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窥一斑与知全豹,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7:21:49 字数作文
窥一斑与知全豹,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窥一斑知全豹

窥一斑知全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诗不仅历史悠久,多,而且作品内容丰富,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意境悠远,语言清新,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块瑰宝。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l、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

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熏陶。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处处充满春的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

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

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贞操。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诗歌教学自身不仅是审美性的,还兼有伦理、道德、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篇二:窥一斑知全豹

窥一斑知全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诗不仅历史悠久,多,而且作品内容丰富,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意境悠远,语言清新,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块瑰宝。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l、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

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熏陶。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处处充满春的气息。杜甫在《绝

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

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

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贞操。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诗歌教学自身不仅是审美性的,还兼有伦理、道德、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篇三:窥一斑而知全豹

窥一斑而知全豹

摘 要:古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文体。其独特的句子结构以及有规律的平仄声调让古诗词在阅读的时候显得朗朗上口,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值学生各项学习认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做好古诗词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日后的古诗词学习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另外教师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会对学生的理解、记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笔者就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为例进行举例论述,简要叙述一下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一点认识,旨在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一些课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123-01

一、了解诗词写作背景

在古诗词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学生最先理解的就是写作背景,只有了解了相关的背景,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进行理解、记忆。一首诗词的背景包括诗词作者、写作时间、写作背景等三方面的内容。对于古诗词作者的了解笔者往往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以便提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知识积累有

限,古诗词的写作时间、写作背景则需要教师的讲解。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其作者是王维,在教学的时候笔者并不急于进行直接介绍,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我们之前是否学过王维的作品呢?很快就有学生回答出来了:“三年级学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的诗!”听到这个答案笔者很高兴,就继续引导他们进行回忆:那首诗是讲什么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说明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作者信息的回顾与理解。让学生认识到王维是唐朝时期的大诗人,并且有“诗佛”之称,他是一位非常注重友情的人,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送元二使安西》都能体现出作者的特色。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写作背景的分析、解读,通过“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就可以看出是诗人的一个好朋友要去边塞了,诗人为他送行,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让学生先认识到诗词的基本内容,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探索诗词写作内容

古诗词是一个浓缩性很强的文体,短短的几十个字,表达出来的却是说不尽的内涵。所以在了解了诗词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探索,看诗词写的是什么?是怎么写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以便学生能够步步深入的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方法,比如课文中给出的一些字词的意思介绍或者作者的相关背景介绍,还有课本中附带的插图等信息,这些对于学生的理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就对“使”、“浥”、“更尽”进

行了解释,通过这几个字词的解释就能够让学生对于诗词内容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此外课文中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一幅分别时的场景,通过这些内容就能够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在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尘,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劝您再喝完一杯酒,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通过分析来让学生认识到: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青青的柳色说明分别时候的场景,虽然景色不错,但是却掩盖不了诗人与朋友送别时候的离愁别绪,因为好朋友马上就要走了。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这么好的朋友了!可见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深厚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三、分析诗词表达情感

情感一般是诗词写作的最终目的,我国传统的古诗词往往会有“借物言志”、“借景抒情”之用,诗文中景物的描写都是为了最终的抒情服务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来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四、运用诗词进行写作

正所谓“学以致用”,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使用、发挥。每一次的教学都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让他们能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自身的情感积累,并且能让他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来,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由于反映的是古人的态度,有些在今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却是最真实的情感表露,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同时将学习的知识能够进行一定的运用。比如在学习完《送元二使安西》之后,笔者就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让他们作为王维与元二,表演离别时候的一些场景,通过学生之间的表演、观看、改进来让他们对于当时的场景进行重现,这不仅能够加强他们自身的感知,同时对于他们的情感表达、创造力培养以及主体作用的实现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诗进行“故事重现”,让简单的诗文变得充满人情色彩,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参考文献:

[1] 成 芹.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情趣、理趣与美趣.陕西教育.2008.1.

[2] 林隆载.赠别诗词鉴赏要诀.福建教育.2003.04b.

篇四: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你也可以得高分(优秀教师面对面 思考·思辩·思想)

――从阅卷看考场作文如何写

常州第三中学 朱传平

《江南时报》 ( 2007-03-16 第26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新课改的推进, 2008 新高考方案的施行,使得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让考生既爱又怕,然而许多参与作文阅卷的教师,包括一些高考作文研究专家都一致认为,考场作文和平时写作不全等同,考场作文并不难写,关键看你怎么写。 熟悉细则品高分

首先,评分细则对于高分要求并非遥不企及。对于议论文,“ 凡有如下情景即可视为有亮点,可以在 54 分向上判: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论据;所用事例材料能够有论证层次,每一例都能显示一个小论点或层层递进的。 ”对于记叙文,“ 有机智的构思,有生动的人物,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有比较浓郁的收获气息,有令人思考的?余味?。这样的优秀文章,可以从 54 分向上给分。 ”这是关于高考作文中两种最常见体裁的评分细则,不难看出,评分细则要求阅卷教师必须而且应该站在高中毕业生这个特定的角度来平视更多的学生习作,要善于发现高分,要敢于打高分。

其次,教师平常判分与专家判分差距较大。专家组随机抽出的 13 份样卷作文,交由阅卷教师试判分。阅卷教师打分少的低于专家组 4-6 分,多的达到 8-15 分,当然,在正式批卷中,阅卷教师判分基本上很接近专家组的评分细则要求,而且对于 50 分以上的作文也能够宽容对待,大胆判分。

此外,复批也减少误批的概率。去年全省有 49 万余考生,而阅卷教师实际批阅至少是 100 万份,因为每篇作文至少进行两次批阅。阅卷教师每批到 200 份左右时,电脑会任意回传一份已批不着痕迹的作文交由该教师再批,如果两分相同则吻合率 100% ,每差一分吻合率减少 10 %,回评分差超过 5 分属异常,阅卷教师将被专家组质疑或面询。 减少失误谋高分

阅卷中发现大量的低幼失误,或多或少影响了文章的整体效果,甚至有些文章本身可圈可点,却因小小瑕疵导致美中

不足而痛失高分,令人叹惜。以下是笔者在阅卷过程中接触的几种常见失误。

基础薄弱型。有两类,一类是基本属于初中以下水准,文难从字不顺,遑论美感,尤其是大量错别字令人称奇瞠目,摘选部分如下:“ 感 问路在何方”、“丝绸之路, 凶 奴之路”、“战于 杀 场”等等。窥一斑而知全豹,基础如此薄弱,功底可以想见,这样作文,若不偏题,一般得 36-40 分之间。另一类,有一定写作功底和积累,但基本功不太扎实、积累不厚实,本想添花却揭疮疤。摘取部分如下:“你一定听说过 屋心藏 胆的故事吧”、“ 忽 以恶小而为之, 忽 以善小而不为”、“ 落 水三千,只取一瓢”等等。试问,当语文教师看到一个四字成语有三个错字时是什么心情?当诸葛亮的名言、曹雪芹的名言因一字之差而令人费解时,语文教师又会怎么想? 2007 年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这些考生该怎么办? 概念模糊型。这部分考生视野不可谓不广,失误也不可谓不少。摘取部分如下,“泰格尔说过:飞鸟飞过的天空,总会留下印迹”(说反了,应是“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人生路上, 龚自珍 选择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等等。这部分学生对所了解的内容有印象但模糊。这样的失误,对有一定积累的考生来说,有时并非瑕不掩瑜,更多时候影响是其高分发展。

滥用题记草率开篇。请看下列题记或开头:

窥一斑与知全豹 作文

①娘胎中的第一声啼哭,宣告一个生命开始了,同时,他的人生旅途之路也开始了。

―― 题记

②自从我们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我们就有一双脚丫子。也许会好奇为什么它会叫“脚”而且为什么和手一样也有五个指头?

③原始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

现代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

而我说,…

何为题记?题记是写在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简明扼要说明文章或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时只引用名人名言。类似①不通且俗的题记,本想引人眼球不料开门献丑。使用题记无可非议,恰到好处的确能使文章先声夺人,但一

味为题记而题记可能走入误区画虎类犬。 ②句作为开头,令人喷饭,如是开头已然失败一半! ③中“三说”简直就是胡说!直接挪用材料作开头已是不妥,鲁迅变成了原始人更不可饶恕。“题好一半文”,“ 良好开端成功一半 ”,可见拟题或开篇这样的“凤头”之于全篇的重要性,考生须牢记在心且付诸于行。

题材扎堆积累贫乏。阅卷过程中,笔者抽样作了统计,连续 20 份作文,涉及的论据人物或人物事件,古代依次是司马迁、屈原、项羽、李清照;当代依次是丛飞、洪战辉、邰丽华、王顺友。只有两考生未提及上述人物,因为两位作文基本不知所云,近乎呓语。为此,笔者建议考生多关注鲜活人生,多思考常消化多吸收。对于素材或人物的选择,要充分挖掘学习资源,比如,高三平时大量的文言文训练,多为人物传记,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素材积累方面的有效渗透,使得学生不只为文言而训练,使得文言文试题巧妙转变成一练而多用的积累载体。

编造伪情自作聪明。

① 06 年高考,我在自己的意料中落榜了

幼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②后者则让我想起了一段文字:烟雨中……(以下是直接搬用试卷上的现代文《一幅烟雨牛鹭图》的前 300 字,继而是自己对这 300 字的理解,而且理解也是错的)

情感真挚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以上选取的是缺乏真情实感的比较突出的典型。这样胡编乱造,或者干脆将高考现代文大阅读的原文内容拉过来为己所用,这无异于玩火。 讲求技巧得高分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最好优美。扫描到电脑中的作文是不带作文方框的,版面切忌前工后草或字迹太小,高分作文基本都是版面整洁,字迹优美,赏心悦目。

段落适中,讲求层次感。段落过长会被认为缺乏技巧,缺少谋篇布局的驾控能力;段落太短,会被认为有凑字之嫌。

文末慎用省略号或在 800 字处结尾,省略号不一定就是意味深长,有时它会和 800 字处结尾同样给人以搜肠刮肚终于写完之感。

凤头、猪肚、豹尾一个都不少。开头其实只要能都吸引读者迫切想读下去就算成功。猪肚处一定要让阅卷者感到有承转开合,记叙是否讲求技巧,议论是否辩证有力,令人信服。令人击节赞叹的结尾常有以下几种:戛然而止型,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莫泊桑, 欧 · 亨利 小说结尾即如此;余味悠长型,在情理之中,淡出而收尾,让人掩卷回味;哲理思辨型,一两句凝练话语收尾,恰到好处,荡气回肠。

语言藏而不露,富有张力。切忌俗话入文,口语连篇,如果让阅卷教师只通过你的遣词造句就洞穿你的写作功底,那就是你的不幸。

此外,文章还要大气。大气的文章从来都是文质俱佳。大气从何而来?若是议论文,观点旗帜鲜明,论据分析合理,论证铿锵有力,语言干净利索,富于思辨,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若是记叙文或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表现手法多样,细节描写出彩,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须有个性;涉及内容,博古通今,内容厚实。

语文新课改的大力推进,需要有丰厚的语文综合素养强力支撑。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好应该是成为一种自然习惯,但对于绝大多数作文或语文水平中等或偏下的学生而言,笔者强烈建议:多看还要多思,多听也要多说,勤积累要多看,勤练笔再多思。这是学好语文写好考场作文的不二法门。

篇五:窥一斑而知全豹--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2013年学前及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评选征文) 编号:

题目:窥一斑而知全豹

姓名:王雷平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初中 学段:高中 学科:英语教学 类型:教学论文

联系电话:13309398538

窥一斑而知全豹

—— 就2012年高考英语阅读真题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笔者在对高三学生进行英语强化复习时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方面得分极差,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复习热情。同时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却占据了总分的近四分之一,这一部分做的好坏直接决定英语成绩的高低。为了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备战高考,现就这一部分的问题结合2012年高考英语真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归纳以飨学生。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以下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

3.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附表以外的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6.正确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以上题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介绍给了学生,现我就将以上情况设计的题型该如何去做作一介绍,希望帮助考生掌握解题方法和策略。

(一) 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是阅读理解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测试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文章的主旨大意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它贯穿整个全文。常见的题型有:

1.主题型: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

Which is the best topic of this passage ?

2.标题型:What’s the best title?

This text is to tell ______.

3.目的型: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ext is________.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ext is to _______.

Wha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完成这类型的题首先要能够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迅速通读全文后对文章的感知能力,能够在通读全文后找到文章的主旨句,主要段落,和每段的主题句,通过这些材料能够分析找出合适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这种题型时考生在选项中排除了两项后通常会有两项很像,而其中一项会把答案说的过大或过小这时就需要考生细心、沉着的考虑找出最符合的一项。

例如:(A)节选

Cold weather can hard on pets, just like it can be hard on people. Sometimes owners forget that their cats are just as used to the warm shelter (住所) as they are. Some owners will leave their animals outside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inking that all animals are used to living outdoors. This can put their pets in danger of serious illness. There are things you can do to keep your animal warm and safe…

44.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A. To solve a problem. B. To give practical advice.

C. To tell an interesting story. D. To present a research result.

对于阅读题,考生在做阅读之前就应该将题目看一遍,知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应该要干什么,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很容易的找到答案的所在地。就这个题目来说,考生一看就应该知道题目要求考生知道全文的中心意思。这样就可以注意全文的各个细节,通过细节总结出作者的意图。我们可以从Cold weather can hard on pets, just like it can be hard on people. Keep your pets inside as much as

you can when the weather is bad. Watch them closely when they are left outdoors, and provide them with shelter of good quality??考生读过短文后很容易就将CD两项排除了,就AB两项考生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关键句子总结出这篇短文的目的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To give practical advice.这样就很容易的找到答案了。

(二)细节题

所谓细节题,就是指原文中提到的事物、人物、现象或是理论,题目中针对具体叙述进行问常以when 、where 、who、which、what、how 等词引导。常见的问题形式有: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fals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author mentions...

The author provides in line ? ( 或Paragraph? ) an example in order to? 注意:有时问题会采用反向思维,题中含有

not 或except 等否定词,如: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

这类题型只要考生细心就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为了节省时间考生可以在通读全文时就将牵扯到这一问题的内容做个标记,以便在选答案时直接就可以去找。有的细节题直接就是原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有的是原文中一句话的变体,也就是只变一个词或是把意思用另一种说法说一遍。有时会是数字,而在做这种题时考生容易犯迷糊,往往会把相反的答案选出来,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考生太慌,有时看见句子是原文的句子就不假思索的选上,但岂不知这就是出题者设置障碍的地方,出题者会在原文的基础上变一个词,或是加一个词。

(C) 节选

Facial expressions carry meaning that is determined by situ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For example, in American culture (文化) the smile is in general an

expression of pleasure. Yet it also has other uses. A woman’s smile at a police officer does not carry the same meaning as the smile she gives to a young child. A smile may show love or politeness.

49. What does the smile usually mean in the U.S.?

A. Love. B. Politeness. C. Joy. D. Thankfulness.

一看题目考生就应该先找到作者提到的smile in the U.S所在的段落,找到所在的句子in American culture (文化) the smile is in general an expression of pleasure.但是考生在找到这一句后看到后面还有好多关于写smile in the U.S的句子A woman’s smile at a police officer does not carry the same meaning as the smile she gives to a young child. A smile may show love or politeness.而且选项中也都包括的这几种,看到这些考生就不知道该选哪一个答案了,这是就需要考生细心了,看一下题目usually,而原句中有in general,这样答案就不假思索的选出来了就是pleasure的同义词joy了。

(三)猜测词义题

这种要求对文章中个别关键词,难词作出解释。这就要求对通篇文章有较透彻的理解。这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对灵活变化的词义做出理解判断的能力。常见问题形式有:

From the context, we can guess that theword "xx" means....

The author uses the word "..." to mean...

The term "..." means ...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XX" probably means....

这类题型出的这个要做的词有时是在大纲内的词有时会是大纲外的词。要做好这类题,首先必须熟练掌握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列出的约2000 个词汇与一定数量的短语同时也应该知道最基本的构词方法,知道最起码的词缀的意思。对于大纲内的词考生在熟悉愿意的基础上还得变通,知道此词的引申意义,知道变通。大纲外的词就需要考生知道做题技巧。做这类型的题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要抓住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