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子夜吴歌秋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6:55:18 体裁作文
子夜吴歌秋歌体裁作文

篇一:子夜秋歌为什么叫子夜吴歌?

子夜秋歌为什么叫子夜吴歌?

中学语文诗歌赏析

《子夜吴歌》诗题又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这首《秋歌》是第三首。六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因属吴声曲,故又称《子夜吴歌》。此体原为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李白的独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

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子夜吴歌〃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2、玉关:即玉门关。3、虏:对敌方的蔑称。4、良人:丈夫。【韵译】: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

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评析】: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 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寓意】: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怪王夫之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未必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

故作吞吐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多么有意味的诗境呵!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可以说,《秋歌》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编辑:2013年11月9日)

篇二: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③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捶打。

④吹不尽:吹不掉之意。

⑤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⑥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⑦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罢:结束。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赏析

篇三:李白《子夜吴歌》演讲稿

岁月有寒暑,一年有四季,只有经历了春的生机盎然,才有秋的累累硕果;若非体会过冬的萧瑟肃杀,怎么会怀念夏的激情澎湃? 四季的脚步匆匆来,又匆匆而去。伟大的诗人李白寄情于四季之景,模仿六朝乐府的《子夜四时歌》写下了四首春夏秋冬子夜吴歌。

李白,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显然李白是富有创造力和善于学习的诗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学习古风并以独特的方式写下这四季之歌。《春歌》描写的是有着不为富贵动心的高贵品质的罗敷女,《夏歌》写的是为祖国献身的美女西施,我觉得诗人应该是在借着这两个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节操和志向,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为大家介绍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白在秋歌和冬歌中描写了哪些美丽的女子形象。 《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翻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亮,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声音。飒飒秋风,却吹不尽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玉门关外征人的怀念。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丈夫可以结束远征回到身边。

《秋歌》写的是全长安的妇女,她们的美超越了外貌的境界,因为“万户”妇女的美是不能用简单几行诗描绘得出的,诗人便从那情,那景写起,“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一片月既是那清凉的秋月,又代表了长安妇女的一片.爱心、思心。这样的心是美丽的,美得让人感动。

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

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 “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

“秋风” 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断。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

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这首民歌气味很浓的乐府诗,朴素自然,流丽婉转,真切感人。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我们刚刚说过,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

《冬歌》

桂子飘香,远远地带来一丝寒意。冰冷的气息透过剪刀,却无法剪断那浓浓的思念。李白在寒冷的冬里又写下了怎样的女子呢?

子夜吴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翻译 明天早晨,驿使就要出发,急得我一整夜忙着赶制征袍。

光着手抽针,已觉得很冷,哪里忍受得了再去握那冰冷的剪刀。

征袍现已缝好,就要寄往远方了,可是,还要等多少天才能寄到临洮? 《冬歌》则全是另一种写法。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

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

然而,“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内地冷犹如此,边关何堪?即使征衣寄出,又还要几日才得以寄至边关?当此时,

已不觉自己一夜未睡的疲倦,也忘却了自己的冷暖。心系征人哪,情切意深心更迫!那一件冬衣,维系着一家人的冷暖。内地与边关的人哪,都用它来遮挡风寒!

《秋歌》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秋歌》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社会一般,二歌典型性均强。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彼此并无二致,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

我们从小就背李白的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啊。到了中学我们又学习他的《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都是流传千古的名诗。而这些李白的代表作无一不是乐府诗。而我个人也是更喜欢古体诗和乐府诗歌,例如还有《清平调》《妾薄命》《白头吟》《长干行》它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简洁明了,而包含的感情却是直接热烈的。李白继承汉魏乐府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所以今天向大家分享了这两首小诗,希望大家能喜欢。更希望大家能够学习李白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篇四:李白《子夜吴歌》赏析

李白《子夜吴歌》赏析

秋 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 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赏析】

题一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这里所选是第三、四首。六朝 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为作者所承,因属吴声曲,故又称 《子夜吴歌》。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 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

先说《秋歌》。笼统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 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

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 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 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 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 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 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 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 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怪王夫之 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 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过分偏爱“含蓄”的读 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其 实未必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 原不必故作吞吐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 诗??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 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 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多么 有意味的诗境呵!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 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可以说,《秋歌》正面写到思情, 而有不尽之情。

《冬歌》则全是另一种写法。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 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 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 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

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 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 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 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 “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 夫”(陈玉兰《寄夫》),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 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 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 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 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秋歌》正面归结 到怀思良人之意,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 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 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秋歌》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通过个体形象以 表现出社会一般,二歌典型性均强。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 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彼此并无二致,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 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的佳作。

篇五:子夜吴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③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捶打。 ④吹不尽:吹不掉之意。

⑤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⑥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⑦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罢:结束。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赏析

全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

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1.暝:日暮,傍晚。

2.随意:任凭。

3.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

4春芳歇:春天的芳花凋谢了。歇:凋谢,枯萎。

5.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编辑本段]译文

一场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子夜吴歌秋歌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这首诗写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诗中通过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等描写,刻画了一位生活闲适清静的隐士形象。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流畅潇洒,别有情趣。

诗的前四句,写陆羽隐居之地的环境及景色: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但沿着乡间小路,一直走过桑麻丛中才能见到。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新居旁的篱笆边上,都栽种上了菊花,到了深秋时节,尚未见它开放。

诗的后四句,写访寻友人不遇的情况: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敲响柴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想要离去时,就顺便向西面邻居家打听一下情况。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邻人告诉说:陆羽先生到山里去了,每天回来时,往往都是太阳快要落山了。

作者: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吴兴(属浙江)人。为中国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十世孙,出家为僧,法号皎然。他是唐代文名最高的僧人,与大书法家颜真卿,诗人韦应物、刘禹锡,茶圣陆羽等均有交往。他的诗多是酬答唱和,送别寻友,游山玩水之作,作品风格清闲恬淡,语言清丽朴素,意境轻灵空闲,隽永有味。善于诗论,有专著《诗式》传世。

注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移家:迁家定居。带:近。郭:外城。

桑麻:这里指农作物。

近:近时。

着花:开花。

扣门:叩门,敲门。西家:指西面的邻家。

报道:回答说是。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解】:

1、谪居:贬官的地方,冒下四句。

2、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古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衡阳: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4、青枫江:在长沙。

【韵译】:

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

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

李少府去巫峡,听到猿啼落泪数行,

王少府到衡阳,多寄雁书是我所望。

去长沙的可见到青枫江上远航秋帆;

往巴东的可想象白帝城边古木疏黄。

如今盛世,朝迁恩泽有如雨露普降;

别离总是暂时的,请别再犹豫彷徨!

【评析】:

这首是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寓有劝慰鼓励之意。一同赠两人,在内容上注意到铢两悉称,实在不容易。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枯。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衡山有回雁峰,鸿雁都飞不过衡山,足见也是人迹罕至之僻地;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最后两句,是劝藉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不悲观,也不消极。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赏析

这是乡愁。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

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