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写,生死离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25:40 字数作文
篇一:余华小说的苦难意识
从苦难中来,到苦难中去
——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摘要:“苦难意识”是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无论是在其前期还是在后期的创作中,对“苦难”的书写都是他在文学创作中亘古不变的追求。从早期的代表作《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到《在细雨中呼喊》,然后再到《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等等,现实的“苦难”性都是那么旗帜鲜明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关键字:余华 苦难意识 背景 重复 黑色幽默
阅读余华的小说,它总是能在平凡的故事中给人带来异常沉重的思考。他的小说,离不开对人性的揭露,离不开对悲剧的再创造,也离不开对现实的嘲讽。他的小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丑陋,也看到了别人的丑陋,还看到了世事的悲凉。那么,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下面,将进行大致的分析。
一、余华的小说中苦难意识的来源和他早年时期的生活背景有直接的联系。首先余华的父母都在医院工作,甚至曾全家搬到医院里居住过,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年幼的余华在这种环境中接触到了人世间最悲痛凄凉的生死离别之景,这些死亡的映像在他脑海里深深扎根,以至于后来,他极力的在作品中把这种苦难以夸张的形式传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苦难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然后,从余华自身性格方面看,他喜欢在医院里随意游玩,司空见惯了爸爸双手鲜血淋漓的从手术室走出来,司空见惯了太平间里面色如铁的死尸,也听惯了病房里凄惨的哭声······这些,无疑都为余华的创作奠定了感情基础和积累了创作题材。在《活着》中,对于有庆的死,作者故意把场所安排在医院里,又把死因编写为为老师献血后失血过多而死,给悲惨的故事笼罩上一层浓重的血腥味。而女儿凤霞的悲惨命运同样是在医院里结束的——难产而死。又比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对在医院里卖血场面的多次描写,对医院门卫李血头的人物刻画,这些应该都是和余华童年时期的生活背景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二、余华的小说是以不断重复的悲剧故事堆砌起来的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将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余华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无疑是在进行一种无情的毁灭,即有意识的让苦难无数次在同一部或其他小说中人物的身上上演,直至把人物推向死亡的深渊。而这种毁灭是以重复的规律进行的。首先,是故事情节上的横向重复。在《活着》里面则表现得最为明显。尽管主人公徐富贵他很努力的同命运做抗争,可是他还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亲人相继离世。当最后只剩下孤老的自己和一头同样孤老的耕牛时,富贵反而有了笑看云淡风轻的人生态度。与其说徐富贵的命运是被作者刻意安排好的,不如说是上天早已注定的。他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在磨练人、考验人的“炼炉”里挣扎的悲剧。小说中一幕幕重复发生的悲剧:老态龙钟的双亲、儿子有庆、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女婿以及孙子苦根的相继意外离世,对富贵来说是最大最大的打击和折磨。如果说死去是一种解脱,那么看着身边的亲人相继死去便是一种折磨。更何况,这是一份加重了的折磨,恐怕这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有过这样悲惨的经历。而正是由于作者巧妙的实用了这种重复的手段,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快要压抑、窒息的感觉,时刻都在为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忧。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同样是通过把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的相同情节有意识的重复了三次,相当于利用放大镜吧放大了的痛苦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然后还在于创作历程的纵向重复。即在其创作过程中,苦难意识是在一步步加深的,明确的说是在九十年代转型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苦难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意义。早期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反应的是在生活中处处布满诱人的陷井,逐渐长大的人总是要经历这些陷阱才能得到人生的历练。而他更多的是揭露了少年纯真世界的结束,即意味着人生苦难的开始。而在后来的一系列作品中,比如《兄弟》,虽然仍然续了以往的苦难主题,但是这种苦难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生活的困苦、有来自人性的欲望、有来自迷乱的社会等等,给人展现出来的是心灵的绝望。 三、 在余华的小说中,无论故事的经过如何的惨绝人寰、凄惨悲凉,小说的最终结局总会有那么一点吝啬的转折,仿佛在黄昏的晚霞中倾泻出隐约的朝霞。让读者也感到一丝丝的欣慰,内心的纠缠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四、 余华还惯常以“黑色幽默”的笔调来进行书写,将人生的苦难用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他对苦难意识的另一种巧妙的表达方式,造成一种让人含着眼泪哭泣的效果。电影中福贵听见枪声吓得尿裤,回家庆幸自己当初的输光家产。在对社会进行揭示的过程中,依然运用喜剧化的模式来探析命运的不幸。当我们看到那块集千家万户之铁炼出来的大铁蛋,看到福贵很郑重的把皱皱巴巴军队开的证明装裱起来,看到凤霞结婚时大家齐唱歌的表情,看到妇产科医生王斌吃馒头后的表现,当有庆死在医院后,医院的工作人员反而抱怨说谁叫你们只生一个儿子呢?
五、 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创造出一个个挣扎在苦难中的悲剧形象,于无情中却又透露出无限的同情。
篇二:我喜欢的名著
我喜欢的名著
书海浩瀚,精品不可胜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悲欢离合,书中常情;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人性善恶,书不尽,道不明。观人生百态,看古今中外各种名著,品味人生,看作者惨淡经营,与作品共鸣。
《红楼梦》之经典,毋庸置疑。它也是我最喜欢的名著。“红学”兴起,对红楼梦的解读争论不休,但我认为各说各话,都是一家之言。我亦有自己的感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那一首《好了歌》,道尽了多少人世人情。世事怎能尽如人意,繁华过后终究是一场虚妄。但即使是虚妄,世人还是以飞蛾扑火的姿态,义无反顾地跳入深渊。宝黛爱情的悲剧最让人心痛。“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宝玉痴心,黛玉痴情,然两个两情相悦的人又能如何,终究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相见争如不见”,一见“终身误”。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纵然如此,“相见便相知”,也是一个巨大安慰吧,只因“人皆有情,情字难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三国演义》,看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指点江山。“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中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起伏,别有意味。刘备、关羽、张飞的兄弟情义,让人感动。他们一见就投缘,桃园结义,之后同生共死,忠贞坚定于彼此的情义,九死亦未悔。“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在诸葛亮身上得到巨大诠释。为了刘备的托付,为了不辜负那份信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后来明知刘禅非明主,也甘心辅助,是忠是愚?
《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所作。“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美人血,桃花泪,源于一个女子的忠贞,源于心心念念的誓言。而后,经历国破家亡,经历波折坎坷,李香君与侯方域在栖霞山相逢,经道士点化,抛却红尘,入山修道去了。在家国覆灭面前,儿女痴情显得微不足道。巨大的幻灭使两人一念间顿悟,断了对情爱的念想。一个朝代的灭亡,一个国家的兴衰,暗含于一部戏中。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庭制度的典型形态。在至高无上的君主——高老太爷的统治下,这个家庭内部充满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在潜滋暗长,逐步激化,也造成了许多悲剧。高觉慧与婢女鸣凤相爱,打破了这个家庭的禁忌。然而,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鸣凤最终投湖而死。还有觉新,作为长房长孙承担着巨大的胆子,使他具有新旧两重人格。最后,觉慧出走了,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自己的前程,逃离了那个封建礼教牢笼的束缚。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化着茶峒白塔下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翠翠情窦初开,善良而清纯。他们依着绿水,伴着黄狗,守着渡船,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这里的人们无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这里的“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俨然是一派桃花源仙境。翠翠与傩送美丽而又凄凉的爱情就铺衍在这古朴绚丽的风俗画卷中。
《围城》是钱钟书的作作品,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留法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归来却总是不能安顺,一再踏上漂泊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的机会,涉笔成趣,广泛描绘了形形式式,林林总总,写尽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小说对于人物的隐秘心理和心理转折有深入细致的把握与表现,尤其是作者深入把握和表现了人物情感变化中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细腻的心理描写与独特的讽刺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且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主要人物有三个,汪文宣和他的母亲以及妻子曾树生。他们都是读书人,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公司”担任校对工作,曾树生则在私立大川银行里当职员。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败,他们的生活每况愈下,婆媳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沉重的重担压在汪文宣身上。然而妻子毕竟离开了他,单位也把他辞退,最后,他孤寂地死去。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是,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这生死关头,两人才得以真心相交,许下诺言。
四幕剧《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家庭悲剧。戏剧集中于一天时间,两个舞台背景,从周朴园家庭内、外各成员之间前后30 年的错综纠葛深入进去,写出了封建家庭不合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剖析了人性中爱与恨的深刻交织。故事被安放在长达30年的背景上展开,悲剧的冲突建筑在历史的积累与酝酿中,这就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悲剧的渊源。
《人生》是现代作家路遥的成名作。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加林人生的起伏。高加林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充满理想抱负,总想着出人头地,走出山村,到更广阔的天地去。他知识丰富,文采好,见识广,对音乐和画画都擅长。他的能力可见一斑。只看能力的话,他的确会很有前途,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可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实在太大。本来,好好当着的教师,突然被一个不如自己的人顶替了。这对他,对他父母来讲,是一个晴天霹雳。美好安稳的生活一下子全被打乱了,这是谁的原因?还是命运弄人呢?他开始颓废,无精打采,恨那个始作俑者。这就是人生的无奈。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你会经过平坦大道,但你也会走过荆棘小路。而后来,他进城有出城,也让人唏嘘不已。追求,也要合理,要通过合适的渠道,才能不负人生,减少悔恨。
读书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在文学的海洋遨游,是一件快乐的事。
篇三:叩问小小说的特色《半张纸》
叩问小小说的特色:复杂微妙的“小”与“大”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12第4期
董一菲
《半张纸》是20世纪瑞典的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一篇小小说,全文不到一千五百字却尺幅丘壑,尺水兴波。
作为表现主义文学大师,斯特林堡的小说含蓄别致,像一阕小令像一首五言绝句。
西方现代小说关注人物心灵和生命。《半张纸》表达的是更加复杂微妙的主题:人世无常,幸福易逝。人生充满了悲剧性和荒诞性,可是小说的主人公历经幸福甜蜜和痛苦的生死离别之后,对于生活依旧充满不舍的温情与永远的憧憬:作者向我们呈现的正是这样坚韧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宏阔的主题,而作者却用“半张纸”轻巧灵动地穿越。
“小”“大”的辩证关乎这部小说的写作技巧和主题,我们应引导学生用心灵贴近文本反复阅读欣赏品味。
郑萍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她对文本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几个环节也颇见教学智慧和力道:
第一,以“色彩”为契机,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空白处。
列宾说,“色彩即思想”。在教学中郑老师抓住色彩做足文章,让学
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体会空白处,无字处,体会主人公的幸福与哀伤,读出“红色”是“初恋的热情与甜蜜”,“蓝色”是平常的生活是惊喜与不安,“黑色”是“丧妻夭子之痛”。
这样的教学设计,四两拨千斤,深得小小说阅读三昧。
第二,对细节和语言的思量使教学曲径通幽。
写文章讲究言在此而意在彼,讲课又何尝不是如此。郑老师设计的“引导学生品味译句”的这一环节,颇具匠心,首先选择的两个句子好,很有代表性和表现力:一句是“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一句是“这是一张便条纸,淡黄色并闪耀着太阳一样的光辉”。
第一句关乎短篇小说的开端、主人公的形象、内心情感和主题的走向。就是那个所谓“大”。第二句关乎小说的线索容器的“半张纸”,就是那个所谓的“小”。其次落点妙。
于是课堂就这样在语言和细节的桨橹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学生在揣摩语言中抵达主人公生命深处。
第三,比较阅读使课堂教学庭院深深。
西方现代小说是难解的,此类小说打破了恒常的维度,颠覆了传统小说的意义。
在教学中郑老师设计的两处对比体现了广阔的阅读视野和开放的教学格局。
一处是让作者斯特林堡与叔本华“对话”。
一处是将《半张纸》与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作比较鉴赏。
当然,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读郑老师这篇教学设计仍感教者对小说的理解不够深入,问题的设计过多过细多于芜杂,教学还没能做到直指小说卓然的特色和人的心灵,是否能够删繁就简,披沙拣金, 拈出一个问题:例如,《半张纸》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极“小”写极“大”,谈谈你的理解?引导学生们这样思考:“小”是半张纸,是两分钟,是小人物,是庸常的人生,是两年,是细节,是只言片语,是阅历不深的年轻人,是浓缩的生;“大”是人生,是爱,是贫富,是生死,是绝望和希望,是痛苦和幸福??是更多的欢笑和眼泪,是生命的场景,是千千万万个人生。
然后体会白描、意境、横断面、意识流,体会人生的无常,体会那份复杂和微妙,那份“纸”里乾坤。
“我来过,我爱过,我失去”应是每个人的墓志铭,这也正是“半张纸”所承载的人生的意义和况味。
理论是灰色的,而教学智慧之树常青。
附
半张纸》教学设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华盛虹溪中学 郑 萍
【教学目标】
1.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从而探究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中品味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课前预习】
找出有关描写半张纸特征的文字,梳理半张纸上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
1.作品存在于方寸之间,半张纸勾连出主人公两年的人生经历,这是怎样的半张纸呢?
提示:可从大小、色泽、字迹、内容角度思考回答。
2.梳理半张纸上的内容
提示:可从时间、空间、人物、行业和机构角度回答。
二、细读“半张纸”——数字和红蓝黑之间意识流动的“容器”
活动一:海明威曾经用冰山在海面上移动的宏伟景象来比喻小说的叙述,请通过想象将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填补完整。
活动二:数字的流动中间杂着红蓝黑颜色的流动,请找出与这些颜色有关的课文原句。
明确:“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活动三:请根据数字的流动——主人公的悲喜经历来安排红、黑、蓝三种颜色的填充,将每个电话号码都分别涂上三种颜色其中之一,以此明确主人公在这半张纸上的意识流动。
明确:
红色:艾丽丝——初恋的热情、甜蜜
出租马车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搬运车行、歌剧院售
票处——蜜月的美妙、和谐
蓝色:修女、L医生、岳母、女仆、佣工介绍所、药房、牛奶厂、杂货铺、
肉铺——将为人父的惊喜、不安
黑色:银行——失业的焦虑、恐慌
承办人(埋葬事)——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
三、再读“半张纸”——对比阅读中赏析语言、体会情感
1.这小小的半张纸承载了主人公两年的悲喜,它和主人公都是这篇小说的“主角”,且看他们在英文原版中的出场(幻灯展示):
主人公:the tenant, a young man with a crape band round his hat
半张纸:it was a piece of scribbling paper, yellow and shining like the sun.
这两句的译文也有两种,分别为:
主人公:
①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
②那位房客,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男子
半张纸:
①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
②这是一张便条纸,淡黄色并闪耀着太阳一样的光辉。
提问:结合他们具体出场的语段思考,你们认为关于半张纸和主人公的译文哪句更符合情境,更富有意味?
明确:两个翻译都是第二种比较好。前者:虽然两种翻译语意重心都指向房客,但是第二种翻译,将定语变成同位语,这更突出了对房客的年龄、性别、装
束的解释和说明,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和疑问:他的帽子为什么戴着黑纱?他失去了什么亲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妻子?无论哪个亲人,对年轻的他的打击都是非常巨大的??主人公的出场即带给我们不详的预感和悲伤痛苦的疑云。后者:第二种翻译不仅描述了纸张的基本属性,更赋予它以生命力,也更契合了是它突然吸引住了主人公的目光而不是其他的;也使读者隐约感觉到这个便条应该与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二者之间到底又怎样的故事呢?(这里可提示刚学过的《祝福》中描述祥林嫂的一句话“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词语基本相同,一旦调整了它的语序,那么语意重点和表达的情感也往往随之发生变化。同学们在作文中也要注意运用语序表情表意的特殊作用的技巧。
3.这样有生命力的纸出现在电话机旁的墙上,涂满字迹,思考讨论它为什么不能出现在别的地方呢?譬如客厅茶几上、床头柜上等。
参考:这是主人公常用的,用来记载常用的电话号码的纸,它已经是生活的必需品,主人公要通过它来联系爱人、工作、生活和朋友,它触手可及,它上面的诸多号码都是主人公随手记下的,它就像是一只眼睛,又像是主人公的老朋友,陪着他走过风雨。
4.半张纸带着太阳的光辉,可年轻的房客却戴着黑纱,这样鲜明的对比你如何理解呢?
参考:年轻的房客一出场:
●the tenant, a young man with a crape band round his hat(英文原文) ●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
(三个“没有”重复说有何含义?是期待还是绝望?)
他看过这半张纸后: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为什么要吻了吻,仔细的将它折好,放在“胸”前而不放在其它的口袋?)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明确:感情从低沉到坚强,再到理性地认识这段人生经历的价值,这种理性的转变,伴随往事的回忆而完成。终究是这半张小纸的光辉照亮了陷入黑纱的主人公。
4.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是顺着半张纸上的号码和颜色进行的,而读者却是循着叙述者的目光进入小说的。叙述者一直都跟“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站在一起,这是一种“在场的叙述”,(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小说描写,生死离别)请找出叙述者在叙述事件和场面之外的议论和情感。
明确:①“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一生中的两年”“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这是对过去生活的见证,也是一种感慨,这其中浓缩了叙述者对人生的理解。
②“小心地”、“很快乐地”“那么温柔地”“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
篇四:现当代小说论文
《活着》读后感
文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
王智辰
2013300000038
其实《活着》是我读的余华的第二部小说,读之前先看了电影,本以为是个结局还算温情的故事却没想到原著却是如此的字字血泪,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艰难地在生活中挣扎着,匍匐着,企图安稳地过活,而命运却又是那么残酷地将他们与亲人生生剥离,阴阳相隔,而生活的苦难再次延绵在活着的人的身上,让旁观者觉得死也是一种解脱。
《活着》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已经熟知了命运的残酷,在阴霾到来之前都有所预知,却又是那么安静的以一种近乎平和的心态在接受。有庆在医院里被抽血过多死去的时候,福贵在路上看见小孩冲他喊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有庆不会出事了吧,家珍在猜到了家庆的死讯的时候也只是说:“福贵,你背我去村西看看,福贵,你别骗我了,我知道有庆死了,让我去看看有庆吧,我夜夜听着你从村西走过来,我就知道有庆死了。”凤霞生苦根的时候大出血,家珍也只是把头抵在床边,她早已猜到噩耗,只是在等待再见女儿的尸体一面。《活着》中的人物好像对类似的事情早已麻木,他们早已失去当时可以大声哭号的力气,哪怕是面对生死离别也是能是无声地把泪咽下去而已。
《活着》中的每一个都很苦,都是为了生存而苦苦地挣扎终逃不过命运的戕害。除了苦根,余华给每个人起的名字都很喜庆,“福贵、家珍、凤霞、有庆、二喜......”每个人的名字似乎都显得红红火火,颇有些要过年的味道,然而,事实上,他们的结局却是一个比一个悲惨。到苦根的时候,似乎他们的父母、长辈都已对这个世界绝望,不敢再对这个社会有任何的期许,也不再有什么美好的祝愿,只盼这个一出生就没了娘的苦命孩子能平平淡淡地活下去,不求人间富贵,不求光耀门楣,但愿这个承载了两代人的期望的孩子能平安长大,却也不能得偿所愿。福贵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然而,这句话确实越读越令人心酸,福贵两字只能笼罩他的前小半辈子而已,当这个老人说起这段话的时候,我甚至能透过书本上的字句看到他浑浊的的双眼里的苦痛,其实,福贵才是最惨的一个,命运让他有了一段奢靡的无忧时光却又让他亲手赔光自家所有的财产、气死自己的父亲;命运又在让他有了三代同堂的温情却又让他亲手为自己身边所有的人送葬;命
运让他在枪林弹雨中捡回一条命却又让他一个人孤独终老,与一头老黄牛勉强度日,靠枕头下的十元钱保证自己死后能有个人为他收作,好与家人团圆。或许命运对曾经体味过幸福的人是最残忍的,因为曾经拥有,所以会对迎面而来的苦难更加绝望与难以承受。福贵的名字是最美好的,因而命运给他的苦难也是最深重的。
而《活着》中的人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却不是由他们自己造成,而是这个麻木而冷酷的社会。他们的一个一个接连死去却死得有些颇为荒诞。凤霞死于难产后的大出血,在艰难地抉择了是保大还是保小之后得到母子俱平安的消息,然而,却在漫长等待的亲人们长吁一口气之后却又得到凤霞已难产大出血的消息。有庆死于为难产大出血的县长夫人献血以至于失血过多,终冰冷地躺在了停尸房里。而令人唏嘘的却是县长是福贵多年前生死与共的战场弟兄,多年后他的姊妹同样因难产大出血,却没有人为她来献血。余华在写小说时总是用这种冷冷的语调,让有庆跑步得了第一,让凤霞婚姻美满有了孩子却笔触一转直直地将所有人一同拖向绝望的深渊。不止他们,村里的队长,炼钢时的耀武扬威而红卫兵来的时候却在十几岁的学生面前畏畏缩缩卑躬屈膝;福贵的父亲,做了一辈子的老爷,临终前却连死在自己的祖宅里都无法做到,头靠着粪缸离开人世;嬉笑怒骂的龙二,靠一双会赌的手为自己挣下了百亩良田,强夺了别人的祖宅,却终因这一切在众人面前被五枪打死。那个年代的人都是狂乱的,早上需要扛着锄头出来挣工分,墙上刷满大字报,动不动就会有人被揪去批斗,拳脚相加一番,家里的厨具要砸了来炼钢铁,把一只笨重的铁坨盖上红布拿到县里去请赏。那个年代,疯狂而迷乱,那个年代,人命轻贱得似乎一阵风就能吹走。
余华似乎是在故意地创造着巧合,却巧合得理所当然,福贵家的4口人都死在了同一个医院,有庆、家珍、凤霞、二喜,他们都死在同一个地方,都是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同一个小停尸间里,由福贵或哭天抢地或麻木安静地拉走葬在一处。最后二喜死时,福贵听说又拉去了医院疯狂地大叫,不要拉去那里,不要,不要送去医院。周围的人都觉得他疯了,其实他没疯,他知道水泥从两边压住了人如何还能存活,他知道二喜早已没有生活的希望,他只是知道那家医院送走了他的三个至亲之人,他只是想让二喜远离那里,固执地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家人。
而有根这个角色实在是很特殊,他的出生要去了自己母亲的性命却又早夭于一个临雨的午后,是撑死的。苦根的名字很突兀,在一堆充满年味的喜庆名字里,似乎注定了他苦命的短暂一生。而这个角色也完全不同于其他孩子,完全没有有庆、凤霞小时候的乖巧,却有些少年老成的麻木。他让自己的外公替自己捉麻雀,福贵说自己会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的,一般的孩童,略有懂事也会算了,他却直直地看着外公说“我不要你,我要麻雀。”,在听闻自己
的父亲死前的高呼后只自己应了声边去旁边玩石子,看到旁的孩子玩玩具便想抓来,不能得偿所愿便恼羞成怒地叫“走走走”,想吃面条和糖的时候只叫嚷着我不要吃却死死抓住大人的手走不动。因而其实在一开始看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是颇有点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的,总觉得他何止不太懂事,简直像个阴沉沉的、麻木的小老头,对周遭的人事都如此麻木,连自己外公的性命都看得这么不经意,长大之后一定是个自私而冷酷的人。而在读到苦根的死得时候我又实在不忍,他的出生是那么得艰辛却又死得这么凄凉,因为普通的煮豆子对他来说都是难能可贵要拼命地吃。他的麻木是因为这个世界,因为他从一出生面对的社会就是这么残酷地面对他,夺走他的双亲,让他生活在一个一贫如洗的环境中,因而他不敢说自己想吃,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声说自己不想吃;他不敢让自己的父亲破费替自己买玩具,只能巴巴地向其他的伙伴招着手。喊“来来来”。他的冷酷,他的麻木,是因为没有感受过母亲的温暖,他的奶水都是父亲低着头用一毛钱廉价地买来的,这种冷酷的种子,或许在父亲用三根木棍支着他的尿布晾干干活受人嘲笑指指点点时就已埋下。这个他一出生就面对着的狂乱的世界,只能教会他麻木与冷酷,因为这是唯一可以生存下去的方式。这个苦命的孩子,并不是不懂温情,不是生下来就如此麻木,而是没有人教过他,他的父亲,早就在丧妻的苦痛下寡言少语,跌跌撞撞地生活中哪里有空注意到孩子的变化,失却祖母与母亲的爱抚,在两个男人的抚养下,性格的缺失也是必然。因而命运善待了他,让他品尝着难得的美味安静地离开这个可怕的世界。
除却命运的戕害,《活着》中也有些许脉脉的温情。不管是有些小聪明的队长,还是替二喜不平的工友们,亦或是善良的替福贵拿来糖煮姜汤的乡邻们,都是世事中安静又温情的存在,让人有些微微的庆幸。然而,这些温情在故事中实在是太少,更多的还是顺从地与苦难的命运的安排。在结尾,余华写道,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故事就此结束,社会还是一样的令人无奈,命运还是一样的让人惟有屈服,黄土地在脚下绵延,张开臂膀迎接她饱受艰辛终于解脱的儿女们,但在这一刻还未到来的时候,也就只能活着,在这满是荆棘的世间麻木不仁地像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篇五:方冬妮:《简论池莉小说的创作流变 》 (1)
江西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简论池莉小说的创作流变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方冬妮
准考证号: 201108091234
指导教师: 甲乙
2011年5月1日
目 录
摘要????????????????????Ⅰ 关键词???????????????????Ⅰ
正文 ??????????????????????1
一、新现实主义与池莉??????????1
二、女性意识的突显和发展????????5
三、结语????????????????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中文摘要
摘要:当代文坛众多的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当中,池莉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体。在她的作品中,新写实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格因素,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一种生活的本真状态、冷静的叙述态度,使她成为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成名作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但通观池莉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女性主义激情燃烧着她,使她的“写实”、她的“客观”大大弱化,而理想和观念的表现却显著加强。写实主义的池莉变成了女性主义的池莉。
本文将从新写实小说与池莉、池莉作品中凸现的女性意识两个重要方面对其小说的创作流变进行简论。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女性主义;小人物;平民生活
简论池莉小说的创作流变
当代文坛众多的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中,池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个体。在她的作品中,新写实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格因素。而同时身为女子的她,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认识和奇特的布衣视角塑造了无数固执的女子生命形象充分张扬了她的女性主义意识。
一、新现实主义与池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心中的现代化梦想被现实的生存状况冲击得七零八乱。随着改革开放的窗口越来越大,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一地鸡毛”似的现实出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惊醒了人们的美梦,也动摇了作家“宏大叙事”的根基。池莉的《烦恼人生》等新写实作品适应了社会的这种变化,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也使得新写实小说逐步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 池莉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普通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琐碎烦恼与世俗情趣,并用一种“还原生活”的新写实创作手法,将现实的生活道路改编成故事,进而使她的小说显示出真实的活力与魅力。通过对当下个体生存状况真实、细腻的描写,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在文学创作初期,池莉曾不断尝试各种文学体裁。以1980年为界,在此之前,她的创作主要是诗歌,而此后主要为小说。因此,她初期的小说更多地融入了诗歌的意象和境界,如《月儿好》、《少妇的沙滩》、《雨中的太阳》等。在这个阶段,池莉是个写作的模仿者,没有自己的题材,更没形成自己的风格。 随着生活轨迹的变化,她的身份也不断转化:从乡下知青到乡村小学代课教师、医学院工农兵学员、武汉大学学生、杂志编辑等等。各种不同的平民生活体验增加了她的人生阅历,同时也丰富了她的创作题材。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写作内容:当下人生的烦恼与苦闷。带着一种“转向”的尝
①试,池莉写了《烦恼人生》。这部作品的正式推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的成功,① 刘川鄂:《“池莉热”反思》,《文艺争鸣》,2002年02期
无疑鼓舞了池莉写作的信念,同时也促使池莉反思自己以前的小说创作观念,并 使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写作的题材:平民的烦恼人生;及自己的写作信念:为平民写作。
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一种生活的本真状态。池莉的这种观念与态度实际上也正是整个新写实作家群的观念与态度。
1.内容层面上,注重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池莉对平民生活的关注,突出地表现在她的大部分作品描写的都是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写一些平常人生中的身边琐事:恋爱、结婚、生子、上班、挤车、经济拮据、住房拥挤、夫妻间的矛盾争吵、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丈夫的移情别恋、妻子的不依不饶等。她的作品总是有一条暗线贯穿,就是人生无尽的烦恼。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的成名作《烦恼人生》。小说以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开头:“早晨是从深夜开始的。”以后就以“流水帐”一般的形式描述了主人公印家厚一天的琐碎生活。印家厚本是一个富有才华、热爱学习、能歌善舞、志趣广泛的青年,但恶劣的居住条件、拮据的经济状况、妻子的刻薄挖苦、孩子的抚养,等等,使他的一天不得不在一系列琐碎繁杂的事务中如蝼蚁般忙碌着:从早上的洗脸排队,厕所满员,挤公共汽车,到带孩子,乘江轮,吃饭,奔车间,评奖金,听训导,而在这一天的午夜时分,小说即将结束之时,他又得知借住的平房即将拆迁,而妻子的弟弟却又打算来度假??其中的感情纠葛也有对女徒弟一往情深表白的麻木和恍惚,和对昔日情人的痛苦和无奈的追忆??早已身心疲惫憔悴不堪,最后只有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句苍白无力的古语当作“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对这些日常生活琐事的叙写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全部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我们很难找到情节的戏剧化、因果化,情节模式变成了以自然时间为序的纷繁扁平的日常生活,并且环环相扣、因果相应。既未被理想化,也未被丑化,生活的24小时就是买豆腐、看孩子、送礼、上班、挤车、找保姆、换房子??我们可以想象,印家厚的明天、后天,乃至以后的人生又该是怎样的“烦恼”和不堪重负!面对无奈的现实,他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只有在庸庸碌碌的世俗生活中消磨一生。池莉以十分随意的口气告诉我们一种不容置疑的刻骨①李强:《从池莉的<烦恼人生>看新现实小说》,《文学教育(上)》,2008年第08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