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资治通鉴》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18:19 字数作文
《资治通鉴》阅读答案字数作文

篇一:如何阅读《资治通鉴》

如何阅读《资治通鉴》?

在谈「如何读《资治通鉴》」之前,我们似乎还要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般人,不是专攻历史的历史系学生,需要读《资治通鉴》吗?我只能简单地说,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读《资治通鉴》,但对于知识分子,也就是所谓的「读书人」,《资治通鉴》还是有一读的价值,因为读了它,可以知道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提升见识、扩大心胸,可对人世的事物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得到了杰出的历史家刘邠、刘恕、范祖禹的协助,并且在政府全力支持之下完成的。在这部大书完成之前,人们的历史之事大都是不完整的,因为十七史不是大多数读书人的家庭所有的,当时人最熟悉的历史大概都是来自两汉书和两唐书。《资治通鉴》的编写目的,尽管是给皇帝或大臣作为治理天下得借鉴与参考,但是,它无疑也提供了读书人从战国时代到五代结束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完整的认识。对于宋人来说,这是历史知识的最主要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知识的全部,因为战国以前的时代记载于春秋和尚书,呈现出来的是三代先王之治的理想世界,这和充满权力角逐,尔虞我诈的现实世界大相径庭。就是对我们来说,《通鉴》中包含了中国历史中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三个非常重要的段落,可以说是我们今天历史知识中的骨干部分。一个对于汉朝或唐朝历史所知甚少的人,总不能自称是够格的知识分子吧。当然,你可以说,不错,今天任何一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应该知道汉朝和唐朝的历史,但那不一定要念《资治通鉴》啊!我们可以念现代历史学家写的汉代史或唐代史,甚至我们在中学的历史以及大学的中国通史课都已经读过了,都知道得不少了,可是不要念这部古文写的、难念的《通鉴》了。我们的回答是,中国历史课本里的汉代与唐代,不是内容太少而且又很刻板,就是背得很熟也不能说是对这两个时代有什么了解,大学里的通史老师也许介绍过一些现代历史学者写的,有关汉、唐的文章,那固然是可以对于这两个时代有点了解,不过你还是可以读点《资治通鉴》,因为读《通鉴》的了解和读现代学者的文章的了解很不相同,这是两种不同的阅读经验。

读现代学者写的文章,主要是接受,接受学者的论旨和分析,其间也可以欣赏十分细密严谨的考证和推论过程,但读者可以想象的空间就十分有限了。读《通鉴》,或者说读传统的历史著作就很不一样,书中只是一些叙述,叙述事情的经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各种的意见,撰者有时也会发表一点议论,但总是很小的一部分,读这种叙述的文字,要靠读者自己去归纳出一些看法,读者不能只是接受,同时还得下点功夫,驰情地去想象一番。梁任公就很强调这种读中国古书的好处。他是这样说的: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种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正地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从这不费力上头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刻入。喜欢读这类书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汩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治国学杂志〉,《饮冰室专集》(五),台湾中华书局)

读《通鉴》就可以得到梁任公说的好处与趣味。

《资治通鉴》是一部两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放在书架上也是长长的一排。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得到梁任公所说的好处与趣味呢?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各位参考。

第一是虚心。我觉得每一个读书人再面对历经千百年时间严峻考验而存留下来的古典经籍的时候,总应该抱持一颗虔诚敬仰的心,承认自己是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愿意努力地学习,以追求自己的长进。我们不只是面对两司马的《史记》、《通鉴》是如此,面对庄子、杜甫,甚至面对柏拉图、莎士比亚也应该如此。目前,有些人以为现在是有史以来政治最进步,经济最繁荣的时代,一提到古代的著作就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左一句专制,右一句父权,好像一文不值似的。我觉得这种态度很不好,如果它只是显露个人的浅薄那还是小事;流传开来,被社会的青年学生普遍接受就是大事了,因为这种态度必然会阻绝了文化的承续,造成了一些断裂,致使今天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法进一步的开展,遑论发扬光大了。

但是,我说的虚心不只是一种尊敬的态度,并且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读书的方法。读书首须虚心,是朱子一再强调的。钱宾四先生有一篇文章〈朱子读书法〉(《学篇》,三民书局)对朱子谈到的读书方法作了很精辟的阐释,我就根据这篇文章的论点作些说明。第一条选在文章中的朱子的话是:

或曰:读书须是有精力,至之日,亦须是聪明。

曰: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 钱先生的按语是:

读书须精力,又须聪明,此义尽人皆知。朱子特别提出一个读书的精神条件来,即是如何善为运用我之聪明与精力之条件。此一精神条件便是静,静则心虚,便吃紧的是在心虚上。

再引一条钱先生选入文章中的朱子的话: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要先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很明显地,朱子所说的「虚心」或「心虚」,就是「自己为要先立意见,只管看。」的意思。也就是钱先生所说:「朱子教人读书,说来说去,只是戒人不要把自己意见当作书中意见而已。一语道破,实已再无其它深义也。」

读《通鉴》首要的事是知道这部史书的内容,他记载了哪些事,是用什么方式记载的,与这部书密切相关,阅读的时候必须兼顾的文字有哪些等等。至于方法,不妨就遵从朱子的吩咐,打开书本,心中一无杂念,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页一页,一卷一卷地念下去。既不印证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也不要求在书中得到什么足以经世济民或升官发财的大道理。我们只要相信这一部不为时间淘汰的经典著作一定含有前人丰富的智慧,必定可以启发我们的聪明,增长我们的识见,那我们就安排好时间,打开书本,很悠闲地一页一页地念下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只要感到想多念一点历史,感到《资治通鉴》或许能满足自己对历史的向往,想要开始读这部大书,而且又能够排出时间;那么,打开书本,悠哉游哉地读下去就好了。不必做什么准备工作,不必去图书馆找一些关于《通鉴》的书或文章来念。坊间有一些介绍《通鉴》以及有关读法的书,看看没什么不好,不看也没有关系。因为我

《资治通鉴》阅读答案

们不是历史系的学生,不必对这部史学名著有多么完整的了解。如果是历史系的学生,在读《通鉴》之前,我总会建议他们去念张须的《通鉴学》(开明书店),但对于只是为了从阅读古典著作以提升文化修养的读者来说,张须的这本书也是可以不读的。

第二是耐心。《通鉴》是一部大书,要读它,一定要有周全的计划,更要有切实执行计划的决心与毅力,这就是我所说的「耐心」。计划拟定的时候,不要贪多贪快,不要想每天读一卷。十个月读完。计划定的太紧,执行过于吃力,自然无法持久。相对来说,计划定的不妨宽松一些,但却要严格执行,只能超前,不可落后,由于定的比较松,也就不难做到,这也是朱子所说:「宽着线,紧着课程」的意思。我们甚至可以定「每天有空的时候读一小时《通鉴》」这样的计划,只要有空,抽出一小时,很轻松地、很悠闲地进入《通鉴》的世界,去看看古人的作为,听听他们的议论。我觉得轻松、悠闲的心情是作为一个快乐读书人所不可少的。不要把读《通鉴》或读其它任何古典名著都当作严肃的工作,因为这种心情会替自己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不久就会感到疲累不堪,就会设法找个借口快快摆脱。不然,一直在某种程度的压力下阅读大部头的书,也不会有什么乐趣可言。

轻松,悠闲是指读书的心情,也就是把读书当作出门旅游,欣赏风景一样让人高兴的事。但是,一旦把书本打开,一行一行的字映入眼帘,我们的精神就应该高度集中,把这一行行文字的意思弄个明白。我们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在书

本上,把每个字、每句话都读懂,至少认为自己懂得,而不是含含糊糊、马马虎虎就算读过,这也是朱子讲的,「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选」的意思。我想这也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接下事情的时候,心情不必紧张,一旦进入状况开始处理,就必须全力以赴,半点也松懈不得。在读书时就掌握这种方法,养成这种习惯,也许会影响到做事的态度,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尽善尽美。

读《通鉴》尤其要有耐心。《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编年体比起纪传体的本纪、列传部分,阅读时候的趣味减少了很多。因为本纪、列传自成单元,一般来说字数也不会很多,况且对于人物的出身、相貌、特性等的描述最能引起读者兴味的地方,在编年体中往往删去不载。编年体的史事大都按时序排列,某一时期好几件事情同时进行,这件事写了几行,又跳到另外的事,形成头绪纷杂的现象,自然带给读者阅读时的某种困扰。但是,依时间次序撰写的编年体的好处,不是其它如纪传体或纪事本末体所能取代。一方面编年体交代了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另一方面它也呈现出一个时代的各个事件、各种力量之间的交互关系。我觉得这些都是读历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的,也只有在编年体史书中才能看到最好的素材的。所以,尽管趣味性不是很高,段落又很不分明,只要你觉得很想知道《资治通鉴》为什么是一部经典名著,你就必须要有耐心, 一句句、一行行地念下去。

一位读书人,他有耐心阅读依照年月次序编写的史书,但他一定能看得懂写成于九百多年前的《资治通鉴》吗?如果看不懂的话,耐心自然就会消失。我觉得,只要高中毕业,对于高中国文课本中选载的古文都能读懂,就可以读得懂《通鉴》,我不是说司马光的文字比较浅白,而是司马光在编撰过程中确实把一些较为艰难繁冗的词句改写得简要明白,只要有耐心,大概都可以看得懂。况且《通鉴》还有一部很好的注释,与《通鉴》已紧密地结成一体,是阅读《通鉴》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就是胡三省的《通鉴注》。胡三省说,他注《通鉴》宁失之于详,不失之于简。于是,《胡注》的份量颇为可观,固然提供了我们理解上的很大帮助,同时也考验了读者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胡三省的注,一部分是援引前人的史书注是,例如在东汉以前他大量采用《史记》三家注,《汉书》严师古注和《后汉书》李贤注;在隋唐部分,司马光的《通鉴考异》占了注释中的主要篇幅。但是,胡三省对于前人的业绩并不尽然满意,往往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一部分则是他自己的注释,从三国到随初以及五代十国部分,胡三省提出许多自己的说法与论断,非但有助于对《通鉴》文字的理解,就是对于历史发展的认识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

胡三省的《通鉴注》,从内容的性质上看,可以粗略分成几类。一、追溯来源,对于《通鉴》记载的史事,记述其在三家分晋以前的渊源,特别在《通鉴》前面部份为多,越至后面越少;二、解释词义,对于《通鉴》中较为生僻的字,

交代其读者,简述其含义,较为特殊的词亦加以说明,大量的地理严格与官制演变亦可归于此类;三、简述文义,对于《通鉴》中一些意思略为隐晦,却有一定重要性的文句,解释其意义,说明其要点。四、简述名物礼俗,对于《通鉴》中所提及的各种名物,从动、植、矿物到车马舆服、祭礼风俗等都尽可能地详予记述。另外,胡三省在注释时的所思所感也都写了下来,着墨不多,意味深长,最能体现他的史学思想。

既然读《通鉴》不可不读《胡注》,读《胡注》首需耐心。但我并不认为《胡注》是非读不可,不一定要一字一句,仔细阅读。因为在《胡注》之中,一条注释往往长达七、八百字,甚至一千多字,而其内容则多为地理、官制、名物、礼俗方面。阅读之时,就可以有所斟酌。例如,卷一百二十九,注释南朝刘宋境内有州二十二,郡二百七十四,就是详列州、郡的名字。阅读至此,大概看一眼也就可以,实在没有详读的必要。但再卷一百三十一,有一条谈九江的注,征引「九江」一地在历代书籍上的记载,说明其位置的变迁,若有耐心仔细读读,非但对沿革地理有所了解,对于胡三省再历史地理方面的造诣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大段《胡注》,我觉得可以选择阅读。如果对于天文有兴趣,卷五十一有关浑天的一条注可以一读;如果对传统医学有兴趣,卷三十八的一条长长的胡注,也可以读得趣味盎然。相对来说,读天文方面的《胡注》见到许多完全不懂的名词,读来读去还是不知所云,那就可以浏览一过,接读《通鉴》正文。传统医学以及各种制度、名物、礼俗的胡注长文,都可以用这样态度来读。选择阅读并不是偷懒,而是一方面要保持阅读时的整体感,不要因为一条与主题无关的长文破坏了好不容易勾勒出来的历史图像,阻碍了对时代气氛的理解与体会。而《胡注》之中相当枯燥的内容,往往会降低读《通鉴》的兴趣,对一般读者而言,也是可以略过不读的。

第三是细心。我们心中一无成见,又很有耐心,只是做好了读《通鉴》的准备功夫。真正要读出《通鉴》的滋味与乐趣,得读到《通鉴》的好处,还得要加上「细心」,就是很用心地去想、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书中的史事、人物、情景、精神等等,而不只是知道书上写些什么而已。我在这里所说的「细心」,应该就是朱子论读书时谈到的「心情」,朱子说:「心精便会熟」,钱先生解释到:「心精了,书自熟。所谓看来看去,自然晓得也。」前面提到梁任公说读中国书要绞脑筋、绞汗水,我想如果说绞汗水指的是耐心的话,绞脑筋就是「细心」或「心精」的意思了。我们在前面说读编年体史书可以清楚了解到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一个时代中各种事情的互相关连,可是这也得用一番心思,才能有所了解。我们说,每天读《通鉴》的时刻心情要闲适愉快,一打开书本,却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主要就是指用心去分析事情的道理,去感受时代的气氛,去体会人物的精神。当然,我们必须先读懂文字的意思,这需要耐心;读懂了之后,细

篇二: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答案

15.孙权劝学 复习资料

一、重点字词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今:现在。

3、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4、辞:推托。

5、务:事务,杂事。

6、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7、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8、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9、但当涉猎:只,仅。 .

10、涉猎:粗略地阅读。猎,本意猎取,本文为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邪:吗。表反问语气。

13、及:到了…的时候。

14、过:到。

1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6、非复:不再是。

17、更:更新。

18、见事:认清事情。

19、孰若:谁像。孰:谁,若:像。

20、蒙乃始就学:从事。 始:开始。 ..

21、遂:于是,就。

2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篇三:我读《资治通鉴》

我读《资治通鉴》

发表于:2007-09 作者:孟宪实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如果没有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读书,有功利性的目的——获取知识,掌握技术,使得读者变得强有力。读书也有非功利性的目的——陶冶情操,锻炼理解力,就不单纯属于功利性问题。读史,虽然有“读史明智”的名言,但是很难说读史是为了什么功利。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你对他们知道多少,能够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显然是难以判断的。通过历史的阅读,你的思维空间获得拓展,你的历史意识获得强化,这虽然不等于功利,但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但是,中国历史的文献记载浩如烟海,尤其是因为历史的变迁,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了障碍。这个障碍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字方面,阅读古文我们不太容易;第二,经常有文字虽然能够读懂,但是文意的理解方面又有困难。其实,古文不是最主要的障碍,倒是后者的阻碍力更大。高中毕业,阅读古文就没有什么问题,个别字词问题依靠工具书很容易解决。对我们真正造成影响的其实还是文意的问题。通过简单的记载文字,我们对于所记历史究竟能够理解多少呢?

近年来,因为要给观众讲解唐初的历史,我重新仔细阅读了相关资料,尤其是编年体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我在阅读过程中颇有心得,介绍出来,也许有助于读者对同类读物的阅读理解。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政变登上皇帝宝座。在玄武门政变和他正式登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自从玄武门政变成功以后,他就实际控制了政权。掌权以后的李世民如何对待过去的敌对势力,这在当时是一个头等大事,因为天下都在观望。李世民及时采取和解政策,对原来的敌对势力积极拉拢,化敌为友。其中,收编魏征意义重大,不仅充分显示了李世民的宽阔胸怀,更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埋下了重要伏笔,因为没有魏征,贞观之治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资治通鉴》的记载却十分简单,不过如下一些文字而已: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这样的一段文字,李世民与魏征两人的对话只有两句。李世民一句问话,魏征一句应答。李世民问话之前有一句铺垫,证明了魏征回答的是实话。魏征回答之前有一句铺垫,是描写当时气氛紧张,别人都替魏征担心而魏征举止自若。魏征回答之后,李

世民改变了态度,前倨后恭,立刻任命魏征以新的职务。魏征显然也接受了。唐太宗态度的如此变化,也有一句解释,叫做“世民素重其才”。但是,如果素重其才,为什么开始的时候气势汹汹呢?

所以,真正理解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的转变,在这段文字记载中,我们还有必要认真分析。史书在叙事的时候,把很多历史信息隐藏在了文字的背后,如果不仔细分析,我们的阅读就很难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了解历史的真相。

要正确理解这段记载,首先应该了解一些基本背景。

魏征是东宫李建成手下的核心成员,他的官职是太子洗马。洗马是东宫司经局的首脑,从五品,专门管理东宫的图书,经常要跟太子讨论学问文章。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斗争的过程中,魏征看来是主张对李世民采取极端手段的人。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秦王府有一个东宫和齐王府百人左右的名单,准备杀掉。后来因为尉迟敬德的坚持而没有实施。魏征应该在这个百人名单中。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召见魏征。对此记载最多的是《资治通鉴》。李世民召见魏征,对他进行了指责,说:“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听了李世民的问话,“众为之危惧”,大家都为魏征感到恐慌。没有想到,魏征“举止自若”,很坦然地回答说:“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他没有辩白,而是说因为自己的计策没有被李建成采纳,所以李建成才有了今天的祸难。魏征竟然如此说话,我想,当场的众人一定更加吃惊。但是李世民的举动却很反常,他不但没有继续追问,反而“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为什么呢?《资治通鉴》说是因为李世民平素就看重魏征的才干。

这段记载,让人很费解。李世民为什么开始气势汹汹后来忽然改变了态度?魏征为什么态度有些傲慢但不回避他的责任?他凭什么敢于直言说自己劝前太子杀李世民?而为什么李世民又放过了他?

要想了解这个简短对话的玄机,首先必须明白李建成与李世民斗争的两个根本问题:第一,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本质上是对最高权力的争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所以他们两人才是关键,其他人都是附庸而已。追究属下的责任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样的斗争,不是别人挑拨就能发生的。这是斗争的性质。第二,这场斗争的胜败决定于手段,简单地说最后的结局决定于谁先下手。先下手为强,是基本原理。李世民先下手,结果胜利。李建成没有先下手,所以失败。这是斗争的手段。

我们再来分析李世民与魏征的对话。

李世民上来气势汹汹,让大家很害怕。“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关系?”

魏征呢?根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让李世民的凶猛态度落了空。为什么魏征不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这场斗争的本质是对最高权力的争夺,实际上与别人无关。李世民的这个问话是要搅浑

水,是要探魏征的底线。比如,如果魏征回答没有离间,或者说你们的关系我离间不了。那都会围绕第一个问题展开,而那是很危险的一个问题。所以,魏征不回答李世民的问题,直接进入第二个问题,就是这场斗争的手段问题,那就是谁先动手谁胜利的问题。魏征说,我也曾建议采用同样的手段,但是前太子没有听我的话,所以才有今天这个结局。

魏征这么说,表达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态度:第一,我对这场斗争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我对秦王殿下很钦佩。魏征直接进入关于斗争手段的问题上,表达魏征在这个问题上,甚至比秦王还有先见之明,比秦王更早认识到采取绝对手段的必要性。就此而言,李世民是占下风的。因为同样的手段,魏征先李世民已经想到了。作为谋臣,这其实就是最重要的才干。

但是,魏征没有因此骄傲,而是用这条资料表示对李世民的钦佩。为什么?魏征说自己的正确意见没有被前太子采纳,也有另外一种暗示:我这个人在前太子那里其实也不是很受重用。我的正确意见,现在已经被事实证明。不被采纳,当然是怀才不遇的表现。如果不是前太子,而是秦王殿下呢?我的正确意见当然会被采纳,因为事实上你就是采用了和我一样的策略。我如果在您的手下,当然就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了。

魏征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才干,一方面表达了对李世民的臣服。明显的信号是“先太子”这个词汇的使用,表明魏征对于时局转变—先太子已经被废为庶人,秦王李世民已经成为新太子——的承认,这就是对李世民统治的承认。为什么李世民忽然改变了态度?就是因为他听出了魏征的心声。众人还在为魏征担心呢,哪里想到魏征和李世民已经什么事情都谈妥了。魏征用不屈不挠的态度表达了心悦诚服,李世民能够透过魏征的态度看到魏征的内心,当然也是高人。这就像是两个武功高手过招,观众还没有看清招式,两人已经握手言和、谈笑风生了。

这番历史的会话,绝对堪称一绝。但是,如果不认真分析,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可能就轻易滑过了。这么一分析,大家可不要因此小看了魏征。魏征用不卑不亢的态度赢得君主的尊重。因为魏征富有智慧,深懂李世民心理,所以后来魏征总是比别人更能劝解李世民。两人是真正的高手,他们两人所沟通的别人甚至无法理解。

在《资治通鉴》中,叙述魏征不杀之后,就是李世民公布广开言路和杜绝天下贡献、释放鹰犬的新政。没有人说是谁出的主意。我认为,这就是魏征献给李世民的第一份礼品。天下和解,重在争取人心和官僚队伍的支持。魏征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这样的主意完全可能出白他的思考。

现在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资治通鉴》只选择了两句话来叙述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的转变,因为这两句话最能体现两人关系转变的关键。魏征在胜利者的面前没有卑躬屈膝的表现,他的臣服表现得很有气度、不卑不亢。李世民看到了魏征臣服的内心,对魏征的态度也很欣赏,于是愉快地接纳了魏征。

古代的历史著作,从来讲究的是言简意赅。深入文字背后,尽量多地掌握其背后的历史信息,不仅对专业人士研究历史意义重大,即使是爱好者,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是很有益的。尽可能回到现场,感受现场气氛,了解背景和问题的核心,不放过文字表现出来的微言大义,如此这般,可以看做是提高史书阅读力的重要途径。当隐藏的历史真相在你的阅读面前渐渐显露的时候,作为读者,我们是很有成功快感的,就如同一个案件在我们手中告破一样。

相关链接:孟宪实,1962年生,黑龙江讷河人,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唐玄奘与曲文泰》等论著,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2006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武门之变》,2007年5月主讲《贞观之治》。曾担任电视剧《贞观之治》编剧(与作家阿城合作)。

篇四:《资治通鉴》读书体会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在大学时,有一次听舍友侃:话说年轻时代的毛泽东和蒋介石人生中第一次相遇,在黄浦军校。当时,两大历史人物擦肩而过,相互间匆匆一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两人手中都拿着一本《资治通鉴》……当然,这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大家也权当笑话。不过据说,这部300多万字的书毛泽东读了17遍,他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阅读的印迹,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我想我虽然成不了毛泽东,但可以向伟人学习不是。咱不求三天学习赶得上刘少奇,但可以天天向上不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读完了这本书。

翻开厚重的历史,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呈现在眼前。《资治通鉴》着重政治、军事对经济、文化其他方面也略有涉及。全书以年代为经国家为纬,依次叙述中国古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运用追叙、插叙等多种笔法,交待人物的身世经历,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清晰的印象。全文行文流畅、体制严谨、浑然一体。从公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公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资治通鉴》的宗旨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借古鉴今。观后第一感觉到司马迁著作该书时的严谨和认真,此书从发凡起

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就像比如《三国志》之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与《荡寇志》除了文学上所必需的夸张,也给我们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而本书中,对争议的史料作者旁征博引,对史实进行验证推理,让人不禁感叹作者治学的严谨,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历史。

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从《资治通鉴》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语言运用极其简练,通俗易懂、脉络分明。描写各种场景,尤其是战争方面的题材的文章,司马迁总是将前因后果交代的明明白白,让读者能够了然于心,并且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通常都会给出自己的点评,并且把一件原本零散的表面的事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上去给统治者隐喻的劝谏,这也许是仕途失意后的司马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真实写照。此外,作者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不仅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也算是人类向科学和文明发展的觉醒者。他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全书耗时19年,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

历史不会重复,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当你认真地、充满兴趣地去学习历史,你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会与众不同,看问题会比别人透彻、清楚,这就是历史给你的智慧。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向导;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今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我国的“一国两制”国策就是邓小平同志借鉴

南北朝时期辽采取的蕃汉分制政策还有我们的“亲民总理”——温家宝,他就是喜爱历史,熟读史书的典范,总理的案头经常摆放着《沉思录》,《史记》等史书。每年的两会上他都要答记者问,他回答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古今中外的诗词古赋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温总理那极具个性的语言,不仅是“坦诚睿智,情动云天”的典范,也体现了温总理知识的渊博,文辞的精美和立意的深刻。这无不得益于他喜读史书,以史为鉴的好习惯,由此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他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感受到了一位亲民总理的所思所忧。

近期,我又重温了《资治通鉴》。细细研读,让对自己的公务员生涯也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树立了群众思想。这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谋而合。国以民为本,人民群众不仅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加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群众的满意为最高奋斗目标。还要通过示范引导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要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响群众、示范群众、教育群众。

其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现代社会对公务员的能力与道德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因为现代政府已从过去的官府、衙门,转变为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由过去的管理者到服务者转变。我们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行为更是一个政府形

象,所以对内要严以修身,俭以养德;对外要居安思危、常怀虑己之心。从前秦执法不避权贵的王猛、“执法一心,不敢惜死”时隋文帝时的赵绰、北宋的包拯,他们身上看到闪闪发光的优点,也要从历史的反面人物中汲取教训以自警。

培根曾说过“读史可使人明智”,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我们都必须以史为鉴。读史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吸取教训,从中继承前人的智慧和阅历,还能使人眼光高远、视野开阔、明智通达,实乃善莫大焉。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精妙之处吧,不仅给人客观地展现一段故事,细细品鉴,还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所以我也比较推崇这本《资治通鉴》。

置身于纵横交错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让人品位历史更迭的兴衰成败,更是有立于风云际会之颠的感觉。闲暇之余,静心品读,大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淡然……

曹 骥 伟

2015年4月26日

篇五:资治通鉴的问题

《资治通鉴》是本适合在监狱里阅读的书。

柏杨在监狱翻译的资治通鉴。爱国的不要读这里面找不到你想找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的论据。这些句子只写在中学的课本里。

吏治败坏的时候,“清官”也就出现了,因为“清官”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出人意外。 中国人的“清官”情结,只不过是对意外的憧憬而已。

人不痛苦过就难以明白社会和人间,认识自己的愚昧与卑微,是自信心得以建立的根基。 对于香烟问题,克林顿却向几大烟草公司宣战,颁布了新的禁烟法案,规定青少年买烟必须提供年龄证明。为同胞的健康担心,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关于爱国思想的问题,爱国盲目性,国家不可爱,

我们尊重海外游子们纯洁的感情。但我认为,真正爱国的人都是不说“爱国”的。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