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巴黎和会的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1:24:30 体裁作文
巴黎和会的内容体裁作文

篇一:巴黎和会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

★课标要求

了解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被和会所排斥的国家;控制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帝国主义参加会议的目的;帝国主义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争斗和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的勾结;《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特别关注有关疆界问题和殖民地问题方面的规定。

2、理解: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各自图谋背后的背景原因;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凡尔赛和约》的掠夺性与强迫性。

3、理解和

巴黎和会的内容

约主要条款对德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以及难以忍受的原因所在;和约部分条款背后所潜伏的危机因素。

4、利用现象与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帝国主义大国在会上所提出的建议看似是为了和平,实际却隐藏着充满私利的用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现象与本质的原理,揭露列强的真实用心;用联系的方法,联系各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列强在会议上争夺与勾结的原因。

2、用具体分析方法,揭示《凡尔赛和约》关键条款的背后用意;分析与评价《凡尔赛和约》背后的危机。

3、在师生配合基础上,利用概括和抽象的方法,分析和评估《凡尔赛和约》的客观作用与局限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列强在和会上争夺与勾结的分析,使学生形成对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各自阴谋的正确认识。

2、通过了解中国在会上的遭遇,使学生形成仇恨帝国主义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情感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列强出席会议的图谋及对其的理解;《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和约的评价。 难点:对《凡尔赛和约》若干内容的理解;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巴黎和会召开前和会议进行中的有关问题;二是《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内容虽不多,但内涵丰富。一战后战胜国集团召开了巴黎和会,他们根据变化了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通过签订《凡尔赛和约》建立了战后欧洲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

在学习关于出席会议的大国的图谋以及在对德问题上的争夺的内容时,为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进而巩固记忆,可尝试采用学生角色进入的方法。事先选定某些学生,或由学生自荐,来扮演某个大国的角色,站在这个大国的立场上、熟悉这个大国当时背景的情况下,设计自

己出席这次会议争夺权益的目标。

在学习第二目关于《凡尔赛和约》的评价内容时,先不急于做出评价和结论,可插入一段学生活动,以便对此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为加深对巴黎和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理解,可先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目的,然后指出:战争仅仅是帝国主义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它仅为实现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而外交是政治的延伸,因而,争夺只不过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旁。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召开的时间、地点: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备课资料】法国封建时期的华丽纪念碑——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她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它是17世纪专制王权的象征,也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最

杰出的典范。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

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是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

心设计而的。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

米。宫殿主体达707米,有700多个房间,中间是子宫,两翼是宫室和政府办公处、

剧院、教堂等。室内地面、墙壁都用大理石镶嵌,并饰有雕刻、油画等装饰。中部的镜厅是凡尔赛宫不同于其他皇宫的地方,长73米,宽100米,高12.3米。拱顶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长廊一侧是17面落地镜,镜子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将外面的蓝天、绿树都映照出来,别有一番景色。厅内两旁排有罗马皇

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并有3排挂烛台、32座多支烛台和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

高烛台,经镜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烛台,映照得整个大厅金壁辉煌。宫殿气势磅礴,

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

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1789年路易十六当权时,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奢侈豪华达到极至,终于引起人民的愤慨,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几乎被荒废。直至1837年,路易·菲利浦才重新修理,把它改为法兰西历史

博物馆,展出美术、雕刻等许多艺术品。

19世纪下半叶,凡尔赛宫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

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

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871—1878年,法国国民议会设在这里。1875

年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919年6月28日,法国及英国等国同德国

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它领导人也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首脑和外交使节。

2、参加国与操纵国:

参加国:战胜国,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

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和会席位: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它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2个席位。这是由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准则所决定的。一方面,帝国主义在国际关系舞台上一直讲实力原则,从来不讲国家与民族的平等;另一方面,就战争作用方面来说,广大中小国家对战争未能发挥决定作用。帝国主义自然不允许这些国家参与重大国际问题的决策,

从而影响它们自己利益的实

现。

3、各自野心和意图:

(1)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2)英国: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同时利用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3)法国:削弱乃至肢解宿敌德国,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4)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5)中国: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权利 。

出席巴黎和会的各国领导人的雅号: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带着《十四点和平计划》出席巴黎和会,大唱高调,被称为“百灵鸟”。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岁高龄,政治手段狠毒,发言咄咄逼人,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在和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力图削弱德国,不让德国东山再起,被冠以“老虎”称号。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能言善辩,为自己的利益,既不愿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又力图夺取德国海外殖民地,被称为狡猾的“狐狸”。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对其他问题少开尊口。被称为“无足轻重的伙伴”。而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但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因而被成为“沉默的小伙伴”。

巴黎和会上的“巧合”与刻意安排:

◇举办和会的地点——凡尔赛宫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此地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地点——凡尔赛宫镜厅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是在此地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1919年1月18日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这一时间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时间——1919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国支持后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在对德问题上的争斗:

法国: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制裁德国,甚至建议将德国莱茵河西岸的领土分割出来,建立一个受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以实现肢解德国的目的;

英国:出于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不想把欧洲政治平衡打破,不愿因过分削弱德国而导致法国称霸欧洲的局面出现,因此极力反对法国的主张,特别是建立“莱茵共和国”的主张;

美国:想法比较复杂,且有所矛盾。美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特别是建立一个法国控制的“莱茵共和国”的建议。但又不能不考虑到法国未来的安全,只能与英国一起承诺一旦遭到德国的进攻,将联合援助法国

5、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1)中日对山东问题的争斗:日本希望把在战争期间从德国手中夺来的山东据为己有。中国则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并在会上对日本进行了一定的抗争。(建议在此引述教材“历史纵横”的内容)

(2)帝国主义国家的勾结:英法与日本缔结密约,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而美国虽然反对日本的要求,但由于私利的考虑没有坚定地支持中国的合理要求。最终导致日本实现了自己的意图。

(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和人民反对和约的压力下,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了压力,在经过36次谈判后,双方终于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二、《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 (协约国)对战败国 (同盟国)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中国在五四运动后,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则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所以也不签凡尔赛条约。

从1919年3月开始,谈判由五个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主导,该机构组成复杂,矛盾重重,难以做出有效决定。谈判过程中日本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时,最终的谈判由三大(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 1919年4月29日由德国外长乌尔里希〃格拉夫〃冯〃布鲁克多夫-兰祖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5月7日德国代表团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内容包括将德国领土分割一部分给邻国,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等。但因德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随即退出和会。6月16日,当条约内容在议会提出时,德国夏的曼首相拒绝签署;6月21日,内阁总辞职。此外,德国海军舰队司令官洛达少将命令海军舰队自爆,德国的学生们更愤怒地群聚在街道上焚毁法国军旗,展开示威行动。6月22日,继夏的曼首相之后成立的鲍亚内阁,却在国民议会上决定接受此和约,原来拒绝引渡战犯的要求,也在法国总理克里蒙俊所率领的联合代表团威胁恐吓下屈服,最后是在毫无任何保留下,全盘接受和约内容。但是正因为凡尔赛和约内容过于严苛以及法国存心报复下,加上赔款数字过于庞大,导致德国经济崩溃。

1、主要内容:

(1)重划德国疆界:分西、东、南部三块。

西部: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关于法国占领萨尔区问题,要解释法国为什么执意要占据萨尔区的原因。法国代表提出阿尔萨斯必须归还,并且依照1790年以前的归还,这意味着原属德国的萨尔煤矿区也将由法国控制,萨尔区的储煤量相当于法国全国煤炭蕴藏量的40%,而且还紧邻法国的洛林铁矿区,将两者联合起来,无疑将极大推动法国重工业的发展,同时制约德国重工业的发展。关于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问题,指出这是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方案没有得到实现后的一个妥协的产物,在削弱德国国防力量的同时,也给予法国一定的心理安慰。

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永远禁止德奥合并是防止这两个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国家合并后更为强大,威胁欧洲其他国家的安全。关于德奥关系问题,说明这里隐含的协约国的深远意图:奥地利与德国在民族和历史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奥地利在军事上受德国影响,也有较强的军事能力,所以,德奥的合并对它们的欧洲邻国来说,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将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出一条“波兰走廊”作为波兰出海口,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

关于德波关系问题,要指出:战后波兰复国使得德国版图大为缩水,特别是“波兰走廊”的存在,将经济发达的东普鲁士分割为一块飞地,其目的在于以波兰去牵制德国;使德国蒙受了领土、经济上的双重损失。而这一安排是对德国领土的最大分割,是德国难以忍受的,也成为后来德国发动对波兰战争、挑起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借口。

总之,《凡尔赛和约》让德国损失了13%的领土(约2.7万平方千米)和10%的人口(约800多万)。

(2)分割德国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德国挑起战争的目的是要夺取更多的殖民地,但结果事与愿违,还丧失了自己原属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这对德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但对殖民地人民而言没有任何实质变化,此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不断高涨。

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属东非除卢旺达和布隆迪委任给比利时、基翁戈委任给葡萄牙统治外,大部分地区都委任给英国统治。多哥分给了英、法两国统治,喀麦隆也被英、法两国瓜分。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新几内

亚岛的德属部分分给了澳大利亚,萨摩亚群岛分给了新西兰。日本则占领了太平洋中部的德国殖民地马绍尔群岛、马利亚纳群岛和加洛林群岛。

关于“委任统治”的形式问题:解释“委任统治”的来历与基本内容。随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旧的殖民体系再也无法按照原有的形态存在下去了,帝国主义不得不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动,给殖民统治继续下去维持一个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殖民地宗主国大都是战败国的,当地人民都设想利用战败国的不利处境争取民族独立,如果战胜国以不变的形式进入这些殖民地,不会被当地人民轻易接受,这迫使它们改变策略。委任统治的实质,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更隐秘的殖民主义统治政策。

(3)限制德国军备:①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②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③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④莱茵河东安50千米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

关于德国兵役制的问题:解释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内涵,它是义务兵役制的进一步扩大,以全民为征兵对象,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服役一段时间和普遍接受军事训练。这种兵役制常常与军国主义相联系,协约国禁止德国实行这样的兵役制,目的是要约束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

关于允许德国陆军拥有10万人:说明其目的是能够让德国资产阶级有足够力量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当时出现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高涨局面),但这一数量的陆军,又不能满足德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

关于不得拥有空军和潜水艇:说明空军和潜水艇被公认为是进攻性武器,是德国对外侵略战争的必备条件。不允许德国拥有,无疑是防止它再次挑起战争的可能。

关于海军只能拥有轻型战舰:说明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德国在海外的军事扩张,也避免了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竞争。

关于莱茵河东岸非军事区问题:指出这是将法国所要求的与德国之间建立缓冲区的进一步扩大的举措,对德国的进一步控制。

(4)赔款问题:规定在1921年5月1日前,由赔偿委员会确定赔款总额和赔款方式。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说明由于这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复杂问题,政治家们难以讨论清楚。所以,会议没有对赔款总额和各国所享受的比例等达成协议,但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在以后确定赔款总数和赔款方式。以后,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备课资料】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

道威斯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 。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 ,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 。12 月由法、比 、意、英 、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 ,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8月16日之伦敦会议 (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 8亿金马克(折合1.9 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924~1925) 10 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 ( 1928 ~1929 )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 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 。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双方接受。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210亿金马克。1928 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1930年为扬格计划所取代。

“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结束了由法国及其由它控制的赔委会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支配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多国支配机制;其次,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地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据记载,1924年9月至1931年7月,德国共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约合27亿美元),而同期德国从美、

篇二:巴黎和会

班级 姓名

临清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课时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1)巴黎和会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朱秀玲 使用时间:2012/1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⑴巴黎和会召开概况;⑵通过对各大国图谋的了解,认识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⑶通过对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关系的了解、对《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的理解,认识巴黎和会的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学习过程

一.课始检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质

2.20世纪发生世界战争的原因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及其地理范围及作战双方

4.施里芬计划的内容及破产的标志

5.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影响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 自学尝试

(一)、巴黎和会( 年 月 日)

1.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2. 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3. 操纵国:英、法、美:英国首相 、美国总统 、法国总理

4.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 ”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美国主导的 ,进而 。

(2)英国奉行“ ”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吞并 的一些领地。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 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太平洋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 ,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 。同时扩大在

(4)日本的目的是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5. 问题:(1) (中心、焦点);(2)

(3)建立国联问题

6. 性质:帝国主义的 会议

(二)《凡尔赛和约》

1. 时间:2. 内容:(1).领土(重划疆界):德国将和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 由协约国占领15年。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独立。

(2).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以“ ”方式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 。

(3).限制军备:德国废除 ,只保留10万陆军和轻型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50公里以内划为非军事区

(4).赔款:规定德国在200亿金马克。

(5)战争责任

3.评价:(1)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2) 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建立一战后的 体系

(3)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 ,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三. 点拨﹒展示

1.说出巴黎和会操纵国的企图及其实质。

美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2.从《凡尔赛合约》的内容分析协约国对德国的复杂态度。

(1)列强的斗争和妥协

(2)制裁限制德国

(3)纵容德国(表现及原因)

四 反馈练习

1.“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

A.由德法矛盾到美日矛盾 B.由英德矛盾到美日矛盾

C.由英美矛盾到美俄矛盾 D.由英德矛盾到英美矛盾

2.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3.对签订《凡尔赛和约》目的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

C.惩罚和削弱德国 D.惩罚和削弱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4.《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是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A.领土问题 B.军事问题 C.殖民地问题 D.赔款问题

5.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主要原因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8.“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 ②资本

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五 归纳小结 1.背景 2.各国的争夺 3.《凡尔赛和约》

六 作业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 (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

——摘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德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卵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摘自《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他说: “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摘自《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种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克利孟梭的话?试结合材料1. 2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征。

巴黎和会答案

1D 2D 3C 4 C 5 B 6D 7B 8C

9(1)实质: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和法国过于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

(2)经济崩溃的德国无力偿还美国的战债和投资;同时法国强大不利于美国的世界霸权计划。

(3)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的旗号,实质—上和劳合·乔治—样想竭力控制欧洲。英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边分削弱德国使法国强大。

(4)英美联合反对法阻过分削弱德国妄图称霸欧洲大陆计划;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的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答案

四.反馈练习

(1)利用联盟干预世界事务、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控制联盟称霸世界。

(2)对英国有利;增强对国联的控制,回击美国的争霸

(3)分歧:参加还是不参加国联。原因:由于英法的抵制,美国没有达到操纵国联的目的。

(4)国际矛盾:英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质: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六.作业

(1)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飞机和潜水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2)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取得海上优势,打破英国的海上霸权;扶持德国,使它成为抗衡英法和反对苏俄的阵地;成立国联,控制战后国际局势和支配别国事务。限制日本:拆散英日同盟,消除在远东争霸的障碍;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要求列强承认“门户开放”原则,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3)它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因为体系内部隐含着许多矛盾:和约的掠夺性,加深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分赃的不均也使这种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华盛顿会议答案

三. 点拨﹒展示

1.原因:德国战败;沙俄消亡;法国被削弱;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日本力量大增;英国力图保住既得利益。

调整:通过签订《四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形成了“华盛顿体系”。

看法:这种调整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四 反馈练习

选择题:CADDBDDAA

六 作业

(1)以“委任统治”的形成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归英法,太平洋上岛屿归日本。

(2)各国主力航吨位即实力大小,实际上决定了各国制海权和海上航行权利的大小,实力弱小的国家绝不可能和实力强大国家有相同的领海及海上的绝对自由。

篇三:巴黎和会的各方情况

巴黎和会的各方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依据战争结局及各自实力

制订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一次重要会议。美国在和会上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联盟,通过这一新的国际组织而使美国在战后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美国总统提出集体安全原则作为国际联盟基础,但是这与主要由英国推行,而且得到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支持的实力均衡原则发生了冲突。英国既出于对战后新的国际格局的考虑,也由于美国的强大实力,希望能在与美国合作的基础上来达到自己的外交目标。而美国也发现自己不可能离开英国的合作来推行自己的外交目标。因此在巴黎和会上发生于英美之间的是一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外交较量。本文试就英美制订国际联盟盟约时的分歧与妥协来分析英美在和会上的政策。

一、英美在战后世界安排上的分歧

尽管英美两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盟国,但是两国对战后世界安排的分歧却使合作困难重重。正如英国外交官威斯曼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评论威尔逊关于战后世界安排的?十四点?时所指出的:?在威尔逊总统的思想中,未来世界和平的全部内容就只有一个概念,基于国际联盟的概念。假如这一点失败了,其他都一无用处。所有的其他13点都是出自这一点,如果它(国联)不能付诸实施,其他部分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并随之消失。?[5](P.293)美国总统威尔逊希望将国际联盟放在首位,强大的美国将通过这个新的国际组织确立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而英国在战后世界的安排中最为关心的是如何保持它的霸权地位及战利品,因此,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成了它首先关心的两个问题。美国对英国的要求却另有考虑。威尔逊在前往欧洲的航程上对他的顾问组成员说,美国是在和会上?唯一没有利益的国家?。所谓的没有利益,是美国没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具体要求。

英国最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英国的海上霸权。美国的立场是威尔逊1918年1月发表的?十四点?中所倡导的海上自由原则,英国认为这将威胁其海上霸权。和会开幕前,12月22日威尔逊会见了英国外交部官员德尔比勋爵。会见一开始,德尔比就向威尔逊指出:?看来我们之间只在两件事上有分歧。这就是殖民地问题与海上自由问题。?头一个问题,威尔逊表示他愿意考虑在未来国联监督下由英国控制前德国殖民地。第二个问 题,他建议两国海军?在世界海上警察?方面进行合作。威尔逊表示:?同意英国必须 有强大的海军是因为考虑到它广阔分布的自治领海,而且他认为另外一个可以拥有大规 模海军的国家只有美国,因为美国也有着广阔的海岸。应该由我们对世界实施全面的海 上警察活动,而我们海军的规模应由我们之间达成的协定来决定,但是我们应该共同拥 有强大的海军优势以便对付可能反对我们的任何海军力量。?[1](vol.53,pp.470-471) 由于威尔逊将国联放在第一位,和约内容居次要地位,所以他能对英国做出让步,英国 也愿意在不涉及它的要害利益的前提下,在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上与美国合作,条件是美 国不要向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地问题挑战。当然,在和会开幕之前,这都是口头上的 承诺。

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在和会上最主要的目标。威尔逊为国际联盟制定的基础原则是集体安全,这一原则具体体现是后来写入国际盟约第十条的内容,即,各成员国互相保证领土完整与政治独立。美国希望通过这一原则建立一个大国在其中保持合作、由美国担任领导的国际组织,而不是一个互相竞争的大国的均势。这与英国的传统外交是不一样的,英国作为一个老的世界霸主,历来提倡势力均衡。这样一来,国际联盟也成了英美分歧的一个具体体现。和会召开前夕,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在英国的一次演讲中说,士兵们参战是?为了消灭旧秩序建立新秩序,而旧秩序的中心与特征是我们称之为‘实力均衡’的不稳定的东西——它是一方或是另一方用剑来决定的均衡;由不稳定竞争利益的平衡来决定的均衡;是

由充满嫉妒的警惕与利益的对抗来维持的均衡,这种对抗虽然是潜在的,但却永远是深刻的。

在这场战争中作战的人来自自由国家,他们决心要结束这种势力均衡,从现在到永远。??我

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

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

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这里虽然用了许多华丽的词句,但是意

思很明确,就是要以新的国际组织取代英国一贯实施的实力均衡。

但是美国并非如威尔逊所说是?没有利益的?。至少?门罗主义?是美国的地区霸权主

义的重要原则。美国国内反对国际联盟的政治派别认为集体安全原则所主张的?领土完整与

政治独立?威胁了美国在西半球的特殊利益,因此威尔逊需要国联盟约对?门罗主义?提出

保留案,但是当他这样做时,又成为英国压他让步的一个砝码。

和会召开前,这些矛盾还只是潜在的、口头上的,会议开始后,英美上述主要分歧立刻

具体化。

二、国联盟约制定中的分歧与妥协

在和会召开前夕及进行中出现的几个国联盟约草案的变化体现了英美在国联性质上的

分歧,也体现了两国以妥协求合作的过程。这些分歧与妥协又是与殖民地与海上自由两个问

题交织在一起的。和会召开前,英国有两个影响比较大的非正式的盟约草案,一个是由英国

外交部官员塞西尔制订的方案。这个方案主张每年举行大国总理及外交部长的会谈处理威胁

世界和平的问题。小国只参加每4年一次的会议。建立一个常设的秘书处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塞西尔方案还主张所有国家都要接受盟约所规定的,在将任何争端提交国联仲裁之前,不得

使用武力的义务。任何国联成员不遵守这些规定就会面临所有成员国的战争。非成员国也将

面临同样的程序。这个方案显然是要建立一个大国主宰的国际联盟,而这符合英国的利益与

目标。

另一个方案的起草人是史末资将军,他后来作为英联邦自治领南非的代表,成为英国出

席巴黎和会代表团的成员。他在1918年12月制订了与塞西尔内容相似的方案。但其中有一

个塞西尔方案没有提及的重要内容:提出以委任统治方式来瓜分殖民地。他把大英帝国作为

未来国际联盟的一个模型,在国联之下对殖民地实施委任统治,但是只适用于俄国、奥地利

和土耳其,把德国前殖民地排除在外。其目地显而易见是要让英国吞并德国前殖民地时没有

障碍。两个方案的共同之处是要建立一个大国讨论与仲裁的国际机构,这是为了继续维护旧

有的实力均衡原则。

虽然目标不同,史末资方案却对威尔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威尔逊感兴趣的是委任统治,

认为这有利于他所设想的战后新秩序,因为这可以将英国关注的殖民地问题臵于国际联盟的

控制之下。随后威尔逊制订了和会上的第一个国联盟约草案。这个草案最重要的是接受了史

末资方案中的委任统治原则。但是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与史末资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威尔逊

把德国的殖民地列入了委任统治的范围内:?涉及原来属于奥-匈及土耳其的人民与领土,及

涉及在德帝国统治下的人民与领土,国际联盟将被视为是其委任统治者,……?(附属第1

条)。其次,威尔逊特别强调在实施委任统治时要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委任统治国或机

构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要遵守并被要求维护门户开放政策,或是在涉及到使用及开发这类人民

或领土的经济资源时,给予此盟约所有的签字国以平等的机会?(附属第3条)。这是史末资

方案中没有也不会有的,这也是英美分歧的一个重要内容。草案同时继续强调这一前提:?世

界和平比所有政治公正和边境更重要?(前言)。尽管这种强调看似空泛,但背后的目的很实

在,因为美国在和会上所关心的是战后新秩序中要实施美国所希望的?门户开放?。

在接受美国代表团其它成员的建议后,威尔逊又对第一个草案作了一些修改,形成了他

的第二个盟约草案,日期是1月18日。这个草案仍然坚持委任统治地区要实行门户开放政

策。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在附属协议中增加了海上自由与贸易平等的条款。其中第8条:?交

战国在国界之外公海上的权利已经被国际惯例所确定,因而作为基本盟约同意并宣布任何国

家或是国家同盟都无权以任何特殊的方式违反已经确立的定义的含义;……?这体现了威尔

逊在?十四点?中主张的?海上自由?原则。

1月19日威尔逊将他自己的第二个盟约草案交给塞西尔和史末资,两人虽然很高兴威

尔逊接受了委任统治,但是他们不满意将委任统治扩大到了德国殖民地,这就可能威胁到南

非和澳大利亚的殖民要求。史末资说:威尔逊?完全反对我们对德国殖民地的任何一点吞并,

这让我深感痛苦而且会使(澳大利亚总理)比利〃休斯勃然大怒。?尽管有分歧,但是威尔逊

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塞西尔和史末资对他的国际联盟草案的支持。

[1](vol.54,pp.150-159)他们1月20日通知美国代表团成员,第二个草案已与英国取得的

一致,同时拿出一份新的英国方案。

在英美两国政府的指令下,豪斯和塞西尔开始制订英美联合方案。分别担任具体工作的

是两国代表团的法律专家,美国的密勒和英国的赫斯特。双方互相妥协解决了一些分歧。但

是仍然没有就委任统治原则达成一致。

巴黎和会上最重要的机构是由英、美、法、意、日五国政府首脑与外交部长组成的十人

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1月24日讨论了德国前殖民地处臵问题,同意不能将其再交给德国。

劳合〃乔治当然支持委任统治,认为大英帝国就是委任统治的样板。他还支持南非、澳大利

亚及新西兰对已被其占领的西南非洲、新几内亚及萨摩亚的法国殖民地的要求。法国和日本

也对德国的前殖民地提出要求。由于威尔逊的坚决反对,劳合〃乔治和史末资开始寻找妥协

的办法。尽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反对,史末资还是提出了一个办法:将前殖民地分成三个等

级,给予不同的委任统治。这一分级制使西南非洲及南太平洋的前德国殖民地成为应实行完

全殖民统治的第三等级。这样可以满足英国及其自治领的殖民地要求,也多少使威尔逊的由

国联控制及实行民族自决的主张有所体现。这个分级委任统治方案最终得到威尔逊同意。豪

斯劝威尔逊接受的理由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英国对国联的支持。这也的确是威尔逊作

出妥协的真正原因。这一分类方案后来写入盟约[1](vol.55,pp.7-8),英国终于实现了其对

殖民地的要求,因为委任统治的实质还是殖民统治。至此,威尔逊与英国基本上协调了分歧,

主要是两个问题:首先,美国承认了英国的海上强国地位,英国也就接受了美国含有门户开

放的海上自由;其次,以委任统治方式解决了英国对殖民地的要求,英国也就接受了将前德

国殖民地也纳入委任统治方案,不是由英国独吞。2月2日英美联合方案完成。这个方案基

本涉及了英美都关心的问题。威尔逊为集体安全原则而制订的条款:互相保证领土完整与政

治独立这一条虽然被接受,但是改为:?尊重并维护成员国领土完整与现存的政治独立以反

对外来侵略?(第7条)。而且没有了威尔逊两个盟约草案中都有的: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

根据民族自决权修改边界的内容。在这个草案中还增加了威尔逊一直强烈反对的国际法庭

(第12条)。英美经过较量在互相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了一致。

英美在提前协调后以一致的态度与其它列强开始讨论国联盟约草案。从2月3日起,专

门负责起草国联盟约的国联委员会召开了9次会议,对英美联合方案逐条讨论了两遍,并对

这个方案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改,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变动。其中事关英美重大利益的修改

有:第一,2月6日的会议上接受了威尔逊提出的在第7条:?尊重并维护其成员国领土完

整与现存的政治独立以反对外来侵略?后面再加上一句:?一旦发生侵略,行政院将建议有

义务履行的计划与手段。?这是为了解决国联成员如何惩罚侵略的问题,但是显然并没有制

定强制性的制裁手段,而是由行政院根据情况随时决定。这是英国非常敏感的一个问题,据

塞西尔在当天的日记中说:?在今天晚上(国联)委员会的会议上,我努力劝说(威尔逊)总统

不要对所有成员的领土做出保证,但是在一些似乎非常坚决地要坚持这一条的小国的支持

下,他坚持要这样做。我恐怕会与自治领发生麻烦,它们不欣赏要为波希米亚或是这一类的

地区的完整而作战的想法。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求假如保证实施时应由行政院制订行动

计划,以此让它稍微缓和了一点。?结果是既写进了制止侵略,又没有有效的手段。这也是

英美妥协的一个例子。第二,2月8日的会议上决定在盟约中增加将前德国与土耳其的殖民

地分成三个等级交由列强委任统治的内容。

2月14日威尔逊终于向和会全体大会宣读了经过国联委员会讨论并修改过的国联盟约,

威尔逊说,国联是?一个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意愿的联盟,没有国家会反对,而且我敢说没有

国家会愿意冒险企图反对这个共同意愿的联盟?,实际上这是英美协调分歧后的产品,但是

他却将其说成各国都一致。尤其是盟约中委任统治条款是威尔逊对英国做出的重大让步之

一,这从?十四点?所标榜的原则角度来看是一个倒退。三、门罗主义与修改盟约

在将国联盟约草案提交巴黎和会大会后,美国国内共和党所控制的国会对威尔逊的国联

盟约提出严厉批评,认为有关内容将威胁到门罗主义原则。以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洛奇为

首的反对派议员3月3日向威尔逊递交了由超过参议院人数1/3的参议员的?圆形签名?信,

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1](vol.55,pp.388-389)威尔逊极不愿意对盟约做任何实质性的修

改,但是明白美国国内在门罗主义问题上非常敏感,他不能不准备对盟约做出修改。在一些

不涉及英美重大利益的条款时,修正并不困难,但是当涉及到美国保留门罗主义的修正案时,

英美矛盾便出现了。

美英未能在门罗主义上达成一致是由于英美在海军军备上的矛盾。门罗主义与海军问题

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两个问题分别是威尔逊和劳合〃乔治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

都涉及到两国的外交传统原则,也都是国内舆论和国(议)会十分敏感的问题,因此一直影响

英美合作。虽然在和会召开前夕威尔逊与豪斯已在口头上承诺英国可以保持它海军力量的优

势,但是毕竟没有达成具体的协议,而且威尔逊强调英国的强大海军应在国联范围内发挥作

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早就决定要拿海军问题压美国作为接受门罗主义修正案的交换条件,

3月27日,劳合〃乔治通过塞西尔与豪斯通知威尔逊他?没有意愿?签订一个包括国联盟

约的和约,除非他与威尔逊就美国海军建造计划达成?完全的谅解?。 劳合〃乔治这一

手特别厉害在于美国国会已经在3月4日拒绝了海军拨款。这样威尔逊既没有理由与英国进

行海军竞赛又必须将门罗主义排除在盟约之外。出于自己在门罗主义与海军军备这两个问题

上在国内的脆弱地位,威尔逊只能争取劳合〃乔治的让步。这一点劳合〃乔治已经预料到。

劳合〃乔治在与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共进早餐时说,如果美国继续它的海军造舰计划,他就

决不会对?国际联盟(约)伸一下手指头?。英国外交官也建议劳合〃乔治争取从美国得到让

步,因为只要他坚持不同意对国联盟约的门罗主义修正案就行了,而威尔逊必须要得到这个

修正案才能让参议院同意批准盟约。门罗主义对于威尔逊而言其重要性几乎到了决定国联盟

约能否得到参议院批准的程度。美国前总统塔夫特指出:?在面对和会上的反对时不特别地

保留门罗主义将使那些认为国联首先危害这一原则的反对意见更为增强。……现在对第十条

提出门罗主义修正案对在这个国家接受国联是至关重要的。?后来塔夫特又在4月10日表示:

(实现和平联盟执行委员会)?代表着18个州的30名成员一致认为,没有这个(关于门罗主

义的)修正案,共和党参议员肯定会击败对和约的批准,因为舆论支持他们。?

[1](vol.57,p.233)威尔逊完全明白问题的严峻,他如果想让美国参议院批准国际联盟,就

必须要保留门罗主义。但是劳合〃乔治拒绝将门罗主义写进国联,除非美国先签订海军条约。

威尔逊被迫拖延考虑保留门罗主义的修正案。

英美两国的海军代表的会谈却达不成一致。美国海军代表想要根据1916年海军拨款扩

大美国海军,他们认为美国与英国的海军力量应均等。这是为了美国在全球的目标。而英国

代表希望能迫使威尔逊默认英国的?海上优势?。但这又显然与威尔逊所希望的既有国联又

有强大的美国海军这两个目标是冲突的。经劳合〃乔治批准后,英国代表提出美国减少3艘战列舰,使英美比例为33∶20,在驱逐舰上是13∶6,这样美国的海军力量就是英国的60%,英国可以保持其海军力量相当于美国和法国之和。劳合〃乔治的理由是美国新造的军舰火力是超级的,但是这个理由不能说服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 海军谈判陷于僵局,在英国方面这不过是劳合〃乔治的策略,因为英国其实没有力量继续扩大海军与美国竞争,他的目的是要拿海军问题与国际联盟作交换,让美国暂缓海军建设。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沃尔特〃朗在与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谈判海军问题时,就明确地告诉他,英国在海军问题上的条件是劳合〃乔治的意思。而且劳合〃乔治的私人秘书也明确地告诉塞西尔,劳合〃乔治决心要将海军问题与国际联盟联系在一起,虽然他并不想出现僵局。[4](p.166)这种形势使豪斯和塞西尔担心这会毁了国联。两人都想打开僵局,但是都不想作实质性的让步,因为任何让步都会影响本国在竞争中的态势。为了打开僵局,塞西尔主张要将海军政策与门罗主义分开。他说:?首相想要用国际联盟当棍子来打总统直到他在海军问题上同意他的意见。这样的计划也许会成功,但是我个人对此深感怀疑。?疏远美国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对英国不利,而且如果议会知道了拿美国海军当作威胁这种?荒唐的?想法,也会影响到劳合〃乔治政府信誉。塞西尔表示如果劳合〃乔治在英美国联合作问题上不做妥协,他就要辞职表示抗议,他说:?我感觉他的政策对国联的完全胜利是极为有害的……国联只应为真心的英美合作工作。? 这时劳合〃乔治也意识到形势的危险。他授命塞西尔去和豪斯商谈一个妥协办法。豪斯与塞西尔在4月8日与9日的信中讨论了英美海军协定的条款并达成一致,因而消除了由于海军政策上的矛盾而形成的对国联的障碍。塞西尔要求美国在签订和约后放弃原来的海军造舰计划,而且以后新的海军扩大计划都要和英国商量。豪斯在征得威尔逊同意后接受了塞西尔的意见,但是刻意将已拨款的1916年海军计划排除在新的计划之外。豪斯表示美国在和约签字后可以与英国讨论英美的海军问题,但是他没有承担义务,他特别强调了威尔逊不会和英国进行海军竞赛的决心。无论如何,现有计划下的扩大还是使美国的海军少于英国的2/3。 劳合〃乔治因此同意了将门罗主义修正案写进盟约,4月10日国联委员会讨论门罗主义修正案,由塞西尔起草了对国联盟约第10条的修正案。英国的修正案内容为:?盟约中不应有内容被认为影响到任何保证世界和平的国际协定或是谅解,例如仲裁条约及门罗主义。?但是威尔逊考虑到美国舆论与国会的要求,坚持要专门提到门罗主义。这又遭到英国的反对。塞西尔又将修正案再做修改并获得国联委员会接受,修改后的内容为:?本盟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被认为会影响到为确保维护和平的国际协定,如仲裁条约或是地区谅解,如门罗主义的合法性。?并将其作为4月28日向全体大会提交的国联盟约草案的第21条。其实门罗主义既不是国际条约也不是地区谅解,而是美国维护地区霸权的一项外交原则。这样,在海军协定与门罗主义两个问题上总算是达成了妥协,保全了英美在创立国联上的合作,这是经过激烈较量后才达成妥协的。

四、美国的政策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与其它协约国家曾对日本有过承诺,将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利益转交日本,其中包括中国的山东。因此,日本在和会上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根据1917年与协约国家的协议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以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权益。巴黎和会召开不久,日本就提出要无条件得到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且日本这时已经占领了中国的胶州湾,企图造成既成事实。并且声称如不满足日本对中国山东的要求,日本将不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虽然日本对太平洋及中国山东的要求直接侵犯了美国在远东的利益,而且与美国历来奉行的、也是威尔逊在?十四点?中强调的?门户开放?政策直接冲突。但是威尔逊主要关心的是国联,由于日本以不签字相威胁,威尔逊同意做所有必要的事情以保证日本留在国联内。

篇四:巴黎和会

高二历史 选修3第二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 导学案

执教人:卢俞

【学习目标】

1.知道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大国的图谋;了解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记忆《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客观进步性和局限性。

2.通过对《凡尔赛和约》和各国矛盾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探究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掌握解答历史问题的方法:问题探究,论从史出,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4.通过对巴黎和会背景和条约的讲解,深刻看到中国作为弱国,惨遭宰割的命运,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振兴中华、为国奉献的精神。

【第一部分——预习案】

学习要求:阅读课本知识,自主完成,了解本课主干知识。 【第二部分——探究案】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一次课堂情境剧中几位同学为巴黎和会上四个与会国家设计的台词: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钱给我可以,想当老大,还嫩了点儿!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你占得便宜够大了,悠着点吧!

材料二: 英国代表团长劳合·乔治是第一流的资产阶级政客,因其老谋深算,精明干炼,说言流利,能言善辩而荣膺“狐狸”之外号。法国代表团长克里孟梭政治手段狠毒,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威尔逊因博学广才,工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顿时变作了又聋又哑的唐吉柯德……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所以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分赃者的聚会》问题(1):材料二中《分赃者的聚会》指的是什么?

问题(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前4句分别最适合参加巴黎和会的哪个国家?试着用史实证明。 问题(3):“老虎”、“狐狸” 和“百灵鸟”的野心分别是什么?

问题(4):材料一的5句台词,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的哪些矛盾,他们的矛盾分别在哪? 问题(5):日本真的完全是“沉默的小伙伴”吗?为什么?

2.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签订,有人曾说过,《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问题(6):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篇五:巴黎和会

高二历史 选修3第二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 导学案

执教人:卢俞

【学习目标】

1.知道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大国的图谋;了解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记忆《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客观进步性和局限性。

2.通过对《凡尔赛和约》和各国矛盾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探究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掌握解答历史问题的方法:问题探究,论从史出,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4.通过对巴黎和会背景和条约的讲解,深刻看到中国作为弱国,惨遭宰割的命运,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振兴中华、为国奉献的精神。

【第一部分——预习案】

学习要求:阅读课本知识,自主完成,了解本课主干知识。 【第二部分——探究案】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一次课堂情境剧中几位同学为巴黎和会上四个与会国家设计的台词: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钱给我可以,想当老大,还嫩了点儿!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你占得便宜够大了,悠着点吧!

材料二: 英国代表团长劳合·乔治是第一流的资产阶级政客,因其老谋深算,精明干炼,说言流利,能言善辩而荣膺“狐狸”之外号。法国代表团长克里孟梭政治手段狠毒,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威尔逊因博学广才,工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顿时变作了又聋又哑的唐吉柯德……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所以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分赃者的聚会》问题(1):材料二中《分赃者的聚会》指的是什么?

问题(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前4句分别最适合参加巴黎和会的哪个国家?试着用史实证明。

问题(3):“老虎”、“狐狸” 和“百灵鸟”的野心分别是什么?

问题(4):材料一的5句台词,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的哪些矛盾,他们的矛盾分别在哪?

问题(5):日本真的完全是“沉默的小伙伴”吗?为什么?

2.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签订,有人曾说过,《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问题(6):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也有人认为“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和平体系。” 材料四:《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如下这些言论:

某军人: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凡尔赛和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某新政府官员: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在凡尔赛宫里的胜利者们,津津乐道地商讨着如何瓜分战利品,如何让德国承担战争责任时,他们都忽视了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战争责任。

某前政府官员:在凡尔赛宫里的胜利者们,津津乐道地商讨着如何瓜分战利品,如何让德国承担战争责任时,他们都忽视了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战争责任。

某工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灭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问题(7):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凡尔赛合约》的认识。

【第三部分——知识链接】 1.巴黎和会上的一些历史巧合

①举办和会的地点──凡尔赛宫:凡尔赛宫见证了法国和欧洲的近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而与巴黎和会巧合的是40多年前就在这里,德国人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人之后,在法国人的皇宫里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这对法国人来说是一件巨大的耻辱事件。40多年后的今天法国人仍然选择在这里,举行战败国──德国签署带有屈辱性质的《凡尔赛和约》的签字仪式。算是法国人对那场战争失败的雪耻。

②会议正式召开的日期──1月18日:当年德国在凡尔赛宫举行德国统一仪式的时间是1871年1月18日。法国人把巴黎和会的会址不仅选在了当年德国人耀武扬威的地方,还选择了德国人最值得庆祝的日子,但是所讨论的事情却是如何惩罚德国,法国人再一次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对德国人进行雪耻。

③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日期──6月28日:正是5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在得到它的强大盟友──德国的支持后,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的同一天,让德国人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算是对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战争失败的羞辱。 2.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1)公开缔结和平条约;(2)保证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4)裁减军备;(5)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既要顾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到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6) 外国军队撤出俄国,保证俄国可以独立地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发展,欢迎俄国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7) 德国军队撤出比利时,恢复比利时的主权;(8)法国全部领土应获自由,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应归还。(9) 根据民族的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的疆界;(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现自治;(11)恢复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地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涉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发为自由航道;(13)创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条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国家不分大小,签订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的联合机构。 3.巴黎和会上的中国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的王正廷等。中国代表团最初还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因此,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了以下7个条件:一,废除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租界;七,关税自由权。后增加一个条款,废除“二十一条”。

巴黎和会上,对于看重证据的西方国家代表来说,顾维钧的发言,虽然精彩、也情理备至,证据却不足。于是,巴黎和会的主席团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一周之内就顾维钧在会上所发表观点提交一份书面声明,并将能证明这份声明的中日问题档案文件附于声明之后。鉴于顾维钧的出色表现,中国使团决定由他主要负责书面声明的准备和起草事宜。

就在顾维钧等人忙着搜集档案资料时,问题出现了。从北京启程时,中国代表团为了有所准备,曾经带有一个密码档案箱。箱内装着若干有关满、鲁、蒙、藏问题的绝密档案,其中包括许多连中国驻外使团都不知道的,中国与日本签订的一些密约及各种借款协定的原件。这个档案箱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当中国代表团真正需要它时,却发现它不翼而飞了。

它是什么时候丢的?在哪里丢的?何人所为?据中国代表团推测,它在日本丢失,被日本情报部门蓄意窃取的可能性最大。档案箱中装的文件,只有日本才深感兴趣,因为这些文件中的内容涉及许多日本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这些文件暴露于巴黎和会上,将对日本十分不利。而中国的档案资料不全,日本就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档案资料来说事。

但即使还有一丝希望,中国代表团也不能放弃。有的代表团成员回忆,在到达美国纽约港码头时,好像还见到过它。根据这一线索,中国代表团分别致电华盛顿和纽约领事馆,电询此事。纽约领事馆的总领事邹玉成立刻联络美国方面轮船行李处的负责人和码头上的管事人,结果却是空手而归。之后,虽然经过百般查找,始终没有找到。至今,这个档案箱失踪事件仍然是一个历史之谜。

【第四部分——随堂演练】

1.“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 ②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极力削弱德国的主要意图是

A、剥夺德国的殖民 B、重建欧洲大陆霸权C、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D、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 3.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国、美国矛盾的根源是

A、法美联合抗击英 B、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 C、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 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 4、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都

A、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5、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