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14 07:22:49 高中作文
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高中作文

篇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发展

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前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面对种种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应该真正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发展。

(1)树立生态自然观念

首先要树立起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其次要树立起自然有限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

三是要树立起自然伦理观。所谓自然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

(2)生态自然观中人与自然关系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式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腊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主张,都表达着人与自然本质同一的看法。古人的这种人与自然一体的人性见识,导致了“万物与我

齐一”和“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与自然宇宙保持和谐一致。

人作为人的存在,不像动植物那样直接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也不是直接成为其他生命表现它自己本质的对象,而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思想家、哲学家思考的最墓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劳动是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控制。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既要归结于人是自然存在物,更要归结于人所具有的特性,即能动的自由自觉性和实践性。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第三,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只有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基于此,为了解决现代社会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大变革”的历史任务,强调“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理想和解”。 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也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损害自然就是损害自己。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统一体。

(4)科学发展观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处理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之一,它和其它五个特征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必将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经济无从发展,人民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上清洁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自然规律办事,科学地利用自然,使之长久地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生产方式。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核心,紧紧围绕两条基本主线展开,一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二是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这与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二者都强调通过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列解决方法

一.植树造林,故土养土,伐木需植树。植树造林,可以故土养土,慢慢解决过度地砍伐树木造成的森林快速减少、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建立伐木需植树的机制,规划好木材砍伐区,砍一棵树,则要种植一棵新的树苗,这样,可以缓解自然的压力,并能够在几年、十几年时间,恢复原来树林的面貌。

二.禁止虐杀珍惜动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些动物濒临灭绝,不单单是因为物种进化,更大的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它们原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加速了它们的灭亡;又或者是因为人类对其的过度虐杀,使得它们的数量快速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要禁止虐杀珍惜动物,严禁高价买卖珍惜动物。

三.废水废气的排放需经处理方能排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废水废气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充斥着自然界,污染着自然界,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要严格规范废水废气的排放,必须经过严格合规的处理,才能排放到自然界,才能避免进一步污染。

四.垃圾分类回收。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很好的一个途径!

五.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人类每时每刻都消耗着能源,对能源的需求很大,所以,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是势在必行的!

六.城市规划要得当。城市发展过快,城市建设用地的大量开发,使得原本就不多的森林、植被大量减少,动物们的居所被大量占据,不少动物就是因为生存环境的减少而面临灭绝的危机!所以,城市规划要得当,人类的居所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要和谐分布。

七.海洋开发需适当。人类上天、下地,进行着人类的探索,而海洋,无疑是另一个探索的圣地。神秘的海洋,丰富的海洋资源,都吸引着人类去探索、去开发,可是,在开发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开发,污染了海洋或者是造成海洋的破坏,最终迟到苦果的,也是人类自己本身。

八.制定严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对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开发,先以有很多法律条文,可是,对于更加细致的、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仍然要加强立法,并依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实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九.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渲染环保氛围。公益广告的大力宣传,为环保工作做了很好的推销。而且,人人环保、人人参与,全人类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结语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职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篇二: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当今社会,人们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管如此,人与自然仍然没有形成和谐的发展关系。对此,各国政府都出台相应政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国,科学发展观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这标志着我国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实,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很多理论。《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从道的层面看,人与万物乃属于同一家园,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系统。人类对自然系统所作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影响该系统。我们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其他物质和地球,去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其次,要懂得尊重自然。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然,老子的观点中带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的不少思想在今天对我们的实践仍有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即,以“自然”的方式发展。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

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其次,我们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习惯。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向人类提供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解决生产和消费需求。要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无限制的掠夺自然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减少和破坏,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不仅实现不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更谈不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这时自然就能够成为人类的挚友,为人类创造幸福,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博大和优美。

我们还要采取相应措施去挽救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避

免其他的危害。如,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有:

一.植树造林,故土养土,伐木需植树。植树造林,可以故土养土,慢慢解决过度地砍伐树木造成的森林快速减少、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建立伐木需植树的机制,规划好木材砍伐区,砍一棵树,则要种植一棵新的树苗,这样,可以缓解自然的压力,并能够在几年、十几年时间,恢复原来树林的面貌。

二.建立和保护生态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些动物濒临灭绝,不单单是因为物种进化,更大的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它们原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加速了它们的灭亡;又或者是因为人类对其的过度虐杀,使得它们的数量快速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三.废水废气的排放需经处理方能排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废水废气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充斥着自然界,污染着自然界,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要严格规范废水废气的排放,必须经过严格合规的处理,才能排放到自然界,才能避免进一步污染。

四.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人类每时每刻都消耗着能源,对能源的需求很大,所以,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是势在必行的!

五.制定严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对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开发,先以有很多法律条文,可是,对于更加细致的、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仍然要加强立法,并依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做到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实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渲染环保氛围。公益广告的大力宣传,为环保工作做了很好的推销。而且,人人环保、人人参与,全人类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的拙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整个人类的工作,因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是渺小的,但当我们每个人都去行动,都去落实,那将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意,希望每个公司都能在注重利润的同时多关注自然。总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职责。我们要永远记得,自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

篇三: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自然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对各种生物的生长有重大的意义,尤其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过分看重经济的发展,已对大自然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大自然正面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问题,这给各种生物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地威胁。因此,为了使人类子孙后代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早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不停的演变中。这种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即原始的农耕文明阶段,人与大自然是相对亲近的,人类从属于自然;第二阶段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天人相分并对立”阶段,即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这一阶段以人类大规模地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为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走向疏离;第三阶段是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谐的新“天人合一”阶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阶段呈现出人对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某种程度的复归。

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在我们经历了禽流感、非典、海啸、地震等天灾之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如果说“禽流感”、“非典”等是自然对人类微观方式的警告,那么“海啸”、“地震”、“沙尘暴”等则是自然对人类宏观方式的警告,这些天灾都可能毁灭人类。人类的科技发现、发明与发展,可能会降低天灾带来的危害,但不能根本消除这种灾害。人们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于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面对如此多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着手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真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于国家,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要从制度上构建保护自然的屏障;对于企业,要合理处理生产废料和污水,要有长远发展眼光,切实做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于每一个人,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并做好保护自然的宣传工作,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

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人类要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并确实做到保护大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使人类文明继续延续下去。

篇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复习学案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重点复习及单元测试题

教师寄语:人类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相互依存,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与大自然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

知识梳理

1.怎样鉴赏自然风景?

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2.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哪里?

①自然物种在减少; 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的破坏; 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自然物种减少原因及其危害性?

①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②危害: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

★4.环境问题

①含义: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②主要表现:水土流失、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

③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怎样关爱大自然?

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7.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

①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同的家园。②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善待我们。

8.怎样善待大自然?

①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9、为什么要美化大自然?

①大自然为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但随着当今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天然之美显得越来越珍贵。

②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要行动起来,美化大自然,使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处处充满美。

10.怎样美化自然?

①美化自然就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②美化自然就要保护好自然景观。

11.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②要遵守人与自然的法律规范,依法保护大自然。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核心地位。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

主体。

★13.青少年如何依法保护环境?

①增强环境意识,树立环保观念。②积极学习环境科学知识,了解我国的环境国情,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例如: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乱砍滥伐森林、不乱扔废弃物、爱护花草树木、参加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做好家庭和学校卫生工作等。④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⑤要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

★14.设计一句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①保护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②打造一方净土,共享一片蓝天。

【强化训练题】

1、感受大自然之美

2、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3、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

4、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一、填空题

1、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是____,二是_____。

2、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____、_____、_____,还要发挥人们的_____。

3、环境问题是,它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_____,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_____。

5、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___,是生命的_____,是我们____。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需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_____、____、____,还需要______依法保护大自然。

7、目前我国已形成以_____为基础,以_____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8、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法保护环境,不仅是______的责任,也是_____的义务。

二、单项选择题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审美要注意( )

A.距离 B. 角度 C.时间 D.想象力

2、物种的减少对人类的影响是( )

A.减少人类的食物来源 B. 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C.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D.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 人与自然已经和谐

C.破坏自然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 D. 保护环境必然要停止对资源的开发

4、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 )

A.宪法 B.环境保护法 C.土地管理法 D.水污染防治法

5、分析右边的漫画《奖品》,可以看出( )

①我国还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②明星企业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③任何企业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提高企业效益,必然造成环境污染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提倡重复使用绿色、环保、衬用性购物袋。回答6-7题

6、近日,乌市有关部门举办了环保布袋设计大赛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一些中小学生也参与了这项活动,部分学生的环保布袋设计还颇有创意中小学生参加这一活动( )

①表明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是没有年龄限制的②表明只要专心创意设计,就能成为创新型人才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杜绝浪费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绿色消费观念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下列属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是( )

A.崇尚节俭,不花一分钱

B.追求时尚,只要流行就一定要买

C.摒弃物欲,注重精神需求

D环保购物,实现可持续消费

8、为了进一步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2007年6月,广州市政府颁布了禁止捕猎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并规定了5年的禁猎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 ) ① 不食用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② 勇于查处违反禁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③ 积极举报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

④ 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与地球上的动物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巨化合成氨厂通过技术改造,对高温气化炉碳黑水进行热能回收利用。据初步测算,一年就可以从废水中“捞”出百万。这说明( )

①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②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密切相关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国务院?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ⅰ豆赜谙拗粕凼褂盟芰瞎何锎耐ㄖ罚笞?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种做法( )

①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 能完全遏制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③ 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 ④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

1、材料一: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袋已经“诞生”一百多年了,塑料袋的发明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它在某次评选活动中却被评为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二: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指出,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否则,将受到最高1万元的罚款。

(1)你认为,塑料袋为什么会被评为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2)据报道,在“限塑令”正式实施之日,有些商场为了招揽生意,仍然在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请你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商场的这一行为。

(3)为了使国务院的“限塑令”得到有效实施,请你提出两点以上好建议。

2、潍坊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城市环境“四季出彩、三季有花”;燃气公交车绿色环保;路灯高效节能;风力、秸秆发电项目成功开发;技术落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被改造或关闭,工业园建成“生态科技园”,大力发展服务业,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形成。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市这样做的意义。

(2)下表是你校“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活动的个人行动方案(部分),请你填写

活动阶段 我的具体做法(每个阶段至少2条)

宣传发动

行动实施

献计献策

3、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从2008年前春季开始,部分学科免费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并组织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发言: 小清:本教科书不就那么几块钱吗,还循环使用干什么?我宁可买一本新的! 小洁:别人能使用新书,要我使用旧书,这不公平!

小玲:循环使用,值得提倡。但是我觉得需要一些保障措施,使每个后来使用者能用得放心,用得顺心!

(1) 请你向小清解释教科书循环使用有什么现实意义。

(2) 你如何说服小洁改变“不公平”这一想法?

(3)为了使每个后来者用得放心、顺心,你觉得作为使用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4、材料一: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材料二: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泉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泉州将打造海湾型生态城市。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

(2)请结合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谈谈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3)为把泉州建设成为海湾型生态城市,你在“节能减排”方面能做些什么?

5、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井于2008年( )月( )日起,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市插开始实行塑料袋( )使用.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减少使用塑料袋.

(1)完成材料中的填空.

(2)塑料袋使用这么方便,为何要限制使用?

(3)在日常生活中,做为中学生的你能依据此项规定做些什么?

(4)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对“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进行简要评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