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18:22 字数作文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字数作文

篇一: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正在崎岖的山路勇敢闯荡;

当坎坷挫折炎凉,

也不会放弃衷肠;

我相信自己眼光,

一定会实现出彩的梦想。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正在人生的舞台扬帆远航;

当硕果满载吉祥,

也不会骄傲自豪;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我相信掌声褒扬,

一定会谱写出最美诗行。

篇二:我们中国人都是一群沉默的羔羊

我们中国人都是一群沉默的羔羊 (2014-06-08 18:32:40)转载▼

标签: 军事 民族 我们 集体无意识 沉默的羔羊

为什么用这个题目作为我这篇博客的题目,这是有一定的说道的,因为我受刺激了,我想把我心里的话表达一下,不用任何修饰,只因为我已经非常愤怒我们自己的集体无意识。我们中国人自1279年以来至今奴化非常严重,先是蒙古人征服了汉人统治区域,接着我们民族的起义者赶走了蒙古人统一了中原,三百年后女真人又兴起,是为满洲,统治了又将近三百年,直到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国民国,我们国家才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历史书上说是1840年是近代史的开端,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近代化的进程依旧是民国肇起。这千余年来我们的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富有创造力,想象力,浪漫张扬的民族变为一个内敛,冷漠、自私,只知道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活动,不思进取的民族,当然民族中不乏铁肩担道义着,不乏只身赴国死者,也不乏舍身求义者等等的志士仁人。但这一切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自私冷漠,旁观的习惯。

有道是“山中贼易剿,心中贼难灭,” 我们总是有这点心里障碍致使我们裹足不前,在我们应该伸出手之时我们退缩了,才会出现老人倒了没人敢扶,才会出现昆明的暴恐袭击,才会出现乌鲁木齐的暴恐袭击,这一切的一切皆源于我们民族自身的劣根性,我们民族以前是伟大的民族,但是现在呢?这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几个,几十个暴恐分子就能搅乱一个省,就能搅乱一个地区,就搞得人心惶惶,出门不敢,其实这些暴恐分子不可怕,可怕和可悲的是我们整个民族都集体无意识的变成了胆小鬼,网上的传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心中是否有一杆正义的秤,一杆能称量天下的秤。公道自在人心,几颗老鼠屎不算什么,我们不能让它坏了一整锅粥。

民族自身是有很大的劣根的,人人都想着的是自身的利益,很少有为集体想的,很少有一种团结的意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小团体,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今天我媳妇给我说本来整个部门的员工说好了一起提出意见涨工资的,可就是有会耍小聪明的,先行告状,私底下做小动作,让领导把自己的工资涨了,待到大伙维权的时候,自己借故不去了,更有甚者得到允诺的干脆拆台,我不能不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各自为自己的小利益算盘盘算,很少为他人着想,这仅仅是一个公司的小部门的小集体的盘算就如此的四分五裂,团结不到一起,各自有各自的盘算,这样我想起了网上有一篇以日本人的口吻说我们中国人怎么样的不团结,怎么样的民族差,其实这位爱国的人士说的不错,中国人之所以让人家看不起,就是因为中国人单打独斗是英雄,团结起来是狗熊。人家砍了你一刀你不要人家的医药费,还说以友好大局为重。我想起这话来又好气又好笑。这些年来听惯了什么以中日友好大局为重的话,细细想来这问题大了,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长达8年之久,如果从1931年9月18日算起到1945年9月日本递交投降书为止,整整长达14年的侵略,造成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让一个本就破烂不堪的中国变得血肉模糊,战后仅仅二十几年我们就忘记了?忘记了为国捐躯的将士,忘记了那遍野的中华儿女尸骨,忘记了那断臂残垣,忘记了那卢沟桥上的枪声?大手一挥不要日本国家赔偿,这不是大国气概,这是对死去的苦难的同胞的不尊重。

我们是把日本军国政府和日本人民分开了,但是日本人把中国军人和中国人民分开了没有?没有!我相信忘记历史就是对国家的背叛,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是一个爱国的人,我承认很多心理话很激进,但是这是发自肺腑的。

八十年前鲁迅先生就曾对我们国人的劣根性进行过批判,八十年后我们依旧没有改变,我们是怎么一个民族啊,怎么样才能唤起民族自觉性使得外族不敢小看我们,使得那些暴恐分子畏惧,同时让我们的人民也体面地做回人。

不再为了房子而风餐露宿,不再有移民他国的现象,不再是富有了就往别国跑,不再有孩子一年只见父母一次面,不再为了生计而奔波,不再是计生委横行的特殊国度,不再是

生孩子还要偷偷摸摸,不再是跑到他国生孩子,也不再是千万的孩子为了上大学熬干了眼,大人操碎了心,若是真的实现这这些,那也就是实现了中国梦。

我感觉我们现在就是一群集体无意识的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只能单打独斗,不能有所作为。以前没长大时候是放眼天下心怀神州,以前的梦想是这样那样五彩的,现在不能不被现实所羁绊,不得不为了糊口而四处奔波。

沉沦啊沉沦,无意识的沉沦,像羔羊一样被宰割,就如南京大屠杀一样几个日本兵杀死几百甚至上千的中国人,这是怎么样一种场面,难以想象,都怕枪打出头鸟,都不出头等待的只能是被集体的屠杀。面对危险,还是希望能勇敢面对,人人是野狼,就没有暴恐分子存在的土壤,别再做羔羊了

快餐文化使得我们思维迟钝 (2014-06-08 20:45:56)转载▼

标签: 军事 快餐文化 互联网时代 汉字 我们

当今全球话的时代,快餐文化盛行,在当今的中国的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所谓的先进的发达城市,快餐文化充斥着城市的角角落落,已经蔓延到方方面面了,我们已经习惯了下班之后看电视或者是上网看电脑,对以前文化的东西关注的少了,即使是看书也很少了,所以我说快餐文化使得我们迟钝,尤其是电视的无咀嚼性,使得这种迟钝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在逐渐的蔓延。

当然我不是反对这种快的变化,只是我在思考我们是否都无意识的再迟钝,能方便就方便的懒人生活方式,上学时代我们还有时间去扎堆于书本中,知识的主要摄取方式依旧是从书本上,但自从互联网时代这几十年来,我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以至于很作应该知道的常识都依赖于网上去查询,这没什么不好的,但是我们长此以往会使得我们自身带有的思维慢慢的退化,以至于某一天互联网瘫痪之时我们不知所措。起码 现在汉字的书写方面我们国人就是很大的问题,我看到我的很多的同学虽然上了大学但是写出的汉字比起小学生都不如,当然我的汉字写的也不是很好,没有资格去说他们,但起码我的字还是比较方正的。 很多电视剧的剧本多来源于小说的改变,故事情节大多大同小异,特别是些抗日电视剧根本就没什么新意同时也不尊重历史史实和历史本来面貌,完全是编剧和导演的臆造出来的东西,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快速的生产着这种像盒饭一样的文化产品,他们就是鸡肋,食之无味,误人还误导视听,对下一代百害无一利。

使我们迟钝的还有那些文化快餐的书籍以及整个社会氛围,我们自身的问题当然是最大的,所谓物由心生,一切还是自身的原因,自己不能平心静气的去认真的探究学问,去认识更多的知识,现在想来上学时候自己在图书馆多摄取的那些书籍还是有用的也有益处的,因为工作之后就再也没有时间去认真的去碰碰他们了,一切都变的那么的匆忙,从电视到电脑,思维真的迟钝了。

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是以艺术家的个体发生史为基础,更重要的是以人类的种系发生史为宏大而坚实的基础。艺术家以不倦的努力回溯于无意识的原始意象,这恰恰为现代人的畸形化和片面化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补偿。艺术代表着民族和时代生活中的自我调节活动,它在对抗异化、维护人性完整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

神话的结构单位即存在于无意识心理中的原始意象或原型,文明人的理性发展使无意识完全被强大的意识所遮蔽和覆盖,只有当意识沉睡(梦)或因疾病而削弱时(精神异常),

集体无意识才能借原型的显现再度迸发出来。对于文明人来说,这种正常意识被打破的状态,恰恰相当于意识的原始状态,或者说回归到了原始人的无意识自发思维状态。

梦境描述:

??坠落,无可挽救地、一落千丈地坠落??身下是万丈深渊,黑漆漆的??恐惧极了,心口隐隐作痛??坠下去,坠下去??

??被追赶着,野兽或者是敌人??生命危在旦夕,但是你的腿却不听使唤,灌了铅般沉重??危险步步逼近,你却无计逃脱??

————————————————————————————————————————

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做这两种梦。一般说来,这两种梦的结局差不多,都会以惊醒告终,而且常常伴着满头大汗,颇有些“垂死梦中惊坐起”的味道。后来年龄大了,才知道这样的梦几乎人人都做过,不分男女,不分种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其称作人类的“集体之梦”怕也不为过。

这里边有一定有很深的道理。

弗洛伊德是现代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按照他的观点,一个人大脑中的意识,是个“二部结构”:我们现在可以意识到的,称之为意识,我们现在没有意识到的,是潜意识;另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前意识。意识,仅仅是海上冰山之一角,人的精神活动绝大部分是水下,即前意识和潜意识领域。或者说,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上述“坠落”和“逃跑”之梦说明,虽然现实里我们并非面临着这样危险,可是我们的潜意识里一直存在着这样的恐惧,它必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意识。

不过这样的解释并不圆满。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和潜意识都来源于经验,他甚至宣称潜意识是由于童年创作性经验的压抑形成的。可是,尽管人人都做过“坠落”和“逃跑”之梦,却并非人人童年都有这样的“创作性经验”。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荣格,在理论解决了这个矛盾。荣格打破了弗洛伊德的严格的意识

环境决定论,证明人的心理不仅与自己的童年相联系,更重要的是与种族的“童年”相联系,甚至与有机界的进化相联系,即进化和遗传对于潜意识有某种决定作用,这就是“集体无意识论”。

“集体无意识论”是荣格对现代精神分析学说的重大贡献。按照这个学说,“坠落”之梦就好理解了。我们老祖宗灵长类动物,曾经长期以树为家。树枝不比床,睡在上边肯定不那么安逸,经常有坠落的危险,而掉在地上就有被消灭的可能。所以,老祖宗们时刻提心吊胆,这种恐惧难免在经常在梦里体现,久而久之,就进化在潜意识里。“逃跑”之梦也一样。老祖宗没有尖牙利齿,自卫能力甚差,到处都是威胁。被野兽追击而落荒而逃更是经常的事,“无法逃脱”的恐惧就这样遗传给了我们。虽然现代人被野兽追击的概率很小,但是我们仍然一代又一代地做着类似的恶梦。同样人人都做过的,还有“飞翔”之梦,估计道理也一样,缘于老祖宗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以扩大生存空间,摆脱生存危机的梦想

篇三:沉默的羔羊影评

在课上看了这部影片,我只是像平常看影片一样看完就完了,但是老师推荐看的影片一般都不俗,我回到寝室又看了一遍,顺便把第二部也看了,当然看第二遍与第一遍的感觉是不同的,至少把第一遍没弄清的细节弄清楚了。看了下网上的分析,说影片涉及弗洛伊德的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犯罪心理学方面等,当然我也在片中看到诸如行为科学、心理行为等一些涉及高深理论的词语。但是我坦诚的说,我至今对本片还是缺乏理解的,我理解不到这些层面,我仅能以自己鄙薄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影片一开始就使用固定镜头把观众的目光定在了维吉尼亚州匡蒂科附近的森林,配着清晰的虫叫、鸟鸣、雾气,给我们展现了静谧的环境,慢慢的运用移动镜头把女主人公映在观众眼前,随着主人公的出现,音乐节奏越来越快,听起来给人以诡秘之感,同时调动观看者的紧张情绪,从影视视听语言分析可知:音乐是有情绪的,其调子决定了电影画面的气氛,对故事发展走向也有直接的关系。森林、天空、人物服装呈现的都是灰色,三者相互映衬,就像大多数影片营造人做恐怖、悲伤的梦的氛围般,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导演所刻画的天空肯定是有意义的,因为在克丽丝被告知克劳福找她,她跑向建筑楼的时候天空(有云朵、蓝天、阳光)是美丽的,与先前的灰蒙蒙完全分离。使用跟镜头、远景、全景、中景、特写等来表现女主人公的训练,伴随着人物在画面中的运动,急促的喘息声、快速的脚步动作、湿透的衣服等,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克丽丝刻苦、上进、顽强。这与她见到克劳福时他夸她形成直接对应,也是表明,行为劳动组那么多男性为什么偏偏选中她去执行这项任务的原因,也为她能成功抓到专剥女性的皮的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做一暗示。

在影片中,观众一直以克丽丝为关注点去看发生的事,她所看到的听到的事,在其间插入在影片中出现次数不多但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心理医生莱比的画面。我们可以发现,片子不像那些设计办案的影片,很多情节使用闪回、人物回忆来刻画作案过程与细节,它不这样,它使用人物对话进行描述,给观众很多想象空间,而不是让看者像个土豆样一味的单纯的接受,在对话中使用镜头对图片的处理来交待事情。虽然影片情节不复杂,逻辑性却不输于那些影片。本片有好些地方的表达形式与我们平时看的影片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一、克丽丝第一次去精神病找莱比。在克丽丝见莱比前克劳福、奇顿医生通过直接的表达和巴尼间接的表达对莱比进行了其作为食人狂魔的深刻的表述,在克丽丝从通道走到莱比被关的地方时,所看到的犯人是不一样的,前面三个很脏,而莱比却衣着干净,很绅士的,里面收拾的很妥当利索,与他本身的作为太不相称。按常理,一般大多影片表现这样的病态人物都是通过特别另类的方式来展现,而本片超出大多数人的惯常思维模式,使用此种新奇的方式来展现食人狂魔,我不得不称其精妙。细细想想,这也符合本片涉及的心理分析行为,因为要对其进行分析,肯定他就要做出一些常人看不透的行为,看似简单,却很复杂。二、大多影片在涉及犯罪杀手时,总是把做坏事的人物隐藏得很神秘,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不到最后一分钟是不会让观众看到坏人的面貌的,就像那个坏人就是影片的压轴一样,殊不知,观众早已讨厌这种做法(太娘们、太拖拉),突然想到鲁迅的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本来这是一句好话,但我觉得用在这儿也很合适,此种做法跟现在中国的大多数节目(同质化)有何区别。《沉默的羔羊》时长1小时58分31秒,但在33分22秒处就让观众看到变态比尔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像其他片子那样吊观众胃口,一点不落俗套。

影片虽被定为惊悚片,但是我想问,有谁被片中的情节吓到了?我想99%回答“yes”吧,1%回答“no”那部分人应该是头脑有问题吧,肯定也没人主动指称自己有问题吧,由此得出推理性结论:100%没被吓到。这是我特别欣赏的一点。一部片子被定为惊悚片但却没把人吓到,足见手法之高明。其实我们不能把恐怖以此简单的看成是影片影片所表达的表层的、直接的印象,其之所以恐怖,是因为里面描画的人的内心的恐怖(我称人性),一个

人抛弃人性做出如此恶劣的行径而不自责,反而觉得是一种快感、刺激、满足,肯定有人们不了解的缘由所在。野牛比尔杀人为何杀人,影片没有说明原因,但我从百度百科了解到,他是由于童年时遭到过继母的虐待,自小心理就发生扭曲,具有精神疾病的他对人性有反倾向,所以他变态的心理导致其要通过做一张女人的人皮来给自己实现转变??比尔想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转变(行为上—杀人、思想上—养蛾),其在杀人后会在被害者嘴里塞入一种从亚洲进口的蛾,蛾的特征是变(虫-蛹-蛾-蝴蝶),蛾在影片中是一种符号,同时是明喻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比尔是有执着的追求的,只是追求的方式有点变态。可以说比尔是心理学家和精神专家进行深入研究的无价财富。

看完这部片子,包括我在写这篇影评时,我都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片名取为《沉默的羔羊》。虽然莱比对克丽丝说作为交换条件让她谈谈自己最可怕的经历,她也只是像讲故事一样讲的平淡无奇,但这也不至于成为片名的原因吧!如是,岂不太过牵强。个人是这样理解的:1、克丽丝(女主人公)是观众能够置身于影片中的代表,当然她的苦痛(父亲的死和牧场羔羊的惨叫)在片中占据相当大的地位;2、克丽丝说到:她打开门放羔羊,羔羊是疑惑的,它们不走。其实所谓的羔羊何曾不像片中的人,他们大多很疑惑的活着;3、影片也以羔羊为线构成了一个小的圆圈。从克丽丝向莱比说出羔羊的苦痛到影片尾莱比打电话给克里丝说我不会找你麻烦的,羔羊已停止尖叫了;4、之前有几个探员来与莱比接触,他都是拒绝合作,但是他却和克丽丝互换条件,他是在治愈克丽丝,当然,羔羊停止尖叫了,女主人公的苦痛也就消失了。

以上仅是我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篇四:《沉默的羔羊》影评

《沉默的羔羊》影评

很棒的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自始至终给我一种灰蒙蒙的感觉,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的压抑。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朱迪福斯特的精彩演出使原著完美的呈现于观众面前。影帝和影后再一次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震撼。

看似掌握了一切、能从只言片语中直击他人内心深处的心理学家汉尼拔,很多人认为他是这部影片的主宰,似乎也是,他主宰了影片的一切,可他真的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了么?汉尼拔那深邃的眼神,优雅的言谈举止,让我感受到他绅士的外表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也对他内心世界产生无限的疑惑:他究竟在思考些什么?面对这样一个丧心病狂,却有着儒雅修养的医生,面对安东尼霍普金斯所诠释的这一角色,面对他用难以琢磨的眼神打量并占有一个人所有外部特征时,我被他的演技和人物的魅力所吸引住了。汉尼拔吃人是不是象征着他内心的虚弱,渴望用这种方式弥补他身体上的不足?

看似精明能干、聪慧过人、有胆有识的女主角克拉丽斯,她在影片中可是大放光彩,她努力的证明自己,想要在潜意识中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的干练、执着与勇敢,加上对过去生活的逃避,被朱迪福斯特完美的表现出来了,当然也就给人留下了至深的印象。面对与传说中食人魔的第一次见面,面对老谋深算的汉尼拔对自己人性的透彻分析,她在紧张与恐惧中颤抖着,却又极力表现出了一丝压力下爆发出的镇定与勇敢,并机智的去直面揭露和涉足对手人性上的弱点和心理上的病态。对峙中,汉尼拔看到的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眼神,也许隐约中感觉他所面对的是自己的身影,是另一个自己。

当然,我不得不说,我更欣赏霍普金斯的表演。原来一个伟大的演员并不需要华丽的外表与迷人的身材去征服观众,他可以用心灵和眼神去感动每个人的内心。影片中的汉尼拔有着锐利而冷漠的双眸,他仿佛能看穿这世间所有,将人的内心深处赤裸裸的呈现在他面前,然而当我们面对一个儒雅而又有修养的医生时,我们仍然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个双手沾满鲜血,丧心病狂的食人魔王。

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从容不迫,他让那些羔羊感受到了死亡来临时的绝望,他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观察就洞悉到你内心深处的弱点,甚至是那些我们一生中每当想起时便会隐隐作痛的东西。安东尼的精湛演技让我们在屏幕这边便感觉到了寒冷。

作为初出茅庐的FBI,斯达琳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执著与勇敢。她在恐惧与战栗中完成了与汉尼拔的第一次交锋,虽然隔着玻璃墙的一次对话,但是她让汉尼拔感受到了另一个自己。其实他们是相似的,他们的内心都有着人性的弱点,但是汉尼拔选择的是用邪恶的方法逃避而斯达琳选择了面对。汉尼拔任由罪恶一点点扭曲自己的灵魂,他找到了斯达琳这样一个和自己如此相似的一个人去深思来使自己解脱。而斯达琳则用不断的寻找来摆脱内心的不解与罪恶。

两个人在不断的交往中去探索对方的内心世界,也以此来了解自己。我们在深邃而睿智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与矛盾;也在善良并执著的眼神中读出了她的迷茫与飘渺。他们对自身的了解是如此的渺茫,而我们不也是一样吗!

影片中的那些死者,他们就像羔羊一样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得任由屠夫宰割。他们在死亡降临的一刹那感受到了真正的绝望,就像羔羊发出的一声声尖叫,但脆弱无力,他们无法解释他们所得到的结局。而像汉尼拔这样的人,他不愿听见内心的尖叫而选择做屠夫,用残忍的方法去逃避自我。

影片末尾,水牛比尔的换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被扭曲了的灵魂,他一生都是痛苦的,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痛苦?你知道什么叫痛苦?”我们的心灵在此刻得到了震撼。

我们每个人都是沉默的羔羊,无论我们外表多么华丽,内心总是有说不出的弱点与迷茫。但人也要蜕变,有时我们会变得残酷与疯狂。这正是我们迷失自我的根源。

其实在我看来,不管导演的原意是否如此,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个人的无力,对个人命运的一种悲哀。这种想法或许有点悲观,可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羔羊,都是沉默的羔羊!

We are all lambs !!! 这句话也许是对每个人说的,其实内心深处还有一种想法,沉默的羔羊真的是无力的么?

奇顿医生对年轻漂亮的克丽丝史达琳产生性趣,说了几句挑逗暖味的话。后来两人一起过了重重关卡去看汉尼拔,克丽丝史达琳提出让奇顿医生回避她与汉尼拔.莱特之间的面谈,奇顿医生有意拒绝,于是他提出一个让人感到理直气壮的理由,为什么你不在办公室跟我说呢?意思是他跑了老远的路带克丽丝史达琳来探视汉尼拔.莱特,现在却叫他回去,这怎么说得过去呢。而克丽丝史达琳马上提出一个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妙到毫端的解释,奇顿医生,如果这样我会错过与你同行的乐趣。

美女这样说话,任何人都受宠若惊。导演恰如其分地安排一名旁观者狱警关注着整个事件的发展,等于用社会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奇顿医生,奇顿医生在此情此景之下,怎能不表示自己的风度,怎能不答应呢?连观众也觉得他应该答应克丽丝史达琳的请求。

由于前面的铺垫加上狱警这个人的及时出现,整个的细节安排是如此合情合理。这个细节处理极其重要,观众既看到克丽丝史达琳的智慧与机智,也看到反面人物奇顿医生性格中人性的一面,而且进而对克丽丝史达琳这个人物产生好感,为下面克丽丝史达琳的英勇果敢机智的表现提供了依据和充分的提示。

这些精巧细节的设计我在所谓的国内大片和艺术片中几乎看不到。反而看到刘德华背上的飞刀在地上滚了几十个来回,还是原封不动插在背上,好笑,也可笑!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两人开头的几句对话简直就像是职员到某公司应聘时一样,对话的双方非常有礼貌。不要忽视这几句对话,汉尼拔以后的对话中提到对克丽丝史达琳这种有礼貌行为表示欣赏。在这次会面的最后,汉尼发现同狱犯人对克丽丝史达琳的粗鲁行为后,大声强调他不喜欢没有礼貌的行为,这回应克丽丝史达琳一开始给汉尼拔留下良好的印象,有礼貌,镇静。在后来的对话中,克丽丝史达琳甚至提到这次她来,是要向汉尼拔学习,汉尼拔甚至可以决定教不教她,这是一种尊重的表现。

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说明汉尼拔这个人的性格也是温文尔雅,重视礼节,懂礼守礼。至于为什么这样的人又是一个杀人狂魔呢!影片很快就在下面的对话中,暗示原因所在。多数来探视汉尼拔的探员或者狱警医生对汉尼拔的态度是很差或者是当犯人来看待,这使温文尔雅的汉尼拔感到愤怒,他甚至吃了其中一位探员的肝,这仅仅是暗示。

几句简单问候之后,汉尼拔开始考察克丽丝史达琳,接连向她提了几个问题,问她的上司是谁,要她把证件拿出来,问同狱犯迈尔斯到底跟她说了什么?这都可以看作是汉尼拔在面试克丽丝史达琳的一种表现。比如你到某公司面试,面试官向你提各种问题,不就是为了全面考察你的能力,决定你是否能为公司服务,诚实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交朋友也是一样。

克丽丝史达琳很诚实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使汉尼拔进一步增加对她的好感。这些对话的安排仅仅是为了让观众进一步信服汉尼拔以后帮助克丽丝史达琳是基于对她的好感,而克丽丝史达琳在后面的剧情中进一步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深处关于羔羊的故事,则更加使汉尼拔把克丽丝史达琳当成朋友,朋友帮朋友,汉尼拔帮克丽丝史达琳帮案,也就是顺理成章了。这些对话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觉得汉尼拔帮助克丽丝史达琳是合情合理的,而不会有任何生搬乱造和虚假的成分在里面。在某些类型的影片中,人物对话和行动背后的成因,一旦受到观众质疑,整部影片就失去真实性了。绝大多数的电影故事本来就是假的或编造出来的,难就难在能让观众相信这是真正发生的事情。

本文由 一品电影 整理分享

篇五:我看沉默的羔羊系列

《沉默的羔羊》系列观后感

选修了《刑事案例与法律》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门课程或者是一块敲开法律大门的敲门砖。电视中常常播的一些法制栏目常常会引导观众端起法律的武器,但是很多人也知道毕竟法律的成本很高,不是每个人民群众都能承担的,所以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正确认识法律的一些常识,知识非常必要,也给了我们大家一个提高法律修养和规避风险的好途径。

这次在老师的建议下,我看了沉默的羔羊系列电影。以前也喜欢看犯罪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但是仅仅喜欢也局限于享受侦破案件的逻辑推理过程或者是捕捉过程,而沉默的羔羊系列重点却不只在于此,影片更想揭示关于犯罪心理方面的内容。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联。这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作为证人,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总结而言,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

我像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一样,对新的世界,新的领域,新的思想有着无限渴望与好奇,抱着满满的兴趣一下子看完了截止目前有的所有系列电影并且追起了最新的美剧《汉尼拔》。 在所有的系列电影中,受到公众称赞最多的就是《沉默的羔羊》了,这也使它获得了很多电影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FBI探员克拉丽丝为了能够抓捕近期在她城市活跃的剥女性皮的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去取得同样是变态杀人犯却智商极高、思维敏捷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的协助。克拉丽丝无疑是找对了对象,通过自己与博士的周旋与条件交换,最终捉住了罪犯,救出了议员的女儿,得到了晋升。《沉默的羔羊》中,在被害人的口中都有一个茧,这些茧代表着蜕变。黑巫蛾,在阴森的光影下翩飞,总给人末日般的毛骨悚然的诡异感觉。比尔也是幻想着能够像蛾一样蜕变,因此采取了很多血腥变态的手段。或许他们心中这都不是一种罪恶,而是艺术,是通向重生或者是转世的一道门。他急切地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却又因为自己本身经历使得人性扭曲,在迷失的轨道上做出了伤天害理的行径。影片的名字是克拉丽丝幼时的一段经历,是她的心结,克拉丽斯对汉尼拔的当面质问,她说出了心中的那段禁忌,那段属于她的心里恐惧。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羔羊,它(们)是在凄厉的尖叫,痛苦的呻吟,但最后还是归于死一般的沉寂,针对于个人自己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只是一旦心理分析的对象是自己,要做到客观理性便不那么容易,更有甚者,根本无胆深入选择逃避和掩饰,因为很多时候,挖掘得越深入,离事实的根源和本质越接近,人也就越痛苦。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些羔羊。习惯被圈养,等待被屠宰,许多甚至已麻木到没有感觉。面对偶然的自由和解救,却只有更加茫然和无助。其实影片告诉我的是真正的恐惧是,你已习惯这种恐惧,并视之为正常。

《红龙》也如《沉默的羔羊》一样也是个象征,威尔从小受到祖母的虐待以至于毁容成为人们眼中的怪胎,换上了妄想症,成为了有一个变态杀人魔。威尔一直受着祖母的虐待,特别是心灵上受着阉割式的迫害,让他压抑一个男人成长的迷茫困惑,让他在极度的羞耻中恐慌失落,而且不得不时常被迫想起那些诅咒般的话语,从童年到成年,他在祖母的阴影下苟且偷生般地生存。虽然最后她死掉了,那张画像仍是像鬼魅一样注视着他,束缚着他。他急切渴望能够成为在东方思想中伟大的王者红龙,拥有举世的力量。在精神负担压力下,他成为了变态杀人狂。

《汉尼拔》和《少年汉尼拔》也是讲述了汉尼拔变为食人魔的故事。中国作家苏青曾说:“才子与罪犯如出一辙,因为他们都带有神经质。”当人所处的环境变得极端,人的思想变得极端时,就很可能酿成悲剧。很多刑事案件的发生都与犯罪心理有关,了解犯罪心理想必可以在避免犯罪和对罪犯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着很深的影响。同时作为意气风发的年轻一代,

我们必须加强心理建设,掌握法律的知识,对于发生的一切都要理智地面对,必要的时候向司法机关求助,将法律的武器用起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