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气球有哪些妙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7:04 字数作文
气球有哪些妙用字数作文

篇一:气球在科学实验中的妙用

气球在科学实验中的妙用

作者:韩忠易

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年第02期

气球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娱乐产品,同时也是科学实验的好材料,在科学教学中巧妙应用,可以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电荷的相互作用

材料:挂气球的支架、气球、细线、羊毛制品。

方法:将气球充气后,用干燥的细线扎紧并悬挂在支架上。用一块干燥的羊毛制品反复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使气球带电。用摩擦过气球的羊毛制品去靠近气球,羊毛制品会吸引气球;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支架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之后,发现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个实验说明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二、空气有重量

材料:一根长细木条(或竹片)、3根细线、2颗图钉、一个大气球、一个笔帽。

方法:先做一个小天平。在细木条上确定一个中心点,并系上细线作为提绳。再在木条中心点两侧各按上一颗图钉,拴上便于挂取的细线。在木条的一侧拴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栓上笔帽,提起细绳,移动图钉调节天平平衡。把小天平上的气球取下充气,将充气后的气球

气球有哪些妙用

拴在小天平上,小天平失去了平衡,小天平气球那端倾斜下沉。这验证了空气有质量。

三、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材料:手机、透明气球、细长线、水槽、水。

方法:将手机放入透明气球中,用细线扎紧后慢慢浸没在水槽中,屏幕对着学生。用另外一个手机对气球中的手机拨号,手机开始震铃。学生会看到手机屏幕上的亮光,同时又能听到从手机发出的声音,这就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四、反冲运动

材料:气球、较长的竹管、细线、小车、3孔Z字形铁条、螺丝钉、铁皮条。

方法一:将竹管插入气球口用细线扎紧,用气筒给气球充足气,用手堵住管口,让管口朝下,然后放手,气球沿直线竖直上升。

方法二:把两根3孔Z字形铁条分别安装在小车轮子旁边的框架上,像自行车挡泥板一样挡住小车轮子;在另一对轮子那边的框架条正中,用铁皮安装气球喷嘴支架。把竹管插入气球口用细线扎紧替代喷嘴,将气球放在小车上,喷嘴安装在喷嘴支架上。用气筒给气球充气后,取下气筒,喷嘴向后喷气,小车前进了。

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材料:烧杯、锥形瓶、气球、常温水、热水、冰水。

方法:在锥形瓶的瓶口上套上小气球,将锥形瓶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气球没有变化;取出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慢慢鼓了起来;再取出放入装有冰水的烧杯中,气球瘪了,瓶口的气球皮凹了下去。

六、放大镜

材料:透明气球、细线、冷水。

方法:将透明气球充满水用细线扎紧,通过它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将它拉成凸度不同的形状去观察物体,观察到的物像的大小不同,从而得出放大镜凸度不同,放大的倍数也不同,球形透明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七、物体的沉浮条件

材料:水槽、薄气球、水、酒精、盐水、细线。

方法:在气球中装入水,用细线扎紧,缓缓放入水中,看到气球在水中悬浮的现象;然后把气球取出放入酒精中,看到气球下沉的现象;再取出气球放入盐水中,看到气球漂浮的现象。这有效证明了液体中物体的沉浮与密度的关系。

其实,气球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如在建模活动中,将红气球吹大代表“太阳”。在我们身边像气球这样在实验中有巧妙用处的物品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去摸索,就能挖掘出更好的实验,提高实验的效益,同时也是一物多用、物品回收再利用的真实写照。

篇二:气球的妙用

气球的妙用

十月一日国庆节,举国欢庆。首都天安门前,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气球高高地浮在空中,迎风飘扬,翩翩起舞,十分好看,人们都说这是“白天的焰火”。

除了欢度节日,增加愉快的气氛之外,气球还有没有其他的用处呢? 科学家很早就给我们做出了回答。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经受了无数次的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古时候人们都十分迷信,认为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触怒了上天,所以上天降下灾祸。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并没有什么天神,这些都是自然现象,而且可以对它们进行预测。

在东汉时我国人民就能预测地震,但对于洪水,却一直无能为力。洪水一来就要淹没村庄,毁坏农田,有时甚至会危害人类。怎么才能对付洪水呢?科学家研究发现,洪水是由长时间下暴雨造成的,暴雨又是从雨云中降下的。这样,只要能观测到云层的厚度和水分,就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听到暴雨来临的消息后就会做好预防措施。这样就减轻了洪水带来的危害。

可是,云朵都飘浮在高空,人类又没有翅膀,飞不到那样的高度,怎么办呢?

在化学家发现了氢气后,这个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人们造了好多个氢气球,让它们带上观测设备,这样,人们不用上天,就可以知道天空中云层的变化,从而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

最近一段时间,气球又有了一种新用途,利用它携带干冰、碘化银等药剂升上天空,在云朵中喷撒,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现在因为氢气容易爆炸,所以现在填充气球、飞艇等原来氢气填充的物体时就用氦4来填充,现在氢气的用处不多,用的多的是氢气的同位素——氚和氘:

比金子还要贵的水

前面介绍的是普通的氢,它的原子量是1,它还有两个“能干”的大“哥哥”氘(音刀)和氚(音川)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2和3。人们有时候也把它们称为“重氢”和“超重氢”,它们与氧结合生成的水分别叫重水和超重水。

水在地球上的总重大约是140亿亿吨,其中重水还不到万分之二。为了得到一公斤重水就要消耗掉6万度电和一百吨水,这比砂里淘金花的代价要大得多,因而重水的价格要比金子贵。大自然中的重水非常少,而超重水就更加少了,在宽广无际的大海里,连十亿分之一也找不到,只有靠人工的方法去制造。一般是把金属锂放在原子反应堆中,在中子的轰击下,使锂转变为氚,然后与氧化合生成超重水。制造一公斤超重水要消耗

近十吨的原子能量,而且生产很慢,一个工厂一年也不过制造几十公斤超重水,所以超重水的价格比重水还要贵上万倍,比金子要贵几十万倍。 表面看来,重水和一般的水没有什么两样。但脾气却大不一样,如果你用重水养金鱼,没多久鱼便死了,用重水浸过的种子不会发芽。重水的“个头”也比水大,一立方米重水比一立方米普通的水要重105.6公斤。普通的水在零度时结冰,在100℃时沸腾;而重水在3.8℃时就变成了冰,人们把它叫做“热冰”。

虽然重水和超重水生产起来要花费很大代价,但人们还是在不断地制造着他们。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它们对人类也有很多好处。先说起重水,它有放射性,利用它的这个特性,科学家可以研究某些生物或化学过程的进展情况。比如让病人喝一点含有极少量超重水的茶,半小时后,就可以从尿中检查出放射性,一直到14天以后,放射性才消失,这说明水分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是14天。如果要研究某种化学过程中水的来龙去脉,但又不许加入别的东西来破坏化学反应,这时就可以在普通水中加入一些超重水,超重水流到哪儿,哪儿就出现放射性。科学家很容易用探测器测量出它的藏身之处。

重水是原子能工业中的重要角色,它是原子反应堆最好的减速剂和载热剂,用了它之后,就可以大大降低原子燃料的成分。重水还是重要的国防原料,氢弹就是用它来制造的,重氢在极高温度下会产生原子核的聚合反应,发生强烈的爆炸,它的能量相当于几千万吨烈性炸药。一个普通的氢弹就能轻而易举地炸毁一座城市。如果把它爆炸时放出能量全部转换成电能,人类几十年也用不完!

篇三:气球的妙用

气球的妙用

一天,天气晴朗,小明帮妈妈去晒衣服。他把衣服挂在了竹竿上面,竹竿上的绳子顿时从直线变成了弧线,小明吓呆了,眼看衣服就要掉下来弄脏了,小明却站在那里摸着脑袋不知所措,心想:怎么办呢?小明忽然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看原来是门口的商店开业了,五颜六色的氢气球把十分醒目的大吉大利的标语高高拉起,显得十分清晰,小明灵机一动,心想:我何不把氢气球系在绳子上把绳子拉直呢?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他二话不说,一路小跑来到小卖部,买了三个又大又圆的氢气球,来到竹竿边,把三个氢气球紧紧地系在绳子上,绳子渐渐拉直,从弧线又变成了直线,衣架上好像有了一个彩色的皇冠,它们好像也有了生命,春风吹一吹,衣架摇一摇,好像在说:“谢谢你小明,你真聪明,要不是你细心观察,说不定我们早掉到地上,又弄脏了呢!”而小明呢,在一旁高兴地跳着,笑着。

通过这件事,小明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仔细观察,开动脑筋。他还明白了,身边处处都有科学。

篇四: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

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

杨 义

北京市第十中学,北京,100072

摘 要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实验的合理化、生活化、绿色化是我们

一直追求的目标,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验代用品,来弥补当前实验室中仪器的不足,而气球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气球 化学实验

正 文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使实验趋向于合理化、微型化、生活化、绿色化,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绿色化学的意识。本文结合高一、高二化学新教材的实验,就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谈点体会。

一、利用气球,放大实验现象

物质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放出气体、放出热量等现象,此时,可利用气球内外产生的压强差使气球膨胀,从而使实验现象直观化、放大化。

实例1:高一必修1第三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有关实验,可将课本实验如图1在气球中分别装上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装入过量的盐酸(两只试管中盐酸等量),然后倒置试管即可,操作很简便,而且学生既观察到哪个反应速率快,又能知道哪种盐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接着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计算来说明产生气体的量与谁有关,效果非常好。

又如在设计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方法很多,也可用内置气球的方法。如图2装置,只要挤入浓碳酸钠溶液并充分摇动,瓶内小气球迅速变大。

实例2:高二选修4化学与反应原理中讲盐类水解的时候,新课引入时,可给学生演示如图3的趣味实验,该实验是模拟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既贴近生活,又能很好的引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例3:高一必修2第二章化学能与热能的实验,在给学生总结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时,我给学生演示了有关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的实验。装置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中,随着浓H2SO4的滴入和水合物的形成,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气体迅速膨

胀,气球呈舒张状态,如图所示。图5中,先从左边弯管吹气,使气球膨胀,然后拧紧夹子K,再往小试管内的水中加入NH4NO3晶体。随着NH4NO3晶体的溶解和吸热,试

管内的气体体积缩小,压强降低,气球随之缩小。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分析装置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什么,知道无论气球内置还是外置,只要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气球外的气体压强,气球就会鼓起来。既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利用气球,作尾气收集、处理器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为了特殊需要可用干瘪气球收集得到干燥的气体或用气球收集、处理实验产生的尾气,以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实例4: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铜与稀、浓硝酸的反应,有关这部分的改进实验由于目的不同,因此对应的装置有所不同,多数都比较繁琐。设计该实验源于以下一道高三练习题。

例题: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

其实多数教师在讲此实验时,解释溶液颜色不同时,由于受到CuCl2溶液颜色的影响,认为是由于铜离子浓度不同造成的。我结合这道题做了演示实验,溶液呈“绿色”确实是由于Cu2+与NO2混合的结果,最早我是利用图6的装置进行操作,虽然现象出来了,但发生了倒吸,后来我改成带支管的试管并套一气球(如图7),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最后我改成了图8的装置,事先在气球中装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接着加热试管,会发现不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为蓝色,为了除去NO2的污染,接着将气球中的NaOH固体倒在反应后的溶液吸收尾气,效果很好,这套装置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可行,既可吸收尾气,又可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三、利用气球,作反应容器

实例5:在必修1第三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实验较多,最经典的是在棉花中包适量过氧化钠,通过长玻璃管吹气,棉花着火(如图9),该实验操作简单,多数教师都比较喜欢用,不过也存在不足,比如吹气时肯定有大量水蒸气进入,不能排除是水造成的,其次过氧化钠颜色的变化不利于学生观察。

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将实验改进如图10,在集气瓶中盛满二氧化碳气体,学生观察过氧化钠颜色,现场将固体装在气球中,套在集气瓶口,将固体药品倒在集气瓶中,发现固体变为白色,集气瓶变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氧气产生,取反应后的固体加入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实验操作简单,既能说明是反应放热,还能检验各种产物,效果非常好。

实例6:高一必修1第四章二氧化硫的有关实验,在做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的实验中可以参照图11,向装有10mL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直到溶液褪色、达到饱和为止。

然后,在试管口套上一只小气球,用线扎紧。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溶液又渐渐变红,同时气球膨胀起来。撤去酒精灯,试试管冷却后,双手挤压气球,溶液颜色又渐渐退去。如此反复,用以向学生揭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暂时的,同时也能说明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这套装置同样可以用于已变红的酚酞溶液。

实例7: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实验2-2。可将事先研磨成粉的20gBa(OH)2·8H2O固体和10gNH4Cl固体分别装入试管中,再分别倒入气球内,并将气球口用橡皮塞塞住,用手充分揉磨气球,使两种物质充分反应,现场制成这种“冰袋”下传给学生亲身感受,会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气球在实验装置中进行的一些改进,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操作简单,便于学生感受,同时不会使污染性气体外逸,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当然,利用气球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气球大小的选择,气密性的检验,实验时不能接触太高温度,不宜进行腐蚀性很强物质的反应,与其它仪器连接时要有一定的松紧程度等等。

其实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远不止此,应用很广泛,而且在有些化学实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在实验中去不断探索,肯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五: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

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

杨 义

北京市第十中学,北京,100072

摘 要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实验的合理化、生活化、绿色化是我们

一直追求的目标,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验代用品,来弥补当前实验室中仪器的不足,而气球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气球 化学实验

正 文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使实验趋向于合理化、微型化、生活化、绿色化,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绿色化学的意识。本文结合高一、高二化学新教材的实验,就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谈点体会。

一、利用气球,放大实验现象

物质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放出气体、放出热量等现象,此时,可利用气球内外产生的压强差使气球膨胀,从而使实验现象直观化、放大化。

实例1:高一必修1第三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有关实验,可将课本实验如图1在气球中分别装上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装入过量的盐酸(两只试管中盐酸等量),然后倒置试管即可,操作很简便,而且学生既观察到哪个反应速率快,又能知道哪种盐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接着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计算来说明产生气体的量与谁有关,效果非常好。

又如在设计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方法很多,也可用内置气球的方法。如图2装置,只要挤入浓碳酸钠溶液并充分摇动,瓶内小气球迅速变大。

实例2:高二选修4化学与反应原理中讲盐类水解的时候,新课引入时,可给学生演示如图3的趣味实验,该实验是模拟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既贴近生活,又能很好的引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例3:高一必修2第二章化学能与热能的实验,在给学生总结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时,我给学生演示了有关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的实验。装置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中,随着浓H2SO4的滴入和水合物的形成,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气体迅速膨

胀,气球呈舒张状态,如图所示。图5中,先从左边弯管吹气,使气球膨胀,然后拧紧夹子K,再往小试管内的水中加入NH4NO3晶体。随着NH4NO3晶体的溶解和吸热,试

管内的气体体积缩小,压强降低,气球随之缩小。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分析装置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什么,知道无论气球内置还是外置,只要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气球外的气体压强,气球就会鼓起来。既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利用气球,作尾气收集、处理器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为了特殊需要可用干瘪气球收集得到干燥的气体或用气球收集、处理实验产生的尾气,以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实例4: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铜与稀、浓硝酸的反应,有关这部分的改进实验由于目的不同,因此对应的装置有所不同,多数都比较繁琐。设计该实验源于以下一道高三练习题。

例题: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

其实多数教师在讲此实验时,解释溶液颜色不同时,由于受到CuCl2溶液颜色的影响,认为是由于铜离子浓度不同造成的。我结合这道题做了演示实验,溶液呈“绿色”确实是由于Cu2+与NO2混合的结果,最早我是利用图6的装置进行操作,虽然现象出来了,但发生了倒吸,后来我改成带支管的试管并套一气球(如图7),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最后我改成了图8的装置,事先在气球中装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接着加热试管,会发现不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为蓝色,为了除去NO2的污染,接着将气球中的NaOH固体倒在反应后的溶液吸收尾气,效果很好,这套装置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可行,既可吸收尾气,又可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三、利用气球,作反应容器

实例5:在必修1第三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实验较多,最经典的是在棉花中包适量过氧化钠,通过长玻璃管吹气,棉花着火(如图9),该实验操作简单,多数教师都比较喜欢用,不过也存在不足,比如吹气时肯定有大量水蒸气进入,不能排除是水造成的,其次过氧化钠颜色的变化不利于学生观察。

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将实验改进如图10,在集气瓶中盛满二氧化碳气体,学生观察过氧化钠颜色,现场将固体装在气球中,套在集气瓶口,将固体药品倒在集气瓶中,发现固体变为白色,集气瓶变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氧气产生,取反应后的固体加入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实验操作简单,既能说明是反应放热,还能检验各种产物,效果非常好。

实例6:高一必修1第四章二氧化硫的有关实验,在做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的实验中可以参照图11,向装有10mL品红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直到溶液褪色、达到饱和为止。

然后,在试管口套上一只小气球,用线扎紧。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溶液又渐渐变红,同时气球膨胀起来。撤去酒精灯,试试管冷却后,双手挤压气球,溶液颜色又渐渐退去。如此反复,用以向学生揭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暂时的,同时也能说明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这套装置同样可以用于已变红的酚酞溶液。

实例7: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实验2-2。可将事先研磨成粉的20gBa(OH)2·8H2O固体和10gNH4Cl固体分别装入试管中,再分别倒入气球内,并将气球口用橡皮塞塞住,用手充分揉磨气球,使两种物质充分反应,现场制成这种“冰袋”下传给学生亲身感受,会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气球在实验装置中进行的一些改进,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操作简单,便于学生感受,同时不会使污染性气体外逸,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当然,利用气球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气球大小的选择,气密性的检验,实验时不能接触太高温度,不宜进行腐蚀性很强物质的反应,与其它仪器连接时要有一定的松紧程度等等。

其实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远不止此,应用很广泛,而且在有些化学实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在实验中去不断探索,肯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