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0:40 字数作文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字数作文

篇一: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吉他谱

篇二:大学,用一辈子去忘记

我的大学,用一辈子去忘记 (一)栀子花开的季节若时间里有花儿含羞的记忆,在向过去这条路回眸凝望时,你还 会想起在季节歌声里盛开的那首曾经含羞如花的故事、 曾经含羞如花 的我吗?(二)实现梦想,永远不会太迟不知从哪一时起,大学被众人描绘的如歌如画:枯叶簌簌的林荫 道,藤条环抱的石廊,庄重典雅的图书馆,温情合宜的宿舍,诗意盎 然的春游,欢声笑语的烛光晚会,浪漫纯粹的爱情,韵味十足的校园 民谣……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让无数人为之梦想,为之倾倒。然而, 当你真横面对,才发现他也是生活,不同的是,它占据了每个人最火 热的青春。(三)永远的朋友在这条盈满了沧海月明珠有泪的诗歌雨巷里, 在这条写着这淡妆 浓抹总相宜的生活过道里, 在这条遗落了星汉西流夜未央的年华履痕 里, 能够拾掇起的美丽碎片有几许, 能够依然芬芳的心情日记有多少。 我们所能做的, 就是在每一片日子的叶片纹路上写下木棉花的宣言— —我曾经灿烂的开过,而且不后悔。(四)一起走过的日子窗外总会换上不同的风景, 而路过的新生们还是会发出同样的惊 叹。季节也总会飘落不同的心情,而春天里的校园歌谣却依然穿越记 忆。 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怀念, 怀念那些我曾幻想的爱情和爱情的幻想。 怀念那些如诗歌般美丽的星辰和如星辰般美丽的诗歌, 更怀念的是那 种泛着梦想水光的叫做青春的东西。

篇三:要用一辈子去忘记的记忆—广州大学城

要用一辈子去忘记的记忆—广州大学城 中山大学(中大)、华南理工大学(华工)、华南师范大学(华师)、广东工业大学(广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中医)、广东药学院(广药)、广州大学(广大)、广州美术学院(广美)、星海音乐学院(星海)。

1.大学城中,拥有植物种类最多的应该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中医),除了绿化的植物外,教学区里的药山1、药山2,栽种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中草药(可以说,所游所见皆可为药、入药。值得一游喔!) 。

2.广东工业大学(广工)是大学城里边男女比例最失调的,放眼望去,大堆大堆的男生。(自信心不足的女生可去广工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那里绕一圈,为什么?万“绿”丛中一点“红”,众男瞩目吖!)

3.星海音乐学院(星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广州大学(广大)是靓女数量比较多的地方,视觉疲劳的男同胞

们不妨去那里赏花赏月。(用餐时间,在饭堂如同在“花的海洋”,美女一拨接一拨···)

4.广东药学院(广药)在大学城的校区是地形最狭长的,广药人上学一般都要骑自行车。

5.广工是大学城占地面积最大而且是人数最多的。

6.大部分人都说中山大学(中大)、广州大学(广大)的图书馆最宏伟漂亮,见识过了以后,确实如此。

广州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

大学城中心体育场(曾经中超足球赛赛场,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场之一)

落红(中山大学 漫红杜鹃花拥簇的天桥)

古村落 (中心湖)

篇四:柴静 2012 12 22演讲

2012.12.22 柴静 广州讲座 录音整理全文。

2012-12-23 18:38:01

2012年12月22日 19:15-20:20

广州 方所书店“创作者现场” 讲座《看见》

演讲人:柴静 录音整理:Nodame。

小妹我大半夜码字很辛苦啊,这篇文章字数一万五啊。如果喜欢,希望大家分享,让更多人的听见柴静的声音。

主持人:

上个月陈丹青来的时候(注:2012年11月陈丹青来过方所参加“创作者现场”的活动,也进行了讲座),刘大姐说,柴静的书下个月发,在全国只有五场。我说我一定要她做五加一。这一场是特别的,是例外的。所以,这一场是我们争取回来的。

虽然没有北京那么多的娘家哥哥,但是在这里面呢,我觉得看到这么的多广州的你的读者,你的观众,你的朋友。我觉得会比北京的更精彩。那我们让我们一起期待柴静接下来给我们诉说她的《看见》。

其实她在北京的整个视频我都看了。我很感动。因为那天晚上我曾经策划过让她参加晚上的另外一场秀,完了第二天来方所演讲。嗯,因为她的行程问题我们未能如愿。但是那天秀完了以后,我一直看到两点多钟把整场看完。非常感动。我真的觉得,特别感谢她的《看见》,也特别感谢她的观点。不断地去拆掉过去的前面的迷障,让我们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观点,其实是一个全新的自我。所以我非常感谢她今天来到广州来到方所,更多地和广州的朋友来讲讲她的十年的历程。好,大家欢迎柴静。【全场掌声】

柴静:

谢谢X总(整理者注:上面那个主持人姓什么我不清楚。。。),谢谢方所,也谢谢今天远道而来的各位。

他们之前没有安排广州,是因为告诉我说,在广州,人们从来不看中央电视台。

【全场笑声】但今天来了,我觉得我们大有可为,不至于那么悲观。来之前,刚

才有北京的朋友电话我说,听微博上说来了很多人,他说怕现场出麻烦,我说我有这个把握应该是不会的。因为那天在西单的时候,也来了三四千人。当时在地下车库里面,又黑又冷,大家排了二十多个弯。那时候,西单图书大厦的保安就特别担心,然后,人在担心和焦虑的时候,声音会提得很高,也会做出一些比较大的肢体动作,会很着急,说话也会比较……不那么考究。我一开始会有点儿担心我的读者跟他们发生冲突,后来这个保安过了一会儿回来,不知道为什么保安脸上特别顺了,后来他跟我们说,很少看到这样的读者。他说下去的时候,底下又黑又冷,但是那么多年轻人排在一块儿,没有喧哗、地上没有垃圾、彼此没有冲突。他说,我本来是气势汹汹地下去的,结果他们还向我道辛苦,所以他的声音也就低下来,然后每个人也可以听到彼此的讲话。我觉得,并不是因为我的读者或者我的博客的观众能够有这样的力量,是因为我们都是爱书之人,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汇聚在方所,这是阅读带来的力量。谢谢大家。【全场掌声】

柴静:

今天因为站着的朋友太多,我对你们也道一声辛苦,所以呢我的讲的时间也会比较短,我想我也就大概讲十分钟左右,然后跟大家……【被观众的声音打断】 我知道,我会尽量留一些跟大家互动的时间。因为这本书已经面世,你们都拿在手中,实际上我更想听到你们的想法、建议和批评。一半也是因为我自己可以讲的已经很少了,在首发式上我所讲过的内容我也不必再赘述,在书中已经呈现的东西我也不用再重复。其实我还是蛮想讲讲阅读的。

大家今天处身于这样一个地方,都是从小在书本当中长大的人,你们可能生在八十年代末期或者九十年代,可能很难体会一个生于1976年的人,在山西的环境里面,她能看到的书是非常非常稀少和可怜的。我可能只能看我爸的中医杂志,和我妈那个批判胡风的文件,这么一个滋养,它是不足以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丰沛和强壮的。所以我就在想说,为什么爱读书的人,他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他能够有一份相对从容、无视喧嚣的一点点气息,还是因为书本教给他的东西。我小时候能够看的那个杂志叫《读者文摘》,现在叫《读者》。现在你们可能看得少,但是那是我少年时期几乎是唯一能看到的杂志。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们有一个发刊词,是他们的总编写的,那几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他说“什么样才

是一个合格的编辑”,他列了十条。第一条是,你看到公家的水龙头开着,你却不去关的人,这样的人不可以做一个好编辑;然后,一个经常讽刺善良人的人,这样的人不可以做一个好编辑;一个讲话的时候总是说“我我我”的人,也不可以做一个好编辑。

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老师和家长还没有来得及去教养孩子的心灵的时候,实际上我是靠着这一点点来自陌生人的启发的契机,才开始心灵中土壤的一点点培育。所以我是由读书构成的。

讲到第二本书(注:即《看见》,柴静的第一本书是《用我一辈子去忘记》),我写到在2009年的时候,我面临我的生活中两次大的事件让我写这本书。一次是我离开新闻调查,一次是引领我进入央视的陈虻去世。这两件大的事件把我活活地从原来的生活里面,你以为特别坚固的生活里面连根拔起来,然后移栽到其他的土壤里,不由分说,也没有人向你解释,你所有的安全跟归属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但它也是一个人心灵独立的开始。因为你没有一个共同体可以再去依附,这时候你就必须去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靠什么来开始,我觉得我是靠阅读来开始。人在困惑当中,在书页里面来寻找共鸣。

那个时候给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顾准文集》。简单地说,这不是一本书,因为里面包含了顾准的日记,包括了书信,包括他的论文。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那时候写的一篇文章叫《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对这个出生在建国之前的,十几岁就当了会计的,上海财政局的局长,他在年届壮年的时候,被拿掉自己的这个职位,是因为他不听话,他总是不想做一个盆栽植物。所以,他失去了他自己的工作。但是,他对自己有一个很深的反思。他一个晚上一个晚上地睡不着觉,听着外面的车马声稀少下来,然后又再喧嚣起来。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儿,就是以前的自己腹中空空,只有报章杂志之学,但却喜欢对人对事空发议论。他说“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

于是他在六十年代初那样一个气氛当中,定下心来,把脚扎进土里面,做一件事情,就是有志于学。他以那个年代可以掌握的英文去读凯恩斯的经济学著作,他拼命去学习数学,在严寒当中感染了肺炎。也就是在一个狂风可以把人席卷而去的年代里面,他就靠着紧紧地扣着地上的两个小石子,来保证自己不被吹走。一颗石子是知识,一颗石子是逻辑。他抱着两颗石子,让自己求是、求实。

所以顾准对我的影响就是,在当年红卫兵贴出大字报要他交代在文革的十年当中他做了些什么的时候,他给自己贴了一张大字报,上面写了两个字,叫“读史”。一个人能够以,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现实,能够以阅读历史的态度来看待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发牢骚。当他明白了降临在他身上的事情是一切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能够认识现实。但是当时最让我触动的是,顾准当时被下放到河南,他当时在那边做劳动改造的时候,他的工作是捡粪。他以后做到了,新鲜的粪便,他可以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捡起来,放在自己筐里面,完成劳动。他跪在地里面劳动、血肉模糊,这是他的处境。但在这个处境当中,他仍然研读现实。他说过一句话说,他心中有愤怒吗?有的。但是他从愤怒出发,却向更远处走去了,这就是读史。 但他内心让我最触动的一点是,我以为他是像斯宾诺莎那样的一个历史学家的态度,不赞美、不责难,只求了解认识,但是在1961年他挑着担子,在终于回城的时候,他说他一步三回头去看农村,看凋敝的农村。他说他心里面那时候像刀割一样。一个人试图冷静地观察,又对自己土地上的人有一种不能释怀的关切,他教给我,如何有一个安身立事的态度。

他工作的地方离我住的地方很近,在三里河。我经常在傍晚的时候,一个人去那条河边走一走,想起他暮年的时候,带着一个白色的帽子,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戴着一个白色的帽子,但我的心里猜想,他是为文革期间服毒自杀的的妻子服丧。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买过一盏双头台灯、绿色的,放在自己案头。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买这盏台灯,他说,他曾经跟妻子商量过,能过上平安日子的时候,两个人买一盏双头台灯各坐一端,以此夜读。这盏台灯让我心里面也很难受。每次从我的窗头能够看到这条河的时候,我就在想,假如顾准生在此世,假如给他一张像我这样平静的书桌,这样的头脑和心灵能够创造出什么。他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面,他曾经是一个信念非常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他所经受的一切并没有让他幻灭,他只是迎身而上,去追逐现实的最顶端,他要把那个杯子的底部掀过来,去看一看底下刻的是什么字。这就是穷究事理的逻辑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任何事情权力都不可能让他的头脑屈服。所以他就像贝多芬旋律当中不断回旋的那句“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全场掌声】

柴静:

下午采访的时候,记者曾经问过我说,谁在采访中对你的影响最大。后来我想了一下,是托尔斯泰对我的影响最大。我从他身上学到的采访的知识要多于任何一个从业者。

在这两年当中,我反复看他的书,比如说《安娜卡列尼娜》。在这本书当中,原本一个非常凡俗的一个情爱故事,也是报纸上登载的一个新闻,这个新闻只有一个结尾、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女人因为做了别人的情人,最后成为丑闻卧轨自杀。这是我们每天都会在微博上看到的类似的新闻,托尔斯泰把它变成了百万字的小说。他从结论出发,去倒推人的心灵轨迹,他在想象当中抵挡了这个事件任何一方的内心深处,在这个通往人心灵的过程当中,他也克服他的道德偏见。他曾经也不喜欢安娜卡列尼娜,认为她是一个得到这样结果是必然之事的人。所以他的题词是用了圣经当中的一句话,叫“深渊在我必报应”。但他后来自己说,在他整个的写作过程当中,他对人心灵的理解超过了他对道德的判断。以致于这棵树上的树枝越来越多越来越繁茂,开出越来越多的花朵。人们也超越了小市民道德的简陋的判断,而抵达人的心灵。他在这本书当中,对安娜、对安娜的丈夫、对安娜的情人,每个人物都给与同等程度的了解,这个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美化任何一方,只是因为他深化了每一方。在这个深化的过程当中,生活在此侧的人和生活在彼侧的人都同时得到了呈现,这也使这个事件得出了它的本来的面目。

所以他的书对我有一个启发。我曾经以为采访的客观是不对任何一方投入感受,但我从他身上了解到的就是,一个作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人心灵的知识,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对生活在此侧和彼侧的人都投入感受,都公正地呈现他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才有可能呈现这个世界本来应有的样子,我们才能看到我们本来嵌在什么样的秩序和结构当中,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避免,什么不可能产生。

那么有人会问说,我们阅读、我们认识世界,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吗?就像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问过我自己,除了呈现我所看见的,我的终点是什么?后来我才发现我没有终点。人就是目的,人不是工具,人不能服务于任何一个目的,尤其是那些自称崇高和伟大的人。【全场掌声】

篇五:我的大学,用一辈子去忘记(四)——一起走过的日子

一起走过的日子窗外总会换上不同的风景,而路过的新生们还是会发出同样的惊叹。季节也 总会飘落不同的心情,而春天里的校园歌谣却依然穿越记忆。我总会不由自主的 怀念,怀念那些我曾幻想的爱情和爱情的幻想。怀念那些如诗歌般美丽的星辰和 如星辰般美丽的诗歌,更怀念的是那种泛着梦想水光的叫做青春的东西。 生命渴望自由、渴望关爱、渴望喝彩,而最珍贵的莫过于拥有一位能为你指 明人生方向,分享成功喜悦的良师益友。只此一人,今生足矣。可怕的学期论文当我们的教授,佐治亚州立大学的诺曼·德雷斯尔博士,简明扼要地概述对 学期论文的要求时,他显得特别严厉。当他用锐利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时,他的总 结清楚无疑: “当然,内容是重要的,但格式的正确、参考书目和注释的准确无 误也同样重要。 ”教室里气氛凝重,令人生畏。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嘟嘟囔囔、垂头丧气。此时,我想 起了另一间教室,弗塞斯县高中的可怕人物阿多·库茨夫人的教室。我还能清楚 地描画出在我英文作业本的页边上,她留下的工整的笔迹,她用鲜亮的蓝墨水细 心地列举了我的每一个语法错误。 “总有一天, ”库茨夫人喜欢这样说, “你们 这些学生会发现你们在这儿学 的东西是很有用的。 ”几乎没有人相信她的话,但这并不妨碍她不懈地训练我们 学习英语作文的基础。她从不动摇地决心要我们掌握学期论文中的烦琐细节,列 出正确的参考书目。如果有人稍有异议,库茨夫人深色的眼睛就会一闪: “你们 会发现,现实社会对你们的要求将远远超过我的学期论文,但同时,学期论文却 可以帮助你们为现实社会做准备。 ” 回忆起这些,我笑了。再没有比她的学期论文更难的事了,就连德雷斯尔教 授要我们做的也比不上。德雷斯尔教授打分严是出了名的,似乎以给 A 等学生 打 C 为乐。第二天我全身心地投入了论文的写作,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一项 作业我这么认真过。 当德雷斯尔教授发还我们的作业时,周围响起了沮丧的叹息声,使教室听起 来就像医院的病房似的。他把我的作业扔在我的桌上未加评论,我紧闭着双眼, 鼓足勇气准备迎接打击。当我硬睁开眼睛时,一个 A+跃然纸上。我简直不敢相 信,于是低下头去看个仔细。德雷斯尔教授在分数下面写了简短的一句话: “下 课后来见我。 在大家满腹牢骚地往外走时,我紧张地往他桌前走去。 ” “姑娘, ” 他说, “在我所见过的学会计的三年级学生的学期论文中,你的是最好的。你知 道这告诉了我什么吗?”我摇了摇头。 “它告诉了我,在

你的学习过程中你曾经遇到过一位出色的英文教师。如果 他或她还健在的话,你应该去拜访这位老师,并向他或她表示感激,晚安。 ”他 啪的一声合上书,突然站起身来,大步走出了教室。 我目瞪口呆, 但心里明白德雷斯尔教授是对的。 我的 A+ 在相当程度上应归 功于库茨夫人。我知道我应该去感谢她,但是,对于她那种严肃干脆的课堂作风 想起来我仍然觉得害怕。 那天晚上,我终于鼓足勇气强迫自己来到她那简朴的住所。站在大门前,我 浑身哆嗦。但是开门的女士远不是我记忆中教室里的那位库茨夫人了,她穿着浴 袍———脸色苍白,眉头紧皱。 “我可以进来吗?”我脱口而出。 她一边咳嗽一边勉强地示意让我进去。 “我整个秋天都在生病, ”她说,声音 很尖。 “我肺炎刚好。 库茨夫人半躺在椅子上,疲倦地打量着我。我坐在最靠 ” 近她的那张椅子边上,我把学期论文塞到她手里。她看了一眼论文,然后又回过 来疑惑地看着我。 “我的会计学教授认为我的论文应该归功于一位像你这样的人———还有— ——呃———”我结结巴巴地说, “我就是想谢谢你” ,我确实非常感谢你为我所 做的一切。 ” 库茨夫人开始哭了。 “你是第一个来感谢我的人, ”她抽泣着。 “这一年过得 真困难啊,但是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的药对我还管用得多。上帝保佑你! ” 她站起身来,轻轻地将我从椅子上拉了起来,张开双臂使劲地拥抱我。于是我们 两人都流泪了。 “你来了我真高兴。 ”她说。 “我也非常高兴! ”我回答说。 从此以后,我要表达谢意时再也不曾犹豫了。 难忘的恶作剧一天,我们大学里一个年轻的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散步。这位仁 慈的教授常称呼学生为朋友, 他对那些急切希望得到指教的学生非常 友善。 散步途中,他们看到一双旧鞋放在路边,便猜测鞋子可能是某个 在附近田地里劳作的穷人的,他们想他一天的劳动也该结束了。 学生转过头对教授说: “我们捉弄他一下吧。先把他的鞋藏起来, 然后躲到灌木丛后面, 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会是怎样困惑的表情。 ” “年轻的朋友, ”教授答道, “我们永远不该以损害穷人为代价, 来换取自己的快乐。如果你富有,就应该去帮助穷人,那样会让你获 得更大的快乐。我们在每只鞋里各放一枚硬币,然后躲起来看他对这 一意外发现有何反应。 ” 学生按教授说的做了,然后他们躲到附近的灌木丛中。 很快,那个穷人劳动结束了,他从田地走出来,来到放外套和鞋 子的小路上。他边穿外套,边把一只脚伸到鞋子里,感觉到鞋里有硬 东西,他便弯下腰摸摸

看是什么东西,结果他摸到了那枚硬币。 他吃惊地看着那枚硬币,翻转过去又看了看。然后,他扫视了一 下周围,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他把这枚硬币装进口袋,又去穿另一只 鞋。结果又发现了另一枚硬币,他更惊讶了。 他感动极了,双膝跪地,仰望上苍,大声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 情, 正是陌生人的解囊相助使他患病无助的妻子和食不果腹的孩子有 了新的希望。 那个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 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喏, 教授说, ” “这难道不比搞恶作剧更令你快乐吗?” 年轻人答道: “您给我上的这堂课我将永生难忘。现在我终于明 白了那句我一直都不理解的话: ‘给予比接受更幸福。” ’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