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爱惜名誉的小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7:53 字数作文
爱惜名誉的小故事字数作文

篇一:爱惜自己的名誉教案

篇二:品社四年级上册《爱惜自己的名誉》教学案例分析

《爱惜自己的名誉》案例分析

平方子中心小学 纪桂芹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自尊自爱”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而设置的。“自尊自爱”德目按规定设置了5课,全部安排在五年级。本册教材安排两课:《爱惜自己的名誉》《遇事分清是非》。 本课的自尊心教育又是通过爱惜自己的名誉这一主题来表现的。设置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爱惜自己的名誉入手,接受自尊自爱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知荣辱、知羞耻,从小做到自觉、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不断地要求上进。同时,也能使他们在做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后,产生良心上的自责,逐渐地将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身的道德要求,最终达到自尊自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爱惜自己的名誉,怎样做到爱惜自己的名誉。教学的难点是,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自尊的表现。

本课分三个板块。

1.第一个板块是导入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首先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

2.第二个板块是课文,分三个部分。

3.第三个板块是练习。这一板块里面设置了四个栏目。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2.懂得知荣辱、知羞耻、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自尊的表现。 3.能以实例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

情感:1.崇敬爱惜自己名誉的人。2.为自己的正确言行而自豪,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而羞愧。

行为:有自尊心,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知荣辱、知羞耻、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自尊的表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以实例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师问:你希望给人们留下一个好印象,有个好名声吗?

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回答

师问:同学们说的很多,有一些建议很好。名誉也就是好名声。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爱惜自己的名誉,以良好的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好,现在有这样一个故事,看一看有什么事情发生。

请同学朗读课文第2、3段。

师问:在旧社会,人力车夫的生活生活非常贫苦。可车夫为什么没留下鲁迅的皮包?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小结:这位车夫当然也很需要钱,可是他没有留下这些钱,因为他懂得,如果留下这笔钱,虽然能暂缓解一下家中的生活困境,但丢掉了自己的人格,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在车夫看来,一个人的名誉比金钱更重要。他用行动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当然也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请同学看一篇文章。出示扩展资料1《美与丑》

师问:你认为哪些同学的行为是美的,美在哪里? 你认为哪些同学的行为是丑的,丑在哪里?他们应该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

师小结:人们常说“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名誉。懂得爱惜自己名誉的人,必定有强烈的荣辱感和羞耻心。而且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做起,爱惜名誉要从小的时候做起。

板书:爱惜自己的名誉,爱惜名誉要从小做起。

二、师问:现在有这几种情况,请你分析一下,他们应该怎样做?

1、春天,路边盛开着桃花。少先队员小芹看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就想折两枝回家。

2、小明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天下午放学时不小心拉坏了教室电灯的开关,当时没人看见。

3、张平在语文测试的时候,有几个字不会写,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时从不作弊,偶尔一次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

4、关毅违反了体育课纪律,教师批评他。他看到旁边有几个同学正在看他,就故意昂起头,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做事情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

板书: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课堂练习:

选一选

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 )

(2)站在旁边看热闹。 ( )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 )

(4)走上前去制止。 ( )

(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 ( )

板书:

一 爱惜自己的名誉

爱惜名誉要从小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教学中,课前我搜集许多关于美与丑的资料,让学生通过比较懂得真、善、美,丑与恶,从而懂得爱惜自己名誉的道理。尤其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3-11-27

篇三:名誉故事

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震一生公正廉洁,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了自己的名誉。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大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两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我决不能因这样的事情毁掉自己的名节啊!”王密听了,顿时满脸通红,羞愧难当,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后来,人们听说此事后,十分敬佩这位品德高尚的清官。杨震的子孙为缅怀其清正德操,取堂名为“四知堂”。

杨震一生做人一身正气,做官一尘不染,做事一丝不苟,珍惜自己的名誉,审言慎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尊敬与爱戴。他死后虽然家无余资,但儿女、子孙们都能发扬家风,以酒、色、财“三不惑”为诫律。杨震四代人都如此。所以史家称颂杨家“四世清德,海内所瞻”。

篇四: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下册12爱惜名誉

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下册

12爱惜名誉

活动案例

(一)

活动准备

1、搜集古往今来有关“爱惜名誉”的名言、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句话吗?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板书:爱惜名誉)

2、名誉是指什么?

3、小结:一个人只要承担了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就会得到肯定的评价,获得好的名誉。

二、为什么要爱惜名誉

1、请听故事《青年徐悲鸿》(教材第64页)。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徐悲鸿是个怎样的人?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爱惜名誉的小故事或资料,并谈感想。

4、教师补充海尔的创业资料。

5、通过交流,我们可以感受到名誉是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祖国的忠诚和爱心换来的,是应当爱惜的。那么应怎样做到爱惜名誉呢?

三、怎样做才是爱惜名誉

1、听故事(教材第65页)。

2、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小结:从周处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一个人做了错事不要紧,关键在于他能不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把丢失的名誉找回来。

4、讨论:作为小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做到爱情名誉呢?可举例说明。

5、各小组写出爱惜名誉警示贴。

四、总结

今天我们围绕“爱惜名誉”,展开了探究活动,谈谈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辩论会

辩题:在同学面前承认错误是否会损害自己的名誉。

1、学生分正反方进行辩论,教师适时给予引导。

2、小结:知错认错也是一种传统美德,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名誉,反而更加让人敬佩,因为承认错误需要勇气。

二、案例分析

有的同学互相攀比摆阔,认为这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

1,学生讨论分析。

2,小结:小学生从小要懂得勤俭节约,而她为了虚荣心,为了“名誉”铺张浪费,不珍惜家人的劳动果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三、名誉小讲台

讲题:在爱惜名誉方面,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今后打算怎样做?

1,活动准备5分钟。

2,学生讲,大家点评。

3,小结:知荣辱,做文明事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职责。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赢得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四,总结拓展

1,学习儿歌。

(1)学习儿歌《八荣八耻》。

(2)学习儿歌,并背诵。

2,写学习随笔

(1)说一说学了这课之后的感想

(2)教师指导以写随笔的方式总结记录自己的收获。

(3)总结:爱惜名誉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都需要维护自己的名誉。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从小爱惜自己的名誉。

3,实践作业。

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八荣八耻》,争做文明好少年。

(二)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爱惜名誉的故事以及名人名言。

2,调查统计班级中学生之间自尊自爱的事例。

3,亲情日记本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人名言荟萃

1,教师激趣谈话。老师听过一句话:“爱惜衣裳从新时开始,爱惜名誉从小时起。”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师:这句会告诉我们要爱惜名誉。你还知道那些有关名誉的名人名言?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人名言,以及组织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二,名誉之我思

1,名誉之我见——讨论活动

(1)教师引发学生讨论:我们经常说到名誉问题,到底什么是名誉那?

(2)教师组织学生相互探讨,彼此交换意见。教师小结: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它体现着一个人在社会的地位。一个人只有自尊自重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样也会受到大家的推崇。

2,名誉之我见——体验活动

(1)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名声很好的人,他们因为承担着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甚至有的人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大家都喜欢他们,佩服他们,也被他们所感动。(教师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声像资料)

(2)看到他们的事迹,你有什么想说的?请你记录在心情日记本上。

(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4)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你愿意把你知道的和我们大家共同分享吗?

3,名誉之我思——思考活动

(1)刚才我们所说的人都有很好的名声,也获得了大家的赞许,同样,我们知道很多明星,他们也有着良好的名声,有很多fans支持,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这两种人一样吗?

(2)讨论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开展小小辩论会活动)。 教师小结:这两种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所说的这些人像洪战辉、陈健、邰丽华等等,他们看重的是奉献,甚至有许多人并不为我们所知道,他们不是单单为了名誉工作。

三、名誉之我感

1、教师引发深度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爱惜名誉?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名誉的重要。

过渡: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是怎样爱惜名誉的呢?请大家阅读书上的小故事。

2、阅读小故事(教材第64页)

3、带领学生谈体会。

教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后小结:一个人的名誉不仅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国家,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惜自己名誉的人。

实践作业:搜集爱惜名誉的名言、故事。

板书:

爱惜名誉

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

不求回报无私奉献

第二课时

一、故事群英会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惜名誉》一课,同学们对名誉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不少同学找到了关于爱惜名誉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群英会。

2、学生讲故事,教师引导让学生谈感受。

二、爱惜名誉之我行

1、爱惜名誉行为记录

(1)教师:我们对名誉有了解,也知道了一些人爱惜名誉的故事,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做才算爱惜自己的名誉呢?

(2)学生讨论后,及时记录在教材第65页。

(3)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一个人只有自尊、自爱、自强不息,才会有好的名誉。

2、爱惜名誉之我想

(1)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当你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导致名誉受损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古代的一个叫周处的人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的故事进行交流。

3、我的名誉我维护

(1)既然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名誉,那么承认错误会不会让我们的名誉受损呢?

(2)小组讨论。

(3)教师小结:承认错误不仅不会使我们的名誉受损,相反地还会让大家看到我们承担错误的勇气,反而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4)你是否做过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给别人起绰号、打架、骂人,这些事情让你的名誉受损,那么现在怎样挽救你的名誉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行动补救。

三、爱惜名誉现场采访活动

1、教师现场找到一位同学,采访他的想法,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

2、激励学生:已经过去的事情我们可以补救,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及时避免,希望同学们爱惜自己的名誉。自尊、自爱,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四、学习随感

在这节课中,我们针对爱惜名誉开展了探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请记录在书的第66页。

板书:

爱惜名誉

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

自尊、自爱、自强

13[/B]学会宽容[/B][/B]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宽容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在生活中只要学会宽容,你才能明白很多道理在生活中只有学会宽容,你才能拥有博大胸怀:在生活中只有学会宽容,你才能笑对自己的人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学会宽容(板书课题)

二,直切主题——想一想

1,师:宽容是什么,谁想谈一谈,(指多名学生答,师注意及时评价。)

2,师:宽容究竟是什么哪?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幻灯出示课本第67页下方的一段话。)

三,实话实说——议一仪

1,师:现在大家已经明白了宽容的含义,或许有的同学会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宽容哪?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同学们可以边看边已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生活中,我们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幻灯出示图片)小组讨论,实话实说:生活中,我们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师注意仅是评价)

3,师:谁想谈一谈我们对人,对事为什么要宽容?(指生答)

4,师:我们一起看看书上的案例传真。(课本第68页,指生读)看了这则案例你有什么感想,谁来谈谈?

5,小结:从这则案例大家都不难看出,如果林凯能够宽容地对待瓜农,就不会发生这件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可见宽容待人是多么重要,那么究竟怎么做才是宽容那?我们一起来演一演

四.模拟表演——演一演

1,以小组为单位把日常活动中自己宽容待人的小事设计成小品,并配号角色进行表演

2,各小组到台上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表演边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也能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还可以换位思考:别人宽容地待你,你会怎么想?(指生答,师进行及时评价。)

3,小结:有句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宽容待人不仅能体现人的先胸像大海般宽广,还会使一切不愉快的事情烟消云散,并且能够意外地收获友谊,给他人和自己带来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一,收获园地——谈一谈

1,谈一谈:学了这已课以后,让我们一起去收获园地谈谈自己的收获。(指生答)

2,师:听了同学们谈的收获,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收集的名人名言,出示幻灯片,齐读名人名言。

爱惜名誉的小故事

二,课外延伸

课后请大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彼此宽容互助的小事。也有机会大家可以读一读《中华美德贤文》,《新三字经》,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交流深化认识

1,交流: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赵辉同学的采访手记,谁能说说周燕所了解的宽容是什么?(指生答,幻灯片出示周燕说的最后一句话。)

2,师:你赞同周燕的观点吗,谁能结和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谈一谈,宽容不是软弱和迁就,什么事情应该讲原则不能软弱,什么样的事情应该有限度不能迁就?(指生答)

3,师小结:的确如此,宽容并非无原则,不看对象,甚至放纵,只有把握一定的限度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待人。

4,交流,上节课老师让大家仿照这非采访手记记录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宽容的小故事,现在,就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5,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6,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宽容银行”发布会

1,教师谈话:听了大家的采访心得,我很高兴,大家都已经懂得了宽容待人的道理,现在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班的宽容银行正式成立了。你们想成为宽容银行的行长吗?现在我要说一说当选行长的具体条件(幻灯片出示:拥有宽容的心,生活中能宽容同学和朋友)。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请有志于成为行长的同学列举一下你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待人的小事,一会儿,我们要进行一分钟竞职演说。

2,一分钟行长竞职演说。

3,学生举手表决,选出班级宽容银行行长。

4,以小组为单位到行长处进行现场储存。

5,由行长公布个小组储存存单总数。

三,出谋划策话宽容

1,以小组为单位写宽容待人倡议书。

2,全班交流

篇五:爱惜自己的名誉

《爱惜自己的名誉》课例

宜君县太安镇中心小学 王晓彦

一、课题:爱惜自己的名誉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二、教材分析:

《爱惜自己的名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国标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0课。本课的自尊心教育是通过爱惜自己的名誉这一主题来表现的。设置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爱惜自己的名誉入手,接受自尊自爱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知荣辱、知羞耻,从小做到自觉、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不断地要求上进。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根据以上分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行为目标:

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观、羞耻心。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为对小学生而言,真正能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知道很多现象的对与错,但还没有把自尊和羞耻上升到名誉的高度。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知荣辱、知羞耻、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自尊的表现。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能以实例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教学以活动探究为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并归纳、提炼出主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视频播放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课前搜集自尊自爱的故事、生活中关于名誉的事例或图片及自尊自爱的名言警句。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课前参观学校的光荣榜)

师:同学们课前参观了我校的光荣榜,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对上了光荣榜的同学有什么印象?

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师:人常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名誉很重要,你走过的地方可能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可能是不好的印象。留下好的印象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否则人们会嫌弃,我们说好的印象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名誉。所以这一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来学习—珍惜我们的名誉),师板书课题(爱惜自己的名誉)。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本校表现好的学生给同学的印象来谈自己的认识,情况熟悉,学生有话说,顺利导入新课,显得自然、亲切。

㈡、新知教学

1、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好名声

师:人们常说“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名誉。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名声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谈谈你对这三个同学的仪表有什么看法,回答:

谁的仪表美?为什么? 为什么仪表美是自尊自爱的体现?仪表和名誉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片1是小亮同学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衣服整洁,很有礼貌。 图片2是小明穿着很随意,认为无拘无束很舒服。

图片3是小刚很不讲卫生的人,不洗澡,不理发,不换洗衣服。 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观点。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仪表方面做的怎样?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设计思路:通过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清楚,注意力集中,让学生比较发现仪表和名誉的直接关系。本环节即遵循了教材的安排,又巧妙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学得容易。

2、感悟好的名誉带给人的尊严。

师:名誉也就是好名声。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以良好的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车夫与鲁迅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学生高兴地听)

设问:旧社会,人力车夫的生活非常贫苦。可他为什么没留下鲁迅的皮包?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小结:这位车夫当然也很需要钱,可他没有留下这些钱,因他懂得,留下这笔钱,虽然能暂时缓解一下家中的困境,但丢掉了自己的人格,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名誉比金钱更重要。他用行动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当然也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与这位车夫相比,下列行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课件出示图片)

图片1在同学后背上乱贴乱画

图片2欺负小同学

图片3偷看别人的日记

图片4瞧不起同学

这些现象在我们班有吗?还有别的类似的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吗?你有不尊重别人的言行吗?

生:畅所欲言,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设计思路:利用故事让学生体会自尊的人是怎样受到人们尊重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紧接着举出反面的几个例子让学生轻而易举的得出结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为了珍惜自己的名誉该怎样做?

辨析思考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辩这样做好不好,他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同桌之间讨论,班内交流)

①、春天,路边盛开着桃花。少先队员小刚看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就想折两枝回家。

②、小丽在语文测试的时候,有几个字不会写,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时从不作弊,偶尔一次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

③、张骞违反了体育课纪律,教师批评他。他看到旁边有几个同学正在看他,就故意昂起头,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④、向平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天下午放学时不小心拉坏了教室电灯的开关,当时没人看见。(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做事情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板书:勿以恶小而为之)

设计思路:此环节是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的一个提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在分析事例中明白该怎样做,不该做什么。所列举的现象对学生比较熟悉,人人有话说,人人有见解。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