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灵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8:58 高中作文
篇一:读《心灵的感悟》有感
魏书生老师是一位用心生活的人,更是一位用心教学的好老师。《心灵的轨迹》一书,收集了魏书生老师1981年至1995年十五年间的330余篇日记,事例生动丰富、语言平实流畅、情感真挚淳朴,流露出一个用心的教育者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情感痕迹,给我这个即将步入教学生涯的人上了撼动心灵的一课,这本书作为日记本身的随意而发、洋洋洒洒而书,使我更多的明白了作为一个教育有心的好教师是如何让自己成长和使孩子们进步的!
“同一块地,不同的农民种,结的果实的数量和质量,却有不同。
同一类种,虽撒在同一块地,但由于不同的人来催芽育苗,那苗的壮、弱也能有很大的差异。
同一类苗,植在不同的地上,或地虽同而园丁不同,最终开的花、结的果绝不是相同的。有的等不到开会就枯萎了,有的则结出极丰硕的果。
学校像地,学生像种子、像苗,校领导、教师像农民、像园丁。”
不管是农民还是园丁,要想培育出好果子,都应用心、真心、耐心。
首先,教师工作者应该先用心。 “教师的着重点不应该仅像食品厂的推销员那样,仅以把食品卖出去为己任,而
应当像保姆,以考虑学生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都非常注重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却很少停下繁忙的脚步思考一下,我们的方法和方式学生是否从心底里喜欢?我们的教学真的摆脱了“填鸭式”吗?我们反复强调的诸多道理是否真正到达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往往,学生没做好,我们会说学生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用心,而我们自己呢?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用心反思的。
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够真心。同一句话,为什么说的语气不同,学生在心理上接受的程度不一样?同一名学生,为什么在甲班学习成绩就好,到乙班就不好了?同一个班级,为什么甲老师教育就乱的不可收拾,乙老师一接班就井井有条了?教师永远不能把学生看做一个整体,而应该看做进步与落后、善与恶、勤奋与慵懒的统一体。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教师就永远不会和学生对立。他就能时时处处向学生的脑子中寻找助手,然后扶植这个助手,向那黑暗的一面进行斗争。 除此之外,教师要经常整理自己的思路,整理素材,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又用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就能从容不迫地做出成绩来。
最后,教师对学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教师的任何教育工作,都应该建立在启发学生脑子中积极一面的基础上的。 不少用批评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启发学生思
索,现在不少学生都有 “还有5分钟了,我什么都干不成了”,“来不及了”这样的心理,往往觉得5分钟什么也做不成的人,常常觉得“离考试还有5天,来不及了”、“离升学还有50天,来不及学了”,这一心理暗示无疑是懦夫懒汉的心理习惯。对待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就要对学生有耐心,然后帮其建立起一种“在这5分钟内,我要尽可能多的做事”的思维习惯。而不是过于激励,因为这样只能一时奏效,时间长了,即可变为学习的障碍。
《心灵的轨迹》中,魏书生老师日记中的每个例子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从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看到魏老师对教学工作多年如一日的耐心。小学教育家陶淑范有名言:“教师要有耐心,要有20岁的尽头,60岁的修养”也就是说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有20岁的时候意气风发。对教学事业充满热忱,对学生怀有耐心,始终需要以20岁刚走上讲坛时的严谨精神和热情态度对待教学事业。还要有60岁的修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从思想和行为上不断总结改善,甚至是完善自己的脾气性格,在岁月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每一批学生都是新的,教师的知识宝库也必须及时更新、补充才能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新知,说起来简单,这同样是一辈子的工程。
篇二:心灵管理读后感
心灵管理读后感(一)
书,我确实还没有读完,也不知道未读完就写读后感合适不合适,只是觉得我应该写一写,记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跟着老师读书,稻盛和夫——《心灵管理》。
我平常不太会去看这类的书,觉得只是在讲大大的道理,不切实际,还不如去看小说,找点乐子。而且我一直都奉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理念,平常都不太爱读书,经常往外面跑,只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书才会很认真的去读,其他的书,有的看过了就忘记了,有的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了??
《心灵管理》也是闲暇的时候会看一下,但是看不久,看了几页就会做其他的事情,这也是我还没有看完书的原因之一。
书还没有读完,我就说说已经读了一部分的感受。到目前为止,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做自己”。我们不需要想别人想的,做别人做的,喜欢别人喜欢的,我们只需做好自己。通俗一点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跟随自己的内心,只要你心无歪念,而且有利他大于利己的心,你做出来的事都会是美好的,即使有时候有的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但是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别人”都是浮云。
感悟可能不够深刻,但这是我真真切切从书上学到并落实到实践上的。从小到大我都是特别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评价。上了大学之后,好一点,但还是会在意其他人的各种意见。举个例子,前阵子处理班级的一些问题可能不够到位,事情做得不够好,从别人那里得知班里的某些同学对我有意见,从知道这个消息那一刻起我就闷闷不乐,想着他们原来这样看我的,怎么办?怎么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怎么才能弥补呢?就是整天想有的没的,连上课也没有心情了。一两天之后就去读书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问题,然后联系到要做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最后就联系到最近发生的事情,其实我自己已经尽力把事情做好了,真的是尽了自己的能力,我不必懊悔,结果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其他人喜欢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反正我无愧于心。就是这样,整个人豁然开朗,轻松多了。
最后,我对自己的两次无故缺席读书会也进行了反思。首先我必须承认自己是做错了,态度不端正,过于随意,不去读书会招呼也没有打一个,不过这周的读书会是彻底忘记了,更不用说要不要打招呼这回事。对此,我还是深感歉意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其次,是我对读书会的感受。去读书会就像是上课,说很重视,没有,不重视,也不是。基本固定的星期三晚上,探讨一下人生,思考学习书上教我们的东西。兴趣来时就读得津津有味,兴趣稍退就有时候开一下小差。认真的问了一下自己,读书会于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第三,我是真真切切想跟老师做实验,但对读书不太感兴趣也是我的真实情况,老师您说不跟您读书就不能跟您做课题,这真的是给我出了难题。好好考虑了一番,我会为了能跟老师您做实验,而申请重新加入读书会,这也是为什么老师一提出每个月不能请假或者缺席两次的要求时,我会马上的答应的原因。不过我不知道老师您会不会接受我的再次申请,毕竟我的动机不纯粹,本身也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篇合格的读后感,我只是将最真实的自己和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体会,用不太好的文笔写出来。
心灵管理读后感(二)
英国哲学家站莫斯。埃伦有一本着作《原因和结果的法则》,如此述说心灵管理:
人的心灵像庭园。这庭园,既可理智地耕耘,也可以放任它荒芜,无论耕耘还是荒芜,庭园院不会空白。如果自己的庭园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茂盛的杂草将占满你的庭园。出色的园艺师会翻耕庭园,除去杂草,播种美丽的草花,不断培育。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园,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然后栽上清纯的,正确的思想,并将它培育下去。我们选择正确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我们就能升华为高尚的人。我们选择错误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我们就会坠落为禽兽。播种在心灵中的一切思想的种子,只会生长出同类的东西,或迟或早,它们必将开出行为之花,结出环境之果。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
每次读完这段话我都会陷入深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如何度过这段有限的人生才是正确的?看着周边的同事和朋友,热心关注于养生节目,养生书籍,或者因为单位的某一次体检项目不合格,眉头紧锁,忧心忡忡,我就在想,难道健康管理才是最重要的吗?有时候和朋友小聚,谈论最多的就是谁谁又有什么项目,又考了什么证书,又赚了多少钱,瞧人家多聪明,多能干,多有出息,那一刻我又会不经意的问自己,难道才智管理最重要吗?其实细细想想,我们哭着降临这个世界,来的目的就是忍受人间的凄苦,品尝人生五味。我们笑着离开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我们经历过这段旅程,然后释然、顿悟后离开。来时分文没有,走时无牵无挂。
来到这个世上走了一趟,能留下的也许就剩下灵魂了。而所谓的灵魂其实不就是心灵管理吗?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儿时的我们单纯的像一张白纸,那时的行为就是“人何为正确”,世界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对于人的区分只有好人与坏人。渐渐地我们踏入这个社会,看见的,(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听到的,内心想到的逐渐成为“自我”。一切出发点都以“自我”为中心,能否升官发财,能否名利双收,能否对自己有利。眼中只有“自我”时,我们心灵的那张白纸也逐渐由白色变成五颜六色直到最终的黑色。
当自我无限膨胀时,个人的占有欲望会变得贪得无厌。不信你看多少位青年才俊锒铛入狱,只因钱不够花,权不够用;不信你瞧,多少人忙忙碌碌只为金银满山,哪怕丧尽天良,祸害子孙;不信你瞅,山不再绿水不再清,天不再蓝,城市雾霾聚拢不散,只因企业要生产,政府要税收,环境要污染。无限的欲望,让企业变得不择手段,毫无诚信。地沟油,毒馒头,瘦肉精,红心鸭蛋??无限的欲望让政府官员沦为“硕鼠”,住豪宅,开好车,喝好酒,吃盛宴,出入有司机接送,公文有秘书代劳,生活有保姆伺候,花销有手下孝敬。见了上司摇尾乞怜,阿谀奉承,见了百姓横眉冷对,呲牙咧嘴。最终豪宅变成四面墙,美酒变成白开水,公文变成悔罪书,秘书变成狱中友,保姆变身教导员,盛宴变成窝窝头。
人的一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每次读稻盛和夫的着作,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其实稻盛和夫的着作我已经读过很多本,有《活法》《干法》《六项精进》《经营十二条》《人为什么活着》《敬天爱人》《创造收益1.2.3》《阿米巴经营》《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坚守底线》《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稻盛和夫》,算上这本《心灵管理》总共有13本了。最初的读书动机仅仅是因为想要了解经营的实质,特别是稻盛和夫创办了京瓷和KDDI两个集团企业位居世界500强之内;65岁时,他依然投入佛门,并对佛教的精髓“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做出了深入的解释,进一步完善了经营哲学内涵。2010年2月,已经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出任濒临破产的日航董事,并让日航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扭亏为盈。可以说他同时掌管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全部盈利。与其说是一个神话,不如说商场上不败的传奇。如今他开始在全球各地建立盛和塾,推广自己的经营哲学。
由最初的经营哲学到如今的心灵管理,究其原因其实是对自我灵魂的救赎。“人,何为正确。”“自我”与“真我”,“利己”与“利他”包含的真理并非莫测高深。做人与处事,没有私欲出于公心,就会得到身边人的赞赏和信任。由此聚集强大的磁场,也可以理解为人脉圈子。由于你出于公心,出发点是利他的,而不是利己的,朋友就愿意与你相处,由此实现共赢。同样由于你的出于公心,公司员工就会信服你,愿意与你一起实现企业的共同愿景,甘心情愿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勇于付出。此刻员工就是自燃型的员工,他会比老板更用心自己的企业,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阿米巴经营理念就是在经营哲学基础上,推出的一套管理会计理念。阿米巴就像是孙悟空身上的毫毛,变身为无数个向你一样热心企业发展的管理者。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化身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班组或领班就是这个经营实体的管理者,他们会主动关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他们部门的成本核算。但前提是管理者首先是“利他”信念的坚定支持者,因为“利他”不“利己”才能出于公心核算本部门运营成本,并将公司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由于调动公司各个部门的每一个环节,就像激发了身体里的激情细胞,管理者的理念和愿景被同时调动起来,统一起来,怎能战无不胜呢?
心灵管理将经营哲学推广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内心深处。如果说我们的心灵是一座花园的话。那么我们自己就是这个花园里辛勤劳作的园丁,如果我们忽视了对心灵花园的管理,我们的内心就会荒芜,长满杂草。眼中就只有“自我”,并以自我为中心,处处计较,精于算计,最终像红楼梦中的二奶奶,反倒算计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如果我们内心时刻反省自己的内心,不让杂草在心灵花园扎根,我们内心就会多一些“真我”,想问题,办事情就会从“人,何为正确?”为出发点,让自己的心灵磁场汇聚更多正能量,由此得到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救赎,最终磨砺心智,实现道德高尚的境界。
篇三:走进心灵读后感
走进心灵读后感
闲来之际,很喜欢去书店感受那份悠然与闲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这本书,当我捧读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为他的真诚感动,更为他的智慧折服。
书中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有人情味的人。我看了久久不能释怀。李老师以其真爱真情高举民主
教育旗帜,真诚开展民主教育实践活动。
在李老师的心中,教育民主不仅仅局限于“教人做主人”,而更多的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态度、理解、尊重、热爱等等。
在《走进心灵》这本书中,共有九个主题,涉及方面从集体论到民主生活。再到向学生学习等等。件件真实感人的事情,一份份教育的真情,一一呈现。最难忘的莫过于手记五一深入心灵的教育,李镇西老师说:当我们不能理解学生的心灵时,学生也不会理解我们,我们所有的“办法”、“措施”、“技巧”、“绝招”等等都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内涵。而仅仅成了“制服”学生的“杀手锏”——其后果必然是师生双方互相仇视。联想自己的工作,由于班级男孩子多,不是这个上课说话,就是那个在楼道里追逐打闹。刚制止住,又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因为一件事情打了起来,纠纷、矛盾不断出现,愤怒的情绪不禁产生,罚站、训斥成了常用的办法。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总以忙为借口,没有了解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也就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再读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迫不及的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把那个上课说话的孩子叫到身边,问问他上课说话的内容,让他自己讲讲上课说话的害处。并相信他会改掉这个毛病;我让打架的孩子先握手言和,再让他们想成对方,演一演,说一说,又会怎样做。没等说完,孩子都知道错了??有几分耐心,有几分真诚。把自己当成学生,就理解孩子的思维和做法。 教育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孩子们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才会激励他们,以此班主任的管理必须是情感教育,走进心灵的教育。请让我们用和蔼、亲切、关心打开学生的心门,做一个理解,尊重学生的老师,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篇四:心灵与境界读后感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写道:“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而是应该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可能知道在他的理论里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时的为止”。我觉得我们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史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不要老拿“有明显的不足”挂在嘴上,哪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没有“明显的的不足”呢?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的文章选编。虽然书中有的文章在张岱年先生的其他著作中已经读过,但再次读到这些文章,更加了深对张岱年先生之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读这书,隐约地感到“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句话是出自写出作者在读书时的亲身感受和肺腑之言。
张岱年先生是已故的国学大师,《心灵与境界》是他的一本论文集。所收文章没有标明发表日期,从内容来看,应该跨越很长时期,故观点时有不一致处。书中所谈,涉及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虽属泛泛而谈,但也不乏真知灼见,给我很多启发。
一、关于中西文化,他说:“过去论中西文化的异同,多偏重中西之异;事实上,也应重视中西之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惟有兼重同异,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思想源流》一文中写到:
“中国思想之结胎时代实在西周。中国思想之最初的表现在《诗》及《书》。《诗》《书》大概都是周之中叶的作品,其中思想是主实、重人的,表现一种安毅、刚健、朴实的精神。…周代为吾国文化初成熟之时,所以思想极表现一种沉深、雄厚、伟大、闳肆、创造、前进气息,勤奋、勇猛而又稳重、宏阔。中国文化之根本性征,中国哲学思想之根本倾向,实在《诗》、《书》中已大致决定。…把古代思想总结起来而成一个一贯系统的第一个哲人是孔子。孔子是开创新时代的人,却也是集大成的人。他结束了以前的时代,开始了新的时代。孔子哲学不是以前思想之反,而乃以前的思想之结晶与更进的发展。”
寥寥数语就把中国思想的源交代清楚了,精准简括,不愧为大家。在述及中国思想的流以后,张岱年先生简要地总括道:
“中国思想之发展,简括论之,也可说只三大段,原始是宏毅、刚动的思想,其次是柔静的思想,最后否定之否定,又必是宏毅、刚动的思想。”
二、关于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他说:“有许多文章对于儒家?重义轻利?、?存天理,去人欲?进行谴责、批判,认为是对于?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事实上,在今日的时代,是否还有多少人赞同?重义轻利?、?存理去欲?呢?中国近代社会迟滞不进,是否儒家的?义利?、?理欲?学说的影响所致呢?”。他明确告诉我们,“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明清时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及其对于文化学术的高压政策”。张岱年先生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斗争的结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与较高的不同的文化相接触,便易走入衰落之途。然而虽衰,却因没有较高的文化来征服,亦不易即趋灭亡。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较高的文化相接触,固然可以因受刺激而获得大进,但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也有被征服被消灭的危险。”
这篇文章虽然写于30年代,今天读来仍然有警示作用。
三、作者认为:“人类有个特点,即需要有个精神寄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追求一个最高理想,按照最高理想做事,便心安理得。一般人也讲?天理良心?,总有一个精神寄托。现在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使一切人有个精神寄托。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就是没有一个精神寄托”。
四、关于辩证法,他说:“真正遵循辩证法又很困难。有许多号称辩证法大师的,事实上又违背了辩证法。讲辩证法和用辩证法是两回事。讲辩证法就是要克服一点论,讲两点论,这是对的,但我总觉得也应该承认?三分法?”。
五、关于中国哲学的未来,他说:“我们需要学术的独立,不作西洋的附庸。在哲学,须根据本国先哲思想之精粹,及现代世界思潮之大道,从新建立起一个伟大的系统,作知识及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六、关于直觉思维,他说:“所谓?玄览?,所谓?见天道?,都是指对于天道的直觉。这直觉是超乎一般感觉经验”;“事实上,直觉即是灵感。直觉是超越思维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惯常思维的局限,启发崭新的理解”。
七、关于形而上学,他说:“所谓静止的孤立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乃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并不一定切当。我认为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分析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是完全必要的。我认为,分析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本书中,类似这样的有独立见解的能够给人以深刻启发的地方非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也应该指出,作者的观点是存在矛盾的。例如,他说未来的哲学是新唯物论与科学的结合,哲学的作用一是指导科学的工作,二是指导生活实践及社会政治的实践,哲学将是一种力量,并说哲学将从玄虚与混乱中跳出来。这样的理解无疑过于狭隘了。同时,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解也过于拘束,不认为佛学也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对心学则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似乎不及罗素对历史人物所抱的同情和理解的态度。恐怕这也是一种历史局限性,是不能过于苛责的。
篇五:心灵有约读后感
读《心灵有约》后有感
作者:——邓*滔
学号:**** **** ***
01初见篇
新的开始,心的希望,
新的起点,心的快乐!
——吉首大学校长 白晋湘
翻开扉页,白晋湘校长的寄语便映入眼帘。
陌生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都难免会有很多的焦虑和压力,新的生活模式未必就能马上适应,而我作为众多吉大新生中的一员,自然也不例外。
这时候,一份特别的礼物带给了我们一份不一样的惊喜,她就是《心灵有约》,一份送给我们2015级新生的心灵礼物!
初见她,心中并不以为然,觉得并没有什么帮助。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却让我对《心灵有约》这本书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02迷茫篇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很多学子梦想绽放的地方,每个人都一样,离开熟悉的中学校园,踏入陌生的吉首大学,不再是中学时的天之骄子,不再(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感悟心灵读后感)是老师的宠爱对象,从中学到大学,该如何适应?踏入大学的校门,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人生方向何在?
通过与学长学姐的交流,还有向长辈老师们的咨询,我了解到大学生和中学生不同。中学生接近的是大学。大学生接近的是社会。众所周知,大学的课程安排很宽松,并不像中学那样,课程排的很满很满,因而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课堂,而大学生强调的是自主学习。有些大学生一开始无法适应拥有如此多空
闲时间的大学生活。所以,大学生应该如何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成了我来到大学面对的一个难题。
或许我们会因为对父母依赖性太强,离开父母总觉得不习惯;或许我们会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或许我们也会因为没有朋友的陪伴而感到内心孤独;亦或许,刚刚入学的我们,会对大学的学习而感到不习惯;更或许,刚刚对爱情懵懂的我们,会对异性的追求而感到困惑......
对于很多学生,尤其是大多数像我们一样的农村学生而言,我们的内心是忐忑的,不安的,突然很害怕,怕将来的某一天蓦然回首,突然发现大学这四年走的路是错的,会迷茫,会后悔...
那么又该怎样才能抛却迷茫,走出一条不悔的大学之路呢?《心灵有约》告诉了我答案。
03坚定篇 学习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接触的事物越多,就会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而确定自己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进而掌好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舵,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劈风斩浪,凯歌前行 !
闲暇的时候,看几篇心灵阅读,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在给心灵松绑的同时,更能学到许多许多平常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 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唐代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与随。”还有句话就是“勤能补拙。”优秀的学子都是勤奋得来了,尤其是在大学这个空间里。大学生的课很少,很空闲,只有勤奋学习,抓好每一分每一秒,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肃是指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学习作风,反对学习上轻率浮躁、马虎应付的态度;严格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弄懂弄通,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反对粗制滥造和不求甚解,反对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严密是指对学习、对工作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包括在学习的安排上要周全有序,有条不紊地处理学习中的各种关系。要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坚决抵制违反科学和学术道德的不良风气,做一个有科学道德和学术道德之人。
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培养扎实打基础,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不驰于空想,不鹜与名声,唯以求真的态度下踏实的功夫。当今社会,信誉越来越重要,而信誉就是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博才众长,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作为今后社会当中的精英,更需要自主创新。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还有信仰、包容,很多很多......
是她陪伴我度过大学的第一课军训,与我一起经历训练时光的风风雨雨,酸甜苦乐;也是她告诉我要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要在正确的认识上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而适应大学生活是我们把握这宝贵的大学四年的基础;更是她教会我如何去主动调整积极适应新生活,怎样去调整我的生活方式、我的学习方式和我的人际交往能力......
是《心灵有约》为我破开雾霾,坚定了心中方向!
04总结篇
无论如何,大学时光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忆的,这也是上大学给我们的一个“财富”,相信经历过高三这段日子后的同学们对这种感觉尤为深刻吧,痛苦的才是最强大的!不管怎么样,让正在上大学的我们,利用大学时光好好充实自己,好好历练自己,为自己的将来夯实基础!
而《心灵有约》这份特殊的礼物,也必将留在我的行囊,任他前路曲折亦或迷茫,陪伴我一起跨越生命中的辛酸及坎坷,去迎接人生暴风雨后的彩虹吧!
最后是一篇我比较喜欢的小诗,就让她作为我的回礼,献给《心灵有约》,献给明天,同时也献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心灵有约
春天的扉页
在心灵的底片感光之后
你不想将它冲印吗
或痛苦或欢乐
在心,这内陆海涨潮时
你不想让涛声更响些吗
或深沉或辽阔
那么
那么就来吧
伴着春天的音节
跨出世俗划就的金圈
冲毁偏见筑起的堤坝
来吧
在自己心灵的天空里
唱的开心,写的充实,跳的潇洒
用真诚、才气和犟劲
开垦人生的荒芜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