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孩的心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21:17 小学作文
小孩的心读后感小学作文

篇一:《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开始,如果我们不懂孩子,那么我们给孩子实施的“教育”于孩子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我觉得本书的精彩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它是一本由一位有17年幼教工作经历的园长妈妈所著;二、书中不但引入了240个家庭的亲子教育案例,而且还有作者自己带孩子的亲身经历、感受和教育方法;三、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真正把教育融入到了生活;

四、文笔细腻优美,几乎每个案例都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遇到的。

“世界上有三类家长,第一种是既不懂教育,又不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中等;第二种是既不懂教育,但又要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糟;第三种是既懂教育又重视教育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好。”

这阶段一直在琐碎的事务中抽出时间和精力在读《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虽然书已经读了三分之二,理解了一部分书中的内容,但因为种种原因读书读得不够细致,很多深奥的东西没法挖掘出来。但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使得我不得不在空闲之余去思索这些年来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使我不断的反思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孩子的心。 从孩子的视野看世界。对孩子的教育爸爸妈妈们常常会以“自我”的判断为出发点,例如这样是危险的,这是不对的,这样不好,其实所谓的“危险”、“不对”、“不好”更多的是父母个人的主观判断,我们不能从孩子的世界和心里出发,了解他们眼中的事情的真相,常常的就用所谓的判断左右或干涉甚至误导了孩子对世界和事情的认识。

父母平常的心态最重要。为人父母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为此真的是“付出了青春献终生”,哪怕自己再怎样的节衣缩食也不能苦了孩子,但可能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什么样的孩子是真正的“出类拔萃”,相信每个父母都有每个父母的理解和认识。于我而言,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培养成功不是他拥有多少技艺,得多高的分数,拥有多少光环,得到多少奖励;而是他拥有健康的心智,健全的人格,能够开心的学习,乐观的生活,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面对顺境能够随遇而安,简单说就是要孩子有个坚强的毅力,执著的追求,对生活有正确的理解。

要听孩子把话说完。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这么大的人了,还不了解一个小小孩的想法吗!其实真的有可能不了解。孩子一哭闹我们立刻想到“孩子不听话”,不是积极的满足就是消极的压制,但有多少爸爸妈妈能够俯下身去听孩子诉说究竟为什么会哭,如果你能这样做,你一定会有惊喜的发现,发现自己的孩子想法是多么的奇特!女儿特别不喜欢做

公汽,特别是小公汽,开得特猛人又挤,天天都要走路去上幼儿园,早晨空气清新,我也乐得能和孩子一起步行去学校,但有一天姥姥回来和我说,孩子放学回来,说什么也不走路,非要坐公汽回来,可是姥姥非常希望她能刚吃过饭后散步回家,也锻炼了身体。因此两人想法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后来事情过去后问女儿,为什么一定要坐车回来,她的回答感动了姥姥,也让我很受触动,女儿说:天气那么晒,姥姥不是怕晒吗(姥姥呼紫外线过敏,不能受阳光照射),所以就坐车省得晒到她啊??我很庆幸,当时姥姥和我都没有武断的给女儿扣上“不听话”的帽子,否则女儿的心里该是何等的委屈!可是,再想想,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时候做了这样“武断”的事情??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初次为人父母,没有什么经验可谈,父母那辈人的经验已经离这个时代太久远,但有时候想想为什么我们也能够健康的成长,并且很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原因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更多,反到给了我们更宽松的成长空间。恰恰是如此的宽容,成就了我们自信的性格吧。但现在的孩子,几乎父母的全部精力都投入给了孩子,自然无形中也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晚上带孩子到小区里玩,听得最多的就是“你不听话”,只要有家长和孩子的地方,此类的话就不绝于耳,看过周老师的这本书,其中的“为什么要做听话的孩子”很有同感,听话的孩子就一定好吗?什么叫听话?什么又叫不听话?让孩子的心灵得以放松的成长,不要老用听话的标准去束缚他们的行为很重要。

尊重孩子是懂孩子的前提。怎么懂得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将孩子当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平等的和孩子对话,从小给孩子一人平等共处的环境,不用大人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很庆幸这个思想较早的得到了实践。以前也认为孩子就是孩子,没有如此的认识。后来的一次谈话中,先生的同事给了我们这个思想的传输。我们开始尝试为孩子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家庭里尽管有老幼之分,但家中的事情全家人都有决策权,宝宝特别小的时候就可以独立参与进来,从去哪里玩,从她自己衣服的选择,从她要读的书,她要做的事,都首先征求她的意见后我们再实施。这样的好处就是直到现在她自己很有主见,从一岁多开始自己吃饭,到一岁半自己独立用筷子勺子吃饭,二岁半上幼儿园,三岁自己洗袜子,三岁半独立洗漱穿衣整理自己的玩具和书具。父母给她提供平等的空间,她的自主意识会得到发展,父母的尊重,孩子就不会蛮不讲理。在家里,哭是完全允许的,为什么要限制孩子的哭呢,我们常说,想哭就哭吧,哭有很多好处,可以清洗泪腺,可以增强肺活量,可以锻炼身体??呵呵,当你这样告诉孩子的时候,相信几次她就不会再选择哭作为她无理要求的手段了,其实从心理学上讲没有比哭更好的情绪发泄手段了。所以,在家里,我们最不怕她哭,孩子也

知道哭也没有用,因此就学会了凡事要讲道理,只要道理说得通,我们就会赞同。

篇二:《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说到理解孩子,人们自然会想到心理学,想起一大串的术语和一对教科书。当我打开“走进孩子的心灵”看着一个一个案例时,我的感触就是用自己的心灵走进孩子。用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悟。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星球,一本书,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不知道在我的教育旅程中能看懂几本书?读懂几页?

在这本书中分为来两部分:读懂幼儿,读懂儿童。

在第一部分的一个“嘟嘟要做坏孩子,以证明自己”案例,案例中的嘟嘟总是表达要破坏的欲望,尽管他实际上并没有破坏什么。在表述“打死谁”“撞车”等恶劣的愿望时,透露出一种对力量的赞美,对事故的快感,对人与人之间对立关系热烈向往。喜欢当坏孩子。让我联想到我班的胡昊:小朋友走过,伸出一只脚把人绊倒。户外游戏时,趴在别人身上,结果自己弄疼后大哭一场,上厕所时小便小到别人的鞋子上。令人费解的事,在许多情景中,他则表现出恐惧,无辜。有“心软”一面。

怎样走进他的心灵呢?像嘟嘟,胡昊这样的孩子还有。怎样能走进他们的心灵?

幼儿会用攻击性行为,他们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 幼儿的攻击性可以分为两种:硬攻击和软攻击。硬攻击是公开的的挑战,破坏的进攻。外向型的孩子和男孩子多采用这种方法。软攻击用哭闹],装病等方法来指挥家长,内向型的孩子和女孩子多用这种方法。

胡昊是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而且,承担照顾他的母亲平

日里将他送给其他人领。他就在一个没有父爱,母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着。还记得作为插班生到我班时,我问他你的妈妈是谁?他竟然把领他的那个阿婆成为自己的母亲。当时我一愣,胡昊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啊!他要得到别人对他的重视,证明到它的存在。善与恶,建设与破坏,这都是成年人的概念,在幼儿的脑子里面没有这些界限,他们只是有最方便的方式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事实上破坏一个东西确实比建设一个东西要方便。而且,老师家长往往会对破坏性的行为更加关注。

有些心理学家说攻击性来源于挫折,是孩子受挫后焦虑心理的一种发泄。这种情况在平日活动中也会碰到。比如某个孩子听老实的,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总是让着别人,然而有一次实在被欺负急了,不顾一切地大叫一声,浑身发抖,结果这一下把对法镇住了,人家反而对他客气起来。这孩子尝到了党“坏孩子”的甜头,从此也就不甘心当好孩子了。确实,当“坏孩子”比当“好孩子”更自由,完全依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做标准的好孩子,实在太艰苦了。

这也说明我们对好孩子的标准有问题。不合理的“好孩子”标准只能刺激更多的幼儿去当“坏孩子”。

不管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面对一般情况下的虚张声势的破坏,要以宽容,制止一下即可,不要老到,不要老批评,更不要乱扣帽子,这样反而会妨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你的过分的关注反而会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就好像“爱哭的孩子吃糖多,吃糖多的孩子爱哭”。但是对过火的破坏性行为,必须控制,对一贯欺负人的孩子,要适当惩罚。对软弱的孩子,要加以到户,但要叫他们学会自信。

幼儿的攻击性,破坏性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笼统地称幼儿“捣乱”、“不听话”、“坏孩子”,是非常轻率的,十分有害的。

人与人的沟通本来就很难,而成为与孩子的沟通则是太难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中那些来源生活的案例,作为老师着实需要我们细细的去看看。

篇三: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一)

读懂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开始,如果我们不懂孩子,那么我们给孩子实施的'教育'于孩子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因此我利用暑假的阅读了《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书,看完后对我受益菲浅。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听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无条件的服从,不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能有不合'规矩'的行为,它是一种精神枷锁,牢牢的套住孩子。'听话'的孩子,他们温顺乖巧,让家长省心,但是他们不能自主,盲从,怯懦,谨小慎微……'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 我们很多时候会嫌孩子给自己添麻烦而去阻止孩子。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担心孩子把饭撒得到处都是,难以收拾饭桌地板;孩子出门想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们嫌他太慢又穿不好,还不如直接给他穿上;孩子想要洗衣服,拖地板,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会担心孩子弄脏衣服,给我们增加洗衣服的负担……阻碍了孩子,也就阻断了孩子的学习机会,同时让孩子变得懒惰,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不教孩子无原则的谦让' 家长们喜欢让自家孩子无原则的谦让,理由五花八门:比如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小朋友哭了,你让出来吧;小朋友们是客人,你是主人,你该让着他,等等。这些荒唐的理由会严重误导孩子:年龄小的要让——下次遇到比我大的,我也胡搅蛮缠,这样人家也应该让着我;别人哭了就要让——下次我也哭,哭就是武器,哭就可以得利。这些理由是经不得一丝推敲的,到了孩子不讲理的时候,家长又开始埋怨孩子怎么这么不讲理,殊不知,这些都是家长们自己暗示的……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因为所谓的面子,而让孩子无原则的谦让了呢?

我曾以为:孩子像一团泥巴,需要我们去'塑造'我们想把他塑造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孩子需要竞争,如果成人说看哪个孩子吃得最快,保证个个孩子都想吃第一,这样的竞争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要坚强,不要动不动就哭,哭是懦弱的表现;

孩子要懂得分享,孩子不愿意分享说明一个自私,小气的孩子;

读懂孩子的心,明白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始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相互。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一个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想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得先敞开心扉,真诚地接纳孩子,让孩子住在我们的心里。孩子只有真心地感受到了我们的关心和爱之后,才愿意真正地向我们敞开心扉,让我们读懂他们的心。也许我现在还不完全懂孩子们的心,但我愿为此去努力,我愿意让孩子们长长久久地住在我的心里。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二)

读懂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开始,如果我们不懂孩子,那么我们给孩子实施的'教育'于孩子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因此我利用暑假的阅读了《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书,看完后对我受益菲浅。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听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无条件的服从,不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能有不合'规矩'的行为,它是一种精神枷 锁,牢牢的套住孩子。'听话'的孩子,他们温顺乖巧,让家长省心,但是他们不能自主,盲从,怯懦,谨小慎微……'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 我们很多时候会嫌孩子给自己添麻烦而去阻止孩子。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担心孩子把饭撒得到处都是,难以收拾饭桌地板;孩子出门想自己穿衣服的 时候,我们嫌他太慢又穿不好,还不如直接给他穿上;孩子想要洗衣服,拖地板,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会担心孩子弄脏衣服,给我们增加洗衣服的负担……阻碍了 孩子,也就阻断了孩子的学习机会,同时让孩子变得懒惰,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不教孩子无原则的谦让' 家长们喜欢让自家孩子无原则的谦让,理由五花八门:比如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小朋友哭了,你让出来吧;小朋友们是客人,你是主人,你该让着他,等 等。这些荒唐的理由会严重误导孩子:年龄小的要让——下次遇到比我大的,我也胡搅蛮缠,这样人家也应该让着我;别人哭了就要让——下次我也哭,哭就是武 器,哭就可以得利。这些理由是经不得一丝推敲的,到了孩子不讲理的时候,家长又开始埋怨孩子怎么这么不讲理,殊不知,这些都是家长们自己暗示的……想想自 己,是不是也因为所谓的面子,而让孩子无原则的谦让了呢?

我曾以为:

孩子像一团泥巴,需要我们去'塑造'我们想把他塑造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孩子需要竞争,如果成人说看哪个孩子吃得最快,保证个个孩子都想吃第一,这样的竞争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要坚强,不要动不动就哭,哭是懦弱的表现;

小孩的心读后感

孩子要懂得分享,孩子不愿意分享说明一个自私,小气的孩子;

读懂孩子的心,明白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始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相互。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一个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想要走进孩子的心里, 得先敞开心扉,真诚地接纳孩子,让孩子住在我们的心里。孩子只有真心地感受到了我们的关心和爱之后,才愿意真正地向我们敞开心扉,让我们读懂他们的心。也 许我现在还不完全懂孩子们的心,但我愿为此去努力,我愿意让孩子们长长久久地住在我的心里。

以上内容来自京翰教育一对一辅导——针对全国中小学开设课外辅导班,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成长,辅佐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三)

一直以来,自认为自己很重视教育,而且相对来说,还是稍微懂点教育的,因为我既是身为人母,又是有着许多宝贝的'老师妈妈',这是我引以为傲的称呼。也正是因为这个光彩鲜艳的称号,让它夺目的光辉遮蔽了一些我们没注意的角落。总以为自己了解每一个孩子,总以为能进入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总以为孩子的思想自己都能准确掌握到。而这些总以为的背后躲藏着的是孩子们的每一份真实。虽然自己一直工作在幼儿教育的前线,从网上、书上还有单位的>培训中看了、听了、学了不少关于育儿方面的理论。但是实际上遇上一些问题的时候,一个感觉,就是知识和生活联系不起来,不会融会贯通。尤其是在教育自己越来越大的孩子的问题上,更是有很多困惑。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书真的觉得很贴心,周令瑜老师本身就是一位园长妈妈,有着17年的幼教前沿工作经历,她根据自身教育孩子的实例加上引入240多个家庭亲子教育案例,才有了今天的这本《其实你不懂孩子的心》。,在周令瑜老师的书中,我像一艘独自探险的小船,伴随着海浪和波涛,发现一片片从未见过的美好天空。很多都是现实当中遇到而无从下手的问题,作者运用大量的生活实例,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娓娓道出,答案不言自明。好的教育者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家长,如果没有自己的孩子天天的在磨炼,一个人不可能真正的做到懂孩子。

我一边带孩子的同时一边学习怎样带孩子,就怕有些知识懂得太晚,会耽误了孩子,但是当我看到《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的时候,我还是遗憾了,要是两年前就能见到这本书多好!

一、强迫孩子学,等于扼杀他们的兴趣。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众不同,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因此各种补习班就接踵而至。这就像给孩子的身上套上了精神枷锁,连自己活动玩耍的时间都被剥夺了,若严重恶化,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里。这让我不禁把作者的教育方法进行对比,周老师书中提到,女儿聪明活泼而且画画、舞蹈都很棒,但她却没参加过任何兴趣班。周老师说绝不让女儿在6岁前参加任何形式的兴趣班教学,只要她自己感兴趣,做父母的只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材料,外加一点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样既不会抹杀孩子的兴趣,又能让孩子能充分的自由发挥。

二、听话并不等于乖和好,不听话也不等于不乖和坏。

似乎长久以来,大家都认为听话的都是乖孩子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不乖是坏孩子。记得去听同年段老师的公开课,孩子们表现得很乖巧,坐姿端正、上课认真听讲,评课时大家都称赞孩子们很乖很听话,都投以羡慕的眼光。我自己也认为如此,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听话。其实不然,阅读后发现我们又错了。午饭时总能听到一阵阵整齐的声音:'谢谢老师。'嗯,孩子们真听话,总是等这句话说完才拿出自己的小手开始吃饭。而这种情形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必定是加工后的作品。现在看来听来,更像是一群没有灵魂的机器人,一种奴性的表现。试问我们定义好孩子的标准是不是就是:要听话成绩要好。过分听话顺从的孩子往往是在长期的压迫、压制下练成的,而这种长期的压抑不

仅让孩子失去自己的个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像是被控制受管制的傀儡;而且可能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既然不能压制,我们必须相出金点子来,不然让孩子任意妄为也并不妥当。周老师在书中提到,我们要'先听孩子的话,才能让孩子听你的话'.便是要多听听孩子的内心,多阅读他们心中的那些>故事,我们可以要求孩子讲理,但不应该要孩子一味地听话。这让我受益匪浅,我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千万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

三、孩子的专注建立在我们不去随意打断的基础上。

作者在书中提到很多母亲都羡慕她,有一个做事很专注的女儿,而作者向她们透露秘诀时只说了一句,我只是不去打断她所做的事而已。妈妈们又问到怎样让局面扭转呢,作者写到,要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听故事一起玩,用各种方法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宝贝——勒勒,记得他第一天来幼儿园,先从讲台开始,看见东西就玩玩一会就丢,把整个教室都翻遍了,做任何事他没有几分钟热度就失去兴趣了。后来玩积木时,我会去多陪他,问他搭了什么,提醒他稍微改变下会变成很多东西,他的兴趣一下提高了,而我的表扬也让他感到有玩下去的动力,那天他居然没有去换积木,一直玩着同一种积木;另外游戏时,我也会去多帮帮他,和他一起合作,当然少不了鼓励。一段时间下来后,他变了,上课不再随意走动,注意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活中,亦然需要如此。有些爷爷奶奶不太懂,喜欢在孩子做事做得刚起兴时,一直催促孩子去做别的事,这正是让孩子养成不专注习惯的行为。所以我们要保护孩子的一些专注行为,不要去随意打断他们。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周围的事物,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事情,这样或许能让我们能更接近孩子内心的那片天空。孩子是一本阅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细细阅读品尝,才能让我们彼此的心更接近。

在书中,周令瑜老师写道:教育孩子不是做菜,可以边看菜谱边学习怎么做,世界上没有哪一本教育书籍可以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像教人做菜一样来教人育儿。自我学习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边学习边领悟,这比别人直接给予答案更能让人得到真正的提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干到老,学到老,不要照本宣科教育孩子!

之前,看过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对于书中的'巴学园'充满向往。现在,看《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每看一章都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认为我们每个家长如果都能像周周妈一样愿意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俯下身来爱孩子,每个家庭都会是孩子成长中的'巴学园'了!

篇四:分心的孩子这样教读后感

《分心的孩子这样教》读后感—吴东梅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于分心的孩子,第一反应是孩子让人头疼的表现,哪里不好??而没有想到孩子存在的优点,他们会做好哪些??很多时候,我们看事情比较片面,缺少发现的心。

真正读这本书时,完全投入到里面,每当看到一个案例时,我会联想到身边的孩子,再接着,就是去想,我还不了解他哪里?他善良认真的一面,我知道吗?带着心中种种的不惑,我翻起了这本书,每到打动我,以及一些很好的育儿方法时,会立刻记录下来。下面是自己摘抄的部分,以及自己的认识。

1、分心的儿童不喜欢被强迫,不喜欢虚伪的社交,不喜欢被操控。请看着他的眼睛,说你的心里话。

在中心有一个孩子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很差,有时候情绪好时,能做一会训练,有时突然就把导线拔了,说:“我不想做了,我要玩沙盘??”很多时候,看着孩子挺小,一次次耐心的和他说:要坚持住,你是很棒的,一定能把这个做好。可孩子嘴里说着好好,手却突然拔了导线。那次反反复复戴了几次,孩子情绪还是不稳定,我生气了,叫了他的名字,但语调高了一点。孩子转过头看着我的脸,立马安静下来,我能看见他的眼神忽然怕了,也知道我生气了。我坚持了几秒自己的表情,之后和他一字一顿的说老师希望你能做好。之后自己反思,每次的耐心对待,孩子并不知道,也许在他眼里,老师总是要我做什么,而没有在乎他所想的。所以,1、面对面的眼神交流很关键,我们都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对方知道。2、话说的多,不代表行得通,肢体动作与行为很关键。拍拍肩膀,你很棒;亦或是竖起一个大拇指;有的则需要你抱抱他,和他像家人那样说几句心里话。

2、优势取向可以带来希望,热情和正向能量,而缺陷取向则会消灭希望,浇熄热情,并让正能量消失。

这句话对于我来说很深刻,是因为我们惯有的思想,表扬孩子的好,批评他的不好。可事实上,很多缺点的另一面也是他的优点,我们能去发现吗?能带孩子利用自身的特性,挖掘更多好的一面吗?例如:妍妍,很外向,能说,主见比较强,以致有时有点反叛心理。有时去管她,她不服,自己摆出小大人的姿态。后来我们做训练时,旁边也有其他小朋友,这时她表现的是好的一面,像个大姐

姐一样,去帮助别人,甚至别的小孩举足无措时,她会产生超出这个年龄段的想法,真的很让我惊讶。所以,和她聊,而不是总以老师、大人的姿态对待她。既然她外向的一面是热心,爱帮助人,主见过强的一面是由她独特的见解,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引导她去做,我相信她会更好。

这本书,很多案例让我联想到身边各个孩子,也会不断反思自己,哪些方法适合哪种状况,受益匪浅。

篇五:《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沈青华 2005-3 说到理解孩子,人们自然会想到心理学,想起一大串的术语和一对教科书。当我打开“走进孩子的心灵”看着一个一个案例时,我的感触就是用自己的心灵走进孩子。用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悟。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星球,一本书,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不知道在我的教育旅程中能看懂几本书?读懂几页?

在这本书中分为来两部分:读懂幼儿,读懂儿童。

在第一部分的一个“嘟嘟要做坏孩子,以证明自己”案例,案例中的嘟嘟总是表达要破坏的欲望,尽管他实际上并没有破坏什么。在表述“打死谁”“撞车”等恶劣的愿望时,透露出一种对力量的赞美,对事故的快感,对人与人之间对立关系热烈向往。喜欢当坏孩子。让我联想到我班的胡昊:小朋友走过,伸出一只脚把人绊倒。户外游戏时,趴在别人身上,结果自己弄疼后大哭一场,上厕所时小便小到别人的鞋子上。令人费解的事,在许多情景中,他则表现出恐惧,无辜。有“心软”一面。

怎样走进他的心灵呢?像嘟嘟,胡昊这样的孩子还有。怎样能走进他们的心灵?

幼儿会用攻击性行为,他们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 幼儿的攻击性可以分为两种:硬攻击和软攻击。硬攻击是公开的的挑战,破坏的进攻。外向型的孩子和男孩子多采用这种方法。软攻击用哭闹],装病等方法来指挥家长,内向型的孩子和女孩子多用这种方法。

胡昊是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而且,承担照顾他的母亲平

日里将他送给其他人领。他就在一个没有父爱,母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着。还记得作为插班生到我班时,我问他你的妈妈是谁?他竟然把领他的那个阿婆成为自己的母亲。当时我一愣,胡昊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啊!他要得到别人对他的重视,证明到它的存在。善与恶,建设与破坏,这都是成年人的概念,在幼儿的脑子里面没有这些界限,他们只是有最方便的方式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事实上破坏一个东西确实比建设一个东西要方便。而且,老师家长往往会对破坏性的行为更加关注。

有些心理学家说攻击性来源于挫折,是孩子受挫后焦虑心理的一种发泄。这种情况在平日活动中也会碰到。比如某个孩子听老实的,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总是让着别人,然而有一次实在被欺负急了,不顾一切地大叫一声,浑身发抖,结果这一下把对法镇住了,人家反而对他客气起来。这孩子尝到了党“坏孩子”的甜头,从此也就不甘心当好孩子了。确实,当“坏孩子”比当“好孩子”更自由,完全依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做标准的好孩子,实在太艰苦了。

这也说明我们对好孩子的标准有问题。不合理的“好孩子”标准只能刺激更多的幼儿去当“坏孩子”。

不管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面对一般情况下的虚张声势的破坏,要以宽容,制止一下即可,不要老到,不要老批评,更不要乱扣帽子,这样反而会妨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你的过分的关注反而会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就好像“爱哭的孩子吃糖多,吃糖多的孩子爱哭”。但是对过火的破坏性行为,必须控制,对一贯欺负人的孩子,要适当惩罚。对软弱的孩子,要加以到户,但要叫他们学会自信。

幼儿的攻击性,破坏性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笼统地称幼儿“捣乱”、“不听话”、“坏孩子”,是非常轻率的,十分有害的。

人与人的沟通本来就很难,而成为与孩子的沟通则是太难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中那些来源生活的案例,作为老师着实需要我们细细的去看看。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