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苹果锈果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3:43 字数作文
苹果锈果病字数作文

篇一:苹果锈果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

苹果锈果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

锈果病又称花脸病,是一种病毒病害,是近几年危害胶东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发病后果实不能食用。苹果发病后,虽有商品价值,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据调查,50%

果园有病株,个别果园病株率达40%,重症率20%,很多果农把此病当成果锈病防治,既加重病情的发生,又造成经济损失。

【苹果锈果病症状】

苹果锈果病花脸型症状

苹果锈果病主要表现于果实,其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

①锈果型:发病初期在果实顶部产生深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沿果面纵向扩展,发展成为规整的木栓化铁锈色病斑。锈斑组织仅限于表皮。随着果实的生长而发生龟裂,果面粗糙,果实变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②花脸型:病果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面散生许多近圆形的黄绿色斑块,致使红色品种成熟后果面呈红、黄、绿相间的花脸症状。

③混合型:病果表面有锈斑和花脸复合症状。病果着色前,多在果实顶部产生明显的锈斑,或于果面散生锈色斑块;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的果面或锈斑周围产生不着色的斑块呈花脸状。

【病原与发生规律】

由苹果锈果(Apple skin scar virold,ASSVd)类病毒侵染所致,有两种:—种是环状低分子量RNA,存在于染病成熟果实及枝条中;另—种也是环状分子,存在于病树枝条中。通过各种嫁接方法传染,也可通过病树上用过的刀、剪、锯等工具传染。梨树是此病的带毒寄主。梨树普遍潜带病毒但不表现症状。5—7月份是锈果病增殖为害的高峰期,与梨树混栽的苹果园内或靠近梨园的苹果树发病较多。苹果树一旦染病,病情逐年加重,成为全株永久性病害。

【防治方法】

防治此病最根本的办法是栽培无毒苹果苗。严禁在疫区内繁殖苗木或外调繁殖材料。砍伐淘汰病树。果区发现病株,立即连根刨出烧毁。拔除病苗,刨掉病树。建立新果园时,要避免与梨树混栽在病树较多,园地较偏僻地区进行高接换种。

药剂防治:把韧皮部割开“门”型,上涂50万单位四环素或150万单位土霉素、150万单位链霉素,然后用塑料膜绑好,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根部插瓶病树树冠下面东南西北各挖一个坑,各坑寻找直径0.5—1cm的根切断,插在已装好宁南霉素、新植霉素、乙蒜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150—200mg/kg的药液瓶里,然后封口埋土,于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上旬各治疗1次,共治3次有明显防效。

篇二:苹果锈果病和苹果花脸病

苹果锈果病和苹果花脸病

【美】A. L Jones H. S. Aldwinckle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首次报道了在国光苹果果实上发生的锈果病,该病害可以通过嫁接传播,日本称其为sabike-byo,并认为它与美国鉴定的苹果锈果病(Apple scar skin)属于同种病害。日本的嫁接传播实验表明,苹果锈果病,即sabike-byo,和另一种首次在美国报道的可通过嫁接传播的苹果花脸病是由同种病原引起。

这两种病害在世界范围多数苹果种植区相对少见,但在日本广泛分布,这是由于种植者频繁使用带毒但尚无症状的接穗进行嫁接工作所致。

症状

锈果病与花脸病只在果实上表现症状,有些品种显症,有些品种不显症。用该病毒单一分离物进行接种实验表明,红玉(Jonathan)和Redgold品种呈现花脸症状,而国光(Ralls Janet)和印度(Indo)品种为锈果症状,红星(Starking Delicious)则两者都有。在印度(Indo)品种上锈斑出现在果实的萼端,始于盛花期后五周左右。锈斑逐渐发展,直到采收时,锈斑可能会覆盖整个果面的50%以上。在国光(Ralls Janet)品种上,首先出现水浸状斑块,继而出现锈斑组织,最终在斑块部位开裂。红星(Starking Delicious)在果实近成熟期出现浅色环状斑点即花脸,斑纹经常集中在果实的萼端。锈果症状一年比一年明显,而花脸的斑纹会变得不明显。病果不能正常成熟,果实又小又硬,并且风味不好。最终,整株病树果实失去了市场价值。金冠(Golden Delicious)和陆奥(Mutsu)为不显症寄主。

病原

苹果锈果病与两种小分子量RNA有关,分别是ASSARNA1和ASSARNA2。ASSARNA1是环状单链RNA,ASSARNA2是线状双链RNA。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提纯ASSARNA1,使其感染苹果幼苗,继而嫁接到指示植物NY11894(Malus ×arnoldiana和 M.Pumila Mill. Var. niedzwetzkyana),会出现典型的斑纹症状。因此,ASSARNA1为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ASSARNA2与苹果锈

果病有关,但其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通常情况下,ASSARNA2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比ASSARNA1移动得慢。

类病毒的环状单链RNA呈棒状结构,分子量为1.1×105,包含330个核苷酸。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成员和鳄梨日斑类病毒相比,序列同源性低,且缺少中心保守区域。苹果锈果类病毒与黄色葡萄斑点类病毒有37%的序列同源性,中心区有相同序列,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组群。

病害的循环和流行

该病原通过嫁接和芽接传播,田间自然传播较慢,人们认为是由于自然根接所致。在苹果上潜伏期为1-2年,草本寄主尚不清楚。

检测

NY11894海棠和Shui Hong Se Ping Guo是最可靠的指示植株。提取少于0.5g树皮组织核酸,通过往复双向电泳法或cDNA杂交试验可检测ASSVd。

篇三:苹果锈果病

苹果锈果病

症状 苹果锈果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症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锈果型:病树落花后约1个月,病果先从顶部出现深绿色的水浸状病斑,并沿着果面向果梗纵向发展。逐渐形成与心室顶部相对的5条纵纹。且木栓化为铁锈色。随着果实生长,锈斑龟裂,果面粗糙,甚至果皮开裂。果实发育受阻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病果小而坚硬。这类症状常表现于国光、富士和印度等品种上.(2)花脸型:病果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出现很多近圆形的黄绿色病斑,成熟时斑块也不变红。果面呈现红绿相间的花脸症状。病果小,略带凹凸不平状。此类症状常见于祝光、倭巾及海棠、沙果等品种. (3)锈果花脸复合型:病果在着色前,多于果实顶端出现明显的锈斑或在果面散生斑块,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部分或锈斑周围出现不着色斑块,果面红绿相间,形成既有锈斑,又有花脸的复合症状。常见于元帅、红星、新红星等苹果品种。

病原及发病条件 苹果锈

果病的病原尚未确定。过去

一直认为是由病毒所致;前

几年有人怀疑为类菌原体;

近几年日本认为由类病毒

ASSDRNA所致,并证明可通

过磨擦及嫁接换种传播;还

有人认为是由类似于立克

次体的难培养细菌所致。现

在可以肯定该病为传染性

病害,可以通过嫁接传播,

但病株的花粉及种子不能

传病,嫁接换种后,潜育期

3~27个月,可能是由传病

昆虫或其他途径传播,但目

前尚未查明。目前认为带病

接穗及带病苗木的调运,是

该病扩大危害的主要途径。

还发现在多锰、多铁的果园

中也有锈果病,所以叶面喷

用含锰、铁的农药时会加重

锈果病的危害程度。缺硒也

会造成锈果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无毒接穗及砧木。用无毒种子繁殖砧木,选用无毒接穗,可避免危害扩大。在对苹果树或较孤立的苹果园嫁接时,应选用多年生未发生锈果病的苹果树作为母树剪取接穗。(2)发现病苗要拔除烧毁。发现病树,应立即砍伐,把病树连根刨掉。对病树较多的苹果园,需划定为疫区,进行封锁。疫区内的苹果树不准作繁殖材料,将病株逐年淘汰或砍伐。新建苹果园时,应避免与梨树混栽,应远离梨园,以免病害从梨树传染到苹果树上。(3)对锰、铁过剩的果园,要控制施用含锰、铁的化肥和农药,增施有机肥,同时要施足磷、钾、锌、铜、钼、镁等肥料,使病症得以抑制。另外,施用亚硒酸钠可使锈果病得以抑制。

篇四:苹果锈果病

苹果锈果病

Apple Scar Skin

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国内各苹果产区如河北、辽宁、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均有发生。有些果园病株率高达10%以上。锈果病为全株性病害,病树上的果实全部畸形龟裂,不堪食用。大大降低果品的商品价值及经济价值。

症状

锈果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有些品种的幼苗和枝干上也可表现症状。果实上的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锈果型、花脸型及混合型。

锈果型: 是主要症状类型。常见于富士、国光、白龙、印度等品种上。主要表现为落花后一个月左右从萼洼处开始出现淡绿色水渍状病斑,然后沿果面纵向扩展,形成与心室相对的五条斑纹。由于病斑处果皮逐渐木栓化,斑纹逐渐由黄绿色变为铁锈色,最后形成典型的锈状斑纹。由于果皮细胞木栓化,使果皮停止生长,在果实生长过程中,逐渐导致果皮龟裂,甚至造成果实畸形。病果比健果小,果肉少汁且硬而无味,失去食用价值。

花脸型: 常见于祝光、倭锦、元帅、海棠、沙果、槟子等树上。果实在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面上散生许多近圆形不着色的黄绿色斑块,成熟时斑块仍不着色,最后使果面呈现红色和黄绿色相间的“花脸”症状。病果着色部分凸起,不着色部分稍凹陷,致使果面略显凹凸不平。

混合型: 即锈果和花脸症状混合发生,多见于元帅、红星、新红星等品种上。病果在着色前,在萼洼附近出现锈色斑块;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的地方或锈斑周围产生产生不着色的斑块而呈“花脸”状。

上述三种症状在同一品种或同一植株上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同时表现。除上述三种典型症状外,在有些品种(如金冠、黄魁)上可表现“绿点型”症状,即在果面散生一些明显的稍凹陷的深绿色点;有的品种可表现“星裂型”症状,即在果面上出现深入果肉的星状纵横裂纹,裂纹处凹陷;某些砧木品种(如山定子)可产生“环斑型”症状,在果面上呈现环状着色不均。

某些品种的幼苗也可发病,如当国光幼苗苗高30~50cm时,中上部叶片向背面反卷。前期病苗叶片小,叶柄短,叶质极脆,极易早落。后期病苗中上部皮层表面产生褐色至灰褐色且木栓化的不规则斑,表皮粗糙,严重时表皮干枯翘起,韧皮部裸露。

枝干发病,只在四年生以上部位

苹果锈果病

表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主干直立生长,但树皮明显扭曲;主枝扭曲生长,树皮有规则纵裂,但扭曲不明显;4年生以上的枝条,树龄越大,扭曲生长越明显,且均呈右手螺旋。

病原

多年来大多数学者普遍公认苹果锈果病由类病毒引起,日本和我国的研究均证实,有两种低分子量的RNA是锈果病的病原,一种是环状的低分子量的RNA,有330个核苷酸组成,称为RNA-ASS-1;此外,还有一种低分子量RNA,具有线形双链RNA的特性,称为ASS-RNA-2。我国在苹果锈果病的病株中和带有锈果病原物的梨树中,均分离到难培养细菌,并用抽取的难培养细菌接种“国光”幼苗表现了典型的弯叶症状,青霉素处理有减轻病情的疗效,认为这种难培养细菌是引起苹果锈果病的病原物。

发病规律

锈果病的病原物在病树中越冬,主要靠病接穗及砧木通过嫁接传播。此外,病健树根部的自然接触也能传染,还可通过在病树上用过的刀、剪、锯等工具接触传染。梨树是此病的带毒寄主,当梨树与苹果混栽或苹果靠近梨树时发病较重。苹果品种间对锈果病的抗性存在差异。黄魁、黄龙等品种高度耐病,不表现明显症状;金冠、祝光等品种较耐病,发病后损失较小;红玉等品种轻度感病;倭锦、印度、大国光中度感病;而国光、红星、元帅、青香蕉等高度感病,发病后几乎完全失去经济价值。

病害控制

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方法治疗已发病的树,因而防治该病应以预防为主。新建果园栽植无病苗木是彻底避免发病的有效措施,此外建立新苹果园时应远离梨园150m以上,避免与梨树混栽;严格选用无病的接穗和砧木,培育无病苗木,用种子繁殖可以基本保证砧木无病;嫁接时应选择多年无病的树为取接穗的母树;不用修剪过病树的剪、锯修剪健树;用青霉素连年输液可降低病果率。

篇五:苹果锈果病病情分级及病株在田间的分布观察

苹果锈果病病情分级及病株在田间的分布观察

苹果锈果病,俗称花脸病,近年在我国苹果产区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锈果病主要有花脸型、锈斑型和混合型三种典型症状。为了调查研究的便利,我们将花脸型症

1级 病变区面积≤

1/4 2级1/4<病变区面积≤1/2

3级1/2<病变区面积<3/4 4级 病变区面积≥3/4

状分成4个等级,主要根据病斑或变色区占果面面积的比例进行病情分级,不同等级的症状如图1-4所示。 图1-4 苹果锈果病病情分级情况

锈果病主要通过嫁接传播,根接及农事操作也可能为锈果病传播方式,2012-2013

年我们连续两年调查了顺平县神南村三个果园锈果病在田间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

从三个果园的情况来看,第一个果园(图1-5)2012年在110棵树中有发病树4棵,病株率为3.6%,2013年又新增3棵,总发病率变为6.4%,一年增加了

2.8%;第二个果园(图1-6),2012年在120棵树中有发病树16棵,病株率为13.3%,2013年又新增3棵,总发病率变为15.8%,一年增加了2.5%;第三个果园(图1-7),2012年在140棵树中有发病树6棵,病株率为4.3%,2013年没有新增加的病树,相反,其中有两个病株2013年表现为隐症,这一情况值得密切关注,究竟是什么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发生需要进行分析;总体来看,花脸病处于增加的趋势,三个果园一年平均增加2.7%。从发病株的位置来看,普遍距发病株较近,但是并不总是相邻。从发病品种来看,29株发病果树中28株为“富士”品种,占96.6%,只有一株为“倭锦”。 2014年,我们将继续对以上三个果园进行观察,以明确其扩散规律。

2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