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五行学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03:31:27 体裁作文
五行学说体裁作文

篇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五行学说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运动。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它反映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 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

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从,由也。革,变革。从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润,滋润、濡润。下,向下、下行。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3.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论,也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规律与根源。 相生和相克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五行中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恍卸季哂小吧摇焙汀拔疑绷椒矫娴墓叵担赌丫分薪茸鳌澳缸印惫叵担吧摇闭呶澳浮保拔疑闭呶白印薄R阅疚荆省吧摇闭呶旧穑省拔疑闭呶穑此局澳浮保鹞局白印薄?/p>

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中称为“所不胜”和“所胜”,“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金为例,金克木,则“我克”者为木,火克金,则“克我”者为火。 五行相生和相克,是事物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必须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现象。正如张介宾《内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这说明自然

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事物才能变化发展,这种关系称为生克制化关系。

相乘和相侮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相克现象。

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现象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不足,使原来克它的“一行”显得相对增强,造成其本身更虚弱。以木克土为例,当木处于正常水平,但土本身不足时,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称为“土虚木乘”。二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度亢盛,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致使被克“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称为“木乘土”。

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现象也表现为两个方面。如以木为例,木本受金克,一方面,当木过度亢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称作“木侮金”。另一方面,由于金本身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受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与相侮是相克关系异常后出现的现象。前者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的克制,后者是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的克制,但两者均可同时发生。即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太过就会乘其所胜而侮其所不胜;任何“一行”不足就会被所不胜相乘,被所胜而侮。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篇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生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母子相及和五行乘侮四个方面。五行生克是自然界事物间所存在的动态有序的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制化与胜复,是自然界的自我调节机制;五行母子相及是自然界事物间生克制化关系遭破坏而出现的异常的相生现象;五行乘侮是自然界事物间生克制化关系遭破坏而出现的反常的相克现象。自然界事物间通过生克、制化和胜复,维持着自然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从而促进自然界事物的生化不息。

(一)五行生克

l.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滋生,循环无端。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这种关系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就是五行中的母行对子行的滋生、促进和助长。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故水为木之母;我生者为火,故火为木之子,余可类推。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克制、抑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制约,循环不止。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这种关系称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际上就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抑制和制约。以火为例,克我者为水,故水为火之“所不胜”;我克者为金,故金为火之“所胜”,余可类推。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 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自然界的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而有序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五行制化,是五行生克结合的自我调节。《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五行生克是自然界事物协调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没有事物间的相互滋生,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如果没有事物间的相互克制,则事物就会过于亢盛而成为灾害,也就不能维持事物间正常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自然界事物之间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自然界的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而有序的变化和发展。正如《类经图翼》:“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2.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胜气),导致其所不胜(复气)旺盛,并对所胜进行报复制约,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的关系。

五行胜复,是五行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胜气是因五行中的一行太过而亢盛,或不足以致其所不胜相对亢盛所产生,是复气的所胜;复气则是伴随着胜气的出现而产生,是胜气的所不胜,同时,复气又是胜气所胜之子。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土,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周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在五行胜复关系中,因复气之母受胜所害,复气则制约胜气,为其母复仇,故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 五行胜复规律:木胜而土衰金复;土胜而水衰木复;水胜而火衰土复;火胜而金衰水复;金胜而术宏火复。

(三)五行母子相及

1. 母病及子

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母行异常,常累及其子行,终致母于两行皆异常的现象,母病及子规律:母行虚弱,累及其子行,导致子行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以水为例,若水不足,不能生木,则导致木气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虚。

2.子病及母

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子行异常,常累及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的现象,又称“子病犯母”、“子盗母气”。

子病及母规律:①子行亢盛,累及母行,导致母行亢盛,终致子母两行皆亢,即“子病犯母”。②子行虚弱,累及母行,导致母行不足,终致子母皆不足。③子行亢盛,累及母行,终致子盛母衰,即“子盗母气”。

(四)五行乘侮

2.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进行的一种过度克制现象,又称“过克”、“倍克”。 五行相乘次序:五行相乘次序与相克次序是一致的,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依次循环。

五行相乘主要是因“亢盛有余”和“虚弱不及”所致:①五行中某一行亢盛有余,超正常限度克制其所胜,以致其所胜虚弱。例如木旺乘土,即木气亢盛有余,”过度克土以致土虚。②五行中某一行虚弱不及,难以承受其所不胜正常限度的克制而更加虚弱。例如土虚木郁,即土气虚弱不及,难以承受木的克制而更

加虚弱。

相乘与相克虽次序相同,然却有本质区别。相克是五行之间正常的克制现象,相乘则是五行之间异常的过度克制现象。就人体而言,相克是生理现象,相乘则是病理变化。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进

行的一种反向的克制现象,又称“反克”、

“反侮”。

五行相侮次序:五行相侮次序与相克次序是相反的,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依次循环。

五行相侮也是因“亢盛有余”和“虚弱不及”所致:①五行中某一行亢盛有余,使其所不胜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被它反向克制。例如木火刑金,即木气亢盛有余,金不能克木而反被木所侮。②五行中某一行虚弱不及,不仅不能克制其所胜,反而被其所胜反向克制。例如金虚木侮,即金气虚弱不及,金不能克木而反被木所侮。

总而言之,五行相乘和相侮皆属于异常克制现象,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度克制现象;相侮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联系是:相乘与相侮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常可同时发生。例如木气亢盛有余时,木既可乘土,又可侮金;木气虚弱不及时,既可受金乘之,又可受土反侮。《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充分说明了五行相乘与相侮产生的原因及相互关系。

本文版权归百年堂阿胶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联系电话:18963947178

拍拍店铺 :http://shop.paipai.com/613162925?PTAG=1015.1.61

篇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不仅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且进一步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统一性和事物正常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用相乘、相侮来解释事物

间平衡失调的机制 (一)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也叫母子相生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木生火,故木是火的母,火是木的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资生,循环无端。

(二)五行相克

五行间存在着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制约、克服的作用。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如:木克土,故木是土的“所不胜”,土是木的“所胜”。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这就说明,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部分的状态,而其

本身又受到五行整体的统一制约。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运动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制化”。如金可以克木,但木可以通过生火,使火来克金,以此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平衡。其他依此类推。生克制化是五行之间存在的正常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因为在生克过程中,时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太过或不及,从而引起再一次制化调节,随之出现新的协调平衡,由此推动着事

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

(三)五行相乘

相乘:乘,凌也,即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一事物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有两种方式:

1.太过相乘五行某一事物过于亢盛,对其“所胜”的事物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事物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异常。如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

土本无不足,也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制,导致土的不足,称之为“木乘土”。

2.不及相乘五行中某一事物过度虚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事物的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如土气过于不足,木虽然处于正常水平,土仍难以承

受木的克制,使土更显不足,称之为“土虚木乘”。

(四)五行相侮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又称“反克”。因此,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正好相反。即:木侮

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也有两种方式:

1.太过相侮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势力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事物进行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木应受到金的克制,若木气太盛,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反克金,称为“木侮金”。

2.不及相侮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势力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应克的事物,反而受到被克事物的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金应克木,若金气虚弱,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反

侮,称为“金虚木侮”。

相乘、相侮是五行关系中正常的生克制化失调所出现的异常相克情况。实际上相乘、相侮可同时发生,即某一行力量过强时就会乘其所胜,侮其所不胜;某一行力量虚弱时会导致

其所不胜的相乘和其所胜的反侮

篇四: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1) 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木 (19)长夏的五行属性是:土

(2)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曲直 (20)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所不胜

(3) 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21)按五行生克关系,木之所不胜是:金

(4) 五行中“金“的特性是:从革 (22)按五行生克关系,肺的所不胜之脏是:心

(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水 (23)按五行生克关系,肾的所不胜之脏是:脾

(6) 属于五行之“火“的是微音 (24)按五行生克关系,心的所不胜之脏是:肾

(7) 季节中属于五行之“土“的是:长夏 (25)按五行生克关系,肝的所不胜之脏是:脾

(8) 五行中“木”的“母”行是:水 (26)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相乘

(9) 五行中“水”的“子”行是:木 (27)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母病及子

(10) 五行中“金”的“所不胜”之行是:火 (28)肺病及脾的五行传变是:子病犯母

(11) 五行中“金”的“所胜”之行是:木 (29)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相侮

(12) 金是水的:母 (30)属于“五行相乘”的脏腑传变是:心病及肺

(13) 火是水的:所胜 (31)属于“五行相侮”的脏腑传变是:心病及肾

(14) 木是金的:所胜 (32)属于“母病及子”传变的是:心病及脾

(15) 土是金的;母 (33)属于“子病犯母”传变的是:心病及肝

(16) 下列选项属于五行之“土”的是:口 (34)“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制化关系

(17) 属于五行之“金”的是:皮 (3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木乘土

(18) 属五行之“水”的是:恐 (36)“木火刑金”属于:相侮

(37)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

(38)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的色脉关系: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

(39)见面青色,脉见炫象的病证是:肝病

(40)面见赤色,脉见洪象的病证是:心病 (41)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是:五行相生

(42)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五行相克 (43)“实则泻其子”的治则是:肝旺泻心

(44)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益火补土

(4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抑木扶土

(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怒能胜:思 (47)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思能胜:恐

(48)五行相生规律传变的是 :水不涵木 (49)泻南补北法的适应证是:心肾不交证

(50)滋水涵木法的适应症是:肝阳偏亢证 (51)佐金平木法的适应症是:肝火犯肺证

(52)金水相生法的适应症是:肺肾阴虚证 (53)培土生金法的适应证是:肺脾气虚证

(54)属于“金”之五味是:辛 (55)属于“水”之五味是:咸

(56)属于“土”之五味是:黄 (57)属于“火”之五味是:赤

(58)属于“火”之五志是 :喜 (59)属于“木”之五志是:怒

(60)面青、嗜酸,脉炫,其病位多在:肝

(61)面赤、口苦,脉数,其病位多在:心

(62)属于母病及子的是:肺病及肾 (63)属于子病犯母的是:肺病及脾

(64)脾病及肾属于:相乘 (65)肺病及心属于:相侮

(66)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是:益火补土法

(67)用于治疗肝旺脾虚的治法是:抑木扶土法。

? 五脏

(1) 藏象的基本涵义是:内脏及表现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 藏象学说的主要思维方法:以象定脏 (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满而不实

(3) 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功能特点的不同

(4) 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五脏 (2)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脏腑

(5) 五脏阴阳的根本是:肾阴与肾阳 (3)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基础是:心主神明

(6)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基础是:心主神明

(7) 具有主神明功能的是:心 (4)具有主血脉功能的是:心

(8) 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生成宗气 (5)有“华盖”之称的是:肺

(9) “水之上源”是:肺 (6)“气之本”是肺

(10) 具有助心行血功能的是:肺 (7)具有主一身之气功能的是:肺

(11) “通调水道”依赖于肺功能的是:宣发肃降 (8)肺之“门户”是:喉

(12) “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脾 (9)“后天之本”指的是:脾

(13) 主升清的脏是:脾 (10)主统血的脏是:脾

(14) 主四肢的脏是;脾 (11)主运化水液的脏是:脾

(15) 主疏泄的脏是:肝 (12)与情志调畅密切相关的脏是:肝

(16) 能够促进脾胃运化的脏是:肝 (13)调节血量的脏是:肝

(17) “刚脏”指的是:肝 (14)具有体阴用阳特性的脏是:肝

(18) 主管一身阴阳的脏是:肾 (15)“先天之本”是:肾

(19) 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肾精

(20) 促进机体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功能的物质是:肾阴

(21) 主纳气的脏是:肾 (16)与肾主水液有关的是:肾阳的作用

(22) “胃之关”指的是:肾 (17)肾为气之根“与主纳气功能有关

(23) 主管生长发育的脏是:肾 (18)主管生殖的脏是:肾

(24) 肝主疏泄中最重要的是:调畅气机 (19)“贮痰之器”指的脏是:肺

(25) 五脏关系中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的两脏是:心与肺

(26)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两脏是:肺与脾

(27) 具有化生天癸功能的脏是:肾 (20)具有贮藏血液功能的脏是:肝

(28) 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两脏是:肺与肝

(29) 与血液生成及运行关系密切的两脏是:心与脾 (21)“水火即济”指的是:心肾关系

(30) 多发气血两虚病变的两脏是:心与脾 (22)“精血同源”指的是:肝肾关系

(31) 血虚的病变多见的两脏是:心与肝 (23)乙癸同源“指的是:肝肾关系

(32) 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亏得是:心脾两虚 (24)“气之主“指的脏是:肺

(33) “气之根“指的脏是:肾 (25)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肺与肾

(34) 具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肾与肝 (26)具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脾与肾

(35) 与肾相合的是:骨 (27)与肺相合的是:皮

(36) “肝在体”为 :筋 (28)“脾在体”为:肉

(37) “心在志”为:喜 (29)“肾在志”为:恐

(38) 五志与脾关心密切的是:思 (30)肾所化生的液是:唾

(39) “在液为汗”的是:心 (31)“在液为延的是:脾

(40) “在窍为目“的是:肝 (32)”在窍为二阴“的是:肾

(41) 脾开窍于:口 (33)心开窍于:舌

(42) 肺开窍于:鼻 (34)主司二便的脏是:肾

(43) 肾的“外华”是:发 (35)其华在唇的脏是:脾

(44) 心的“外华”是:面 (36)其华在爪的脏是:肝

(45) “血之余”是:发 (37)“筋之余”是:爪

(46) 具有藏神功能的脏是:心 (38)维持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脏是:脾

(47) 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肺 (39)具有女子先天之称的脏是:肝

(48) 生命活动的主宰是:心 (40)具有调畅气机作用的脏是:肝

(49) 具有通调水道功能的脏是:肺 (41)具有统血功能的脏是:脾

(50) 先天之本是:肾 (42)后天之本是:脾

(51) 心之窍在:舌 (43)肝之窍在:目

(52) 肺在体合:皮 (44)肝在体合:筋

(53) 脾其在华:唇 (45)肾其华在:发

(54) 呼吸运动中的气之主是:肺 (46)呼吸运动中的气之根是:肾

(55) 称之为刚脏的脏是:肝 (47)司汗孔开合的脏是:肺

(56) 筋之余是:爪 (48)血之余是:发

(57) 具有精血同源关系的是:肝与肾 (49)具有水火即济关系的是:心与肾

(58) 主要体现为气与血关系的是:心与肺 (50)主要表现为血液生成和运行关系的是:心与脾

(59) 主要表现为血液和消化方面关系的是:肝与脾

(60) 主要表现为血液和神志方面关系的是:心与肝

(61) 称为“水火之宅”的脏是:命门

(62) “气血生化之源”是:脾

奇恒之府

(1)

(2)

(3)

(4)

(5) 即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脏腑是:胆 称为“髓海”的是:脑 称为“元神之府”的是:脑 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心肝肾 与女子胞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六腑

(1)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1)“门户”是:齿

(2)“飞门”是:唇 (2)“吸门”是:会厌

(3)大肠小肠之会为:阑门 (3)属于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胆

(4)胃的生理功能是:收纳腐熟 (4)小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

(5)“中精之腑”是:胆 (5)“中正之官”是:胆

(6)大肠的功能是:传导 (6)“主液”的腑是:小肠

(7)具有“化物”功能的腑是:小肠 (7)“主津”的腑是:大肠

(8)“水谷之海”是: 胃 (8)“受盛之官”是:小肠

(9)“州都之官”是:膀胱 (9)必别清浊是:小肠功能

(10)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 (10)水液运行的通道是:三焦

(11)具有主决断功能的腑是:胆 (11)水谷气血之海是:胃

(12)主通降的腑是:胃 (12)主必别清浊的是:小肠

(13)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与固摄

(14)“孤腑”是:三焦 (13)上焦的功能特点是:如雾

(15)中焦的功能特点是:如区 (14)下焦的功能特点是:如渎

(16)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功能的是:三焦 (16)通行元气的腑:三焦

(17)主受盛化物的脏腑是:小肠

(18)主吸收水分和排泄糟粕的脏腑是:大肠 (15)主决断的腑是:胆

(19)会厌被称为:吸门 (16)唇被称为:飞门

(20)下极被称为:魄门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五行学说) (17)齿被称为:户门

(21)胆为:中精之府 (18)三焦为:孤腑

气血津液

1)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肺、脾、肾 (1)行于脉外的气是:卫气

2) 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固摄作用 (2)具有温阳全身作用的气是:卫气

3) 自汗、多尿表现为气之功能减退的是:固摄作用 (3)有“悍气”之称的气是:卫气

4) 易于感冒表现为气之功能减退的是:防御作用 (4)元气运行的道路是:三焦

5) 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推动作用 (5)宗气的分布是:贯注心肺

6) 能促进脏腑功能活动的是气的:推动作用 (6)营气的循行分布是:行于脉中

7)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气化作用 (7)卫气的循行分布是:行于脉外

8)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推动作用

9) 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肾中精气 (8)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是:心、脾、肝、肾

10)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元气 (9)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

11) 胸中之气是:宗气 (10)与血液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脾

12) 行于脉内的气是:营气 (11)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液

13) 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宗气的生成 (12)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脾、肺、肾

14) 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宗气 (13)对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肾阳气化

15) 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元气 (14)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血能载气

16) 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营气

17) 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卫气

18) 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宗气

19) 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宗气

20) 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气能生血

21) 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基础是:气能生血

22) 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气能摄血

23) “吐下之余,定无宗气”的生理基础是:津能载气

24) “夺血着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津血同源

25) 气随汗脱得理论依据是:津能载气

26) 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津液

27) 津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

28)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肺、脾、胃、肾

29) 与血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脾、肝、肾、心

30) 贯心肺以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的气是:宗气

31) 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的气是:元气

32) 上贯心肺下注气街的气是:宗气

33) 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气是:卫气

34) 与津液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脾、胃

35) 对津液输布排泄起主宰作用的是:肾

36) 与血液循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是:心、肺、脾、肝

37) 与津液输布关系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肝、肾

篇五:五行学说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续页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续页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续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