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电影《苦菜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28:50 优秀作文
电影《苦菜花》优秀作文

篇一:电影《苦菜花》观后感

电影《苦菜花》观后感

前段时间看到老人家们在看电影《苦菜花》于是也跟着看了起来,看完了给我内心以深深的震撼。

大概剧情是这样的:1937年,胶东半岛王宫庄贫农冯大娘面临丈夫被地主逼死,大儿子被迫离家,便参加了革命,后来和大女儿一起,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民主政府,抵抗日寇的扫荡。冯大娘支持女儿当民兵,送二儿子参加八路军。在遭到汉奸告密后,未来的儿媳不幸牺牲,自己也被捕,但冯大娘强忍悲痛,把敌人引向地雷阵。

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很沉重。冯大娘为了支持革命而失去了好几位亲人,他们的生活真比苦菜花还要苦。他们吃的、穿的、用的和我们现在根本没法比。不但生活条件落后,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但他们的脸上却经常带着微笑。他们坚强地面对着生活中的苦难。想想自己,现今的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而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我觉得这样太不应该了。

电影描写了由一个勤劳、善良、听凭命运支配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端起手中枪、对革命赤胆忠心的自觉战士的形象。塑造出的形象如此的真实、凝重、坚毅,充满丰富而内在的情感力量,这点深深的打动了我。

影片中,抗日根据地民兵和村民艰苦卓绝的抗战以及一个农村家庭前仆后继的革命和牺牲,其间特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赤胆忠心、最后居然还拿起枪杀了汉奸校长的农村妇女兼伟大母亲形象。战争中经受死亡考验的亲情和爱情。其间老百姓对于共产党的骨肉深情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表现单纯,底蕴厚重。 影片描写英雄母亲冯大娘这样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锻炼成长成一个有高度阶级觉悟和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士,使她懂得了对付残暴的阶级敌人,只有拿起枪杆子来进行斗争的真理。当时的环境极其恶劣和复杂,但剧中正面人物无不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这是因为党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群众为党排忧解难。这一点应用到今天同样适用。在实际学习中,谋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我们一定会勇往无前,所向披靡。

最令我难忘的一个镜头是王宫庄要建一个兵工厂,建厂的材料刚拉进庄,不知怎么,一辆装满弹药的马车突然着火。眼看马车就要爆炸了,冯大娘的二儿子拿起长鞭,站在了 “火车”上,把马车赶到了远远的地方??多年轻的小伙子,就这样为了兵工厂牺牲了。这些年轻人为了赶走侵略者,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作者冯德英是中共党员,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都投身于人民革命斗争,深受战争年代斗争生活的熏陶和教育。他的作品反映了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他引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为基础,书中的人物几乎都有一定的模特儿为蓝本。所以描写更让人元旦作文觉真实,更能打动人心。

一个生活在万恶的封建社会下层的伟大母亲,只身拉扯着五个孩子艰难地度日生活,和全家人投身于人民革命斗争中。随着斗争的深入,在共产党员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她那母亲的慈爱和革命的意志在不断地发展。逐渐由一个勤劳、善良、

听凭命运支配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端起手中枪、对革命赤胆忠心的自觉战士。她把对儿女的爱扩大到对每一个革命战士的爱,上升到对革命的爱。在那暗无天日的社在这样的生活,才有盼头,才有希望。

作为主人公的冯大娘,她的革命道路自然是多曲折的。大儿子为保护其他战士而英勇牺牲。遭到汉奸迫害,未来的儿媳不幸牺牲,最后自己也被捕。在忍受着刽子手毒辣酷刑也没掉泪的大娘,看着自己的小女儿就惨死在自己怀里,忍不住泪如雨下。还有什么比眼瞅着心爱的小女儿的生命从指缝间流失更为悲惨呢?可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强忍住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发誓与敌人抗争到底。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更强烈的仇恨。至始至终没有犹豫过,严守兵工厂,最终把敌人引向事先布好的地雷阵,把他们埋葬了,来告慰在天的亲人们。这时的她,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俨然已是个伟大的战士。

冯大娘支持女儿当民兵,送二儿子参加八路军,似乎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却传来了大儿子为保护其他战士而英勇牺牲的消息,并且敌人也在这时候来到村里。刚认不久的八路军儿媳也被汉奸校长告密而不幸牺牲,她也遭到汉奸校长的告密。还有什么比眼瞅着幸福从指缝间滑过更为悲惨?于是被捕的冯大娘只能强忍悲痛,敌人无论怎么折磨她,她都不肯说出兵工厂的所在地,在敌人用他小女儿进行威胁时,她没有就此屈服,思考良久,心生一计,她带敌人上了山,却把敌人引向了事先布好的地雷阵中,好在后来她和小女儿被八路军救出,最后当作恶多端的汉奸校长在逃亡时,被冯大娘用她丈夫用过的枪击毙,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严酷的斗争中,面临生与死、革命与个人、干部与亲人之间抉择的关头,他们总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维护党和革命的利益。我常常为书中那些为革命事业而忘我地战斗、把自己生命抛在脑后的英雄人物感动得热泪盈眶,为英雄人物所承受的折磨、牺牲而伤心。

每每看到勇士的陨落,我就会情不自禁伤感落泪,而对那些作威作福欺压无辜百姓的魔鬼们则恨得双眼喷火,简直是恨不得吃了他的肉,扒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那时读书可谓如痴如醉,感觉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感慨万千。

影片把主人公置于严峻复杂的斗争漩涡中和民族与个人生与死的重大抉择面前,挖掘人物复杂的内心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寸托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许今时今日,重大的危机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这种敢于面对困难,不在困难面前屈服,沉着应对的精神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通过观看电影,不但使我对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我的爱国主义意识得到了升华。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会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迎接每一个挑战!

通过观看电影,不但使我对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我的爱国主义意识得到了升华。我们少先队员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生活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中,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能更好的担负 起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我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努力培养个人修养,学好知识积极向组织靠拢。

篇二:苦菜花观后感

苦菜花观后感

苦菜花>观后感(一)

今天,观看了红色命电影《苦菜花》,给我内心以深深的震撼。

伴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特别是电影的发展令人叹息,甚至出现了倒退。现代的电影更多的注重色彩、特技、制作,而忽略了电影作为第七文艺的教化作用。今天再看《苦菜花》,黑白的影像,并不复杂的情节,给内心的震撼却是以往电影所不能比拟的。

苦菜花》中的冯大娘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她从一位善良、软弱的农家妇女,在不断发展的抗日斗争中,在儿女及身边党组织的教育影响下发展成为一位坚定的革命战士。这一点与高尔基笔下的《母亲》极为相似,共同展现了东方女性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环境极其恶劣和复杂,但剧中正面人物无不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这是因为党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群众为党排忧解难。这一点应用到今天同样适用。

在实际学习中,谋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我们一定会勇往无前,所向披靡。

苦菜花观后感(二)

>故事是这样的:农民冯大娘,因丈夫为了抢一亩地被地主逼死,大儿子离家出走而参加了革命。冯大娘支持大女儿参军,送二儿子当八路军,但不久因汉奸告密,未来的儿媳不幸牺牲,大娘也被抓。但冯大娘忍痛继续和敌人斗争,把敌人引进地雷阵……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很悲愤。冯大娘为了支持革命而失去了好几位亲属,他们的生活真比小小的苦菜花还要苦。不但生活条件落后,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但他们自己却没有抱怨。他们坚强地面对着生活中的苦难。想想我们连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都不满足,真觉得很惭愧。

电影中一位位勇于牺牲的英雄人物让我佩服。

最令我难忘的一个镜头是王宫庄要建一个兵工厂,建厂的材料刚拉进庄,不知怎么,一辆装满弹药的马车突然着了火。眼看马车就要爆炸了,冯大娘的二儿子拿起长鞭,站在了 '火车'上,把马车赶到了远远的地方……多年轻的小伙子,就这样为了兵工厂牺牲了。这些年轻人为了赶走侵略者,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苦菜花》这部电影让我很受感慨。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

祖国做出贡献。

苦菜花观后感(三)

在这个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苦菜花》这部电影,电影充分地表现了旧中国老百姓的愤怒,日寇的残暴,地主的贪婪。在与地主的抗争中,冯家的父亲被地主残害致死,可地主还要斩草除根追杀大哥德刚,迫使德刚背井离乡,这让娟子和德强愤怒不已,参加八路军与地主和日寇势不两立!

日寇杀进村子,开始了屠杀计划,'大扫荡'中,村民不得不撤离到山上,但还是有人被日本鬼子抓获了,敌人不停拷问,用各种手段逼问他们兵工厂的地点,还威胁剧情里的'妈妈'要杀死她的小女儿,可是'妈妈'宁死不屈,坚决不告诉日本鬼子。最后八路军救出了'妈妈'和村民们,杀死了汉奸,打跑了鬼子,从此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妈妈问我:'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苦菜花呢?'我心想'这一定是比喻旧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悲苦,用花形容劳动妇女,苦菜花的寓意就是指这些不惜牺牲生命,奋力抗争的妇女们的精神。'想到这,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了,她们为了保护更多的人,舍己为人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苦菜花》观后感(四)

故事梗概:1937年,贫农冯大娘的丈夫被地主王唯一打死,因为冯大娘的丈夫想要回一亩地。冯大娘的大儿子连夜逃走——参加了革命。冯大娘的女儿娟子也参与了这次革命。冯大娘在斗争中醒悟了。不仅支持娟子参加民兵,而且送二儿子德强参加了八路军。日本人派王唯一的兄弟——王柬芝来到王官庄,以小学校长身份进行秘密活动。在《苦菜花》中王柬芝说装书的手提箱中其实装的是发情报用的电台。赵星梅来到王官庄,发现自己的爱人德刚就是冯大娘的大儿子,向冯大娘讲述了德刚英勇牺牲的经过。冯大娘化悲痛为力量,决心为抗日工作作出贡献。由于王柬芝告密,敌人突袭王官庄。冯大娘被捕,赵星梅为了掩护群众牺牲了。冯大娘忍住敌人的打骂,把敌人引到埋伏地雷的地雷区,炸死了两个敌人。最后,自己还举起枪射死了汉奸——王柬芝。

我的感受:我认为这部电影很好。冯大娘很伟大居然用枪射死了汉奸——王柬芝。冯大娘还很支持革命。我认为冯大娘是个英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冯大娘也是这部电影的主演。而且我在看这部电影前发现最前面说:《苦菜花》根据冯德英小说改编。而且我上网发现网络上说:根据冯德英小说改编。本片从家庭为出发点,生动描写了一位伟大母亲在民族和个人的漩涡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画面和音乐等方面均充满了乡土气息工。1977年重映。该电影堪称经典。我认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多数出品的都是一些老电影,而且是非常经典的老电影。我看完这部电影还伤心地哭了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感人了。赵星梅为了保护大家自己牺牲了。我认为赵星梅也是一个英雄,我们要向这些英雄学习。

篇三:父爱深沉如哑钟——《苦菜花》读后感

父爱深沉如哑钟

【摘要】《苦菜花》是“红色经典”中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创作是在毛泽东“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指引下进行的。因此作者在塑造小说于得海的形象时,在“父爱”方面融入了过多国家、民族、人民、党等政治因素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真实性,使这一“父爱”过于深沉,如古刹哑钟。

【关键词】“红色经典”;父爱;政治意识形态

“红色经典”特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七年的文学,它是中国现代农民革命史诗的激情写作,是文学“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产物。它“是以理想主义的艺术思维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全面去梳理和营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荣传统,并以史诗性的庞大气魄感染和凝聚新一代中国人对于现代政治革命理念的价值认同。”① 在“红色经典”的百花园里,《苦菜花》可谓一朵奇葩。作品中有十分丰富细腻的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描写,因此比一般的“红色经典”更着力于描写“政治规约下的人性表现”②,更有艺术真实性。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电影《苦菜花》)

作者冯德英在作品中所塑造的母亲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的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在描写母亲对孩子们倾注关爱时,作者毫不吝惜笔墨,详尽地将一个慈爱、矛盾的慈母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同样为人父母,作者在刻画于得海的严父形象时,时常是一笔带过,并且这种父爱的基调自始至终都是严肃、冷酷的,以父亲的身份说,于得海在这一方面的形象显得单一、死板、不切实际,并没有足够的“人性表现”。他对儿子于水的爱是固然和绝大多数父亲一样,是宽广如山的,是深沉的,可却像一口哑钟,有着沧桑和威严,却似乎永远没有半点声响。

于得海是穷苦人出身,在一次农民暴动中,他的妻子为了掩护丈夫和众人战死,之后儿子于水便跟着他东跑西颠。他先前是活跃在昆嵛山里的绿林好汉,接着成为了八路军某团团长,后来做了东海区司令员,他的生活大多是在深山战火中度过。在战士们的眼中,他有着很高的威信。在战斗中,战士们“一提起他们的团长,个个都放心了”,因为他的沉着和智慧连“诸葛亮也比不了”。在没有战斗的时候,他是“慈祥”、“和善”的。在老百姓的心中,“他能知道连绵几十里的昆嵛山上的每一个石洞和每一棵树木,你就是把昆嵛山上的石头、泥土、草木拿到天边,他也能认出来是昆嵛山上的,说他能两手同时开枪,百发百中,会飞檐走壁,多少人也围困不住他,说他身高一丈八,枪弹不入,长着大红胡子,

眼睛像夜明珠一样亮,和古书上的武将一模一样??” 他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是神话里的英雄,是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的救星!他神机妙算,指导士兵截击围困王官庄的鬼子,拯救了一村人的性命。他与柳八爷比试枪法的,用过硬的本领说服了柳八爷,争取了柳八爷的抗日力量。他整顿纪律,枪毙了奸污少女的马排长,铲除了军队里的败类。他看到倔强的德强不肯包扎伤口,“涌上来一股又像生气又像酷爱孩子的情绪”,严厉地命令德强按命令行事??他在小说中每一次出现,都是带着正义凛然、机智冷静的色彩,就连在儿子面前,他依然如此。

在人前,他和于水之间保持的感觉,不说没有父子的味道,就连团长与战士的关系都达不到,正如哑钟的喑哑,让人感觉不到半点动静。从于水的角度来看,“他似乎忘记了团长是自己的父亲,而是一个纯粹的严厉的首长,他格外得到的,只有比别人更严格的要求,更危险艰巨的任务”。这在文中有三处描写。

在第一处,同样是执行任务归来,团长“拖过一条长凳子”,把别人“捺着坐下去”,但“却没有捺于水坐下”,于水习惯了父亲的这种态度,所以“也不去坐”。对于其他战士,于团长很是和善,对于儿子,团长却很冷漠,而且这种冷漠似乎是故意而为的。

第二处,同样是在战斗中受伤归来,于团长先去看望受了轻伤的德强,才去看望自己“全身缠满绷带”的儿子。

第三处,部队夜间转移,由于忘记通知的缘故,于水一直睡在炕上没有动。第二天大家才发现于水被落下了,如果是普通的战士,团长会派人回去寻找,但是这一次于团长却说“来不及管他,算了吧”。幸亏老号长偷偷跑到村子里,才把于水带回来了。回来之后于团长“不但没安慰孩子一句,倒把他教训哭了”。

《苦菜花》描写的是抗日期间胶东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斗争,于团长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先人后己的精神可以理解,也着实令人感动,但小说中的这些描写让人感觉有些抬高了。

在人后,父子俩的单独相处在书中只有一处,也只有在这一处,作者正面描写了于得海的父爱。他摸于水的头,都能让于水眼睛潮湿,因为这样的爱抚,在别人是再普通不过的,而在他,于团长儿子的身上,却是少有的。他才轻微地叫了一声“爹”,集合号声就响了,于团长“马上离开了”。这只是他们独处中最平凡不过的一个缩影。在平时,他“很少去留意儿子,只是看到他在战士堆里就行了”,“他的爱,不是一般父母的爱,而像他对所有战士那样,是严峻的爱,是使儿子时刻感受到自己是杀敌的战士,不是父亲眼前的娃娃”。对于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的于水来说,父亲本是他剩下的唯一可以取暖的怀抱,但是父亲如此淡漠苛刻。最亲的人明明就在身边,却把自己当做最不亲的人,于水是多么可怜啊!再

看小说中密密麻麻的叙述的仁义嫂对孩子们的爱,却是那样的细腻如水。这就是父爱与母亲的区别么?母爱是给孩子一个安全可靠的关爱,如母亲的爱;父爱让孩子在风浪中锻炼成长,如于得海的爱。于得海的父爱,是不是有点残酷了呢?于得海的父爱,能不能更真切地“说”出来呢?

《苦菜花》是一部革命颂歌,和其他“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一样,它的创作是在政治意识形态下进行,充当着国家的喉舌,宣传党的宗旨,所取题材注重革命的历程性。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是毛泽东的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文艺为政治服务”可以概括那个时期文学创作特点。因此《苦菜花》里的积极乐观,理想主义,是时代的使然。

在《苦菜花》中,舍生取义是主旋律, 民族高于集体, 集体高于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渗透其中。为了阶级和民族的利益, 个人可以牺牲一切, 包括宝贵的生命,何况是对儿子的关怀与爱护!作为在抗日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于得海为了保卫国家, 为了不做亡国奴, 为了穷苦人翻身得解放, 不惜把全部心思放到同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血与火的斗争上去。作者将他塑造成一个十分光辉的人物,为了突出他的无私,剥蚀了他身上的具有的父爱,让他的父爱深沉得像古刹哑钟。这一做法使得这一“父爱”在现在看来很不切实际,甚至有些浮夸。

【注释】

①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第74 页 ②阎浩岗:《“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19页

【参考书目】

③ 冯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马国昌:《“苦菜花”是怎样写成的?》,《湖北日报》, 1958年6月27日 冯德英:《关于“三花”的创作答读者》,《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④ 田海燕:《优秀的青年作家冯德英———介绍小说“苦菜花”的作者》,《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30日

⑤ 冯德英:《关于影片〈苦菜花〉的改编》,《光明日报》,1965年12月11日

篇四:电影镜头

电影镜头设计

电影剧本为拍摄电影奠定了基础,但它还不能直接用来进行拍摄,导演还要根据剧本内容和自己的

总体构思,写成分镜头剧本。

编写电影分镜头剧本,是将文学形象变为银幕形象的重要环节。分镜头剧本主要包括:镜号、场

景、景别、特技、镜头内容、音乐、音响等。这样不仅把文学形象变为银幕形象,而且赋予影片独特的艺

术风格。

另外,还有

种镜头纪录本,又叫做

完成台本

。,它与分镜头剧本很相似,但性质却不同,它主要

是供给进行电影宣传、评沦和研究工作人员参考,以及放映单位查对、修剪影片时使用。

蒙太奇

蒙太奇

,是电影工作者从法国建筑学上借用来的名词,它的原意是:将建筑上各种各样的材料, 根据一个总的计划,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安装在一起的意思。在电影中,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

按照生活、姜学的原则和剧本结构,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许多外表不相连贯的、缺乏完整概念的各个镜

头,创造性地组织起来,使它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等作用,这就叫做

蒙太奇

,它能使观众得到

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和富有节奏感。

电影镜头

这里所讲的电影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运动的方式,拍摄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而言。

电影镜头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电影内容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镜头。电影摄影机从开拍

起到停止拍摄,这

段电影胶片叫做一个镜头。从第二次开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个镜头。一般地来说,电 影镜头有下列几种:

(

)

拉镜头: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观众在看清楚某一重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认识人物和环境,局部

和整体的关系。拉镜头使人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个镜头,首先出现的

是一朵盛开的苦菜花的特写镜头,然后又出现一只小手伸入画面采摘,但观众却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

准的手,这是镜头拉开了,观众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这种拍摄方法,就叫做拉镜头。

(

)

眼镜头:顾名思义,就是镜头始终是跟随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进行拍摄,以便连续而详细地

表现他的活动情形,或在进行中的动作和衷情。

(

)

摇镜头:这是指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环顾,摇摄全景,或者跟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摇

摄。它常用于介绍环境或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

(

)

推镜头:是指被摄人位置不动,只移动摄影机推成近景或特写镜头。同一个镜头内容,缓慢地推

近,给人以从容,舒展和细微的感受。快推则产生紧张,急促、慌乱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

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加强气氛的烘托。

(

)

主观镜头:是将电影的镜头当做剧中人物的眼睛来观察和表达客观事物的,它可以模拟感觉、渲

染气氛。主观镜头比较普遍的是用来表现人物在特殊情况下的精神状态,也常用来反映人物的幻觉,想

象,这在电影中是经常出现的。同时,对于刻划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例如,故事片〈〈小花》的开

头,有一段小花寻找哥哥的回忆镜头,它先用奔跑的镜头,引出当年的小花,又用喊哥哥的声音回到了现

实,处理得自然流畅,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

(

)

空镜头:这种镜头,以具体的视觉形象

(

即画面

)

表明一定的时间、地点、没有人物,没有语言,

只丧现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气氛的场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云、月亮、飞鸟等。它是

使电影富有诗情画意的重要手段,从而造成宽广,深邃的意境。

(

)

俯仰镜头:俯仰镜头可分为俯镜头和仰镜头。俯镜头除鸟瞰全景之外,还可以表现阴郁、压抑的

感情,一般起贬意的作用。仰镜头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着褒意的作用。

(

)

升降镜头:升降镜头一般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够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空间,有助于戏剧气氛

和效果的渲染。例如,故事片《天山的红花》中,当奥依古丽下了吉普车,走进群众欢迎她的场面,就是

摄影师在直升飞机上高俯拍摄的。这种拍摄方法渲染了气氛,展示了广阔的空间。

(

)

综合性镜头:综合性镜头,指镜头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为了使电影更充分、更突出地

表现某一情节,往往在一个电影镜头里,将推、拉、升、降、摇、移等镜头结合在一起使用。它为画面造

成正、侧、仰、俯、平等各种不同的镜头角度,既能表现环境的全貌,又能表现某个特定人物的近景,以

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使电影更加富有表现力。所以,电影镜头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交织

在一起使用。这种镜头也称为长镜头。

(

)

变焦距镜头:它是指摄影机的位置不变,通过安装在影机内的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变化,使拍摄对

象在不改变与摄影机的距离的条例下,加速或匀速的拉远或推近,造成一定的节奏。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