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与离别有关的古体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6:30 体裁作文
与离别有关的古体诗体裁作文

篇一:有关送别的古诗词

有关送别的古诗词

有关送别的古诗词

《渡荆门送别》李白(八上课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八上课外)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崔颢(八上课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八下课外)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月下独酌》李白(九下课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八上课外)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山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羌村三首》杜甫(九下课外)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

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七下课外)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八下课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篇二:初中古诗词分类之有关离别的诗句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有关离别的诗句 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乡情、酒、舟、柳

诗中柳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山西村》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舟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中酒

1、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 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4、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维》)

5、 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诗中乡情

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湖 、海、云、月 诗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诗中湖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海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诗中云

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花、草、雨、雪 诗中花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 6、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草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年羊。(敕勒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村居》) 诗中雪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1

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中雨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山、水、日、风 诗中山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诗中水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中日

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中风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春景、夏景、秋景、冬景 诗中春景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 诗中夏景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秋景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这》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诗中冬景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塞外风景、诗中鸟、诗中山河(江山) 诗中塞外风景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 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鸟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用》) 5、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6、 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诗中山河(江山)

2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忧愁、诗中树、诗中泪 诗中忧愁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诗中树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诗中泪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初中古诗词分类之诗中雄心壮志、诗中哲理、诗中夕阳(落日)

诗中雄心壮志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中哲理

与离别有关的古体诗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诗中夕阳(落日)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2、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3、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3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篇三:关于送别的诗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唯见长江天际流。

2、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6、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8、送元二使安溪

王维

渭城朝雨沪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9、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11、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12、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3、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4、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 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 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

15、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16、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送李侍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8、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9、送别诗

隋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篇四:关于送别的古诗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 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篇五: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

芗城中学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2、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离别”意象,解读“离别”的意蕴。

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即把握意象,再现意境,品味意蕴

教学设想: 从分析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写法,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堂类型:鉴赏课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播放徐小凤《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渲染情境)

“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总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而这种激情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情感内涵的意象得以生发,这些意象被诗词作者不断袭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久而久之,读者不需要借助任何文字,仅由交织在诗词中的意象,就能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趋向。那么,与离别结缘最深的意象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古诗中的离别意象。

二、解读意象

(一)折柳赠别

在别离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诗人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势。“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即着眼于此。

正是鉴于它在字音上和体形上的这些特征,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是出现的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为意象,离别的伤感仿佛更多了些春意与诗情。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而“灞桥”一词,不仅屡屡出现于别离文学作家笔下,且载于史籍。《三辅黄图》卷六云:“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亦云:“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也”。由此可知它之成为别离诗词中司空见惯的意象,决非偶然。

在诗人笔下,柳有时以“多情”的形象登场有时又以“无情”的面目亮相。

高拂危楼低拂尘, 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 不解迎人只送人。

诗中,对柳的无情的判断从何而来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从来都是折柳赠别,但从来都没有一次是能够将人留下来的,因此说柳是无情的。这里翻用其意,通过对柳树的“无情”的判断,更曲折、因而也更强烈的表达了惜别之情。有点类似于毛阿敏的一首歌《思念》:“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因此这是一种更强烈的表达。这种表达,在特定的情境中,意味要比正话正说更浓烈。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一—折柳赠别 (板书)

(二)芳草惜别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绵延不绝的连天碧草,不正应合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别思吗?

(播放背景音乐李叔同《送别》,情真意切,激发学生情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阳光下翠绿的野草一路蔓延连接着荒城。又要送走了那出门远行的友人,萋萋的芳草不也象极了我们此时依依不绝的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同样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这里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芳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情,离别的愁情似乎在“芳草”意象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二—芳草惜别 (板书)

(三)长亭饯别

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碍,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当时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

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地。

既然有陆上的送别之地,就有水边的送别之所,如“南浦”。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它不断渗透进作家们的离情别绪,终于取得了被作家们争相用作意象的殊荣。

除此,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别之地。且看李白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一、二句不说天下伤心事是别离,而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李白另翻新意,超越了离别之事写离别之地、离别之境。

以上几种意象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见到这些意象,就有可能表达一种送别之情。似乎可以说,凡是使用“南浦”或“灞桥”一词的诗词,必定与送别有关。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三—长亭饯别 (板书)

(四)歧路歌别

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 “ 临歧 ” 。聚宴送行的人,怀着离愁别恨,依着乐曲节拍和声调,边唱歌辞,边传柳条,此情此景则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古人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尽管我们很难统计当时的别歌曲子,但是从“渭城”“折柳”在唐诗中出现的频度,可以窥见歌别的流行程度。

《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著名艺术歌曲,其歌词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之安西诗》。因诗中有“渭城”“阳关”两个地名,所以又称《阳关曲》《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故又称之为《阳关三叠》。

“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关”(白居易);“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煞人”(白居易)。刘禹锡《与歌者何戡》中也唱到“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许浑历来为选家钟爱的《谢亭送别》也是一个例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又叫谢公亭,为谢眺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著名的送别之地,加之后来诗人在此不断的歌咏,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四—歧路歌别 (板书)

(五)饮酒劝别

饮酒送别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古籍中经常提到的所谓“祖送”、“祖席”、“祖帐”、“祖筵”、“祖饯”等,都只不过是对这一习俗的雅化的异称。正因为这样,酒也就与别离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

辛弃疾《满江红》“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在作者眼中,酒俨然成为主司人间离愁的神祇,它与离愁的关系是多么直接而密切!

《送殷溆》有云: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因不忍就此分别而再度干杯,意在掩饰各自的伤感之态。

贯休《古离别》云:“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索性将离恨比作旨酒,说二者都能醉倒古往今来的任何人。

借酒抒离情的诗句中,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作者“劝君更进一杯酒”,用意是极为深长的,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在作者想来,友人多饮一杯美酒,就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这酒,可是浸透著自己的相思、关切与祝愿的感情的琼浆啊!不仅如此,多饮一杯美酒,还可以使相聚的时间多延长一刻。这普普通通的一句劝酒之辞,意蕴是多么丰富、多么深厚!似乎可以说,酒之所以被后代作家一再袭用为别离诗词的意象之一,王维此句功莫大焉!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五—饮酒劝别 (板书)

(六)挥泪泣别

在中国古典别离诗中流动着两种液体,一是酒水,一是泪水。酒的味道又辛又辣,泪的味道既咸且苦,可以说是五味俱全。这种纯感性的特色几乎构成了别离作品的全部。而酒与泪的飞洒,于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意义,它们也因此成了常写常新的题材。

在别离的场合,泪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以致“挥泪而别”几乎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语。 在别离诗词中,泪往往有着神奇的效应。它不仅能损伤离人的眼睛:“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北

周·庾信《拟咏怀》);沾湿离人的衣裳:“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唐·杨炯《送临津房少府》);落满离人的酒杯:“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而且能染红枫叶、霜林:“莫道男儿心似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金·董解元《诸宫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在以泪为意象的别离诗词中,有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既然“蜡烛有心”,那就难免为“多情”所感,而主动加入“惜别”者的行列。于是,在作者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也就带有惜别的意味了。较之正面描写离人自己通宵垂泪,这样著笔自然更加纡曲有致。

显然,泪的介入,往往不仅使别离的氛围变得更加惨淡,也使别离曲的旋律变得更为哀婉。别离,之所以为“黯然销魂者”,不就是因为它能催人泪下吗?作为内心苦水的结晶,泪的挥洒,说明离人委实已伤心到极点。而古往今来,有多少这样的伤心人啊!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六—挥泪泣别 (板书)

(七)以水喻别

水,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此处插播歌曲李之仪《卜算子》,在悠扬乐曲中品味离情的缠绵)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析读]词写得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展现一个女子的思念与离恨,表达了她“定不负相思意”的决心,感情由低向高层层发展,起伏跌宕。上片重复长江而有变化,下片又紧扣江水写思念而不得的怨恨。

语言明白如话,质朴自然,既体现了民歌的艺术特色,又极好

地传达出相思情深的意味,是一首充满民歌风味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代作家习于用水来写照离情离思,恰如他们习于借柳咏别一样。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

水是具体的意象,作者以此来表达具体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更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宋丹丹说:“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此道理。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七—以水喻别 (板书)

(八)借月咏别

借月咏别,滥觞于南朝作家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一飘落天外、匪夷所思的想像,开了借月咏别的先河。唐诗中的“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等等。都是独运灵光的借月咏别佳句,而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的银辉搅得离人彻夜无法入梦;天亮以后,残月的余辉仍斜射房中,不肯罢休,这是因为它不知道别离的痛苦。反用张泌诗意,而各有千秋。月,这一别离文学作家递相沿袭的意象,在宋代词人笔下分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段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以月之圆缺比喻人之离合,兼具诗情与哲理,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八—借月咏别 (板书)

三、课堂小结:

综上所述,离别诗是有些固定的象征事物,但最重要的仍是真情实感含蓄而真挚的表达。

应当补充说明的是,“柳”、“水”、“酒”、“月”、“泪”、“草”、“云”、“南浦”、“灞桥”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促使它们互生互济、相辅相成,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有的兼用月、泪,如晚唐韦庄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有的兼用水、酒、月、草、南浦,如明代黄周星的《满庭芳》:“新绿方浓,残红尽落,多情正自凝眸。不堪南浦,又复送归舟。便倩江郎作赋,也难写别恨离愁。消魂久,斜阳芳草,天际水悠悠。。”如此变化组合,以至于无穷,而别离主题便在变化组合中不断得到新的生发。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杜牧在千年之前的一声喟叹依旧言犹在耳。离别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之日以来的漫长岁月里就一直是文学、音乐以及戏曲表达的一个恒久主题。但与其说离别之愁是古人留下的深深印记,不如说是古人把人皆有之的离别悲情化。

四、拓展延伸

别离词大多涂抹着感伤的色彩,弥漫着悲剧的气氛。但并不是所有的别离词都一味作哀婉语、愁苦态。正如即使在乌云布满天空时,偶而也能看到一抹透过云隙的阳光一样,它掩盖不了尚有另一些别离词力图

以刚健语、旷达态冲破哀婉、愁苦氛围的事实。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王勃的这一首,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被誉为“婉约之宗”的秦观也作过变奏的尝试,而且其尝试非常成功: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两情”二句对眷眷然不忍分别的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对爱情忠贞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当你独处逆境时,想到在那海角天涯,有一颗坚贞的心始终以同样的频率伴随自己的心跳动时,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在作者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词中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使所有庸常的伤离怨别之作黯然失色。

在宋代别离词,尤其是南宋别离词中,另有“悲壮”一格。即虽也有悲凉之语、沉郁之句,却不掩刚劲之骨、雄壮之气。因而亦归于“变奏曲”之列。张元干《贺新郎》是其中的显例: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我们听到的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的凄惨之音,也不是“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的哀怨之语,而是“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的金石之声——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者报国无门,却心志不灰,我们既然怀着生死不渝的报国之心,又岂肯像一般的小儿女那样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呢?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高风亮节,正是此词的不同凡响处。

从美学意义上说,别离词那哀婉、愁苦的主旋律似乎属于阴柔之美,雄健、昂扬的变奏曲则似乎属于阳刚之美。它们表现为不同的审美类型,都能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美感效应。如果真要分出高下,那么,前者的哀婉与愁苦,显示了对生命中的缺憾的被动的消极的喟叹;后者的刚健与昂扬,则表现了对生命中的缺憾的主动的积极的挑战——一种明知如此却不甘如此的挑战。

五、教师总结:

学生朗读诗歌。

师:反复的诵读和精彩的赏析将我们带入深沉悠远的离情氛围。当我们随凄清哀婉的送别而辗转伤怀时,当我们为清新明朗的送别诗而欢欣鼓舞时,当我们为离伤中渗出的身世之感际遇之悲而扼腕叹息时,我们已经走进了送别诗。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

(播放毛阿敏《同一首歌》,营造情深意重离情氛围)

结束语:人总要往前走,前进是为了更好的停留。人生如此,那我们不如祝福——当时间走过,现在的离别已为永远,变为一抹淡淡的涩,衬托这现在纯淳的甜!记住,前面有更美的圆!

六、实战演练

1、诵读各种类型的送别诗。

2、阅读下面两首诗,分析诗中表达的离别情感,各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下发材料)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七、教学后记:

1、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发现,适当引导和指点后,整节课的难点便不在理解诗歌,而在于诵读诗歌。如果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对诗歌的理解会大有帮助。

2、努力做到将知识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起来而不顾此失彼,将是今后诗歌教学中揣摩提高的重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