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饮酒其五陶渊明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8:28:24 字数作文
饮酒其五陶渊明赏析字数作文

篇一: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艺术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

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自己在人声喧闹的地方盖了房子,却听不到喧闹的车马声,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我内心摆脱了世俗,也就感觉这地方偏僻幽静了。

篇二:悠然南山情——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

悠然南山情

——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诗人归隐之初所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在陶渊明的组诗中,其篇数为最多,这显然与诗人的“性乐酒德”有关。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组诗中的其五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此诗也是陶渊明诗意象的顶峰。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这首诗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拜托尘俗烦扰后的感受,是一种避世的态度,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是诗人所不耻的。“心远”并不仅仅是因为“地偏”,最关键的恐怕还是诗人自己在心灵上的真正忘世。倘若心为物役,即使身处“无车马喧”的偏地,也仍然会为凡事俗情所羁绊。这正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不汲汲于名利,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此中“真意”,蕴含诗人丰富的情感,又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这偶然无心的情与景,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意之境的无意识投射,这里相与还归的鸟儿和悦欣慰,它们没有了彷徨,没有了迷茫,也没有了离群之悲伤。这种澄明无碍自由自在的心灵使万物都展现出宁静悠远的情韵。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像很易懂,然而内蕴却很深,需要

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体会。就这首诗来说,它便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于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就算拿到现今社会来说,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非常喧闹的社会当中,一些物质的追求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宁静起来,就不会被物欲的社会所吞噬,顺应本意活着才是生命的真谛。

篇三: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摘 要: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陶渊明就是个很好的典型。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序》)《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本文就是以《饮酒》其五为窗口,结合陶渊明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试从诗作内容以及意象等几个方面来诠释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 淡泊宁静 人生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文学的璀璨光芒是不可小觑的。历代的文学名士往往利用文学来抒发其或抑郁不得志,或踌躇满志,或恬淡安逸,或激情磅礴的情怀。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陶渊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一生当中三易朝代,他看惯了世间的离合悲欢、官场的混沌污浊,现实的丑恶与理想的美好终究是拥有太大的反差,他壮志难酬,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借酒抒怀方能平息自己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又能保全自己。《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它在描述自然美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反映了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人境无车马

陶渊明的人生追求是着眼于人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陶渊明是深知这一道理的。他选择在人境当中结庐,并没有像谢灵运一样隐逸于深山老林,与梅妻鹤子为伴;也没有像李白一样纵情于山水之间,于扁舟之上狂傲放歌;而是选择一个有人之境,于田间劳作、与农夫交游。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的悠然生活。

陶渊明生活于晋、宋交替的大动乱时期,政治腐败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改朝换代、民不聊生的环境,也正是陶渊明生活的人境。如此不堪的环境,并没有让陶渊明丧失希望,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脚踏实

地地寻找自己的归宿——一个恬淡悠然的人境。既然身处人境之中,那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宁静的,而要在喧嚣的人境当中创造出这样平静的生活,需要的是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智慧,一种旷远豁达的广阔胸襟,一种不计较于社会得失的人生态度。古代的文人,有很多都是郁郁不得志的,陶渊明自然是其中的一员,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让他对政治、对官场失去了希望,但是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徘徊于物质与精神之间而无法决断。他“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在今是昨非的顿悟当中,领会到了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财富的累积和官职的高低,而在于人心是否是真正的恬淡宁静。

陶渊明在污浊的世间寻得了一处恬淡悠然的人境,这里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人世交往的纷扰,没有了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陶渊明的人境是自由的、是安逸的。它充盈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这便是陶渊明一心向往的桃花源,但是它不是虚无的,而是现实当中确确实实存在的,陶渊明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心远地自偏

身处于繁华喧嚣的闹市当中,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为什么身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心却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不受世俗的羁绊呢?陶渊明解答说:那是因为心已经远离了车马的喧嚣,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尘世,那么即使居住于人声鼎沸的地方,也和居住于隐世的山林一样了。存在决定意识,环境的僻静悠远自然能使心境恬淡静宁静;然而凡事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也可以对存在进行反作用,心境的恬淡宁静也可以使环境变得僻静悠远。一千五百年前的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告诉我们这一辩证的道理,这也是属于陶渊明的人生智慧。

然而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呢?首先,需要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精神世界。陶渊明曾经也和一般的文人一样有满腔的热血,希望以自己的才华横溢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但是官场黑暗倾轧,陶渊明也曾苦苦挣扎,三仕三隐之后,埋葬了他所有的激情和热血。这时候的他是失望的,自知以一己之力无力回天,所以只能放弃离开,另觅恬淡宁静的人间仙境;其次,需要满足内心、无欲无求的精神寄托。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仍然有一方陋室、一片荒原在等待着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辞并序》)人往往是希望体现其价值的,而价值的体现则表现在被需要上。既然官场不容下自己清高孤傲的精神品质,那么就只能去与清高孤傲的松菊为伴了。这样的抉择是无奈的,但是他接受了,并且是欣然接受的。自己的需求既然得不到满足,又何必苦苦纠缠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呢?陶渊明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他放下了自己崇高的追求,从此无欲无求,在平淡忙碌,自给自足的生活当中,活出了自

己安逸自由、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悠然地采菊

在东篱下采菊,原本应该是一种辛勤的劳动,但是从陶渊明这里体会到的不是辛劳,不是焦躁,而是一种恬淡宁静的享受。在采菊的间隙,偶然间抬头看见了南山。这里的看,并不是有目的的“望”,而是在抬头的时候,山的形象就忽然映入眼帘。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东坡题跋》)王国维亦谓此二句为“无我之境”(《人间词话》),“无我之境”虽然是讲诗的审美艺术特色,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合一。

物我浑然一体是古诗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超然物外的最高境界。陶渊明悠然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他挣脱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解脱,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融、浑朴,达到了“天人合一”最理想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心远”的极致。“心远”极致的到达需要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的完美融合。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他的生活、他的身体是处在客观的现实当中的,但是那种“悠然”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是处于陶渊明的主观世界中的。然而这两者却在陶渊明的人生当中完美地贴合在一起。它告诉我们:若人的心境能达到如大自然般的浑朴、和融,则人的精神境界就能得到升华,就能将诗意融入生活,使人的生存上升到审美的和艺术的层面,这样才能达到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

飞鸟相与还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濛濛的青霭之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见暮色渐浓,结伴

饮酒其五陶渊明赏析

飞向林间的巢窠。此情此景,何其美哉!这或许是傍晚常见之景,常人看到此景或许会产生宁静安逸、喜不自胜的感觉,但是,此情此景,人鸟对比。看到飞鸟结伴而归,陶渊明的心中应该是有一点失落的,同样是归家,为什么飞鸟尚且有伴,而自己却只能顾影自怜呢?

陶渊明出身于仕宦人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 ,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官历三世 ,陶渊明对家族历史充满了自豪感。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就家道中落,尽管如此,他仍旧很早、很深地受到了儒家积极事功的影响,他满腹才华,但却生错了时代,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奈只有归隐田园,但是却也无一人能够理解“我”的心情。“蓝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饮酒》其九)连交往甚密的田父都怪我与时世不和,“世人皆浊, 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屈原

《楚辞·渔父》)他劝“我”要随波逐流,去寻求高官厚禄,但是“我”生来的气质就和别人不同, 和大家一起走那条路, 违背了“我”的志意, 那是人生最大的迷失, “我”的志意是不可改变的!于是断然地拒绝了“田父”好心的“回驾”之劝。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啊!舍弃仕途官禄的役使, 回归田园自我本心, 这是陶渊明为找回自我所作的重要选择, 他渴望世人的理解和认同, 可事实证明这已是一种奢望。因此,陶渊明在内心深处应该是有些许孤独的,而这种孤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在晋、宋交替的年代,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但是他也只是一个寻常百姓,他内心的失落与焦灼也是人之常情。陶渊明的优点就在于他懂得放弃原本就不适应于心的东西,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所以即使失落,即使焦灼,也不会影响到他追寻生命本真的理想,不会打扰到自己平淡安逸的生活,使其淡泊宁静的情怀更加贴合现实。··

真意已忘言

诗作最后两句是总结性的语句。作者在东篱下低头采菊,于悠悠然中偶然抬头看见南山;在濛濛的青霭之中,无意中瞥见飞鸟相携归巢,这一切是何等自然,何其惬意!即使心中仍有些许忿忿不平之气,但是在如此美妙惬意的环境当中,其它的一切杂念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就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它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应该可以说是人类生活史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而他的和谐恰恰就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

《饮酒》其五作于陶渊明归隐后不久,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彻底放弃官场名利,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自然与“我”已经合二为一了。在这平淡宁静的自然之中,诗人与自然已经是心意相通了。这其中的真意,也已经是心领神会了。这其中的真意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悠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勃勃生机!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并非是他忘记了应该怎么用言语来表达,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人生真意应该是个人用自己的心去慢慢体会的,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陶渊明作为饮酒诗的代表人物,他在《饮酒二十首》的序言说: “余闲居寡欢, 兼比夜已长,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既醉之后, 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陶渊明作饮酒

诗,既不是为了借酒浇愁,亦不是为了佯装轻狂,而是为了从酒中发觉出人生的真意。古代的文人或豪放不羁,或婉约温柔,或二者兼而有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怀,借助意象抒发人生感慨。陶渊明不擅于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他的大部分诗作往往都运用寄托和象征的手法,在他吟咏的如“飞鸟”、“青松”、“孤云”、“秋菊”等自然景物中常常寄寓特殊的含义,使之都不再作为简单的物象进入诗歌,而成为蕴含诗人意绪、心态的意象。下面,我们将从《饮酒》其五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来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田园归家情结——飞鸟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政治混乱、战争不断,但是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里,文人名士往往具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然而陶渊明也不是一个例外,他和封建时期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深受儒家治国安邦、建功立业思想的影响。“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其四)看出诗人当年不俗的情怀,其立身处世的态度是积极昂扬的。他出仕做官,是为了“兼济天下”,但是官场的黑暗是他始料不及的。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门钜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曾经三次挣扎,最终只能望洋兴叹,寄情田园。

这种回归田园的情结,以归鸟为象征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陶渊明则常常以飞鸟自喻,“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饮酒》其四)就是以飞鸟自喻,诗人表面上咏的是失群而终归宿于孤松的飞鸟,实际上写的是经历了人生坎坷而终于归隐的自己。而在这首诗当中,诗人也是以飞鸟为象征物,“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日夕归鸟还巢,是自然生命运动的常态,而陶渊明正是在其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传说上古有巢氏时代,鸟与人具有相似的栖息方式,在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中,“鸟归巢”与“人安居”具有相同的意义指向。而陶渊明向往上古社会的结构及生活方式,因此在文学艺术表现中才易将人与鸟构成象征关联。飞鸟每天来去自如,不受外界的影响和羁绊,而此时的诗人已放下一切的荣华富贵与精神羁绊,心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鸟之巢赖以栖身,陶之田园用以安神。

二、对生命的珍惜——菊花

“菊”这种植物,不仅可供人们观赏,其药用价值很早就得到人类的确认,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百草经》,在论及“菊”的药用价值时说:“久服利

篇四: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摘 要: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陶渊明就是个很好的典型。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序》)《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本文就是以《饮酒》其五为窗口,结合陶渊明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试从诗作内容以及意象等几个方面来诠释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 淡泊宁静 人生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文学的璀璨光芒是不可小觑的。历代的文学名士往往利用文学来抒发其或抑郁不得志,或踌躇满志,或恬淡安逸,或激情磅礴的情怀。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陶渊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一生当中三易朝代,他看惯了世间的离合悲欢、官场的混沌污浊,现实的丑恶与理想的美好终究是拥有太大的反差,他壮志难酬,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借酒抒怀方能平息自己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又能保全自己。《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它在描述自然美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反映了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人境无车马

陶渊明的人生追求是着眼于人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陶渊明是深知这一道理的。他选择在人境当中结庐,并没有像谢灵运一样隐逸于深山老林,与梅妻鹤子为伴;也没有像李白一样纵情于山水之间,于扁舟之上狂傲放歌;而是选择一个有人之境,于田间劳作、与农夫交游。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的悠然生活。

陶渊明生活于晋、宋交替的大动乱时期,政治腐败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改朝换代、民不聊生的环境,也正是陶渊明生活的人境。如此不堪的环境,并没有让陶渊明丧失希望,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脚踏实地地寻找自己的归宿——一个恬淡悠然的人境。既然

身处人境之中,那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宁静的,而要在喧嚣的人境当中创造出这样平静的生活,需要的是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智慧,一种旷远豁达的广阔胸襟,一种不计较于社会得失的人生态度。古代的文人,有很多都是郁郁不得志的,陶渊明自然是其中的一员,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让他对政治、对官场失去了希望,但是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徘徊于物质与精神之间而无法决断。他“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在今是昨非的顿悟当中,领会到了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财富的累积和官职的高低,而在于人心是否是真正的恬淡宁静。

陶渊明在污浊的世间寻得了一处恬淡悠然的人境,这里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人世交往的纷扰,没有了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陶渊明的人境是自由的、是安逸的。它充盈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这便是陶渊明一心向往的桃花源,但是它不是虚无的,而是现实当中确确实实存在的,陶渊明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心远地自偏

身处于繁华喧嚣的闹市当中,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为什么身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心却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不受世俗的羁绊呢?陶渊明解答说:那是因为心已经远离了车马的喧嚣,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尘世,那么即使居住于人声鼎沸的地方,也和居住于隐世的山林一样了。存在决定意识,环境的僻静悠远自然能使心境恬淡静宁静;然而凡事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也可以对存在进行反作用,心境的恬淡宁静也可以使环境变得僻静悠远。一千五百年前的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告诉我们这一辩证的道理,这也是属于陶渊明的人生智慧。

然而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呢?首先,需要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精神世界。陶渊明曾经也和一般的文人一样有满腔的热血,希望以自己的才华横溢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但是官场黑暗倾轧,陶渊明也曾苦苦挣扎,三仕三隐之后,埋葬了他所有的激情和热血。这时候的他是失望的,自知以一己之力无力回天,所以只能放弃离开,另觅恬淡宁静的人间仙境;其次,需要满足内心、无欲无求的精神寄托。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仍然有一方陋室、一片荒原在等待着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辞并序》)人往往是希望体现其价值的,而价值的体现则表现在被需要上。既然官场不容下自己清高孤傲的精神品质,那么就只能去与清高孤傲的松菊为伴了。这样的抉择是无奈的,但是他接受了,并且是欣然接受的。自己的需求既然得不到满足,又何必苦苦纠缠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呢?陶渊明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他放下了自己崇高的追求,从此无欲无求,在平淡忙碌,自给自足的生活当中,活出了自己安逸自由、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悠然地采菊

在东篱下采菊,原本应该是一种辛勤的劳动,但是从陶渊明这里体会

到的不是辛劳,不是焦躁,而是一种恬淡宁静的享受。在采菊的间隙,偶然间抬头看见了南山。这里的看,并不是有目的的“望”,而是在抬头的时候,山的形象就忽然映入眼帘。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东坡题跋》)王国维亦谓此二句为“无我之境”(《人间词话》),“无我之境”虽然是讲诗的审美艺术特色,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合一。

物我浑然一体是古诗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超然物外的最高境界。陶渊明悠然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他挣脱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解脱,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融、浑朴,达到了“天人合一”最理想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心远”的极致。“心远”极致的到达需要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的完美融合。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他的生活、他的身体是处在客观的现实当中的,但是那种“悠然”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是处于陶渊明的主观世界中的。然而这两者却在陶渊明的人生当中完美地贴合在一起。它告诉我们:若人的心境能达到如大自然般的浑朴、和融,则人的精神境界就能得到升华,就能将诗意融入生活,使人的生存上升到审美的和艺术的层面,这样才能达到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

飞鸟相与还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濛濛的青霭之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见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此情此景,何其美哉!这或许是傍晚常见之景,常人看到此景或许会产生宁静安逸、喜不自胜的感觉,但是,此情此景,人鸟对比。看到飞鸟结伴而归,陶渊明的心中应该是有一点失落的,同样是归家,为什么飞鸟尚且有伴,而自己却只能顾影自怜呢?

陶渊明出身于仕宦人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 ,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官历三世 ,陶渊明对家族历史充满了自豪感。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就家道中落,尽管如此,他仍旧很早、很深地受到了儒家积极事功的影响,他满腹才华,但却生错了时代,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奈只有归隐田园,但是却也无一人能够理解“我”的心情。“蓝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饮酒》其九)连交往甚密的田父都怪我与时世不和,“世人皆浊, 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屈原《楚辞〃渔父》)他劝“我”要随波逐流,去寻求高官厚禄,但是“我”生来的气质就和别人不同, 和大家一起走那条路, 违背了“我”的志意, 那是人生最大的迷失, “我”的志意是不可改变的!于是断然地拒绝了“田父”好心的“回驾”之劝。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啊!舍弃仕途官禄的役使, 回归田园自

我本心, 这是陶渊明为找回自我所作的重要选择, 他渴望世人的理解和认同, 可事实证明这已是一种奢望。因此,陶渊明在内心深处应该是有些许孤独的,而这种孤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在晋、宋交替的年代,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但是他也只是一个寻常百姓,他内心的失落与焦灼也是人之常情。陶渊明的优点就在于他懂得放弃原本就不适应于心的东西,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所以即使失落,即使焦灼,也不会影响到他追寻生命本真的理想,不会打扰到自己平淡安逸的生活,使其淡泊宁静的情怀更加贴合现实。〃〃

真意已忘言

诗作最后两句是总结性的语句。作者在东篱下低头采菊,于悠悠然中偶然抬头看见南山;在濛濛的青霭之中,无意中瞥见飞鸟相携归巢,这一切是何等自然,何其惬意!即使心中仍有些许忿忿不平之气,但是在如此美妙惬意的环境当中,其它的一切杂念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就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它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应该可以说是人类生活史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而他的和谐恰恰就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

《饮酒》其五作于陶渊明归隐后不久,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彻底放弃官场名利,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自然与“我”已经合二为一了。在这平淡宁静的自然之中,诗人与自然已经是心意相通了。这其中的真意,也已经是心领神会了。这其中的真意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悠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勃勃生机!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并非是他忘记了应该怎么用言语来表达,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人生真意应该是个人用自己的心去慢慢体会的,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陶渊明作为饮酒诗的代表人物,他在《饮酒二十首》的序言说: “余闲居寡欢, 兼比夜已长,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既醉之后, 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陶渊明作饮酒诗,既不是为了借酒浇愁,亦不是为了佯装轻狂,而是为了从酒中发觉出人生的真意。古代的文人或豪放不羁,或婉约温柔,或二者兼而有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怀,借助意象抒发人生感慨。陶渊明不擅于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他的大部分诗作往往都运用寄托和象征的手法,在他吟咏的如“飞鸟”、“青松”、“孤云”、“秋菊”等自然景物中常常寄寓特殊的含义,使之都不再作为简单的物象进入诗歌,而成为蕴含诗人意绪、心态的意象。下面,我们将从《饮酒》

其五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来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田园归家情结——飞鸟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政治混乱、战争不断,但是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里,文人名士往往具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然而陶渊明也不是一个例外,他和封建时期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深受儒家治国安邦、建功立业思想的影响。“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其四)看出诗人当年不俗的情怀,其立身处世的态度是积极昂扬的。他出仕做官,是为了“兼济天下”,但是官场的黑暗是他始料不及的。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门钜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曾经三次挣扎,最终只能望洋兴叹,寄情田园。

这种回归田园的情结,以归鸟为象征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陶渊明则常常以飞鸟自喻,“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饮酒》其四)就是以飞鸟自喻,诗人表面上咏的是失群而终归宿于孤松的飞鸟,实际上写的是经历了人生坎坷而终于归隐的自己。而在这首诗当中,诗人也是以飞鸟为象征物,“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日夕归鸟还巢,是自然生命运动的常态,而陶渊明正是在其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传说上古有巢氏时代,鸟与人具有相似的栖息方式,在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中,“鸟归巢”与“人安居”具有相同的意义指向。而陶渊明向往上古社会的结构及生活方式,因此在文学艺术表现中才易将人与鸟构成象征关联。飞鸟每天来去自如,不受外界的影响和羁绊,而此时的诗人已放下一切的荣华富贵与精神羁绊,心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鸟之巢赖以栖身,陶之田园用以安神。

二、对生命的珍惜——菊花

“菊”这种植物,不仅可供人们观赏,其药用价值很早就得到人类的确认,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百草经》,在论及“菊”的药用价值时说:“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自远古至晋,经常有名士食菊、饮菊花茶、菊花酒以求健身延年的记载,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就提到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了西晋时,黄老、玄学思想盛行,服菊养身延年已成为当时的时尚。比如晋人傅玄作的《菊花赋》说:“服之者长生,食之者通神。”陶渊明在其诗篇中也明确指出了:“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并序》)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就已经想到了用“食疗”来防治百病。从中医的角度看,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风散热、平肝明目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眼睛红肿、高血压等病症。

当然,陶渊明爱菊,并不仅仅是因为其药用价值,更在于菊花所代表

篇五:饮酒其五 鉴赏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纯朴自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崇尚的,而他的这首饮酒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我们在小学学习中就一睹了这首诗的风采。今日我再品读此诗,更加体会到了诗的个中深意,以下就谈谈我自己对这首诗的浅见。

饮酒组诗分为二十篇。“饮酒”诗名便起的非常巧妙,饮酒辄醉,醉则“乱言”。诗组看似是作者酒后遣兴之作,但实际陶潜以饮酒为借口,抒发自己对现世的不满和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喜爱,既能抒发真情而又避免遭到当时环境的迫害。这首诗就是其中用心良苦的一首。诗作平淡而醇厚,又给人及其自由清远的感觉。情景和哲理相融合的极为顺畅,让人看后就心旷神怡,宁静致远。以景融情。写出了作者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恬适淡雅。

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隐居后的感受,主要抒发了对官场喧嚣的鄙弃,不与黑暗的社会同流。后六句主要讲诗人田园生活的日常情景,写尽了作者对远离尘世淡雅生活的热爱。首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说自己把房子建在人境,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车马喧”即是有钱官宦人家门前车水马龙的生活状态以及官场上你争我斗的丑态,诗一开篇,作者便表明了自己对于权势官场的否定。诗人利用首句,写自己虽然居住在污浊的尘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陶潜也属贵族曾做官,这就会引起读者的好奇,为何陶潜没有沾染车马之喧呢?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利用设问告诉我们,“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将这前四句的中心归结到了“心远地自偏”上,只要自己心境平和清高,远离凡世官场的黑暗,身处的地方自然也就不会与他们有所瓜葛,自己自然也就宁静超脱了。正所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引自《五柳先生传》),这就是陶渊明对于自己心境最真实的写照。前四句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需要自我净化,诗人希望自己超凡脱俗,“心远”一词,就表示陶渊明与黑暗社会轨道脱离开来,反映了他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更易让人体会其中深意。

第二部分映入眼帘的便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千古名句写的妙不可言,颇有韵味。采菊之举纯属偶然,东篱下菊花绽放,抬头却又无意的见到了庐山之美,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悠然”是诗人清淡闲适的心态,同时也使山有了静穆但却自在生动的形象,诗人用短短一句诗使人与自然的山峰有一种共同的融合的意境美从总生出,成为一支诗人与自然共奏的乐曲。“见”也用的巧妙至极,“见”字使人感觉到山似乎变为活物,而非死板,同时“见”字也很偶然,似乎诗人与山实乃相遇,而非诗人故意相望,这一切都是诗人在如此平静恬淡的心态下不求而自得的美丽。充分的表达了陶渊明自然纯朴本质的美好心境。下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为我们营造了更加祥和和谐的氛围。南山刚刚与作者相“见”,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我们可以想象,黄昏的薄雾围绕山峰,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两句更加衬托出了和谐的自然,自然不会像官场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你争我斗,那样拼命争夺权势利益,而是这般浑然天成,至纯至真。诗人在此刻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生命也在此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而“飞鸟相与还”也更加体现出了自然地伟大与包容,看似只是鸟儿夜晚归巢,其实乃指自然之物都是返璞归真。这四句看似只有写景,而其中的深刻意义早已被作者用处处“偶然”融入字里行间。这些大自然生物的自由举动,都是适性而为。但是这恬淡之色正是作者所追求的摆脱官场黑暗的悠然自得的心态,这简简单单的写景之句正是作者要向我们呈现的主题,以景写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诗人从这里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名利的追逐,而与自然的融合,心境的洒脱,自我素养的升华与提高才是人生真正应该有的追求。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者要告诉我们生命

的真意,而他却没有明确的表现出来,只用“欲辨已忘言”结束了全诗,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没有把生命的真谛直抒而出,是因为前面已有大幅篇章表露了自己的心声,以情以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尾的“真意”内涵很大,作者没有说出来,也不需说出来,诗人利用这两句哲理的小结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而我们通过前文已经可以感受到“真意”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自然地融合,我们浅薄的语言不足以表现自然与生命的的微妙与整体融合之感。诗人告诉世人,人生不应忙碌于追逐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黑暗肮脏玷污了自己归属于自然的天性,我们应该融于自然回归自然,去欣赏大自然的博大精深与生机盎然。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陶渊明以这样似乎没有结尾的结尾来收束全诗,更加的恰到其分,留给人绵长的思考与体味。

陶渊明诗的特质就是自然,赏析他的诗永远给人不虚伪不造作的感觉,他的诗往往写的单纯质朴简单明了,但诗中的哲理都需要仔细的反复品读才可以彻底体会,他以他自己独特的清新笔风与世俗的险恶做着斗争。全这首诗朴素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达到很高的统一,写景与抒情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并未让人觉得有一丝的矫揉造作,而是在自然中体会到了陶渊明行文的隽秀大器,体会到了自然的博大精深。更加领略到了陶渊明宁静致远的心态。全诗虽言语平淡,极其朴素自然,但却寄情深长,耐人寻味。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