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方志敏的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21:47 体裁作文
方志敏的资料体裁作文

篇一:方志敏的故事

方志敏,原名远镇。1899年8月21日生于江西省弋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进南昌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后考入九江伟烈大学。他用心研读《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组织“读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于1月29日,在怀山陇首村附近的密林中被俘。 入狱后,方志敏先后被关押在陇首、玉山、上饶、南昌等地。他抱定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决心,在狱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

因为我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十分情愿的啊!

1965年,中共江西省委为方志敏烈士修建坟墓时,毛泽东主席亲题墓碑,写下“方志敏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叶剑英元帅曾在方志敏一张照片上题诗,歌颂方志敏的伟大业绩:

血战东南半壁红,

忍将奇绩创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

又照秦淮一叶枫。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篇二:甘于清贫的革命志士方志敏

甘于清贫的革命志士方志敏 方志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1]。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1人物简介

方志敏(1899—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江西的中共党、团、军组织和革命根据地。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革命运动。 1935年1月,方志敏因叛徒告密被俘,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作品,并秘密托人通过鲁迅先生等关系辗转送给了党组织,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爱国情操和浩然正气。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市英勇就义。

方志敏于1919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省立南昌甲种工业学校。这时,正值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思想、新思潮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参加和组织学生运动,被选为南昌学联的负责人之一。1922年7月,为寻求革命真理,他来到上海,同年7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在南昌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地写道:“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先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中共江西区委工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农民协会秘书长。1925年冬,党组织派他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4月,他作为江西省代表赴广州参加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期间,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和彭湃,并到东江、大埔一带考察农民运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方志敏潜回赣东北,恢复中共

基层组织,组织农民武装;3月,他赴武汉,参加由毛泽东、邓演达主持的粤湘赣鄂豫农民协会执委会和农民自卫军联席会议,与毛泽东、彭湃、邓演达、谭平山等13人当选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委员会执行委员。他完全赞同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的思想和主张。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下旬,他化装成贫苦农民从吉安步行回到弋阳,任弋阳、横峰等五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兼武装起义总指挥、中共弋、横、德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委员,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农民武装,进行暴动准备。1928年1月,他与邵式平、黄道等领导赣东北弋阳、横峰地区农民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南征北战,在打廿八都时从富商那获得了大量财物作为革命经费。1930年起,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

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3]

1934年11月初,以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闽浙皖赣边区,与红10军组成红10军团,方志敏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10军团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转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重重围困在怀玉山区。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冒着雨雪和危险,复入重围,寻找部队,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敌兵不相信,堂堂共产党领导,竟如此穷酸。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用敌人提供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清贫》等十多篇共13万余字的文章。同年8月6日于南昌下沙窝行刑。当时离方志敏37岁生日仅差半月。

2生平事迹

童年时代

方志敏

1899年农历八月十三日,

纪念方志敏(15张)

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湖塘村是一个优美的地方,村前是两口水明如镜的鱼塘,一条小河流过村口的一座小桥,村后有座土山,长满了高大的枫树。可见环境很好 !

方志敏的家很穷,每逢春天家里都断了粮,缸里的一点粮食还是跟财主家借的。刚刚

三、四岁的小志敏饿得肚子咕咕叫。小志敏拽着妈妈的衣襟不断地嚷:“妈妈!我饿,我饿啊!”小志敏看见财主家的孩子吃的是白面馒头,仰着头问妈妈:“为什么财主家的孩子有馒头吃,我们家没有呢?”妈妈只好回答说:“人家财主命好,有地又有钱;咱们命苦,要啥没啥,孩子也跟着受罪!”小志敏听了还是不明白,同样是人,财主不干活不流汗都吃白馒头,爸爸累死累活都让儿子饿肚子,这是为什么?方志敏7岁的时候,爸爸向财主借高利贷让他上了私塾。

小志敏高高兴兴背上书包去上学了。一开始的几天,小志敏觉得挺新鲜,老先生摇晃着脑袋,“子曰”、“诗云”的念,学生们也摇头晃脑的跟着念。时间长了,小志敏就不耐烦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坐在那儿老打瞌睡。

老先生见小志敏不好好念书,走过来揪着他的耳朵问:“我刚念的是哪一句?”小志敏直着脖子,说:“不知道!还不是老掉牙的旧书,我懒得听!”

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拿起戒尺就朝志敏的手心打,一边打还一边骂:“我让你不学圣人的书!”小志敏的手被打得又红又肿,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

回到家里,妈妈看着儿子的手,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小志敏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我放牛拾柴去。!”

爸爸正在抽旱烟,听儿子嚷嚷不上学了,吐了一口烟,说:“哪有上学不挨老师打的,学还得上。供你念书,爸爸受苦受累还有个盼头。不然,你也和爸爸一样当个睁眼瞎,咱家这穷日子还有什么指望改变呢!”

气归气,小志敏还得去上学。只要爸爸、妈妈高兴,这书还得好好念。

1916年秋天,16岁的志敏在弋阳县高校读书,他在学校图书室看了很多进步书籍,并组织了“九区青年社”,专门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张地主终于找到了方志敏。几个狗腿子推搡着方志敏,方志敏被带到了张地主家。 张地主歪在太师椅上,咕噜咕噜在抽水烟,迷着两眼瞅着方志敏说:“你就是方志敏?” 方志敏昂着头不说话,心想,你知道还问什么?

张地主又说话了:“你是学生,应该好好读圣贤之书,不要瞎折腾。我找你来,想让你写个声明,就说你受别人唆使,我是清白无辜的,怎么样?”

方志敏摇了摇头,张地主马上翻了脸,把水烟袋往桌子上一扔,满脸凶相,说:“我在弋阳城里说一不二,整死你像踩死个蚂蚁。”一个打手揍上来要动手,方志敏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说:“我早给报馆和警察署写好了信,今晚我要回不去,就有人将信寄出去。你残害学生的事情全省的人都会知道。”

张地主一听,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孩子还留了一手,真难对付。想来想去,如果把方志敏打死,就会惹恼全省的人。还是咽下这口气吧,只好一挥手,让方志敏走了。

方志敏并没有给同学留下什么信,只是让张地主逼急了,才急中生智说出那套话。张地主最终没有当上议员,方志敏却成了弋阳城里有名气的学生。

青年时期

1918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卖国政府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激起了群众极大民愤。

这一天,弋阳高小的师生在操场举行声讨段祺瑞卖国政府的集会。方志敏平时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师刘老师,登上台子演讲。他慷慨激昂地说:“卖国政府把我们的国家一片片出卖,日本帝国主义又要鲸吞我们的神州。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抵制一切日货。”说着,刘老师把平时用的日本牙粉,日本脸盆拿出来,一脚踩碎牙粉盒,又把日本脸盆用石头砸碎。

同学们都被刘老师的爱国行动感染。方志敏抬腿跑到宿舍,把他铺的一床日本草席抱出来,跑上讲台,点着一根火柴把日本草席点着说:“我向刘先生学习,坚决不用日货。”

1919秋天,方志敏在南昌江西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上学,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觉悟提高很快。

当时,方志敏所在的这所学校办得很糟糕。学校凭私人关系任用教师,有的教师什么都不懂,甚至连学生都不如,只要有门路,就能教课。学生们意见很大,方志敏代表全班同学,向校方提出更换教师,胖校长打着官腔说:"研究研究",几个月过去了,也不见音信。

正好,学校宣传队要排节目。方志敏灵机一动,编写了一个剧本《私塾怪现象》。戏中有3个主要人物,校长、校长老婆、校长的儿子。校长当领导,校长老婆连字也不识,啥课都敢教,校长的儿子只管摇铃。

《私塾怪现象》主要是讽刺学校的腐败,受到学生的欢迎,大家看得开怀大笑。可是校长看了戏,血压上升,恼羞成怒,下令立即停演,还给方志敏记大过一次。

学生记大过是很严重的事情,可是,方志敏一点也不在乎,继续带领学生同校长斗争,公开揭露学校的黑暗。胖校长气得不行,要开除方志敏。方志敏不甘示弱,带领学生自治会贴布告:开除校长!

1921年秋天,方志敏又进了同文学院(现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对英文抓得很紧。方志敏找到了英文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一边学英文,一边学这两部伟大著作,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社会主义”,因为方志敏开口闭口不离“社会主义”这个词。方志敏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读书会,专门学习和探讨社会主义。

那时候,阅读革命书籍非常困难。书籍、报刊杂志常被没收。方志敏托校外的同学订进步杂志,再带进学校阅读;白天不方便,晚上熄灯后,几个人才悄悄地进行讨论。

教会学校三天两头做礼拜,方志敏非常厌烦。可是,他一想,何不在做礼拜的时候,带上要看的书,“你做你的礼拜,我读我的书”。

闹革命

1922年夏天,方志敏到了上海。

那时候上海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上海的马路上,方志敏看到,洋人的警棍在黄包车夫的身上飞舞;喝得烂醉的外国士兵,肆意侮辱中国的百姓。

一天,方志敏和几个朋友来到“法国公园”想进去玩玩。他们走到公园门口,一个显眼的牌子映入眼帘:“华人与狗不准入园。”

方志敏站在“华人与狗不准入园”的牌子面前热血沸腾脸发烧,感到一种奇耻大辱。堂堂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都不能自由行走。

面对“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方志敏暗暗发誓,一定要赶走帝国主义列强,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到底!一定要铲除“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

很快,方志敏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火与血的考验中百炼成钢,成为解放中华民族的先锋。

下面讲几个方志敏闹革命的故事:

1925年夏天,方志敏在家乡湖塘村秘密成立了农民协会,带领贫苦农民与地主展开了斗争。

那年天旱歉收,到了秋天,许多贫苦的农民发愁交不起租,还不了地主的债。

方志敏召开了贫雇农大会,对大家说:“今年地主收租讨债,我们就要求减租减息。如果地主不肯,咱们就跟地主斗,不交租,不还债!”

农民们都害怕地主,不敢行动。方志敏带领一部分积极分子先把一个地主抓了起来,要他减租,并把借据还给农民。这一来,农民们有了劲头,都准备跟着方志敏干。不料,方志敏的五叔、地主方雨田跳出来,带头对抗农民运动。其他地主不敢收租收债了,方雨田却气急败坏地质问方志敏:“我是你亲叔,你该不会六亲不认吧?”

方志敏觉得不把方雨田的气焰打下去,斗争就不能取胜。他对大家说:“你们不要以为方雨田是我五叔,我就循情看面子。他既是地主,又和我们对抗,咱们就跟他斗争到底!”

一天晚上,他带领全村的贫雇农,手拿铁叉、锄头,包围了地主方雨田的大院,而冲在最前面的是方志敏。

方雨田紧关大门,躲了起来。几个农民翻墙进入方家大院,把门打开,大家一下子冲了进去。方雨田狗急跳墙拿刀想行凶,农民夺下他手中的刀,用绳子把他捆了个结实。

地主方雨田被斗倒了,震动了整个弋阳县。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江西的农民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把土豪劣绅打得屁滚尿流。农民从漆工镇警察所里缴获了两条半枪。一条是“汉阳造”,一条是“三八式”,还有一条“九响毛瑟”被截去了半截枪筒,只能算半条枪。方志敏出门时就把这半截枪筒的枪带在身边当作防身武器。很快,“方志敏

篇三:永远不朽的丰碑-方志敏

永远不朽的丰碑:方志敏

方志敏是二十世纪初期,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部队行进皖南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敌军的数量是我军的7倍。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方志敏带领先头部队已经脱险。但是,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又复入重围。终于因为寡不敌众,他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他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在狱中,方志敏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6岁。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光辉诗篇,怎能不为他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方志敏,是我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篇四:方志敏的“咏竹”

方志敏的《咏竹》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风吹柳梢偏,偏去舞柳絮。几度光辉过,还去大地情。

篇五:方志敏的清贫

方志敏的资料

方志敏的清贫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原名远镇,志敏系学名。1916年秋,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念书,积极投入“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27年间,任中共江西省委农委书记,领导了“漆工镇暴动”。1928年1月,当选为中共五县工委书记和武装暴动总指挥。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团成员。1934年11月24日,奉中央军委电令,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率红十军团北上。1935年1月,因叛徒出卖,在怀玉山区被捕。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只有两个铜板。敌兵不相信,堂堂共产党领导,竟如此穷酸。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用敌人提供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十多篇共13万余字的文章。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今天我想就方志敏同志清贫,廉洁的人格魅力来介绍介绍他。

方志敏堪称中国共产党廉洁的楷模。他一身正气,廉洁自爱,用自己的言行为中国共产党争得了荣誉与骄傲,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了一面旗帜。廉洁,构成了方志敏最具魅力的人格力量,也成了他卓越风范的重要内涵。

在闽浙赣苏区,方志敏是主要缔造者及领导人,担负着不少重要的职务。同时,他闻名遐迩,威震江南,是广大人民群众崇拜的英雄。尽管如此,他始终同指战员同吃同住,丝毫没有一点特殊。作为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还一度兼任省苏财政部长,方志敏经手的现金,总在数百万上下。可是,他一尘不染,一生的积蓄与财产只有几件旧褂裤及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他把公款的一点一滴都用于革命事业,从来没有因私而动用其中的一分一毫。他始终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他始终两袖清风,成为广大军民交口称赞的模范。

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写了一篇题为《清贫》的文章。这篇文稿虽然不长,只有1000多字,却是方志敏一生清贫、一尘不染的真实写照,字字句句都渗透了方志敏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美德。他在文章一开始就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10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方志敏这段朴实无华的自白,活生生地勾勒了他的一生是廉洁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在多年的奋斗中,方志敏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人民的事业,他努力奋斗,节衣缩食,一直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一直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反对非分的享受及点滴的奢侈。

接着,方志敏在《清贫》中提到,一身清贫,舍己为公,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在国民党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然而,“却是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这里,方志敏把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一个重要区别给刻画出来了。中国共产党,它是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代表着广大人民大众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性质与奋斗目标,决定了它是一个廉洁的党,是一个把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的党,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党,是一个讲正气、讲奉献、讲牺牲的党。因而,在国民党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对共产党员来说却是正常的,是被视作自己的美德,这也成了区别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在文章的结尾,方志敏明确地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廉洁自爱,一身正气,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

它是增强内部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取信于民、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与拥护的力量所在。所以,也是共产党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方志敏的廉洁、正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典范,也构成了他在广大党员、群众中赢得信任的最具魅力的人格力量。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时年36岁。方志敏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的风范,他的精神,以及他的业绩,却是长存的,将永远激励全国亿万人民群众开拓进取,铸造辉煌,在世纪之交取得更大的胜利。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