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暮江吟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5:54:15 字数作文
暮江吟ppt字数作文

篇一:优质公开课《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温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离离原上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

二、解题,知作者:

(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吟:吟诗)

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

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

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

3、教师范读。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四、明确背景,体会情感:

(同学们读得真好,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俗话说:诗言志。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

PPT示背景(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让我们带着诗人那种轻松畅快的心情,随同诗人一起赏景抒情——齐读

五、品读探究,深入理解:

1、画景物: 听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唐代,与诗人一起欣赏江边美景。下面我们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这江边的美景图一一描绘出来。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 各写了哪些景物? 找出来, 用笔画出来。(画景物——汇报)( 板书:残阳、江、露、月)

2、品诗句: 这些常见的景物,为什么能让诗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笔墨,一起走近江边。齐读一二句。PPT

你觉得诗人笔下的太阳是怎样的?(火红的、摇摇欲坠的、疲惫的、金光闪闪的) 同学们口中的夕阳真美啊,你们真是白居易的知己啊!

在这两句中有一个动词,你能找出来吗?“铺”。

平日我们描写阳光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好不好?换词读一读。 换好不好?

“铺”字多用在何处?(引导“铺”字组词:铺床、铺路)

“铺”——(简图)(夜晚妈妈帮你铺床,盖被子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得出:温

暖,柔和,舒服,亲切)(学术说法: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像是有人拿了一块红绸子从天边慢慢地铺了过来,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大家跟着来,用他的方法读读。齐读

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这里的瑟瑟是什么意思?“瑟瑟”指碧绿色的玉石, 诗中形容江水没有被夕阳照到时所呈现的青绿色。)(删除,课堂不讲)

这里写到“半江瑟瑟半江红”,在你的想象中, 江水红得像什么? 绿得像什么?

(生:红得像一块红绸子。似乎有人把红墨汁倒进了江中。江水另一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让生尽情说,答不到也没关系)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呀! 一个“瑟瑟”, 一个“红”字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上, 那种鲜明的色彩美, 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色彩对比, 使画面变那么鲜艳、明快。你能否将这种奇特的美感读出来?

夕照下的江水半绿半红,这是多么美丽的奇观啊,那么,江面为什么会呈现出半绿半红的景象呢?(引导、简图)(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小结——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很善于使用色彩的对比,他多像一个大画家, 用他手中的彩笔, 描绘出我们祖国自然风光的色彩美。以上两句, 不由得使老师想起了白居易的另一首著名的词 《忆江南》。这首词中也运用了色彩对比的写法,同学们想想是那两句呢?(生答)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与“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在写法上多么相似呀! 一个写了秋天、夕阳下的江水; 一个写了春天、朝阳下的江水。都描绘了奇特的美景,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

带着刚才的理解,想象着画面,再将这种神奇的美读出来。

三四句: 多美的江边夕照图啊,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留恋忘返,不觉天色已晚,此刻他又有什么新发现呢?齐读三、四句。PPT

有一个词尽显了白居易当时的心情?——可怜。为何说“可怜”?是不是很可怜的意思呢?(拆开组词:可以怜惜。)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什么可爱? 哪些景物让你觉得很可爱? 怎样的露珠、月亮让你觉得很可爱?

你能将这种可爱读出来吗?(个读、齐读)

老师觉得作者写得还不够可爱,在你们的想象中, 那些亮晶晶的露水、皎洁新月还像什么?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露似( )月似( )PPT

( )似( )( )似( )

(露:宝珠、玛瑙、水晶 月:像金钩。像小船。像眉毛。像镰刀。)从颜色、形状方面进行点拨。 江似明镜月似船。

同学说得多传神呀, 多贴切呀!你们将天上的月与地上的露珠完全融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图。面对这样美的景色, 诗人情不自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齐读)

六、感情朗读:

在白居易的眼里, 远处的残阳美, 近处的江水美,脚下的露水美, 天上的新月美, 这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前面讲到诗人是离开朝廷到外地任职,离开了朝廷因为着不能追求功名利禄了,但他却没有丝毫失落感,转而流连于幽美壮丽的自然风光中,这是多么乐观、豁达的个性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带着诗人这种轻松、闲适的心情,再次漫步江边。(配乐齐背诵)

七、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多么美丽的江景图啊!这种美景不描绘下来实在可惜了,让我们拿起笔,发挥想象,将这幅幽美的江景图描绘出来吧。

题: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PPT

八、拓展延伸:

学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种景色最美丽?你还能背背写这种景的古诗来吗?(学法)

篇二: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略)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出示课件)朗读欣赏(听——跟读)(图文结合),要求:1、仔细观察,认真听读;2、结合课件,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哪些景物?

三、自读古诗,指导朗读技巧,课件出示——初读古诗(始)(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哪些景物? 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晚—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课件——初读古诗(中)(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课件——初读古诗(中)(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

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出示填空题:课件出示——初读古诗(终)

八、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九、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十、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也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中,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诗中美丽的意境。(配乐朗诵) 十一、小练笔——出示课件

篇三:暮江吟

《暮江吟》中,描写傍晚江边景色的诗句:( )

2 人们常用杜甫的( 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3唐朝诗人王昌龄用( )来表白自己将强光明磊落的品格和对谤议的蔑视

4固始人写了不少反应儿童情趣的诗句如( )2( )

5多情自古伤离别诗人王维在送好友元二时说而( )

诗人高适与好友农大分别是却没有伤感只有宽慰他说( )珍惜时间的名言( 0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句子( 0

自己岁次官回乡但仍为国效力( )

不断学习才会聪慧( )

做真正善良的人从小时开始( )、

( )江船火独明 ( )

草长莺飞二月天( )作者

水光潋滟晴方好(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暮江吟ppt) )诗题( )

翻来( )去 ( )( 起舞 ( )不及防 ( )满目 ( )妙 )肖物美价( ) 风尘( ) ( ) 不堪 跃跃欲( )相( )并论 高( )远瞩 千里( )( ) 出( )制胜 垂头( )气 刻骨( )心 出( )不易( )然大悟 ( ) 花一现

闻鸡起舞( )画龙点睛( ) 杏林春满( ) 手不释卷( )

常言道9 )只要我们齐心协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办法

王老师对我们输( )大家如果能做到博览群书写作文时就应收手 每当我取的好成绩骄傲沾沾自喜爸爸会语重心长对( )

写好作文呢不光要看书还要参加实践正如古人所说( )

( )别是非 两条( )子 ( )利群众 ( )地开花 ( )花多端 争( ) ( )地开花

( )然大物 ( )然大物 ( )然泪下 ( )然无存 ( )然若失 ( )然起敬 粗略地看( ) 立了功劳( )

快上加快( )单独行动( )声势浩大( )人马众多( )走在前列( ) 心思不定( ) ( 扩充实力( ) 地势平坦( ) 、

出自神话的故事( )出自寓言故事( )出自历史故事( )

抬头向上看( )聚精会圣地看( )向四周看 ( ) 暗中地偷看( )斜着眼看( )从高处向下看( )目光迅速地看 ( )、

( )在目 ( )不从心 ( 0精图治 再接再( 0)

( )人注目 ( )谁思源 ( )有尽有( )姓埋名

螃蟹过街( ) 一手拿针一手拿线( )

水上浮萍( )木匠带木枷( )擀面杖吹火( )猪血煮豆腐 ( )

泥菩萨过河( )螳臂挡车( )军事论文( )

铁公鸡( )热锅上蚂蚁( ) 月亮里的挂树( )

篇四:暮江吟

让读有效 让情飞扬

六年级上册《暮江吟》案例与反思

邾城街第六小学刘晓琳

学习内容简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对两组景物的吟咏,率真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并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

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领悟并想象、描述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准备:课件 课前搜集有关白居易的资料和其写景的诗。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读诗题

师: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天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今天我们先走近白居易星座,摘几颗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我说诗题,你们吟诗,行吗?《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吟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送别情。

师: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的传世佳作,还记得他写的《大林寺桃花》吗? 生:(吟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师:白居易一生留下近三千多首诗,成为继李白、杜甫之后唐朝三大有名诗人之一。你知道白居易的奇闻轶事吗?讲讲其人其事吧!

生1: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他写完诗后,总要读给老百姓听,看老百姓听不听得懂。

生2:白居易晚年受佛教影响深,最后闲居洛阳,自号香山居士。

师:白居易一生与诗有着不解的情缘,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什么诗呢?请看老师写诗题,注意:“暮”的写法,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注意“吟”的读音,一起正确地读诗题。

生:读诗题

生:从“暮”字我知道这首诗写太阳落山后,作者在江边吟诗。

师:白居易吟了一首什么诗呢?请看——(出示全诗)。

二、初读正音 自学知意

师:你能正确地读出这首诗吗?自由练习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诗)

师:(以评代讲)她的“残”、“瑟”、“似”平舌音读得准,我们也能像她那样正确地读一读吗?

生:(齐读全诗)

师:古诗词最讲究韵律美,对仗工整,节奏分明,我们能读出诗的韵味吗?我们首先要知道诗中讲了什么,才能正确断句,同学们我们以前用些什么方法来理解诗的大意?

生:看插图学习,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资料等。

师: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先试着理解一下诗中讲了什么,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交流。

师:(巡视,指点学习方法)

师:你们自学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1:我不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残阳”是什么意思?

生2:太阳快落山了就称为残阳。

生3:“九月初三夜”是什么意思?

生4:是我国农历九月初三的夜晚。

师:我国古代人习惯将每月的上旬称为初几,习惯说法沿用至今。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情景?

生1:刚要回家的太阳,斜照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镶嵌在草上,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生2:他讲得很清楚,我提出一点异议:江面真的是平均分吗?一半呈红色,一半呈绿色吗?

生3:不可能分得那么平均,应该是受光多的呈红色,受光少的呈绿色,用“半”是讲究对仗工整。像第一行的“一道”也不是“一道”,是虚指的。

师:一个会讲,一个会听,一个会评,你们都会学习。我们再来正确断句吧,试试看读出诗中的韵味来吧!

生:(练习)师:谁来勇敢地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诗。

生:她节奏把握得准,读出了诗味。

师:我们一起来有节奏地吟诗吧!

生:(吟诗)

师:听着你们吟诗,我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唐朝。但仅仅读出诗味还不够,我们还要像白居易一样吟诗,吟出诗人的情,先还是来看看诗人笔下的景吧!这景中有几幅图?

生:两幅图,一幅是夕阳沉,晚霞映红图;一幅是新月初升,露珠晶莹图。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再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 生:从“九月初三”、“露”可见是深秋时节景。

师:这深秋的景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吗?

生1:美!

生2:美不胜收。

三、精读品美,美读悟情

师:你真是白居易的知已呀!景美,美在哪?我们还是一句一句地品品吧!像品茶一样,需要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你从哪儿品出了“美味”?

生:我从“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残阳”、“铺”品出了景美。“铺”字仿佛说我看到了柔和的阳光安闲地照过来。

师:(出示第一行的诗)能给“铺”字换个词吗?

生:照、射……

师:做做“铺”、“照”、“射”的动作,从中你明白了什么?(生做动作) 生1:“铺”可见太阳是靠近地平线是平铺在水中的。

生2:“铺”可见阳光柔和。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生2读第一行诗)

生3:“铺”可见阳光铺过来的动作舒缓,照在身上很舒服。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3读第一行诗)

师:一个“铺”字形象地写出了残阳是贴近地面照过来的,像“铺”在江面上,还写出了光线柔和,动作舒缓,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齐读第一行诗) (出示画面)

师:请看这幅夕阳图吧!我们再来读第一行诗,读出诗中美来。

(生读第一行诗)

师:一个“铺”字残阳铺过来让人觉得真舒服,生活多么安闲呀!我们再来带着这种感觉读。

(生读第一行诗)

师:读诗就要抓住关键字来品读,真不错。残阳铺在江面上,江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看第二行诗,用学习第一行诗的方法来品读,看你从什么地方品出景的美?

(出示第二行诗)

生:我从“瑟瑟”、“红”中读出江面上颜色美。

师:江面上泛起了细小的微波,在残阳的斜照下,受光多的地方变成了红色,受光少的部分呈现出深绿色,多么像什么?请用比喻句描述。

(出示画面)

生: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

师:闭上眼睛走进这画面中去:柔和的残阳平铺在江面 ,江面上微波粼粼,像铺上了玛瑙,像铺上了碧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请同学们对照画面读读这一行诗吧!(出示夕照图)

(生读第二行诗)

师:景物的变化多么让人惊叹呀!我从你们读中听出来了。我们来读第一、二行诗,女生就是那残阳,男生就是江面。(男、女生接读)

师:我们就是白居易,看到这景心中怎样?

生:我心中喜之不尽。

师:读出这种情来吧!再来接读。

(男、女生读第一、二行读)

师:诗人就这样站在江边赏景吟诗,不知不觉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他又看到了更新的景,请看新月图,你从哪儿读出了景美?我们用学习第一、二行诗的方法:抓住关键字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1:我从“真珠”、“弓”中品出了新月图美。

师:诗人把露水比作真珠,把新月比作弓,可见露水、新月有什么特点? 生1:露水很圆润,还闪着光芒。

(出示第四行诗)师:是呀,圆润的露水被新月的清辉一照,显得多么晶莹,在草叶上滚来滚去多么可爱呀!读出这种感觉来。(学生读“露似真珠”)

生2:新月很弯,像一把弓。

师:九月初三是月初,此时的月是上弦月,很弯很弯,像一把精致的弓挂在天空。(边描述边画简笔图),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读“月似弓”)

师:圆润的露水借助新月的清辉发出光芒,我们来读第四行诗,读出景美来吧!

师:小声点!别把露珠震落下来,再读——

(生再读第四行诗)

师:多么安静的夜晚,多么和谐的画面,请看图——

(出示新月图)为什么诗人只写“露”、“月”?

生1:这是深秋有代表性的景吧。

师:杜甫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也写了“露”。今年九月初四是寒露,寒露节意思露气寒冷即将凝结,寒露节气到来意味着北方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容易出现露水。“露”是深秋最有代表的景,而月呢?

生2:月是诗人最爱写的对象,是诗人的最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 师:圆润的露珠似真珠,精美的月亮似弓,于是诗人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生吟诗,出示句子)。

师:把感觉放进去赞美这夜吧!

(生再读)

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生:可怜。

师:在诗人眼中的这露水,这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爱,不自由主地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那诗人对这景的爱仅仅是景美吗?请看补充资料边读边想。

(出示补充资料)(生读)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31岁时步入仕途,当时朝政昏暗。宰相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贬或罢,白居易也因上书极言不当被贬,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陷入政治斗争中。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因为克尽职守,屡陈时政,使皇上、权臣对他不满,“终日多忧惕”,他恐再遭权贵谗害,不敢久留在朝中,便请求离京,于公元822年去杭州上任,以避

篇五:暮江吟

《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白居易)

2.大家学过白居易写的诗吗?哪位同学能起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3.背诵古诗。

二、新授

(一)走进《暮江吟》

1.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白居易写的古诗——《暮江吟》。

2.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时间:傍晚;地点:江边。 吟:吟诵。

3.白居易在傍晚的江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

4.指导朗读。

(二)欣赏《暮江吟》

5.读完这首诗,你能否用古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诗人所看到的景物的特点?

6.它的“可爱”表现在那里?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

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

生:像小孩子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

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

师:还有哪儿很美?

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

师:当白居易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

生:露珠。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

生:我心情舒畅。

生:很想去。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

生:好,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学生争着,比着读)

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

师吟诗(同学们鼓掌)

师: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读了这首诗,你们都有所感悟,那你最喜欢哪些词?

生:我最喜欢“铺”字。因为它表现出美,显得亲切,安闲。

生:我喜欢“瑟瑟”这两句好,因为它刚中带。

生:我觉得“真珠”这个比喻用得好,把露珠写得闪闪发光,很美。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像五彩池。

7. 下面让我们再来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生自由读,指名读),大家用赞美的语气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暮江吟》。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已吟出优美的诗句,如果是你,此情此景最想做什么?

三.画中悟诗情

1、如果你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想做些什么?

2.你觉得这首诗可以画几幅呢?说说你的理由。——选择一幅画一画(音乐情境)。

(建议:画傍晚的选用黄色的纸,画晚上的选用蓝色的纸,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3.展示交流:

①.第一幅:

A.介绍一下你的画。——生述。

B.谁来评一评?

重点:“铺”字有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东西可以铺?

C.你能把你的画吟出来吗?——为什么这么吟?

点拨:

a.请同学们用比较法把“铺”换成“射”“照”“映”读一读,体会一下,感觉怎样?

b.你会做“铺”的手势吗?边做边吟,试试看。从这个手势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c.对呀,夕阳的余晖从地平线上一道道地射过来,几乎与江面平行,就像一床巨大的红地毯,非常壮观,而诗人用一个“铺”字就把这意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一起边做边吟。

d.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你能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吗?

e.在夕阳的魔力下,整条江好像成了一大块美丽的玉石了!把你的感受吟出来。

D.还可以画些什么?

E.傍晚还有这么多的美景,诗人为什么不写呢?

②.第二幅:

A.介绍一下你的画。——生述。

B.谁来评一评?

C.还可以画些什么?

D.能把刚才的理解、刚才的感受吟出来吗?可以边做边吟。——自由读、指读。

(朗读引导:诗人也用一个词表示了你刚才的这种心情和感受,是什么?——“可怜”就是……?——再读。)

4.诗人描绘的第二句诗的时间是晚上,而第一句却是傍晚,为什么上下两句时间相差这么远,你能发挥想象把它补上去,编成一个故事吗?——交流。

6.现在你明白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吗?——出示小资料。

小结:是啊,咱们的江南、咱们的家乡风景如画!也正因为大诗人白居易深深地热爱着咱们江南这一带,所以咱们的江南在他的心里永远都是最美的!

三、课堂小结

1.小结:你能想象的出作者流连江边,浅唱低吟时的感情吗?

诗人用美妙的诗句描绘着傍晚至深夜江边的景色,赞美了暮江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我们也应该象诗人一样留心身边的一山一水,从中发现美,去讴歌美。

2、动笔写写此时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暮江吟》课堂教学实录

师:[音乐起播放《秋日的私语》钢琴曲]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落日的余辉静静地铺洒在江面上,江水红的红、绿的绿,多么柔美、多么平静啊,面对如此美景,刚离开朝廷,前往杭州任刺史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不禁诗兴大发,吟道(示意学生闭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大家想像白居易那样感受感受这般美景吗?

生齐答(大声):想。

师:那么你们现在都是小白居易在吟诵美景,可以自由读。也可同桌对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停顿,读出感觉来,现在开始读,(生齐读两篇。)

师(似陶醉状):你们读得多好啊,初读就读得这么流利,抑扬顿挫,相信多读几遍一定读得更棒!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诗的意思,体会当时作者有怎样的心情吗?

学生大声答:想

师:接下来老师就考验考验你们的读书能力,看看是否能够能读懂诗句的意思,注重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观察插图,还可参考字词典、唐诗三百首、课外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如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诗意)等,如确有不懂或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生自由学习古诗,师巡视指导,肯定部分能利用注释,插图等的学习方式)

师:怎么样,差不多吗?谁来说说第一、第二句的意思。

生:夕阳的一半照在江水上,江水一半是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

师(及时指出):是夕阳的一半吗?

众生齐说:是江水的一半。

师:对啊,是照的江水一半是红色,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夕阳的余辉照射在江面上,被夕阳照到的江水呈现红色,没照到的江水是碧绿色。

师:把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都讲清楚了,真会读书,说得真具体。

师:同学们这两句诗你认为哪些地方最难懂。

生:“瑟瑟”“残阳”。

师:谁能告诉他?

生:瑟瑟是绿色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

生:注释上有。

师:对啊,注释明确给了我们解释,这位同学知道利用注释理解诗意,做得很好,大家想想,要是没有注释,大家理解吗?

生(摇头):所以编书者这些都为我们小学生考虑了,谁再说说对“残阳”的理解。

生:就是残缺不全的夕阳,你看插图图画的只有一半的太阳露在外面。

师:这位学生想象力真丰富,或许诗人在选用这个“残”字确有这意思,但还不能考证,在课文残阳作夕阳讲(即傍晚快落山的太阳),知道吗。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句诗哪个字用得最好?

生:铺。

师:为什么?还可用哪些字表示相同的意思?

生:“铺”写出了夕阳的光是铺在水面上的,是要落山时的太阳,所以用“铺”。

师:那为什么不用同样表示照的意思的“照、射、洒”等字呢?

生:“铺”写出了太阳斜斜地照在水上面,一半是绿的,一半是红的。

师:是啊!这时的夕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了,落日的余辉几乎是贴着地面射过来,就象铺地毯,卷草席般平铺过来(师作“铺”状),所以作者用铺而不用其它表示同样照射的字,可见诗人在用字上面非常讲究,不是信手拈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诗人面对美景,陶醉了,夕阳多么柔美!江水多么恬静!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怎样呢?好好体会体会把诗人的感觉读出来好吗?

(生举手,师指名读,生1陶醉状读。)

师:哦,老师有点感觉了,眼前仿佛出现了血般的夕阳,红绿交错的江水,谁还能让老师的这样感觉更清晰些呢? (生2更动情读)

师:老师看见了,看见了血红的夕阳只留了一半边脸在地平线的尽头,被阳光照到的江面是多么红啊,而没照到的江水都是绿的,比白天更为深绿了,好美啊!大家一起来感受感受!

(生齐读一遍。)

师:哇,这么多小白居易都感受到了美,来,再读一遍,把诗人的心情读出来。

(生带着喜悦读。)

师:真棒,你们愉悦的心情让老师也格外轻松了,再来一遍,闭上眼睛读,边读脑海中边浮现诗中的景色,来给点音乐(师放《秋日的秋思》钢琴曲)读。

师:漫步江边,诗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夕阳带着无比眷恋离开了江水,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此时作者又看到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生:看到露水、月儿。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从“露似珍珠月似弓”知道的。

师:那不是珍珠和弓箭吗?

生:不对,是露水、月儿。

师:书上不明明写着露似真珠月似弓(重读“真珠”“弓”)吗?

生:作者是用“真珠”和“弓”来比喻露水和月儿。

师:原来是这样,老师还以为是写珍珠和弓呢,那么是怎样的露水,又是怎样的弓呢?

生:露水像珍珠一样,月儿像弓箭一样。

师:大家见过露水吗?见过珍珠吗?它们是怎样的?

生:见过,露水是一颗颗大水珠,早晨上学时路边的草上都有。

师:那珍珠呢?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吗?

生:珍珠圆圆的,透明的很漂亮。

生:晶莹剔透。

师:这些同学说的真好,对,珍珠就是晶莹剔透的,大家想想,诗人被美景陶醉了,还在留恋逝去的夕阳,美妙的江水,此时一弯新月悄悄地挂在天边,才惊醒了他,看到了可爱的月儿,猛低头,发现脚下被月光映照的露水,更加晶蒙剔透,这么奇丽的景色,难怪诗人要发出这样的——(生齐读“可怜九月初三夜”)感叹!

师:可怜什么意思?可怜不是像张芬同学(刚在校运会400米跑休克)晕过去可怜的样子吗?

生:不是,是可爱的意思。

师:那初三夜到底可爱在哪里呢?

生1描述:月儿弯弯的高挂在空中,露珠晶莹剔透在月色照耀下,像粒粒珍珠,美丽极了。

师:诗人此时的心情被这奇特的美景深深迷住了,由衷赞叹道——(生齐读“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生兴奋地读一遍)

师:把诗人的心情准确表达出来再读。

(生带着喜爱语气再读一遍)

师:闭上眼睛,浮现画面读。(生闭眼声情并茂读)

师:是啊,老师前面介绍过诗人看不惯朝廷生活,不愿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此时离开朝廷前往杭州,看到如此美景,心情格外愉快。来我们整体把诗感受感受(出示小黑板《暮江吟》全文)

(生兴奋大声齐读一遍)

师赞道:真不错,老师眼前隐约浮现残阳铺照江水,红绿交错的美妙景象,也仿佛看见弯弓似的新月,珍珠般的露水,还能让老师头脑的画面更真切些吗?

(生更加动情读第二遍)

师:老师看见了这美妙奇特的景象了,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感受,闭上眼睛,给点音乐(师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齐声吟诵。

(生如痴如醉地读)

师:多深情啊!你们现在体会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吗?

生:陶醉、留恋、喜爱、赞美、可爱??

师:是啊,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啊,大家真会读诗,不仅理解诗句的意思,还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学到这里,我们这首诗也就学得差不多了,但这里还有一项这篇课文也应掌握的内容(师指向田字格的生字:吟、残、瑟),学习这三个生字(师指“吟”),相信这几个生字在刚才的诵读中都会读了,谁能给“吟”组些词。 生:吟诗、吟唱、吟诵。

师:文中的“吟”应是什么意思?

生:是吟诵,吟读的意思。

师: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生:吟诵暮江的景色》

师:暮江是地名吗?

生:不对,暮是傍晚的意思。

师:那该怎么讲?

生:吟诵傍晚江水的美丽景色。

师:说得真棒,对啊,古诗常常为了押韵或其它的需要常常把语序颠倒,如我们刚学的枫桥夜泊,我们理解的时候应该是夜泊枫桥,这点在以后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应该注意。

师:古诗中像这样写景的古诗很多,这些诗人往往在写景的过程中,表达了某种心情,抒发了某种感情,或寄寓了某种道理等等,这叫借景抒情,老师这也搜集到一篇像课本诗中写的一样,也写傍晚,也写夕阳的诗(出示小黑板《乐游原》),你们学习学习看看这首诗怎么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本诗相比有哪些异同? (生借助师已注明的注释自学,教师指导)

师:哪位同学说说?

生:这首诗是讲诗人在傍晚时候感到不愉快,乘车去古原山,看到美妙的夕阳景色,感叹夕阳美好,却好景不长,我体会到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像夕阳一样,时日不多,却不能施展抱负无比遗憾的思想感情。

师:体会得太棒了,你怎么体会的?

生:我查了古诗上的对诗人的介绍。

师:真能读书,知道利用工具书,还能查找资料,那么你能不能说说这与今天我们学的《暮江吟》有哪些异同呢? 生:它们都是写景,都是写傍晚写夕阳,可它们又不同,《暮江吟》除了写夕阳傍晚外,还写了晚上的夜景,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暮江吟》是表达诗喜欢、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而《乐游原》却是感伤的思想感情。

师:哇,快要成了老师的老师了,老师都没能体会到呢,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来用掌声鼓励鼓励。学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理解了古诗吧,的确古诗内含丰富,博大精深,老师这还收集了一些都是写夕阳的诗句,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填,看看谁能填写,下节课告诉老师好吗?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附题)

将几个表达夕阳的词填下列句子中读一读。

夕阳 残阳 斜阳 落日 白日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合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 )如血(毛泽东《忙春娥·娄山关》)。

2、浮云游子意,( )故人情。(王维《使至塞上》)

3、(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