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记中秋节,作文周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28:10 体裁作文
记中秋节,作文周记体裁作文

篇一:中秋节(周记)

2014.9.8 星期日 天气:晴 早晨,我刚刚起床,人就异常兴奋。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妈妈还有我就一起到超市买菜,月饼等食物。下午爸爸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杀鸡,杀鱼,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乐乎。

吃晚饭的时候,我埋头吃饭,简直有点狼吞虎咽似的。不一会儿,我就第一个吃好了饭。我马上去做好了赏月的准备工作。

等啊等,我始终没能揭开月亮神奇的面纱。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月亮怎么还不现出真面目,我想一睹书中所说:多么圆,亮,大,美丽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询问家长,原来因为今天的天气原因,没能如我所愿的看到中秋节的月亮,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

篇二:中秋节的作文

中秋节的作文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我们迎来了上中学以来的第一个中秋佳节。

原本打算好好赏一赏月的,我家楼顶是最好的赏月场所。可是原计划糟到暗算,学校在中秋节那一天,突然传来了一个不知是好是坏总之破坏了我原来计划的骇人消息:按上级领导规定,中学生中秋节将在学校度过,晚上6点30分到校组织看露天电影《走进毛泽东》,全部学生自带报纸“席地而坐”。我们一听,全部傻眼了。接着,发出一声声叹息:“唉——”“真讨厌——”刹时全班变成菜市场。

可再怎么叫也没办法,我们当即决定:既然如此,就要使这个中秋节过得别具一格。于是,我们便密谋了一个开心的“赏月计划”。

中秋节晚上,我“密谋”的要求,带了一个双黄月饼。呵呵,着不是单我一个人吃的,是……哦,My got,不能说,说了这个计划就完了。

一到校,刚好六点半。我们在愤骂声中勉强坐下后,便把报纸连接铺在一起,那时准备用来放月饼和吃月饼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们将在这里一起吃月饼!

一开始,我们混混沌沌地看了一点电影,然后就是挤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齐抬头望月。呵,月亮呈红铜色,活像月食发生了。圆倒挺圆,只是……这颜色也真倒挺另类。不过,我们的计划也很别样,也就不计较这么多了。红月亮就红月亮,月亮还不一个样,颜色的差异或许会更具吸引力。

八点种悄悄地来临了。这是我们吃月饼的“神圣时刻”。徐倩华、钟伟、我、李澜涛各自带了一个不同的月饼来吃,恰好凑成一盒多元素月饼——白莲蓉、哈密瓜、双黄蓉、五仁香。我们兴致勃勃地切开一个又一个月饼,六七个人围成一圈“品尝”四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气氛热热闹闹,轻松搞笑。边吃又边看电影,还在“赏月”(实际上就是随意看一眼,没有多少人认真看它)。班长陈秀烨发话了:“我们吃得这么开心,不妨把廖韶婷的双黄给老师吃吧。”不愧是班长,我们举双手赞成。如果老师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那岂不是“皆大欢喜”?因为“快乐也是一种传染病”,把我们闹翻天的快乐通过一个小小的蛋黄月饼所传达给老师,希望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过个开开心心的中秋节。

这个中秋节十分特别,这或许是上中学的第一份“友谊加固礼”吧!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

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篇三:以周记为载体 写生活化文章

以周记为载体 写生活化文章

作者:胡林艳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记中秋节,作文周记)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10期

摘 要:丰富的生活积蓄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写周记,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事物。以周记为载体,培养写作兴趣、良好的观察习惯、正确的阅读方法、撰写阅读感受,用笔描绘多彩的生活。

关键词:作文现状;周记;素材

目前的作文现状是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要么苦思冥想,写不出一句话来,要么文章空洞记流水账,要么干脆抄袭应付了事。作文课成了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课。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有效地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写出生活化的文章呢?针对自己的课题研究,联系平日教学实际,我觉得可以从指导学生写好周记为载体入手:

一、以周记为载体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周记是学生生活的仓库,是学生习作的田野。作文的质与量具有密切关系,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作文要写得真实、具体、深刻,观察就得准确、词汇必须丰富、立意必得新颖。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好似源泉,文章恰如溪流,只有源泉丰盈了,溪流才能源源不断地流淌,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生活中多是些平淡零碎的小事,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才能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

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并与周记紧密结合。比如,端午节到了,我就让学生以端午为话题写一篇周记;中秋节到了,让学生以中秋为话题来写周记;学了《背影》我则让学生以《难忘的……》为话题,留心观察,细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等。让学生及时地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在生活中自由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养成写周记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以周记为载体,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领域,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必须让学生把目光放远,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使作文生活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坚持写周记,记录周围的人和事。内容灵活多样,可以写自己和别人的事情,学校内部的新鲜事,也可以写家庭或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对周记记的内容、篇幅、形式可以做一些限制,有目标地去写。学生置身于社会之中,从观察中获取知识和素材。

教学中经常为学生创设情境,拟定一些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让他们练习。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作文兴趣。另外,对优秀的习作推荐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在班级中展示,为学生展示自己创造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兴趣。

三、以周记为载体,指导写作的技巧

指导学生作文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组织了活动,也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了,但临到作文时,总会有一些学生依旧不知所云。这是学生认识分析能力欠缺的结果,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多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中,学生会有许多感叹和疑问。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二要经常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通过思考去解决问题,并逐步养成这样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三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思考方法的指导,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时,备课之前,恰逢中秋节即将到来,我布置学生利用中秋假期,体验与家人一起过中秋的其乐融融,观察周围人过中秋的事情,搜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风俗习惯、有关的诗文名句。回来之后,我把学生周记中记录的有关内容作了整理,做成幻灯片,让学生讨论本次周记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然后确定哪些内容可以详写,那些内容应该略写,还有哪些内容完全可以不写。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再有详有略地记叙。这样,在此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周记。

四、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不可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因此,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

农村学生家长大部分在外打工,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对教育子女缺乏科学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把课外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其次,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这是学生作文创作的材料宝库。第三,创办班级图书角,互相传阅。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样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了素材,培养了能力。另外,这些都是优秀的范文,收到了以读促写的功效。同时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方法到位。第四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长此下去,学生有了习作的素材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时自然妙笔生花。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就习作教学这方面而言,我会一直坚持让学生写周记,以此为载体,在学习与反思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身心发现美,体验美,用笔描绘多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延生,刘红梅.作文如何生活化[J].教育论坛,2010.

[2]强洪权.原汁原味的绿色作文.基础教育,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城头中学) 编辑 段丽君

篇四:关于中秋节的作文精选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精选

小学生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来了,人们都在欢天喜地的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而今天正好是我姨妈搬新家的好日子。

我迫不及待的来到姨妈家,新家真的好漂亮,像宫殿一样。而更吸引我的是那一盘盘丰富的美味佳肴,馋的我直流口水。全家人一起吃了餐热热闹闹的团圆饭,纷纷来到了阳台上,吃月饼、赏月。妈妈说:“这月饼不光好处,作用可大着呢!古时候,朱元璋大将军把起义的消息藏在月饼里发给大家,最后取得了胜利。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庆祝这美好的日子。知道了中秋节的由来,我不由得抬起头,仔细地观察月亮,今晚的月亮姐姐漂亮的就像个新娘子,格外的引人注目,就连她的好朋友白云和星星都不知道躲到哪去了,整个天空就像月亮姐姐盛大的礼堂。月亮尽情的释放它的光芒,把大地照的跟白天似的,美丽极了!

多么香甜的月饼!多么美好的夜晚!我祝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样开开心心,团团圆圆!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记得还在上初三的时候,那天是礼拜五的作文课,我们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也姓孔的语文老师走上了讲台,他告诉同学们因为快到中秋节了,因此这次的作文就是让每位同学写一篇有关度过中秋节的散文,题目自拟,但必须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深长的意味。

于是我开始挖空心思组织我的中秋节作文。因为我知道自从那次我的游览我们当地吕庄水库的散文被孔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番点评后,我的作文就再没有被 孔老师表扬过,不仅没被表扬过,而且作文分数从开始的90多分一直在直线下降,尤其那次孔老师让我们在学了一位明代小说家写的小说后,让我们对那篇小说进 行续写,由于自己没有一点这方面的生活与感悟,因此虽然写的花团锦簇,但到底只得了64分的低分,让我极其不爽,于是想借这次让写大家都熟悉的中秋节打个 翻身仗。

在 当时,自己对于中秋节的印象其实也只是自己与妹妹在农村的窑洞里与爷爷一起度过的经历,我知道每次中秋节爷爷敬献给月宫嫦娥的主要就是西瓜、葫芦枣、石 榴、核桃、苹果与自制的月饼等,而且由于家园的四周都是悬崖、高墙与长树,因此银白的月亮也只有过了晚上11点以后才能够看到,而这时的月光也才挤满了院 里角角落落的花花草草,让人感觉一片仙境的气派。于是我就把这怎么祭献,怎样的感受,怎么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仍然很开心的过程都用优美的语言表述了出 来。

但是这次的作文分仍然不高,只有72分,只见孔老师的评语还是说没写出不一样

的中秋节与不一样的感受,通俗地说就是写的还有些人云亦云的味道。

那 次刚好有事,就走进了孔老师的办公室。顺便我就与孔老师说起了我的那篇有关中秋节的作文,希望他多给我些指点,多给我些批评。孔老师说要把大家都熟悉的中 秋节写出彩来,要注意下面几点:一、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因此写中秋节的文章就要着重在团圆两字上做文章,而不是我的文章中那样只是月圆,而没有团圆; 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有限,因此无论写什么文章不能只在自己经历过的东西中去搜寻素材,而是要学会“拿来主义”,把他人的经历进行自我演绎,只要能够 说明一个道理而且感人就行;三、要有广阔的阅读,要会活学灵用,你那篇写游览吕庄水库的文章之所以写的好,与你借用了课外看到的高尔基与显克维之写水面的 文字有很大关系。孔老师说完,我连连点头,尤其是那篇游历散文,我还以为老师没看出来呢?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后来,我把那篇中秋节散文重写了一次,而且在我上高一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杨老师有一次也让大家写一篇有关中秋节的散文,我就把初中写的改写了一下,还得到了杨老师的表扬。可惜的是,那时的作文到如今到底没留下底稿,只留下了一段记忆。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赏析:中秋赏月

淡淡的月光悄悄踏入窗口,静静地照在我的身上。我倚在窗前,月亮那么圆,那么亮,光芒那么柔和,我仿佛看见了一位长发飘飘的仙女带着玉兔在月亮上散步。她衣袖一挥,月亮不见了,我急切地搜寻着。忽然,月亮又现身了,慢慢地月亮化成了爸爸的脸,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我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通常两个月回来一次,而且回来也才休息两三天,就又匆匆出门了。今年的中秋节,爸爸照例没回来。中秋节,本是家人团聚的快乐场面,可我家却显得冷冷清清。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望着夜空,竭力不去想爸爸。天空中没有一颗星星,只是孤零零地挂着一轮独自散发光芒的月亮。我又情不自禁想起了爸爸,他单独一人在外,一定也很孤单吧!他会不会也在想我们呢?爸爸虽然是为了全家人的幸福,可节日也要回来看望一下亲人吧?我不禁埋怨起爸爸来。月光朴实无华,我感觉它似乎在替天下人不能相聚的人们哭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忍不住拿起手机,“滴——滴——滴——,你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候。”我挂断手机,哎,爸爸一定又在忙了吧?

中秋,中秋,本来是很愉快的日子,可是——我使劲咬了一口月饼,嘴是苦的,咽到肚里,心是苦的。我的心在悄悄流泪,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跟我们一起过个中秋节啊?

精彩语句分享

▲天上的月亮,好像一个黄橙橙的大月饼,怪不得传说中天狗会吃月亮,一定是月亮的味道像月饼一样美味,才让天狗经不住诱惑而吃月亮的。手上黄灿灿的月饼,散发着有人的香味,真忍不住想咬一口,可又不忍坏了那黄晕的满圆。

▲是谁唤走了月亮?原来是那些远在他乡的工人们。

▲深山里,月亮将许多思念带给了他的父母亲。

▲也许是月亮的关系,月饼的味道可口起来,整个人也兴奋起来。

▲(月亮)白白胖胖的,是太贪吃了吧?

▲月亮又在想谁?几百年前地李白又在想谁?

▲我终于明白了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情,那是一种想回又不能回的痛苦,一种想团圆不得团圆的辛酸。

▲我们知道,中秋的月儿是不会辜负大家的,似乎月儿听见了我们的心声,一阵微风吹散了乌云,月亮的光芒又笼罩了大地,温柔的月光如纱如帘,倾泻而下,抚摸着我们。我们的心暖暖的。

文章赏析

顾名思义,“中秋赏月”,题眼在“赏”,因此文章重点应该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月景;二、赏月的活动。多数同学出现的问题是集中笔力写“月亮”,而赏月的活动则太少。对月亮的描写肯定很重要,而且应该作为文章的重点,然而这都应是“赏”的结果,因此赏月活动的叙述也很必要。赏月的过程不仅有月景,肯定也有故事,有生活情趣,文章的中心也往往从这里表现出来。当然,只是记叙赏月的活动,没有月景的描写也是不行的,因为月景是赏的结果,赏得怎么样,得通过月景的描写表现出来。因此,局限于月景,或局限于赏月的活动,都是不妥当的。

第二个问题是不能为了赏月而赏月,得表达一定的感情或思想,写文章总得有一定的目的。多数同学文章只停留在赏月或月景的描写上,仅此而已。月亮的描写有不少精彩之处,很多想象也很奇特,但是由于缺乏统摄全篇的“神”,因此至多也只能算是一些散落的珠玉。也有个别同学做得比较好,由月亮的努力发光,想到人如何的克服困难;由月亮的圆缺想到对待人生缺憾的态度;由中秋的团圆怀想自己的亲人。由于有了明确的中心,文章便有了神,因此这些同学的文章明显要高一筹。在这些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由于是赏月,因此情景的再现也很必要。中秋赏月,总是有一种宁静、晶莹的氛围。因此,文章需要营造一种情景,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李炳如在作文中写道:“我就这样,站在窗口呆呆地凝望着,周围静得像一潭水,一声鸟鸣便会惊醒一切生灵似的,我那在喧嚣中徘徊已久的心也融入了那一缕缕月光中,慢慢沉静。和我一样醉在这月景中的人一定不少吧?可能就是这皎洁的月亮抚平了人们的焦躁,在这静谧的光影中,忘了世界,忘了自己。”在这种情景交融的叙述和描写中, “赏月”二字得到了淋漓表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