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以生命的名义,柴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9:38:42 初中作文
以生命的名义,柴静初中作文

篇一:《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分析

(广电0802 杨柳叶青)

片子立论

《以生命的名义》以男男同性恋这一艾滋高发群体作为切入点,进而调查对其作为艾滋病感染的第二大群体存在的干预工作。

然而,看过片子后,存在的疑问是,片子重点并不十分明确,它既想要讲男男同性恋的问题,又想要通过其来调查他们作为高危群体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既有在片子中给人以对同性恋群体的隐约偏见,又想要给人们传递消除偏见的信息。想要两者兼得的情况下,或者说通过同性恋群体的切入点来反映艾滋病妨预工作,而且“以生命的名义”片名,会让人有这样一种印象:无论男男同性恋是怎样的群体,都以其作为生命的个体/群体的存在对艾滋病传播带来的隐患,多少存在偏见的意味,如若正常看待,何必强调需要“以生命的名义”来证明呢?告诉观众我们要在“以生命的名义”为前提条件下来接受这一事实吗?

记者表现

柴静:

她是电视机里那个有着光洁的高高的额头的女子,那个清汤挂面的头发不时地垂下遮住面颊的女子。柴静在采访中绝大多数提问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带着女性记者特有的温柔,用心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使得她的新闻中有了柔软的一部分,柔软的这一部分,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以生命的名义》中柴静问小江:“你为什么特别想让他唱这首歌(《我愿意》)呢?你觉得这首歌传达的是什么呢?”她让小杨在采访现场再次唱了这首歌,摄影师给了两人双手十指紧扣的特写,在略带沙哑的歌声里,观众感受到了同性爱人之间浓浓的爱意,这份爱与异性恋的爱情一样的美好。

然而同时,柴静也不缺乏记者刚性的一面,她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会不断地追问下去直到采访对象说出她想要的回答。片中柴静追问重庆市渝中区计生办的周生建:“这部分人(指男男同性恋者)是同性恋人群当中更为敏感的一群人,他们甚至是打击刑事犯罪的一个对象,你是一个政府的官员,你怎么来对待这个群体?”

片子的末尾柴静说道:“在这里(抗击艾滋的战场之上),科学、关爱、理解终将取代愚昧、歧视和偏见。”有着“新闻女侠”之称的柴静用她坚定的眼神,平静的叙述带给了观众波澜起伏的感动。

制作精良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在选题上就具有了天然的拉动力,同性恋群体,同时又是艾滋高发人群,容易吸引观众,将他们带入情感的意蕴空间。

1.提示视窗:

如今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实在难以让看电视的人心平气和。对任何节目来说,观众的流失可能就在一二十秒之间,如何把握前奏和开头就显得十分重要。

“他们(同性恋者)同时也是艾滋高发的潜在人群。比一般男女要高十几倍或者几十倍,风险从何而来?安全套在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性而不是安全。干预如何进行?艾滋病是一个很急的事儿,不能等。”短短二十秒的视窗,就包括了同性恋、艾滋病等敏感话题,节奏感强、内容紧凑,有紧迫感、有悬念,足以吸引观众眼球,锁定节目。视窗的信息量足够,让观众不仅知道节目讲什么,更应该让观众产生想知道结果是什么的冲动。

2. 采访对象选择

正确选择采访对象对于一档节目来说至关重要,有时候一个人就能撑起一期节目;相反,

一期节目也有可能失败在主人公的不善言辞上。好的采访对象能够将观众带入他们的情感空间,使观众在看节目时有较高的情感卷入度。

片子中的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的艾滋感染者大玮、北影老师崔子恩,同性恋爱人小杨小江、同性恋者翼飞以及同性恋者的妻子小雯、同性恋浴室经营者阿国、曾经的同性恋性工作者小刘,还有我国在同性恋人群中进行艾滋干预的第一人张北川教授、重庆市渝中区计生办周生建,他们作为采访对象是“合格”的,他们的出镜和表达为节目增色不少。尤其是作为公开同性恋者身份的北影老师崔子恩,也许是特殊的职业身份使他在面对镜头时,“犀利”的语言表达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尤其耐看,“爱情、自由,公开地表达自己身份的一种空气和空间(这些东西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比生命还要重要),(假如不能够提供,)那这种压抑、痛苦、绝望,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社会一块永远解决不了的痼疾。”“(安全套在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性而不是安全。”

3.叙事手法

《以生命的名义》这部片子,在说清楚事情、说明问题的同时把叙事层面向人物的心理层面深入。尤其是在对小玮、翼飞、小雯的采访中,记者对他们心理进行了层层深入地挖掘。柴静问翼飞:“你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是一种疾病?”问同性恋者的妻子小雯:“(你发现丈夫是同性恋)那一瞬间有什么感觉?”“在你的描述中我也会去想象你丈夫的内心经历,他一定也过得很痛苦。”

4.镜头语言

1)“再现”手法

因为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许多是事发后进行的,所以需要处理好镜头语言,有必要用“再现”的手法把事件中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心理情绪呈现出来。

以《以生命的名义》片子开头部分为例,在回溯小玮认识同性男友和意识到自己可能感染HIV病毒的经历部分,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不能同步跟进主人公所涉及到的事件与场景,视觉化的表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片子穿插了一些“再现”镜头:过道里行走中摇晃的人影、地铁中濮存昕预防艾滋的广告牌,以及重现小玮去拿检验报告单时较昏暗的场景,这些具有表现力的心理情绪镜头的运用扩展了小玮的心理空间,镜头间的张力延伸人物当时绝望无助的心理情绪。

2)光影处理

片子中的镜头都有很强的纪实性,即使是象征性的空镜头也有很强的纪实感。光影处理上也颇有象征意味,很多场景的光影都能与当时人物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在采访同性恋者妻子小雯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暗色调的空镜头,如雨水冲刷玻璃、清冷的月光,借此来渲染采访者回忆与同性恋丈夫黯淡的情感生活经历。而在采访北影同性恋老师崔子恩时,穿插了植物生气蓬勃的空镜头光线明亮,烘托了公开自己身份的崔子恩对同性恋身份的正确积极的认识。

在整个片子中,对部分不愿正面出镜的采访者,节目并没有用打马赛克的方式对人物脸部加以处理,而是利用了采访环境中的光线对人物面部加了逆光处理或是将他们置于黑暗处,这种处理方式更显人性化。

篇二:关于央视主持人柴静主持风格的研究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浅谈柴静主持风格

柴静是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曾经在央视《新闻调查》这一档具有“理性、公平、深刻”的强烈的男性特点的节目中担任过主持人,做过出镜记者。

当她作为出镜记者时,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但在她冷静平淡的外表下埋藏的是一颗炽热的救死扶伤的心。2008年非典期间,她成为整个中国除病人、医生外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明黄的封锁线、大夫雪白的大褂、摇晃着的镜头、人们求生的眼神映衬着柴静瘦弱但是坚定的身影,理性冷静的脸蛋上紧锁的眉头却让我们偷窥到她心中为灾区中人民生命安全的一丝焦虑。柴静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三尺冰的犀利与百川东到海的坚持,赢得了人们的认同,折服了万千观众的心。

而当她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的时候,留着干练的短发、有着俊俏的面容的“名嘴”柴静留给观众的印象不仅仅有着睿智、敏锐的一面,而且也有着温柔如水般、善良如春风般的一面。例如,在《以生命的名义》这期节目中,柴静与一对同性恋者对话。对话中,作为女性的柴静,她以海纳百川般包容的态度,用柔和的语气,聪明地为采访者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使他们能够一直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态度来接受访问,从而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在《双城的创伤》这一以一群农村孩子集体服毒自杀的事件为背景的节目中,柴静一边以睿智的提问挖掘生命的价值,一边又以母性伟大无私的胸怀温暖孩子受伤的心灵,为他们擦去伤心的眼泪。她这种一面提出犀利的问题,一面又展现自己无限柔情的深深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做法正如她曾经说过的那样:“新闻的一面是刚性,它可以原来越深入,越来越锐利;而新闻的另一面,情感的、内在的、心灵的部分,则应该是柔性,也可以越来越饱满。这本身一点也不冲突。如果两端都充分发展,那么整个调查对我而言就是最美好的,现在的我就沉浸在这美好里。在揭开黑幕的同时,又揭开人的心灵,窥见灵魂,这不是其他的职业、其他的栏目可以做到的.。”

当然,作为记者型主持人的柴静,提问时十分注重细节,有新闻的锐利。在柴静主持的一期名为《女子监区调查》的节目中,柴静以详细提问墙上字迹的方式结束了整个采访,但是观众们的心中却被柴静以细节方式层层深入挖掘而勾勒出的画面深深震撼。柴静这种对事实真相的不懈探寻,对获取问题答案的执著以求,对细

节运用的炉火纯青,更让人们对这个有着清澈眼神和凝重思考的如水般至柔至刚的记者印象深刻。

有水的温柔,但是也有水至刚的一面,至刚至柔就是柴静的独特的主持风格。

篇三:出镜记者柴静

央视出镜记者柴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柴静: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 《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 《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 《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

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其实早在《双城创伤》之前播出的《北京“非典”狙击战》中,面貌一新的柴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4月,柴静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勇敢的柴静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

“站在新闻的风暴眼当中是幸运的,那时候奔波在医院之间,有一种被解放出来了的兴奋感觉。非典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记者,我也会用DV或者笔和纸到大街上,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能。”柴静这样说道。

非典的报道让柴静在观众中获得了极大的认知度。在双城的一个深夜,柴静对一个男孩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当地镇政府派人前来敲门,企图阻挠。柴静问男孩你愿意跟我回酒店接受采访吗?酒店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外。男孩说:我愿意。柴静下意识地问:为什么?男孩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我看了你非典的报道。柴静心头一热,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因为非典的报道,柴静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荣誉,但是没有这句话这样打动过她:“我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信赖。”

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

《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

《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

《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

《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

《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

《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柴静:做新闻是我生存的方式

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有着谈不上漂亮的外表,但却有着一种飘逸而明慧的气质。5月9日下午,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作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讲述了她做新闻记者的经历和感受“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第一次坐到演播室

上大学时就每天抱着收音机听电台的节目,从那时候起,柴静就对电台那端的主持人怀着好奇与渴望。第一次坐到话筒前,是在上大学时,她自己借用学校的播音室录了一盘带子,当时把自己所能理解的文学、青春、梦想都录了下来,并且步行两个多小时送到电台希望能得到电台的认可。没想到当时主持人就决定让她把这盘带子做一期节目播放出来。“我第一次坐到真正的演播室,就觉得自己就属于这个地方,没有恐惧和紧张。”

19岁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的柴静学的是财会专业,当时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山西太原铁路局工作,但她毅然辞掉在别人看来既稳定又舒适的工作,带着户口和工作关系到湖南那家电台做节目。“当时争取到做电台主持人其实并不容易,在长沙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租房子住,听不懂方言,晚上刮大风,我就听新加坡电台林伟的《点一盏心灯》,他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灯火?,这句话给我感触很深,就决定做电台午夜节目。”当时电台从10:30到12:00放花鼓戏,柴静就和电台的领导申请做这一档节目,甚至可以不要工资,而且可以把放花鼓戏的人员工资省下来。她创建了名为《夜色温柔》的晚间节目,一做就是三年,那时只想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梦想,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她。她忍受着没有亲人和朋友身在异乡的孤独,柴静说那个时候也是她和自己的工作热恋的时候。“一个人为自己的工作神魂颠倒是多么幸福。”柴静说那个时候她主要是接听听众打来的热线电话,什么都谈。其实那个时候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毕竟她只有19岁,但是想用声音激发一个有想像力的世界,她只需要说“我在,我听到了,我懂”这样的字眼。“作为一个传媒人,应该珍惜陌生人给予自己的信任,当时感到很幸福。”

第一次做社会新闻

五月的长沙正是茉莉花开的时候,凌晨两三点男人们成箱成箱地喝着啤酒,女人们吃着东西。柴静经常能看到大街上享受着这种安逸生活的男人女人们。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有种莫名的恐惧让她感到害怕。当时她已小有名气,22岁,她放弃了现有的一切来到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了她的学生生活,学的是电视编辑。“那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睡在蓝白相间的格子床单上,简单而有激情。”面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上百名大学生,柴静如行云流水般的演讲语言一下子就增强了学生们的亲近感。在北广学习不到半年,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她打电话过去时对方说已经招聘完了。“你们不是想要优秀的记者吗?这还有期限吗?”她的一句话,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对方让她第二天去试试。第二天她去应聘,负责招聘的人看看她说“你长得挺漂亮的,不愁没出路,回去吧”。就这样,她被打发回来。没过多久,《三联生活周刊》给她打电话他们要做一个封面周刊,问她做不做,柴静二话没说,立即答应下来。她用了三天的时间写出两万多字的稿子,就在她放假准备回家时编辑打电话说让她把两万字改成两千字,她用了两个小时把稿子改完,跑到车站时离开车还有五分钟。

一次,她偶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一本杂志,一幅巨照吸引了她。那是一个妓女和她男朋友的照片,是关于海南庙街风尘女阿V的,那是著名的摄影师赵铁林用八年的时间写了8万字来反映妓女生活的。看完后对她的触动很大,她当时就写了一篇叫《生命本身并无羞耻》寄到了杂志社。没想到杂志社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希望她能去他那里工作,并让她和赵铁林去做患孤独症儿童的新闻报道,这是柴静第一次做社会新闻。当时这些孩子的母亲们并不配合采访,戒备心很强。“采访弱者就要让他们同情你。”拍完照片的老赵扔给她这句话就走了。柴静跟着一个母亲领着孩子回到家,这位母亲根本不搭理她。她就跟着,一直到六七点钟,这位母亲开始吃饭,她只好到门外等着,透过门帘的缝隙柴静可以看到那位母亲一直看着她。后来孩子出来了,大概五六岁,在门口的台阶上她搀了一下孩子,跟孩子在院子里玩儿。母亲还是不理她,后来她牵着一条大狗出去了,走时跟她说了一句:“你明天来吧。”就这样,这位母亲终于接受了柴静的采访。

第一次做电视主持人

就在柴静做文字记者热火朝天的时候,湖南卫视邀请她做谈话节目《新青年》的主持人。“也许年轻,当时特别有勇气,从来没做过电视节目。大概是六年前,为了证明我们是文化先锋,做了一期关于上世纪70年代新锐诗歌的话题。请来号称用上半身写作的女诗人和用下半身写作的男诗人作嘉宾,当时我的手紧紧地攥着话筒,现在我妈还记得我当时的样子。”在湖南卫视做了一年多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后,柴静便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第一次找到自我

刚去央视时,有同事说她不适合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有两个特点:包打听,爱传播,从柴静文静柔弱的外表根本看不出作为新闻记者的特征。在央视的第一年,柴静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做主持人,柴静说那一年是她最焦虑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一直找不到感觉。

在《新闻调查》中柴静找到了自我,她去《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做的节目就是关于“非典”的报道。对这场前线经历,柴静说现在想起来还触目惊心。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深入一线采访,才能揭示出事实的真相。当时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晶感染了SARS,她的丈夫把她发过来的短信拿给柴静看,“春天花开了,我就回来了。”这是王晶被感染后发给丈夫的第一条短信。当王晶因感染SARS去世后,她的儿子大宝还不知道,在家里为妈妈叠了好多幸福星装在一个绿色的罐子里。那一刻,柴静说她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她有责任记录下这一切,让全国人民记住这场灾难,记住为这场灾难所付出的代价。“?非典?让我知道什么是真相,获得最接近事实的东西就是让新闻当事人开口说话。”

“新闻记者不仅是我的一个职业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在《双城的创伤》中,有人说柴静提着高跟鞋追着那个孩子是作秀,柴静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双城的创伤》是对一个叫双城镇的孩子自杀事件的调查(这个细节发生在柴静去寻找这一自杀事件的另外一个当事孩子,他先关上门,然后又迅速地跑上家旁边的陡峭高台,这时候,柴静拎起裤角,脱下高跟鞋,艰难地也跟着爬了上去,最终跟这个孩子说上话)。“其实我只是想用尽所有电视手段来穷尽对事实的调查,可大家认为是作秀”。柴静把做新闻当成了一种生存方式,也当成了一种责任,用手中的权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和扶持的人。(记者 史文丽/内蒙古晨报)

篇四:以生命的名义

《新 闻 调查

之《以生命的名义》

姓名:马媛南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

学号: 2009180126

《以生命的名义》之分析

——《新闻调查》

一看到这个标题就有一种想看下去的冲动,可能是因为一直对于“生命”这个词有一种崇敬之感。耐着性子把这期新闻调查看完,内心是百感交集。这期节目带给我很大的内心触动,同时给我很大的感动,我觉得这期节目做得非常成功,非常深入人心。

首先,选题新颖。这期的关注内容是同性恋群体和艾滋病。同性恋这个群体一直以来并没有真正的受到普通群众的认可。虽然我本身对同性恋并不是很认同,可能也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也并没有很厌恶。 所以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内心深处如何看待他们的爱情,他们如何与这个大社会融合??这么多的疑问一直在我的脑海徘徊,我想大多数人也一定和我一样想真正的了解这样的群体吧。艾滋病这个可怕的字眼也是让我们敬而远之。我们中仍然有很多人对待艾滋病人充满芥蒂,怀着一颗戒备之心来面对艾滋病人,他们是被这个社会大多人所歧视的。然而,当同性恋和艾滋病一起出现时,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感触。所以一开始节目出示的一些相关同性恋群体和艾滋病发病率的数据给我们一记重击,它把同性恋人群艾滋病传播的严酷现实展现在观众眼前,让我们内心提起一个高度重视,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第二,记者的提问方式恰当得体,让人感到舒服真诚。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时,记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歧视和任何的偏见,甚至有些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直面镜头,相信一定是记者的真诚得到了他们

的信任。记者柴静在面对同性恋者时,她面带微笑平静和温婉的询问方式让我

以生命的名义 柴静

感动。因为面对这样群体,他们的内心很是敏感,他们自己说他们生活在“地狱”中,所以我觉得如果提问稍微有所偏执可能会让被访者很不安。在情感上给我最大震撼力的是柴静采访的一对男同性恋爱人。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同性恋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是不是也像异性恋那样?我想大部分人也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而我们在这期节目中看到的这对一起生活了4年的同性恋‘情侣’,在接受采访时他们一直手拉着手,我以前从未想到过,世界上还有用这样形式表达的爱情。而且在记者面前他们彼此笑,笑得那么舒服,并且在采访过程中,在柴静的询问下,其中一个名叫小杨的小伙子即兴唱起了王菲的《我愿意》,这可以说是他们的相恋之歌。他们的手十指相扣,他们彼此发自内心的笑,他们的相恋之歌??他们同异性恋一样表达着对彼此的爱。它在向我们传达,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爱情没有什么不同,记者没有任何的歧视。我想这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最大的成功。

第三,记者做到了换位思考。当柴静采访一位男同性恋的妻子小雯时,她说道“我听你说婚姻生活的经历,我很同情,从你的描述当中我也会去想象你丈夫的内心的经历,他一定过得也很痛苦。”这一句话让我感动。她不是纯粹的去提问,而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进去,去真心的体会被访者的感受,相信这样的采访一定会打动更多的人。

第四,在针对同性恋之间的性行为这个话题上,记者做到了更深

入的采访。中国政府卫生部门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而根据卫生部去年底公布的数字,中国男同性艾者的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35%。这一数字要比普通人群的感染率高将近二十倍。因为同性之间性行为导致艾滋病的概率相比异性性行为要大得多,所以对于同性之间性行为的保护举措也是迫在眉睫。针对这个问题柴静采访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张北川教授,重庆市渝中区计生办主任周生建,同性恋浴室经营阿国,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崔子恩,他们在针对这个话题上表达出的是他们在同性恋艾滋病的防护和努力,他们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同时记者巧妙地借助被访者之口来向我们传播对于同性恋这个群体我们不应该去歧视。节目中告诉我们同性恋是与基因有关的,而与道德无关。同时让我很震撼的是张北川教授的一句话。记者问道:您能不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人们总是称之为他们不正常的?张北川:因为他们违背了一个非常落后的认识,这种落后的认识就是说性应该服从于生育。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做德行,把偏见当做原则。落后,这就叫做落后,是大众性文明的落后。

第五,整期节目画面的组接和镜头的运用很有寓意和耐人寻味。整期节目中多次出现一些昏暗不清的镜头而且有些晃动,以及一些黑暗的路口独自行走的镜头,我认为这是在反应那些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内心的孤独和挣扎的心理。当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性取向与常人不同

时,他们内心有着很大的斗争,也有人做过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的性取向,但是他们并不快乐。另一个镜头是玻璃上流水,看不清路上的行人,水一直在随着玻璃流下。这个镜头给人一种迷茫和怀疑的感觉。这是出现在采访同性恋的妻子时运用的一个镜头,它在于表现这位妻子内心的痛苦以及难以揣测的不安。她在得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之前一直在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她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最后一个让我难忘的画面是一个同性恋者在伴随着歌声独自舞蹈。这是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他的舞蹈很美,歌词也深入人心。“不用闪躲,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这句歌词让我感动。这个最后的舞蹈和歌声就是在想我们传达同性恋者的心声,他们向往自由的爱情,他们渴望平等的眼神,他们寻求真诚的伴侣??

最后,我觉得整个节目下来它所运用的背景音乐及解说词的配合非常的恰到好处。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我们能够融入那个情境。它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氛围,让我们全身心的去体会那种情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震撼。

节目最后的总结是“艾滋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不同国界,不同肤色,不同族群的人们都站在同一战场之上,在这里,科学、关爱、理解终将取代愚昧、歧视和偏见,而在防治艾滋的艰苦征程当中人类也一次一次的实现着对于自身认识的理性超越,张北川、周生建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当然,有效的干预只是我们预防艾滋的手段之一,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自重自爱,尊重生命,远离高危行为,这才是人对于自身安全和健康的最大保护。”这是对我们的呼吁,也是对

篇五:柴静的《穹顶之下》观看心得感想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看心得感想 第一篇:关于柴静的《穹顶之下》观看心得

柴静是一个小女子,一个普通的母亲,一个由对孩子的爱升华到对所有中国人的爱的的人,一位曾经的知名记者而现在是一位普通人的人。她的爱是大爱,是儒家所推崇的大仁大爱。穹顶之下的思考是由环境和呼吸引发的思考,进而达到更大的思考,政策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直至生命的,人生的,人性的,由个体到群体,再升华到个体——人和生活、生命。一个弱女子以君子之风,讲一个难言的话题而娓娓道来,没哀、怨、怒、恨,用自己的行动和平静的语言分析因果,剖析利害,展示事实,客观理性,从容平实。平静中充满了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热爱,用科学和事实 提醒人们正视生活,珍视生命,继而良知觉醒,体察人性。

这个视频引发了国人的思考,展示了理性的美和力量。她的"我不怕死,但我不想这样活着"的话震撼了听者的心灵,从雾霾的生产到对人体的侵害;从经济的运作,利弊的权衡;政府职能的发挥;法律的缺陷;中外的对比等等诸多方面的陈述,科学准确的展开了社会,社会的各级组织,法律和政策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等等真相。这个片子对每个人,社会组织,企业,职能部门,政府,法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人生价值,社会价值都起到了振动和积极推动的作用,由此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和变化也许是惊心动魄的,但这是必然,是天意,是不可违背的

自然规律。无论由此产生的对其个人的生活和选择的指责有多大,多真实,其背景、来历及目的有多少可能,金羊年初两会召开的关节之时,这个曾经知名的普通人引发的的这个事件,以穹顶之下的名义,告之我们每一个人,这是一个深化改革的时代,一个巨变正在发生的大时代。普通人的公民意识、责任感、人性和文化的苏醒、回归正在走来,其轰轰的巨音己经在振动我们的心灵了。人们必然要思考,升华,觉醒,我们究竟要怎样活着。

柴静所作是君子所为,平静理性,以理服人,不以声色化人。

柴静是 寓风雷于平静之中。用人性在呐喊。

柴静,才静,才是静,这才是静。柴静诠释了这个“静”。 2015年,让我们记住这个震动了我们心灵的人——柴静。

第二篇:观看《穹顶之下》的心得体会

沉寂一年后,柴静归来,推出自费百万元所拍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两个小时的时间,让每一个中国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这两天网上对这个事情褒贬都有,前两天恰巧看了一个对柴静专访的视频。其中一段给我的印象很深。正是这段话让我理解柴静为什么会这么做。内容如下: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如果今天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有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跟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了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我和柴静是山西老乡,居住长治。去年的某一天,朋友打来电话,说今天天气不错,空气湿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感觉很舒服,带孩子出来玩玩吧。我说不了,看手机上的天气指数,那天的指数是重度污染,孩子还小不假思索的选择了规避。

这两天看热门微博上,有人抨击柴静去美国生孩子的事情。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

我想说,她的孩子还在肚子里时,已经查出有肿瘤,一出生做必须做手术切除。我没有去求证国内的医疗水平是否能完成这样的手术,就算是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但凡经济许可的,也一定会选择更放心的方案,我不认为去美国生孩子有什么错。就像我不懂雾霾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伤害,但是会选择减少外出是一样的道理。

央视有一个广告,请到海南深呼吸。第一次看觉得这么没有创意的一个广告放央视播。看过这个雾霾记录片后,明白了这个广告的用意,它突出的是实际的意义。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群经济条件好些的老人,会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在长治和海南两地过“候鸟”生活。那边有一个小区,房子基本都被这些来自长治人们买了。我一个朋友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也在那个小区买了房子,每到冬天就会去海南生活居住。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母亲一到冬天就会咳嗽,但是去了海南就不会。当时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单纯的理解为是气候干燥和湿润的原因。看完柴静的记录片,又想起去年曾经转发过的《2014年全国190个城市污染排行》长治排第69位,似乎,好像,大概,呵呵觉得其中有某种关联。也明白了为什么医生有时会告诉病人不用吃药,换个居住地就会好的建议。

支持柴静的虽多,但是热点终究会过去。时间久了,刻骨铭心的感情都会去淡忘,何况是一个纪录片。为了忘却的纪念,

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看过罗永浩演讲的人一定会记得,他在和西门子维权后,有人说老罗是名人,有几百万粉丝,影响力大所以能把这个事情做成。作为普通人没有什么影响力。。。。老罗这么说,你能影响几个人就去影响几个人,至少你身边的人不会再买关不上门的西门子冰箱,这也是一种维权。受到这句话的启发,我做了一件事情,每天早晨起来,打开手机里天气APP,然后把当天的空气指数做一个截图,放到朋友圈。做了两天,第一天有人点赞,第二天有人开始留言评论。时间久了大家或许会忘记柴静说了什么,坚持这么做至少还能时刻提醒自己,提醒身边的人,雾霾还在,我们还需注意。借用老罗的话来说,能影响几个人就影响几个人吧。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看过之后,觉得自己很可悲,因为我身处这个时代,正在经历这个时代,却又对这个时代如此的无知。她去做了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让我们明白活在一个什么境况下。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想知道很多,但是找不到信息源。我们需要有这样来的人来给我们答案。

片中柴静说,我们不怕死,只是不想这么活。这也是我一直坚持更新这个账号,坚持选“做自己”为主题的文章的原因。只是想大家明白,我们不是不合群,只是想做自己。有些事情总要有人来做,柴静会让我更有信心,这么做没错!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