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月球在远离我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25:03 体裁作文
月球在远离我们体裁作文

篇一:你知道吗?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你知道吗?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导语:由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类似潮汐),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阿波罗”号登月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面镜子(测距仪)。此后,科学家从地球上向这面镜子发射激光,并通过激光往返时间测算地月距离。结果显示,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

月球远离,“真凶”是谁?

1695年,埃德蒙·哈雷开始埋首于彗星轨道的研究。这是一件极端需要勤奋与耐心的工作,不光是因为惊人的计算量,还有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里一点点搜寻相关记载的水磨工夫。直到十年后哈雷才发表了关于那颗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彗星的计算,但在那之前,他先发现了一件看上去匪夷所思的事: 从历史记录中的日月食时间来看,月球的运行速度似乎发生了变化。

要是再退回去两百年,恐怕根本不会有人相信月亮居然会有什么改变。幸好在哈雷那个时代,科学刚刚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为人类提供了分析和认识宇宙的武器。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历史记录出了错,那么记录下来的事不管有多难以置信,都应该先认为它发生了。于是天文学家们摩拳擦掌地向这个谜团扑了上去:首先是计算出了月球运动的变化量,每一百年多移动了10角秒。10角秒是多大的距离?它仅仅是1度的1/360。这样的变化真是太微乎其微了,难怪直到17世纪末才被察觉。天文学家由此计算了月球的轨道,这个发现意味着它正在远离我们。没人对此感到恐慌,牛顿已经告诉了大家,引力挥舞着控制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指挥棒,一定有什么东西的引力影响着月球,只需要找出它是谁。太阳是第一个“嫌犯”:它的质量最大,引力作用想必也最大。其次是金星,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不过接下来的计算就让天文学家们有些挫败:太阳的影响——专门术语叫“摄动”——顶多只能解释月球运动变化量的一半,而金星的摄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至于火星,比金星更小又更远,那就更不能指望了。

解释这个现象的最终可能落在了地球身上。在哈雷发现月球变化的一个半世纪之后,人们确定了导致月球远离地球的“真凶”:那就是地球自己。

地月相吸,为何越来越远?

假如地球和月球都像高中物理习题集的描述那样只是一个质点,那地球的引力是绝不可能反而把月球推走的。但它们在真实世界中不但是个巨大的球,而且是个会变形的巨大的球。要是你曾经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在海边漫步,就会对这种变形有着深刻的感受。同一个地点的海面每天会经历两次高潮——月球吸引着包裹在地球表面的海水,形成一个椭球形的“水球”,水球的长轴方向

从地球指向月球。长轴方向的海面在一天中达到最高,这是“潮”;短轴方向的海面在一天中最低,这是“汐”。

潮和汐的产生,是因为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受到不同大小的月球引力,所以物理学上用“潮汐力”来称呼由于引力差异而产生的力。地球在月球的影响下产生潮汐,月球虽然表面没有海洋,也照样会在地球的影响下产生非常微小的拉伸变形,不妨把这看作是固体的“潮汐”。

现在你退到海岸的高处,海面不断升高,浸湿了沙滩。别忘了,与此同时地球在自转,而月球在绕着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比月球公转快得多,所以海面的最高点根本来不及恢复原状,马上就会被地球的自转带到月球的前方:瞧,月亮不是渐渐偏西了吗?这一大团凸出的海水可以近似地和月球单独“结算”引力,前方的海水和落在它身后的月球互相拉扯。先进带动后进的结果是月球在轨道上获得了加速度,来自地球的引力不能让它安分待在原来的轨道上,于是月球窜到了能量更高、离地球更远的轨道,这就是“潮汐加速”。而地球呢?原本好好的自转着,却被一团向后的海水拖了后腿,自转的速度不得不稍微放慢一点。这样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地球的海面上发生,日积月累,后果终于变得不可忽略。

要是你觉得地球的变化似乎很难有切身体会的话——过去 10万年累积下来,地球的自转周期一共变慢了1.5 秒,这确实对我们的生活没啥影响。那么我们不妨抬头看看月球,月球并不是天生这样痴心一片朝向我们的,它当初也有自转,只是它的质量比地球小,自转已经被来自地球的潮汐力“消灭”了。月球表面的固体潮最后被牢牢地锁定在正对地球的方向,永远只能用同一面朝向地球,这就是“潮汐锁定”。

质量较小的月球已经被锁定了,质量较大的地球也正前进在被锁定的路上。月球在潮汐的帮助下,不断地“偷走”地球自转的能量,一直要到地球的海潮也被锁定在正对月球的方向,潮汐的这种“吃里爬外”的行为才会结束,科学家估计这需要好几十亿年的时间。到那个时候,潮起潮落和月升月落将变成远古的历史名词,历法也必将面目全非:一天和一个月长度相等,都是现在一天(24 小时)长度的47倍,一年只有不到 8天。我们太阳系的近邻里就有这么一对儿榜样: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冥卫一。这两个天体的质量差异更小、彼此距离更近,早早地就达到了彼此的潮汐锁定,面对面地绕着共同质心旋转,仿佛跳着默契的双人华尔兹一般。天体质量差别太大的系统就不太“公平”了,小天体不但被单方面“锁定”,还要被大天体的潮汐力捏圆再捏扁,甚至可以把它捏出喷泉来,比如木星和土星的某些卫星的遭遇。

篇二: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

月球对地球施加潮汐力,大潮出现在月下点和对跖点,小潮出现在面向太阳和北向太阳的方向(图中假设地球没有陆地同时海洋的深度不变)

假如地球和月球都像高中物理习题集的描述那样只是一个质点,那地球的引力是绝不可能反而把月球推走的。但它们在真实世界中不但是个巨大的球,而且是个会变形的巨大的球。 要是你曾经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在海边漫步,就会对这种变形有着深刻的感受。同一个地点的海面每天会经历两次高潮——月球吸引着包裹在地球表面的海水,形成一个椭球形的“水

球”, 水球的长轴方向从地球指向月球。长轴方向的海面在一天中达到最高,这是“潮”;短轴方向的海面在一天中最低,这是“汐”。 潮和汐的产生,是因为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受到不同大小的月球引力,所以物理学上用“潮汐力”来称呼由于引力差异而产生的力。地球在月球的影响下产生潮汐,月球虽然表面没有海洋, 也照样会在地球的影响下产生非常微小的拉伸变形,不妨把这看作是固体的“潮汐”。

现在你退到海岸的高处,海面不断升高,浸湿了沙滩。别忘了,与此同时地球在自转,而月球在绕着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比月球公转快得多,所以海面的最高点根本来不及恢复原状,马上就会被地球的自转带到月球的前方:瞧,月亮不是渐渐偏西了吗?这一大团凸出的海水可以近似地和月球单独“结算”引力,前方的海水和落在它身后的月球互相拉扯。先进带动后进的结果是月球在轨道上获得了加速度,来自地球的引力不能让它安分待在原来的轨道上,于是月球窜到了能量更高、离地球更远的轨道,这就是“潮汐加速”。而地球呢?原本好好的自转着,却被一团向后的海水拖了后腿,自转的速度不得不稍微放慢一点。这样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地球的海面上发生,日积月累,后果终于变得不可忽略。

要是你觉得地球的变化似乎很难有切身体会的话——过去 10万年累积下来,地球的自转周期一共变慢了1.5 秒,这确实对我们的生活没啥影响。那么我们不妨抬头看看月球,月球并不是天生这样痴心一片朝向我们的,它当初也有自转,只是它的质量比地球小,自转已经被来自地球的潮汐力“消灭”了。 月球表面的固体潮最后被牢牢地锁定在正对地球的方向,永

远只能用同一面朝向地球,这就是“潮汐锁定”。

质量较小的月球已经被锁定了,质量较大的地球也正前进在被锁定的路上。月球在潮汐的帮助下,不断地“偷走”地球 自转的能量,一直要到地球的海潮也被锁定在正对月球的方向, 潮汐的这种“吃里爬外”的行为才会结束,科学家估计这需要 好几十亿年的时间。到那个时候,潮起潮落和月升月落将变成远古的历史名词,历法也必将面目全非:一天和一个月长度相等, 都是现在一天(24 小时)长度的 47 倍,一年只有不到 8 天。

从其中一颗冥卫上看到的冥王星和冥卫一(艺术家想象图)

我们太阳系的近邻里就有这么一对儿榜样: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冥卫一。这两个天体的质量差异更小、彼此距离更近,早早地就达到了彼此的潮汐锁定,面对面地绕着共同质心旋转,仿佛跳着默契的双人华尔兹一般。

土星的潮汐力让土卫二表面喷出了冰水混合的喷泉 图片来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空间科学研究所(SSI)

天体质量差别太大的系统就不太 “公平”了,小天体不但被单方面“锁定”,还要被大天体的潮汐力捏圆再捏扁,甚至可以把它捏出喷泉来,比如木星和土星的某些卫星的遭遇。

月球曾有多近,海洋知道答案

月球正在逐渐远离我们,那么它以前一定离地球很近,要是反推回去足够久远的时间— 影响彼此的演化。这正是目前天文学家仍对地月系统间的潮汐加速兴趣不减的原因,因为这也许能帮助我们揭开月球的起源之谜。这种从现有的少量数据出发,向数值范围外的大胆推

演是天文学家相当依赖的一种思考方式——谁让他们研究的对象时间跨度那么大,而他们能够观测到的证据相对而言又那么少呢? 你要是知道他们怎么测量宇宙,怎么熟练地像下跳棋一样从几十光年跳到几十亿光年的尺度,那才真的瞠目结舌呢。整个宇宙都被他们回溯成了一个奇点,比较起来,给地月系统回溯出一个肩并肩的过去那真不算什么。

月球现在远离我们的速度可以非常精确地量出来:阿波罗计划在月面上安装了测距仪,测出地月距离每年增加大约 38 毫 米,恰好是目前地月平均距离的一百亿分之一;由此可以计算出地球现在的自转周期变化,目前的速度是每过一百年,一天的长度增加 2.3 毫秒。

要是这个速度一直不曾改变的话,我们就能直接算出恐龙时代的一天有多长了:从 6500 万年前它们灭绝那会儿到现在,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增加了 25 分钟。不幸的是,地球自转的放缓不可能是均匀的,不能用现在的数据来计算以前的情况。那我们怎么能知道远古以前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天文学家寻找到了额外的助力:他们得到了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帮助。

按理来说,从地球上出现海洋的那一刻起,潮汐作用就稳定地施加在了地球身上,也在地球表面的岩石上留下了痕迹。 不过我们找不到那么遥远的证据,因为地球的板块运动让地壳 的岩石始终不断地循环,大部分的古老岩石都湮没在岩浆中。 从原核生物沉积形成的叠层石记录看来,至少在 25 亿年前, 地球就显著地受到潮汐作用影响。地质学家们研究了远古时期的受潮汐影响的沉积岩层——他们管这种岩层叫“潮汐韵律 层”——得出结论说9 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大约只有 18个小时, 一年大概有 481 天;另一片 6.2 亿年前的潮汐韵律层说明,当 时的一天有 21.9个小时,一年大约有 400 天,合 13 个月。

地月间潮汐作用的大小受到地球陆地和海洋分布的影响, 而在整个地球 46 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地表发生过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变化。光是冰期和间冰期之间的变动就会让潮汐的大小产生明显的不同,而由远古时期的超大陆、超大洋变为如今的七大洲、四大洋,其间的差异更是翻天覆地。目前地球自转的变慢幅度是长期以来最快的,以前的变化要更小一些。除了沉积岩层之外,古代的生物也提供了关于昼夜节律的线索。珊瑚和贝类是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4 亿年的物种, 这两种生物在环境合适的条件下,昼夜的生长速度有着明显的 不同,并且也会体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于是,从它们的生长痕迹中就能辨别出一年的天数。现代的珊瑚每年会长出大约 360根体现昼夜变化的生长纹,而在泥盆纪的珊瑚化石中,发现的 生长纹大约是 400 根。更有意思的是,把从 4 亿年前到 6500 万年前的贝类化石按照年代排序,会发现年代越早的化石,体现出的生长纹越多。

月球轨道的演变,在地球远古的生物身上留下了痕迹。而月球本身,也为地球生命的出现做出了贡献。由于月球巨大的质量,地月之间的潮汐作用很快让地球的轨道稳定下来,使地 球表面的环境相对平稳,从而有利于原始生命的诞生。如今的月球虽然与地球渐行渐远,但始终还将陪伴在我们身边。天文学家计算过,大约 20 亿年后,膨胀的太阳将把地球表面的海水蒸干,那时月球的远行步伐会进一步放慢。地月之间这段海枯石烂的缘分,要直到 45 亿年后太阳吞没地球,地老天荒的时候才会终结。

篇三:2013年5月东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

2013.5

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蓓蕾(bèi) 轩敞(xuān) 负载(zǎi) 耳濡目染(rú) ....

B.淡薄(bó) 濒临(bīn) 颠簸(bǒ) 既往不咎(jiū) ....

C.胚胎(pēi) 邮购(yóu) 剔透(tī) 言简意赅(hé) ....

D.差使(chāi) 绮丽(qǐ) 联袂(jué) 栩栩如生(xǔ) ....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个社会、一个团体,口号是不可少的,它具有凝聚人心、指明方向、 (振、震)作精神等积极作用。

“振”有“奋起”的意思,“震”有“情绪过分激动”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振”。

B.李清照的词作,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言不尽”的 (婉、惋)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

“婉”有“委婉”的意思,“惋”有“同情”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

C.服装师采用了“复古”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服装设计的智慧,其中自由和流畅的线条设计,又与西方现代服装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和) 。

“合”有“符合”的意思,“和”有“和谐”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填“和”。

D.没有牢固的安全屏障,网络就永无宁日。他决心为信息网络构筑一道不可摧的“网上长城”,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艰”有“困难”的意思,“坚”有“牢固”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坚”。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物质文化遗产中“故”与“新”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相生相融的关系,“新”以“故”为基础,“故”....

以“新”为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

B.他们,虽然有不同的信念与性格,但面对战争,却有了一份同样的人性坚守。战争,就是这样让不同的灵魂殊途同归。 ....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二十年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上天入海”的..........

梦想。

D.学生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不要总是事事附合老师,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勇气和见识。 ........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院馆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美轮美奂。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 ① ,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② 。

A.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善待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抒发。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给人一种心闲气自华的牧歌般的轻快情味,从中你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普列什文,是一个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而从梭罗远离尘嚣,在湖畔的清唱微吟中,不是还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

A.文段中“清新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运用排比,突出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美好的韵味。

B.文段中“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牵手于……”,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生灵与人的亲近与和谐。

C.文段中“不是还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运用了反问的句式,强调梭罗作品中表现了人类旷达和疏放的精神。

D.文章结尾“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那些唯美的颂歌比喻成诗,表达了赞美之情。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乘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入口处特点的句子是 , 。

8.名著阅读(3分)

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说理充分。比如,在《鱼我所欲也》中,以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领起,表达了对贪求富贵,舍弃 ① 的强烈谴责。又如,在《 ② 》中,文章开头列举了以 ③ 为首的六位历史人物奋起于苦难之中的事例,阐述了艰难困苦对于人才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配合北京市开展的中小学生“减负”活动,班级准备出一期以“减轻负担,快乐学习”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阅读材料,提取关于中小学生课业情况的主要信息,并根据两则材料得出关于中国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结论。(4分)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压力问题与日本、韩国、美国相关机构共同对四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的比例为86.6%,日本为69%,韩国为74.8%,美国为67.1%。中国学生的学业压力高居四国之首。

【材料二】

主要信息:

结构:

10.如何“减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概括两条相同的具体意见。(4分)

老师:我们迫切希望减负要做系列改革。如教材枯燥、内容过多,教学大纲要求过高等等都需要改变。“减负”要提质,要消除那些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作业,提高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减负”之后,课余时间增多了,学校的其他设施要上去,充实孩子们的课外活动。

学生:特别希望作业少一点,精一点,不留简单的惩罚性的抄写类作业;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还希望中队在课余时间多开展有趣的活动;每天有锻炼的时间;能痛痛快快地看书,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和伙伴聊天……

家长:减负是对的,孩子和家长都有强烈要求。但是,减负要统筹规划。首先就要减轻升学

压力,小升初,中、高考就是孩子们的一道道坎儿,我们的压力很大。作业方面,能不能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另外,放学时间提前,孩子回到家中的这段时间怎么安排?

相同的具体意见: ① ②

11.宣传委员为本期黑板报拟出标题,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课业繁重 中小学生难觅快乐踪影

下句: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核舟记》,完成12-14题。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⑤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高可二黍许 可:

(2)其人视端容寂 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罔不因势象形 翻译: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翻译:

14.说说第②段中,作者写小窗上雕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何作用。(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回家过年真好》,完成15-18题。(共15分)

回家过年真好

林少华

①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家乡过年。对于远方游子,老家才是家,家乡才是家。家可以幻化为老屋门外招来喜鹊的粉红色杏花,幻化为井栏旁边披满夕晖的歪脖子柳树,幻化为木篱笆上爬的长豆角和葫芦瓜,幻化为雪地里通往茅屋的一行孤独的脚印,甚至幻化为土墙上挂的一把二胡或牧笛……但无论怎样幻化,最后都一定幻化出母亲的身影。母亲才是家乡星空中的月亮,才是家乡岗顶上的晚霞。可以说,家乡因母亲而温暖,因母亲而让人梦绕魂牵。想家意味想母亲,回家过年意味回家看母亲,看母亲慈祥而苍老的面容,听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语声,吃母亲亲手做的年饭……

②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中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③回家过年真好!能回家过年真好!

④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我八二年研究生毕业,八二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今年二零零八年!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青岛过年,惟独没在家过年,没回家过年,没回母亲身边过年。简直难以置信,28

篇四:你知道吗,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你知道吗?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导语:由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类似潮汐),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阿波罗”号登月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面镜子(测距仪)。此后,科学家从地球上向这面镜子发射激光,并通过激光往返时间测算地月距离。结果显示,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

月球远离,“真凶”是谁?

1695年,埃德蒙·哈雷开始埋首于彗星轨道的研究。这是一件极端需要勤奋与耐心的工作,不光是因为惊人的计算量,还有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里一点点搜寻相关记载的水磨工夫。直到十年后哈雷才发表了关于那颗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彗星的计算,但在那之前,他先发现了一件看上去匪夷所思的事: 从历史记录中的日月食时间来看,月球的运行速度似乎发生了变化。 要是再退回去两百年,恐怕根本不会有人相信月亮居然会有什么改变。幸好在哈雷那个时代,科学刚刚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为人类提供了分析和认识宇宙的武器。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历史记录出了错,那么记录下来的事不管有多难以置信,都应该先认为它发生了。于是天文学家们摩拳擦掌地向这个谜团扑了上去:首先是计算出了月球运动的变化量,每一百年多移动了10角秒。10角秒是多大的距离?它仅仅是1度的1/360。这样的变化真是太微乎其微了,难怪直到17世纪末才被察觉。天文学家由此计

算了月球的轨道,这个发现意味着它正在远离我们。没人对此感到恐慌,牛顿已经告诉了大家,引力挥舞着控制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指挥棒,一定有什么东西的引力影响着月球,只需要找出它是谁。太阳是第一个“嫌犯”:它的质量最大,引力作用想必也最大。其次是金星,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不过接下来的计算就让天文学家们有些挫败:太阳的影响——专门术语叫“摄动”——顶多只能解释月球运动变化量的一半,而金星的摄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至于火星,比金星更小又更远,那就更不能指望了。

解释这个现象的最终可能落在了地球身上。在哈雷发现月球变化的一个半世纪之后,人们确定了导致月球远离地球的“真凶”:那就是地球自己。

地月相吸,为何越来越远?

假如地球和月球都像高中物理习题集的描述那样只是一个质点,那地球的引力是绝不可能反而把月球推走的。但它们在真实世界中不但是个巨大的球,而且是个会变形的巨大的球。要是你曾经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在海边漫步,就会对这种变形有着深刻的感受。同一个地点的海面每天会经历两次高潮——月球吸引着包裹在地球表面的海水,形成一个椭球形的“水球”,水球的长轴方向从地球指向月球。长轴方向的海面在一天中达到最高,这是“潮”;短轴方向的海面在一天中最低,这是“汐”。

潮和汐的产生,是因为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受到不同大小的月球引力,所以物理学上用“潮汐力”来称呼由于引力差异而产生的力。地球在月球的影响下产生潮汐,月球虽然表面没有海洋,也照样会在地球的影响下产生非常微小的拉伸变形,

不妨把这看作是固体的“潮汐”。

现在你退到海岸的高处,海面不断升高,浸湿了沙滩。别忘了,与此同时地球在自转,而月球在绕着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比月球公转快得多,所以海面的最高点根本来不及恢复原状,马上就会被地球的自转带到月球的前方:瞧,月亮不是渐渐偏西了吗?这一大团凸出的海水可以近似地和月球单独“结算”引力,前方的海水和落在它身后的月球互相拉扯。先进带动后进的结果是月球在轨道上获得了加速度,来自地球的引力不能让它安分待在原来的轨道上,于是月球窜到了能量更高、离地球更远的轨道,这就是“潮汐加速”。而地球呢?原本好好的自转着,却被一团向后的海水拖了后腿,自转的速度不得不稍微放慢一点。这样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地球的海面上发生,日积月累,后果终于变得不可忽略。

要是你觉得地球的变化似乎很难有切身体会的话——过去 10万年累积下来,地球的自转周期一共变慢了1.5 秒,这确实对我们的生活没啥影响。那么我们不妨抬头看看月球,月球并不是天生这样痴心一片朝向我们的,它当初也有自转,只是它的质量比地球小,自转已经被来自地球的潮汐力“消灭”了。月球表面的固体潮最后被牢牢地锁定在正对地球的方向,永远只能用同一面朝向地球,这就是“潮汐锁定”。

质量较小的月球已经被锁定了,质量较大的地球也正前进在被锁定的路上。月球在潮汐的帮助下,不断地“偷走”地球自转的能量,一直要到地球的海潮也被锁定在正对月球的方向,潮汐的这种“吃里爬外”的行为才会结束,科学家估计这需要好几十亿年的时间。到那个时候,潮起潮落和月升月落将变成远古的历史名

词,历法也必将面目全非:一天和一个月长度相等,都是现在一天(24 小时)长度的47倍,一年只有不到 8天。我们太阳系的近邻里就有这么一对儿榜样: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冥卫一。这两个天体的质量差异更小、彼此距离更近,早早地就达到了彼此的潮汐锁定,面对面地绕着共同质心旋转,仿佛跳着默契的双人华尔兹一般。天体质量差别太大的系统就不太“公平”了,小天体不但被单方面“锁定”,还要被大天体的潮汐力捏圆再捏扁,甚至可以把它捏出喷泉来,比如木星和土星的某些卫星的遭遇。

篇五:2014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4 (新版)新人教版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黑体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障(zhàng)飞跃(yào)椭圆(tu?)海域(yù)

B.铁锹(qiāo)昂首(áng)月壤(r?ng)摄像(sha)

C.不可即(jí)溅落(jiàn)着陆(zhaó)游艇(t?ng)

D.供给(j?)舷窗(xián)兴盛(xìng)液氧(ya)

2.下列黑体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畅谈(欢畅、尽情)

B.遐想(远)小心翼翼(谨慎的样子)

C.里程碑(比喻标志性的大事)神往(心里向往)

D.一叶孤舟(孤独)19世纪中叶(叶子)

3.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轨道预定铁锹检测

月球在远离我们

B.故瘴燃料地勤承受

C.装置平衡键步启动

D.海摊操纵峡窄棵粒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字。

一( )孤舟( )在望小心( ) ( )首挺立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而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 )了月球,( )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 )。

(2)文章以为序,真实地记录了1969年7月21日人类登上月球的全过程,按照事情的发展过程分为 、 、 、 四部分(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6.“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的这句话?

7.请写出一句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二、阅读

(一)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2)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4)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一个伟大的时刻到来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5)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6)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7)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8)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9)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1.解释“可望而不可即”在本文段中的意思。

2.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3.下列引号与“土星5号”的引号作用相一致的一项是( )

A.“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的海域。

B.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4.为什么交待时间精确到秒?

5.③节加粗的“加满”能否改成“加进”?为什么?

6.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什么“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中用“缓缓”一词,是否矛盾?

(二)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亮:地球的刹车

对于生命的自然状态来说,地球的动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诞生以后,过分的星球动荡将会是灾难。试想,如果到处是火山,是海啸,是山崩地裂,人类将会为此而疲于奔命,将会终日生活在极度惊恐之中。

然而,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地球有一个刹车装置,它把地球的动态逐渐地从一个很快的转速减缓到较慢的转速,这就是月亮。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四十多亿年的影响,在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转速度,从每天大约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渐变为后来的24小时。细算一下,平均每天减少0.02秒。这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却是极重要的数字。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人们不知道月亮到底是怎么来的,几种分析都不够圆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好。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转姿势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区分。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数字意义上的论证,因为火星虽然没有与这么大的“月亮”为伴,火星的旋转姿势却和地球一样,也是偏斜的。当然,月亮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没有电灯的远古时期,月亮比今天要显得亮得多。但是,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它曾经离地球只有10万公里,30亿年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大一倍。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估计眼神好的人都能看

见月亮表面较大的环形山。 月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而地球转速的减慢也减弱了地球对月亮的控制,于是月亮也在一点点地远离地球。地球不断地减慢转速和月亮不断地离开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到人类出现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现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这使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漫漫长夜,有着不必时刻警惕灾难警报的安详睡眠,有着不断升值的房地产生意。月亮送给我们人类的真正礼物就是自有地球这颗行星以来最稳固的地壳。

①除了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月亮还是我们认识太阳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月亮逐渐离开地球至今,月亮的月面直径与太阳的视觉直径完全一致,因此,发生日食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月亮对太阳的遮挡来仔细观测太阳。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恐怕还要延迟很多年。人们之所以能够在50年代应用核聚变发明氢弹,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许和月亮的存在有关系,因为氢弹的发明是从太阳的能源机制中获得了启发的。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威胁,它警告人类不要自己毁灭自己。②实际上,一个注定要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的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人类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人类已经有了超过50年的世界范围的和平,而从理论上说,人类现已具有在地球转完一圈之前就彻底毁灭自己的能力。 月亮通过大海的韵律制动地球,这很有意思。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刹车媒介,海洋的潮涨潮落就是对地球转动能量的抵消。最终,这些水会使地球失去月亮,因为海洋的潮汐将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动能,这样就会继续减少约束月亮的引力。按照这个程序,月亮大约会在10亿年之后彻底脱离地球。但是我们相信,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至少月亮必将是地球的土地的延伸,人类也一定有办法保持月亮和地球的亲密状态。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天体,它的存在给了人类一个可以突破地球这颗行星的机会。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做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这的确是自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壮举,而不是因为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所以这种壮举才得以实现。除了月亮,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们也是在5000万公里以外。如果没有月亮,人类登上外星的计划和豪迈,将至少推迟六十多年。

1.地球的动态”是指第一节中的 、 、 。

2.第二节中,为什么说这0.02秒是个极小的数字,也是个极重要的数字?

3.第三节中“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一句照应下文哪些事情?

4.划线句①的结构作用是 。

5.你认为人类何时能登上除月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为什么?

6.第六节中“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你预测人类是如何控制的呢?写出设想。

三、写作

阅读优美的文章会令我们怦然心动,为之倾心赞叹;阅读名人的事迹会让我们读出高傲孤洁的个性,清风明月般的情愫。我们的生活、自然、四季以及父母、严师、诤友,甚至我们自己,不都是一本本内涵丰富的书吗?不都需要我们用心去阅读品悟吗?

请以“读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

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一、1.B

2.D

3.A

4.叶遥遥翼翼昂

5.(1)拜访迈开树起里程碑(2)时间准备升空登月返航

6.“一小步”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7.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一)

1.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触人们在地球上可望见月亮,但却无法登上月亮。

2.拟人;使描写的事物亲切感人,生动形象,具有较强感染力。

3.A

4.因为这些数字特别重要,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5.不能。因为“加满”不仅有加进的意思,而且还突出了加进的容量,说明飞船升天的准备很充分。若改动,意思没有这么明确。

6.在辽阔之极的背景下,飞船看起来好像很慢,这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实际速度很快,并不矛盾。 (二)

1.火山、海啸、山崩地裂

2.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3.发明氢弹、登上月球等。

4.过渡,承接上一段来自“生活的关照”,开启下一段“认识中不可替代的工具”。

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6.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