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春天富有特征的景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5:04 优秀作文
春天富有特征的景物优秀作文

篇一:春导学案及答案

11《春》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

这两种修辞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

的方法。

【知识链接】

1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

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

雄气概。”

2 复习散文知识

(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

(说理)散文;

(3)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

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

收得拢。

一、【自主学习】15分

A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 ) 抖擞( ) 应和( ) 黄晕( ).....

liáo( )亮 hōng( )托 朗rùn( ) wǎn( )转

A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 )__________ (1)涨(2( )( ) _________

( )( )__________

(3)晕( )( )

A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欢欢喜喜的样子( 欣欣然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

(3)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 )(4)舒展、活动。( 舒活 )(5)明朗润泽(朗润(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 )

(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B4. 朗读课文,结合提示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课文内容结构图。

盼 春 (1): 盼??来??近(统领全篇,开启下文)

总体轮廓 (2):水(涨) 山( 朗润 ) 太阳( 红 )

春草 图 (3) : 草 报春

春花图 (4) : 花 争春

绘 春 (2—7): 春风 图(5): 风 唱春

春雨 图(6): 雨 润春

迎春 图(7): 人 迎春

赞 春(8—10):三个比喻。娃娃(新);姑娘( 美);青年(力或壮)

C5、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

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绘春”写得最详细。因为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依次写了草、花、风、雨、

人,通过写这些景物的特点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D6、文章在描写春天景物时分别写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春草:嫩 绿 多 软 春花:多 艳 甜

春风:温柔 和煦 春雨;多 亮 细 密

二、合作交流(8′)三、展示质疑(10′)四、精讲点拨(5′)

五、课堂小结(3′)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小组内交流。

六、达标测评(4′)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 风轻 悄悄 的,草软 绵绵 的。

⑵ 坐着,躺着, 打 两个滚, 踢 几脚球, 赛 几趟跑, 捉

几回迷藏。

⑶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 闹 着,大小的蝴蝶 飞 来 飞 去。

⑷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 的喉咙,唱出 婉转 的曲子

⑸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披 着蓑, 戴 着笠。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 )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 排比 )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

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拟人 )

《春》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

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5′)

CI、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

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

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1、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

哪里?)

不知不觉的感觉。而后半句中的“钻”字则更是运用了拟人,将草比作人,描绘了小

草刚刚长出的情态,有极强的动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的到来,一副生机勃勃的情形。

并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闹”字换成“叫”

有什么不好?)

不好 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蜜蜂忙碌可爱的身影。如果换成叫,

不能体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D2、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四个侧面写出了春景的美,而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你知道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

D3、试着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万物苏醒、吐露生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

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D4、写几首相关春天的诗句,并指出该诗句写的是春天的那种景物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

满皇都。

二、合作交流(8′)三、展示质疑(10′)四、精讲点拨(5′)

五、课堂小结(3′)

《春》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抓住春景的特点,描写了五幅图画—“春草图”、

“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

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其中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

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

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

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六、达标测评(4′)

(1)《春》的作者是战士。作品有诗文集《

(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写景抒情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

描绘出___江南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__之情,表达了作者_热爱生

活积极进取_______的情怀。

(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 闭上眼,熟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 ____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篇二:春天的特色

春天的特色

春天开放的花:

梅花、水仙、 迎春、报春、 瑞香、白玉兰、紫玉兰、鸢尾、马蹄莲、金盏菊、文殊兰、百枝莲、四季海棠、吊钟海棠、竹节海棠、天竺葵、瓜叶菊、虞美人、金鱼草、美女樱、矮牵牛、桃花、李花、梨花、百合花、海棠、海角菊、天人菊、金盏花、葵花、洋鹃、 山茶、 琼花、 君子兰、海棠、牡丹、芍药、丁香、 杜鹃、西洋杜鹃、樱花、含笑、玫瑰、紫荆、棣棠、锦带花、连翘、云南黄馨、金雀花、 仙客来、 石斛、风信子、 郁金香……

[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山如笑 春光灿烂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 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 绿草如荫 春冬之时

[]描写春天的诗词: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1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唐 钱起《春郊》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4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4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篇三:11《春》导学案附答案

11《春》导学案

第三单元 四诗的魅力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lǎng)润 钻(zuān)出 嫩(nèn)绿 眨(zhǎ)眼 酝酿(yùn niàng) ......

鸟巢(cháo) 宛(wǎn)转 蓑(suō)衣 稀疏(shū) 抖擞(sǒu) .....

水涨

起来了(zhǎng ) 躲藏(cáng ) (yùn) ...

他涨红了脸(zhàng ) 宝藏(zàng ) yūn) .....

应和(hè) .

和平(hé) .

和牌(hú) .

和药(huò) .

和泥(huó) .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炫耀。(卖弄)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4.背景链接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的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这这对春天进行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交流点拨】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①~?自然段)盼春,第二部分(③~⑦自然段)绘春,第三部分(⑧~⑩自然段)赞春。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二)深层探究

1.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它们分别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

【交流点拨】示例:(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可配“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古诗。

(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

(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

(5)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 可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古诗。

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

【交流点拨】(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

(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

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

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

四、板书设计

盼春

总体轮廓 水:涨

太阳:红

绘春 春草图:草报春

春 春花图:花争春

局部描绘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娃娃:新

赞春 三个比喻句 姑娘:美

青年:力

五、拓展延伸

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风、春花、春雨、迎春五幅春天的图画。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任选一种)

【交流】生甲:我为春山写了一首诗:“刺骨的寒气已被东风吹去,迎来的是一篇五彩缤纷的美丽。那可爱的花儿争着展示自己,给翠绿的山们披上了一件花衣。啊,亲爱的山儿!你们被打扮得如仙女一般有魅力。啊,美丽的山儿!你们手拉手又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生乙:我选春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呵,河流醒来了!它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生丙:我选春日。春姑娘来了。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下,慵懒的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一起领略了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春景。朱自清是绘景的大师,他有条不紊地对春天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使各种图景跃然纸上。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这篇美文,感受一下它的语言美和手法美。当我们进入《春》的艺术境界中,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被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品读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句、段,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提示:你可以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

1.修辞美。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位下列句子的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

【交流点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交流点拨】运用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8)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交流点拨】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这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了它的“新”“美”“充满活力”。

2.炼字美。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交流点拨】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交流点拨】“偷偷”二字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

【交流点拨】“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交流点拨】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第写出了春风。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5)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

【交流点拨】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的青。

(6)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交流点拨】“城里乡下”,说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3.韵律美。

阅读文章后能简要说说文章是如何体现韵律美的?

【交流点拨】(1)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

(2)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地、软绵绵的,增添了音乐美感;

(3)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二)写法探究

2.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

【交流点拨】其他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的烘托了迎春图。

(三)体验与反思。

《春》是我们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之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交流点拨】①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③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

④在平日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多读书,活运用。

三、板书设计

图景美---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情状

结构美---“总分总”式;巧妙的构思

情感美---盼-爱-赞

修辞美

语言美 炼字美

韵律美

春 烘托

手法美 呼应 正面与侧面结合

动静结合

写景方法灵活 虚实结合

感官结合

远近结合

四、拓展延伸

请从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中搜集关于描写“春”的诗句。

【交流点拨】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篇四:春

《春》教学设计

姜长存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2、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理解本文的主旨。

4、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理解本文的主旨。

(2)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也可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雨、小草的特点导入)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lǎng rùn wǎn yìnghè

酝 酿 嘹 亮 撑 伞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安巢 朗润 婉转 应和 黄晕

二、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放录音或师范读)

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指名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评价)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常识、

2、写字注音

3、复习上节课课文内容划分。

4、再次朗读全文

二、学习新课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齐读2-7段)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整体描写春天的到来)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

(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排比,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2、春草图(第三自然段):朗读(齐读)

问题:

(1)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教师明确:嫩、绿、多)

(2) 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学习了他描绘下的第一幅画春草图,这幅春草图是怎样的呢?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背诵一下这一段。

作者并不单纯用春草图来表现春天,他还描写了春天的花,那么春天的花是怎样的呢?请一位同学来背诵这一段。

二、研读课文

(一)、春花图

1、假如现在你手中还握着一架摄像机,按照课文的描写,你将如何进行拍摄?

明确:从树上似锦的繁花移到花间喧闹的蜜蜂,最后移到地上草丛中烂漫的野花。 从高到低 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是值得我们在在作文时学习的。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幅画美不美?

谁能具体说说朱自清笔下的春花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美?

预计有如下几种答案:因为朱自清喜爱春花,在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知识广博,语言美,在描写中使用了修辞手法。(引出修辞)

3、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1)拟人,写春花报春的气势。

(2)比喻,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3)通感,写春花气味的甜香。

(4)衬托,写春花数量的巨大。

(5)比喻,写春花种类的繁多。

总的特点:春花万紫千红,争芳夺艳。

(附:用拟入,写桃树、杏树、梨树;不简单地说花朵开得茂盛,而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描述,寓树以人的情态、动作,“赶趟儿”,表明争先恐后地,要赶上这一趟儿,赶春天,赶春光,百花争春,这就把是写活了。用比喻,1,写花色的艳丽,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2,为什么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没有直接写到太阳,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阳光,没有直接写到风,但却能够让人明显地感到一股习习的春风。)

从中,我们看到,五句话,写了五层意思,层次极为分明,都围绕着春花写,中心十分突出。从中我们是不是能获得一些对作文很有帮助的启示呢?——写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在围绕中心写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让文章更加的精彩,让你所描绘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这就非常需要修辞的运用。就像作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写到了风,写到了太阳,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同时他也将这段对春花的描写引到了下一段对春风的描写。现在请全班同学朗读第5段。

(二)春风图

请一位同学起来背诵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体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写,我们也容易读。而春风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作者怎样去写呢?

1、作者写春风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先写风的温和,再写风的香气,后写风的和悦。

2、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

触觉、嗅觉、听觉。

3、作者从触觉写春风,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为什么要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而不比成父亲的手,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手呢?

明确:母亲手的普遍特点是温顺柔和,而父亲的手的特点是粗广刚毅。因此,这一比喻从触觉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把本来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形象化了。同时这个比喻也印证了前面古人所讲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为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风却不一样,古往今来,人们对春风的感受却是一致的,像母亲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4、才说了,风本来是没有味道的,这里哪来的香味?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嗅觉感受到了春风带来的各种气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有青草味儿,也有花的香,写出了春风的香甜和醉人。

5、作者还借助听觉写出了风的和悦,请问他听到了什么?

鸟儿“清脆”、“宛转”的叫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和轻风流水应和,这是多么动听的音乐。

6、以上我们看到作者从触觉、嗅觉和听觉三个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图,作者也同样运用了这三种感觉,还有视觉。从中,我们看到,文章对春景写得如此具体生动,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觉和深切地感受分不开的。这里我们又获得了一种启示:要获得实际感受,就耍仔细观察,观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齐开放,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和表现事物。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要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的一种途径。

(三) 春雨图

那么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朗读第6段。读完后思考或者自由讨论两分钟,让学生上台填写表格。(目的是让学生试着用自学或探讨学习的方式欣赏文章。)要说出体现在哪里。

明确:

顺序,由物及人,由近及远。

修辞,排比,比喻。

特点,细密,轻盈。

三、总结

1、总结主旨: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总结写法

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特点。

2)多角度描写景物。

3)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结构严谨。

四、布置作业: 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一盼春 急切

二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赞春

篇五:新人教版语文第11课《春》优化练习题及答案

11《春》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蓑衣(suō) 酝酿(yùn) 静默(mò) 黄晕(yūn) ....

B.抚摸(fū) 应和(hè) 鸟巢(cháo) 稀疏(shū) ....

C.戴笠(lì) 薄烟(bó) 朗润(rùn) 眨眼(zhǎ) ....

D.抖擞(sǒu) 烘托(hōnɡ) 繁花(fán) 蜜蜂(mì) ....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瞭亮地响着。

改为 ; 改为 。

3.选词填空。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A.长 B.冒 C.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 (A.触摸 B.抚摸 C.轻抚)着你。

(3)春天像 (A.健康 B.健壮 C.强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仿句练习。

例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仿句:

5、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 ) .

③踏花归来马蹄香( ) .

〈二〉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5、6段,回答6~9题。

6.第5段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写出了对春天的丰富感受,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语句。

(1)写嗅觉的:

(2)写听觉的:

(3)写触觉的:

7.第5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第6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

答:

9.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答:

〈三〉拓展创新

阅读下文,回答10~13题。

北国之春

孙立燕

春天的脚步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走来了。

春天,无论在哪里,总是这般美好。

尽管北国的春天来得迟些,却是来得清奇,来得壮美。 江南的春我没有领略过,但那“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繁花,群鸟乱飞”的朝气勃勃,常令我心驰神往。在我心中,江南是春天的宠儿,爱的给予太多了。所以,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

但是,灰姑娘也自有她天然的风韵。

在某个清晨,你会不经意地发现,窗子上那些斑斑驳驳的霜花已有好些日子不光顾了。走在风里已感觉不到凛冽的寒,迎面扑来的是大地氤氲的温润;蓝天白云也如同告别青涩童年的少女,变得多姿、亮丽了;坚硬的土地松软,脚踏上去没了声音,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田野里苍茫的一片,

偶尔会看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露出的几簇绿草芽;那一排排的树木都已脱了藏青色的褂子,换上了淡黄透绿的衣裳;红杏的枝头依然落着寂寞的尖,缀着的景色只有心中的那份渴望。春天的活泼劲就是这样在令人难耐的期盼中酝酿着。北国的春天没有名花的娇贵,也没有美酒的香醇,可她那种半醉半醒的眠思,纵是“无情也动人”啊!

北国的春天,无花只有寒,春雪是她唯一的绽放。那似花非花的落蕊,在北方的大地上,铺染着一幅清奇、苍劲、古朴的水墨画。当人们的足迹浸润这幅画的时候,内心里也被踩得泥泞不堪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感觉到了一种抖也抖不掉的清凉。

“春风十里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而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擂鼓。它使你想起了“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

啊!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

(选自《吉林农业·乡土文学》2013年第2期)

10.作者眼中南国的春与北国的春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

11.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12.选文主要描写了北国的春天的哪两种景物?为什么主要写这两种景物?

答:

1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解析】选D。A项中的“晕”应读yùn;B项中的“抚”应读fǔ;C项中的“薄”应读báo。

2.答案:翠 脆 瞭 嘹

3.答案:(1)C (2)B (3)B

4.答案(示例):风筝到处有:彩色的,动物样的,器具样的,飘在晴空中,像彩旗,像大手,还挥呀挥的。

5.(1)答案:①视觉 ②听觉 ③嗅觉

6.答案:(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解析】此题考查文段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从对春风的和暖与清新特点的 描写中思考作者的情感。 答案:借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赞颂了春天,写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8.【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是为了写春雨,属于侧面描写。 答案:不仅仅是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因为这一句还侧面写出了春雨对树、草等自然万物的洗涤、滋润。

9.【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要考虑细雨“斜”的原因——春风使然,“织”字与“像细丝”照应。

答案: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地写了春风。“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生动形象。

10.【解析】此题考查对春天特征的概 括。结合全文内容,从文中 筛选“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等语句进行概括。

答案:南国的春是温婉的,像天姿

春天富有特征的景物

国色的丽人,北国的春是质朴豪放的,像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

11.【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首先根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句内容体会其表达作用。

答案:比喻。将春天比喻为一幅水墨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国的春清奇、苍劲、古朴的特点。

12.【解析】此题考查对主要内容的把握。选文抓住了北国春天富有特征的春雪和春风进行描写。 答案:春雪和春风。因为这两种景物和南国的春景形成对比,能突出北国之春的特点。

13.【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由文章对春景的描绘及最后一段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北国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北国春天由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