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汶川地震中国人民团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6:48 字数作文
汶川地震中国人民团结字数作文

篇一: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

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

作 者 姓 名: 刘情

学科、 专业: 人文学部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 号: 08321140 完 成 日 期: 2011年5月22日

大连大学

Dalian Universit

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危机公关的概念及其处理原则,并以2008年的汶川地震的为例,具体分析了中国政府当时的危机处理办法,从而得出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得到的提高的结论

2008年四川汶川5月12日突发的特大地震不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保障人们的财产安全,及时发布信息制止地震蔓延的谣言,并成功地处理了堰塞湖泄流问题,积极进行灾后重建。纵观此次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已大大提高。

一、危机公关及其处理原则

公共危机指不可抗力或突然袭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冲突以及战争、恐怖袭击或者其他极端行为引发的各类事件,该事件可能中止和平进程或瓦解社会正常关系、秩序,引发一个地区社会公众的普遍恐慌情绪或恐慌行为。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危机中展开政府公关,是处理公共危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首要手段。【1】

危机公关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震荡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形象的活动。在危机公关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承担责任原则。危机发生后,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组织应主动承担责任,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第二、真诚沟通原则。针对危机,政府的公关对象是老百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限于官方媒体,网络巨大的信息流量使任何企图捂盖子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因此,政府必须坦诚真实的告知群众所发生的事情真相,保证公民的知情权。

第三、速度第一原则。 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因此政府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迅速控制事态。

第四、权威证实原则。[2]危机事件性质不明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危机发生后,政府必须组织权威机构给危机一个及时准确的定论。这既是做出正确决策,找到有效解决办法的根据,也有利于帮助人们建立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接受基础,有效地抵制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二、中国政府在5·12地震处理中的危机公关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要有效地管理国家就必须协调好与各个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与广大公众的关系。一个“政通人和”的内外部环境,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因此,成熟的政府需要公关。

汶川大地震后,“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成为很多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惊讶于中国政府对灾难的反应,惊叹中国政府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中国政府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动员部署快速到位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立即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批示;国务院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震后四个多小时,温家宝总理就出现在灾区,将总指挥部设在前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召开专门会议;解放军和各部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中央坚强而有力的指挥,在灾区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涉及海军陆战队、空降兵等20余个兵种十余万的部队官兵投入抗震救灾;迅速成立了各级军地联合指挥部,组成了一支支以部队官兵为先锋、专业化的地震救援团队、医疗卫生队伍、消防队伍依次跟进的综合救援突击队。此次抗震救灾行动之快、效率之高创许多历史之最,不仅表明了党和政府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而且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危机快速反应机制正在走向成熟,并受到了全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好评。

(二)救援措施以人为本

如果说政府的快速反映部署让我们体会到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的话,那么对生命权的重视则向世界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在第一时间做出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员,温家宝总理的“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的呐喊感动着全世界。“不抛弃、不放弃”,在“72小时黄金营救期”过后,营救记录一再被刷新,一个个生命的奇迹被创造。面对无数因震灾饱受心灵创伤的人群,我们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干预大行动,上万名的心理专家和心理救援志愿者前往灾区。[3】

5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5·12”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于5月19日到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降半旗致哀。政府这一重大决定与履行,不仅寄托了对不幸罹难民众的深切哀思,更充分显示了对生命、包括每一个普通民众生命的高度珍惜和敬重。5月19日下午2点28分,中华大地,汽笛为亡灵而鸣,国旗为平民而降,天地为中国而伤。13亿中国人同时在全世界面前站起来,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友爱,看到华夏儿女不畏艰难、众志成城、爱国如家的情怀。这一切,也再次充分表明,我们的政府是个开明的政府,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尊重公民生命权、生活权和生存权的 “以人为本”的国家。

(三) 媒体报道及时透明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的消息,政府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人们在不到几分钟时间就迅速从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工具中获知灾情,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和有关方面救灾行动迅速展开的消息。权威的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断了正常播出,以24小时直播的方式,全面、深入、准确地滚动报道灾情和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四川省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准确地通报有关情况。各地政府都被动员起来向灾区调运物质或派遣救援分队,各地大学生和民众也纷纷捐钱或献血救人,大多数网民向灾区表示慰问和祝福,整体呈现出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社会氛围。不仅如此,我们还请权威地震专家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上介绍地震的情况及防震知识,预防和制止地震将在其它城市爆发的谣言传播。这些努力使得全国公众和全世界迅速了解到灾情和中国政府高效的抗灾努力,树

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迅速为抗震救灾造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舆论氛围,获得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美联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网,美国CNN网站,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等多家重量级西方权威媒体对中国抗震給予大幅报道,对中国应对地震的速度和救援给予了肯定。 (四).危机动员举国参与

在公共危机面前,整个国家、社会都需要凝聚力量,共同抗击灾难。“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华夏大地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一场举国参与的生死大营救。

地震发生后,人民解放军、公安干警、武警战士以最快的速度挺进灾区;中央财政紧急向四川下拨救灾资金,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机械等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通过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紧急驰援灾区;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近400支专业救援队伍、上万医务工作者、数十万志愿者紧急奔赴灾区;各省市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全国上下爱心涌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国政府让全世界看到其高效率的动员能力,认识到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危机公关能力。

(五)国际救援彰显开放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援助,采取了一种开放和欢迎的态度,首次在特大自然灾难后接纳国际专业救援队。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四国政府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赴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救援行动。举国之力和对外开放的社会动员机制的形成,说明了开放的中国政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危机方面表现得更加自信、理性、务实和成熟,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间的情谊,也有利于我们与国际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为我们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科学化和专业化救援工作,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坚持举国参与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救援力量,让我们看到中国政府面对灾情时展开的危机公关处理速度和能力。中国政府想世界人民充分展示出了一个专业、开放和合作的姿态以及危机发生时勇于直面问题、充分信任国内民众和有效动员民众力量的大国形象,。面对地震危机,中国政府打了一场漂亮的公关仗。

篇二:关于汶川地震的政治试题

(一)抗震救灾与党的领导 基本路线

例1(2008.昆明、陕西)(1)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情牵灾民,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1)举全国之力,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物质基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抗震救灾奠定了思想基础。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集中体现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延伸问题:①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其中的哪一方面?

②温家宝总理的话充分体现了我党一贯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③请你想一想:为什么“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④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坚持:———— 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 ———————— 。我们坚信,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一定会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二)抗震救灾与珍爱生命、生命健康

例1(2008.广州、晋江)党和政府把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作为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表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决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②把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作为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对人民生命高度重视和极端负责。

延伸问题:①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家名义为普通民众志哀。史无前例的志哀向世人昭示什么?②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

例2(2008.内江、咸宁)请问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 答案要点: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善待生命(或珍爱生命)。

①肯定珍爱自己生命,尊重善待他人生命。(或答: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②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抗震救灾与 坚强意志 、乐观自信、心理救援

例(2008.漳州、盐城、晋江)【 心理处方】地震给灾区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痛失亲人的悲伤、孤独、恐惧??假如你也是一名心理辅导志愿者,你将运用哪些心理知识帮他们抚平创伤?

答案要点:①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要保持冷静,迎难而上、从容应对;②学会自我疏导,调节不良情绪;③增强信心、百折不挠,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把挫折当成增长智慧的“磨刀石”等。或①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②要培养勇敢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成为生活的强者;③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勇敢战胜困难;④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重建美好家园;⑤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本领

延伸问题:①假如你是一名心理援助志愿者,你会对灾区的小朋友说些什么?②为鼓励灾区的同龄人战胜困难,请给他们写一封慰问信,你会引用到教材的哪些观点?③针对灾区儿童

的心理问题,运用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知识,写出你宣讲内容的要点?④如果你是一名心理救援志愿者,请你给灾区的同学们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指导?

(四)抗震救灾与传统美德

例(2008.芜湖、济宁 ) (1)地震发生后,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下四个学生,四个学生获救了,潭老师却不幸遇难。这一打动无数人心灵的壮举体现了潭老师哪些高尚品质。

(2)小朗铮的敬礼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要点.(1)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②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④热爱学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舍身救人等高尚品质。

(2)①它充分体现了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②它是灾区千万个坚强不屈少年儿童的缩影。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③它是对少年儿童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一个典型事例。表达了灾区少年儿童重生的喜悦和对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感恩之情。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与灾难的不屈抗争中再一次迸发。小郎铮的敬礼之所以震撼人心,也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五)抗震救灾与民族精神

例:(2008.河南、广州)(1)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民族精神?(两个方面即可);

(2)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三个方面)

(3)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答案要点(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团结互助,勇往直前;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携手同心,共渡难关;迎难而上,百折不挠;顽强拼博,自强不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坚定信心、敢于胜利;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计代价与汇报;无私奉献、真诚关爱;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①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②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④团结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⑤利用节假日参加志愿者活动;⑥向灾区捐款捐物,表达爱心;⑦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⑧培养自立自强精神;⑨关爱他人,与人为善;⑩关注灾后重建,为灾后重建出谋划策;⑾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

(3 ①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磨砺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面对罕见的地震灾害,灾区人民强忍悲痛、奋起自救,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③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包括自然灾害和外地入侵,中华民族从来没有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④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不竭的力量。有了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民族就能团结互助、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所以说,“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延伸问题:①“中国加油”迸发出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它将产生怎样的作用?②挺起不屈的脊梁!这“不屈的脊梁”指什么?我们应当怎样才能做到“挺起不屈的脊梁”?③请你结合民族精神谈谈为什么“我们一定能够夺取这场抗正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六)抗震救灾与自救互救

例(2008.长沙、常德) (1)自救,是一切灾难来临时最有效的脱险方式。结合材料,指出自救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就生命而言,自救和救人同样伟大。对此,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一旦地震发生,我们该如何逃生或自救?(请写出3种具体的办法。)

答案要点:(1)勇敢无畏、坚定、镇定、刚毅顽强、乐观、智慧豁达、自强不息、感恩等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生命可贵,生命是一种权利。我们要珍爱生命,这也是一种义务;自救和救人都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2)①如果在平房里,要迅速躲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②如果在楼房里,要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浴室、厨房等;③如果在教室里上课,靠门的同学迅速跑到门外,离门较远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并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可以紧靠墙根并用手护住头部;④如果正在室外,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也不能站在高楼、广告牌下,或停留在桥头、狭窄的胡同;⑤如果不幸被废墟埋压,要保持镇静,保持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耐心等待救援。

延伸问题:①汶川大地震警示我们要提高自救能力,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方法。请你选择三种(雷击、洪水、地震、火灾)自然灾害类型,并写出相应的逃生方法;②遇到坏人自救方法有哪些?(要冷静、勇敢、机智;有能力将对手制服时要勇敢搏斗;没有能力制服时,可以呼救、周旋、及时拨打110报警等)。

(七)承担责任、奉献爱心

例(2008.温州、锦州、南宁 )

(1) “北川,我的家,我会回来看你,你养育了我,你的建设我一定会参与。你是我的家,我永远的家”。王甜甜同学这番话语感动了大家。得到人们的赞赏。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谈谈人们为什么赞赏她?

(2)请用一句话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美好祝福或由衷鼓励。

(3)除了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外,我们还能以什么实际行动支持抗震救灾?

答案要点:(1)因为她是负责任的公民。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负责任才能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对于祖国建设非常重要。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不强求考生答案与此内容一样,只要体现爱心、同情心、关心、支持、鼓励等方面的内容,即可得分。如汶川挺住;四川加油;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汶川的明天会更好等。

(2)努力学习,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关心帮助来我来我市就读的同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2008.福建安溪)1 :【情系震灾,勇担责任】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给当地及周边地区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在肆虐,责任在召唤。地震发生当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地震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这是总理在履行责任;地震发生当天,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疗卫生人员也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幸存者和受伤人员,这是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疗卫生人员在履行责任地震发生后,我市丰泽区街道前坂社区双目失明的颜学煌,与体弱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困难,但仍执意拿出100元捐给灾区人民,这是颜学煌在履行责任。

阅读完上述新闻报道后,小亮感悟万千,请你与小亮一起说出对以下问题的感悟。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面对责任,有的人勇于承担,有的人选择逃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在抗震救灾中,你承担了什么责任?

(3)要想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我们应发扬什么样的精神?

(2008.宁德)2:【我与祖国同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世界震惊!中国震惊!我们见证着满目创痍、悲痛欲绝;见证着万众一心,压不垮的民族脊梁……

见证一:“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绝不放弃!”为抢救废墟下群众生命,温家宝这样承诺。

(1)总理的承诺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

见证二:“我知道你们会来救我”的声音从废墟下传出:稚嫩的童音唱着铿锵的国歌穿透残垣断壁。

(2)这些对生命的坚持诠释着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应怎样磨砺?

见证三:生命的绿色,阳光的橙色,圣洁的白色,组成灾区最美的色彩,是灾区人民心中的希望;赶赴灾区的志愿者、献血的“长龙”、捐款的耄耋老人和稚气孩童,募捐义演、烛光祁福、“特殊党费”……

(3)“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中国公民应如何承担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体现为“汶川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2008.江西)3 :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

(1)哀思 当笛声警报长鸣,13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头默哀,历史定格在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这一刻,大讲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讲和呜咽,举国同哀;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失去的生命,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遭受的灾难。。。。。。这一刻,①全国人民哀悼遇到同胞体现了-------

(2)感动 她,从废墟中挖出来时双腿都断了,双手也被砸伤,但她从被挖出来到救助站一直都没哭,即使在大家挪动她的时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这个女学生还一边微笑,一边对大家说“要勇敢”。她的言行为什么能深深感动我们?

(3)温暖 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动情地对乡亲们说,我们一定尽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尽全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下一步还要尽全力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②总书记动情的话语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③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请你给右边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4)启迪 在显示生活 中,灾难有时会突然降临,如地震、洪水、雪灾、火灾、雷电、流行疾病……当灾难来临,我们要学会自救自护。

④应对灾难,相信你有许多智慧。请你就其中的一种灾难,参照以下范例,拟写自救自护常识。

地震自救自护小常识◆正在上课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参考答案:1.(1)①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②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 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2)如:为灾区捐款捐物;向灾区伤病员义务献血.;参加义艺宣传活动,慰问抗震救灾子弟兵、干部、群众;参加志愿者,为抗震救灾募集款物:写信安慰灾区的青少年学生等。

(3)要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要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要发扬团结合作精神:要发扬关爱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等等。

(写出其中的两种就可,其它答法,言之有理也)

2.(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或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或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要于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2)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应善于管理自己;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3)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之源;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1)对生命的尊重;

(2)例答:乐观面对挫折;珍爱生命、永不放弃声的希望;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标题应符合题意。例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无情人有情;援助之手

(4)任选一种作答,符合实际即可。若回答其他灾难,如车祸、遭遇歹徒等自救自护措施也可;回答地震的其他自护自救常识也可。

例答:火灾自救自护小常识◆保持镇静◆大声呼救,及时报警◆用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 雅安地震

热点材料:

材料一:他们是一对姐弟,也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生活。晨,姐弟起来倒垃圾,被倒下的房子砸中。关键时刻,12岁的姐姐扑向两岁弟弟,保护他??姐姐砸成重伤,弟弟得救了!姐姐送到了条件更好的医院,最后还是不幸身亡。

材料二:“你一笑便是整个沧海,美了这个人间”,

这条来自雅安市一位交警的微博,一下午转发即过万。

小女孩头顶的包扎、衣服后面的斑斑血迹和甜美的微

笑,深深地打动了网友。小女孩头似乎被砸伤了,头

顶绑满了绷带,粉色的衣服上,后背还有不少血迹。

然而 这个小朋友一直在微笑,小女孩告诉交警:“叔

叔,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的。”余震一次接一次。

因为有这个小妹妹,使我们觉得地震没什么可怕的。

材料三:芦山县双石镇送出一个八岁小男孩, 她母亲已经死了,死的时候护着儿子,所以儿子才没有砸到,仅有手指受伤,然后已送到华西医院。这个小男孩叫做杨宇杰,他母亲叫杨双梅(音),37岁。伟大的母亲,一路走好!

材料四:儿子上厕所被砸,埋在预制板内,身材矮小、瘦弱的杨玉蓉母亲冒着余震危险去救儿子,期间,眼见着三楼的床掉下去。儿子求母亲快走,别管他,母亲使出全部力气,独自将上百斤的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母亲事后说,她也不知道怎么那么有力量。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却办到了。

篇三:中国应对汶川地震的政府职能分析1

中国应对汶川地震的政府职能分析

【内容摘要】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震惊了四川,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整个世界。一方面是此次地震造成的严重伤亡与重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令整个国际社会都为之钦佩的中国政府有条不紊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中国人民空前团结的救援行动。汶川地震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赴灾区现场指挥救灾工作;各级政府和军队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应对有序;政府组织或国人自发的援助活动一浪高过一浪①??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这一切都与各级政府的积极组织与协调密不可分,与政府职能的发挥与执行密切相关。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其职能的,采取了那些有力有效措施,在应对地震等灾害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通过此次大地震,对我们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政府职能发挥有何启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在本文有所涉及并就某些方面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地震、政府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危机管理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 郑浩 201010090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现已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伤亡与经济损失。然而四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一方面是这场地震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而另一方面是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看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在危机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评判政府各项工作的标准,是“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②政府在防范并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处在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风险社会里,政府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抵抗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在四川地震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主帅向前、三军用命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一个诚实、透明、负责任的政府正在用他的行动诠释他的职责。

一、抗震救灾中各级政府职能发挥的特点: ①

② 人民网——抗震救灾总动员 新浪网——温家宝之汶川行

第一,反应迅速灵活。对于这样一次特大地震灾害,一方面公民的自救和互救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外部或国家的救援更是特别关键的因素。中央政府的反应非常快,十几分钟之后国家地震局就发布了正式的地震消息,一个多小时之后中央做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做出批示,温家宝总理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并且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也宣布成立。继而国家减灾委员会启动二级响应。军队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先期准备和随后的快速介入。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专业救援队伍当晚便抵达受灾地区。政府职能发挥体现了“军贵神速”的特点。

第二,行动到位有效。各级政府的快速反应,使得救灾非常富有成效。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也在各级政府、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截止到6月19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63.80亿元,实际到账款物450.51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55.70亿元。向灾区调运帐篷148.73万顶、被子486.69万床、衣物1410.13万件、燃油121.83万吨、煤炭260.26万吨。①这些捐助无疑将对就在工作提供物资与资金的保障。

第三,决策以人为本。本次救灾初期最核心目标就是拯救生命。一方面尽一切努力搜救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另一方面调集医疗力量尽力救治受伤的群众。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抗震救灾初期响应中各有关方面已经开始重视灾后群众的心理救援,并且国务院还首次为这次大灾难中遇难同胞设立了全国哀悼日(5月19-21日)。这些都充分体现我们政府执政为民,一切救灾行动都以人为本,生命价值之上等理念。

第四,信息公开透明。本次地震震情、灾情、救灾行动等一切相关信息都高度透明。国务院新闻办每天都有一场新闻发布会,四川省政府也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中央及地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全天候直播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其他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也都高度关注并及时报道有关的灾害和救灾信息。特别是① 新华网——汶川地震的数据统计

我们国家还开放境外媒体及时赴灾区参与报道。信息的充分透明与共享既把灾后的各种谣言传播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也起到在全社会和全世界范围自发的信息动员作用,调动各方共同参与救灾行动。

第五,各方协同应对。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迅速作出反映,与各方积极联系,紧密配合。这不仅包括国内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相互协同,而且涉及政府与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等之间的通力配合,还包括与各种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机构的联系与协作。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国内外各种机构的支持与帮助。

二、应对汶川地震的政府职能运行状况:

提及政府职能,我们很容易想到政府四个基本的职能构成,即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以及社会服务职能①。可以说在应对汶川地震的过程中,政府不同程度的行使了这几个职能。诸如维护当地秩序与稳定的政治职能,解决商品供求与物价的经济职能,还有大力援助教育的文化职能以及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社会服务职能。然而考虑到从这个角度对本次政府应对地震的行动进行分析,将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与交叉,换句话说,有些具体的措施很难对其进行严格的归类与划分。因此,本文将从政府运行职能②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对政府在应对地震的各环节——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方面作具体分析:

第一、计划职能。即根据地震灾区具体情况做出实际可行的计划与安排。 首先确定了“救人为第一要务”的目标,为救援行动做出了周密计划。温家宝总理亲赴灾区,指挥救援工作,对救援方案做了全面的部署。包括救援方面、灾民生活安置方面、通讯交通方面、卫生防疫、秩序稳定等各方面。其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各级政府进行详尽讨论,并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为灾后重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组织职能。政府的组织职能,即政府通过自身的机构和人员对抗震救灾的各项计划、政策、路线加以具体实施。 ①

②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学》——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

各级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了第一位。在人员调度方面,迅速调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特警等,并配备必要的器械和工具,迅即赶赴灾区一线,全力投入抢险救援;同时从各地和部队调集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和专家组,到灾区对受伤群众实施救治,并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在公共设施整修方面,抓紧时间抢修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想方设法尽快恢复通往灾区的公路交通,以保证整个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在救济与救灾资源管理方面,千方百计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大力筹措和调运灾区急需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等物资,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

第三、领导职能。即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员,为了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救援的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影响和激励的行为。

首先我们看中央政府的领导职能:在地震发生的四小时后,国务院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温家宝总理就奔赴灾区现场担任总指挥。地震发生后的仅1小时12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应急救灾二级响应预案,于当日22时15分将响应升为一级,5月12日晚,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分头启动应急预案,从各个方面做好部署,进行抢险救灾。其次是地方政府的领导职能:受灾地区地方政府及时启动预案,保障职责落实、物资准备、 监测管理与预报、恢复与重建等。①并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人员进行搜救,切实发挥了其坚强的领导力。

第四、协调职能。政府的协调职能体现在救灾过程中协调好政府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人与人之间、各种救援活动之间以及政府与其他组织的联系,使之协同有序。

一是对政府自身各项活动的协调: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除了谨记“救人第一位”,同时还顾及到了各方面因素如在居民生活方面,保证当地幸存人员有吃有喝,还要照顾到其医疗卫生;在学校教育方面,保证即将参加高考中考的学生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复习环境;在公共设施方面,抓紧抢修道路、电力、通信等设施 。① 新华网——政府救援行动纪实

二是与其他社会组织与团体的协调:通过与其他省市的政府、各种社会团体包括民间组织以及志愿者组织的配合,将救灾工作的力度做强、救援范围扩大。三是灾后重建的协调: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确立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的原则: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统筹规划、协调各方。①

第五、控制职能。政府的控制职能实质上有两个方面,即监督和控制,就是对在政府救灾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合理、合法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职能。

主要是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监控:一是对下级政府的执行力的监控,到底有没有贯彻上级制定的救援计划,有没有抓紧一切时间、利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救助工作、工作中有无渎职现象等都列入了政府的监控范围。二是对救灾物资的妥善管理与善款善用的监控,日前,四川成都市和德阳市就发生少数官员私吞救灾物资而引发百姓不满的冲突事件,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和不法商人利用地震灾害中各方面制度和管理尚未健全的漏洞,可能会假公济私和中饱私囊,而百姓对救援物资能否公平分配以及如何分配等关注日益上升。因此政府的监控也向这方面有所侧重,对那些发国难财或不负责的管理机构与人员严惩不贷。

三、地震中政府职能发挥的不足之处:

1、地震预警机制尚不健全,防范意识较差

在地震前,绵阳地区曾经出现了大批癞蛤蟆,虽然说这不能说是地震的必然预兆,但至少应该引起当地部门的调查考证。②然而这一现象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们试问当地的地震监测局或是其他机构职能何在。另一说是当时四川地震局有预报到地震,却出于奥运会稳定的原因没有报告,虽然这一消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关于地震预报为政治服务的情况并非没有,在唐山地震几十年后,才爆出地震预报受冷遇的真相。这次汶川地震,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因此,①

②引自《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新浪网——客观评价汶川地震中的政府职能

篇四:从汶川地震看危机管理

从汶川大地震论危机管理

2012级传播学(2)班 马优优 学号:20122209042047

【摘要】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是2O世纪以来继唐山大地震后最

大的一次灾难性的危机事件,也是对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和中国

新闻传媒的危机管理能力的一次前所未有考

汶川地震中国人民团结

验。灾难发生后政府就及

时给出一个很好的并且令人满意的答卷,在众多成就之下也让国际社

会对中国予以赞扬。

【关键词】汶川地震、危机管理、新闻传播、政府

【事件回顾】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

生里氏震级8.0级大地震。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

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

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短短的几分钟,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

目疮痍,此次灾难造成69142人遇难,17551人失踪,伤亡惨重(摘

自百度百科)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大肆破坏,导致地球活动

频繁也就意味着自然灾难频繁,每一次的灾难都会带给人类沉重的打

击和巨大的伤痛。然而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打击,更是对政府管理能力

的考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对中国政党和政府能力的巨大考验。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立即

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以温家宝总理为首的国务院首先以

最快的速度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而我们最敬爱的温总理也在灾

后四小时内出现在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并将总指挥部设在前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席在知道灾情后快速做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的重要批示;中央解放军和各部委迅

速启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在又短又赶急的时间里,因为有中央坚

强而有力的指挥,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不断在灾区集结了一支支以

部队官兵为先锋、专业化的抗震救灾团队、医疗卫生团队和消防队伍

一次跟进的综合救援突击队。这就使得救援进程可以更快地完成。

“速度”始终是危机管理原则的首要原则,在危机发生后,能不能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危机处理的关键,因为在地震发生后,中央政府当机立断,快速做出处理方案,果断行动,才能

较好的控制了灾后的各种不良的连带反应。 中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向来就是讲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在汶川大地震中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深刻内涵。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第一时间里做出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早一秒种就可能就活

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尽百倍的努力”的呐喊感动着世

界各国人民。“不抛弃、不放弃”,在72小时黄金营救时间过后,营救

记录一次次的刷新,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在不断的努力中被创造。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真正的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不惜一切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的处理各种危

机的发生。在灾后抢救一周后,也就是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

发出公告,为表达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决定将5月19日至21日3天定做全国哀悼日,全国降半旗为遇难同胞致哀。中国政府的这一重大决定和行动,不仅仅寄托了对不幸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思,也展示了国家对每一个生命的爱惜和尊重。这同时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名族的坚强,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团结友爱,不畏艰辛、众志成城的情怀,这一切都在于我们是一个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国家。

危机的传播与管理,媒体必须承担责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媒体和危机传播的关系就更加密切。在危机中,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媒体感知危机的存在,使其对危机的重视,并且能帮助有效快速地处理危机。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危机面前人人都是记者。当时汶川遭受强烈地震时,就有学生将室内的震动情况通过网络媒介在第一时间发送出来,后被各大网站转发播报。政府在也在第一时间向群众公布,于是人们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能迅速的从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多种渠道中获知灾情。之后各大知名媒体赶到现场进行跟踪报道,新闻媒体通过在不同的媒介向民众报道灾区灾情,除此之外国内的一些权威的电视、广播等众多媒体也中断以往的正常播出,改以24小时,全面、深入、准确地滚动播报地震灾情和救灾的进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四川本省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民众及时告知有关灾区伤员和损伤情况。全国各地区通过了解信息后,各地区政府纷纷组织各地民众进行捐赠(筹集)物资并向灾区运行物资和派遣救援部队进行增援,就连学生没也纷纷向灾区献血捐钱,希望能解救燃眉

之急。记得在那段时间,我们不光忙着帮忙筹集物资,而且我们还在各大电视台或者网络中学习到很多的防震知识,这对增强了民众的防震意识提高全国民众的预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些种种的努力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使得全国民众和全世界都迅速的了解到灾区的灾情和中国政府高效率的救灾努力,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信任。也通过媒体获得了世界各国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国外各知名媒体都对中国抗震予以报道,也通过此获得许多来自国外的帮助,这也加速了抗震救灾的进程和效率。

在社会透明度日益增强的新媒体时代,媒体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是记者,危机管理中媒体的传播力量是不可小觑的。这也就说明了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媒体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力量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此次的危机政府处理算是成功的,政府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是确保危机处理成功的关键,而且充分发挥媒体在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得救灾进程能够快速的完成。此次抗震救灾行动速递快、效率高创下历史之最,不仅表面了政府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而且表明了在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危机快速反应机制正在走向成熟,并受到了全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人民大学生出版社

2、 唐钧,《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吴宜蓁《危机传播》,苏州大学出版社

4、 风险社会与危机传播研究丛书《危机传播经典案例透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五: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

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

马 方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部,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汶川特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救助难度、重建速度震撼了世界,让全世界认知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执政者的身体力行、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不仅诠释了灾难中国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能力的完美提升。

〔关键词〕地震;以人为本;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7(12009)01-0067-03 〔收稿日期〕2008 - 12 - 07

〔作者简介〕马 方(1962 -),男,吉林长春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法学硕士。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中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灾害,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以及我国人民的一次严峻考验。面对灾难,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无疑向广大人民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中国执政者以人为本、身体力行、举国动员、迅速行动,不仅成为灾难中国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彰显了其执政能力的极大提升。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呢?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这个论断,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途径和执政目标来定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既反映了执政党的一般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点。我个人认为,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凸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生命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尊重生命,抢救生命作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写就了中国人权史上的辉煌纪录。从高层领导的果断决策、政府措施的高效运行,到及时通畅的信息披露、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信念,无不阐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生命至上、人民为先”的政治伦理,彰显出一个执政党的成熟与坚定。可以说,这场特大灾害,检验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检验了中国军队的意志力、战斗力,检验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第一,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在震后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震后不到 1 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震后不到 2 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速成立,指挥机构高效运转。解放军、武警、公安快速反应,震后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与此同时,受灾地区省委、省政府部署救灾,各级干部奔赴现场指挥;国家减灾委、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等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救援队伍,调拨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发出紧急呼吁,号召全社会伸出援手。一个个急促的时间刻度,清晰地记录下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真正体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

第二,体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从 2008 年 5 月19 日至 21 日,国务院决定将其作为国家哀悼日。五千年中国文明史上,第一次,普通百姓可享国哀;新中国近60 年来,第一次,国旗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而降。显然,国旗不仅为汶川地震中的亡灵而降,也是为全体中国人而降。每一个为汶川地震亡灵垂首致哀的公民,都能透过鸣响的汽笛和半垂的国旗,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履行最庄严的承诺;一个把人的生命摆到最高位置的社会,刻下迈向现代文明的标记。当国旗缓缓垂下,人的尊严冉冉升起,把一个国家的品格提升到新的高度。

第三,从救助生命到抚慰心灵。从救财产,到救生命,再到救心灵,折射出我们的救灾理念的极大进步。2008 年 5 月 15 日下午,卫生部紧急调集配备合格的心理辅导医生奔赴灾区,对灾区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治疗。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心理援助,是此次抗震救灾工作的亮点。社会心理危机的救援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修复和调整问题,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系统工程。令人欣慰的是,此次抗震救灾,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援助已在多方位稳步推进。例如,计生委在灾后迅速下发通知,震灾中有子女死伤的家庭将获生育政策照顾;教育部也要求直属高校紧急启动受灾学生资助工作,同时在川高考招生指标增加 2%;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妥善安置“三孤”人员等问题。这些举措无疑是应对灾后社会心理危机的治本之举,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把以人为本的执政伦理向更 深层次推进的重要体现。

二、身体力行诠释执政为民理念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 9 个常委在不同的时间,先后出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进行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爱心接力赛,关心着灾区人民的安危,千方百计拯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排除灾区人民所面临的各种危险和困难。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有中国共产党 220 万名党员和 1.75万名官员全力奋战。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全国人民践行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许多外国媒体高度称赞中国共产党在这次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果断,认为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始终没有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朝气蓬勃、与时俱进的政党。关键时刻,党的总书记来到了抗震救灾指挥前线;总理来到了抢险现场指导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赶到了现场;共产党员走在了最前列。通过此次抗震救灾,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是中国政府的坦诚和信息的公开,让外国媒体自由地报道了地震的实际情况,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抗震救灾中的英雄壮举。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既然能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变成为新中国,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那么,中国共产党就更有能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这场灾难,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更有能力继续带领全中国人民向小康目标迈进,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三、举国行动彰显政府组织效率

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国家意志和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

第一,反应迅速,果断决策。地震发生当日,中央政治局常委立即召开会议,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即成立,恪尽职守及时调度,运筹帷幄从容指挥。

第二,率先垂范,举国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军队火速大集结,铁道公路快运输,医疗分队忙救人,救援队伍攻废墟,食品帐篷纯净水,通路通电加通讯,全国上下齐动员、共行动。这场举国参与的生命大营救,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强大的物质保障能力的集中检阅。

第三,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为普通民众举办国殇;救灾款物由五部委全程监管;暂缓上调地震重灾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启动灾后重建用地审批快速通道;开出“抢”字头

救灾列车;中央国家机关减少公用经费用于救灾;放宽地震孤儿收养条件。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应对巨大灾难时的强大号召力、行政运作的空前高效和灵活,赢得了人民的广泛赞誉。应该说,抗震救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与中央的迅速行动、紧急应对和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是分不开的。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我们既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又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坦然地接受国际援助,体现了开放的中国对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的认同。通过这次特殊的检阅,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地看到,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同时更看到了全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抗震救灾能力的增强,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整体形象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四、公民意识唤起民族精神凝聚

抗震救灾让中华民族空前凝聚,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美国媒体载文指出:在这场举国上下的民族行动中,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再铸民族之魂。俄新社则赞誉“: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透过这场灾害,我们看到这样 的景象:

第一,民族精神的丰富升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传统文化迸发出凝聚力“;团结、奉献、互助、友爱”,现代志愿精神拓展着新内涵“;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因千万个平民英雄的真情故事而鲜活;“坚守岗位、干好本职”,为爱国主义增添着理性的厚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时代元素。

第二,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公民意识的培育是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抗震救灾筑就了公民精神的里程碑:民间爱心涌动,志愿大军汇集,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良性互动。灾难中无数百姓用朴素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主人翁意识。美国一家周刊这样评价:“这里的人民不仅懂得如何哀悼,而且懂得如何给予,中国的‘公民精神’并未缺失。”

第三,核心价值的集中展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军民鱼水情、民族一家亲??抗震救灾让我们重新品读这样的字眼,再次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价值取向,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找到了生长壮大的空间。毫无疑问,灾难之中,国家政治文明的演进,民族内在精神的重塑,公民责任意识的增强,必将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深植于国家的肌体。它会升华为一种文化力量,也会激发出一种制度动力,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底气所在,成为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软实力”根基。

五、开放透明改变政府媒体形象

这次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从第一刻起,就在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中进行,这种灵活、公开、透明的做法树立了政府和媒体的全新形象,也赢得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震情就得到了公开报道。几小时内,国家和地方数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最新震情统计数据;地震伤亡人数在互联网上实时更新;相关地方政府迅速通过手机短信发出上百万条安民信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受灾地区政府的发布会天天举行,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局面,凝聚了力量。在第一时间,人们通过网络、广播、手机等工具中得知地震的信息,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救灾,总理已经奔赴灾区,人民解放军已经投入救灾兵力等等。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信息公开改变了政府和媒体的形象,坦然接受国际社会的援助,也体现了我们更加开放的视角和姿态。公开透明、全程监督、阳光赈灾,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这场举国参与、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战役向人们昭示:在开放的新闻背后,是一个开放的政府;在开放的政府背后,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开放的社会背后,是一个开

放包容、坚忍顽强、热情善良、守望相助的民族。

六、灾后重建贯彻科学发展观念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近期的需要,还要有长远的发展;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参与,更需要动员民众、群策群力。只有这样,通过科学长远的规划和脚踏实地的建设,灾区重建才能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因此,要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展地质地理环境条件评估和建设项目选址工作,抓紧编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坚持防止地质灾害优先,同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和自然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经

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08 年 6 月 1 日宣布,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决定,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已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讨论《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明确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为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2008 年 6 月 8 日起施行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6 项原则: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此外,条例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当前,中央财政已经安排 700 亿元建立灾后重建基金,明后两年中央预算还将再作相应安排。同时,全国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实行一个省份帮助一个重灾县、几个省份帮助一个重灾市(州)的计划,加快恢复重建。所有这些举措,无不体现了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原则。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个美丽的家园定会在灾区重现。 (下转第 66 明:高个子可以打好球,矮个子同样也可以打好球,有些时候,矮个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作用甚至是巨大的。因此,在选拔队员时、在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时,一定要合理选用矮个子队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利用他们的特点,使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以推动篮球技术和运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尚武,等.篮球“快攻”战术理论问题探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1).

[2]田虹. 篮球运动身体训练若干原则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孙民治,等.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

5).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