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凤县县城有什么好玩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1:25:03 字数作文
凤县县城有什么好玩的字数作文

篇一:我们家的凤县之旅

我们家的凤县之旅

平时总想出门玩,只因各自上班、上学忙得不亦乐乎,没时间痛快地玩,于是在清明节时,我们去了一次凤县。

说起来我们一家子都很好玩的,每次只要说出去玩,那兴奋的心情令人劲头十足,因要坐早晨五点多的火车,去车站的路有点远,四点多我们就爬起来骑车进了城,把车子停放在车站附近就上火车了,这样既方便又省了打的钱。上车时看到许多人带着笨重的行李,而我们却是轻松的,不由的心里充满了优越感,愉快的旅途就在这放松的心情中开始了。

在火车上还有段有趣的小插曲呢,因天未亮看不到窗外的景色,我儿子就闭上眼眯瞪着,一会过来个推着小车的服务员吆喝叫卖,儿子一下子睁开眼睛问:“刚才说卖什么?”我和他爸相视一笑,深知我们这儿对吃很感兴趣,听到叫卖声一下子有精神了!“卖水果呢,吃吗?”他摇摇头,闭眼继续睡了,过了一会,又来一个卖早餐的,这次又是立刻睁眼问我们:“卖啥呢?”看他那为吃来神的可爱的模样,让我俩忍俊不禁,笑着说:“一会就到站了,下车再吃饭吧!”可看到儿子那期盼的眼神,我们还是买了一盒泡面满足了他,出了门只要高兴就好。

凤县离略阳不远,坐两个多小时的火车就到了,我们当时不知道凤州就是凤县的前身,等买了到凤州的票下车后才知道坐过了头,凤县是后来为了更好发展而迁过去的。凤州没什么好玩的,所以又坐公交车返回了凤县县城,途中看到了大片的花椒林,灰色弯曲的树干上发着新芽,

这就是有名的凤县大红袍花椒产地。桃花也开的正旺,那花朵竟是那样的艳丽,不久将会孕育出又大又甜的凤州脆桃呢!

到了凤县,儿子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他的望远镜,像个军事家一样开始高瞻远瞩;在凤县的文化墙前,儿子又像个导游一样一边给我们讲其上的介绍,一边又像记者一样用手机拍下一些资料,说回去写游记能用上。 呵呵,还真是有备而来啊!

凤县的县城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江两岸群山环抱的特殊地势,使建在江边的高楼大厦倒映在江面上分外美丽,这城因这清绿的江水而更加灵动、秀丽,让人有说不出的喜爱。江上可以划船,我们就租了一条脚踏船,父子俩抢着开船,我们的心也随船在这江面上无忧无虑地飘荡,水上的美景尽收眼底,直到玩累了,我们才去吃饭,或许没找对地方,或许是吃不惯新地方的口味吧,那家的饭菜没有特点,老公说还不如我炒的菜香呢!后来我们就干脆去超市买了一些袋装食品和水果,回到我们登记的家庭旅店去享用,那家的旅店真如其名,干净舒适,有宾客如归的的感觉,印象很好。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月亮早已悬挂在夜空,周围各个山头有群星陪伴。月亮时圆时缺,星星时明时灭,虽然是人造的,但是能达到神秘而又浪漫的意境,还真是不容易哦!这时的华灯已初上,到处呈现五彩缤纷、形态各异、带着动感的霓虹灯,看的人眼花缭乱;广场上更是玉树琼花,流光溢彩!随着音乐的响起,这里的人们跳起了他们的羌族舞,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来欢迎到凤县的游客,大家不分男女老

幼,手拉着手,围着圈的跳起各种舞蹈,从他们开心的笑脸上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一种团结、和谐、文明、友爱的精神和悠闲、快乐的生活状态,他们既展示了自己的羌族文化,又开展了全民的健身运动,那欢乐的气氛真是令人感动,羡慕在这里生活真幸福!

凤县夜景最炫的还是大型音乐喷泉表演,站在正对着丰禾山的桥上,当绿色的激光灯打亮的那一刻,璀璨夺目,真的仿佛一颗夜明珠镶嵌在山顶上,它和两边山上的激光灯交织在一起,在音乐喷泉上打出了字幕,那真是七彩凤县,华彩乐章!一共表演了七个乐章,非常精彩,高潮时的喷泉竟达148米高,令所有围观的游客为之喝彩!这一切梦幻般的景象让人如置身于繁华的都市。

观赏完表演,意犹未尽,总想着这样祥和的气氛能多延长一些时间。

回来的路上,我和家人说:略阳现在也在建设中,真希望能建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儿子抢着说:“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满足你们的愿望,让你们推开窗户就能看大海,那多惬意!”

我们期待着??

篇二:山水凤县着色“七彩”畅销旅游

山水凤县着色“七彩”畅响旅游

嘉陵江滋润的女娲之乡、羌文化熏陶的秀美凤县,10年前,却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无人赏识。从2007年至今,“月光之城”、“水韵之城”、“亚洲高喷”、“凤飞羌舞”、“秦岭花谷”等新概念,一年跳出一个新奇、抛出一个亮点,使旅游业异军突起,一下子蜚声省内外,也使大山中的凤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接待省内外游客3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2倍和58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县GDP的37%。

大创意 大策划 打造大品牌

地处秦岭腹地的凤县,2006年大胆提出“旅游兴县”战略,有山有水的凤县,山虽险却险不过华山,水虽美却美不过九寨,如何打造特色,走差异化道路?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考察、论证,创新式地提出了以建设“大秦岭的会客厅”为目标,以把“全县当做大景区来建设、把县城当做星级酒店来管理”为宗旨,以塑造羌文化的旅游灵魂为内涵,以奇制胜,以鲜活的特色占领市场。

“小干风险大,大干风险小,要做就做出特色,要干就力争上游”这是凤县县委书记张乃卫常给干部的一句话。

全县围绕“七彩凤县——大秦岭会客厅”的旅游品牌,高标准建设,大手笔营销,成功打造了亚洲第一高水景音乐喷泉、大型民族情景音画剧《凤飞羌舞》等特色旅游项目,全县形成了以“五大主题公园”、“八大特色景区”为主的核心景区体系,精心策划了嘉陵江文化游、生态农业游、航天工业游、生态休闲游、故道文化游等五条精品旅游线路,高标准规划了一江两岸城区景观,2012年,独具特色的羌族文化元素的古羌文化旅游示范区局部开园,大手笔的“秦岭花谷”生态旅游建设正酣,出奇制胜地打造了一批不可复制的旅游精品项目。

游客双休日可到凤县县城看“星”赏“月”,体验月亮之城、凤凰之城无穷魅力,观亚洲第一高喷,跳羌舞、唱羌歌,在休闲农庄、民俗村及连片的农家乐等地,品味羌族农家小菜、饮羌酒、尝野果,这种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的转变,由内及外充满参与性、体验性、个性化的旅游项目满足了广大游客在生态自然中赏景猎奇、歌舞狂欢的精神需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为生态旅游注入文化特色,才能焕发出长久的生命。为此每年的羌历年庆典、羌学研究、羌舞大赛等充满民族特色的活动和羌族艺术团的《凤飞羌舞》的每晚演出成为惯例。

如何打造凤县旅游的新王牌产品,建设唯一性、排他性、不可复制的旅游产品,实现凤县旅游“天天升温”。“ 。“让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有机结合,直接转化成旅游产品。”

县长郑维国面对旅游产业发展新态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按照国家 5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规划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 738.7亩,总投资达到 8.5亿元包含石头羌寨、萨朗湖、羌文化演艺中心、羌族风情园等大手笔谋划、大力度建设的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局,已经在2012年国庆前局部开园,向世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眼球。

大平台 大营销 实现大发展

“没有政府主导搭建的旅游产业发展平台,旅游资源如无源之水,怎能焕发生机”该县文化旅游局局长王勇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感慨地说。

如不重视考核,蓝图画的再好,也很难实现,这关键在干部,核心在落实。深知此道理的凤县,因此将旅游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旅游服务作为日常重点工作纳入日常考核之中,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选拔干部的主战场,一线锻炼、考查、识别干部,激发干部激情干事的热情,并以“高目标引领、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的要求督促干部,形成了思想认识上高度统一,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抓旅游的态势,同时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式的成功经营下,趟过了一道道难坎,破除了一个个障碍,使旅游业在凤县的山水间扎下了深深地根基。

只有11万人的凤县,2012年旅游人数承载量达到300万人次,吃、住、行如何解决?为了提升接待能力,让小县城也有了星级大酒店,投资建设了鑫海宾馆、凤城大厦二期等星级宾馆,建成了黄金大厦、消灾寺祈福大酒店、尔玛人家等特色酒店,县城新增接待床位5000余张,到家庭宾馆108家、农家宾馆32家,再农户自主开发 “豆腐宴”、“土豆宴”、“梅花鹿宴”等特色餐饮品牌,形成了农家乐163家,而且“农家乐”已从萌芽时单纯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扩展到田园采摘、赏荷垂钓、农事体验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凤县乡土风味,让舌尖上的凤县更具魅力。

为了让游客在凤县畅通游玩,在县城、景区周边、公路沿线等游客集中区域设立了4个旅游接待中心,7个旅游接待点,同时全省首家开通了铁路旅游专列、旅游大巴和景区免费直通车, 22个旅游办事处遍布周边大中城市。服务质量提升了、线路畅通了、游客井喷了,山水经济的旅游市场火了。

“酒好也怕巷子深”多渠道、多层面、多轮回、高密度地宣传推介成为凤县提升旅游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每年在西安、兰州、成都、广元等地游客来源市场上身穿羌族服饰的姑娘们跳着欢快的萨朗舞,这成为旅游推荐会上的上的一大亮点。策划组织大活动成为凤县每年吸引游客的又一利器,文化旅游节、花椒采摘节、金秋红叶观赏节、羌历年庆典等活动成为常态化;国

际、国内的大型赛事2009年兵超联赛决赛、2011年全球旅游小姐大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活动成功举办;2012年小曾演唱会、容中尔甲走进七彩凤县、第52届国际小姐陕西赛区“十佳选手”秀凤县等大明星云集凤县,让这个小山区成为各大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焦点,知名度美誉度节节攀升。

“全民营销”是凤县高举的又一条创新招牌,由原来“政府主导、旅游部门为主”的单一宣传营销模式变为多渠道、全方位的营销模式,打破部门和人员的限制,倡导人人都是宣传营销员,并按照考核标准给予资金和荣誉上的激励。

大产业 大惠民 追梦大蓝图

凤县的旅游搞的如火如荼,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使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尝到甜头的群众又将资金回流到完善旅游链条中,快速激活了旅游“一潭春水”。据统计,5年间,引进民营资本达40亿元,参与到农家乐、农家宾馆、旅游产品开发、景区建设中,民营资本的内在动力使旅游业这根杠杆发挥了强大能量。

2011年,凤县领导班子换届,当地群众疑虑旅游也是否会搁置,新任县长郑维国指出:“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是历届领导班子艰苦探索的结晶,更是符合凤县的发展实情,要坚定信心、凝聚人心、用合力、建项目、抓服务,一张蓝图绘到底”。

“新一届领导信心十足地准备一如既往大手笔、大气魄地搞旅游,更加坚定了我投资到旅游业的信心”凤县汇丰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王佰诚高兴地说道。凤县大力扶持发展了雨润椒业、鼎昌农业等一批旅游商品生产加工民营企业,开发了花椒芽菜、花椒茶、松针茶、山核桃工艺品、羌族刺绣等旅游纪念品, 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以凤县汇丰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凤县秦海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发田野自然风光观赏与参与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家休闲互动,山村农事、特种动物养殖体验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参与旅游开发的民营企业在凤县这片旅游热土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凤县旅游的名声日渐响亮,外地游客开始成批涌入。凤县本地农户蒲文涛看到家乡巨大的变化,敏锐觉察到了凤县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观光商机。2009年,他从成都开回了他第一辆车,也是整个凤县第一辆旅游观光车。如今,20余辆旅游观光车不停歇地在县城周边的景区行驶着??,2012年,蒲文涛收编了收编了6辆私人观光车,组建了凤县鑫月旅游观光公司,这种群众抱团发展,抱团投资的模式,将各自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劳动力优势巧妙结合,握指成拳,聚合裂变,催生一批创业示范大户,在凤县比比皆是。

2012年,凤县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7500人,比2008年净增62%;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44%,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惠及全县最具潜力的“第一产业”。

“既要青山绿水、又要经济繁荣,让群众生活的更幸福”县长郑维国对干部长说道。

凤县坚持生态、环保、科技、节能和延长产业链的“绿色”产业项目,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进入凤县,2012年初就立足县情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围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具有科学、理性、绿色、效益新项目。

2012年投资1.4亿元全面启动“秦岭花谷”休闲旅游项目建设,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境内212省道沿线4镇17村的道路林带、铁路坡面、农田水系、村庄社区、游园景点等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和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营造春赏绿、夏看花、秋品果、冬赏雪的观光胜地。郑维国表示,“秦岭花谷”的建设是与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游客休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相关的。

2013年,凤县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围绕旅游谋未来”作为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来落实,全力推动旅游三产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古凤州综合开发、羌族风情园、金沙古城等10个景区建设,加快紫柏山景区、消灾寺景区、通天河景区等景区的改造提升,规范运营管理,深度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度假休闲、乡村体验、商务观光等多元化旅游产品;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大力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活动,精心策划开展第一届中国竞技麻将邀请赛、新版《凤飞羌舞》山水实景演出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举办全国县域旅游发展论坛,切实提高节会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构建以凤县为中心,半径300公里的成熟市场圈、600公里的促销带动圈、辐射全国的品牌营销圈。

这个秦岭中的“最美小城”,继续以“三高”精神为引领,坚持“旅游兴县”战略不动摇,以生态为本、文化魂、休闲度假为核心理念,建设园林县城、特色小镇、最美乡村的思路,把“全县当做大景区来建设、把县城当做星级酒店来管理”来打造的美好蓝图,在2013年将被勾画的更加“丰满”,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的美好幸福凤县旅游事业将更加生机蓬勃。

篇三:“西安-天水-凤县”旅游小环线路书

“西安-天水-凤县”旅游小环线路书

第一天:

西安-天水,全程高速约350公里。早6.00出发,走西宝高速。到宝鸡直接走宝天高速9.30到达。 如果对《三国》古战场感兴趣,可在距天水约40公里处(有路牌)下,游览诸葛军垒、木门道、街亭古战场等遗迹。一般游人是直达后先在城区游览伏羲庙、玉泉观、大地湾,然后下午游览麦积山。 如果有两天时间,则可游览大像山石窟、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姜维墓等历史遗迹。

天水是旅游城市,尤其是宝天高速开通后住宿一度紧张,如果赶在旅游季节或节假日,最好提前预定。这里宾馆酒店高、中、低档齐全,可选择余地较多。景区内许多农家也具备接待吃住的能力。

天水小吃不可不说,满碗流红,油辣鲜香的“天水呱呱”名声很大,也很好吃,属于当地草根名吃。味略清苦、败火解暑的凉拌乌龙头;酥脆鲜美、百吃不厌的里脊;荤素搭配,肥而不腻的天水杂烩……一道道美食,昭示了天水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天水炒菜也不错,兼川、陕之风,并在味道上融进当地特色。我们在晚餐时吃了一道沙锅、火锅的融合菜---“全家福”就是在秦朝兴起的传统天水名菜,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天:

天水-成县,沿国道316行驶100公里左右,转入205省道行驶23公里,全程123公里。进入成县后按路牌指示进入“西峡颂”景区。

西峡颂景区

西峡颂位于成县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鱼窍峡中,镌于东汉建宁四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全名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车翁西峡颂》,俗称黄龙碑.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 碑刻四周有北宋到民国年间一些文人官宦题刻30余处。《西峡颂》右下方10米处另有一方汉隶摩崖石刻,俗称“桃花碑”。《西峡颂》东约1公里崖壁上有东汉熹平三年(174)《汉武都太守耿勋碑》,隶书阴刻22行,456字,记述耿勋政绩。

西峡颂景点所在的鱼窍峡,峭壁折叠对峙,石崖如墨泼青染,峡谷一流清流终年奔湍,浪花飞溅,水势随乱石变幻无穷,形成了瀑、湍、池、潭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5.12大地震对景区道路设施有不同程度破坏,使另一出口至今无法使用,外地朋友一定要在县城问清路线后再行前往,避免走冤枉路。

游览完景区后,午饭时间可能推迟到午后14.00左右,在成县吃完午餐,然后向凤县进发。成县-风县全程143公里,走205省道约3个小时。凤县分为二个部分,一是看夜景,一定要住在县城;二是看风景,通天河或紫柏山只能任选其一。

凤县

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朝。位于宝鸡市西南端,距宝鸡市102公里,西安297公里。东邻太白山,南接汉中市,西临甘肃,北连宝鸡市。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

地处秦岭深处、嘉陵江源头,旅游资源丰富的陕西省凤县,在打造旅游品牌过程中,通过建造人工星星

和人工月亮,打造“月亮之上、月光之城”,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一跃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关注的热点,并入选中国最美的小县城之一。

凤县非常值得陕西人骄傲,她在注重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还大手笔打造了喷射高度达186米的喷泉,号称亚洲最高音乐喷泉; 建成万亩牡丹园和万亩郁金香园,号称西部唯一的高山空中花园; 在嘉陵江上筑坝蓄水形成30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打造中国西部山区的“威尼斯”; 在国道两侧建成数十公里长的江南民居景观,打造“水韵江南”。 凤县在保护和挖掘羌族文化遗产方面也值得称赞,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傍晚,霓虹初上,县城广场会簇拥数百人,跳起羌族传统舞蹈令人眼界大开。

凤县悠久的文化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流传着许多与山川关隘、树木河流、花草鱼虫、历史战争有关的传说故事,蕴涵了“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历史遗迹,“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陈仓古道,“三国演义争天下”的诸葛思计台,“中国工合协会”主要领导人路易·艾黎故居,以及记载的神话传说有唐藏西游记系列景点晒经石、黄风洞,石猴山—消灾寺民间故事景点,三岔—留凤关系列历史典故景点中白皮松、古道遗址和心红峡摩崖石刻,还有现代文明和工业科技相结合的火箭试验发射基地、金矿的炼金旅游项目等,可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些内涵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浓缩着重要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博大精深的旅游文化资源无穷魅力。 第三天:

凤县-宝鸡-西安

从宝鸡到凤县沿途风景绝好移步换景,风景区有紫柏山风景区,通天河森林公园,嘉陵江源头等。因本路书只考虑三天期限,所以出游者只能在三个景区中选择其一。如果时间允许,两到三天便可尽揽七彩凤县之全貌。不过一年四季,四个不同阶段凤县呈现的是不同的风景,她定会以迷人的姿色让游客为之倾倒。

宝鸡通天河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麓凤县境内。总面积5235公倾,由南向北蜿蜒17公里直达秦岭主梁。平均海拔1700多米,最高海拔2738.7米。

公园由西河庙、透马驹和兴赵原三大景区构成,原始植被、高山石林、瀑布潭溪是森林公园的鲜明特色。园内林木葱郁、苍翠欲滴、峰峦叠嶂、崖壑峥嵘。水景聚散得体,小溪环回,潺潺流水,似断似续。潭影波光粼粼,瀑布飞珠流沫,和峻拔的山体动静结合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奇峰耸立,直插云端,万石争高,天光一线。森林植物1800多种,连香树、独叶草、玉兰、杜鹃、天目琼花等奇花异草为公园凭添了无限景色,令人陶醉。野生动物280多种,羚羊漫步、锦鸡飞腾、黄鹂高歌、柳莺低鸣,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悠然自得。隆冬银装素裹,盛夏凉爽宜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公园所在地唐藏镇古称“唐仓城”,是古代囤粮重地。相传唐僧取经经过此地。境内的庙儿河蜿蜒向西直达秦岭梁顶,有“通径西天”之意,公园由此而得名,因此流传下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走进通天河就走进了历史,走进通天河就走进了大自然,这里山险、石奇、水秀,是您避暑、休闲、生态观光和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紫柏山风景区

紫柏山风景区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 陕西宝鸡凤县南部,横跨凤县的南星乡和瓦房坝乡,总面积82.5平方公里,以紫柏山,熊家山和屋梁山之间的山间沟地为其主体;以南星乡的桦皮沟和瓦房坝乡的燕子坪为其中心;以紫柏山的森林、山顶草坦,燕子坪的溶洞群、山间草场为其特色。

旅游区内气候湿润宜人,植被覆盖率极高,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区峰崖峡岭

竞秀,坦洞泉溪交织,动植物珍奇荟萃,民俗风情独特,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科普、保健、探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生态旅游区。按照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旅游区可分为紫柏山、溶洞群、燕子坪三个分区。

紫柏山,位处秦岭南麓,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凤县境内最高峰海拔2538米,享有"岭南独秀"、"秦岭明珠"之美誉。其山体逶迤绵延500余里,高仰前首,后驰巨尾,势如腾飞的巨龙,故而又称"龙如山"。(

篇四: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纲 要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造老百姓最幸福地方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纲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凤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指南。

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构建富强和谐新凤县战略目标,全面实施 “四大战略”,强力推进“三个百万”工程,积极应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阶段性率先脱贫、跨入全省十强县的两连跳,取得历史性突破,先后荣获中国最美小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省级平安县等多项荣誉称号。“十一五”规划纲要调整后确定的13项定量指标年内均可完成。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跃居新高。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国民经济进入了增长黄金期。2010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1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调整指标的122%,是“十五”末的

4.4倍,年均增长18.8%,人均生产总值85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18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调整指标的109%,是“十五”末的 5.8倍,年均增长44.6%;农民人均纯收入5870元,完成“十一五”规划调整指标的105.4%,是“十五”末的3.1倍,年均增长25.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调整指标的350%,是“十五”末的10.5倍,年均增长68.4%。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5%。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对比表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十一五”末,预计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75:20,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由工业独撑向工业旅游双轮驱动的重大转变。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花椒留存量4400万株,全县生猪饲养量突破30万头,农业总产值由“十五”末的8668万元增长到“十一五”末的4.8亿元,年均增长41 %。工业新型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5户增加到55户,铅锌、黄金、水泥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工业总产值由“十五”末的19.2亿元增长到“十一五” 末的126亿元,年均增长45.6%;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跻身陕西省重点县域工业园,留凤关统筹城乡新区被列为省级试点。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水韵江南,七彩凤县”旅游品牌享誉三秦。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人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5亿元,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投资拉动势头强劲,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推进项目带动战略,五年共实施重点项目483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0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调整指标的258.3%,是“十五” 末的8.8倍,年均增长74.5%。省矿建5.5万吨铅冶炼、东岭10万吨锌制品技改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建成投产。打造最佳投资环境,成功引进黄金勘探、水电站建设、铅锌产品深加工、房地产开发等115

个招商项目,五年累计合同引资129.3亿元,到位资金39.18亿元,分别是“十五”的6倍和5.5倍,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坚持拓展县城空间与增强承载服务功能并举,实施了嘉陵江县城段综合治理、绿化美化亮化、道路改造、旧城拆迁改造和垃圾、污水处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县城基础建设工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建成区面积由 平方公里扩大到 平方公里,县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33.4平方米,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由65.8%提高到了75.8%。城乡公路总里程达到1065公里,实现了农村水泥道路村村通,建成农村沼气池5420座。固定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网络入户率分别由“十五”末的30.7 %、46.6 %和10.7 %上升到“十一五”末年的70.4%、57.6%和24.4%,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由24.4部上升到87.6部。

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构建起了 “七保一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和少年儿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低保)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3 %和98.1%。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60岁以上老人享受人均每月100元的幸福养老金和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积极实施率先脱贫示范战略,全县贫困人口由“十五”末的4.04万人下降到1.6万人以下。强力推进“三告别”、“三集中”、三推进”和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农村5174户群众告别了窑洞、茅草房和单家独户迁入新居,对213名痴呆傻残及农村五保人员在凤县社会福利园区实施集中供养。加快商品房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5平方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岗位895个,安置城镇就业人员累计达576人(次),实现劳务输出4.8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2 %以内。2010年,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9780元和5870元,比“十五”末净增13380元和3857元。

扎实推进“平安凤县”创建活动,公共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5.71%,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累计投资8.3亿元实施民生八大工程项目269个,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方面的需求。加快校点布局调整步伐,全县中小学数量由147所撤并到现在的19所,率先启动了蛋奶工程和交通费补助政策,全县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累计二本上线人数730 人。完成了全县12所乡镇卫生院和90个村级卫生室的新建改造,并将全县乡镇卫生院纳入全额财政供养。开展了城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待孕妇女优生检测、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普治工作,全面落实“三免六减”政策和门诊统筹报销制度。构建了一般病有城乡基本医保、大病有社会医疗救助、特大病有财政二次报销的三道医保救助防线,城乡群众看病报销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完成了县级文化信息中心和50个村级文化信息站建设, 60个村添置了体育健身器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2009年度361°乒超联赛。羌舞羌歌走进社区和机关,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下,低于控制指标3.5个千分点。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完成了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县属企业 “国退民进”步伐加快,百货公司、八达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等34户县属企业顺利实现改制,预计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9%。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新组建了留凤关统筹城乡新区、文化旅游产业管委会,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政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基层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政治地

篇五:凤县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第一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条件

一、基本情况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陕、甘、川三省交汇之地,全县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10镇2乡100个行政村,人口11万,其中农业人口7.6万,是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凤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统筹城乡改革实验为主线,深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六大体系”,形成了更加明晰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66.54亿元,增长23.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35.4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2亿元,增长45.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736元和5949元,增长19.7%和26.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1亿元,增长18.8%。县域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9位,实现了阶段性率先脱贫和成功跻身全省十强县的两次跨越,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举跨入引领全省县区发展的第一方阵。

二、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现状

(一)统筹城乡工作高点起步。2008年,宝鸡市委、市政府把凤县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2009年凤县被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统筹城乡农村改革试验区,这就意味着我县统筹城乡既要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同时也要为全市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创出经验,做出贡献。2009年2月8日、2010年4月27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省委副书记王侠同志视查凤县后,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领导指示,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改革工作力度,经济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统筹城乡改革试验掀开新的篇章。2010年7月20日,凤县留凤关统筹城乡新区党工委、建设委员会挂牌成立,这是凤县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站在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推动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创新,标志着凤县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工作掀开了新的篇章。

(三)统筹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椒畜富民”四大战略,不拼矿产抓生态、不拼速度抓和谐,以“三个百万”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由矿业一元独大向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协调发展转型;统筹规划三次产业和城乡各项建设,引领城镇和农村均衡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与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着力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社会各个阶层;不断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党员干部抓促帮扶重心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转移、公共服务领域全面向农民延伸的格局已经形成。

(四)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县城、乡镇、村三个层次,工业、农业、旅游三个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编制了《凤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制定了《凤县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完成了44个村庄规划的编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对《凤县县城发展规划》、《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规划》、《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型百万

吨铅锌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农业八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重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完善,全县初步形成了县域总体规划与镇村建设规划、产业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社会事业规划相配套、相衔接的规划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

(五)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农业经济突破发展,旅游三产高歌猛进,一、

二、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5%、22.8%、14.8%;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45538元、3914元,居全省第8位和第12位。实现了摘帽(率先脱贫)、进位(跻身全省十强县)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城乡统筹各项工作,涉农支出、民生项目支出逐年增加,使全县人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发展的实惠。

(六)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9.8%、28.3%,增速连续两年位居省市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低于全省、全市同期水平。收入快速增长,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人向城市、县城、城镇流动已成为一种趋势,形成了统筹城乡良好的群众基础。

(七)城乡社会保障率先实现一体化。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均衡化发展,农民拥有与市民同等的改变命运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同质化的医疗保障环境、基本对等的社会保障,群众就医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休闲、娱乐、健身设施不断向乡村延伸,优生优育免费服务在提标增项、城乡对接中日臻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一体化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在了前列,创出了经验。

(八)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我县先后建成统筹城乡集中安置点42个,2.5万农村群众搬离危旧房屋迁入新居;90%以上的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98%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80%的村庄实现了手机信号全覆盖;农民住所由地偏室陋的单家独屋向便捷宽敞的岭南新居转变,农村由脏乱差的松散村落向生态文明的新型社区转变。重点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新增10平方米,县域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7%增加到目前的57%。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告别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追求于更加幸福的生活。

(九)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开展“六清、四改、一统一”(清理柴草堆、土粪堆、垃圾堆、污水、河道、室内外卫生,改水、改厕、改灶、改圈,统一马头房、白底墙、红腰线、灰裙装)、生态家园建设、林业重点工程、嘉陵江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态保护和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共拆除危旧房屋1579间,粉刷房屋48.98万平方米,改造民居461户,修建生态景观水面12处、65万平方米。目前,全县绿化造林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510亩,沼气池达到5375座,村庄封闭式垃圾台55个、垃圾填埋场6个、污水处理站5个,每个村都有垃圾车和环卫队,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配备了572名农村保洁员,形成了“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1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11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

(十)留凤关统筹城乡新区实现突破发展。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制定了新区建设配套政策,编制了

建设规划,编制了留凤关新区重点建设项目3大类,7小类,共22个项目,总投资4.08亿元,目前已经有10余个项目完成选址规划设计,陆续开工建设,初步形成了商贸中心、新区大厦、汉唐文化民俗风情园及等多个产业开发项目的投资意向。启动了农村金融信贷改革,在2个村开展了农村宅基地房屋抵押借款试点工作;农村资产确权认证工作已全面展开,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中心,为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搭建了优质服务平台。

(十一)农村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转。通过加快实施土地流转,深化林权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壮大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农民向非农产业的快速转移。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凤县县城有什么好玩的)

(十二)户籍一元化改革得到深化。针对一元化户籍后的城乡不统一的社保、计生扶助、退伍军人安置等方面的问题,出台了《凤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凤县被征地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意见》、《凤县低保一体化提标扩面办法》等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政策,并已全面启动实施,目前全县已实现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加快促进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十三)农村经营管理走出新路子。在10个村开展了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试点,驻村主抓农民增收、新农村晋星创建、村级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积极创建运营规范、市场经营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增收效果显著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村两委+合作社”的办法,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村级班子治理村庄、发展经济的能力,截止目前,全县已成立花椒、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

三、凤县统筹城乡发展具备的优势

(一)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已初步形成了以花椒、苹果、生猪、中药材、蔬菜、特种动物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体系,为农村经济奠定了基础。花椒留存4400万株,苹果10500亩,林麝存栏2421头,生猪饲养突破30万头,凤椒、凤唐牌苹果成为陕西名牌产品。建成汇丰度假山庄、秦海鹿业梅花鹿苑等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园15个,休闲农业实体560家,农民就地变成产业工人。

(二)以工哺农基础较好。凤县是全国四大铅锌基地之一、全国黄金吨金县之一,尚未开发的后续资源储量较大,有工业企业51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户。已形成铅锌、黄金、水泥、水电、微晶板材五大产业集群和铅锌黄金尾矿—新型建材—水泥辅料的循环产业链,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6.1亿元,工业经济在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同时,吸纳了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工业企业就业,连年增长的工业经济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工补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建成统筹城乡集中居住点42个, 90%的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98%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9460多户农村家庭看上了有线电视、13900多户接通了固定电话、手机信号覆盖了80﹪的村庄面积;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和30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四)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捣⒄寡该汀H丶哟舐糜尉暗愫头裆枋┙ㄉ瑁罅κ凳拔宕缶扒⑽宕蠊啊惫こ蹋鼐衬谝呀ǔ赏ㄌ旌庸疑止啊⒓瘟杲赐贩缇扒⒆习厣椒锵鼐扒龋八辖稀⑵卟史锵亍甭糜?/p>

品牌效应已凸显。2010年全县游客人数突破200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1亿元,全县三产从业人员由2006年的不足2000人猛增到1.2万人,4000多名农村群众投身到三产行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

(五)生态环境良好。凤县近年来以“山青水秀地干净”为目标,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嘉陵江流域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建设,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森林覆盖率75.8%,县城、乡镇和农村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快。全县义务教育覆盖面达到了100%,2010年又启动了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对全县寄宿学生免费提供蛋奶早餐,每月四次报销往返车费。全县2所县级医院和11个乡镇的卫生院全部进行了改建或新修,94所村卫生室达到了标准化程度,3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县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县已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服务点3个、村级服务点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2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个。

(七)社会保障程度高。启动实施了大学教育保障工程、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工程、寄宿学生交通费全资助工程、村组干部待遇提高工程、医疗保障工程、优生优育工程、幸福老人工程、低保提标工程、土坯房改造工程、气化扩面工程等“人人幸福十大工程”,从群众就学、就业、就医、生育、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了保障水平,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大幅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8%,门诊治疗费用报销40%,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0%;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化;92%以上农村群众参加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在应保尽保的前提下人均增加了30元,平均达到130元。

(八)省市高度重视。2008年凤县列为宝鸡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2009年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农村改革试验区、2010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又把凤县定为全市三个统筹城乡先行先试县区之一,省、市领导对凤县统筹城乡发展给予厚望,多次来凤视察、调研,勉励凤县加大力度,积极创新,早日率先在省、市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

四、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凤县是一个欠发达山区县,长期以来,农民居住分散,收入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差,靠天吃饭;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城乡差别较大;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三农”问题尤为突出。近几年,虽然我们在统筹城乡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宏观体制机制的束缚和配套制度、跟进政策措施的相对滞后,特别是资金、项目投入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凤县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一)主要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2007年以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850元、3700元、4695元,年均增长速度28.4%,虽然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的增速,但由于农民收入基数小,

绝对额分别只占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9.1%、28.7%、28.4%,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51:1,高于全国3.33:1平均水平。

2、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安全饮水依然困难。全县虽然有87%的农户接上了水,但大多是自流水,遇干旱季节时常断水,水量水质不能保证,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为76%,位居全省第45位,远低于其他社会发展指标。二是农村道路不畅。水泥路大多只通到村委会所在地,组与组之间多为砂石路或土路,道路不畅、农产品外运难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农村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农村互联网入户率仅6.4%,远低于城镇47.3%的水平;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但全县19713户农村家庭只有9400多户接通了有线电视。四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只有5个乡镇有民办幼儿园6所,而且条件较差,管理不规范,远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要。

(二)主要困难

1、统筹城乡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凤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大,受益面窄。凤县的财政收入虽然位居全市前列,但除去保运转、保民生以外,可用于统筹城乡项目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我县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很大的资金投入压力。比如,同样是移民搬迁,凤县比平原地区要多出土地平整和修筑河堤等工序,建材运距更长,建设成本大。

2、体制机制的配合滞后。由于宏观上体制机制的束缚和配套政策、跟进措施的滞后,特别是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制约,我县的改革试验有命题、无权力,想法多、办法少,难以在更高层面、更大领域迅速打开局面,难以动摇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整体突破困难。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按照人口自由迁徙、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均衡配置、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 全面落实“一体两翼三带四心五十个新型社区”发展布局,以“三化”(产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为方向,以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创业园和新型社区为突破口,以“三大”(产业大开发、社区大建设、土地大流转)促进“三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打造居民收入最宽裕、基础设施最完善、公共服务最优等、城乡环境最优美、社会最文明“五最”之地,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体:县城为主体,形成全县政治经济中心。

两翼: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和留风关统筹城乡新区为两翼,形成全县的主要产业基地。

三带:沿212省道、316国道建设百公里人口聚集和以住宿、餐饮为主的旅游观光配套产业带;沿凤太路建设50公里人口聚集和高效农业、畜牧养殖产业带;沿双唐红公路和酒茨公路建设 40公里人口聚集和以有色金属采选、石材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产业带。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