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想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9:32 体裁作文
想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体裁作文

篇一:想读书而难得书读

想读书而难得书读

作者:邓木辉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3年第05期

我的学生时代不堪回首,因为在“文革”中煎熬度过,想读书而难得书读。

满打满算,我总共读书十年:小学五年,初中两年,中师一年,教育学院进修两年。教育学院进修,已经是当老师六年之后的事了,算不得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时代。因此,我从教之初的实际学历只有八年,充其量只是半个小学生,小半个初中生,小半个中师生。

我之所以还算半个小学生,是因为读完三年级才遭遇“文革”。三年级前就读的那所乡村点校,只有一个民办老师并实行“复式教学”(三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但有语数课本,教学秩序正常。四五年级到大队完小就读。“文革”开始了,四年级虽有课本,但印好的好些课文被涂抹覆盖不让学习。五年级没有课本,只有《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学校越来越乱,基本上不能正常上课,即便小学生也经常被叫去参加批斗会,有的同学还因说错话被批斗。这时每天上学,父母千叮万嘱提心吊胆,自己规规矩矩沉默寡言:怕言行失当被批斗。这样,自然学不到什么,我只能算半个小学生。

后来在公社的“戴帽”初中“毕业”,但也只能算小半个初中生。初中两年只有三本书:《语文》《数学》《农基》。《语文》《农基》学过什么不记得啦,只记得《数学》学到一元一次方程与平行线,还没有现在初一上学期的内容多。每学期要放两星期农忙假,在校期间经常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学校有土地);自然,所有学生还经常被叫去参加群众大会。这样,初中“毕业”也只能算小半个初中生。

初中毕业后,因家庭成分不好不能升学,不到十五岁的我只能回家务农;一干就六年半,直到恢复招生考试。

在繁重的劳动中,我瘦弱的身体和疲惫的身心无时不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摧残与煎熬,但求知的欲望始终不曾熄灭。我多想读书啊!然而,家里除了生产队发的“毛选”别无读物。于是,“毛选”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有一年,五舅送我一本《毛泽东诗词》和一本《鲁迅诗》,我如获至宝反复阅读,以至其中很多诗篇至今还能背诵。后来,“戴帽”初中有课本了,我借来数理化自学。白天劳累一天,晚上在煤油灯下居然能看到夜深人静。有两年,我为生产队烤烟,虽然晚上要添煤加火,影响睡觉,但白天可添一灶煤,看一会儿书,无异于得了个读书学习的好机会。有一段时间学校评《水浒传》批宋江,我到学校借来了《水浒传》,也看了些评《水浒传》批宋江的文章;还借阅了《金光大道》《敌后武工队》《鲁迅杂文选》《鲁迅小说书信选》。总之,能借阅的都借阅了,虽然似懂非懂。当时十七八岁,正是学习的最佳时间,记忆力好,理解力强,看过的小说大都记得情节,连深奥难懂的鲁迅杂文也有所理解。可惜在当时的最佳学习时间里,无法借到更多的书,正所谓“好(h3o)读书而不好(h2o)读书”。当时读书兴趣浓,时间利用可谓见缝插针。晚上读书点煤油灯,父母无钱买煤油,也怕影响我的身

体,经常叮咛我不要看得太晚。当初读书,仅仅因为想读,并不因为读书有什么好处。“文革”中,谁又看得到读书的“光明前途”呢?然而,或许就因为那时读了点书,我居然能在恢复招生考试的当年考进一所两年制中师。

虽然考上的是一所中师,但我只能算小半个“速成”的中师生。恢复招生考试的当年,考试时间是在冬季,入学时间是第二年三月。推迟了一个学期入学,又由于师资紧缺提前一个学期下去顶课,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再加上当时百废待兴,中师没有课本,所学并不系统(所学的几篇古文还是老师抄写在黑板上的)。因此,我只能算小半个“速成”的中师生。

就凭这点学历,我走上了教育岗位,走上了公社“戴帽”初中的讲台。由于师资紧缺,我在公社“戴帽”初中先后教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浅薄底子与教学要求的矛盾可想而知,教学的捉襟见肘可想而知。因此,我那时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能有机会进修多好!

终于,当地教育学院招生,我考进了教育学院进修中文大专。在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中,面对老师开出的要求自读的长长书目,我简直闻所未闻,更不要说有所涉猎;走进教育学院的图书馆,面对馆藏的壁壁图书,我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自知功底十分浅薄,因而时时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由于尽到了努力,各科成绩还算优异,毕业时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独立撰写的作为结业作业的古汉语论文深获古汉语老师赞赏,他鼓励我充实内容后投稿,力争发表。我当时功力不够,没能做到;但牢记嘱托,在教了一轮的高中语文教材后,终于写成《高中〈语文〉通假字术语运用分析及建议》,投寄《中学语文教学》,被汪大昌老师看中,发表在该刊2007年第2期上。

当时进修,读书的大好时光已被耽误,记忆力大不如前,何况仅凭在校两年的学习,又能学到多少?对自己的浅薄始终有自知之明,这使我对自学成才者十分敬佩和羡慕。于是,我又下定决心:参加自考,在自考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继续充实,继续圆梦。于是,我1995年10月走进自考考场;两年后考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所有课程(由于信息不通,还多考了两门),获得毕业证。然而我深知:学海无涯,我并非已经“毕业”。

我的学生时代不堪回首,因为在“文革”中煎熬度过,想读书而难得书读。但在那漫长而黑暗的日子里,我总是出于本能尽量借点书读。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诚哉,斯言!我在非常艰难的岁月里尽量借点书读,或许是走好了人生之路的重要几步?回首过去,我想,如果不是那时尽量读了点书,我肯定不能在恢复招生考试的当年考上中师,肯定不能走上教育岗位,肯定是另外的人生轨迹。现在,我任教于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忝为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教育名师;而这,应该说,得益于那时读了点书,当然,也离不开之后的继续读书。

篇二: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http://lsc.nau.edu.cn/xstc/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 古人称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件事我都经历过了。乐则乐矣,却很有限。活了大半辈子,什么人生滋味都尝过了,回首往事才知道,人生最大且最长远的乐事莫过于读书。北宋哲学家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是深得读书之味的至理名言。书人若能尝得读书之味,怕是进入读书的境界了。

何谓读书味?甜酸苦辣是也。

读书,恍如“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突兀在书人面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于是书人到底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吸吮着极顶新鲜的空气,始翕张思想的翅膀——远不是提琴的收束,而是像手风琴一样的弥漫。荡漾着无人企及的优越感,书人每每如训练有素的别动队,穿插自如,干练迅捷,屡有出人意表的战果斩获。而一旦读到智识之外、境遇之外、宠辱之外,书人则心无羁绊,回归本性。臻于此境,书人能没有甜滋滋的况味?

读书,有时难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当书中的理与生活中的事不能呼应,书中的事与生活中的理发生冲突时,书人怎能没有迷离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觉?又怎能没有陷于信也不是不信也不行之进退维谷的窘迫?尤其当书人受虚假东西的戏弄时,何止哀叹了得!卢梭的《忏悔录》,其中不无虚妄而不可信的成分。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疾病缠身的可怜虫,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在病痛与死亡中度过的”。可约翰逊根据公开报道的资料得出,卢梭的身体并不坏,而且还很强壮。毫无疑义,当书人看到“平素景仰的偶像原来是石膏制的”时,酸溜溜的涩味怎能不涌上心头?

读书,真能占领“弥漫开放,精骛八极,而善于收束聚集,气势如鹰击长空,纵横裕如,略无阻碍”之制高点,实为数寥寥矣。一般情形之下,书人攻城略地身临遏涩之境,峰回路转、山重水复,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孤苦伶仃,步履维艰,那份愁苦,实不堪受。更兼书人亦是凡夫俗子,哪能没有来自书外的聒噪?若要赢得“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金石琴瑟”的真趣,心里没有一番痛苦煎熬的争斗抉择,行吗?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读书令书人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使人宁静,高尚依然。然而,这般深厚绵长的意蕴,还不全仗书中掺

加的辣味?不论密邃旧学抑或深沉新知,都透出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血质,其充满火药味之箭,雨林般射向书人垢陋心灵一角,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终令书人脸红心颤、羞愧难言,并猛然悟得“今是昨非”。尔后,怀一份文化乡愁与古典情怀,冲破世网尘劳、名缰利锁的困扰,灵魂因之而纯清而升华。

没有读过书的人,很少读书的人,大约是体会不到读书的味道的,尤其难以体会甜酸苦辣交织在一起的那种真正的令人向往的读书味道。林语堂曾经设想过在书房天花板上装一佛教的油灯笼,书房中要有油烟味和发霉的书味,以及无以名状的其他气味才好。看来,林语堂已经将读书味道的造化从书里牵引到了书外,从意境宕延到了环境。有道是,书人真能化育这般读书境界,读书的味道不是更醇酽更深邈了么?

想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

人们都害怕孤单和寂寞,而书是人的良朋益友,有书作伴,读书人便永不寂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用耗费车钱,无需办理护照,哪怕是远在天边的高人,还是作古已久的先哲,都可邀来畅叙幽怀,大开眼界,大得其趣——此乐何极?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的确,书是一剂良药,可以治病。这不是无稽之谈,有史有证:南宋诗人陆游高寿85岁,他的长寿之道有一条就是读书,他还用自己的诗为别人治病:“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我也有这样经历,有时胸口像是被什么堵上了,闷闷的,连喘气都不顺,后来拿起一本好书,读着读着,心里不知不觉间便顺畅了,通达了。不用求医问药,读读书,病便好了——此乐何极!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无数本书便是一架高耸入云的天梯。这是心灵的天梯。登高望远,是旅游的一大乐事,在人生之旅,有天梯送我上青云,大千世界,悉收眼底——此乐何极!

我爱读书,也爱喝酒,在我看来,书也是一杯美酒,醇香绵厚,愈品愈难舍。范仲淹说:“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读一本好书,读到妙处,也有一种把酒临风的快感,“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东坡语)——此乐何极?

书读得多了,于是雄心勃勃要写书,忙得不亦乐乎。书没出成,却先收获了无数豆腐块。碰巧讨得编辑欢喜,便源源不断有稿费汇来,积少成多,买洋楼小车不够,购书藏书却绰绰有余。再不为书价上涨而蹙首皱眉,再不因囊中羞涩而踯躅徘徊,见有什么好书,只管大摞大摞搬回家来。书库一天天充实,心里便一

天天踏实。留连其间,摸摸这本,翻翻那本,或高声朗诵,或低回品味,陶然忘机,如痴如醉,胜过商人数钱,胜过牧人点羊——此乐何极?

我以为,虽然人生是有限的,但读书求知是无限的。每个人只有用不断的读书来充实与装点人生,才会使有限的人生显得多姿多彩;只有用读书求知来升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才会感觉到人生的幸福与美好。人生的分分秒秒都值得用心去珍惜,只有让人的一生遨游在读书求知的苦海里,才能品尝到学海泛舟的一番韵味。尤其在当今这个需要人才与尊重人才的时代,多读点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锁定目标,永不歇息地学习、学习、再学习,那将是人生的最大乐趣与最好享受。

读书之忌

谈到读书,穷诸多读书人的经验,应忌讳一些常见的毛病,才能把书读正读好;否则,虚冠读书之名,实则走样变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而这些读书之忌应引起高度重视,免陷前车之鉴。

读书之大忌:读而不思

对于读书的作用,中外古今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往往被爱好读书人视为座右铭。我们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精神的发育与完善,更是离不开读书的滋养。因为人活动的目的性,所以读书的动力是每个人都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功利性,还是非功利性的,读书如果脱离一定的目的,那就蜕变成下意识的行为,读书绝难持久。而我们在读书中的得失,在读书中的兴趣,就与思考不可分离。从书籍的选择,从书籍内容的把握,从书籍为我所用,都需要主体的人发挥主动性,规划着读书的行程与效益,尤其对书的评价,更是贯注着读书人的思想旨趣与情感的调节。读书的趣味在读书活动中始终是我们应正视的。千篇一律的雷同,在写作中,沿袭一种套路,鲜有创新,一味注重叙事,而思想的活力消弭,总是让读者的思维沉睡,这样的书籍就是失败的。

我们要学会思考,让读书增强我们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削弱或取消。我们要敢于辩驳,善于质疑,善于从否定中,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为我们灵魂的生成确立牢固的根基。

读书忌好大喜功

近日看论坛,常有人言及要读“完”诸如四库,诸如二十五史,有此必要吗? 诚然,现时还有人对国学有兴趣,愿意花时间去读古人的书,实为一大幸,但是,读书,也需讲究心态与方法。

读书,宜精,宜兴趣所至,宜读透。忌滥,忌片面求全,忌走马观花。 所谓精者,以内容论,当择书海中之精华,如史部之前四史,如四库总目;以版本论,如商务中华上古等出版社精选底本所出版之影印本或名家点校注释本,而非诸如古之漏洞百出之四库本,今之小出版社纯为利润乱出一气之各种古书。

所谓兴趣所至者,有人好史,则可精研史学诸书,何必仅求通才之名,一定要硬着头皮去啃与兴趣毫无关系之先秦诸子?读书是怡情之事,若无兴趣,多读反于己无益,过犹不及。

所谓透读者,赵普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缘何?了然于心且可自如运用也。若无此心智,既便读十遍二十遍四库又能如何?书橱而已!

读书要务戒浮躁

不能只满足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某某是大师、巨擘、泰斗,什么什么作品是巨著、名著,究竟怎么个大师,怎么个名著,则懵然无知,说不出个所以然。“读书看皮,读报看题”,就是读书上的浮躁表现。这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你要知道莎士比亚吗?你就得读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读他的全部戏剧作品。你要知道托尔斯泰吗?你就得读他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读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你要知道马克思吗?你就得读《资本论》,读《共产党宣言》,读马克思的其他重要著作。不这样,你就不知道他们的作品何以是名著,他们何以被称作大师,何以能如泰山北斗般地引导历史和时代之风骚。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多少号称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的人,徒有其名,胸无点墨,还有的将精装本、豪华本图书成百上千的买,满橱满架,装点了房间,可却装点不了头脑,所以然者何?“用心躁也”。

浮躁是时下相当多数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表现,心浮气躁,缺乏耐性,急功近利,趋尚浮华,不仅在干各种事业上如此,在读书问题上也如此,这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但不可避免并不等于就无法克服。其他不论,只说读书,一切有志或有兴趣读书的人,都应自觉地力戒浮躁,避开冗繁琐碎,抵御各种诱惑,静下心来,沉下心来,耐住寂寞,有计划地读点自己喜爱的书,真正掌握点有用的知识,同时也真正体尝品味到读书的乐趣。果能如此,我们便会意外惊喜地感受到读书并非苦差事,而是置身于一个“极乐世界”,不亦悦乎!

读书还有“两忌”:一忌读什么,信什么;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如果读什么信什么,就会变成书的奴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跑马场,任别人践踏。相

反,信什么读什么,就会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变成某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私人领地,任何新思想都进不去。

在现实生活中,读什么信什么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或者是被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俘虏,变成错误学说的信徒。读什么就信什么,即读萨特就爱萨特,读胡塞尔就爱胡塞尔。由于自己没有主见,觉得书中讲的都有道理,观点三日一变。特别是当书中观点彼此矛盾,各有所说时,更是不知所从。

这当然不是主张不要多读书,不要博学。书应该多读些,知识面应该宽些。可是多读书有个前提,这就是不能采取读什么信什么的态度,而应该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即读书在于求真。既不能先入为主,又不能六神无主。要在多读中通过比较分析逐渐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少则得,这个少也是相对的,并不是愈少愈好。少则得,实际上强调的是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从所读的书中获得真正有用的东西,即使是读的不多也是有所得,远胜于那种越读越糊涂的读书方法。

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这表现在专业上就是学什么,就只读什么。我们以哲学为例,如果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读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书,只是在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上打转转,肯定学不好;同样,学西方哲学只读西方哲学,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也不读中国哲学的著作,成就肯定有限。学中国哲学的亦复如此。更不用说,有门户之见,学中国哲学瞧不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西方哲学又瞧不起中国哲学,瞧不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为另类。每个人只读自己学的,只认自己读的。彼此贵己而贱人,结局如何,不问可知。

当然,生命有限,书是读不完的。读尽平生未读书,只是豪言而已,没人能做到。但是无论读多读少都要记住以上两忌。

另外,诸如读书最忌自以为是,读书热忌虚火过旺等等,亦需引起读书人之注意,切记所忌,扎实认真地把书读好才是。

读书之歌

如果人生是一首歌,那读书就是它的主旋律;如果人生是一个舞台,那读书就是你我的“同一首歌”。

歌的前奏是儿时的“小人书、连环画”。还依稀记得那些《鸡毛信》、《铁道游击队》《闪闪红星》等画书,在当时是要拿自己的给别人换着看的,拿到后就会一口气看完,因为还有好多人排号呢(当然今天的孩子和我们的经历不一样了)。

篇三:你是想读书,还是想读完书?

你是想读书,还是想读完书?

以前,读书前会很想读一本书,但实际读书时,经常是“想读完书”,而不是“想读书”。这种想法经常会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当你做一件事想着快点做完时,你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

这个问题在我大学时困扰了我很久。我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以至于我常在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中寻找答案。那些书都只能让你更高效地“做完事”,却不能让你在做的过程中更投入一分。

直到后来离开学校,了解了一小部分禅宗思想,我开始豁然开朗。禅宗讲求摒除心中的杂质,全部精神专注于当下,摒弃过去摒弃未来,任何的多余的念头都可能使你正在做的事情不纯粹。禅宗上,这叫“正念”,我非常非常欣赏。

想想看,你去旅行,那你是为了旅行和生活本身呢,还是为了旅行回来能增加一

点谈资、写一篇游记呢?答案是显然的。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心只等着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衣食无忧的那一天,就好像你旅游时只等着回去写游记和炫耀一样,旅行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生活就像这样的旅行,我们今天读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个字,迈的每一个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趟旅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整个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

回到读书上来,现在我觉得对书的“量”的追求是完全无意义的。如果我在读一本书时专注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远比匆匆翻过更深入的东西,而且还能为人生增加不曾虚度的有趣有意义的几天或几小时。

对了,在很多领域都有一个词叫“flow”,描述人们沉浸在某事中获得的愉悦状态,根据我粗浅通俗的理解,禅宗正念的目标,就是把这种状态扩展延伸到你生命的每一秒。

知乎上有个很好的问题:大学两年读了大概200本书,为什么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呢?

其中有些精彩的回答道出了个中缘由——“书不在于读完它,而在它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大学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50页,有些人能读100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同理,如果你用读了多少本书来形容你的读书经历,这种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你认真读到了书里去,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

今年读了多少本的;当你沉迷于书中绚烂多彩的世界,当你的观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

当我们看手表的时候,常是快等不及了;当我们数书页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所以,数多少页、多少本这行为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败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如果有人问一位读书而有大成之人:你因何而脱胎换骨?你因何而涅磐重生?这些问题,他该如何作答?他说:“我因200本书而脱胎换骨,我因1000本书而涅磐重生”,如何?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 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 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两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 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有些书,要用心血去读;有些书,要用足够的经历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透??

看 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 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 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

层)

于是,一本值得都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200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篇四:你是想读书,还是想读完书?

以前,读书前会很想读一本书,但实际读书时,经常是“想读完书”,而不是“想读书”。这种想法经常会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当你做一件事想着快点做完时,你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

这个问题在我大学时困扰了我很久。我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以至于我常在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中寻找答案。那些书都只能让你更高效地“做完事”,却不能让你在做的过程中更投入一分。

直到后来离开学校,了解了一小部分禅宗思想,我开始豁然开朗。禅宗讲求摒除心中的杂质,全部精神专注于当下,摒弃过去摒弃未来,任何的多余的念头都可能使你正在做的事情不纯粹。禅宗上,这叫“正念”,我非常非常欣赏。

想想看,你去旅行,那你是为了旅行和生活本身呢,还是为了旅行回来能增加一点谈资、写一篇游记呢?答案是显然的。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心只等着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衣食无忧的那一天,就好像你旅游时只等着回去写游记和炫耀一样,旅行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生活就像这样的旅行,我们今天读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个字,迈的每一个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趟旅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整个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

回到读书上来,现在我觉得对书的“量”的追求是完全无意义的。如果我在读一本书时专注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远比匆匆翻过更深入的东西,而且还能为人生增加不曾虚度的有趣有意义的几天或几小时。

对了,在很多领域都有一个词叫“flow”,描述人们沉浸在某事中获得的愉悦状态,根据我粗浅通俗的理解,禅宗正念的目标,就是把这种状态扩展延伸到你生命的每一秒。

知乎上有个很好的问题:大学两年读了大概200本书,为什么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呢

其中有些精彩的回答道出了个中缘由——“书不在于读完它,而在它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大学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50页,有些人能读100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同理,如果你用读了多少本书来形容你的读书经历,这种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你认真读到了书里去,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当你沉迷于书中绚烂多彩的世界,当你的观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

当我们看手表的时候,常是快等不及了;当我们数书页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所以,数多少页、多少本这行为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败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如果有人问一位读书而有大成之人:你因何而脱胎换骨?你因何而涅磐重生?这些问题,他该如何作答?他说:”我因200本书而脱胎换骨,我因1000本书而涅磐重生“,如何?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两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有些书,要用心血去读;有些书,要用足够的经历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透……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一本值得都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200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篇五:你是想读书,还是读完书?

你是想读书,还是读完书?

以前,读书前会很想读一本书,但是实际读书时,经常是“想读完书”,而不是“想读书”。这种想法经常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当你做一件事想着快点做完时,你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

这个问题在我大学时困扰了我很久。我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以至于我常在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中寻找答案。那些书都只能让你更高效地“做完事”,却不能让你在做的过程中更多的投入一分。

直到后来离开学校,了解了一小部分禅宗思想,我开始豁然开朗。禅宗讲求摒除心中的杂质,全部精神专注于当下,摒弃过去摒弃未来,任何的多余的念头都可能使你正在做的事情不纯粹。禅宗上,这叫“正念”,我非常非常欣赏。

想想看,你去旅行,那是为了旅行和生活的本身呢,还是为了旅行回来能增加一点谈资呢?答案是显然的。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心只等着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衣食无忧的那一天,就好像你旅游时只等着回去写游记和炫耀一样,旅行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生活就像这样的旅行,我们今天读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个字,迈的每一个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趟旅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整个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

回到读书上来,现在我觉得对书的“量”的追求是完全无意义的。如果我在读一本书时专注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远比匆匆翻过更深入的东西,而且还能为人生增加不曾虚度的有趣有意义的几天或几小时。

对了,在很多领域都有一个词叫“flow”,描述人们沉浸在某事中获得的愉悦状态,根据我粗浅通俗的理解,禅宗正念的目标就是把这种状态扩展延伸到你生命的每一秒。

知乎上有个很好的问题:大学两年读了大概200本书,为什么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呢?

其中有些精彩的回答道出了个中缘由————“书不在于读完它,而在于它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大学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50页,有些人一天能读100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就错了。”

同理,如果你用读了多少本书来形容你读书经历,这种思路,从一开始你就

错了。

如果你认真读到了书里去,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当你沉迷于书中绚烂多彩的世界,当你的观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 了多少本的。

当我们看着手表的时候,常是等不及了;当我们数书页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着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所以,数多少页、多少本这行为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败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如果有人问一位读书而有大成之人:你因何而脱胎换骨?你因何而涅磐重生?这些问题,他该如何作答?他说:“我因200书而脱胎换骨,我因1000本书而涅磐重生”,如何?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足够了,有时候一万本书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有些书,要用心血去读;有些书,要用足够的经历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子也读不完读不透??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一本值得读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200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