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卜算子咏梅陆游改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7:42 优秀作文
卜算子咏梅陆游改写优秀作文

篇一:陆游_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 咏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中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花中四君子

2、欣赏感受梅花的精神气韵

4、分析题目,深入题意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歌颂梅花的高洁品质

5、朗读欣赏

6、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陆游的一生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一十二岁便能撰写诗文,最擅长写七律,被称之为奇才。他的一生坎坷不断,刚出生不久,金兵入侵汴京沦陷,幼小的陆游便随家人颠沛流离,21岁奉母命休爱妻(唐婉),2年后再娶王氏为妻,曾先后几次被朝廷削职罢官。陆游的一生坎坷不平,本是一位爱国的忠心之士却不得重用,因他一再强调抗金的主张,时常受到朝中反派官员的不满和排挤,当他六十五岁再次被罢官后便回到了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终老。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他一生中的三件后悔之事

郁闷,老婆被老娘赶走了

倒霉,仕途被秦桧给毁了

可叹,儿子成了一方恶霸

7、学生自由朗读

8、试译全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 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

9、文本研读

(1)意象 感受 愁情

(2)自由朗读,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的孤独寂寞。

怎样理解“无主”这两个字?

“无主”二字,既点出这株梅并非养尊处优的官梅,也非占尽风流的园梅,而是野生

之梅,根本没有什么主人对之护持与青睐。又突出了它独立荒野,孤芳高洁的品格。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愁”字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独自”是上句“无主”的演变和强化“更著风和雨”这句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凄惨阴沉的画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10、合作探究。

(1)、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梅:饱经忧患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投降派。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词又是如何这种手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答: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3).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赋予了人是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而“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②反衬(衬托)。“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4).有人认为陆游的咏梅词充满了消极悲观、孤芳自赏的情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11.小结

这是一首咏物词。表面看,这首词歌咏的是梅花,实际上,它是通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和比拟手法,用梅花来表现词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

作者以爱国获罪,在漫长的一生之中屡遭打击。但他矢志不移,始终坚持抗金报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一种崇高民族气节。这首词就是诗人这一节操的形象化的反映。

12.比较阅读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

陆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13.拓展:你还读过哪些咏梅的诗,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为什么?

篇二:卜算子咏梅(陆游)原文及书下注释

卜算子 咏梅①

陆游

驿②外断桥③边,

寂寞④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⑤风和雨。

无意苦⑥争春,

一任⑦群芳妒。

零落⑧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①选自夏承焘(tāo)、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

②驿: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③断桥:残破的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著: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⑥苦:竭力,尽力。

⑦一任:任凭。

⑧零落:凋谢。

篇三:陆游《卜算子·咏梅》

陆游《卜算子·咏梅》

——一首宋词“经典”的形成史解析

欧明俊

陆游《卜算子·咏梅》是作为宋词“经典”印在今人心目中的,近半个世纪来,它被选入中学课本和大学教材,几近家喻户晓。《卜算子·咏梅》是否南宋产生时即享有如此盛名呢?它在词史上的实际影响究竟如何呢?值得认真思考。本文联系整个词史及词学批评史,考察此词历代传播和接受的真实状况,描述作为陆游“代表作”和宋词“经典”的形成过程,进而通过这一“个案”揭示文学发展史上一些带规律性的现象。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外断桥,人迹罕至,梅花在此间悄无声息地开落,清冷寂寞,孤傲绝俗,无人欣赏,独自愁,更著风雨,饱受摧残,生存环境如此险恶。梅花志趣高洁,不争浮华,纵然碾为尘土,也清香如故,气节可嘉。赞梅,亦是词人自赏。此词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以梅自况,借梅抒情,咏物而不滞于物,遗形而取神,堪称佳作。

选本是一种成熟的文学批评形式,选家通过选本为时人和后代提供创作和鉴赏的典范。每个时代皆有其特定的审美趣味和标准,文学作品声誉显晦的背后,反映出时代审美风尚和读者期待视野的转移变化。词选家选择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词作加以鉴赏和批评,许多词人的作品也通过词选家不断选录,得到广泛传播,奠定了词人在词史上的地位。陆游《卜算子》,历代选录情况不同,大体上,由少选到多选,人们对它的态度,是由“冷”转“热”的。 《卜算子》作于何年?无从确考。最早是嘉定十三年(1220)陆游的儿子陆子遹刊刻于《渭南文集》卷四十九。据《渭南文集》编排顺序,可能作于蜀中。此词无“本事”,当时未见有任何记载和评议,说明只是一般词作,无甚影响,“时效”价值有限。

从历代词选选录的情况,可以看出此词价值和影响的变化。最早选录陆游词的是南宋书坊原编,何士信增修笺注的《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此书选录词作以宋词为主,仅《前集》选录陆游的《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1首,南宋末,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选录南宋名家词,陆游词入选达20首,皆无《卜算子》。周密《绝妙好词》,以选录精粹著称,陆游词入选3首,其中有《朝中措》,题作《梅》,而不选《卜算子·咏梅》,说明周密认为同是咏梅词,《卜算子》不如《朝中措》。

赵闻礼《阳春白雪》选陆游词6首,其中有《卜算子》。这是《卜算子》首次进入词选家视野,作为陆游词“代表作”开始引起词家注目,这是它迈向“经典”的第一步。《阳春白雪》选录宋词人231家671首词作,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选录原则是“取《草堂诗馀》所遗及近人词”。“补遗”,偏重保存文献,不同于只取“精华”的选本,因此,尚不能断定赵闻礼看重《卜算子》。此书虽选录《卜算子》,但流传不广,清初朱彝尊编《词综》,沈辰垣等奉敕编《御选历代诗馀》 时,尚未获见。直到乾隆时,阮元得到赵孟頫手写草书本,将其改写为正书,编入《宛委别裁》。道光九年(1829),始为江都秦恩复刻《词学丛书》所收录。咸丰三年(1853),伍崇曜又据秦刊本收入《粤雅堂丛书》,此书才开始广泛流传。也就是说,此书虽选录《卜算子》,但自宋末到清乾隆前的几百年间,世人罕睹,故《卜算子》影响甚微。

《草堂诗馀》、《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绝妙好词》、《阳春白雪》,是南宋四部最重要的词选,对后代影响甚巨。四书四次所选陆游词累计达30首,《卜算子》仅选一次,只是众多词作中的一首。可见,同时代多数词选家,并不看重《卜算子》。

明代嘉靖年间, 题明程敏政编《天机馀锦》,仅选录陆游词1首,即《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后来,《草堂诗馀·后集》中“花禽类”共选宋人咏梅词7首,其中周邦彦4首,曹组1首,苏轼1首,晁冲之1首,却无陆游《卜算子》。词选家选谁?谁的词作入选多少?表明词选家对词人词作的不同评价,甚至代表一个群体,一个流派,乃至一个时代对该词人词作的评价。成就越高,影响越大的词人词作,被选录品评的次数也越多。晚明之前,词选家对《卜算子》只是偶有选录,但疏于品评,其价值是较低的。

晚明时,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选陆游词4首,《卜算子》为其中一首。卷上评点云:“排涤陈言,大为梅誉。”卓人月《古今词统》选陆游词多达30首,《卜算子》是其中一首,地位并不突出。徐士俊评点此词:“末句想见劲节。”潘游龙《古今诗馀醉》 卷十三评曰:“末二句大为梅誉”。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卷上评曰:“言梅虽零落,而香不替如初,岂群芳所能妒乎?”皆称赞词中描写的梅花孤傲高洁的品格,又“知人论世”,由梅而称赏词人。经过南宋末至明中叶长时间的相对沉寂,《卜算子》在晚明词选家眼中始被重视,不仅选录,且给予较高评价,《卜算子》正式从陆游众多词作中脱颖而出,影响逐步扩大。

清康熙皇帝御定,侍读学士沈辰垣等编的《御选历代诗馀》,选录唐至明历代词九千余首,为“集大成”的选本,影响甚大。该书选录陆游词多首,其中有《卜算子》,这是“官方”对此词的肯定和提升。但它只是入选多首中的一首,在九千余首中,更是如“沧海一粟”,并不引人注目。此后,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的《词综》选陆游词15首,无《卜算子》。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的《词选》,董毅的《续词选》皆未选陆游词。黄苏选编的《蓼园词选》仅选陆游《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1首。周济的《词辨》仅选陆游《朝中措》(怕歌愁舞懒逢迎)1首,又《宋四家词选》选录《朝中措》(怕歌愁舞懒逢迎)、《极相思》(江头疏

雨轻烟)、《鹊桥仙》(茅檐人静)3首,俱无《卜算子》。嘉庆间,舒梦兰的《白香词谱》选陆游词1首,即《沁园春》(孤鹤归来)。端木埰的《宋词赏心录》选录宋词名家17人名作19首,陆游词选录1首即《沁园春》(孤鹤归飞),咏梅词则选录姜夔的《暗香》、《疏影》,而不是陆游的《卜算子》。陈廷焯《词则》共选评陆游词9首,梁令娴《艺蘅馆词选》选陆游词2首,亦无《卜算子》。清代各家各派的重要词选多不收录此词,影响最大的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皆不重视陆游词,《卜算子》不显于世,影响极有限。

1924年,朱祖谋编选的《宋词三百首》问世,其中选入陆游词2首,即《卜算子·咏梅》、《渔家傲·寄仲高》。朱祖谋是词学宗师,弟子及再传弟子甚众,其《宋词三百首》在当时即令词学界瞩目,广受欢迎。《宋词三百首》之成,又多赖词学大家况周颐切磋商定。因此,此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末民初词坛的主流词学风尚。况周颐高度评价朱祖谋的选本对于启发后学以窥宋词门径的重要作用。经过唐圭璋的笺释,《宋词三百首》更是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至今仍被人奉为学词之圭臬。至今,以朱祖谋原选和唐圭璋笺注为基础的《宋词三百首》注释、今译和赏析本就有几十种之多,《宋词三百首》的影响堪称史无前例。《卜算子》从陆游多首名作中突显出来,借《宋词三百首》得以广泛传播,“身价”倍增,其“经典”地位由《宋词三百首》得以最终“确定”。

胡适论词,重白话,重通俗平易。1927年,北京文化学社印行的胡适《国语文学史》第三编《两宋的白话文学》,其中第五章《南宋的白话词》选评陆游词5首,即《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鹊桥仙》(华灯纵博)、《鹊桥仙》(茅檐人静)、《点绛唇》(采莲药归来)、《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胡适《词选》,选录陆游词21首,其中也有《卜算子》。胡适为学界领袖,影响甚大,他选录《卜算子》,是对此词“经典”地位的进一步“确认”。此后,即有更多的词学家选录和评论《卜算子》。

但也有词学家并不看重《卜算子》。吴梅的《词学通论》第七章《概论二》论陆游词时,只引述《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1首。王易《词曲史》中《南宋诸家词》引述陆游词3首,薛砺若《宋词通论》评述陆游词6首,皆无《卜算子》。胡云翼《宋词研究》下编《宋词人评传》十三《辛派的词人》引述陆游词7首,《词选》选录陆游词11首,《中国词史略》

第四章《宋词》下《南宋的白话词》引述陆游词10首,吴丈蜀《词学概说》第三章《南宋的白话词》,引述陆游词4首,皆无《卜算子》。《卜算子》虽是“经典”,但没有“定于一尊”。

建国后,普遍重视爱国词人的词作,夏承焘、盛弢青的《唐宋词选》选陆游词9首;唐圭璋、潘君昭、曹济平的《唐宋词选注》,选陆游词9首;胡云翼的《唐宋词一百首》选陆游词4首,《宋词选》选陆游词11首;社科院文学所的《唐宋词选》选陆游词7首,其中皆录《卜算子》。刘永济的《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仅选陆词2首,即有《卜算子》。仅有极少数

有学术个性的词选家不选《卜算子》,如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选录陆游词21首,无《卜算子》,咏梅词则选录《朝中措》(幽姿不入少年场)。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陆词3首,即《汉宫春》(羽箭雕弓)、《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钗头凤》(红酥手),亦不选《卜算子》。

文学作品价值高低、影响大小,除本身优劣外,还会受到“非文学”因素的影响。作品经过名人尤其是“权威”的品评或和作后,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陆游《卜算子·咏梅》,最有名的和作是毛泽东于1961年12月创作的《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27日,他把《卜算子·咏梅 》作为文件批给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人们看,并将陆游原词附于其后。毛泽东的和作最早公开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陆游原词本就情辞兼胜,毛泽东的和作加上他当时作为“领袖”的绝对权威和超常影响力,陆游词得以广泛传播。

许多词选家和评论家都高度称赏陆游《卜算子》。《浙江时报》1961年12月27日,刊发夏承焘、怀霜的《西溪词话之四――陆游咏梅词》,认为陆游的《卜算子》与陈亮的《梅花诗》是宋代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钱仲联写有专文《陆游〈卜算子·咏梅〉》,发表于《新民晚报》1963年2月22日。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中选陆游词9首,其中有《卜算子》。唐圭璋《唐宋词简释》陆游词仅选一首《卜算子》。《卜算子》成为陆游第一代表作,地位无可撼动,完全达到了超“经典”高度。

陆游《卜算子·咏梅》,历代学者皆没有确指作年。直到1964年3月15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待到山花烂熳时”——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卜算子·咏梅〉》一文说:“我以为这词当作于五十三岁以后。”也就是孝宗淳熙四年(1177)以后。因为陆游于此年作了《城南王氏庄寻梅》一诗,其中“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等句,和《卜算子》的意境完全相同,“环境稍稍改了一下,‘涸池积槁叶,茆屋围疏篱’,换成了‘驿外断桥边’,看来是把梅花这个典型的性格放在更典型的环境里去了。”郭沫若认为《寻梅》诗当比《卜算子》早,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断定此作当为陆游53岁以后所作。不过,证据并不充分。宛新彬认为此词作于乾道二年(1166),(程自信 许宗元主编《宋词精华分类品汇》,第1012页)不知何据?李易《读陆游〈卜算子·咏梅〉词》,认为它是词人整个一生遭遇的写照。(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集》,第340页)将此词普泛化、抽象化,无视具体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是不妥的。实际上,此词只是陆游一生中某一特定阶段感情和思想的表达,普泛化的理解,不是其“原生”意义。

与《卜算子·咏梅》相比,陆游其他咏梅词没有获得如此高的声誉,是否因为其他词作都逊色呢?还是有其他“非文学”因素?陆游有咏梅词多首,其中《朝中措·梅》云: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梅花飘零孤恨,清淡清高,先于百花,开于早春,独立超群,词人借梅自喻,自伤自慰。明潘游龙《古今诗馀醉》卷十三评曰:“全是借梅写照,前一叠妙兴可赞。”沈际飞《草堂诗馀·别集》评卷一云:“借梅自写,写出梅神。”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云:“全首比兴,乃更遒逸。”《绝妙好词》、《草堂诗馀·别集》、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皆选《朝中措·梅》而不选《卜算子》。实际上,《宋词三百首》之前,《朝中措·梅》亦为词选家所重视,其影响并不低于《卜算子》。

朱敦儒《樵歌》中也有《卜算子·咏梅》: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此词不知明确作年,从词意推测,当为中年以前作品,陆游《卜算子》模仿其作是极有可能的。两词相较,立意相同,笔法相似,皆以梅喻,寄托自身高洁孤傲之意。陆游不论在生活志趣或诗歌创作方面,都受到朱敦儒影响,朱敦儒词在前,陆游词在后,陆词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朱词却默默无闻,原因并非在于工拙,而在于“际遇”不同。

宋词咏梅佳作比比皆是,如苏轼的《阮郎归·梅词》、周邦彦的《花犯·梅花》、李清照的《清平乐·咏梅》、陈亮的《丑奴儿·咏梅》、刘克庄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吴文英的《解连环·梅花》、周密的《献仙音·吊雪香亭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历代词选本多有选录,论者多推崇备至。张炎《词源》卷下《杂论》云:“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李佳《左庵词话》云:“白石笔致骚雅,非他人所及,最多佳作。石湖咏梅二词,尤为空前绝后,独有千古。”《暗香》、《疏影》为白石自度曲,享有独创“专利”,历代仿效和韵甚多,成为词史一大景观。这两首词不只是某代某词人特别钟爱而已,而是历代词论家公认的咏梅词“经典”,民初以前,它所受到的赞誉远远超过陆游的《卜算子》。可是,今天,上述咏梅词的声誉似乎都不及陆游的《卜算子》。

宋词“经典”的形成,与词作的历代选录情况,评论家的品评,后人的和作,都有很大关系,是历史地“层累”地造就的。今天,《卜算子》已成为陆游词的第一代表作,或与《钗头凤》一起成为陆游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词作。这一“经典”的形成,固然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有极大的关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亦不能否认有偶然性因素。假如没有朱祖谋作为词学宗师的影响,没有胡适作为学界领袖的影响,没有毛泽东作为政治权威的影响,陆游《卜算子》能有今天如此高的“待遇”,是难以想象的。假如毛泽东和的是朱敦儒的《卜

篇四:卜算子 咏梅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她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土播种,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的新课程。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等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繁衍( ) ②栖( )息 ..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1.诗文默写。(10分)

①大漠孤烟直, 。 ② ,月有阴晴圆缺。

③有位同学经常高谈阔论,确立了许多目标,可常常不能实现,请你用《<论语>十则》中的一句话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下面是从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逊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pī)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①在这则日记中,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

答: ②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逊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2分) ......

事例一: 事例二:

(二)阅读王晓明的《深情海棠》,回答问题。(9分)

宋代诗人苏东坡歌咏海棠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把“花中神仙”的娇柔之态活脱脱地勾画出来,流露出一片爱花之情。然而,这爱却远不及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深情。

位于北京中南海的西花厅,是周恩来夫妇的住处。庭院里种有许多海棠树。这些海棠树每年都是花丰叶茂,姿影绰约。虽然娇媚温柔却不妖冶,有超群绝类之势。我想,当年周恩来选中这里,定是被这海棠深深地吸引了。每当海棠花开时,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要抽空和邓颖超一起漫步欣赏那如霞似锦的鲜花。每每工作到深夜,累了,周恩来也爱在海棠树下散步。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使夜间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于是,一切烦扰和疲劳都被暂时忘却。

有时,周恩来走到海棠树下,赞叹地说:“海棠是一种非常清香的花,人人喜爱。”夜空中,花枝在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感谢周恩来的夸奖。

海棠花是楚楚动人的,而由此引出的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故事,恐怕比它还要动人。还记得美国著名作家斯诺的夫人曾谈起,当年,邓颖超送给她一束新鲜的海棠花,并告诉她这是周恩来生前最喜爱的花。斯诺夫人高兴极了,给花拍了照,然后压在书中保存了起来。

1954年春,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而这时,周恩来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不能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压在书中托人带给周恩来。真是“羁客有家归不得,对花无语两含情”。看到这蕴含着祖国亲人深情厚谊的海棠花,周恩来十分感动。百忙之中,他压了一朵芍药花托人带回中南海。回国

时,他又把那枝海棠带了回来。邓颖超随即用一张纸做衬,把海棠和芍药放在一个镜框里挂了起来。人们见了,都以为是一幅静物油画呢!北京——日内瓦,海棠——芍药花。直到现在,这两枝花还完好地保存着。看到它,会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啊!深情的海棠!

10.为什么说苏东坡的爱花之情“远不及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深情”?(3分)

答:

11.周恩来为什么爱在海棠树下散步?(用第二段的原话回答)(2分)

答:

12.第三段中“花枝在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感谢周恩来的夸奖”一句使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1分)

13.为什么见了放在一个镜框里的海棠花和芍药花,会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2分) 答:

(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曾关切蚂蚁王国的命运,猜想奥妙宇宙的奥秘,还有堆沙、玩水、痴想??纯粹而真实。 少年的心里住着童心,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枝头的花儿在匿笑,墙角的蟋蟀在欢唱??

大人的心里藏着童心,不信你看,爷爷和你的忘年之交,严谨的老师天真的一笑??

让我们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童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

请以“ 童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要求:①补全题目,可以填入“拥有”“发现”“久违了”“美丽的”“爸爸的”“啊!”等;

语文出版社《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

九年级(上)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①yǎn ②qī 【本题中“衍”易读成yán,“栖”易读成xī;每个1分,共2分】

(2)①慢 漫 ②慧 惠 【第一处根据语境可知是在田纳西河岸边轻松悠闲地散步,所以应该为“漫步”,第二处“惠”是好处的意思,“慧”是智慧的意思,根据语境应该是“恩惠”;指出错误并改正才可得1分,若只写出错误未改正或只写改正后的字未指出错误甚至未填,皆不得分,共2分】

2.【本部分出现错别字、少写、多写、未写皆不得分;每空1%,共10分】①长河落日圆 ②人有悲欢离合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④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3.【示例】严于责己、勇于自新 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 高尚的爱情是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精神性的需要、它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写出自己的感悟,任选三处作答;每处1分,共3分}

(3)【评说现象】画面内容:某人正在一处旅游景点的石狮上书写“到此一??”还没写完,石狮奋起自卫,恼怒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并气愤地说:“我叫你写!” 讽刺意义: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 {本题属于图文转换类考题;首先客观地、有条理地将画面及文字内容描述出来,然后结合画面、文字揭示其讽刺意义;将画面描述完整、语言简洁得1分,将讽刺意义简洁、明了地写出来得1分;共2分}

(4)【分享收获】【示例】爸爸(妈妈),你们好!我马上(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卜算子咏梅陆游改写)安全返程了。本次旅游既让我强健了体魄,又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了验证,获得了真知。真是受益匪浅啊! {本题是口语表达;注意写出称呼,概括列举出游览的收获一两点,语言流畅连贯;共2分}

5.(1)B(2分)

(2)①{要求与评分:点出其生存智慧的具体表现得1分;表达1分;共2分}

【例一】用绳纰做成钓丝来钓鱼??【例二】钓到足够的鱼来充饥??【例三】把剩余的鱼晒干了吃?? ②(2分){要求与评分:事例能体现其生存智慧,每个事例1分;若表达不好,扣1分;共2分}

【例一】种大麦和水稻,获得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 【例二】成功驯养山羊,得到了固定的美食。

【例三】几经失败做成陶器,用来盛放各种食物等。 【例四】用收获的粮食烘烤面包,改善了自己的饮食。

【例五】驯化野人,使之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

【例六】找到山坳前的一块平地,搭起帐篷,拥有了临时的安身之所。

【例七】及时将搁浅船中可用的东西搬到岸边,使之成为今后生活的物质基础。

【例八】伐倒一棵树,花了两年时间,造成一只独木舟,进行沿岛航行。

【例九】每天用刀子在方柱上刻一个斫痕,来计算年月日。

【例十】设法用水手的值夜衣改制了两件背心,用来抵御太阳的照射。

【例十一】用山羊皮制成帽子、外衣和裤子,用来抵御寒冷。

【例十二】患病时,咀嚼烟叶,治好了自己的病。

(3){要求与评分:联系小说内容,言之成理2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例一】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因为他有菩萨心肠,富于同情心。路遇白骨精时,因不忍孙悟空滥杀无辜而逼走孙悟空,虽好坏不分,显得软弱,但也凸显其富有人情味??

【例二】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当他惩戒孙悟空,对着孙悟空念紧箍咒时,不时因孙悟空的求饶,而不忍心往下念??

【例三】孙悟空最富有人情味。孙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唐僧驱赶,走前那声声“师父”,体现了他的人情味。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显露无疑??

【例四】猪八戒最富有人情味。在高老庄时,耕田耙地,收割田禾,表现得很勤快。取经路上,与孙悟空协力合作,虽不时偷懒,有时立场不坚定,但仍是孙悟空最得力的助手??

【例五】沙僧最富有人情味,被唐僧收服后负责挑担,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二.阅读与感悟(50%)

(一)阅读《扁鹊见蔡桓公》(节选),回答问题。(12分)

6.(1)跑 (2)通“烫”,用热水焐 (3)特意 (4)管辖 【写出加点字的意思,注意:第(2)要写出通假字并解释;每个1分,共4分】

7.C 【A/B/D三个选项的“之”都是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是代词,代他;2分】

8.“疾”是文中是指一般的小病,“病”则是指达到一定程度的疾病。 【对两个字进行解释,大意相同即可;每个1分;共2分】

9.(1)(桓侯得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重点字词解释:是以;2分】

(2)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重点字词解释:居、使、索;2分】

(二)阅读王晓明的《深情海棠》,回答问题。(9分)

10.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深情,不仅表现在对海棠花的喜爱,(1分)也寄托了他们两人之间动人心弦的挚爱深情,(1分)更表达了两位革命领袖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志向。(1分)【写出对海棠的眷眷深情表现在哪里(1分),寄托了什么(1分),表达了什么(1分);共3分】

11.“花丰叶茂,姿影绰约。虽然娇媚温柔却不妖冶,有超群绝类之势”,(1分)“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使夜间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1分)【原因有两句,每句1分;共2分】

12.拟人 【写出修辞手法即可;1分】 13.因为它很像一幅“对花无语两含情”的静物油画,(1分)其中蕴含着亲人的深情厚谊。(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14.①记取从前的教训,作为以后各种的借鉴。②不顾事实,随口乱说。③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写出词语大意即可;每个1分,共3分】

15.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大意相同即可;共2分】

16.举例论证。 【写出论证方法即可;共1分】

17.直接批驳。(1分)直接反驳对方论点,即日本前运输大臣石原慎太郎的言论,(1分)指出石原先生不顾历史事实而信口雌黄决非是对历史的无知,而是别有用心地捏造谎言。(1分)【批驳方法1分,如何批驳2点,每点1分,2分;共3分】

18.【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删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等角度去讲;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四)阅读李丹崖的《和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节选),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9.“懂农事的”是指整天在地里侍弄庄稼的大人,他们熟悉玉米等庄稼的习性和生长规律,因此他们的意见有权威性。(1分)如果将这几个字删去,“大人们”所说的话就少了那种特有的权威性,(1分)表达效果就减弱了。(1分)【写出“懂农事的”的含义得1分,写出删去后的表达效果得2分;共3分】

20.按时间顺序来写,既符合玉米“生长、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1分)又突出了“我”的坚持使玉米打破了大人们的固有看法,(1分)为后面探寻玉米结果的原因作铺垫。(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21.该句采用比喻,(1分)将墙角那整棵玉米比作“如同穿了火红的裙子”,从色彩、外形等方面将凌霄缠绕在玉米上开花的情状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1分)让人如见其景。“嘤嘤嗡嗡”模拟了蜜蜂在花间飞舞时发出的声音,既表现出墙角的生机,(1分)又衬托了凌霄花开得热闹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分)【按点得分,每点1分;共5分】

22.承上启下。(1分)以“这样的玉米”承接上文,以“怎么会结果呢”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对玉米结果原因的深入分析,使文章自然转入下面的议论。(2分)【作用1分,解释说明2分;共3分】

23.以自己小时候曾种了一棵玉米为切入点,(1分)先叙述这棵玉米在别人的疑惑中开花结果的奇异经历,(1分)再由这一经历引出议论,(1分)然后由物及人,点出“和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谋求共赢”这一主题。(1分)【按点得分,每点1分;共4分】

三.笔下生花(65%)

24.请按要求完成下面这篇习作《感恩父亲》。(5%)

(1)示例: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我的父亲。【符合“感恩”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共1分】

(2)将“他也弄了个光头”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指出错误并改正才可得分;共1分】

(3)“道貌岸然”使用不恰当,改为“风度翩翩”或“关怀”等。【能表现父亲的风度及关心“我”的词语均可;共1分】

(4)第③段。“父亲是个工作狂”这一内容在文中没有体现,因此显得多余,建议删去。【指出不妥并修改才可得分;共1分】

(5)示例:我的眼睛湿润了,父亲啊!您每天不辞辛劳地呵护着我,我感谢您。【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共1分】

25.【作文评分表】

语文出版社《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

九年级(上)语文试题

(本卷共3个部分 25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min 考试范围:全册)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转移至答题卡上,本卷做答皆不得分!

开卷语: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文学素养了吧?希望你能认真完成这份答卷,以此检测一下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注意把握时间哦,千万不要浪费一分一秒,祝你成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4分)(1) ①繁衍( ) ②栖( )息 (2)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

2.(10分)① ②

篇五:卜算子咏梅简要鉴赏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简要鉴赏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1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鉴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 2

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赏析: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 3

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作者介绍:

人物评传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4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评论:

陶渊明爱菊,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而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贞。这可以从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得到印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罢此诗,我们也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敬且偏安的昏帝 5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