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博罗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3:02 优秀作文
博罗县优秀作文

篇一:博罗概况

博罗概况

博罗县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中下游北岸。西邻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东连珠三角东岸重要节点惠州,与另一节点东莞隔江相望,是深、莞、惠经济圈与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的重要交接点。县城距广州、深圳只需1小时车程,至东莞只需20分钟车程,距惠州市区只有12公里。全县总面积2858平方公里。辖17个镇,34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80万人,外来人口约40多万人。在全国第十届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价中,博罗名列第89位。

博罗是岭南文明古县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属百越之地,但其文明程度可与中原媲美,并曾建立过一小国——缚娄,后为楚国属地。秦始皇33年置县,取名傅罗,距今有2200多年历史。晋太康元年将傅罗更名为博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寓居惠州期间曾多次到博罗游历,并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这里曾孕育出李文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源(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英雄豪杰,周恩来曾在这里指挥东征,东江纵队在这里开创了华南抗日根据地,中共广东省临委机关和东江纵队司令部就设在著名的道教圣地罗浮山冲虚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此相互交融辉映,使博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博罗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充足,全县土地总面积419万亩,人均土地面积5亩多,工业储备用地丰富,具备承接工业项目的用地条件。水资源充沛,东江流经全县9个镇,有大小水库467座,水质优良,是供给香港的水源地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是全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誉,是东南亚著名的佛道教旅游观光胜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头山,山势雄伟,层峦叠翠,飞瀑流泉,峰奇景异,是

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此外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缚娄古国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博罗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广惠、惠河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拥有9个互通口,正在建设中的博深高速公路、广河高速公路、莞从高速公路将把博罗与深圳、广州、东莞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其中博深高速建成后县城至深圳的距离只有60公里左右。324国道,205国道分别贯穿东西和南北,使博罗成为华南地区尤其是粤东、粤中的交通枢纽。京九铁路和广深铁路纵贯全县,石湾红海港、龙溪宏兴码头与香港、澳门直接通航,通关便利。已建成50万伏输变电站1座,22万伏输变电站3座,11万伏输变电站19座,惠州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博罗是广东省供电最充裕、质量最稳定的电力强县之一。

博罗产业基础厚实。围绕建设珠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广东省中医药产业基地、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珠三角地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珠三角中心花园及粤港澳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休闲旅游基地等“六大基地”的目标,加大了科学发展力度,现代农业、中医药产业、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和旅游等高端服务业等六大产业正加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日益完善,营商成本相较低,正成为方兴未艾的投资热土。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博罗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博罗工作就是博罗人。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和有识之士精诚合作,共创双赢发展的美好明天!

篇二:博罗县志

《博罗县志》载罗浮山有关湛甘泉史迹

陈裕荣

青霞谷 陈琏《罗浮山志》称为:隋开皇中苏元朗修炼之所,明湛若水精舍,冼桂奇(甘泉弟子)书堂亦在焉。今皆废为田。有石刻“冼子读书台”五字,近亦崩坠。唯“击磐石”等字尚可扪读。台下清流涓涓,则所谓通灵泉也。台南为朱明洞,若水建甘泉精舍讲学之地,亦久圯。洞口有古刻“朱明洞”三字,无款识。或镌“甘泉”二字于后,观者遂以为湛公笔,非也(见所著《朱明洞记》)。洞东当青霞谷口,有古泉,葬葛仙衣冠处。《邹记》所谓衣冠冢也。

黄龙洞 小石楼西下,为黄龙洞,原名金沙。南汉立刘伥健“天华宫”其中,梦黄龙起于此,故改名焉,东坡称为“稚川西庵”,湛若水因为四贤祠,祀周濂溪、罗豫章、李延平、陈白沙四先生。门人庞弼唐,又为建天华仙洞,即庞弼唐精舍也。康熙中,冲虚道士张云仙始庵于祠旁,名黄龙观。

湛若水《飞云顶诗》:

飞云千丈阁空蒙,一枕横交四百峰。

春醉游人归不得,欲离烟火住黄龙。

青霞洞 位于青霞谷,在朱明洞后,亦名青霞洞。岩谷开朗,泉石映带,中起冈阜如青虾,土人呼为青虾洞,嘉靖间,番禺李时行,尝编茅筑石,为随时登览栖息之所。后冼桂奇、湛若水建精舍讲学,有少汾书堂、甘泉精舍遗址。互评古迹,中有田百余亩,旧属黄龙观。旧有泉,出离口,芙蕖千茎,名通灵泉,今不可考。

黄佐《青霞谷赠甘泉诗》:

青霞谷中飘紫烟,谁其栖者甘泉仙。

云边放鹤啄瑶草,雨后呼龙种玉田。

梅花不作翠羽梦,韭叶细写朱明篇。

冲虚乍雨星为枕,晚来同话羲皇年。

刘世重《咏青霞洞》诗:

闲持白水泥丸术,来问青霞谷口仙。

龙虎舟成曾几日,蓬莱蝉蜕已千年。

云辞石室惟朱草,鸟散瑶台但紫烟。

回首甘泉栖隐地,鹤孤松老晚峰前。

《罗浮志》 《罗浮志》,湛若水撰。若水有传。

《罗浮图经》 《罗浮图经》,香山黄佐撰。黄佐有传。《阮

志》称是书修饰黎志,题为山志十二卷,其实志中有图经二卷,维敬作注。

《佐序略》,陈琏增胄所录:“??嘉靖庚戌二十九年(1550年)与甘泉翁偕游,黎子从。询旧志则亡矣。于是托归善姚子浤,求得录本,黎子复得图记于故家,乃博访旁采,纲以图经而后条举其详。昔所未载而今创闻者,为杂记以络之,修补綦于精审,予亦稍加润色,编十有二卷云云。”卢挺《山囊》自序亦谓:“维敬即琴轩所为志而修之,泰泉括以图经,表以论赞”。

陈裕荣按:

读《佐序略》这段,除早知黄佐字才伯,号泰泉,中山人,名学者,晚年讲学罗浮,亦游甘泉之门。看他《青霞谷赠甘泉诗》,便知梗慨。黎民表,字惟敬,嘉靖十三年举人,官至河南布政使参议,是广东诗坛南园后五子之一。从不知与甘泉有交往,现读此,始知甘泉八十五岁(1550年)时,民表曾随黄佐在罗浮山上从甘泉游。

朱明洞石刻 朱明洞石刻,据湛甘泉《朱明洞记》:“绕朱明洞前,出冲虚,有大石刻朱明洞”云云。则朱明洞石刻在甘泉之先,有人以为甘泉手笔,非也。或云朱明洞石刻下有甘泉二字,因此至误。

陈白沙在甘泉初游罗浮时,作《罗浮春寄诗湛民泽》:

海上花开万玉林,闭门碧玉梦相寻。

不知开处花多少,折尽罗浮半夜心。

湛若水《游罗浮》二首:

何处登高何处峰,世间遥望紫云重。

坐仰南极天全回,醉烂碧桃春正浓。

肯共朱明为洞主,聊从葛老问行踪。

何人不到寻仙处?一缕晴烟树二丛。

老鹤阅世山之隈,花开花落愁相催。

转头胜事都春梦,叹息人间几劫灰。

随世功名悲弄影,流形天地小浮杯。

要知此外无穷在,莫道曾登绝顶来。

《罗浮县志》卷七人物元寓贤一节,为湛甘泉及其门人庞嵩、李时行、冼桂奇、钟景星、霍杰、王渐奎、洪垣、蒋信等人立传。因在《湛甘泉门生弟子名录》中已载,在此不再记述,

铁桥,在罗浮二山之坳,实为泉源福地,湛若水有诗云:

铁桥桥下水翻飞,信步吾行行不疑。

童子隔溪闻对语,公今是隐是危时。

甘泉精舍 甘泉精舍,湛若水建。一在朱明洞,一在青霞谷,久废。

湛若水《朱明洞记》:“甘泉子弘治丙辰(1496年)同李世卿与诸子游博罗,因曾子鲁,胡子学造冲虚观,历大小石楼,以览黄龙诸胜。辛酉(1501年)偕赵元默由增江而入,经梅花村,以宿冲虚观。亟以书报曾胡二氏,黄时卿氏来会焉,求古所谓洞者而卜筑焉,以为退居之地。朱明在冲虚观之后,左倚虾蟆、玉女诸峰,临以飞云之顶;右挹麻姑峰,诸秀掩映,流水滹滹,绕洞前以出。冲虚有大石刻,曰朱明洞者,当其前,盖古迹淹没已久,人所不到,极幽蘧之处也。于是亟令人伐木剪荆,定卜焉。栖霞道士李以贤曰:吾等当力为之。于是内为寝者五间,前为堂者五间,又前为门者,如寝堂之数。两廊翼之者八间,缭以周垣,引泉入于厨。经始

博罗县

于丁酉(1537年)之冬,讫工于戊戌(1538年)之秋,张千总世武视工焉”。又有诗云:

卜筑朱明西,乃兼朱明东;东西如日月,天地留元同。 何以爰东洞?虾蟆起青空;何以爰西洞?麻姑秀芙蓉。 朝日未出时,先见东海红;新月欲吐夜,坐待西岩中。 日月互来往,吾以观无穷。

曾焕章按:所谓朱明两洞者,当是以涧水东为东洞,涧水西为西洞。东洞屋址,近日道士改为王仙古屋,以为王体靓遗迹,

篇三:博罗县简介

博罗县简介

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中下游北岸,东邻惠州,南临东莞,西接广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全县总面积2982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博罗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农产区,拥有近百万亩可耕地,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优质大米、荔枝、龙眼、柑桔、中国黑糖、红糖、酥醪菜等名扬海内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博罗,催生了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鸟为主产品的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不断迈向产业化、现代化。

博罗辖区内江河纵横,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风光旖旎。辖区内面积为260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飞瀑流泉,峰奇景异,山势雄伟,古木参天,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且集道佛文化于一身,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放眼将来,罗浮山将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南亚道教文化圣地,21世纪绿色风光观赏区和亚热带绿色教育地区。

博罗,自秦始皇33年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博罗,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北岸,东与惠州市区相接,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在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有广州、香港、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6座大中城市和惠州机场、深圳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以及大亚湾港口;是珠三角和穗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咽喉地带。博罗县面积2982平方公里,辖二十个镇:罗阳镇、龙溪镇、九华镇、九潭镇、园洲镇、石湾镇、福田镇、长宁镇、横河镇、湖镇镇、响水镇、平安镇、柏塘镇、杨村镇、杨侨镇、公庄镇、石坝镇、麻陂镇、观音阁镇、泰美镇,常住人口76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

丰富的自然资源。博罗山川秀美,人文苍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中国岭南风光和文化。境内的罗浮山,集道、佛两教于一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博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三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广东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

优良的投资环境。近10年来,全县共投入了近50亿元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5国道、324国道和京九、广梅汕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广惠、惠河高速公路都在博罗境内交汇,水泥大道贯连22个镇,是全国交通先进县。博罗超前发展了通信、供电、供水事业,早在1994年已进入全国通信百强县。博罗不断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全县对外资企业实行“一个窗口”收费制度,对外商的投资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可以说,博罗县已构筑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投资环境。

扎实的经济基础。目前,博罗县已有来自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外资企业。在外资强有力的牵动下,博罗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方面,一批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得到培育,已形成了建材、制药、纺织、化工、服装、电子等30多个行业,拥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电脑配件、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农业方面,已形成了一批优质粮、油料、水果、蔬菜、水产、三鸟等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有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总的看,博罗已经建立起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贸、工、农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已成为一块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成为充满商机的风水宝地。

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博罗将继续努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外商的各项工作;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深化对外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特别希望能与广大商家在高科技产业、旅游、“三高”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29.3亿元,同比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2.4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2亿元,增长32.9%;税收总收入19.98亿元,增长18.6%,其中国税收入12.5亿元,增长13.4%;地税收入7.48元,增长2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25亿元,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6亿元,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5亿元,增长2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620元,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6721元,增长16.8%;城镇登记失业率

2.6%。三大产业比例为12.0:49.1:38.9。

博罗县现有常住人口76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博罗人口十年来在数量、质量及结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口总量增加,增长势头回升

据博罗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11月1日0时,全县常住人口为780477人,其中男性人口398162人,占51.0%;女性人口382315人,占48.98%。从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看,1953年第一次普查,全县总人口为287006人;1964年第二次普查,全县总人口为386520人,比“一普”增加99514人,平均每年增长2.74%;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620412人,比“二普”增加233892人,平均每年增长2.66%;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651922人,比“三普”增加31510人,平均每年增长0.6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780477人,比“四普”增加128555人,平均每年增长1.76%。可见“二普”和“三普”是人口增长高峰期,“四普”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到了“五普”时人口增长势头有所回升。

新房销售情况

篇四:博罗县中小学生转学办理流程

博罗县中小学生转学办理流程

(学生转学统一使用惠州市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县 内 转 学

一、纸质办理

1.学生转学应由学生或学生家长到学生拟转入学校提出转入要求,转入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开具一式两份的转学申请表,并在“转入学校意见栏”中填写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确认。

2.学生或学生家长带着一式两份的转学申请表到转出学校在“转出学校意见栏”中填写意见加盖学校公章确认并留一份转学申请表存档。然后带一份转学申请表到接收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接收学校必须依据有转出学校的意见和学校公章才能接收转入学生。否则,视为违规接收学生,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不能通过审核。转学申请表由转入学校存档并上传到学籍系统。

转学手续纸质办理流程:转入学校写意见、盖章→转出学校写意见、盖章→转入学校办理入学手续(纸质材料不用交到局审核,局教育股在学籍系统中根据学校上传转学纸质佐证材料的图片直接审核)

二、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办理:

1.由学生转入学校发出申请: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学籍异动申请,点击“申请”后在“检索学生栏” 中点击学校名称的空白位置,找到转入学生的原就读学校,输入学生姓名或者学籍号,点击“查询”,页面会自动显示学生的基本信息,核对无误后,在“异动类别”中,选择“转学”,并填写转学异动日期、转学异动说明,提示上传转学材料(转

学申请表的照片),上传转学材料后还需要进入系统中的“学籍异动学校审核”进行审核通过后(注意要点击“保存”)将会发出信息到转出学校。

2.转出学校进行审核:转出学校在异动审核页面,选择需要审核的转学学生,点击“审核”按钮,查看学生的信息是否正确,如上传的纸质材料照片都有转出、转入学校双方同意的意见和公章,则点击“同意”转学(注意要点击“保存”)。

3.县教育局审核:局审核通过的必要条件:一是学校必填学生转学异动日期、转学异动说明和上传的学生转学材料;二是转入、转出双方学校均有同意学生转学的意见和公章。

跨 县 区 转 学

一、纸质操作

我县学生转往异地就读:

凭学生持有拟接收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加盖公章的拟接收凭条或转学申请表,转出学校才能在接收凭条或转学申请表签意见和盖章,再告知学生或学生家长到局教育股签盖后并送回一份到转出学校。如学生没有带任何转学材料,转出学校可给一式四份的转学申请表让其带回拟转入学校和学校所在县(市)主管部门先签盖,再到我方学校和局签盖。

异地学生转入我县就读:

学校接收县外转入的学生时,若学生没有携带任何转学手续资料,接收学校要开具一式四份的转学申请表,学校签盖后并告知学生或学生家长到局教育股签盖,然后带回原县外就读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签盖后方可注册入学。如转学学

生没有到原县外就读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签盖,我县学校不能接收该生,避免在学籍系统操作上带来转学的纠纷。转学申请表(或其他材料)由转入学校存档并上传到学籍系统。

转学手续纸质办理流程:转入学校写意见、盖章→转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县科教局)写意见、盖章→转出学校写意见、盖章→转出地教育行政部门写意见、盖章→转入学校入学注册

二、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办理:

我县学生转往异地就读:

学生异动由转入学校在系统提出申请,转出学校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的首页提示有学籍异动业务需要处理时,转出学校直接点“学籍异动业务”,页面会自动显示学生的基本信息,核对无误后,再查看转学学生的转学纸质佐证材料的照片(学校也可以打印图片作为该生不是辍学的佐证材料),如有转入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的同意签盖,转出学校就选择点击“同意”审核通过即可提交到局审核。

异地学生转入我县就读:

由学生转入学校发出申请: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学籍异动申请,点击“申请”后在“检索学生栏”中点击学校名称的空白位置,找到转入学生的原就读学校,输入学生姓名或者学籍号,页面会自动显示学生的基本信息,核对无误后,在“异动类别”中,选择“转学”,并填写转学异动日期、转学异动说明,提示上传转学材料(转学申请表的照片),上传转学材料后还需要进入系统中的“学籍异动学校审核”进行审核通过后(注意要点击“保存”)将会发出信息到我局。

跨省转学:

由于目前处于建设阶段,其他省份的数据还未采集并录入系统,暂时无法通过跨省转学流程来处理学籍系统的转学操作。如有学生进行跨省转学的,则需转出学校在系统提交异动申请,在异动类型中选择“其他离校”,离校原因中填写“转出本省”及其转学原因,保存后,转出学校和科教局审核即可完成转学操作。外省学生转入我县,可以用在校生注册的办法导入学籍系统。待系统完善后,将与跨县区转学的操作办法一样。

温 馨 提 示

1.各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办理转学手续,相关同志要认真学习《龙门县中小学生转学办理流程》,熟悉业务操作。要求学籍管系统理员每天要登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查询有无转学等待办业务,如有,请及时处理。

2.各学校要注意及时存档学生的转学纸质佐证材料(有接收学校同意接收学生的签盖材料),用以证明学校减少的学生“不是辍学”。

3.本县内转学的学生转学申请表纸质材料不需要到教育局教育股审核,教育股在学籍系统中根据学校上传转学纸质佐证材料的图片直接审核。学生跨县区转学,学校签盖后要提醒学生家长及时到教育股审核。

4.学生转学办完纸质流程后,再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办理转学。

转学申请流程

纸质:按要求办理《转学申请表》 系统操作(图示):

篇五:博罗县志

博罗县志

第五章 姓 氏 第一节 概 况

据调查,全县共有195姓(单姓194个,复姓1个)。其中陈、李、黄三姓人数最多,均在两万以上,各占全县人口的4.14%、3.06%和2.96%;一万以上不到两万的有张、梁、朱、林四姓;一千以上不到一万的有邓、王、廖、周、钟、蔡、许、刘、曾、叶、石、杨、郑、邱、冯、谢、孙、吴、徐、蓝、赖、温、关、袁、黎、罗、余、殷、毛、骆、苏、童、龚、邹、何、高、谭、莫38姓。另有庄、俞、陆、庞4姓,均不足10人。

博罗东部山区和西部水网地带,开发时间较早,姓氏人口比较集中,如陈、李、黄三姓。北部和中南部姓氏人口较少,如开发较晚的义和、响水、湖镇、横河等镇。

第二节 姓氏录(以笔划为序)

丁、卜、刁、马、万、于、贝、车、王、邓、方、丰、孔、区、韦、文、乌、毛、尹、白、甘、冯、付、古、龙、卢、宁、丘、申、石、司、田、叶、由、占、邝、吉、成、池、关、纪、江、刘、吕、农、祁、任、阮、孙、汤、伍、向、刑、许、朱、庄、邬、闫、陈、杜、何、旷、劳、李、利、连、陆、麦、邱、邵、沈、宋、苏、汪、巫、吴、肖、严、言、杨、余、张、邹、佘、承、单、范、房、官、季、金、居、练、林、罗、欧、欧阳、庞、屈、尚、易、岳、周、郑、卓、冼、段、贺、洪、侯、胡、姜、柯、骆、饶、茹、施、闻、香、姚、俞、赵、钟、祝、闾、高、顾、郭、凌、莫、倪、聂、钱、秦、容、诏、涂、翁、夏、徐、袁、殷、娆、原、载、崔、龚、曹、黄、梁、梅、盘、戚、隋、眭、程、董、傅、葛、韩、蒋、彭、童、温、谢、游、喻、曾、嵇、覃、赖、简、蓝、雷、詹、甄、蔡、翟、管、廖、漆、谭、熊、缪、冀、蕉、黎、潘、澎、颜、薛、戴、魏。

现存族谱一览表

表3--5--1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