当刚则刚,宜柔则柔,刚柔相济,天下可运于掌。

外柔内刚是最佳

轻柔如春风拂面,刚直如千年玄铁。待人处事应学会刚柔并济、外柔内刚。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柔,让我们得以游刃有余;而刚,则使我们气节傲然。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部分,广州因为处于沿海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长久以来都是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商人处事圆滑,游刃有余,向来以柔和的处世之道而闻名。而他们从来都刚正不阿,诚信经商,这也为广州商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正是这种刚柔并济的处事方式成就了“广州十三行”的辉煌传奇。正如易中天先生的“人生三得”所说:“人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既要学会小草那懂得适时“弯得下腰”的柔韧,也要学会大树那永不折服、“抬得起头”的刚直。刚柔并济、外柔内刚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柔,其实并非软弱的代名词,而自有其令人震撼的力量。咏春拳大师叶问,很充分地诠释了这种力量。他面对高大魁梧的西方人和强硬的日本人,却没有丝毫退缩,一次次用以“柔”著称的“咏春”打倒欺压国人的狂徒。柔韧的拳法是“外柔”,而他内心对外国列强的憎恨则成为“内刚”。恰恰是对“外柔内刚”的拿捏得当,助他击败强劲的对手。“柔”的力量从来不逊色于“刚”,正如太极的精髓———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亦如外表柔弱而内心意志刚强的女子,同样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风景。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强一面;外表温柔的任长霞以她刚正的品质、刚强的性格保卫着祖国一方。正是因为中华儿女一贯的外柔内刚,世界才更为华夏文明而深深折服。

柔与刚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前人的成功也验证了“刚柔并济”的力量之大。过柔则显媚,过刚则易折,在两者之间把握好尺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外柔内刚”成为最佳选择。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乃至国家,都要有柔韧的待人接物之道,以及刚正不阿的品格,如此,我们才能自豪地跻身成功之列,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世界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名师点评

本文理解题目深刻,作者对“柔”与“刚”二者的关系把握得当,有着哲理和思考的火花。构思严密,层层推进,最后点题升华,思想认识比较深刻。语言凝练,表达成熟老到,实属一篇优秀的堂上作文。

篇三:2015高考材料作文专题训练一

2015高考材料作文专题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会预留空间,是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我们要善于放飞自己,给自己一个艺术的空间、思考的空间、探索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更丰富多彩,更加浪漫而富有诗情画意。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的 空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请在标题的横线上补写词语,使题目完整。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例文:

我的绿色空间

蜗居一隅。剥落的朱红,飘摇的老屋,凌乱的书架??一切的一切,与理想的绿色不太相称。于是,我们便陷入名利中,不知不觉,心中落满了尘埃,心不再绿了。

菩提本无树,生活本绿色,绿色空间让我的情感、心灵获得无穷的享受。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故乡的月亮,高中作文)

绿色空间给了我宁静的生活。坐在书桌旁,静静品读古典名著,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再感觉自己身处喧闹之中,心中泛不起点点涟漪。再品咂一口清茗,似与外界隔绝,不再心浮气躁,有的只是气定神闲,正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绿色生活,即使不处在山中,也似乎听得到鸟儿的欢唱声,感觉到风拂过脸庞,不由赞叹造物主的伟大。

绿色空间给了我一颗纯净的心灵。本是陷入物欲横流社会中的我因绿色而洗净身上一切尘埃与污泥,心也变得瞬间明亮。遥望天上点点繁星,那星星似乎与人捉迷藏,让人倍感亲切,看看调皮的星星,我似乎受到了感染,不再去想怎样去活在这世上,不再去想把谁挤下去,自己去顶那个位置,只是想着怎样才能获得身心的释放,怎样才能在这满是污泥的地方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月光洒落院落,让这一切更显得美丽纯净。

绿色空间给了我诗意的生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先生让我的心在此时更加宁静,不再有任何私心杂念,只想张开梦想的翅膀,飞往幸福的殿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让皎洁的月跳入我的眼帘,让我卸下一切重担,只愿在此享受片刻的安逸,远处蛙鸣声声,随风飘入鼻翼的清泉,都让我心旷神怡。不再埋怨生活给予太多的苦难,而是期待与之相逢在最美的时刻,不再害怕挫折失败,而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正如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观,人生如果仅求得两点一线,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绿色空间,在我烦恼时让我的心宁静,在我身心俱疲时,让我获得片刻安逸,让我如沐春风。

我的绿色空间似乎具有魔力,能把一切黯淡都瞬间照亮!

文章开头以“我们便陷入名利中,不知不觉,心中落满了尘埃,心不再绿了。”引出全文议论话题,之后用“绿色空间给了我宁静的生活。”、“绿色空间给了我一颗纯净的心灵。”、“绿色空间给了我诗意的生活。”等三个排比段来论证,结尾处,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理透彻,且语言简洁生动,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学会预留空间,是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我们要善于放飞自己,给自己一个艺术的空间、思考的空间、探索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更丰富多彩,更加浪漫而富有诗情画意。”,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注意把握“空间”二字的含义,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所选题目,完成写作,一般写成记叙文较为简单。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拒绝诱惑

诱惑是什么?它可以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棒棒糖,可以是学生们最沉迷的游戏,可是大人世界里的金钱、权利、名誉,可以是??对于拥有思想的人来说,有了欲望便有了诱惑的存在。所以诱惑是应人的欲望而生,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着许许多多的诱惑在我们身边,不时地挑逗、打动着我们的心弦。但我们能就这样接受诱惑吗?不,对于所有不利甚至有害的诱惑,我们应坚决拒绝!

如果刘邦在攻进咸阳后,没有拒绝金钱美女的诱惑,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战胜项羽,那么中国历史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封建王朝。

如果李白以违背平日之志要换取仕通通畅,中国诗歌文学中也许就少了一位豪爽奔放的伟大诗人?? 如果那些伟大科学家们接受诱惑,那么他们肯定都不能作出如此之大的成就,那么整个人类文明就不会有如此之大的进步。

所以,拒绝诱惑,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它不管对个人,或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拒绝诱惑,能使你的心灵保持一份纯洁与宁静。这个世界实在是太五彩缤纷,要在这样一个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着实不易。但是,有位哲人说过:“一切的罪恶都缘于人的欲望。”所以只要消除欲望,人心自然也就宁静起来。而消除欲望,就要坚决拒绝诱惑。所以,拒绝诱惑吧,为了心中的一片宁静。

拒绝诱惑,能使你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安于宁静毕竟不是人的最终目标,想成为陶渊明的人只是少数。人们总会有自己的理想,并总想为实现理想奋斗。而当我们在拼搏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时,迎接我们的是鲜花与掌声,我们会怎么做?有的人只是快速穿过这一片美景,大步向前,最后取得成功。而有的人则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为什么他们的结果不同?那是因为前者坚决拒绝了诱惑,而后者则沉迷于诱惑。他们对诱惑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最后的成功与否。所以,拒绝诱惑吧,让我们不断向前,不会停于中途。

所以,拒绝诱惑吧,不要为失去了那一点诱惑而叹息,它们并不会给你带来多余的什么。但是,如果拒绝了它们,你将发现,换回的将是更加光明的一切!

文章开头提出问题“诱惑是什么”,阐述中心论点:对于所有不利甚至有害的诱惑,我们应坚决拒绝。接着以三个“如果”举例加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拒绝诱惑,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它不管对个人,或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理透彻,且语言简洁生动,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寓言,讲了“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写作时要注意辩证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看似对立却又紧密统一,相互转化,为此,可以从人生的苦乐、得失、荣辱等方面去思考。局部也可立意为“任何时候都不要被眼前的一时的绚丽所迷惑”、“拒绝诱惑”。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给心灵设计弯道

黄河柔肠百转,长江一咏三叹,历史向宇宙纵深处延伸,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自然,社会,历史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它的沉重与鲜活,它的豪放与乖张,它的执著与嬗变都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心灵坦直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一个弯道。在山重水复之时给我们打开柳暗花明的窗。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在恰当的时候,走上心灵的弯道。

伟大的人灵魂往往过于执拗,屈原的“特立独行”宣告了与旧时代共亡的悲怆;李白天真单纯的执著换来了“对影成三人”的沧桑;嵇康稀有的人格节操葬送了那一片空灵与飘逸;岳飞怒发冲冠只为伸张民族的正气??

他们如此伟大的灵魂却寻不到归宿,只缘思想过于精深与突兀,令人既为他们击节叫好,又为他们的不会变通扼腕叹息。文人就应该抛弃世俗潜心研道,武将就应该戎马一生,驰骋沙场,政治并不属于他们。

反观之,摒弃生命不之重,适时的变通能让我们更快捷更有效地利用生命。惟其如此,才会拥有“悠然现南山”的超逸境界。

变通会使人生从容淡定、渐入佳境,同时也会让人生智慧丰盈、绝处逢生。贝尔不想因传递信息而长途奔波,于是他冲破思维定势,发明了电话;毕升因看到刻字的繁琐,竹帛的繁重,于是他另辟蹊径,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他们因变通而名传千古,也为人类带来了福祉。可见,变通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变通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它不同于俗世的圆滑,也不同于趋炎附势的阿谀。变通,给我们的心灵以重生的希望和机会。

当我们陷入凄风苦雨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使无知德者更加肆虐。我们不如变通,以理智去应对,以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我国古代的梁楚之欢,就是梁国以德报怨的善果。否则若梁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场血战就不可避免。转败而为功,因祸而成福,变通,让历史多了一丝和谐,少了一些征战。

泥盆纪总鳍鱼爬出污水,走上河岸,获得沧海桑田之后的余生;上古时代古猿滑下古树,走出丛林,揭开人类文明的扉页。可见,变通是获得的契机,是通往心灵的弯道。

挥洒智慧人生,就需要给心灵设计弯道。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主要围绕年轻人应该绕道还是迎难而上解决问题的议论,根据材料中不同人的身份角度思考,并延伸其它意义,可从年轻人的角度和路人的角度立意,参考以下立意:

(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

(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

(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

(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

(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刚柔相济战狂风

历史的狂风吹尽黄沙,淘尽多少英雄人物。

当狂风呼喊着向苏武袭来,他选择了抗争。面对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苏武用一句“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誓言表明自己对大汉的忠心。胡笳幽怨,大漠飞雪茫茫,苏武举起羊鞭,行走在枯草寒冰之上,将这群枯瘦的羊群定格成永恒的画面。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起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赤诚报国的信念。

十九年漫长岁月,惟有冷月相伴,映照在夜夜难眠的心扉。只可惜这是胡月。故乡的月亮,应该更大、更圆吧。

十九年,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傲骨铮铮,敲响千秋的绝唱。

面对苏武,我悚然动容。

当狂风狞笑着向司马迁袭来,他选择了坚忍。李陵之祸,使司马迁忍受腐刑之痛。他隐忍苟活,“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史记》是司马迁穷毕生精力写就的史学巨著,是荆棘鸟啼血的绝唱。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与其像鸿毛般逝去,不如忍受屈辱实现自己的志向。

面对司马迁,我肃然起敬。

当狂风咆哮着向辛弃疾袭来,他选择了沉着应对。南宋风雨飘摇,金兵入侵,干戈四起。朝廷主和,他偏不苟同,全力组织飞虎队抵抗金兵,多次击退敌军。即使英雄暮年,白发已生,也要持一把软羊毫写尽御敌之心,这是何等的忠心!

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三十八次,但他从不易志,不趋俗,把一腔热血洒向江天。是迁,他就兢兢业业;是谪,他就献计献策,心中念念不忘收复河山。

面对辛弃疾,我只能抬头仰望。

岁月迁流,穷其斯生。历史风云突变,仁人志士或慷慨激昂,拍案而起,自溢英豪之气;或俯首躬耕,勤力劳作,无语自显品质。

当刚则刚,宜柔则柔,刚柔相济,天下可运于掌。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大树的角度立意

(1)肯定性立意:在困难、挫折面前,宁折不弯,不屈不挠。

(2)否定性立意:在困难、挫折面前,不识时务,以卵击石,最终导致失败。

2.从小草的角度立意

(1)肯定性立意:审时度势(懂得变通),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能屈能伸(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方可成就自己;

忍辱负重,学会低头,方能取得成功。

(2)否定性立意:卑躬屈膝,苟且偷生,丧失气节,为世人所唾弃。

3.从大树和小草的角度立意

既要不屈不挠又要懂得审时度势(刚柔并济),才能在逆境中立足。

4.从苏格拉底的角度立意

(1)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赞美大树和小草,是因为看到了它们各自的优点)

(2)不以成败论英雄(大树折了腰,却还是得到了他的赞美)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在《作字示儿孙》小序中写到,写字要注意“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无安排”。鲁迅对于作文自描法,也曾谈过十二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其实,这何止是对写字作文的要求,做人做事亦理应如此。

请联系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2)自拟题目。(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例文:

褪去浮华求本真

深夜滤去了所有的光影,留下最原始最自然的深邃的黑,不要掩饰,也无须去伪装。人们的心也由此沉淀得如此宁静,暴露得如此淋漓尽致。几度深思便觉褪去浮华,还以本真。

当落叶旋着褪色的裙摆完成生命中最后一次轻盈的舞蹈,它追求的是真实,纵使华颜已衰,却在最后的决绝中舞出生命的绚烂。当断墙残垣横亘在废墟的一隅沉默,它不需要任何修复,残损才是它想要留给世人的警示,因为那才是曾经岁月的真实。聆听古寺钟声,斑驳锈迹的钟鼎,也能发出禅意的淡定;抚过青瓦枯藤,残败的痕迹中,似摸过历史的纹路;放肆的笑声,无忌的哭喊,那是人们最真实情感的袒露。撕碎伪装的面具,抛弃所有的装饰,褪去繁华,我们需要的只是真实。

华丽的辞藻,恭维的语调,冠冕堂皇的做作,只能是可笑的形式,那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本质。洗尽铅华的真实才是我们向往的,我们需要的是最真最诚实的话语,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也许只是低吟浅唱,却也能化作流过心底深海的暖流。当然“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更是经典而深刻。刻意地显示所拥有的富贵,这只能暴露你内心的虚荣。纵使金杯玉盏,又怎能相抵双手捧饮甘泉的痛快?不必让那些附庸的形式羁绊向往快乐真实的心,简单地看世界,追求真诚而非伪饰。

有时城市太过喧嚣,太过华丽,闪烁的霓虹掩不住城市人内心的空虚,充斥耳膜的音乐躁动地纷乱了内心的琴弦。当一切繁华落尽,又能剩下什么让人喟叹?华丽的城市如同一杯卡布其诺,在氤氲的奶油中得到短暂的甜味,咀嚼之后除了苦涩别无所有。而那些大山里来的人,他们看似狂放的舞蹈,听似混杂的音域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正是那种无保留的情感宣泄,尽在他们眉目间舞蹈中或悲伤或欢乐的音乐,就解开心灵的枷锁,让心灵远飞。像稽康一般,在草屋前握铁,在月下抚琴,让天籁传来,让生活无比纯净。

不为世间浮华言语所同化,不为人世虚幻情感所虏获。人,要追求本真。简洁而朴素,率性而为,超越于世俗的潜在规则与无言约定,言语逢迎与情意交接,去追求本真。拥有了本真,丢弃了浮华,你会得到纯天然的快乐!

除去浮华装饰,看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

保持生命本色,让精神天空晴空一碧高远辽阔。

文章开头提出观点:“几度深思便觉褪去浮华,还以本真。”,接着用哲理性的语言和内容,论证“简单地看世界,追求真诚而非伪饰。”。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理透彻,且语言简洁生动,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要写好本次作文,理解“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这几句话的含义是关键。“宁拙毋巧”,言字应拙朴、自然,本色,而非华巧、机巧;“宁丑毋媚”,言字宁丑而不熟媚轻态,丑中见境,丑中见美,外丑内美;“宁支离毋轻滑”,言字形散乱有骨力但不轻浮不劲利;“宁直率毋安排”言字直率为之,凌云健笔,而非巧做安排,失真失性。不仅写字,鲁迅先生对于作文白描法,也曾谈过十二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联系材料中“这‘四宁四毋’,何止写字如此,做人做事亦理应如此。”这其中包含着一种价值观。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信仰和理想常常抛到脑后。这则材料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材料作文,主题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一般不会写跑题,但想要拿到高分也不容易。行文时应围绕价值观问题展开作文。所以本文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隐去浮华,追求本真;②质朴为人,率真为事;③外表的朴素与内心的华贵。符合题旨皆可,亦可进行辨证思考。

篇四:关于月亮的抒情作文

关于月亮的抒情作文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圆起来的是月亮,想起来的是故乡,端起来的是酒杯,掉下来的是眼泪,望不见的是身影。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有谁在月光下漂泊,有谁在月影中痴痴守候,守候成今夜的桂树。月华撒落,我如此皎洁的面容。风,很干净,我闭上双眼,我双手合十,我祈求今夜的月亮,不要刺痛我漂泊的忧伤。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这是一片蓝色的海洋,这是一片思念的海洋。淹没我,淹没我,这般温柔的心。菊花的芬芳漫天遍野,桂花的酣醉痴痴缠缠。嫦娥的相思无人理会。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不要让嫦娥的眼泪打湿我的心情,不要让秋天的萧瑟破坏我的梦想。不去说月圆人不圆的惆怅,不去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不去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清。不去说是我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今夜的我,不谈忧伤,不谈破碎。今夜的我,生长了一颗比月亮还温柔的心。如果你会天堂想我,如果,你会坐在中秋月儿无边的芬芳里安静的想我。再带了那么一点点甜蜜的笑容。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美丽的月亮温柔的月亮忧郁的月亮微笑的月亮哭泣的月亮,她在太阳无私的光辉的照耀之下,缺了圆,圆了又缺。你的声音在空气里飘了又飘,你的影子在月光中来了又去,我走进童年的皓月,童年的皓月飘扬已久。而你的含笑的眼睛,就是我今生的皓月。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多么明丽的中秋的月亮,多么温柔的夜色,多么纯净的空气,多么温暖的思念。秋天的风轻轻的拂过,树上的叶子轻轻的撒落,仿佛在唱着一首深情的歌谣。风很干净,绻在月华的温柔里,飘在这一季最纯美的温存里。月影中晶莹剔透的露,是我思念的泪水,它在我微笑的时刻里静静的流淌。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月光如银似水,淌进窗来。我坐在十五的月影中,坐在秋天无边的风中,想你。当十五的月亮爬上了树梢,照着万家灯火,我举起双手,听到自己的心如花瓣一样灿然绽放的声音。当十五的月亮在秋天的风里悄悄的走过来,走过来,一直渗进我的心里,我伸出双手,我看到你含笑的眼睛,我十指莲心的手,触摸不到你真实的温暖。秋天的风爱抚着我,我如月儿一样姣洁的面容之上,绽放着我奔放的青春和美丽。如果可以,我愿意拿我所有的青春和美丽,来换取我今生的皓月。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天上的月亮,水中的月亮,树上的月亮,故乡的月亮,照着我如此姣洁的面庞,照着我飘落的头发,照着我漂泊的忧伤,照着我想你的那一颗,温柔的心。风吹过的时候,我渴望,在这样的月圆时刻,在无人的城堡,燃一堆熊熊的篝火,然后在火焰之上,跳一曲月光的舞蹈。如果可以,再让我用我十指莲心的手,在月亮上镌刻上两个名字,你,我。 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 【评析】“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着对故乡的思念。本文作者用散文化的语言,诉说着一颗漂泊在外的忧伤的心。“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一种强烈的对比作用,又达到了反复咏叹的效果。

篇五:预测2015年高考作文题

高中话题作文: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题意理解

作文取材于寓言故事,“狂风”可以理解为困难、挫折、磨难、压力??可以理解为具体到生活中的经济危机、失业、地震、伤残、疾病??,也可以理解为邪恶势力、反动统治、残暴手段??

“大树”可以理解为正义力量、英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有正义感的人、勇敢的人、坚持不动摇的人??,“小草”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地位卑微的人群,也可以理解为力量不足的、尚处在弱势地位的人??

顽强抗争的大树体现了“刚性”,屈腰伏身的小草体现了“柔性”。在生活中,既有“大树”一样的“刚性”,又有“小草”一样的“柔性”; “刚性”有“刚性”的美德, “柔性”有“柔性”的优势,如果能刚柔相济,既有所坚持,又有所顺应,那是最好的结果。

1、审题:

第一、 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 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大树:挺起胸膛、顽强搏斗、奋力抗争,不屈不挠。可以理解为有正义感的人、勇敢的人、坚持不动摇的人。

小草:屈腰伏身。可以理解为力量不足的、尚处在弱势地位的人。

立意:既可以从苏格拉底的话的角度立意,也可以分别从“大树”、“小草”的角度立意。

既赞美大树坚强不屈的精神,也赞美小草处事的智慧。

赞美宁折不屈的精神、勇于抗争的意志、勇敢面对的态度。

赞美遇到强大势力的智慧避让、暂时弯腰的隐忍、“韧”的气度。

3、列举事例

大树:刘胡兰英勇就义;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屈原投汨罗江守清白;文天祥、苏武、抗战英雄??

小草:韩信忍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马辛利的宽容;司马迁的隐忍?? 刚柔相济战狂风

历史的狂风吹尽黄沙,淘尽多少英雄人物。

当狂风呼喊着向苏武袭来,他选择了抗争。面对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苏武用一句“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誓言表明自己对大汉的忠心。胡笳幽怨,大漠飞雪茫茫,苏武举起羊鞭,行走在枯草寒冰之上,将这群枯瘦的羊群定格成永恒的画面。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起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赤诚报国的信念。

十九年漫长岁月,惟有冷月相伴,映照在夜夜难眠的心扉。只可惜这是胡月。故乡的月亮,应该更大、更圆吧。

十九年,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傲骨铮铮,敲响千秋的绝唱。

面对苏武,我悚然动容。

当狂风狞笑着向司马迁袭来,他选择了坚忍。李陵之祸,使司马迁忍受腐刑之痛。他隐忍苟活,“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史记》是司马迁穷毕生精力写就的史学巨著,是荆棘鸟啼血的绝唱。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与其像鸿毛般逝去,不如忍受屈辱实现自己的志向。

面对司马迁,我肃然起敬。

当狂风咆哮着向辛弃疾袭来,他选择了沉着应对。南宋风雨飘摇,金兵入侵,干戈四起。朝廷主和,他偏不苟同,全力组织飞虎队抵抗金兵,多次击退敌军。即使英雄暮年,白发已生,也要持一把软羊毫写尽御敌之心,这是何等的忠心!

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三十八次,但他从不易志,不趋俗,把一腔热血洒向江天。是迁,他就兢兢业业;是谪,他就献计献策,心中念念不忘收复河山。

面对辛弃疾,我只能抬头仰望。

岁月迁流,穷其斯生。历史风云突变,仁人志士或慷慨激昂,拍案而起,自溢英豪之气;或俯首躬耕,勤力劳作,无语自显品质。

当刚则刚,宜柔则柔,刚柔相济,天下可运于掌。

外柔内刚是最佳

轻柔如春风拂面,刚直如千年玄铁。待人处事应学会刚柔并济、外柔内刚。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柔,让我们得以游刃有余;而刚,则使我们气节傲然。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部分,广州因为处于沿海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长久以来都是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商人处事圆滑,游刃有余,向来以柔和的处世之道而闻名。而他们从来都刚正不阿,诚信经商,这也为广州商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正是这种刚柔并济的处事方式成就了“广州十三行”的辉煌传奇。正如易中天先生的“人生三得”所说:“人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既要学会小草那懂得适时“弯得下腰”的柔韧,也要学会大树那永不折服、“抬得起头”的刚直。刚柔并济、外柔内刚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柔,其实并非软弱的代名词,而自有其令人震撼的力量。咏春拳大师叶问,很充分地诠释了这种力量。他面对高大魁梧的西方人和强硬的日本人,却没有丝毫退缩,一次次用以“柔”著称的“咏春”打倒欺压国人的狂徒。柔韧的拳法是“外柔”,而他内心对外国列强的憎恨则成为“内刚”。恰恰是对“外柔内刚”的拿捏得当,助他击败强劲的对手。“柔”的力量从来不逊色于“刚”,正如太极的精髓———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亦如外表柔弱而内心意志刚强的女子,同样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风景。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强一面;外表温柔的任长霞以她刚正的品质、刚强的性格保卫着祖国一方。正是因为中华儿女一贯的外柔内刚,世界才更为华夏文明而深深折服。

柔与刚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前人的成功也验证了“刚柔并济”的力量之大。过柔则显媚,过刚则易折,在两者之间把握好尺度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外柔内刚”成为最佳选择。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乃至国家,都要有柔韧的待人接物之道,以及刚正不阿的品格,如此,我们才能自豪地跻身成功之列,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世界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名师点评

本文理解题目深刻,作者对“柔”与“刚”二者的关系把握得当,有着哲理和思考的火花。构思严密,层层推进,最后点题升华,思想认识比较深刻。语言凝练,表达成熟老到,实属一篇优秀的堂上作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