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搬运食物的视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4:25:40 作文素材
篇一:蚂蚁搬食物
蚂蚁搬食物
四B班 罗梦琪
一天中午,我吃了一个面包,不小心掉了一小片到地上。
我起初不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一只蚂蚁从远处快速地向面包块爬去。它靠近了面包块,用触角碰了碰。
蚂蚁沿着面包的边缘反复触碰,然后慢慢离开,又来到另一边反复触碰,离开。好一会儿,它好像觉得这面包安全了,就用头顶着面包,试图搬回去。可是它无论如何也搬不动。于是,蚂蚁又使出了另一种办法,它用前面两只细小的爪子去推面包块,还是推不动。这样又反复多次,我以为蚂蚁必须放弃了。
突然,这只小蚂蚁真的转身走开了,我想它真的要放弃了。于是,我也在这附近玩了起来。正当我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大群蚂蚁朝着面包块的地方走来。
瞧,这蚂蚁多得不可计数,真的像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奔赴战场。 我仔细地观察,只见一只蚂蚁走在了最前面,后面的紧跟着,它们一路来到了面包块面前。我想那只走在最前面的,也许就是刚才发现面包块的那只吧。
蚂蚁队伍围上了面包块了,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它们有的用头顶住了面包块,尝试了多次,可是面包块一动也不动。后来面包块动了,这下我再凑近更仔细看了,原来所有的蚂蚁都把头顶向了面包块。你看,这样一块对于蚂蚁来说是庞然大物的面包块,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移动了,当然是好一会儿功夫,面包块就被移到了一棵大树下。我又仔细一看,这里有一个洞穴,哦,原来这就是蚂蚁们的家。蚂蚁们要把这面包块搬回家饱餐一顿。
蚂蚁虽小,但团结的力量真的可大呀!
指导教师:张舒笛
篇二:有关蚂蚁搬运食物行为的研究报告
蚂蚁搬运食物行为的研究报告
执信中学 高二(1)班 魏唯
一、前言
蚂蚁几乎到处都可见,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有时候,你在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生物的空地上撒一点饼干屑,一会儿,不知从哪里就钻出几只蚂蚁把饼干一一搬走了。它们是怎样发现附近有食物的?我从电视上、书籍中了解到一些关于蚂蚁的知识。蚂蚁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集体完成的,它们之间的“语言”是信息激素。但每当我凝视那些忙碌搬运食物的蚂蚁时,不禁更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细节。我在想:美食当前,一只孤独的发现者能带些什么信息给同伴呢?它的同伴除了从发现者那里知道有食物之外还能得到其他更多的信息吗?一只蚂蚁找到了自己单独搬不动的大块食物,它总能很快就召集到合适数量的同伴来帮忙把食物搬回巢。它是根据食物的什么特性来分泌激素呢?它会不会错误地分泌激素使很多同伴来搬很小一块食物呢?书中、电视里都没有回答我这些问题,我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仍然没能找到满意答案。在蚂蚁行为研究方面,的确存在着许多空白,所以,我决定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答案。
二、实验方法
(一)寻找合适的观察实验蚁巢
蚂蚁搬食是经常的、普遍的行为,所以不必对蚁巢进行任何人为干扰,在野外对天然的蚁巢进行直接的观察和实验。因此,首先必须找到合适的蚁巢。
我在天河体育中心的西北角,发现了一个较好的实验观察场地。这是一个废弃了的羽毛球场,面积约100M2。在杂草丛生的草地中间,残留着几块水泥地板。在水泥地板下面和草地边缘,我分别发现了好几个不同种类的蚁巢。通过观察比较,我选择了长角立毛蚁( Paratrechina longicornis 膜翅目 蚁科 蚁亚科 立毛蚁属)作为实验观察对象。这种蚂蚁的工蚁体型较大(体长2.3~2.9 mm ),行动迅速,喜欢把食物搬运回巢,而且它不咬人,这有利于进行观察和实验。(图1、2、3)
图1 位于天河体育中心内的一小块荒地,这里有很多蚁巢。
图2 这是被选择来进行实验的蚁巢的巢口
图3 这是长角立毛蚁
(二)实验工作量
1.观察实验过程从2002年8月11日开始到9月下旬结束。共进行了60~70次的观察实验,每次持续2~3个小时。
2.每次实验可以投放5~10份实验材料,整个实验过程共投放了四百多份材料。获得可以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一百多组。
3.每投放1份材料,都要对被吸引的蚂蚁进行4~6次的计数,以便较准确地取得搬运蚂蚁的数目,统计蚂蚁数目过万只次。
(三)实验观察
1.经过反复观察比较,发现每天上午的8:00到11:00和下午4:00到6:00,温度在25~32℃之间是长角立毛蚁反应最活跃的时候。我选择这样的时间段,在蚁巢附近投放食物,用肉眼观察,或用放大镜和双筒显微镜观察蚂蚁的活动。并作实验观察记录。
2.投放不同种类的食物,选择蚂蚁最喜爱的食物做实验材料。(图4和5)
图4 在蚁巢附近同时投放大小相近的饼干和瘦猪肉,蚂蚁很快聚集在瘦猪肉周围
图5 蚂蚁似乎对饼干“视而不见”
根据观察发现:长角立毛蚁对不同类型的食物的喜爱程度不同。归纳如下:
(表1)不同食物对长角立毛蚁的吸引力
食物类型 南瓜饼 咸饼干 甜面包 猪皮 肥猪肉 瘦猪肉 火腿肠 昆虫 喜爱程度 + + ++ +++ +++ ++++ ++++ +++++ 说明:“+”越多,表示越喜爱。
以蚂蚁喜爱的食物如熟猪肉、火腿肠做实验材料,有利于数据的收集。其中,因为火腿肠比较容易进行外形加工的实验处理,所以实验后期的数据主要来自这种材料。
3.材料的处理:实验初期,需要了解食物的哪些信息因素影响蚂蚁搬运行为,所以,是随机地制备不同重量、不同几何形状的瘦猪肉作实验材料。经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到影响蚂蚁搬运行为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块与地面接触的一面的周长和整块食物的重量。所以,我就进一步把材料分为两组进行不同的处理:用火腿肠切成等周长不等重的食物块(图6);以及等重不等周长的食物块(图7)。
图6 等周长不等重量的几个样品,周围聚集的蚂蚁数目有差异
图7 等重量不等周长的两个样品,周围聚集的蚂蚁数目也有差异
4.在距离蚁巢1.5~2M处投放食物后观察蚂蚁行为。从第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开始,到食物开始被搬动,计算所需时间。食物被搬动后马上计数蚂蚁个体数目,每份样本计数4~6次,取其平均值。得到的数据可以反映食物周长和重量对蚂蚁召集同伴来搬运食物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观察结果
1.在蚁巢1.5~2M2范围内是蚂蚁觅食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投放食物之后,一般在30秒内就有第一个发现者。观察其行为,发现它一般先在食物上停留并用口器吸食,然后尝试推动和拖动食物块,如果食物块不能移动就离开。很快(3~5秒)就会出现其它蚂蚁,后者接触到食物后,又重复出现上述过程。如此下去,直到食物被搬动为止。
2.食物被搬动之前,有的蚂蚁努力地推和拖食物,有的却爬到食物上吸食。当食物被移动时,前者比例增加,后者减少。如果食物一直未移动,则后者占比例越来越大。最后,所有蚂蚁都走光了。观察到离开食物的蚂蚁还会重返,重新返回者一般都进行吸食。
3.当食物被搬动的时候,有新搬运成员加入,但也有原搬运者离开,流动数目一般3~5只之间。因此搬运者数目相对稳定。移动的食物使蚂蚁很兴奋,它们甚至试都不试一下“食物”的味道就拖着回巢。(图8、
9)一旦蚂蚁能搬动食物,就一定会把食物搬回巢而不会中途放弃。
图8
图9
4.观察发现,有的材料被搬动所需的时间特别长。为此,我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当食物重量小于1.2g时,蚂蚁一般能在15min之内移动食物;超过这一重量,搬动时间变得没有规律。我投放了一些超重材料加以验证,如1.2g以上的火腿肠和昆虫,结果发现蚂蚁难以把食物搬回巢,最终往往是舍弃而去。我观察到长角立毛蚁缺乏把食物撕扯分割的能力(它不咬人),即使是它很喜欢的昆虫,也只能整只搬动(图
10)。
图10
这些现象表明,蚂蚁搬不动食物时,它们可能发出性质不同的信息激素。考虑到这一点,我认为,食物被搬动所需时间超过15min的数据不能用作相关分析,因为超过这个时间,蚂蚁分泌的信息激素可能与食物重量和周长无关。所以对用于综合分析的数据必须进行筛选。数据经整理后共有2组(表2、3)。
(二)实验数据:
(表2)不同形状和重量的食物从被发现到被搬动在15min之内的实验数据
样本
号码 食物
重量 食物
周长 平均
蚁数 样本
号码 食物
重量 食物
周长 平均
蚁数 样本
号码 食物
重量 食物
周长 平均
蚁数 1 0.3 4.8 12.5 23 0.04 3 5.8 41 0.35 5 17 2 0.4 5.2 19 24 0.37 5.2 23 42 0.3 1.1 14 3 1.2 5.8 44.7 25 0.35
4.6 24 43 0.1 1.5 8.5 4 0.17 5.6 19 21 0.38 5.4 28 44 0.21 3.2 16 5 0.16 5.6 19 22 0.2 6 22 45 0.21 3.6 20 6 0.17
3.8 17 23 0.04 3 5.8 46 0.35 3.2 19 7 0.1 2 7 24 0.37 5.2 23 47 0.41 3.6 28 8 0.12 2 9.5 26 0.2 3.4 14 48 0.7 5 28 9 0.05 1.4 3 27 0.15 2 12 49 0.5 5.2 23 10 0.15 1.8 14 28 0.5 4 18 50 0.35 6.4 19 11 0.13 1.8 8.8 29 0.2 7.4 22 51 0.38 2.8 16 12 0.1 2 8.3 30 0.3 6.8 24 52 0.5 2.8 20 13 0.02 1.2 1.5 31 0.3 6.8 25 53 0.45 3.14 18 14 0.38 6.6 16 32 0.55 4.8 20 54 0.39 3.14 23 15 0.4 7.2 31 33 0.2 4.4 18 55 0.9 4.6 34 16 0.4 7 29 34 0.69 4.1 34 56 0.9 4 24.8 17 0.16 6.6 8.3 35 0.05 1.1 3 57 0.45 6 28.8 18 0.38 6.6 9 36 0.4 5.1 27 58 0.79 6.4 29 19 0.38 6.6 27 37 0.2 4.6 16 59 0.59 2.8 17 20 0.48 4.6 22 38 0.15 3 6.5 60 0.62 5.4 23 21 0.38 5.4 28 39 0.15 3.8 11 61 0.8 4.4 30 22 0.2 6 22 40 0.55 4 17 62 0.45 6.8 25
(表3)单因素变量(与地面接触一面的周长相等和重量相等)实验数据(搬动时间在15min内)
食物周长4.3 cm 食物周长6.3 cm 食物重量0.8 g 食物重量 0.3g 食物重量 g 平均蚁数 食物重量 g 平均蚁数 食物周长 cm 平均蚁数 食物周长 cm 平均蚁数 0.1 12.4 0.3 18.7 9.7 42.2 5.5 21.3 0.22 13 0.15 17 8 39.4 4.4 20 0.32 20.6 0.33 22.9 6.7 39.4 4.7 17.3 0.39 19.5 0.5 26.2 10.4 47 7.4 23 0.25 18.2 0.25 27.6 10.6 47.8 5 20 0.52 24.4 0.26 22.3 10.5 35.2 4.3 18.5 0.15 14.3 0.43 27 9.3 35.2 8.8 24 0.35 21.3 0.2 20.4 6.3 34.8 2.9 17.8 0.2 13.4 0.5 29 6.9 25.4 4.5 19.5 0.3 18.8 0.63 33.4 9.6 31 5 18 0.6 30 0.6 28.2 8.6 29.6 4.4 22 0.3 2 20 0.35 20.2 11.6 39.4 6 23.7 0.45 26.2 0.43 30.7 8.9 36.8 5.4 24.3 0.75 37.3 7.7 27 1 34.1 8.5 30.4 0.7 34.7 13.3 43.8 6.6 30.8 8.2 43
(三)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1.对表2数据的统计分析
表2数据来自实验初期,随机制作重量和形状不同的实验材料,记录重量和周长。根据表2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1)蚂蚁发现食物并搬运回巢,其间,第一个发现者必然分泌信息激素招募同伴。观察发现,食物块小,招募的蚂蚁数量少;食物块大,招募的蚂蚁多。因此,食物块的大小必然影响发现者的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聚集蚁数的多少。
(2)观察蚂蚁的搬运行为可见,蚂蚁是沿着食物边缘推动和拖动食物的。(图11)如果食物块较大而轻,则可见搬运蚁数量似乎偏多。所以,食物的重量和食物的周长都是影响蚂蚁聚集的因素。
图11 长角立毛蚁并不切割和举托食物,而通过推动或拖动将食物搬运回巢
(3)分别将食物重量和食物周长作自变量,在单位时间内,所吸引并搬动食物的平均蚁数因食物的重量或食物的周长而变化,所以是因变量。以回归和相关法分析食物重量与平均蚁数、食物周长与平均蚁数的关系。
(4)分别以自变量作横坐标,因变量作纵坐标,绘制散点坐标图。(图12)
图12
(5)分析图12—1和图12—2散点坐标图可见,多数观测点都比较接近趋势线,所以, x 和 y 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具有相关性的关系。以下进行这两组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分析。
当变量x为食物重量,则与变量y(平均蚁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r 是:
其中
根据表2数据计算得:
L xy=97.91835
Lxx=3.4338
Lyy=4503.664
r =0.7874
r > 0, 为正相关。由于存在抽样误差,为证实x与y真实地存在着线性相关性,以下对r进行显著性检验:
假设H0:ρ =0 (即:假设无线性相关性)
取α =0.01 , df = n-2=60 。
查检验相关系数ρ =0 的临界值( r α)表得: r α=0.3248
r> r α, 拒绝H0 , 表明x(食物重量)与y(平均蚁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达食物重量与平均蚁数之间的关系为:y= bx +a
计算得a为8.74,b为28.52, 即:y= 28.52x +8.74。
平均蚁数y也可能因食物周长而发生相关变化。将食物周长作变量x,则与平均蚁数y之间的相关系数 r 是:
L xy= 559.169
Lxx=190.62
Lyy=4503.664
r = 0.6035
r > 0, 为正相关。因为样本数与上述食物重量与蚁数相关分析一致,所以进行 r 显著性检验是一致的,r> r α, 拒绝H0 , 表明食物周长x与平均蚁数y之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a为 6.31 ,b为 2.93 , 即:y= 2.93 x +6.31
2.对表3数据的统计分析
上述统计分析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食物的重量和食物周长都影响蚂蚁的聚集数量。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进行了两组单因子变量控制实验:第一组是固定食物与地面接触面的周长,改变食物重量,。第二组是固定食物重量,改变食物与地面接触面的周长,。食物被搬动的时间超过15min的实验数据剔除,整理后得表3。
自变量为食物重量时的分析:当食物周长固定为4.3 cm 时,食物重量与平均蚁数的相关系数 r =0.953。 r 显著性检验:样本数13, df =13-2,选取α =0.01, 查表得 r α =0.6835 。r> r α,线性相关性极显著。直线回归方程式表达为: y=35.4x+7.97
食物周长为6.3 cm 时,食物重量与平均蚁数的相关系数 r= 0.85。 r 显著性检验:样本数16, df =1 6 -2,选取α =0.01, 查表得 r α =0.6226 。r> r α,线性相关性极显著。直线回归方程式表达为: y=22.9x+16.3 自变量为食物周长时的分析:当食物重量为0.8 g 时,食物周长与平均蚁数的相关系数 r =0.542。 r 显著性
检验:样本数18, df =18-2,选取α =0.05, 查表得 r α =0.4683 。r> r α,线性相关性显著。直线回归方程表达为: y=1.94x+19.2
当食物重量为 0.3g 时,食物周长与平均蚁数的相关系数 r =0. 7074 。 r 显著性检验:样本数13, df =13-2,选取α =0.0 5 , 查表得 r α =0.6835 。r> r α,线性相关性显著。直线回归方程表达为: y=1.18x+14.5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
1.对食物重量和周长与被吸引蚁数的平均数具有相关性现象的解释
根据我观察到的现象,我认为,蚂蚁发现食物时,它首先要试一试有没有搬运价值,然后尝试搬动,当搬不动时,再分泌招募同伴的激素。这是连锁的招募行为,这符合生物节省能量的规律。在人类社会,人们往往也是在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时才会请求帮助。每一只接触到食物的蚂蚁的行为和分泌的激素都是相似的。因为首个发现者离开食物之后,它的同伴不是一下子蜂拥而来,而是陆续到来的。这样,每个因搬不动食物而离开的发现者都招募一定数量的同伴,一直到食物被搬动为止。所以,被吸引的蚂蚁数目与食物重量成极显著的正相关。
由于食物边缘是蚂蚁搬动食物的“工作空间”,食物被搬动之前,每个发现者都招募一定数量的同伴,这些后来者都尝试搬动食物,如果搬不动,它就分泌招募激素。所以,当“工作面”(食物周长)相对大时,分泌招募激素的个体相对较多;而“工作面”小,能接触食物的蚁数少,因此,招募蚁数就少。这是食物周长与搬运蚁数之间成较显著相关性的原因。
2.对蚂蚁搬动食物时的行为的解释
为什么食物块较大会导致蚂蚁放弃?我认为,每一只蚂蚁第一次发现或接触食物时,试搬未果而离去招募同伴,当它返回,第二次接触同一块食物,而食物仍未被搬动时,它并不进行第二次招募行为,而是分泌抑制激素,并爬到食物上大嚼。这样,抑制搬运的激素越来越多,蚂蚁们都在食物上大嚼一阵最后都离去了。一般可见,超过15min仍未能被搬动的大型食物块,都会因为第二次返回的蚂蚁数逐渐增加而导致搬运蚁数逐渐减少。
为什么食物一旦被移动,蚂蚁们就不会放弃?我的看法是:食物被移动之后,拖或推动食物的蚂蚁同时还分泌激素“鼓励”同伴搬动食物。食物被搬动时,所有搬运工们周围积聚了大量“鼓励”激素,所以它们很兴奋。不会中途放弃就是因为食物移动,刺激蚂蚁释放“鼓励”激素,使每只搬运工都更加努力工作,而努力工作的蚂蚁又因为食物移动而分泌“鼓励”激素,所以,最后蚂蚁们是必定成功的。上文的图8、图9就是蚂蚁们被“鼓励”激素刺激后兴奋的表现。
四、实验结论
(一)接触食物、拖动食物是蚂蚁搬运或蚂蚁召集同伴搬运食物的两大基本行为。所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食物的重量和食物的周长都能影响蚂蚁聚集的数量,其中,食物重量是食物能否被拖动的决定因素,所以对搬运蚂蚁数目的影响最大,食物越重,吸引蚁数越多;食物周长决定有多少蚂蚁能同时接触食物,所以对吸引蚁数也会有影响。
(二)当食物过重(超过1.2克)而超过蚂蚁搬运能力时,蚂蚁会更多地选择直接吸食食物。因为将食物搬运回巢所付出的代价大于就地吸食,蚂蚁选择后者,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也是蚂蚁适应环境的原因之一。
(三)在食物的发现并被搬运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蚂蚁之间的多次集体合作完成的。蚂蚁之间很可能是通过各种不同激素的分泌来控制蚁群的搬运行为的。
五、收获与体会
一、进行科学实验,首先要了解我所做的实验的相关信息。这样,我就必须学会查找资料。资料来源是非常广泛的。我学会了如何抓住要查找信息的中心内容和关键词,以此为依据,到图书馆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书籍,上互联网找到相关的信息网站。
二、数据统计分析是一种很有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我学到如何使用相关系数法来分析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有关联,关联的形式和程度如何;我还懂得如何使用回归方程,用自变量估计预测因变量。以后我还可以将相关法、回归方程与函数图象结合使用,分析解决一些两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包括政治学科中的一
篇三:蚂蚁搬食物
蚂蚁搬食物
有一天,我不小心把饼干碎片掉到了地上。一只蚂蚁看见了,就想把它搬回家,可是它搬不动。它有点急躁,可又无可奈何,最后,只好调兵遣将,请来许多蚂蚁,蚁多力量大,它们果然把饼干碎片搬动了。
我认为蚂蚁很团结,还爱互相帮助。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向它们一样团结、友爱。
篇四:蚂蚁搬豆(修
小班歌曲:《蚂蚁搬豆》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喜欢演唱,愿意大胆的表演。
活动准备:小蚂蚁的头饰,“豆子”,《蚂蚁搬豆》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呀……变成大老虎呀,嗷呜嗷呜!
(二)蚂蚁搬豆
1、引入蚂蚁
师:小朋友你们吃饱了吗?我们的一个动物朋友呀,也对子饿了,他准备出去找食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把!出示蚂蚁头饰。
2、歌曲欣赏
师: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去找食物的吧!教师播放音乐视频
3、提问
师:?小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
?他怎么做?成功了吗?
?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么样?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作:用力时,思考时的相应动作)。
4、音乐表演
?幼儿再次欣赏音乐,进行跟唱,并尝试随着音乐进行表演(教师带领)。 ?教师帮助幼儿分配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三)结束
1、师:小蚂蚁们齐心协力将豆子搬回山洞中来,现在我们一起去将豆子煮熟了,来分享吧!教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执教者:陈蒙蒙 2014年4月11号
篇五:蚂蚁为什么不停的搬运食物
蚂蚁为什么不停的搬运食物?
蚂蚁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多年了,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蚂蚁的踪影。据估计世界上存在2万多种不同的蚂蚁,因此蚂蚁被称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但另我们奇怪的是,每当我们发现蚂蚁时,它们大多是在搬运东西,且多为食物。
为什么它们总是在搬运食物呢?
蚂蚁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蚂蚁的群内系统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蚂蚁的群内系统。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居住在一个大的团体中,这些群体可能由上百万只蚂蚁组成。在每个群体中都有蚁后、工蚁、士兵蚁以及雄蚁,它们的任务是各不相同的。
蚁后成年后的主要任务是产卵,一般来说一个蚁群中只有一个蚁后;雄蚁寿命很短,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和蚁后交配,在交配结束后它们就要面临死亡了;士兵蚁的体型比较大,实际上就是大的工蚁,它们是没有生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蚁群安全,抵挡其他蚁群的攻击。
工蚁是蚁群中数量最多的,它们也没有生殖能力,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它们为蚁群做所有的工作,包括喂养幼蚁、为整个蚁群寻找并储存食物。因此我们看到的搬运食物的蚂蚁都是工蚁,它们在为整个蚁群辛勤忙碌着。
蚂蚁的生活习惯
了解了蚂蚁的社会系统,接下来我们要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惯。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在春天到秋天看到蚂蚁,因为蚂蚁在冬天是要冬眠的。到了冬天,蚂蚁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而下降,它们的行动会变得非常迟缓,因此它们需要找一个温暖的地方进行冬眠,有时是土壤中,有时是在大树下面。 为了冬眠,蚂蚁们要在秋天吃大量的食物来储存体内的脂肪,在接下来的整个冬天它们是不进食的。正因为如此,蚁群中的工蚁们每天都在寻找大量的食物,保证蚁群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吃到足够的脂肪来抵御冬季的寒冷。 蚂蚁钟爱的食物
蚂蚁一般喜欢什么食物呢?我们经常会在糖或者有甜味的食物周围发现大群的蚂蚁,这是因为蚂蚁非常喜欢甜食,它们对蜂蜜和糖的气味非常敏感,甜的食物能够给蚂蚁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不过它们并非只吃甜食,死去的昆虫、植物的种子等也是蚂蚁的重要食物。
当工蚁们发现固体食物时,它们会独自或者和同伴一起把食物搬运回蚁穴。而当它们发现了蜂蜜等液体食物后,会把液体储存在腹腔里的囊中,然后回到蚁穴直接从嘴里一点一点的喂给其他的同伴。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蚂蚁搬运同伴的尸体,这些工蚁的任务就是打扫蚁穴,清除蚁穴内的垃圾,包括这些同伴的尸体。有一种欧洲木蚁喜欢参与长时间的血腥战争,在战争结束后,胜利者会把失败者的尸体带回蚁穴吃掉,因为蚂蚁的身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蚂蚁的搬运能力
我们经常会看到蚂蚁搬运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食物,那么蚂蚁能够搬运多重的物体呢?根据蚂蚁的种类以及蚁群类别的不同,蚂蚁的搬运能力也各不相同。如山茶胶木类蚂蚁可以用下颌骨搬运最大达身体5倍重的物品,如果是在地上拖拽物体,这种蚂蚁能搬运超过其身体25倍的重量。
不同种类的蚂蚁在搬运食物时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体型较大的蚂蚁一般会独自搬运或者与另外3-4只同伴一起搬运,而体型较小的蚂蚁则会数十只一起组成团队来搬运食物,或者把食物撕成小片来分别搬运。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