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海南苗族姑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7:42 小学作文
海南苗族姑娘小学作文

篇一:海南苗族资料汇总

海南苗族概况苗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之一。现有人口 6 万余人,居海南少数民族人口总 数的第二位。苗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海南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 语族中的瑶语支。全岛苗族语言统一,没有方言差异。海南苗族自称“金门”或 “金第门”,“苗”是他称。苗族迁移海南岛始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 从广西等地作为兵士被朝廷征调到 海南,撤防后一些苗族士兵落籍海南,也有一部分因谋生而移居海南岛,至今已 有 400 多年的历史。海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以农耕和种植业为主,也有走向 市场,从事商业的苗族同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海南苗族没有固定的居 住点,他们在深山密林中,过着“一年一砍山,几年一搬家”迁徙不定的游猎生 活。他们居住分散,没有耕地,砍山为园,刀耕火种,狩猎与采集,生活十分困 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帮助苗族同胞下山定居并分给田地,拨发 耕牛、农具,建盖房屋,鼓励他们饲养家禽家畜,从事副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 改善生活,使其安居乐业,生活条件逐年改善。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苗族住宅 都是茅草屋。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苗族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大多数人已 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平顶房或楼房。海南苗族妇女头顶束发,包扎一块绣有图案的方巾,上身穿无领、右开襟、 长及膝的长衣,腰间绑一条布带,下穿腊染短裙。男子穿无领右襟上衣,下穿长 裤。苗族男女服饰均以湛蓝为主色,服饰有着极强的民族特色,织绣工艺讲究, 花纹丰富,色彩艳丽,点腊染是海南苗族织绣特有的技艺。传统婚姻以男子入赘 形式较为常见,时间 1-5 年不等。1 海南苗族宗教信仰主要为祖先崇拜,敬奉盘古皇为始祖。每年二月初二和六 月初六都做粽粑祭奠, 同时信仰墓主仙公、 墓主仙婆。 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信奉山鬼、 海龙公、 土地公、 灶王公等。 每次砍山、 狩猎都要祭告山鬼保佑。 1909 年,基督教开始影响海南苗族社会,1910 年以后,琼中地区部分苗族渐渐地信 仰基督教,以上帝代替一切鬼神,凡遇一切不顺利的事情,祈祷上帝保佑。不信 基督教的苗族仍然信奉祖先崇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苗族村寨实行“村老”和“山甲”制度。“村老” 苗语称“洋戈”,是苗族村寨里的核心人物、自然领袖、首领,深受人们尊敬。 每个苗族村寨不管有多少个姓氏、家庭,大家都要推举村寨里最有威望的长者来 担任“村老”。其职责是调解纠纷,处理村寨内外事务,维持社会秩序等等。当 选“村老”的条件是识

汉字、能讲黎语和汉语、生产经验丰富、家庭经济充裕、 秉公办事、有号召力、兼道公身份。选村老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六月六日(即神农 节),由村内公选。公选程序是先将符合条件的人名写在 2 块木卜(阴阳木)板上, 由上届“村老”将写有名字的2块木板丢在地上, 谁的名字出现次数多谁就当选 “村老”。“山甲”是清末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苗族人民的统治, 给苗族“村老”委任的 官职。 20世纪30年代以后, 国民党政府在苗族地区推行保甲制度, 给“村老” 委任以乡长、保长、甲长等职。这样“山甲”就由原来的社会首领逐渐演变为地 方政权人物,具有双重身份。有些“山甲”还和统治阶级互相勾结,凭借权势霸 占山林、土地,无故处罚苗人,成为苗族的统治者和剥削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很少有文献记载海南苗族的经济生活。 据清光绪 《崖 州志》记载:“又有一种曰苗黎,凡数百家。常徙移于东西黎境......时 出城市贸易......至今犹善用药弩。辫发衣履,与民人同。惟妇女孩子黎2 明装.皆能升木如猱,不供赋税,不耕平土,仅伐岭为园,以种山稻。一年一徙, 岭茂复归。 死则火化, 或悬树杪风化。 善制药着弩末, 射物, 虽不见血亦死。 ……” 《感恩县志》记载:“(苗人)不耕平土,仅伐山为园,以种山稻,一年一移, 岭茂复归。”可见,“刀耕火种”为海南苗族传统的生产方式。(作者 胡亚玲)3 4 5 海南苗族习俗服饰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短衣,下穿长裤,抽头裤(也叫八股裤), 裤不长,有的仅过膝盖,有的到小腿肚。衣服是“贯首式”领,无扣,无衣袋, 无花纹,是用野麻或棉花纺织而成的。头缠青色花纹图案,下身用一块纺织比较 精致,绣上各种花纹的布,约 2 尺见方,围在下身的后面至两边腰下的两侧,前 面是用衣服的两边下摆遮住,然后用比较好看的图案腰带缚住,这就是苗族妇女 下身穿的似裙非裙的裙服;上身穿的是“贯首式”领的衣服,扣子是用线打成小 结的, 衣服领上绣着花, 头上戴着有花纹的尖顶帽, 帽尖上有鲜红的花穗、 花摆, 帽的后面留有二尺长的后摆。苗族妇女的发式是把头发缚髻在头顶上,便于戴帽 子。妇女盛装时,还佩多种银饰。6 房屋由于苗族过着迁徙的游居生活,所以,住房结构极为简陋。房屋的形状 酷似黎族的船形屋,又低又矮,房子里用竹篾织成作为间隔房,屋顶用芳草或葵 叶盖。盖这样简陋的草房主要原因是便于搬迁、徙游。苗族的睡床也极为简单, 只用四支杈木插到地里做个木架,上面再铺上竹蔑或木板

,再垫上草席或树皮, 就成为睡床。狩猎 苗族的喜好是围山打猎,每年秋天,就是狩猎的是子。他们善用枪、弓箭、 设陷井,弓箭一般装置自动发射。如射中猎物,主人可以请几个人抬回去,宰杀 后,留一些肉给主人。剩下的肉多则按人则按户平均分配。分配时如果遇上路过 者或者碰上,也同样分给一分,谓之“见者有份”。苗族的婚礼 苗族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习俗都有变化,但古老的传统婚礼仪式则沿袭至 今。苗族婚礼仪式分三天举行。第一天,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这天,新郎一早就穿好结婚礼服,一般内 着白衬衫,表示内在纯洁无瑕,中着黑色的民族服装,外着长袍,由五名伴郎陪 同出门上路。五名伴郎中一名是正陪郎,一名为对歌手,一名为挑夫,一名为护 郎,一名为女陪郎(或称带郎)。上路后,不管路途远近,都得等太阳落山后方 可到达新娘家的村口。天一黑,便鸣放粉枪或鞭炮,说明新郎已到村口。新娘家 的长辈听到响声后,一般是在其家门口鸣枪回应,请新郎入寨,同时派一名代表 到村口迎接。如果新娘家迟迟没有鸣枪回应,新郎绝不能入村寨,否则被视为无 礼而遭受鄙视疏远。7 进村时,新郎和陪郎都要打开黑伞,在迎接人人引导下一同进入村寨,先在 新娘方面定为接待新郎的主人家里用餐,而后才到新娘家。主人所做的菜肴无论 好坏与多少,芭蕉心菜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火烧芭蕉心不死”和“芭蕉一 条心”的缘故,以示新郎新娘患难与共,白头偕老。用餐时,新娘方面的五名陪娘都到席间挑逗新郎或陪郎,如果陪娘来得早, 则将菜中所有的鸡爪都藏起来,在给新郎夹菜时,出其不意的把鸡爪塞入新郎的 口中,以示亲热和友谊。用餐后,新郎在陪郎的陪同上,前往新娘家。到新娘家门口,新郎要站在屋 外,举行酒礼。由陪郎把事先准备好的酒斟满三杯,第一杯敬给新娘父母;第二 杯敬赴宴的父老乡亲,以示新郎如有什么过错,请多原谅;第三杯酒,则由一名 乡亲父老送回新郎,意思是:你的请求我们已领会,不责怪你。行酒礼完毕,厅 里所有的人都得退出,待新郎进屋后方可回来,其意为:不打扰新郎的到来。此 时新娘不在自己家中,而在陪郎——对歌手的家中。新郎进屋后,陪郎又拿酒到对歌手家中请回新郎。新娘接此酒后,则回来同 新郎一起拜堂。 这次拜堂为非正式拜堂。 拜堂时, 新郎新娘都戴头巾。 拜堂完毕, 新郎脱掉头巾,新娘依旧披头巾进入洞房。待新郎斟一杯酒两人共饮后,方可揭 去。饮完酒,新郎立即退出洞房,回到客厅同乡亲们举杯畅饮,待到

新郎给在座 的父老乡亲斟过三轮酒后,就由陪护郎陪同回到招待新郎的主人家去就寝。其实就寝还不是时候。这时,全村寨的姑娘都来挑逗新郎,挑逗形式不拘一 格,可以用小抽条抽打,可以用手指掐,可以用鸡笼罩等等。然而,新郎被挑逗 时,不准出声,也不准还手工躲闪,只能由护郎进行防护,如果违反,则被认为 不近人情,与此同时,村中的男女青年,同陪郎一起对歌、逗乐,一直闹到深夜 甚至拂晓方散,场面非常热闹。8 这夜,新郎如果入寝,不得挂蚊帐,通常是铺席于地和衣而卧。新娘则在洞 房中入寝,但不许人有前去逗玩,否则会被视为侮辱之举。次日清晨早饮毕,新郎又来新娘家,同新娘举行第二次拜堂,这次拜堂才算 正式拜堂。 拜堂完毕, 新郎立即回招待他的主人家, 收拾行装, 在陪郎的陪同下, 鸣枪上路。新娘由家人背出家门口,与陪娘、陪郎一同到新郎家去举行婚礼。回新郎家中举行的婚礼仪式基本与新娘家的相同。但新娘这夜寝于洞房,新 郎则同一陪郎就寝。第三天早上,新郎新娘举杯同家人和村中乡亲父老道别,上路回娘家。这一 去,新郎新娘要在女家定居三至六年之久才回男家定居。苗族的传统音乐舞蹈苗族歌曲,无论哪一种场合,哪一类歌词,男唱或女唱,在唱法上都是相同的。 苗歌的一个特色是顿挫的地方很多。顿挫的音调绵长而微弱,余音不绝如缕, 所以每首歌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唱完。对答歌唱时先由一个人开头,唱完 四句便停止。待对方答唱,也是四旬而止,第一人再续唱,这样每四句一停一 续,一直唱下去。苗歌的体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部都是七字一句,这种 苗歌的大部分;另一种是三字一句和七字一句相间隔。唱的时候,有个人独唱 的,也有两人相伴齐唱。两人齐唱音调更加悦耳。苗族基本上无本民族的乐器,一些乐器如锣鼓、大小笛、二二胡、秦琴等 都是从汉族地区传进来的。一些音乐爱好者虽照样仿制,由于工具的缺乏,做 得不甚精致,音质较差。通什南圣苗族的长鼓,具有一定民族特色。长鼓分前 后两部接合而成,长约 1 米,前部是瓦制的圆形腔,后部为长椎形的木腔,两9 端蒙以牛皮或山马皮,用绳子扯紧。击鼓时用手拍木腔的一端。发出“咚咚” 的响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进入苗族的千 家万户,现在年轻人多数都会唱流行歌曲。苗族传统社会中舞蹈与道公“做斋”有密切联系,许多“做斋”舞实际上 就是苗族的民间舞蹈。“做斋”时道公的舞蹈,主要步伐两种:第一种,在原 地踏步,跳时双膝

微曲,身稍前倾,跳若干步后即向左或右转身一周,手上持 有神位、祭品或法笏、法。剑等物,跳时全身左右往复摇摆,另有一人在旁敲 锣拍长鼓作拍;第二种,在原地踏步,不断重复蹲立的动作,手持鼓、锣等乐 器,边跳边打,跳若干步后即向左或右转身一周,动作较快,无专人伴奏。道公“做斋”跳舞过程举例:第一节,一人打锣拍鼓,两人手持纸扎成幡 形的神位跳舞(第一种步法);第二节,四人合跳,各人手中分别持长鼓、锣、 钹、小皮鼓,边打边跳(第二种步法);第三节,两人手执法笏跳(第一种步法), 另一人打锣拍鼓作拍子;第四节,两人跳(第一种步法),一人手持法剑,一人 手持燃着的香,锣鼓伴奏如上;第五节:一人手持法笏跳(第一种步法),肩上 披一长带沿身前身后直拖至地,锣鼓伴奏如上。做完五节后,便休息一段时间, 每跳一节的时间从 5 分钟到 10 分钟不等,每节之间约休息二、三分钟。跳舞 时道公没有穿特殊的衣饰如法袍之类;大规模“做斋”时,“跳舞”的道公多 至 l3 人,小规模“做斋”则至少 4 人.跳瓣者仅限于男性。海南苗族酸食海南苗族特别喜爱吃酸食。相传,这种酸食传统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他们世居于 深山峻岭之中, 山高路遥、 交通很不方便、 很不容易吃上鱼肉类和蔬菜、 也缺盐。10 所以, 苗族为适应日常生活上的需求, 便家家户户都设置酸坛、 制作酸鱼、 酸肉、 酸菜及其他酸食物。酸鱼。苗家制作酸鱼多用鲤鱼。鲤鱼大多放养于稻田。待到秋收季节、鱼稻 双收。收获的鱼,除少数鲜食外,绝大部分都用来做成酸鱼,经久吃用。酸鱼的作法是将鲜鱼用清水洗净, 剖开去其内脏, 于酸坛里撒上一些辣椒面、 盐,再与生姜、大蒜、香料拌匀。过三、四天后再将坛里的鱼取出,在酸坛底放 上一层糯米饭,根据鱼的多少、一层一层装入酸坛内。摆一层鱼、撒一层糯米面 或玉米面, 每层都得用手压实。 装完以后, 再压上一层拌好的糯米饭, 接着密封、 盖紧。这种酸坛坛口有一个盛水凹糟,下放进适当的水,与外界空气隔绝,不使 坛内的酸鱼氧化变质。这种制作酸鱼的方法,时间愈长,味道愈好。三、四个月 后,既可生吃,也能煮吃、色味形具佳。11 酸肉酸肉。制作方法与酸鱼大都一致。把猪肉切成不大不小的块块,在自家设置 的酸坛里,按一层肉一层盐的办法,层层压实。待盐溶化后,再把肉取出,在每 块肉上,再均匀地搓上糯米饭和酒糟后,另加入一些香料和辣椒面,再放进酸坛 里,盖严。这样做的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可以保存一年到两年。酸汤菜酸汤

篇二:海南苗族分布在哪里

海南苗族分布在哪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海南, 苗族

琼中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呈穹窿形,由高山、低山、丘陵、台地河道、阶地等构成层圈关地貌。

境内山峦重叠,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西南部与通什交界处的五指山峰海拔1867米,是全岛的最高峰。西部的鹦歌岭海拔1811米,南部的吊罗山海拔1290米,北部的黎母岭海拔1412米。境内最低点为东北部的白马岭采伐场旧址,海拔为25米。

境内有大小河溪共241条。海南岛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发源于该县境内,其主要河流有腰子河、大边河、乘坡河和什运河分别发源于鹦歌岭、黎母山、五指山和吊罗山。河网密度系数为1.32公里/平方公里。总集雨面积2693.1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为44.3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约10.8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22万千瓦。

自然风光

四周群山环抱,形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气候特征。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6°C。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6℃;7月份平均气温26℃,绝对最高温度38℃。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2000小时,太阳总辐射为4579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年平均降水量为2200-244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64年的552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1969年的101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977年7月20日的626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824.1毫米。全年静风频率55%,为全岛之最,全年以东南风向为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县名“琼中”就是由于位于琼岛中部而得。

明、清时期属定安、琼山县地。1948年2月中共琼崖特委设置琼中县,隶属中共琼崖东区地委管辖,治所设于平南。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2年划邻县部分黎境,恢复琼中县建置,成为毗邻四周九市县,位居五指山腹地、琼岛中部的县。县名“琼中”就是由于地理位置而得。 1952年7月后,琼中县归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人民政府管辖。1956年县治迁贡坡,1959年县治再迁营根。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琼中县,设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县委、县政府驻地设在营根镇。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属海南省直辖。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95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2693.1平方千米,总人口19.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1万人,非农业人口3.56万人;城镇人口2.12万人,农村人口17.55万人。辖5个乡、8个镇、103个村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5个国有农、林、茶、牧场。县城营根镇。

1996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东靠琼海市和万宁市,西连白沙县和儋州市,南邻陵水县、保亭县和通什市,北接屯昌县和澄迈县。总面积2693.1平方千米,总人口19.69万人,其中黎族9.03万人,苗族1.11万人。辖8个镇、5个乡:营根镇、湾岭镇、乌石镇、黎母山镇、和平镇、红毛镇、长征镇、中平镇、吊罗山乡、红岛乡、长安乡、什运乡、松涛乡。共有103个村委会(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5个国有农、林、茶、牧场。县城营根镇。

1997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693.1平方千米。人口19.52万人,其中黎族8.95万人,苗族1.15万人。辖8个镇、6个乡,104个村委会(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城营根镇。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98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693.1平方千米。人口19.62万人,其中黎族8.95万人,苗族1.19万人。辖8个镇(营根镇、中平镇、红毛镇、长征镇、湾岭镇、乌石镇、黎母山镇、和平镇)、6个乡(上安乡、红岛乡、松涛乡、什运乡、吊罗山乡、长兴乡),共有104个村委会(居委会)、61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城营根镇。

1999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东靠琼海市和万宁市,西连白沙县和儋州市,南邻陵水县、保亭县和通什市,北接屯昌县和澄迈县。面积2693.1平方千米。人口19.66万人,其中黎族8.96万人,苗族

1.21万人。辖6个乡、8个镇、104个村(居)委会、61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城营根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71598人,其中:营根镇29594人,乌石镇7496人,湾岭镇10789人,黎母山镇12908人,长征镇7302人,和平镇5649人,中平镇7482人,红毛镇8650人,红岛乡7090人,松涛乡3447人,上安乡5668人,吊罗山乡4835人,什运乡5012人,长兴乡2376人,国营新进农场6778人,国营大丰农场4605人,国营阳江农场9548人,国营乌石农场8328人,国营南方农场4295人,国营岭头茶场2768人,国营加钗农场4866人,国营长征农场3359人,国营乘坡农场3935人,国营太平农场1806人,国营新伟农场2257人,国营黎母山林业公司755人。

2000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人口20.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89万人。辖6个乡、8个镇、105个村委会(居委会)、61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4个国有农(林、牧、茶)场。县城营根镇。 海岸风光

2001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东靠琼海市和万宁市,西连白沙县和儋州市,南邻陵水县、保亭县和五指山市,北接屯昌县和澄迈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人口20.12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0930户、总人口2011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547人。),其中黎族9.38万人,苗族1.18万人。辖6个乡、8个镇、105个村委会(居委会)、62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城营根镇。

2002年,红岛乡、营根镇、长征镇的大郎村合并,设立营根镇;松涛乡、黎母山镇合并,设立黎母山镇;乌石镇、湾岭镇合并,设立湾岭镇;和平镇、长兴乡有长兴、长沙、新村村委会合并,设立和平镇;吊罗山乡、长兴乡的六十千村、响土村委会合并,设立吊罗山乡;长征镇的大朗村划出后,行政区划不变。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人口20.26万人,其中黎族9.44万人,苗族1.19万人。全县城镇人口增加到2.6万人,占全县地方人口的20.5%。辖7个镇、3个乡(营根镇、湾岭镇、红毛镇、黎母山镇、长征镇、中平镇、和平镇、什运乡、上安乡、吊罗山乡)、105个村委会(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营根镇。

2003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人口20.36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4158户、总人口2036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365人。),其中黎族9.57万人,苗族1.2万人。辖10个乡镇、105个村(居)委会、624

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营根镇。

营根镇 辖:社区(营东、营南、营北);行政村(升坡、百花、南丰、高田、加钗、那柏、朝参、朝根、新市、湴湾、新朗、岭头、红岭、番沟、营根、大朗)。

湾岭镇 辖:社区(湾岭镇、乌石);行政村(乌石、大平、水央、来浩、录南、中郎、北排、大墩、高坡、南久村、加章、坡寨、孟田坡、新仔、鸭坡、湾岭、岭门、新坡)。

黎母山镇 辖:社区(腰子);行政村(新林、腰子、永木、大保、干涌、南吉、南利、握岱、大木、合救、松涛、新村)。

和平镇 辖:村委会(林田、新兴、什介、贝湾、加峒、干磉、长兴、长沙、新村)。

长征镇 辖:社区(长征);行政村(潮村、新平、深联、罗反、烟园、新寨、万众、南什、什仍)。

红毛镇 辖:村委会(毛西、金屏、草南、番响、罗担、坎茂、什卓、什寒、牙挽、罗解、罗坎)。

中平镇 辖:社区(中平新堂);行政村(思河、南茂、中平、南樼、黎明、大坡)。

吊罗山乡 辖:村委会(太平、新安、大美、长田、什仟、响土)。

上安乡 辖:村委会(什坡、南万、长安、什育、抄方、行干、中兴)。 什运乡 辖:村委会(便文、什统、南平、南流、什运、三联)。

国营新进农场、国营大丰农场、国营阳江农场、国营乌石农场、国营南方农场、国营岭头农场、国营加钗农场、国营长征农场、国营乘坡农场、国营太平农场、国营新伟农场、国营黎母山林业公司。

(根据《海南省2003年11月村以及村以上行政区划》整理)

2004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人口20.65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5586户、总人口2064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715人。),其中黎族9.65万人,苗族1.26万人。辖10个乡镇、105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营根镇。

2006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3个乡:营根镇、湾岭镇、黎母山镇、和平镇、长征镇、红毛镇、中平镇、吊罗山乡、上安乡、什运乡。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国营新进农场、国营大丰农场、国营阳江农场、国营乌石农场、国营南方农场、国营岭头农场、国营加钗农场、国营长征农场、国营乘坡农场、国营太平农场、国营新伟农场,以及国营黎母山林业公司。

营根镇(代码~100) 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营东社区、营南社区、营北社区、升坡村、百花村、南丰村、高田村、加钗村、那柏村、朝参村、朝根村、新市村、湴湾村、新朗村、岭头村、红岭村、番沟村、大朗村、营根村。 湾岭镇(代码~101) 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湾岭社区、乌石社区、乌石村、大平村、水央村、来浩村、录南村、中郎村、北排村、大墩村、高坡村、南久村、加章村、坡寨村、孟田坡村、新仔村、鸭坡村、湾岭村、岭门村、新坡村。

黎母山镇(代码~102) 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腰子社区、新林村、腰子村、永木村、大保村、干涌村、南吉村、南利村、握岱村、大木村、合救村、松涛村、新村。

和平镇(代码~103) 辖8个行政村:林田村、新兴村、什介村、贝湾村、

加峒村、干磉村、长兴村、长沙村。

长征镇(代码~104) 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营盘社区、潮村村、新平村、深联村、罗反村、烟园村、新寨村、万众村、南什村、什仍村。

红毛镇(代码~105) 辖11个行政村:毛西村、金屏村、草南村、番响村、罗担村、坎茂村、什卓村、什寒村、牙挽村、罗解村、罗坎村。

中平镇(代码~106) 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新堂社区、思河村、南茂村、中平村、南樼村、黎明村、大坡村。

吊罗山乡(代码~200) 辖6个行政村:太平村、新安村、大美村、长田村、什仟村、响土村。

上安乡(代码~201) 辖7个行政村:什坡村、南万村、长安村、什育村、抄方村、行干村、中兴村。

什运乡(代码~202) 辖6个行政村:便文村、什统村、南平村、南流村、什运村、三联村。

(根据《海南省行政区划代码(2006年4月)》整理)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全县总人口为171625人。全县总户数44921户,其中家庭户44365户;集体户556户。家庭户人口为16870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80人。全县人口中,男性为93343人,占54.39%;女性为78282人,占45.61%。 全县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8691人,占总人口的28.37%;15-64岁的人口为114072人,占总人口的66.4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62人,占总人口的5.16%。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纪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传说,远古时候,洪水淹没人间,只剩下天妃和观音兄妹俩人,他们抱住葫芦随波漂泊到昌化江畔的燕窝岭下,被大树卡住才活下来。洪水退后,兄妹俩分头出去寻找亲人,约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到燕窝岭相会。他们走遍天涯海角,皆寻不见人影。年复一年,眼看两人快要衰老,为使黎人不致灭种,妹妹拿定主意,在脸上刺上花纹,使哥哥认不出自己。于是翌年三月三日,他俩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生男育女,繁衍后代。从此,每年“三月三”,观音和天妃便带子孙们欢歌载舞,欣欢喜庆。后来,天妃和观音死在山洞里,化成观音石,黎族后人为纪念他俩,将石洞定为娘母洞,每逢三月三日,黎家男女老少,携粮带糖,从四面八方赶到娘母洞前,对歌、跳舞、射箭以纪念。

少数民族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欢度“三月三”更加隆重。每年的这一天,黎族男女盛装打扮,成群结队赶往活动地点,以山峦对歌形式相邀自己的意中人,然后携手并肩双双散入丛林翠竹或小洞河边,互诉衷情,夜幕降落,情歌轻唱,对对情人沉醉在幸福之中。破晓,双方互赠定情信物,相约明年再会。

全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733人,占总人口的36.5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8892人,占总人口的63.45%。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9787万元(可比价,下同),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3188万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5026万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完成

11573万元,同比增长13.6%。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提高效益,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1.34万亩,增长3%,粮食总产量达59521吨,增长6.2%;完成水田改种8600亩;种植瓜菜3.93万亩(其中树仔菜1406亩),增长34.4%,总产量完成13690吨,同比增长62%.新种名优水果

4831.5亩,全县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达9.14万亩,总产量11995吨,总产值3208万元,同比增长16.19%;新增橡胶2.05万亩,种植面积达14.78万亩;新增造林面积

4.8万亩;创办海南省琼中种牛场和长征什况家庭示范牧场,全县肉类总产量完成4955吨,增长1.5%,牧业产值达8153万元,同比增长9.1%.水果、橡胶、林业、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淡水养殖总产值达2937万元,同比增长9.9%.初步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41603万元,同比增长6.45%;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7620万元,增长11.5%。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积极推进资产重组和技术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放小”工作。制定和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等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进资金,大力发展资源加工等优势产业。通过参股、控股、租赁和兼并等多种形式,将部分国有企业改革为私营企业和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县食品厂利用厂房引进椰海生物高科技蒜精油厂投资办厂,发展势头良好。制药厂恢复了大青根注射液生产线。帮助县水泥厂恢复了正常生产,142名职工的工作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印刷厂转换企业经营机机制后呈现新的生机。私营企业达127家。但该县国有工业企业因历史包袱沉重,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工艺和产品品质未能适应当前市场的要求,生产效益仍较低。预计全县工业总产值5622万元,同比下降9.4%。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643万元,增长25.6%.海榆中线琼中---屯昌路段、县城出口路安居小区、农村电网、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饮水、生态文明示范村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乌石至阳江35KV线路施工和新进输变电工程,解决2个乡镇和3个国营农场用电难问题;新建了齐放广播电视转播塔,建成广播电视接收点92个,有线电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幅提高;加强乡村道路建设,修建乡村道路20条;修建硬化山塘水利24宗;新建农村引水工程16宗,完成改厕680间,新建财政、地税等一批办公楼和商住楼,加快营根、乌石、湾岭、什运等小城镇建设步伐,城乡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明显优化。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形势稳定。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大力组织收入,按照“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在橡胶特产税大幅减收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稳步增长,确保了全县教师、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全县地方财政收入4668万元,同比增长6.3%;全县地方财政支出13013万元(不含上解支出,同比增长15%。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增资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兑现增资额支出1212万元。全县银行年末存款余额完成67941万元,同比增长3.7%;贷款余额完成45312万元,同比增长

5.1%。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营根镇

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营东社区、营南社区、营北社区、升坡村、百

篇三:苗族风俗人情

苗族民俗风情

摘要: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 人。

关键词:民族风情 礼仪 服饰 婚俗 建筑 习俗

正文:苗族民俗风情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 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

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 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

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服饰: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

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 “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习俗: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婚俗: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

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篇四:苗族的民俗风情

苗族的民俗风情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一.苗族的待客习俗

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具有民族特色和别样的待客礼仪和风俗。

1. 包拉总

“拉总”,苗语谓“地搂”,又称“总站”。“包拉总”,苗语谓睡觉。苗家通常在火炕边用硬木板铺成地楼,离地高尺许,此处不准生人随便上去。到苗家做客,若主人没有招呼坐下,万不可再火炕旁凳上就座,因火炕旁是苗家安灵设位祭祖之地。主人请坐之后,须擦掉鞋底上的泥土。晚上就寝时,若主人请“包拉总”,客人不能上床,必须规规矩矩地躺在火炕旁的地毯上。此时,不能说这是“睡地铺”。“睡地铺”苗家叫“包大斗”,专指睡在地上的牲畜。安排客人睡地搂,是让客人同主人的祖先英灵睡在一起,是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2.敬牛角酒

中国苗族待客迎送礼.凡有宾客.主人即以自酿米酒斟满牛角,双手捧着相敬.如果来者是贵客,必须持酒捧案于路口迎候,主人双手将中角敬奉贵宾唇边,客人若不善饮酒,须双手相接,将酒饮尽.敬酒后主人将几根筷子捆成一束,蘸上朱红,在客人额上点一个红印,表示为客人祝福之意.送客之礼与此同.

3.奉鸡心

苗族待客礼仪。苗族人民款待最信任的人,便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人,将鸡心或鸭心奉给客人吃;以此相送,即喻以心相托。但客人不能马上个人吃掉,须按苗家风俗,同在坐的老人分享;以此示自己大公无私,不会有二心,是主人的知己。如果不懂规矩,独食鸡心鸭心,就会受到冷遇乃至被孤立。苗族人认为,鸡心代表人心.以鸡心献给客人,包含着“交心”之意,表示自已的至诚.所以,每有宾客来到,友人一定要宰鸡杀鸭,在宴请客人时,长者或尊者将烹制好的熟鸡、鸭心敬献给客人,表示”同心一意,交

契至诚”.客人接受后,要把鸡心分成苦干份.回赠给在座的诸位尊长.以示自已的心无私,忠诚不二,然后大家才一起食用。

二.苗族人的婚俗

在苗族青年男女经过恋爱情投意合后,父母便为他们选择吉日结婚。但结婚前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却不能见面,俗称"婚前不见面",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这些迎亲礼中,有一张又大又厚的糯米粑粑,它是用25斤到30斤糯米面做成的,足有簸箕大,表示结婚后新郎新娘团团圆圆,丰衣足食。除此之外,苗族还有一些 更易引人注目的特点。

1. 苗族的爱情婚姻是很自由的,苗族人恋爱不用媒,山歌就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他们本是山歌唱出的果实,如今又用山歌来播散爱情。因为情歌互答,谈情说爱的场所多在集市边的溪畔、竹林、所以叫作“赶边边场”。

2. 苗族男女幽会时,往往以草标作标记,俗称“草标幽会”。

3. 苗族姑娘在出嫁前一面个月里,寨上的姊妹们大都自觉而来相陪。她们一边帮赶制衣裳,一边互学苗歌,以便在婚礼上与别人唱歌对歌,这是苗族婚俗中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在苗民聚居区,姑娘出嫁前,多以唱歌来抒发对父母兄弟的、感恩戴德之情:在杂居和敬居区,受汉文化影响,也有以哭嫁代歌的习惯,有些哭七天七夜,甚至达一月之久。

三.苗族的服饰特点

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服饰也有明显的不同。不仅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而且苗族服饰是一种原始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

1. 式样繁多,色彩艳丽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南蛮传》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

2.被誉为“无字史书”

苗族服饰图案是件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应用于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图案背后的意义和由来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感性经验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但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

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四.苗族的饮食习惯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

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1.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在众多苗族菜肴中,以酸汤最为著名,其酸香丰富,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苗族同胞居住于大山之中,山高路远,于是乎家家都有酸菜坛,少的一两个,至多的也有几十个。苗族的酸汤是选取来自高山的泉水和自家种植的香糯酿制而成,因此美味独特,酸鲜可口。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2.酒是苗族人民常用的饮料,所以每家都酿制,酒曲亦多自制。自酿有烧酒、甜酒、米酒、刺梨酒、泡酒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五.苗族的建筑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

1.黑瓦房

黑瓦房通常分五柱四挂、或四柱三挂。木制结构,两侧用竹子编封外糊泥墙。木板房上盖小青瓦,梁柱板壁全用桐油反复涂抹,风吹日晒,乌黑发亮。屋前砌有青石板小坪,搁有农具,风车等,屋前后栽有凤尾竹枫香树或芭蕉林。进门跨过“虎口”是堂屋。正中埋有“龙宝”,堂上供有“家先”(祖先牌位);左侧厢房筑有青石火塘,供炒菜煮饭,右侧厢房摆放家具;左右厢房靠后都摆有两张大床,外用青色蓝色土布大蚊帐罩住。帐内设有壁柜;主人家凡值钱的东西多藏在大蚊帐内。

2.吊脚楼

吊脚楼苗家的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吊脚楼通常分两层,上下铺楼板,壁板油漆发光。楼上择通风向阳处开窗。窗棂花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海、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的谷仓或摆放家具农具。楼上则为主人居室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们绣花、挑纱、织绵、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

所,和土家吊脚楼不同,苗家吊脚楼上楼的梯子一般设在屋内,而不像土家吊脚楼设在屋外。

六.苗族的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历经筛选才世代流传、千百年不变或改变较少,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而直接的表现形式,苗族传统的节日对其民族精神、个体需求等发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开年节和芦笙节,影响比较深远。

1.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芦笙节

主要是祭祀祖先,庆祝丰收。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创造和继承。它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而且也附着历史的痕迹与色彩,表现出来就是更多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传说中的文字却早已失传,每逢节日,就会邀请德高望重的寨头史诗或者巫师口传族源、神话、史诗等历史事象,使子孙后代牢记住祖先的创造和功德。所以苗族的传统节日不仅娱乐身心强化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还绵延了历史,丰富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篇五:海南苗族的狩猎方式

苗族是海南岛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岛以南的山岳丘陵地区,散居于各山麓地带。历史上,海南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非常单一,除了拓荒种植山兰稻米和播种青菜、以及饲养少量家禽以外,渔猎便是他们唯一获取荤食原料的重要生产方式。有史以来,他们一直都以这种生产方式维持生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关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禁止私人持有枪支弹药的政策法规,他们这种以捕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行为才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我今天发表这篇帖文并没有提倡人们去猎杀野生动物的意思,仅在于向世人揭示,苗族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通过怎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去获取猎物的演变过程而已。

所谓渔猎,就是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去捕杀野生禽兽和鱼类,这也是苗族人在那个年代里为了维持生计才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自然法则,并非暴殄天物之过。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繁衍生息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向自然界有所索取。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渔猎知识和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所以说,苗族的男子汉们人人都要学会和掌握好渔猎这门技艺,这不仅是他们自身的生存之道也是苗族姑娘在选择夫婿时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必须的“游戏规则”。

苗族和黎族一样,早期(民国之前)所使用的狩猎工具都非常简单,只有自制的弓弩箭矢、长矛、竹签、套索、陷阱和毒药等,后来(即民国之后)他们才用捕获的猎物与汉人换取枪械弹药等。有了猎枪之后,他们捕猎的过程就更为显得既轻松又容易,所捕获的猎物也就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就把剩余的猎物用盐巴腌制或烘干储藏起来,或把那些在他们眼中看来没多大用处的猎物副产品,如:狐皮、獭皮、黄猄皮(即海南麂子)、熊胆、熊掌、豹骨、鹿茸、鹿胎、鹿筋、鹿膏(胶)等物拿去与商贾兑易更多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或换取货币。

过去,海南苗族人都选择在深山老林里居住,没有固定的居所,频繁迁徒于各山之间,一个地方最多也就住上个两三年,待砍伐完这片山林又移过那座山。他们的生产方式也非常简单,除了种植山兰稻和饲养少量家禽以外,就是靠捕鱼、狩猎维生了。所用的捕鱼工具和狩猎武器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既简单又粗糙。 苗族人捕鱼所使用的工具品种虽然多种多样,但最为常用的传统渔具大致有:鱼钩、鱼篓、撒网、拖网、鱼栅、弹(tán)射箭、毒鱼草等。还有一种就是叫“鱼床”的渔具,这种渔具比较特别,只有少数人会制作使用。有些人捕鱼甚至什么渔具都不用,只是潜入水里徒手捕捉活鱼。

对于不同的渔具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捕获的鱼类也有所不同。苗族人最早使用的钓鱼钩并不是现在这种使用钢质材料制作的鱼钩,而是把铜板(清朝以前流通的铜质货币)捶打琢磨成的。渔线也不是现在这种胶丝线,而是从一种生长在野生棕榈科植物(南椰)身上抽取的天然纤维丝,或用自种的白麻纤维搓成的细丝线,这种人工搓制的渔线在使用前必须涂上一种树脂以防水,而从南椰树身上抽取的天然纤维丝则不必涂抹树脂,它自身就有一层蜡质具有防水功能。这种自制的鱼钩和渔线做工粗糙,在水里目标比较明显,不易钓到小鱼,只能钓些两三斤以上的大鱼。要想钓不同的鱼类所使用的鱼饵也各异,若使用生长在河流沿岸的野生果子为鱼饵,钓到的是一种叫“鮶鱼”的鱼,若使用小鸟小鸡等为

鱼饵,那钓到的便是鳗鲡鱼或河鳖,而使用蚯蚓、虾米为鱼饵,所钓到的则为体型较小的鲮鱼了。

再来说说苗族的捕鱼工具之一 ——渔网。

海南苗族人很早以前就已经学会制作和使用渔网了。最早用于编织渔网的原材料都是取自于天然纤维,如自种的白麻、野生的黄麻等。他们搓制一条用于编织渔网的麻绳需要几个月至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了编织一张渔网,他们往往得备上几年的材料。所以他们把渔网视为最珍贵的家底财产!倍加呵护。当他们捕完鱼回到家后既立即清洗干净粘在渔网上的泥沙,抖掉挂在网上的杂物,晒干水份再涂于树脂,并悬挂于靠近炉灶的地方,保持干燥状态。这样做有两大好处:其一是具有防水作用,不致于被水份浸湿沤烂渔网;其二是涂了树脂的渔网呈半透明状,撒在水里不易被鱼儿发觉等。

古老的网坠子是用天然小石子或粘土烧制而成的,这种网坠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互相碰撞而破碎,后来人们就取铜币熔化后倒入模型内制成铜质网坠子,这种铜质网坠子虽然坚固耐用且不渗水,但制作成本太高。所以,在苗族人看来,认为凡是家有铜质网坠子的必是富贵人家!到了民国后期人们才逐渐改用铅来制作网坠子,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据渔猎经验较为丰富的老辈们说,其实苗族人编织渔网是很有讲究的:开始编织一张渔网时通常选择在农历的初一日,且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于黑暗中凭借触觉和熟练的编织技巧起步渔网的始端,不许使用任何照明工具辅助照明。据说这样编出来的渔网拿去捕鱼,收获就会大大倍增,但在我看来,这也许只是对编织者在编织方面这门技艺的熟练和掌握程度的一种严峻的考验罢了!

渔网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上节已经介绍了古时候苗族人制作渔网所使用的原材料,这一节接着介绍渔网的种类和它的使用方法。

苗族人用于捕捞鱼虾的网具通常有五到六种:撒网、拉网、捞网和铺网,其中捞网就有带把柄和不带把柄之分,铺网也有两种,一种是铺设在水底的,一种是铺设在水面上的。

以下将各种网具逐个介绍它的形状和用途:

撒网,——撒网完全张开时呈站立的锥形,高约三至四米,网底部四周均匀吊着网坠子和网袋,主要用于迅速罩住较浅水位里的鱼虾,作业时单人操作,可网住大小不均的鱼虾。

拉网——完全张开时呈长方形,上部有网纲和网浮子,中间多网目,底部均匀吊着网坠子。所捕获鱼类的个儿大小一致,这完全取决于网目的大小。拉网主要用于捕捞较深水位的鱼儿,捕鱼时可当时作业也可隔夜作业。当时作业是把拉网完全张开放入河水里围住一定范围,然后在拉网的范围内拍打搅动河水,鱼儿受到惊吓四处逃窜时钻入网目而被网目卡住颈脖被擒。隔夜作业是于黄昏时刻把拉网完全张开放入河里,人回家睡觉去,等待天黑鱼儿四处游动觅食时自动钻进网目而被卡住颈脖坐以待毙。使用拉网作业时可单独操作也可双人作业,一般当时作业时,宜双人进行,而隔夜作业时则单人可矣。

捞网(带把柄)——带有长把柄的捞网一般都和毒鱼草一起配合使用,用于捞取中了毒但未完全死亡还在水面垂死挣扎的鱼虾。作业时单人操作。

捞网(不带把柄)——不带把柄的捞网有点像圆形的簸箕,口径大约有80至100厘米。主要用于捕捞浅水位处的鱼虾。使用时,须预先砍下一些特种树的枝叶并捆成捆放置于河边浅水位处,等上一天或更长时间,待鱼虾聚来啃食树叶时,人提着捞网轻轻地从树枝底下伸过去,然后迅速连带整捆树枝和捞网一道提起,并把躲藏在树叶内的鱼虾抖落在捞网里。使用不带把柄的捞网捕捞作业时多是单人操作。

铺网——铺网分为两种,一种铺设在水底,一种铺设在水面上,两种铺网的面积都有三到四个平方。使用铺设在水底下的铺网做捕捞作业时,把铺网铺设在河底,网内放置已经烧焦了的小型动物或炒熟的碎米,等上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待鱼虾聚来啃食网内的食物时迅速提起铺网。使用铺设在水面上的铺网时须熟悉并掌握最佳的捕捞时机,一般于农历的三四月份内下第一场雨时使用。在那段特定的时间里,有一种鱼集体从较大的河流游向小溪涧去排卵繁殖后代。这种鱼在往小溪游去排卵时遇到溪涧里的瀑布也会竭尽全力向上跳跃,人们掌握了这种鱼儿的活动规律后就在瀑布下的水面上铺设铺网,多数鱼儿在跳跃瀑布的过程中都纷纷跌落入铺网内而被擒。

捕野禽工具的种类和使用途

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几种渔具和各自的使用方法,还有鱼栅、鱼篓(笼)、弹射箭、毒鱼草等捕鱼工具,依我看,就无需冗笔赘言了吧。

在这一节里,我们该说到狩猎使用的工具和使用方法了。先来说说苗族人过去用于捕捉野生禽类的工具,最后再谈及猎捕野生兽类的武器吧。

过去苗族人常用于捕捉野生禽类的工具主要有:弓弩、套索、罩网、夹子、粘胶等。这些工具亦都是自制的,有些是一次性的,就地取材随做随用,有些是长期性的,一次制作可以多次反复使用。

先说捕禽首选工具——弓弩:弓弩箭矢属永久性武器,具有制作容易、使用简单、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射杀体型较大的禽兽,使用时蹲守在长满野果子的树下,等待飞禽来啄食野果时瞄准发射。用于射杀体型较大的野兽时,箭头必须涂抹上一种叫“见血封喉”的毒液,否则会被野兽带着箭矢逃遁而白费劲。用于射杀体型较小的野禽时则不需涂抹毒液。

用来捕捉野禽的套索有两种,一种是套爪子的,一种是套颈脖的,两种都是一次性工具,就地取材,现做现用。套索主要由弹杆、活动杠杆、机关、固定架和绳索组成。套爪子套索的制作方法是:把绳索的一头绑在固定架上,一头绑在弹杆上,中间留个打了活结的圈套平置于活动杠杆上,当野禽落在活动杠杆上时触动机关,弹杆弹起带动绳索勒紧打了活结的圈套套住野禽的爪子。套脖子套索的制作方法跟爪子套差不多,只是圈套子是垂直而已,制作完毕即放置于野禽经过的路上,待野禽的脖子钻入套内触动机关,弹杆即刻弹起。

罩网——用于捕捉飞禽的罩网形状跟渔网差不多,有时也可以用渔网代替。捕捉飞禽时完全张开架设在开阔平坦的地面上,地上放置鸟禽喜爱的食物,待鸟禽钻到网下啄食食物时,人立即拽动绑在撑杆上的绳索,罩网失去支撑随即塌下来罩住鸟禽。这种罩网只能罩住体型较小的鸟禽,因为体型较大的禽类警觉性太

高不易罩住!

夹子——用于捕捉飞禽的夹子也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一种是用竹子做的,构造相差不大,都由弹杆、夹片、机关、活动杠杆和固定架组成。使用时架设在野禽经常活动的地方,当野禽自由活动时触动机关而被夹住。这种夹子也可以用于捕捉小型兽类。

粘胶——粘胶也是苗族人常用的捕禽工具之一,这种粘胶是用一种天然植物提炼的。使用时涂在长满野果的树枝上,待鸟禽飞来光顾野果时既被粘住,越是挣扎就粘得越多,直到无法动弹而被擒。但是这种粘胶只能粘住体型较小的飞禽,体型大的飞禽劲儿也大,当飞禽的劲儿超出了粘胶的粘度时就容易逃脱。 猎捕野兽的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旧时海南苗族人常用于猎捕野生兽类的工具主要有:弓弩、陷阱、套索、竹签、火药枪(近代)等。

苗族人使用弩箭射杀较大的野兽时,箭头必须涂抹上一种叫“见血封喉”的毒液,当野兽中箭时毒液通过伤口的血管迅速流入心脏而死。

使用陷阱捕捉野兽时,在野兽经常活动的地方挖掘一个底径比口径稍大,高约两米以上的陷坑,坑口架几根细棍子并盖上树叶,再在树叶上轻轻地铺上一层干松的浮土,陷阱就做成了。陷阱所捕获的猎物都是活的,要提取它,得用石头砸至死才能提取。

套索也有两种,一种是套脚的,一种是套脖子的。跟套野禽用的套索结构相同,只是所使用的材料都比套野禽的套索大得多。

使用竹签捕捉野兽时,选用最老的山竹子削出一头非常尖锐的锋芒,倾斜约40—45°角插在野兽经常活动的地方,锋芒部分朝上呈半圆形摆开,通常须摆放两到三行(háng)且高低参差不齐,制成竹签阵。再在竹签阵内设置一个触发器,触发器由横置的弹杆、拌绳、触发机关等部件组成。当野兽进入竹签阵内触碰拌绳时,拌绳带动触发机构,横置的弹杆迅速弹回,打到野兽身上,野兽突然受到击打而惊吓,慌不择路奋力奔跑,一头撞在竹签阵上,被锐利的竹签扎入体内各处千疮百孔而死。

苗族人用于射杀野兽的猎枪是近代才从汉人那里买来的,主要是以黑火药为动力的粉抢,所使用的子弹头呈圆球形,有铜质、铁质、铅质弹头等。这种猎枪的杀伤力很大,可以一枪毙命,但响声也很大,如果一枪不能击中猎物,就会吓跑猎物,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同时放入几粒或几十粒子弹一起击发,这样,命中率就大大的提高。这种猎枪具有使用范围广、操作方便、打击效果好、捕获率高等优点,而倍受人们喜爱。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猎枪作为一种危险性武器被政府悉数收缴,从历史舞台上永远消失了!

苗族人狩猎的几种方式(最后一讲)

苗族人狩猎时分为单独行动、结伴而行、集体围捕等几个方式。无论是一个人单独行动还是集体捕猎,他们一般来都选择在农活比较稀疏的时候进行。 一个人单独捕猎时,通常采用蹲守、跟踪、下套、设陷阱等方式进行,所获得的猎物就独自带回家里一家人享用,有时也会分一点给邻居亲戚们共享。如果

海南苗族姑娘

捕获的猎物较大时,一两顿也吃不完,他就拿来放在坛罐内腌制成酸肉或晒成肉干,以备农忙的时候没空捕猎时享用。

结伴而行的打猎方式通常以三至五人为伍,一般采用跟踪、围捕等手段进行。无论工种与功劳,所捕获的猎物平均分配,不存在以劳计酬之别。

苗族人的集体捕猎方式多用于围捕,人数不限,无论是纯爷们还是全村的男女老少,个个都可以参加,人人有份,所获猎物人均一份,就连背负在娘背上的婴儿也算一份。农历的五月至九月为最佳围猎期,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是海南的雨季,山里的泥土湿润松软,野兽所到之处都会留下深深的脚印,很容易辨别猎物的活动踪迹。围猎时,扛枪的爷们悄悄地进到发现存在猎物活动的地方,把整座山头或峡谷围成一个包围圈,手无寸铁的孩童或妇女们则分成两三组深入包围圈内大喊大叫,当野兽受到惊吓时便会向外突围,被围守的扛枪的爷们举枪击毙。这种集体狩猎方式一般都收获颇丰。

作者:海南省保亭县什赤村 李 杰

2014年8月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