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友谊已走到尽头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9:40:13 高中作文
友谊已走到尽头吧高中作文

篇一:中国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中国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作者:罗伯特卡帕 2015-12-08 20:18 分类:国内时评 标签: 民主法治 中国模式 专制体制 创新经济

什么是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政治体制加上市场经济,或者威权体制加上市场经济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前二十年,曾令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一时令世界为之惊叹,大陆的领导人与愤青也一时忘乎所以,以为这种模式会成为世界的楷模。

然而,如今中国经济在持续的衰退中,即使领导人想尽各种办法,如一带一路,高铁,地铁,亚投行等,然并卵。

中国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不尽快转变模式,最后会死得很惨!

昔日中国模式是权力加市场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拥有庞大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比如,资本家看好一块土地要建设工厂,在民主体制模式下,资本家与农民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讨价还价的过程,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进而影响经济。

但是,在中国模式下,即权力加市场经济模式下,权力会动用一切力量,包括警察与黑社会,逼迫农民低价出卖自己的土地,而且出让土地的效率奇高。在权力的命令下,大片土地可以在一夕之间迅速变成工厂,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工厂出卖劳力,在大量血汗工厂的带动下,经济可以实现快速增长。

另外,在中国模式下,权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条高速铁路,从立项到审批到征用土地,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省却了民主体制下各方势力博弈讨价还价的时间。

然而,当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存在,当东南亚与非洲的劳力比中国更加廉价,中国模式在发展经济上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相反,中国模式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

比如,权力可以命令农民在一夕之间让出他们的土地,把土地变成工厂,变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然而,权力却无法靠命令来产生高科技含量的企业,产生创新型的企业。

在如今中国各大城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高新区,即高新产业经济区。中国模式可以靠命令来创造这些高新区,然而却无法靠命令产生高新区里的高科技企业。

中国各大城市的高新区由于缺少真正的高新企业进驻,缺少就业机会,几乎都成了鬼城。而产生高科技企业,需要的是民主法治的制度与文化。

比如教育,民主文化下的教育,课堂以讨论为主,老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质疑精神,学校培养的是独立的公民。而在威权文化下,老师培养的是服从精神,重视的是死记硬背,寻求的是标准统一答案,学校培养的是听话的臣民。

在威权文化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很难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与质疑精神。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与质疑精神,就不会有发明创造与创新。

除了民主文化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质疑精神外,民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在威权体制下,财富更容易集中在极少数富人手中,因为制定法律的是他们,而不是占人口多数的人民。而民主是多数决,少数服从多数,当财富出现极大差距时,民主制度有纠偏功能。

在昔日中国模式下,中国短时间内建设了大量的出口血汗工厂,可以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血汗工厂撤出中国,中国经济现在无法靠出口来拉动,只能靠内需来拉动。但中国的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财富分配不公,中国内需无法承担起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这是中国经济日渐下滑的根本原因。

昔日权力加市场经济的模式的另一个弊端是缺少法治,权力大于法律,官员可以随意干涉司法的审判,比如,政法委的存在。

没有司法独立的法治,就不可能有健康的金融业的发展,这就是中国股市不如赌场的原因。没有司法独立的法治,就不能有创新,因为创新得不到司法的保护,所有创新都会被扼杀在萌芽之中。中国被称为山寨大国,正是这种创新得不到司法保护的反映。

原有的威权加市场经济的所谓中国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需要新的模式即民主法治加市场经济的模式。只有新的模式,才能让中国经济真正转型,创新型人才才能得到大批地培养,金融业才能健康发展,贫富差距才能缩小,国家才会进入长治久安。

篇二:纯纯的友谊

纯纯的友谊

寒风瑟瑟,她缩缩脖子。嗬,早已数九寒天了呢!

路边,树在萧瑟的西北风中颤抖着,向纷扬的小雪倾诉着白色的苦闷。而她,只能缓缓地走在她们后面,静静的,缓缓的??还记得,她们三人在飘洒着雨丝的季节里发誓:一生一世,生生世世。那刻,三个女孩单薄的身影成了那年最绚丽的风景。还记得,在郊外放起的那只白色得蝴蝶风筝,纯纯的白色,似乎诉说着纯纯的友谊??

然后??没有然后。然后,她们是她们;她,还是她。

是谁说过,友谊是条走不完的路。那现在,算是走到尽头了吧。她,是否损失了些什么?但至少还能扬起苦涩的微笑,轻轻祝福:希望你们,永远看不到??尽头。

不愿再看那两个欢快的背影,扭过头,一道亮丽的蓝色在这个冬天格外引人注目。晦涩的心也因为这抹蓝色而变得有些欢快起来。站在原地,她努力绽放了一朵笑容,看着那抹蓝色骑着单车靠近:那是羽,是能够给她欢乐的羽。羽偏偏头,头上的发卡闪着银色的光,短短的马尾衬着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微微一笑,嘴里轻吐出两个字:太军?她扑哧的笑了,刹那间,满心的晦涩一扫而光。她轻轻走过去,揉揉羽那头柔顺的发,不由又嘟起小嘴:为什么你的头发总是那么滑?

羽调皮的笑笑:因为,它要让你嫉妒嘛!欢快的笑声再次想起在无人的街道,霎时,空旷的小巷里回荡起一阵悦耳的笑??她垂下眼帘,默默的想:或许,羽是她的下一站呢!

轻轻坐在羽的单车上,她闭上眼: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

她,就是我。一个没有勇气诉说失去的友情的人??

不知在多年后,是否还能听到羽那偏着头,带着笑吐出的那句“太军”:是否还能坐在单车上,走在那条没有尽头的路上??

篇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十首诗赏析

1.赠从弟 魏晋●刘桢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刘桢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人弟》三首。这三首诗分别用苹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其中第二首最佳,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高风跨俗” 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气骨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文章特色】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

【好句品析】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部分试题】

1.对<赠从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2.《赠从弟》中,描写劲松与狂风对抗的诗句是:

3.刘桢的《赠从弟》一诗中直接描写松柏“本性”的诗句是“ ”和“ ”。

【参考答案】

1.C

2.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松枝一何劲 终岁常端正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即将告别)由三秦之地护卫的长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衣襟。

写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中心思想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赏析一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第一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席,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第二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三句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第四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欣赏古代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如此。

3.登幽州台歌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2][5]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终南别业 王维

[作者]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译文]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每有闲情逸致,就独自到山中游玩。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赏析]

终南山是一处宏伟壮大的风景。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本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

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翻译: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要送行的李云,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李云又名李华,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任监察御史。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 [2][4][6]

篇四:珍惜友情

珍惜友情

友谊是一颗炎炎夏日里的大树,让你在它的树荫下乘凉;友谊是一座明亮的灯塔,远远的为你指引方向;友谊又是一杯苦茶,喝了才可以品出其中的香。“患难见真情,烈火见真金。”读了《夏洛的网》,我深受感动,感动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真挚的友情,更感动夏洛对友情的无私付出。

《夏洛的网》讲述了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的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就有小猪威尔伯。然而,一个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宁静:威尔伯最后经会成为熏肉火腿!它身陷悲痛和绝望之中,这时,夏洛一声亲切的:“我救你。”唤起了它们之间真挚的友情。夏洛用自己的蜘蛛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得到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这时,威尔伯最好的朋友夏洛,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张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了我们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源也有一段珍贵的友情。那一次我们仪仗队出队训练,我的鼓带却临时出了点问题,不一会儿,大家都走光了,队部室里只剩下我和小源两个人。我是组长,如果不按时集中扣的可是双倍的纪律分。眼看就快到时间了,我对小源说:“小源,你先走吧,别被扣分了。”她微微一笑说:“没关系,我等你。”说着,她找来一条新鼓带,准备帮我的鼓换上。看着她那么热心的帮我,我的心湖溅起了一阵涟漪,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时,集中的时间已经到了,我忙对小源说:“到时间了,你快去集中吧,不然就要挨批了!”但她仍坚持留下,说:“我们不是朋友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来,快换鼓带。”我的眼角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谢谢你,小源。由于我们都没有按时集中,挨了不少批。但我收获了珍贵的友情,领悟了友情的真谛。

友谊是水,倒映出常青之树;友谊是树,擎起心灵的天;友谊是天,挂满幸福的星;友谊是星,带给你美丽心情。友谊要用心去灌溉,用生命培养,开出的才是灿烂的友谊之花。“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让我们珍惜朋友,珍惜友情,珍惜与朋友在一起的一点一滴。

六年级:邱赛儿

篇五:真正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

青院附中 张国燕

我,一个人走在细雨霏霏的街上,秋风夹着冰冷的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来往的行人匆匆与我擦肩而过,只有我,还在慢慢的走在这好似没有尽头的路上。在我的心里,装的是懊悔和沮丧,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天??

那是刚刚开学的时候,我带着我刚刚买来的随身听来到学校,也许是因为太过激动了吧,刚放好书包的我赶忙拿出随身听来向大

友谊已走到尽头吧

家显耀,同学们都一一夸赞,让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随意的把它往位子里一塞,就高高兴兴的和同学们吃饭去了。

吃过午饭,我们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想再看看我的随身听,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的随身听不翼而飞了!这下我可急坏了。我找遍了我能想到的所有地方,可是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呀?

正在这时,我的好朋友小婷走了过来,我忽然发现她手里拿着的东西正是我的那台宝贝随身听!于是我赶忙上前对她说:“谢谢你帮我找到了我的随身听。”说着便伸手要去拿,可是她却惊讶的对我说:“你是说这个么?这是我的呀?”听了这话,我很是气愤的说:“这明明是我的,你为什么要骗人呢?”说着,我忙要去拿,可她却退后了几步 ,我又上前去拉住,这时,只听到“啪——”的一声,一个小小的银灰色的东西掉在了地上,摔碎了。她什么都没说,默默的转身离开了,只剩下我,和那摊碎

了的友谊。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台随身听就是她的,而我那台是因为大意而放到别人的位斗里去了。唉!现在的我,除了懊悔和沮丧再也没有别的了,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和好?只希望这无情的风雨能让我清醒些,再清醒些??正在这时,一把黄色的小伞遮住了我的头顶,“我们一起走吧!”熟悉的声音再次在我耳边响起,啊,是小婷!泪水已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这就是友谊,不用言语却能感觉到彼此,不用过多的交流,却能让彼此的心温暖,我想,友谊就是就把我们的心连,连在一起的一根金线剪也剪不断,永远都那么珍贵??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