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英语作文 > 教育资讯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16:52 英语作文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英语作文

篇一:《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整体感知和领会课文内容的能力,理解文中阐述的观点。

2.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抓住脉络,把握论证思路。

3.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疑难的学习习惯。

4.领略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

2.理解“在建筑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成功的建筑”。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领会、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1.运用工具书,积累下列词语

散漫零乱 层出不穷 万变不离其宗 悠然自得 千篇一律

大同小异 左睇右盼 荒谬绝伦 欲扬先抑 杂乱无章

2.通过阅读判断:本文的体裁是什么?课文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各是什么意思?副标题中的“通感”又应当怎样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熠熠闪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它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夫妇等八位设计师;这庄严巍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设计组组长是梁思成。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人之一,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家,建筑教育家。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二、解题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课文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各是什么意思?副标题中的“通感”又应当怎样理解?

明确:

1.本文是一篇科技论文。

2.“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

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又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

3.副标题中的“通感”应当怎样理解?

提示:注意把握修辞中的“通感”与本文之中“通感”的不同之处。

明确:副标题中出现了“通感”一词。“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谈到“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这里“通感”不是修辞格意义上的“移用”“移觉”,而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在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是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创作在人的认识上的一致反映。“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次为初读课文,要求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的基本意思。

明确: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主要说明艺术创作,尤其是具有“持续性”的作品,往往有一个重复与变化的问题。分四层:

第一层(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同时阐明“持续性“的含义。

第二层(第2—3自然段):以音乐作品为例。

第三层(第4自然段):以舞台艺术为例。

第四层(第5—7自然段):以绘画艺术为例。

总结:所有艺术创作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来突出某一种艺术效果。

2. 第二部分(第8—15自然段),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进一步阐明中心,简评我国12年来的建筑情况,指出不足,提出论点—建筑设计要做到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

四、欣赏领悟

请学生欣赏《硕鼠》、《鳟鱼》、《清明上河图》、《临韦偃放牧图》和建筑典范(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等),领悟“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特别重要”以及“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中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来突出某一种艺术效果”的含义。

五、作业

1. 课文中对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中的重复与变化做了细致的描述,请用表格形式整理作者关于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艺术特点的说明,并思考课文中音乐、绘画、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课件显示)

2. 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单纯的“千篇一律”太“板”;单纯的“千变万化”则太乱,在音乐、绘画、建筑中这截然不同的两者是怎样做到和谐统一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研读梁思成先生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吧。

二、再读课文

本次为二读课文,要求能抓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语句。

明确:

第1段是理解全文“纲”,提出了论题和论点,说明艺术作品中的“持续性”包括三种:一种是时间的持续,一种是空间的持续,一种是时间、空间综合的持续。

第2段指出“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创作者通过乐句、乐段的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第3段以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明确地阐述了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辩证关系。

第4段说明舞台艺术是时间、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创作,创作者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的重复与变化来突出某一种艺术效果。

第5~7段以宋朝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说明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持续中,绘画创作在重复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而这种重复中的变化与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变化关系十分相似。

第8段过渡到论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9段说明作为建造人民大会堂构件的柱子完全相同,是简单重复,但不同的是这些柱子在组合排列中“这一列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作者强调重复是给予这座建筑以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10、11段介绍世界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故宫。作者以人们熟悉的故宫中轴线上的“前三殿”“后三殿”为例,说它们“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与“变奏”;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这里既有变奏,又有伴奏;既有运用各种手法烘托主题曲的变化重复,又有配合主要器乐演奏的其他器乐的伴奏,真是重复多变,多彩多姿。故宫的建筑组群、殿堂、楼阁、廊庑处处体现了“千篇一律”,乃至每座建筑的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都是无尽的重复,但在时间、空间的持续中,人们以一定的审美情趣的欣赏,发现故宫“整个景色、轮廓、光影,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作者总结道“空间和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第12段简略介绍颐和园里的谐趣园。园中央有一个荷池、环池建有13座楼台亭榭,与颐和园的建筑整体交相辉映,形成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

第13~14段介绍建筑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如果说长廊的柱子是“千篇一律”,那么乐寿堂回廊墙上的花窗便是“大统一中的小变化”了。花窗的变化与廊柱的重复各具情态和谐统一。

第15段,在前几段举例、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明确指出: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群体建筑,“往往都以建筑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幅立体的绘画,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是音乐、绘画艺术的特点,更是建筑艺术不可缺少的。

第16段,简评我国12年来的城市建筑设计情况,指出不足,进一步阐明建筑设计要做到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和谐的统一。

三、三读课文

本次为三读课文,重在领会文章主旨,学习文章构思、语言、写法方面的特色。 读课文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的时候,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其的含义是什么?

2.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3.在谈颐和园的长廊时来了个大胆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用了20个“一根”。这样的表达效果怎样?

4.作者在讲到建筑的重复和变化时说:“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后文还说:“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可是在举例的时候,只列举了中国的建筑实例,没有举外国的例子,这是否说明本文的材料有不足之嫌呢?

5.“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

1.艺术作品中的“持续性”包括三种:一种是时间的持续;一种是空间的持续;一种是时间、空间综合的持续。如果没有持续性,就谈不上重复和变化了。

2.谈音乐和绘画确是为了谈建筑,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到“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如果没有前文的音乐和绘画,那么“手卷”和“乐曲”的说法就失去了依托。

3.二十个“一根”在语言上就给人以厌烦感,让人无法接受。也就是说,长廊的柱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形状,千篇一律的圆柱才能给人以特殊的感受,长廊需要的是重复,不是变化。

4.这一问题允许各抒己见,不必强求一致。

5.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四、艺术特色

1.这篇科技论文,笔法灵活,分析辩证。尽管作者谈论的主要对象在建筑方面,但由于注重各个艺术门类间相互渗透而产生的通感,就使读者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大大加深,同时也使读者懂得了艺术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规律。

2.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本文的语言表达准确严谨,同时,口语和文言词语的恰当运用,使文章显得活泼,通俗易懂。

五、中心意思

本文是一篇科技论文。作者举音乐、绘画、建筑领域的经典作品为例,通过辩证分析,阐明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是音乐、绘画艺术的特点,更是建筑艺术不可缺少的。

六、课后作业

1.《语文学习指导和能力训练》。

2.全文结构其实也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原则,请加以分析。

明确:音乐、舞台艺术、绘画、建筑,变化着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艺术规律;一项项、一节节按顺序说来,结构稳重、朴实,却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3. 请运用课文介绍的观点和知识,谈谈你对所居住城市建筑的评价或意见。

(梁先生文中所言现代城市建筑的诸多弊端并未从我们身边完全消失,可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品评自己周围的城市风貌,关心家乡,关注社会,进一步借助所学知识增强自己的审美素养。)

第三课时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篇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一、导入语

从题目看,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这两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似乎难以理解,文章要写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是什么呢?这通感是否就是修辞格中的通感?认真阅读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二.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近几年来,他于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三、整体初读,整合内容

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一)(1)本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这一段是全文的纲。

(二)(2~7)明确: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2~3两段说音乐,第4段说舞蹈,5~7段说绘画。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变奏,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舞蹈多是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绘画中的“手卷”多也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

(三)(8~15)这一部分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详细解说了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廊。故宫从中华门到天安门是一口气排列下来的千步廊,从天安门到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的朝房,进入午门后又是一座座大同小异的大殿。整个故宫的每一组群建筑,全都是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重复表现出皇家气象的大气。但统一中又有变化,朝房到大殿就是变化,大殿的主体与两侧的廊、庑、楼、门的不同也是变化,变化又不使人感到单一。颐和园的长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无尽的重复,但长廊前的临湖回廊上的花窗就是一个变化,花窗的变化是长廊的前奏,重复和变化和谐统一。

(四)(16)批评了我们有些住宅设计的弊端,要么变化得眼花缭乱,要么重复得让孩子找不到家,即单一的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醒建筑设计师们注意。

(这种分层的方法并不是惟一的,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

第二部分2~7自然段,第三部分第8~16自然段。具体分析见上)

四、重点解读(幻灯片显示)

体会材料、分析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同时训练对主要内容进行筛选和组织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读课文思考。

1.人民大会堂的几十根柱子有什么特点?(这一列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

2.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后三殿,廊、庑、楼、门等有什么特点?(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3.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有什么特点?(与北京故宫相同)

4.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无尽的重复,千篇一律之尤者)

5.回廊墙上的花窗有什么特点?(各具一格,千变万化)

6.这几个建筑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一切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建筑,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取胜,既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五、探究质疑(幻灯片显示)

1.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谈音乐和绘画确是为了谈建筑,文章倒数第二段里写到“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了前文的音乐和绘画,那么“手卷”和“乐曲”的说法就失去了依托,同时我们从本文的写作目的来看,作者是就当时的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来写这篇文章的)

2.其实语言艺术也要讲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诗词歌赋就不要说了,即如散文,议论文也要做到这样才能算是好文章,试结合本文加以分析。

(文章在谈颐和园的长廊时来了个大胆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用了20个“一根”。从句式上看是重复,从内容上看又在不断的转化,把重复与变化融为一体,20个“一根”在语言上就给人以厌烦感,让人无法接受。也就是说,长廊的柱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形状,千篇一律的圆柱才能给人以特殊的感受,长廊需要的是重复,不是变化。再从全篇的结构上看,作者古今中外,涉猎了很多的艺术门类,可以说是“变奏”,可是这些“变奏”又紧扣一个主题)

六、拓展延伸(幻灯片显示)

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之后,准确把握文章观点,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从各自熟悉的歌曲(音乐)或建筑中找出一些实例来,具体谈谈对重复和变化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加入学生的讨论中。

示例l:《中国石拱桥》:拱桥的石柱是千篇一律的,而“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示例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与变奏随时间持续表现出的重复与变化。

示例3:故宫从大清门至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场),总长约1700米。其中有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进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进入天安门,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

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开旷。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由此可见,空间的对比变换,在故宫是一个典范。

七、布置作业

课下注释写在作业本上

篇三: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1.《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语言雅致而又明白晓畅,内容并不深奥,也比较贴近与学生的审美层次,写作很讲究章法,是恰当处理“主题与变奏”关系的范例。因此这篇文章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精心设计。

“学以致用”是这篇文章教学设计的原则,一是能用“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事物,一是能注意写作中的“重复与变化相统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训练提要钩玄能力。

三、在举一反三的写作交流中增强艺术感受力与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利用音乐、美术等酝酿课堂教学气氛,在老师指点下学生自学,在课堂气氛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齐诵《蒹葭》)《诗经》产生于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其中有很多作品就是用这种重章复沓的形式来反复感叹抒发感情。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审美情趣,从《诗经》以来就滋养着中国人。对称和谐,然而又平中出奇,千姿百态。这一审美情趣延伸到中国人的各个生活层面:音乐、舞蹈、建筑、服饰、书法等等。其实不独中国人,世界各个民族都不约而同生成了这种审美眼光。我们就来看看梁思成对这一现象的探究。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梁思成先生的有关资料(如生平简历、学术成就、人物掌故等等),鼓励有条件、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检索、了解一些建筑学、建筑史学知识,把握作品写作背景,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2.通读全文,细细品味文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抓住以下关键词,咀嚼其内涵,在课本上画出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

时间与空间持续性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重复与变化主题与变奏

3.课文副标题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通感”作为修辞,它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列举所学诗文中的例子?在本文中“通感”的含义应是什么?

4.全文结构其实也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原则,请加以分析。

三.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四.学生展示,师生交流

1. 明确: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的长子,生于日本东京,卒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学校。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

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回国工作,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至1931年,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至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聘问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在此期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2. 明确:

(1)作者在文中以广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中美感的细腻体察,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阅读这篇课文同样需要读者的慧心、想像和咀嚼,需要教师的提醒和帮助。

(2)关键词是文章主旋律的标志性“音符”,教师对关键词的点拨也就是提要钩玄、理清脉络。

(3)课文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是: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3. 明确:“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谈到“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

但在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4. 明确:音乐、舞台艺术、绘画、建筑,变化着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艺术规律;一项项、一节节按顺序说来,结构稳重、朴实,却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五.拓展延伸

1.请运用课文介绍的观点和知识,谈谈你对所居住城市建筑的评价或意见。

明确:梁先生文中所言现代城市建筑的诸多弊端并未从我们身边完全消失,可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品评自己周围的城市风貌,关心家乡,关注社会,进一步借助所学知识增强自己的审美素养。

2.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请以“中国诗歌、戏剧、建筑的通感”为副标题,写一篇短文。

参考思路:中国文化重含蓄之美。诗、画、建筑乃至戏剧等等,莫不如此:绘画重视画外之意,要的是传神,要的是藏在画面之下的意境;不像西方绘画那么直接、注重真实、符合逻辑和准确的细节。中国绘画画面极其简捷,留下大片空白,也少用色彩,所以水墨画大行其道,要的是给观众留下想像和回味的空间。建筑如苏州园林,不是曲径,就是曲廊,还有假山内的曲洞。开阔的水面太开阔太直接,那么就建一个亭子。要想知道亭里的风光,得先要经过九曲十八桥。为的是让人一曲一个景致,一折一个天地,让人想像,让人回味。这同我们诗画里的意境异曲同工。

中国艺术就象陈年的老酒。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融入自己对文化的修养和积淀、人生的沧桑和对自然的观察才能有好作品。品诗品画的人也要象品酒一样地慢饮

细品才会咂出味道来,才能领略其中的诗意。这里的“诗意”,实际就是含蓄。

六.相关链接

从未被尊重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2011年4月20日,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梁思成、林徽因的书籍、图像越来越多地从学术领域进入社会领域甚至流行文化。当我们可以优雅地“消费”梁思成和林徽因时,他们所推崇的思想、文化、价值乃至城市规划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清明之后,来杭州调研教育改革,得览桃红柳绿、春光旖旎的西湖四月天。在花港观鱼,意外地见到林徽因塑像,大概是因为林徽因生于杭州,于是成为一处新的旅游景点。这是梁思成百年之后,不断升温的“梁思成-林徽因热”的小小旁注。梁思成、林徽因的书籍、图像越来越多地从学术领域进入社会领域甚至流行文化,成为小资品位的标志。北京在重建消失多年的永定门之后,又要重建地安门,这似乎都是梁思成屈辱之后在当代光荣回归的说明。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另一个巨大的事实。当我们可以优雅地“消费”梁思成和林徽因时,他们所推崇的思想、文化、价值乃至城市规划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北京在一如既往地大规模的“建设性破坏”之中,只不过花样翻新,最新的招数是打着“中轴线”申遗的旗号,这意味着又可以堂而皇之地拆除大片胡同古巷。梁林在东城区北总布胡同的旧居、著名的“太太的客厅”早已面目全非,经社会人士强力保护而“虎口余生”;最近对南城会馆区的开发,梁启超故居又在劫难逃。如果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梁思成当作如何感想?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梁思成就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因此,他沉痛地言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的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他不是迂腐的书斋学者,他清醒地意识到在新一轮建设的高潮中,“也许没有力量能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却仍以拳拳赤子之心“逆潮流而动”。因为“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他遭受了许多误解和诬陷,他明确地宣示追求民族化并非提倡复古,中国古典的“宫殿式”建筑已不合于近代科学及艺术的理想,只不过是期盼中国的建筑师、规划师有所作为、有所创造,因为“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一切良苦用心、苦口婆心不仅如痴人说梦,而且成为一道道加害于自己的毒药。

有一本关于梁思成的书,副标题是“永远的困惑”。晚年梁思成的困惑,或许可以

称之为“梁思成之问”:为什么我们从战争的炮火中保护下来的古城,又在和平时期将它亲手毁掉?温和儒雅的他留下了这样悲愤而掷地有声的话: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

穿越历史和未来的巨大时空,梁思成的目光越来越沉痛和锐利。今天北京和中国的城市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已经很不相同,以GDP为本、以高楼大厦为本、以私车为本的新北京,深陷于四环、五环、六环的自我围困之中,“权力美学”和“拆迁经济学”成为理解城市变迁的关键词。人们被迫接受了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密集高楼的“石屎森林”,对强拆强迁和高房价的愤怒,压倒了对审美、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关注。当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迫迁出世代居住的环境,当弄堂和胡同、石库门和四合院从城市消失殆尽之时,每个人都会感受这样的怀疑和失落: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

而且,今天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与50年前不同的境遇和全新的挑战。人类社会似乎超越了在千百年的岁月中缓慢生长、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的历史阶段,现实似乎在验证CCTV新楼的设计者、建筑大师库哈斯的预言:亚洲新兴城市在“铲平历史”的超速发展中,被打造成不具备“可识别性”的“广普城市”。而美国的权威智库则预言,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在未来二三十年将出现一批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规模达5000万至6000万的超大城市!正是在当下严峻的生存境遇中,我们更能够认识梁思成的远见忧思和良苦用心:如果我们仍然致力于日新月异地“铲平历史”,那么我们终将一无所有;现代化需要新思想和大智慧,需要新一代知识分子、规划师和建筑师的道德感、使命感和高度的创造性。

想起去年辞世的梁思成之子、自然之友理事长梁从诫。梁启超、梁思成和梁从诫一家被称为三代失败者。梁从诫晚年与友人有一次深谈,他对中国环境状况的严重恶化深感忧虑,进而怀疑我们成立自然之友十几年的所作所为究竟有何意义?它表达的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悲哀,我称之为“梁从诫之问”。这也是所有不甘平庸、勇于改变现实的战士共同的困惑,如同梁漱溟晚年的提问“这个世界能改变吗?”同样是个难以解析、必须用生命回答的“天问”。事实上,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所作所为大抵都是“不识时务”的逆潮流而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筚路蓝缕,传薪传火。他们是殉道者,用自己的生命点燃文明之火,照亮真理之路。

在十字路口的北京、十字路口的城市,梁思成成为一支不灭的烛光,给我们以慰藉和温暖,提醒我们不要熄灭对于尊重历史和自然、作为文化家园的人性化城市的追求。

作为北京的恩人,历史会记住他们,感谢他们。

篇四:《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设计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设计

自读导言

1. 领略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

2. 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感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体现出的广阔视野与深厚积淀。

3. 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提要钩玄、概括分析的能力。

自读程序

1.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梁思成先生的有关资料(如生平简历、学术成就、人物掌故等等),鼓励有条件、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检索、了解一些建筑学、建筑史学知识,把握作品写作背景,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明确: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他于50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2.通读全文,细细品味文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抓住以下关键词,咀嚼其内涵,在课本上画出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

时间与空间持续性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重复与变化主题与变奏

明确:

(1)作者在文中以广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中美感的细腻体察,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阅读这篇课文同样需要读者的慧心、想像和咀嚼,需要教师的提醒和帮助。

(2)关键词是文章主旋律的标志性“音符”,教师对关键词的点拨也就是提要钩玄、理清脉络。

(3)课文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是: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3.课文副标题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通感”作为修辞,它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列举所学诗文中的例子?在本文中“通感”的含义应是什么?

明确:“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谈到“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 但在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4.课文中对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中的重复与变化做了细致的描述,请仿照课后练习二用表格形式整理作者关于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艺术特点的说明,并思考课文中音乐、绘画、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

(1)将课后练习二的表格内“内容”改为“艺术门类”,“特点”改为“表现”即可,指导学生当堂填写。

(2)重要的是对两个表格间关系的分析,把握作者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来类比印证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关系的写作手法。

5.全文结构其实也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原则,请加以分析。

明确:音乐、舞台艺术、绘画、建筑,变化着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艺术规律;一项项、一节节按顺序说来,结构稳重、朴实,却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6.“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明确: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7.请运用课文介绍的观点和知识,谈谈你对所居住城市建筑的评价或意见。

明确:梁先生文中所言现代城市建筑的诸多弊端并未从我们身边完全消失,可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品评自己周围的城市风貌,关心家乡,关注社会,进一步借助所学知识增强自己的审美素养。

自读点拨

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牵涉多个学科的科技说明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讲章,而是平易朴实、明白晓畅,其人品文风皆可做我们后生晚辈的学习楷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两个“基础”最为关键,故关键要读,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文章开宗明义,一开始便将文章要旨明确提出,提纲挈领,要言不烦,随即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其语言之平实、层次之清晰、结构之完整都使“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并非难事。

梁思成先生是一位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学术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其父梁启超告诉他:“??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以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广博的学识在文中已充分地得到体现,会给予我们阅读的幸福感,但也许会带来阅读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切体会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传统文化和建筑文明的钟情,只有沉浸在文章洋溢着的浓郁文化氛围之中,感应着文中呈现出的文明光辉,才能“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

自读思考

1.阅读课文“至于颐和园的长廊??”一节,试分析其语言的重复与变化: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明确:二十个一连串的“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

2.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请以“中国诗歌、戏剧、建筑的通感”为副标题,写一篇短文。

参考思路:中国文化重含蓄之美。诗、画、建筑乃至戏剧等等,莫不如此:绘画重视画外之意,要的是传神,要的是藏在画面之下的意境;不像西方绘画那么直接、注重真实、符合逻辑和准确的细节。中国绘画画面极其简捷,留下大片空白,也少用色彩,所以水墨画大行其道,要的是给观众留下想像和回味的空间。建筑如苏州园林,不是曲径,就是曲廊,还有假山内的曲洞。开阔的水面太开阔太直接,那么就建一个亭子。要想知道亭里的风光,得先要经过九曲十八桥。为的是让人一曲一个景致,一折一个天地,让人想像,让人回味。这同我们诗画里的意境异曲同工。

中国艺术就象陈年的老酒。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融入自己对文化的修养和积淀、人生的沧桑和对自然的观察才能有好作品。品诗品画的人也要象品酒一样地慢饮细品才会咂出味道来,才能领略其中的诗意。这里的“诗意”,实际就是含蓄。

篇五: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

(师生齐诵《硕鼠》)《诗经》产生于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其中有很多作品就是用这种重章复沓的形式来反复感叹抒发感情。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审美情趣,从《诗经》以来就滋养着中国人。对称和谐,然而又平中出奇,千姿百态。这一审美情趣延伸到中国人的各个生活层面:音乐、舞蹈、建筑、服饰、书法等等。其实不独中国人,世界各个民族都不约而同生成了这种审美眼光。我们就来看看梁思成对这一现象的探究。

梁思成,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人之一,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家,建筑教育家。同学们猜一下,他会主要从什么角度来谈这一审美现象呢?

二、解题

从题目看,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这两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似乎难以理解,文章要写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是什么呢?这通感是否就是修辞格中的通感?认真阅读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三、研习课文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1.读开头段落,弄清题目中“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含义。 明确:“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变化。本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要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这一段是全文的纲。

2.自读2-7自然段,概括这几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2、3两段说音乐,第4段说舞蹈,5、6、7段说绘画。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变奏,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舞蹈多是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绘画中的“手卷”多也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

3.自读8-15段,概括这几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详细解说了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廊。故宫从中华门到天安门是一口气排列下来的千步廊,从天安门到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的朝房,进入午门后又是一座座大同小异的大殿。整个故宫的每一组群建筑,全都是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重复表现出皇家气象的大气。但统一中又有变化,朝房到大殿就是变化,大殿的主体与两侧的廊、庑、楼、门的不同也是变化,变化又不使人感到单一。颐和园的长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无尽的重复,但长廊前的临湖回廊上的花窗就是一个变化,花窗的变化是长廊的前奏,重复和变化和谐统一。

4.自读最后一段,明确写作目的。

结尾一段批评了我们有些住宅设计的弊端,要么变化得眼花缭乱,要么重复得让孩子找不到家,即单一的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醒建筑设计师们注意。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要点:深入研习课文,归纳全文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鳟( )鱼 寥( )寥几笔 庑( )廊 梁枋( )

左睇( )右盼 颐( )和园 一幢( ) 眼花缭( )乱

二、重点解读

体会材料、分析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同时训练对主要内容进行筛选和组织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读课文思考。

1.人民大会堂的几十根柱子有什么特点?(这一列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

2.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后三殿,廊、庑、楼、门等有什么特点?(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3.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有什么特点?(与北京故宫相同)

4.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无尽的重复,千篇一律之尤者)

5.回廊墙上的花窗有什么特点?(各具一格,千变万化)

6.这几个建筑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一切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建筑,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取胜,既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三、探究质疑

1.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谈音乐和绘画确是为了谈建筑,文章倒数第二段里写到“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了前文的音乐和绘画,那么“手卷”和“乐曲”的说法就失去了依托,同时我们从本文的写作目的来看,作者是就当时的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来写这篇文章的)

2.其实语言艺术也要讲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诗词歌赋就不要说了,即如散文,议论文也要做到这样才能算是好文章,试结合本文加以分析。 (文章在谈颐和园的长廊时来了个大胆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用了20个“一根”。从句式上看是重复,从内容上看又在不断的转化,把重复与变化融为一体,20个“一根”在语言上就给人以厌烦感,让人无法接受。也就是说,长廊的柱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形状,千篇一律的圆柱才能给人以特殊的感受,长廊需要的是重复,不是变化。再从全篇的结构上看,作者古今中外,涉猎了很多的艺术门类,可以说是“变奏”,可是这些“变奏”又紧扣一个主题)

四、归纳全文

1、归纳提要

学生说一段话,为这篇文章做一个提要。(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无论它是时间上持续,或是空间上持续,或者是时空的持续就都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做到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现在的建筑设计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2、写法与语言

(1)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典型的例子阐明观点。

(2)辩证分析,语言准确而生动。

五、布置作业

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