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我寄愁心与明月全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24:59 小学作文
我寄愁心与明月全诗小学作文

篇一:唐诗名句赏析之一四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四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大概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尉,当时李白在扬州,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下了此诗。

龙标就是现在的湖南黔阳县。夜郎有两个意思,一是夜郎国,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现在的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另一个指唐代在现在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立的夜郎县。这里的夜郎指的是后者。所以诗人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忧虑与友人被贬的悲愤。在这里诗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对友人的忧愁与担心在明月中找到了转接点,希望通过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这种怀念与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交给远方那不幸的人儿。

篇二:2014年秋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含答案)

2014年秋季初一上学期半期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山水中,你定然明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应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道理。站在初一的起跑线上,祝愿你如强弓劲弩,开弓中的,一举成功! 友情提示:全卷分A卷和B卷,A卷100分,B卷20分,满分共120分,B卷仅供实验班使用。完成时间120分钟。所有试题均完成在答题卷上。 A卷(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一霎(shà)时,我感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chāi)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我手里攥(zhuàn)着万芳送个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 .C.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一个榆(yú)钱大小一块黑痣..(zhì)。 D.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的面前变得花团锦(jǐn)簇,美不胜(shèng)收。 ..2.下面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仗义 花瑞 烦闷 遮蔽 各得其所 B. 心绪 委屈 霎时 拆散 喜出望外 C. 慈怜 摇摆 仿膳 沉寂 自做主张 D. 承蒙 逮住 花瓣 覆盖 不可抗拒 3.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 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 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说”通“悦”愉快 .

B.吾日三省吾身 省:自我检查、反省 .

C.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超过,越过 .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与“坏”相对 .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

B.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C.温故而知新 不义而富且贵 ..

D.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

7.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讲学习态度,强调独立思考的必

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B.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

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C.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章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

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D.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一章讲人要有志气,品格,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三、翻译及默写(共16分)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9.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洪波涌起。

(2)海日生残夜, 。

(3) ,风正一帆悬。

(4) ,志在千里。 (5) ,把酒话桑麻。

(6)我寄愁心与明月, 。

(7)默写《夜雨寄北》全诗。 ,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9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

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

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

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0. 选文中引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是 朝志南和尚写的 中的诗句(2分)

11.解词:(2分)

卖弄: 婉转:

12.这段文字用三个字概括是 : 。(1分)

13.这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

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4分)

触觉方面:

嗅觉方面:

听觉方面:

视觉方面: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8题。(18分)

花边饺里的母爱

① 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 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打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

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4. 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4分)

15. 第③段中划线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6. 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17. 品味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点词语“花招”的理解。

(2)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

18. 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

六、名著阅读(4分)

19. 冰心,原名 ,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诗歌: , ,其主题是 、童真、自然。

七、语言运用(2分)

20. 教师节前夕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篇三:小学一年级上寒假作业(古诗)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得;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你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楚山孤影。洛阳亲朋好询问起我情况,说我心好像玉壶冰样晶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在黄鹤楼上送别了亲爱的老朋友, 阳春三月他顺流东下去往扬州。 那远去的孤帆渐渐在碧空消逝, 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在天边奔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护城河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飞蓬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像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友人骑的那匹载他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的嘶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道溪流(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作文章忌讳坦荡的命途(逆境发奋,才易写出名篇),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岔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篇四:诗歌鉴赏题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七年级上古诗鉴赏 至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字,二是诗句中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的“ ”一词。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 ,本诗首句通过养花、子规两种3、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钟”两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你选择意象,渲染出在____ 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 的的形象,

5、诗的尾联表现作者怎样的雄心气概?

2、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5 钱塘湖春行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白居易

1、 填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这首词中 、 、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这首词上片写 ,下片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 。“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 ( )的知州形象,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迷恋。

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2、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

3、“敲门试问野人家”的“敲”字历来被人视为诗眼,请你说出其中的妙处。 展现的画面。

3、归园田居·其三 3.《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植物迎春的诗句 ,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1.陶渊明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_________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2.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3.诗中体现诗人的感情是哪一个句子?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

4、望 岳 [杜甫 ] 画面。(赏析“争”“啄”二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6 《泊秦淮》 杜牧 答: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的实景,实际上是作者挂念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家人,感叹人生之路难行的虚写,达到了景与情的完美统一。读来使人顿生英雄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路之感。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 10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②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梦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的离愁别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次塑造 了一个怎样的思妇形象?

7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对内容:就时间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言,从清晨写到 ;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 ,又写

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 到 ;就人物内心感情而言,从希望到 以至最后

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的 。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分时、刻板之语,多用 、

2、诗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11 登飞来峰 王安石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 这首诗中, “浮云”这个意象的寓意是什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

是: , . 王之涣的诗中与其“有

1、首联点明送别地点是 和友人赴任之处是 ,场景开阔,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 。《望岳》中也气势雄伟,是典型的唐诗风味。“风烟”与“望”字之中,已露 之情。 有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

2、诗中有深情的劝慰,却不因远别而悲伤,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的(3)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诗句是 、 。 3、 这首诗的颈联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怎样的哲理? 12秋词 [刘禹锡] 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 凄凉 情调,赞美了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 乐观旷达的胸怀 和 奋发进取的精神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 九重天”2、刘禹锡的《秋词》中“排”“引”两字有什么妙处

和“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一,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诗人答:“排”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时动作矫健有力。在这里,诗人以鹤怎样的心情? 来自喻,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引”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答:反映了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的处境。 表现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诗情”,借助想象的翅膀,将“鹤飞之冲霄”之实与“诗情之旷远”之虚,便融之情。 合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联中,作者将眼前景与心中情有机

地结合起来,请加以分析。 3、结合本诗三四句运用了何种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借景抒情,抒发诗人乐观情绪和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答案:(1)(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前一问2分,后两问各1分。(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与月,朋友见月如见人。2分)

2、浣溪沙 答案1、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2、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谦和平易近人

3、参考答案:行人行路艰辛,太阳高升,天气炎热,口中干渴,于是自然引出结句“敲门试问野人家”。“敲门试问”完全是平等的态度、商量的语气,把作者官民平等的思想表现得自然真切。

3、归园田居答案:1.陶渊明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___田园______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2.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具体指按照自己的意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去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而折腰强。

4、望岳 答案:1、远 近 朝 暮 2 3、“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钟”字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到泰山上,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4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5.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②【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夜雨寄北 答案:抒情诗。孤寂 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1长安 蜀州 惜别之意、关切之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 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1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的处境。 表现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的实景,实际上也是作者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难行的虚写,达到了景与情的完美统一。读来使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10梦江南 1写白日倚楼,愁肠欲断的思妇。2黄昏 斜晖、江水 白蘋洲 失望 断肠 白描 11登飞来峰 答案1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困难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睛前的困难吓倒 。 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 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6《泊秦淮》 答案: ①【朦胧,冷寂】

篇五:古诗赏析

古诗鉴赏冲刺题

,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全诗精释] 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诗中言志] 表达了诗人对谪戍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前两句侧重于写景叙事,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其中所展现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

3. 选择一个角度,对后两句进行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表达了诗人对谪戍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方法:抓诗眼:愁心+物象:杨花、子规,五溪,明月等)

2.庭院的柳絮纷飞,杨花落尽,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哀转久绝。

3.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以人的情思,将自己对朋友的一腔挚情交予明月传递,艺术而真切地表达了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二)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全诗精释] 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诗人一叶轻舟,早早就从清溪驿出发,朝着三峡飞驰而去,没有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想寻找从峨眉山就跟随他一同行走的明月,也被岸边的高山遮住,再也看不到了,惜别的离情使他深深地沉思起来。

[诗中言志] 本诗抒发了作者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

3. 选择一个角度,对后两句进行赏析。

《峨眉山月歌》

1. 本诗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方法:抓物象:月亮+诗眼“思君”+背景等)

2.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上下成了一片明亮、透彻、皎洁、银白色的世界。

3. 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不用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把月亮人格化,并当作亲密的朋友看待,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

(三)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诗精释] 阵阵悠扬的笛声,不知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

[诗中言志] 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

3. 请说说前两句中“暗”和“满”字的妙处。

《春夜洛城闻笛》

1.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

2.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3.春夜阑珊,诗人难于成寐,不期然地,几缕断断续续的笛声飘然而至,一个“暗”字,绘出了笛声的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暗合了这首诗的情致;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满”字,显然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四)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我寄愁心与明月全诗)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全诗精释]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诗中言志]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的关心和依依惜别之情。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首联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并说说首联描绘出怎样的送别场景。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尾联的场面。

《送友人》

1. 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关心和依依惜别之情。(关键词“游子意”“故人情”)

2.一抹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一湾清澄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青”“白”相映,使整个画面色彩清丽。“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首联描摹出一幅山清水秀的送别场景。

3.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被奉为「诗圣」。

(一)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

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

样深刻的哲理?

《望岳》

1.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

景象。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大自然的情有独钟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是分割、

判割的意思,用在这里,确是“奇险”,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二)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 深”

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2.作者触景生情,借“花溅泪”“ 鸟惊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颈联妙用数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所展现的场面。并说说其中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春望》

1.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

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耳边。

2.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3.写出了作者与家人音信隔绝,久盼不至的迫切心情。思亲念亲之情油然而生。

4.面对河山的沦陷,家人的离别,满头白发的作者因此而焦虑忧愁。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纷纷断落,如今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描绘的这一细节,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和思家的情怀。

(三)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全诗精释]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

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

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诗中言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灾难的沉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伤感。

1. 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画面。

2.联系尾联内容,分析“聊”字的作用。

《登楼》

1.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2.“聊”字是姑且的意思,诗人感慨,可叹那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而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这首诗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 、 、 、 。

3.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诗中所展现的早春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

4. 请说说颔联中“争”和“啄”字的妙处。

5.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了,联系全诗说说为什

么。

《钱塘湖春行》

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方法:抓诗眼词“爱”)

2.春水、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3.湖中春水初升,在水色天光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它们要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新生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浅

浅的才刚能没过踏青的马蹄。

4.一个“争”字,运用拟人修辞,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5.“几处”“谁家”照应了“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改为“家家”“处处”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安贫乐道的情怀。

归园田居 [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所展现的情景。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3.请具体解释“但使愿无违”中作者“愿”的具体内涵。

4.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和理想?

《归园田居》

1.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晚上披星戴月,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2.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3.归隐田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官场中失去自我。

4.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场景。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改为“望”字好不好?为什么?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美景。并品析其中的深层寓意。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中“真意”具体指什么?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酒》

1.远离喧闹的尘世,超然淡泊的思想感情。

2. 诗人在自己庭园中东篱下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闲适悠然地见到了远处苍翠的南山。

3. 改“望”不好。“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颇有默契。而“望”即有意远看,

改为“望”字使此篇神气索然。

4.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

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5.“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诗人在美好的自然中,在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亲近自然、醉于

自然、远离世俗的生活多么美好,何必去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作者对悠闲恬静的归隐生活的欣悦,也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

远离名利世俗,向往宁静安详的思想感情。

盛唐(一)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全诗精释] 月夜,我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好不快乐。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诗中言志]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宁静淡泊的心境。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

3. 选择一个角度,对后两句进行赏析。

《竹里馆》1.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作者独处山林,写景中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宁静淡泊的心境。(方法:抓物象:幽篁、弹琴、长啸、明月等)

2. 月夜,我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好不快乐。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

照。

3.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诗中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月亮以人的性情,在这寂静的幽林里,只有

月亮殷勤相伴,作者宁静淡泊的高雅志趣跃然纸上。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向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作者以“征蓬”“归雁”自比,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使至塞上》

1.因受排挤流露出孤寂、激愤、抑郁之情。

2.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远处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云霄。大漠无边,黄河如带,从天边汹涌而来,那一轮圆圆的落日静静地悬

挂在天边。这句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视野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这句话

还精于炼字,“直”“圆”两字用得极好,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远处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从天边汹涌而来,

那一轮圆圆的落日静静地悬挂在天边,诗歌以烽烟之直和落日之圆突出了大漠的辽阔壮美。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文解释】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朋友,请再

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诗中言志]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和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1.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 联系三四句内容,分析“尽”字的表达作用。

1.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2.“尽”是喝完,喝干的意思。朋友,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了解背景]本诗为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

[全诗精释] 暮春三月,溪水上涨。山下岸边的兰草生出短短的新芽,浸润在清澈的溪水中。作者和友人漫步在清泉寺中,松林间的沙

路洁净无泥。谁说人生不能重新拥有青春呢?你看,门前的兰溪都可以向西流去。既如此,那就振奋精神,不要再为头发变白而悲叹

鸡鸣催晓吧!

[诗中言志]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哲理: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

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的情景。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

1.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山下小溪潺潺,

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2.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作者虽政治失意,但却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展现的画面。

2.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

1.月亮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愁人不能入睡。

2.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本句

揭示了睿智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3.远隔千里,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只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仲秋美好的月色。既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子

由)的怀念之情,也是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豪情壮志。一个“ ”字贯穿全篇。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卷”

字的表达效果。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首句“狂”字有何作用?

《江城子·密州出猎》

1.出城打猎;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狂。

2.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山岗上席卷而过。一个“卷”字,极言出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

3.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5.狂”字是本诗的诗眼,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下文的内容均围绕“狂”字展开,出猎场面的壮观,作者不服老自比孙权的豪迈,希望重获重用为国效力的壮志等都是“狂”的具体表现。

《如梦令》李清照

常忆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全诗精释]常常记起当年外出野游,在溪边亭子里游玩到日落西山的情景,由于陶醉于溪边美景,以致记不清回家的路。尽兴游玩荡舟,竟把小船划到莲花塘深处去了。因为天色渐晚,拼命划船,桨声、水声、人声惊起了沙滩上的沙鸥、白鹭。

[诗中言志]本词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讲述了夏日泛舟郊游流连忘返沉醉迷路的欢乐经历,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请圈出句中物象)

《如梦令》

1. 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方法:抓关键字“常记”“沉醉”“兴尽”和关键句最

后一句)

2. 暮色已经四合,船却误入荷塘深处。怎么把船划出去,怎么把船划出去,高声呼喊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洁白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 上片描写了农村夏夜特有的声音 、 、 、 ,听到这一切,作者内心充满了

之情。

2.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上片所描绘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

3. 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有什么艺术特色?请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

《西江月》

1.惊鹊、鸣蝉、蛙声;丰收在望的喜悦。

2.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树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清脆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朵里。在弥漫着稻香的田野里,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年景,耳畔回响着此起彼伏的蛙鸣声。

3.上片描写乡村夏夜之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描写夏夜独有的“惊鹊、鸣蝉、蛙声”和“人们谈论年景的说话声”,衬托了夏夜乡村宁静祥和的气氛,表现了作者闲适喜悦的心情。

4.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