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眉山东坡湿地公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22:50 体裁作文
眉山东坡湿地公园体裁作文

篇一:高三限时训练1

使用时间 2015年3月16日 一、

(12

分,每小题3分)

限时训练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40分钟时间内独立完成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主角/角斗 隽永/隽秀 度量/忖度 粮囤/囤积 ..

......B朝晖/朝觐 纰缪/绸缪 挑剔/剔除 菱角/棱角 ........C针灸/韭菜 脸颊/要挟 蝉蜕/蟾宫 侵略/亲家 ........D烘焙/蓓蕾 针砭/贬谪 椽笔/舛误 怆然/疮痍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巨擘 条型码 作壁上观 中西合璧 B平添 擀面杖 厝火积薪 开源截流 C涸辙 爆冷门 斐然成章 披沙拣金 D联袂 皎皎者 集腋成裘 震古铄今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一下子受到了不虞之誉。 ....B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他是在学习使用人数很少的另一种语言呢。 ..C小刘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简洁,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值得我们学习。 ..D改革开放的成果令人瞩目,许多来过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狼就是狼,血液中永远涌动着嗜血的基因,大自然才是它们永恒的家园,唯有如此,它们的精神才可以不朽,才能成为草原上人们膜拜的“狼图腾”。

B“两会”期间,各地的代表们期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能够制定更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

C为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侵权行为,不再让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性权益受到侵害,公司将改进操作规程,完善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D有专家认为,政府出钱办元宵节灯会展,既弘扬了传统的节日文化,又顺应了市民元宵赏花灯,这是花钱不多而社会影响好的事情。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炮烙(páo) 浸透 (qìn) 横亘(gan) ...B.吮舐(shì) .

茎叶(jīng) .

涎皮(xián) .

既往不咎(jiù) .

羽扇纶巾(guān) .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C.两靥(yàn) .D.蹂躏(lìn) .A.租赁 B.编纂 C.垢病 D.膨胀

日食 伶俜 贻误 聒噪

踯躅(zhú) .

讥诮(xiào) .走投无路 浅尝辄止 阴谋诡计 蘖根祸胎

微言大义 信口开合 仗义执言 浑身解数

精髓(suǐ) .

逡巡(qūn) .良将劲弩(jìng) .

遥岑远目(c?n) .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7.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化解过剩的产能, 支持一些企业的改造、维持、疏解以及银行贷款等,培植了不少“该死没死、死不了”的僵尸企业。

②滂沱大雨中,一位市民默默地为交警撑着伞,交警聚精会神地指挥着过往车辆,经过的路人 了这一感人的一幕。

③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但新兴经济体又遇到挑战。一时间,国际社会看空、唱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声音 。

A.反而 目睹 不绝于耳 B.进而 目击 不绝于耳 C.反而 目击 不绝如缕 D.进而 目睹 不绝如缕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在“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12月31日,眉山市东坡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公园规划为“一轴”“两带”和“五区”组成,集湿地教育、科技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D.近日在成都出土的南朝佛像,因为数量多,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保存完整,为进一步研究南朝佛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早在几万年以前,羊就因食草,产出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和、坦诚、敏锐、乐观,易于驯服,成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位居前列,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羊可承载艺术。从商代的“四羊方尊”、“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象随处可见。 羊主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说文》说:“羊”,祥也。汉字里最好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的几个字,如美、善、祥等,都带有“羊”字边。《汉字大字典》中,以“羊”为部首的汉字竟多达204个,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羊主美。古人以“羊”字引申为“美”字。《说文》中释为“羊大则美”。“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主要是供人食用。羊的美不仅局限于吃上。在原始社会有权力有地位的酋长或巫师看来,在种种巫术仪式上,牧羊部落的牧羊人所扮演的图腾羊、跳的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羊主敬。羊羔跪乳,见于明代《蠡海集》:“未为阳,仰而秉礼,以羊配之,羊跪乳。”这流传为妇孺皆知的话题。蔡邕《为陈太守上孝子状》上说:“乌以反哺,托体太阳;羔以跪乳,为贽国卿。”在孝敬的说法中,以乌鸦为孝,以羊羔表敬。

羊可体现正义。因羊在古人心目中拥有的正直、美好形象,久之便将其神话为正义的象征。据王充《论衡·是应》,唐尧之臣皋陶治狱,辅以独角之羊。此羊对嫌犯“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极为灵验。至战国时,秦楚等国御史、狱吏等执法者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以示庄严神圣。

羊可象征安泰。人们最爱用的关于羊的吉祥话是“三羊开泰”。考“三羊开泰”本应作“三阳开泰”,最早出自《易经》。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对“三阳开泰”的另一种解释为:11月冬至日的白昼最短,其后则白昼渐长。古人以为此乃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12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因此,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辞。而“羊”与“阳”同音,久之便讹为“三羊开泰”。

而人文始祖伏羲与羊更是渊源颇深。据记载,伏羲生于成纪。而据考证,“成纪”位于甘肃天水一带,是古羌戎活动区域。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就是“羊”,伏羲的“羲”字中的“羊”,正是这一崇拜现象的反映。伏羲是中国古籍里记载最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化”,即后来“五经”之一的《易经》,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有专家认为,“伏羲氏于羊角图腾柱上观象画卦”。

羊还曾陪伴英雄,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羊可启发智慧,良臣庄辛用“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来鼓励楚襄王应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羊性素喜清洁,羊愿居于干燥整洁之处,饥餐青草,渴饮清泉,洁身自好,远离污秽。

9.下列有关羊的象征意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羊是吉祥的象征,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连在了一起。 B.羊是美丽的象征,羊大为美,在古代,羊主要就是供人食用。 C羊是孝敬的象征,羊羔跪乳在古人看来就是孝的最佳体现。 D羊是正义的象征,因为羊在古人心目中是正直、美好的形象。 10.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食草却产奶、肉、毛、皮,温和又坦诚,羊成为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 B酋长巫师认为,巫术仪式上表演的图腾羊、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 C 羊可体现正义,因此先秦的诸侯国官员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 D很多成语与“羊”有关,如“苏武牧羊”等,说明羊可以给人以智慧。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四羊方尊”,“羊型铜灯”,到“三彩陶羊”,充分说明羊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 B三阳开泰,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辞。 C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是“羊”,生于该区域的伏羲的“羲”字中有“羊”,表明伏羲很可能是古羌戎族人。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D伏羲是中国最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化”。 三.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恨 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⑤。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胡骑: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刻画诗人的心理?请结合诗句作简要的赏析。(4分)

(2)本诗蕴含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四、(10分)13.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4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 , 。 , ,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

①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②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③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④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⑤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

⑥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 答案:

14.请写一段话,向高一同学推荐巴金的小说《家》。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③不少于80字。(6分)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一答案

1. B(zhāo/cháo miù/móu ti/tī líng/l?ng ;A. ju? juàn/jùn dù/duó dùn/tún; C. jiǔ jiá/xi? chán qīn/qìng D. bai biān/biǎn chuán/chuǎn chuàng/chuāng)

2. C(A条形码 B开源节流 D佼佼者 震古烁今) .....

3. B(“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A.“不虞之誉”是“没有预料到的赞扬”的意思,句中“没想到”与“不虞”重复。C“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此处应用“简捷”。D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这里应用“翻天覆地”。)

4. A(B搭配不当,“降低??流通环节”不搭配。C“避免”和“不再发生”矛盾,删去第一个“不再”。D成分残缺,“顺应??的意愿”。) 5.B(A.浸jìn C.靥ya D.诮qiāo) 6.A(B.信口开河 C.诟病 D孽根祸胎)

7.A(解析):第①句:“反而”表示跟上文的意思相反或者超出预料,在句中起转折作用;“进而”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从句中看,后句的意思与上句的意思正好相反,所以选用“反而”;第②句:“目睹”“目击”意思都是亲眼看见,“目睹”后面一般搭配的是一个场面和情景;“目击”更强调的是亲眼看见了事件的整个过程;如“目击了事件的真相”;从句中看选“目睹更符合语境;第③句“不绝于耳”形容声音不断地在耳边响起;“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从句意看,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唱衰中国的声音不断地出现,选“不绝于耳”才符合句意。

8.D [解析] A搭配不当,“提升”不能与“办学条件”相搭配;B成分残缺,“在??背后”造成了主语残缺;C句式杂糅,“规划为??组成”杂糅,可改为“由??组成”,或“规划为??”删去“组成”。

9. C(“孝的最佳体现”不对,原文无此意。)

10. B(A.没有“之一”。C“至战国时,秦楚等国御史、狱吏等执法者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D.原文中引用“苏武牧羊”,只是表明羊曾陪伴英雄。)

11. B(A.原文几个举例只是说明羊可承载艺术,并不能充分说明羊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C推断无据。伏羲的“羲”字中有羊,正是羊崇拜的反映,不能说明可能是古羌戎族人。D曲解原文。伏羲是中国古籍里记载最早的王。) .....12.(1)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1分)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2分)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1分)(共4分)

(2)恨离家之远;伤战乱之久;叹己飘零憔悴;思家忆弟;急盼平定叛乱。(1点1分,答到4点即可。(共4分)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篇二: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2015.01

语文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zì) .弄堂(n?ng) 溯流而上(sù) 束之高阁(shù) ...

B.沦丧(sàng) 真谛(dì) 良辰好景(chén) 模棱两可(líng) ....

C.峥嵘(zhēng) 孝悌(tì) 度长絜大(du?) 囫囵吞枣(hú) ....

尺牍(dú)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毗邻(bí) . 为虎作伥(chāng) .瞋目而视(chēn) .

A.神州 慨叹 繁文褥节 稍纵即逝

B.朦胧 湮没 躁动不安 得鱼忘筌

C.洗练 付梓 天随人愿 连绵不绝

D.膨胀 讫今 墨守成规 珠联璧合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化解过剩的产能, 支持一些企业的改造、维持、疏解以及银行贷款等,培植了不少“该死没死、死不了”的僵尸企业。

②滂沱大雨中,一位市民默默地为交警撑着伞,交警聚精会神地指挥着过往车辆,经过的路人 了这一感人的一幕。

③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但新兴经济体又遇到挑战。一时间,国际社会看空、唱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声音 。

A.反而 目睹 不绝于耳 B.进而 目击 不绝于耳

C.反而 目击 不绝如缕 D.进而 目睹 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在“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消费、扩

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12月31日,眉山市东坡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公园规划为“一轴”“两带”和

“五区”组成,集湿地教育、科技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D.近日在成都出土的南朝佛像,因为数量多,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保存完整,为进

一步研究南朝佛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老子和孔子的出现。这一观点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那时渐次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等。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的形式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视,迅速变成了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文化下移,形成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秩序的方式是“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就要落实于“德”,没有“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从“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落,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执政卿大夫们具有不同的个人气质,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处境,思想倾向就会有所差异。大部分执政卿大夫的思想都近于儒家,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却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过于乏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

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的思想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摘自2014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国的君主 B.诸侯国的贵族阶层

C.执政的卿大夫 D.老子和孔子

6.下列“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下移,“王官之学”在贵族阶层的普泛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面的形成。

B.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执政者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

统治智慧上。

C.春秋时代诸侯分裂虽造成了政治的混乱,为思想的多元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D.执政者以“礼”行“政”,以“德”护“礼”,“礼”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核心的文化概念。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产生于春秋之前中国文化的

若干基因在春秋时代都受到了挑战。

B.《尚书》《诗经》等典籍,是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也是以“礼”为核

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C.儒家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固定化和理

论化,并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D.春秋时期出现了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三种治国理念: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管子

提出的“以法治国”,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9题。

蔡孝子传

[宋] 范浚

蔡定,字元应,越之会稽人。家世微贫,父革,依郡狱吏佣书以生,力使定学,身劳苦资之,以故定处黌校,稍稍有称。 .

郡狱吏一日坐舞文法被系,革以诖误,例在劾中。革年七十余矣,法当免系,鞫胥任泽削其籍年而入之罪,罪且与狱吏等。案具,府奏上之,方待命于朝,故俱久囚,而革不得独..

决。定窃痛念父当耆年,以非辜圄狴,誓将身赎。数诣府号诉,请代坐狱,弗许;请効命于戎行,弗许;请隶伍符为兵人,弗许。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天乎!将使定坐视父.

②缠徽纆乎?父耄耋,不应连系;佣书罪,不应与狱吏等。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定图死矣,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则虽委身重泉,于登天为不殊。”于是.

预自志铭其墓,又为状若诣府者,结臵袂间,皆叙陈致死之由,冀其父之必免也。以建炎元.

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自没河死。府帅闻之,惊曰:“真孝子也。”立命出革,厚为定具棺敛事,①

而抚周其家。 .

兰溪范浚曰:呜呼大孝!吾不得而见也,孝若定者,亦今世之所鲜闻也。世之人视亲,若视其妻子之心切焉者,无也。彼惟庸爱在妻子,而斯须之爱在亲。亲有劳苦,不宵一勤其手足代之,其肯杀身以出父于囚牢中乎?今之为人子者,有觞酒豆肉,持羞其亲,则已色然自得,谓为难能之孝,况若定之捐躯活父,其为孝又可究乎?予得定所为志铭与状,感其言.

情哀至,至为泣下。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冀他日万一获私於良史,氏云。

[注]①黌校:学校。②木工所用的绳墨。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劳苦资之 资:资助,给予 .

B.案具,府奏上之 案:案件 .

C.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 庶:希望 .

D.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周:接济,周济 .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罪且与狱吏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

C.冀其父之必免也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D.况若定之捐躯活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3分)

(2)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5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蔡定为了使其父亲免罪,做了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为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学记》)

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村 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②①

【注】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②醵(jù):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李密《陈情表》)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6)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7)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干渴的村庄

肖建新

①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那些年,雨和童年一样率性,杂草一样茂密,无拘无束,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对于村庄,雨是一个熟人,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 ②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来。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折一枝藕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下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衣服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

③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旱了一冬的村庄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油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转,那些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乡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

④在我离开的这些年,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情。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它将一个村庄遗忘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

篇三:迷人的音乐喷泉

迷人的音乐喷泉

春节前,期盼已久的眉山大型音乐喷泉终于向人

们开放了。

今天是周末,我们一家人早早吃过晚饭,来到了

东坡岛湿地公园的看台上,只见许许多多的人们早早

地在这等候了,有的谈笑风生,有的翘首以盼。

过了一会儿,音乐响起,水舞表演开始了,只见

一道道五颜六色的水柱伴随着舒缓的音乐翩翩起舞,

时而表演着东方韵律、时而表演着西方小芭蕾,如同

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变幻出种种美妙图案,令人

陶醉……。我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叫:“哇,真美呀! ”

就在这时,几首欢快的乐曲相继响起,喷泉也展现出

千姿百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高、时而低、时而

缓、时而急,像一双双翅膀在空中飞舞,又像一朵朵

荷花在湖中绽放。

突然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激昂奔放,刹那

间水柱在湖面上依次爆发,几十米高的水柱追逐奔跑,

发出阵阵爆破的声音,一簇簇火球在湖面上爆发,水与火瞬间交融成趣……,引来现场的观众纷纷喝彩,很快水柱又变成了水花飘洒下来,似云、似雾、似雨,就像天女散花,在灯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并不断变化着色彩,由红变紫,由紫变蓝,由蓝变绿……真是美不胜收。

音乐消歇,水舞表演结束了,人们依依不舍地散去,我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开。这就是我们眉山东坡岛迷人的音乐喷泉。 大北街小学三年级十班 施向宾

篇四:2015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5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5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卷和答案

(扫描版)

眉山市高中201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2015.01

语文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群号:144453547(加入时注明你的单位、姓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z) 弄堂(nng)

溯流而上(s)

束之高阁(sh)

B.沦丧(sng)

真谛(d)

良辰好景(chn) 模棱两可(lng)

C.峥嵘(zhng) 孝悌(t)

度长絜大(du) 囫囵吞枣(h)

D.毗邻(b) 尺牍(d)

为虎作伥(chng) 瞋目而视(ch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神州 慨叹 繁文褥节 稍纵即逝

B.朦胧 湮没 躁动不安 得鱼忘筌

C.洗练 付梓 天随人愿 连绵不绝

D.膨胀 讫今 墨守成规 珠联璧合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化解过剩的产能, 支持一些企业的改造、维持、疏解以及银行贷款等,培植了不少该死没死、死不了的僵尸企业。

滂沱大雨中,一位市民默默地为交警撑着伞,交警聚精会神地指挥着过往车辆,经过的路人 了这一感人的一幕。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形势有所好,但新兴经济体又遇到挑战。一时间,国际社会看空、唱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声音 。

A.反而 目睹 不绝于耳 B.进而 目击 不绝于耳

C.反而 目击 不绝如缕 D.进而 目睹 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在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12月31日,眉山市东坡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公园规划为一轴两带和五区组成,集湿地教育、科技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D.近日在成都出土的南朝佛像,因为数量多,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保存完整,为进一步研究南朝佛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老子和孔子的出现。这一观点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那时渐次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等。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的形式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视,迅速变成了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文化下移,形成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秩序的方式是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就要落实于德,没有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从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落,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执政卿大夫们具有不同的个人气质,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处境,思想倾向就会有所差异。大部分执政卿大夫的思想都近于儒家,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却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过于乏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的思想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摘自2014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国的君主 B.诸侯国的贵族阶层

C.执政的卿大夫 D.老子和孔子

6.下列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下移,王官之学在贵族阶层的普泛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面的形成。

B.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执政者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

C.春秋时代诸侯分裂虽造成了政治的混乱,为思想的多元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D.执政者以礼行政,以德护礼,礼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核心的文化概念。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产生于春秋之前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在春秋时代都受到了挑战。

B.《尚书》《诗经》等典籍,是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C.儒家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并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D.春秋时期出现了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三种治国理念: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管子提出的以法治国,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9题。

蔡孝子传

[宋] 范浚

蔡定,字元应,越之会稽人。家世微贫,父革,依郡狱吏佣书以生,力使定学,身劳苦资之,以故定处黌校,稍稍有称。

郡狱吏一日坐舞文法被系,革以诖误,例在劾中。革年七十余矣,法当免系,鞫胥任泽削其籍年而入之罪,罪且与狱吏等。案具,府奏上之,方待命于朝,故俱久囚,而革不得独决。定窃痛念父当耆年,以非辜圄狴,誓将身赎。数诣府号诉,请代坐狱,弗许;请効命于戎行,弗许;请隶伍符为兵人,弗许。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天乎!将使定坐视父缠徽纆乎?父耄耋,不应连系;佣书罪,不应与狱吏等。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定图死矣,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则虽委身重泉,于登天为不殊。于是预自志铭其墓,又为状若诣府者,结置袂间,皆叙陈致死之由,冀其父之必免也。以建炎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自没河死。府帅闻之,惊曰:真孝子也。立命出革,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兰溪范浚曰:呜呼大孝!吾不得而见也,孝若定者,亦今世之所鲜闻也。世之人视亲,若视其妻子之心切焉者,无也。彼惟庸爱在妻子,而斯须之爱在亲。亲有劳苦,不宵一勤其手足代之,其肯杀身以出父于囚牢中乎?今之为人子者,有觞酒豆肉,持羞其亲,则已色然自得,谓为难能之孝,况若定之捐躯活父,其为孝又可究乎?予得定所为志铭与状,感其言情哀至,至为泣下。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冀他日万一获私於良史,氏云。

[注]黌校:学校。木工所用的绳墨。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劳苦资之 资:资助,给予

B.案具,府奏上之 案:案件

C.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 庶:希望

D.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周:接济,周济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罪且与狱吏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C.冀其父之必免也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况若定之捐躯活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第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3分)

(2)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5分)

11.第卷文言文中,蔡定为了使其父亲免罪,做了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为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学记》)

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村 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醵(j):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李密《陈情表》)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6)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7)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干渴的村庄

肖建新

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那些年,雨和童年一样率性,杂草一样茂密,无拘无束,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对于村庄,雨是一个熟人,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

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来。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折一枝藕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下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衣服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

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旱了一冬的村庄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油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那些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乡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

在我离开的这些年,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情。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它将一个村庄遗忘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

那些知道村庄每一个细节的雨,在我离开村庄的那些年,慢慢地少了,薄了,它覆盖的面积越来越窄,下的深度也越来越浅了。我不知道那些年,村庄究竟怎么了,它虐待雨了吗?树木也在我离开的那些年,开始慢慢退化,它们大多数的叶子落了下来,无法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在夏天里随风狂舞,深秋叶落的时候,薄薄的一层,再也找不到童年如踏海绵之上的感觉了,老人们也懒得去扫这些落叶,因为它们烧不了几个时日。

然而,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他们不再看重那几颗微不足道的粮食,看重祖辈长期依存的地方。一片土地不再能养活一个家庭。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想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干渴的地里赶着干渴的牛做着干渴的事。对于他们而言,土地的产出与他们的付出极不成比例,再说,他们的心事全不在乡村里,几颗粮食已无法让他们搭上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列车。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打算永远离开了。他们走时,一些老人会站在村庄最边缘的土窑上,目送他们离去,而不说一句话。

多年以后,当我回到它的中间时,我见到了那些因长久未开而有些生锈的锁。它们锁在了一个村庄的眉头之上,锁住了一个曾经繁茂的村庄的脊柱。母亲走后,我家的房子也是用一把锁代替,钥匙放在隔壁的那家人那里。有一回我找来钥匙,想找找那些年落在里面的东西,我看到了贴在墙上的那些陈旧的奖状——母亲在我小学时得到的最大的欣慰,它们见证了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可它们真的是奖给我的吗?那个满脸汗水和灰尘的少年,早已从村庄的小路上走失,这些奖状就像是一些钉子,要将这个少年钉住,他再跑,能跑出屋子里的那堵陈年的墙壁吗?

其实,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我的一部分,许多人的一部分,还在那,还在由一些老人和孩子所守护的村庄里。我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旱的循环后,会再次滂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1—3段用大量的篇幅写前些年村庄的雨,运用反衬的手法,用有雨时的村庄充满生机和快乐反衬近些年村庄的干渴。

B.村庄的雨和童年一样率性,它是村庄的一个熟人,它甚至知道村庄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描述,不仅说明了当年雨水的丰沛,还表现了雨水与村庄的亲密关系。

C.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但老人们还在坚守,他们用沉默来表达对抛弃村庄者的鄙视和抗议。

D.文章以时间为序,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为线索,不枝不蔓,娓娓道来,颇具匠心。 E.本文语言或轻盈灵动,或凝炼有力;情绪或欢欣愉悦,或深沉低回,二者相得益彰,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16.文章的标题是干渴的村庄,请解释干渴在文中的含意。(4分)

17.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5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三段划线的文字。(3分)

18.在最后一段说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如果愿意预料,

篇五:精校WORD版--2015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5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5四川省眉山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卷和答案

(扫描版)

眉山市高中201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2015.01

语文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群号:144453547(加入时注明你的单位、姓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z) 弄堂(nng)

溯流而上(s)

束之高阁(sh)

B.沦丧(sng)

真谛(d)

良辰好景(chn) 模棱两可(lng)

C.峥嵘(zhng) 孝悌(t)

度长絜大(du) 囫囵吞枣(h)

D.毗邻(b) 尺牍(d)

为虎作伥(chng) 瞋目而视(ch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神州 慨叹 繁文褥节 稍纵即逝

B.朦胧 湮没 躁动不安 得鱼忘筌

C.洗练 付梓 天随人愿 连绵不绝

D.膨胀 讫今 墨守成规 珠联璧合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化解过剩的产能, 支持一些企业的改造、维持、疏解以及银行贷款等,培植了不少该死没死、死不了的僵尸企业。

滂沱大雨中,一位市民默默地为交警撑着伞,交警聚精会神地指挥着过往车辆,经过的路人 了这一感人的一幕。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形势有所好,但新兴经济体又遇到挑战。一时间,国际社会看空、唱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声音 。

A.反而 目睹 不绝于耳 B.进而 目击 不绝于耳

C.反而 目击 不绝如缕 D.进而 目睹 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在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12月31日,眉山市东坡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公园规划为一轴两带和五区组成,集湿地教育、科技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D.近日在成都出土的南朝佛像,因为数量多,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保存完整,为进一步研究南朝佛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老子和孔子的出现。这一观点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那时渐次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等。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的形式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视,迅速变成了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文化下移,形成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秩序的方式是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就要落实于德,没有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从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落,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执政卿大夫们具有不同的个人气质,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处境,思想倾向就会有所差异。大部分执政卿大夫的思想都近于儒家,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却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过于乏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的思想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摘自2014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国的君主 B.诸侯国的贵族阶层

C.执政的卿大夫 D.老子和孔子

6.下列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下移,王官之学在贵族阶层的普泛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面的形成。

B.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执政者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

C.春秋时代诸侯分裂虽造成了政治的混乱,为思想的多元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D.执政者以礼行政,以德护礼,礼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核心的文化概念。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产生于春秋之前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在春秋时代都受到了挑战。

B.《尚书》《诗经》等典籍,是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眉山东坡湿地公园

C.儒家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并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D.春秋时期出现了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三种治国理念: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管子提出的以法治国,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9题。

蔡孝子传

[宋] 范浚

蔡定,字元应,越之会稽人。家世微贫,父革,依郡狱吏佣书以生,力使定学,身劳苦资之,以故定处黌校,稍稍有称。

郡狱吏一日坐舞文法被系,革以诖误,例在劾中。革年七十余矣,法当免系,鞫胥任泽削其籍年而入之罪,罪且与狱吏等。案具,府奏上之,方待命于朝,故俱久囚,而革不得独决。定窃痛念父当耆年,以非辜圄狴,誓将身赎。数诣府号诉,请代坐狱,弗许;请効命于戎行,弗许;请隶伍符为兵人,弗许。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天乎!将使定坐视父缠徽纆乎?父耄耋,不应连系;佣书罪,不应与狱吏等。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定图死矣,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则虽委身重泉,于登天为不殊。于是预自志铭其墓,又为状若诣府者,结置袂间,皆叙陈致死之由,冀其父之必免也。以建炎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自没河死。府帅闻之,惊曰:真孝子也。立命出革,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兰溪范浚曰:呜呼大孝!吾不得而见也,孝若定者,亦今世之所鲜闻也。世之人视亲,若视其妻子之心切焉者,无也。彼惟庸爱在妻子,而斯须之爱在亲。亲有劳苦,不宵一勤其手足代之,其肯杀身以出父于囚牢中乎?今之为人子者,有觞酒豆肉,持羞其亲,则已色然自得,谓为难能之孝,况若定之捐躯活父,其为孝又可究乎?予得定所为志铭与状,感其言情哀至,至为泣下。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冀他日万一获私於良史,氏云。

[注]黌校:学校。木工所用的绳墨。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劳苦资之 资:资助,给予

B.案具,府奏上之 案:案件

C.庶有司哀怜,幸而释父 庶:希望

D.厚为定具棺敛事,而抚周其家 周:接济,周济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罪且与狱吏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定知父终不可赎也,仰而呼曰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C.冀其父之必免也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况若定之捐躯活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第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理明矣,而无所云诉。父老而刑,定之生其何益乎?(3分)

(2)念定孝若是,是宜见旌于时,而事不上闻,定将无以自见,故为定作传。(5分)

11.第卷文言文中,蔡定为了使其父亲免罪,做了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为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学记》)

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村 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醵(j):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李密《陈情表》)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6)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7)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干渴的村庄

肖建新

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那些年,雨和童年一样率性,杂草一样茂密,无拘无束,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对于村庄,雨是一个熟人,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

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来。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折一枝藕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下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衣服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

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旱了一冬的村庄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油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那些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乡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

在我离开的这些年,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情。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它将一个村庄遗忘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

那些知道村庄每一个细节的雨,在我离开村庄的那些年,慢慢地少了,薄了,它覆盖的面积越来越窄,下的深度也越来越浅了。我不知道那些年,村庄究竟怎么了,它虐待雨了吗?树木也在我离开的那些年,开始慢慢退化,它们大多数的叶子落了下来,无法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在夏天里随风狂舞,深秋叶落的时候,薄薄的一层,再也找不到童年如踏海绵之上的感觉了,老人们也懒得去扫这些落叶,因为它们烧不了几个时日。

然而,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他们不再看重那几颗微不足道的粮食,看重祖辈长期依存的地方。一片土地不再能养活一个家庭。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想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干渴的地里赶着干渴的牛做着干渴的事。对于他们而言,土地的产出与他们的付出极不成比例,再说,他们的心事全不在乡村里,几颗粮食已无法让他们搭上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列车。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打算永远离开了。他们走时,一些老人会站在村庄最边缘的土窑上,目送他们离去,而不说一句话。

多年以后,当我回到它的中间时,我见到了那些因长久未开而有些生锈的锁。它们锁在了一个村庄的眉头之上,锁住了一个曾经繁茂的村庄的脊柱。母亲走后,我家的房子也是用一把锁代替,钥匙放在隔壁的那家人那里。有一回我找来钥匙,想找找那些年落在里面的东西,我看到了贴在墙上的那些陈旧的奖状——母亲在我小学时得到的最大的欣慰,它们见证了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可它们真的是奖给我的吗?那个满脸汗水和灰尘的少年,早已从村庄的小路上走失,这些奖状就像是一些钉子,要将这个少年钉住,他再跑,能跑出屋子里的那堵陈年的墙壁吗?

其实,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我的一部分,许多人的一部分,还在那,还在由一些老人和孩子所守护的村庄里。我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旱的循环后,会再次滂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1—3段用大量的篇幅写前些年村庄的雨,运用反衬的手法,用有雨时的村庄充满生机和快乐反衬近些年村庄的干渴。

B.村庄的雨和童年一样率性,它是村庄的一个熟人,它甚至知道村庄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描述,不仅说明了当年雨水的丰沛,还表现了雨水与村庄的亲密关系。

C.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但老人们还在坚守,他们用沉默来表达对抛弃村庄者的鄙视和抗议。

D.文章以时间为序,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为线索,不枝不蔓,娓娓道来,颇具匠心。 E.本文语言或轻盈灵动,或凝炼有力;情绪或欢欣愉悦,或深沉低回,二者相得益彰,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16.文章的标题是干渴的村庄,请解释干渴在文中的含意。(4分)

17.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5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三段划线的文字。(3分)

18.在最后一段说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如果愿意预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