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寄物于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4:51 字数作文
作文,寄物于人字数作文

篇一:状物作文:随命寄意

状物作文:随命寄意

状物作文:随命寄意

风车在四季的轮回里静静的转动,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潺潺的流淌,且凭着流淌的记忆向奶奶的在天之灵寄意吧

题记

我未曾见过奶奶,那个永远都无法被我诠释的人

听爸爸讲,奶奶是被人贩卖到这儿的,在她年仅3岁时。后来被一对夫妇收养了。生命的生命,岁月的岁月,后来的后来,她成了爸爸的妈妈。

那时条件不佳,又逢打仗时期,爷爷常年在外,家中的重担便沉沉的压在了奶奶的肩上。她要照顾孩子,维持家庭,还得供孩子们读书。一个人一双手撑起一个家。她拼命的赚钱,一天的忙碌,为了5分钱去给别人缝衣扣,是啊,缝一排衣扣可以赚的5分钱,对她来说都是那么重要。

一则喜讯传入家中,爸爸考上大学了!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考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家里的人都很高兴,熟知的人也前来祝贺。但喜中伴忧,读大学要花好多钱,资金从哪里来?大家都知道家境的贫寒,但欣慰的奶奶仍坚定的点点头,毕竟,爸完成了奶奶的心愿。

终于,时光纵横,四年后,爸爸大学毕业。然而,时日不久,奶奶便卧病不起她得的是绝症!爷爷将爸爸叫到身边:说什么都得治!一家人四处奔波,四处借钱,年龄还小的叔叔和姑姑也都辍学去赚钱。然而,上苍不尽人意,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奶奶还是走了

我木然,静静的看着爸爸。他哭了,那个坚强的人,从未在我面前落过一滴泪的人,却在给我讲述奶奶的故事时满脸泪珠

一路荆棘遍地,一路艰辛拼命,一路苦思,一路冥想,那些关于水的想象,那些关于火的俗念,那些关于水与火的纠缠,犹如生命边缘的最后挣扎。然而结果早已不重要,她还是走了。

我无法拒绝生命中残存的情愫,毕竟,我是奶奶孩子的孩子,跏趺于她的脚下,我只是一个朝觐的托钵者,恪守着命运的馈赠。也许,只是上苍看她苦了一辈子,想让她安静的休息。

爸爸转过脸去,用手背轻拭眼中那闪闪的东西。他说,先前奶奶有个心愿,就是到五台山去看看,去转转。这是她临终前都未能完成的心愿。奶奶去世后不久,爸爸便带着他的遗像去了五台山。因为在爸爸心底一直储藏着,储藏着

奶奶那个未完成的心愿。是啊,奶奶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的确也该歇歇了。我想,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天堂,如果奶奶真的可以看得见爸爸,看得见爸爸陪她一起游五台山,她一定会很欣慰的

现在,初夏,微凉的季节,在季节与季节握别的感受里感受着爸爸的感受。生命,定格无悔的路。是的,上苍的安排总叫人无奈,我也只能这样再一次相信命运。

儿时,孩子总是在母亲的怀抱中听悠远的嘱托。当孩子成为游子,再当游子心累之时,再想回到母亲身边听她那唠叨的心语时,母亲却已不在了但我深信,日月轮回的时空,在奶奶的回眸处,终会完成灵魂和生命的誓言! 后记:

我不曾见过奶奶,任凭我怎样闭上眼睛,想追随飘逝的记忆,但我还是抓不住一丝有关她的痕迹。爸爸讲了许多,我只是截取了很少的一部分,我在想如果奶奶还在世的话,我这个做孙女的会有多么的幸福。命运不公我终于相信了。我想,如果奶奶可以感觉得到,可以听得见爸爸的心声,可以看得见爸爸的泪滴,她在上苍那里也一定会笑的很幸福吧!

篇二:2015届高考备考作文论预测述类之“寄未来于正确方向”

2015届高考备考作文论预测述类之“寄未来于正确方向”

2015届高考备考作文论预测述类之“寄未来于正确方向”孙延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11月22日作文】 2008年,15岁的雷楚年是磁峰中学初三学生。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瞬间,雷楚年撒腿跑到了操场上。发现很多同学还没有下来,他又急匆匆地跑回了教室,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里面的7名同学,自己从教室旁边的那棵树,纵身而下。瞬间,教学楼在轰然倒塌。 当地电视台报道他的英勇事迹,央视新闻频道5.12大地震特别节目《铭记》还给雷楚年做了一期14分钟多的《少年雷楚年》的专题,雷楚年成为全国37名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的一员,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成都一所重点中学免费录取他,每月发放200元补贴,各科老师还给他“开小灶”。在荣耀和光环面前,雷楚年最终迷失了自己。逃课、谈恋爱、赌博,输赢上万。多次去三亚、北京、厦门等地游玩,住五星酒店,租豪华车开。买头等舱机票,吹嘘能帮女友当空姐诈骗10万,吹嘘能帮孩子进重点诈骗17.5万,吹嘘能帮人买驾照,诈骗13.8万,还以发包工程为幌子,骗了巫某等二人5万元?? 寄未来于正确方向

没有人注定一生平庸,我们只要找准人生的方向,凡人也能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间绽放出生命光彩。每个人都有英雄情结,找准方向,你会像蛟龙掠过浅滩小河,到浩瀚海洋上击水三千,实现英雄梦想;你就会像大鹏飞跃平地低空,在苍茫天宇中扶摇直上,你也会成为空中霸主。但是,成为英雄后怎么办?汶川抗震小英雄雷楚年,在荣耀和光环面前,最终迷失了方向,为人们做出了悲剧性的回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找准方向,才能把握人生。芸芸众生,各有属于自己理想目标,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向,用勤奋和拼搏去奋斗,把握人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有目标,生活才有意义”;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闯将鲁迅先生,上学期间,就接受了进步文化的教育,树立了人生的大目标。他认为改变现状,必须从改变国民的精神入手,于是弃医从文,拾起文化的武器,用文匕首,同旧思想、恶势力展开斗争;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最终选择了文学,最终成为一代文豪。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者是不断的在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正确目标,并且能够坚持下去。

理智与愚昧在一念间。当看到他人成功时,我们应该为之喝彩,而不是嫉妒。别人之所以能够成,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努力,但如果你认为这是上帝对自己的不公,那你也许太天真,太愚蠢了。现代社会,有许多公务人员或官员,他们开始步入社会时,都是豪情满怀,立志干一番事业。可是,当他们看见别人,特别是商人经商发家致富后,一时间心理失衡。理智被愚昧代替,大肆贪占索要公私财产。刚抓获的秦皇岛市供水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就是这样的败类。1.2亿元,37公斤黄金,68套房证,小官巨腐。请不要跌入自己挖好的陷阱。 希望与失望,一字差。当凡人成为英雄的时候,就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各种各样的诱惑就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向左转,可能是前途一片光明;向右转,可能是一片黑暗;向前进,可能是走的更远;向后退,可能是万丈深渊。为什么同时抗震小英雄,有人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立志支援西部教育?有人成为诈骗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站在十字路口,因迷失而犹豫,因坚定而光明。条条道路四面八方,通向理想的之所在。青年朋友,选择人生的方向,千万要慎重啊! 我们坚信,只要坚信人生目标并努力追求,就不至于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自我;只要永远记住自己的职责,就不会在迷茫大雾中走失;只要找准方向,不能让雾霾遮住双眼,就不能被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的紫葡萄化为秋天的露水,即使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里,我

依然固执的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美好生活的来临。.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2015届12班 刘伟东

指导教师:孙延堂

【修改与点评】师评:结尾化用诗句《相信未来》,给人以振奋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生评:(施禹彤)本文开篇照应题目;全文紧绕“方向”二字,列举三个实例,材料新颖,现代当代相结合,充分证明论点,吸引读者。三个小标题充满诗意,且高度概括每段内容,结构说那个给人以紧凑之感。全文层次清晰,结构谨严,首尾呼应,在扣题中升华中心。

篇三:材料作文

借你一双慧眼,审清材料作文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上次作文课我们学习了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对象法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至少有一个对象。而一个对象就有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就有一种立意。如果有两个对象,那肯定就有两个角度,就有两种立意。如果将两个对象结合起来,那就会形成第三个角度,产生第三种立意。考生抓住对象,就抓住了角度,就可进而据此准确立意。

如:美国哈佛大学期末布置了一门课程的开卷考试,让学生回家去做,开学后交卷。老师改卷时发现有近一半雷同现象,学校认为是学生互相交流、无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严重作弊行为。哈佛大学讲家丑公布于众,一个个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最严重的劝其休学一年。

此材料有四类对象,并生成四个角度:一是学生,二是老师,三是学校,四是前三者的结合。从学生看来,出现考试雷同现象,实质是不诚实的表现,是严重的作弊违纪行为,可立意为“要坚守诚信”“诚信也是一次考试”。由老师来说,发现作弊,认真较劲,教育学生,维护声誉,可立意为“严格就是负责”“不能容忍作弊”。就学校而言,不隐不瞒,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可立意为“严格管理才有好名声”“敢揭家丑更让人敬佩”。而将三者结合,可立意为“名校是严格管理出来的”“教育,必须以育人为先”。

二、主次法

相比较而言,材料中的人物常常有主要与次要的分别,事情也往往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其蕴含也有本意与附加的区别。内核与外表的差距。正因为这样,考生只有分清主次,只有明确轻重,从“主”从“重”出发,才能准确立意。如:

晏子是齐国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他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材料中出现了三个正面人物:一是官至相国的晏子,二是知错能改的车夫,三是贤明的车夫之妻。相比较而言,车夫之妻是最主要的人物,车夫是稍次的人物。因此,根据人物的主次之分审题立意,其最重要的意旨应是“劝谏”“惟德是举”;稍次的应是“善纳雅言”“闻过则改”;最次的则是“贵在识人”“知人善任”。

三、角度法

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

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四、筛选法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可能会有多个角度,但写作中我们只能选取其一,因为文章中心只有一个,所以对于符合题意的多个角度要进行筛选。选取最适合我们写作的角度。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标准筛选出最佳角度。

1、命题要求限定的角度 2、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 3、有时代感、有针对性的角度 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2、例:如第三种方法中的例子,从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我们可以选取横向立意——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从具有新颖的角度,我们可以反向立意——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五、明限法

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

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六、倾向法

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七、寓意法。

材料: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则寓言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讲一只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最终流产;第二层讲这只蜗牛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死于草丛之中。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立志不切实际;二是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八、原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

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抓山羊为什么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招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九、关键句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十、关系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一、求异求同法

求异和求同的思维方法适合审读多则材料。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共同点找出来,加以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求同法);或者求同之后再求异,找出共同点中的不同点,把这种同中之异作为立论的侧重点(求异法)。

如:1、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2、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3、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4、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5、徐特立42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共性: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倘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我们需从相同中发现不同。1与4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5是讲徐特立42岁苦学法语有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我们可以立意:青年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十二、辩证互补法

即运用辩证思维在对立的观点中寻求统一。有些题目中,两则材料之间或一则材料内的两个方面存在对立倾向,两者分别看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的。实际上,这两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这就是辨证互补法。用辨证互补法立意,往往是最全面、最严密的立意,也是最切合题意的立意。

如:1、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2、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1“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2“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的指导。两者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因此我们可以辩证立论: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篇四:运用寄托物抒情说理类范文欣赏

运用寄托物抒情说理类范文欣赏

为自己的感情寻找一个“寄托物”,可以让叙事、抒情、议论更加形象生动,因此成为近年来考场作文常见也易得高分的一种写作形式。以下几篇文章便是这类形式的范文,可以写成记叙性散文,也可以写成散文式议论文。请同学们用心揣摩,加以模仿,创新,取其亮点,补其不足,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好文章。

1、菊花飘香的时节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作文 寄物于人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对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认为他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

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哮,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点评】写以物喻人类文章,写物,不仅要写形,更重要的是写神,写气韵,让物与人浑然相融。本文用三个小标题,分别选取三个极具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分别以菊花的高洁、菊花的傲岸、菊花的骨气象征其品格,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

2、向日葵没有眼泪

从我记事起,家中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黄向阳,是重瓣的那种,花期很长,在盛夏的阳光里常常开成一片海洋,让人分辨不清是哪一瓣在反射着阳光,只觉得耀眼眩晕。

这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在我出生时种下的,每年留种,每年播种。

模糊的记忆里留存着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我忽然发现花丛中蹲着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正在悉心清除杂草,扶正微微倾斜的花株。

“爸爸,向日葵哭了吗,这上面怎么沾满了泪珠呢?”彼时的自己总是爱强调自己的见解,以为一切都是这样。

“没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没有眼泪的。只要太阳一照射,它们马上就坚强乐观了。”年轻的爸爸少有的耐心模样在那一刻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说话时微微张合的嘴唇,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于是,在我那有日记情怀的年纪,我便在日记本的扉页写下了这句话——向日葵没有眼泪。

阳光普照大地,向日葵盛开又凋谢,我也渐渐长大了,但心中的倔犟与固执没有改变,一如儿时记下的那句话,心中还惦记着向日葵的眼泪。

终于走到高三,以为自己已足够完美、心灵强大,以为一切都将按着自己心中的轨迹发展,就像向日葵的生命旅程。

“爸爸,你到了吗?我们下课了。”难得的休息日,我和爸爸约定吃饭谈心,在这人生的转折点,我似乎与爸爸也变得亲密起来,至少没有了年少时的冲突。

“爸爸还有些事,你在校门口等一等吧!”他似乎真的很忙,电话就这样被草草挂断。

天气还有些冷,下午天一直阴沉沉的,有风吹过,让人心烦意乱。街道上甚是喧嚣,车辆、人流、尘土等搅在一起,没一会儿,雨便大滴大滴地砸了下来。慌乱中我躲进了校门口的值班室,湿湿的外套贴着后背,心里禁不住开始抱怨起来。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街对面时,我竟没有叫出口,只看见雨滴拍打着他的身体。他穿过马路走过来,弯着腰,好像在护着一包红色的物品,可能是给我买的,可我心中依然不满,没有期待和惊喜。他的裤脚早已湿透,甚至还沾满了泥水。或许是我长高了,总觉得此时的他不再高大威武,也没有了儿时痛斥我时的挺拔模样。

我慢慢走出值班室,朝着他的方向走去。时光赋予我怀念和遗忘的力量,过去我觉得不能理解他,现在觉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现在与过去重叠,记起若干年前的那个清晨,他告诉我说向日葵没有眼泪,此时的我,泪流满面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他潮湿而温暖的拥抱。

爸爸,请原谅我的自我与固执,成长中的我不能没有你,我需要你的宽容与教导,是你教会我不再自我,不再骄傲,用心感受周围的支持与爱意。

真的,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太阳会灼干它的眼泪,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

【亮点赏析】“向日葵没有眼泪”,好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诗情画意,引发读者的遐想,为文章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作者以“向日葵”为载体,叙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没有眼泪”反衬自己的自我、脆弱,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向日葵”贯穿全文,卒章显志,是本文最大的亮点。“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融情于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外,文中对“向日葵”的描写详略得当,记叙、议论、描写相得益彰。

3、风 筝

既然选择了放我飞向天空,就请您不要在乎那些许的风吹雨打。

您用真情填满了我的血肉,您用真爱筑就了我的骨架,在我的毛发肌肤中刻满了您心血幻化出的精雕细琢。有人说孩子是父母一生创造出来的最得意的作品。我明白,我理解,我能深切地体会到您寄托在我身上的那全部的梦想和希望。无数次地偷偷望着您为了放飞我而努力奔跑所流下的汗滴,无数次地悄悄看到您因为我不争气的下坠而滴下的泪水。我感动着,我惭愧着,因此我暗下决心,不停地努力着,渴望在下一次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时候,带着您的希望与祝福,上天一览那彩虹亮丽的颜色。

可是当我准备好了时,您却突然害怕了。不是吗?怕我受不了雷电的惊吓、狂风的考验。您害怕我受一点委屈,有半点闪失。您害怕我飞得太高了,飞到您看不到的地方,您畏浮云遮望眼,甚至害怕别君去兮何时还,唯恐我永远离开您。于是您不断收紧手中的线。在多云转阴的时候,在西风更紧的时候,在我就要接近云端的时候,您一次一次把我拉回。

我感受到了您的关切和呵护,但是同时我的心底也涌起一丝手脚被缚的苦涩和无奈。您是否知道,面对您的过度保护,我眼看着别人翱翔于云端,心里的滋味是多么难受吗?有人说放心是很难的事情,放手是最难的事情。我理解您对我的深情,我明白您对我的顾虑,哪一个孩子可以走出母亲的视线?我又怎么能飞出您的视野?您放心吧!我只是希望您有勇气放长您手中的线,给我足够的空间让我去翱翔。我只是希望您敢在那一点风雨中给我证明自己的机会,证明我已经坚强有力,不再需要您苦心的操劳。

我渴望无限地接近神圣的太阳,让自己辉煌;我渴望无限地接近繁星,让自己灿烂。到那时,我会依然望着您,望着您如何在每一个傍晚和清晨放我起飞,如何把满腔的爱意融进手中长长的丝线。

我还会受伤,我还会需要您修补我的翅膀,抚慰我的伤口。您所在的地方是我永久的归宿。可是现在,我只想说,放长您手中的线,让我高飞!

【点评】本文通篇以“放飞风筝”这一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对家长放飞孩子不必过分担忧的期盼,对题意理解准确,构章有个性色彩。行文言辞恳切,情感真挚,说理通达;且层次井然,首尾呼应,结构圆合;加以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直接

对话的方式,达殷殷之意,见拳拳之心,很能打动人。

4、眼前同一水 笔下情各异

我认为,“感情上的亲疏”会直接影响到人对事物的认知”。不然,同是“水”, 何以在不同人的笔下呈现出异样的特色,寄寓着不同的情怀呢?

水——李后主不尽的哀愁

一代君王,本已习惯了金口玉言、发号施令,过惯了作威作福、纸醉金迷,享尽了春花秋月、歌舞升平,然而,一旦沦为仰人鼻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其心情会怎样呢?李煜忆“不堪回首”的“故国”,虑朝不保夕的现实,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滋味”是什么?当然是“愁” 是身世之“愁”,亡国之“愁”,怀旧伤今之“愁”。“愁”如此铺天盖地、绵绵无绝,多情善感的李后生能不移情于物、托物遣怀,赋滔滔不绝的江水以感性的认知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啊,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就是他不尽的哀愁。

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

即使遭受投降派的种种打击,可念念不忘南宋王朝和广大沦陷区人民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仍然向往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生活。他置身江西造口壁,面对无数青山、不尽江水,虽满腹惆怅,却难禁一腔忠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生的境遇,爱国的赤诚,使他寄意于山、赋情于水,山水成为他认知的载体。是啊,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终究遮不住江水的向东流去,无疑,此处的“东流“之“水”,是作者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寄托。

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

1925年,深受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带着强烈爱国热情的闻一多先生从美国归来。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使他心中的梦幻破灭了。面对北京西单二龙坑南端的一个臭水沟,诗人对沟水的一个新的认知脱口而出:“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只能“让丑恶来开垦”。因为作者心有所积、情有所属,才在爱憎交织的心绪中,赋“水”的意象以“死”的特征。这丑恶的、腐朽的、绝望的“死水”,就是当时黑暗的中国现实啊。

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

南方已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也正在酝酿之中。1924年,朱自清先生的

篇五:高考作文可用人物

秦始皇

孔子

苏轼

鲁迅

钱学森

毕淑敏

爱因斯坦

海伦凯勒

托尔斯泰

秦始皇:

性格:不受父亲的重视,有行为不检点的母亲,且从小在赵国当人质,备受质疑的身世,强烈的自尊,造成自卑;残酷、功利思想、唯我独尊的自大心理

成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优点:(因而完成大统一)

1.开拓进取:他灭亡了六国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南进、东进,统一到海边才罢手,这就定下了几千年的华夏版图,统一全国

2.远见卓识: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思想。修建长城,抵御外族。维护建造都江堰,支持修建郑国渠,修建了秦直道(以便支援)等相当伟大的工程。

不足:(导致短命而亡)

1.骄奢淫逸;豪华的阿房宫,巨大的骊山陵墓

2.暴政:滥用民力,赋役沉重,刑法残酷,导致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3. 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箝制思想,造成历史文化典籍的损失。

4.秦沿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不适应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治不稳,急功近利,刚性有余)秦统治者对如何治理大一统的国家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专恃法治,没有采纳儒家道德教化的主张)

(启示)可适用于:1.功与过 2.度 3。进取 4.目光的长远与短浅 5.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发展,审时度势。 6. 时代创造英雄,英雄利用时代,进而创造新时代

7.把握时机 8.理想与实际结合

孔子:

简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经历: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在母亲拉扯下长大,十六七岁时没有了母亲。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他一生只做过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后来,孔子带着爱徒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壮志难酬。到老年只好隐居家乡,埋头讲学和著述。

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个寒暑后回到鲁国时,已年近七旬,他的晚境是凄凉的,老年丧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放松对古文献的整理和继续撰写《春秋》。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者曾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中预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成就:

思想方面

①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

②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③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提出儒家学派的核心思维方法,行中庸之道

教育方面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④它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政治生涯: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

著作:《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品质;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放弃道义。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

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可适用于:追溯人伦,人性;教育;

苏轼:

词风:

一、 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二、 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名言: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2,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著作:《前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在该作品中,苏轼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其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可看出苏轼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素材: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迷雾来遮盖心灵的光辉,不是把困难放大来羁绊人生。放大困难的蛹,永远成不了蝶;放大困难的鸟,决不会在烈火中重生。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点化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风”的惬意!

《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政治经历:一次: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第二次,元丰二年(1079年),被李定等人诬陷后被贬,史称"乌台诗案";

第三次: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至此新党势力倒台.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而后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第四次: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第五次: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

可适用于:人生的态度;丰碑;谈意气

鲁迅

背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中国人情节的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天演论》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名言: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

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作品及解析:1. 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麼寂寞,多麼悲哀。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适用于:中国的脊梁;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