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33:14 优秀作文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优秀作文

篇一:《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一)

一、2007年济宁市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①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②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骄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9、〔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4 分)

10、请你从〔 甲〕 〔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 分)

参考答案:

7、①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 ②赏赐 傲视 评分;大对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

8、①不仅贤人有之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

9、舍身取义 廉洁自律 评分: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示例:①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②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二、2007年滕州市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1、下面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二者不可得兼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1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参考答案:

10.(2分) ①祸患灾难; ②同“避”,躲避

11.(2分)C

12.(4分)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傲苟且偷生的事。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13.(人物1分,言或行2分,共3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14.(3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

三、2008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感激(1分)

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共4分)

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2008年莆田市

阅读下文,完成5-7题。(1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1)鱼,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鱼,是我所喜欢的。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6、舍生取义7、人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7.略。

五、2008山东青岛市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5分)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③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③“乡”通“向”,从前。④停止,放弃。⑤天性,天良。(6个词,共3分,每个0.5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4个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3)简答题:①道理举例(两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②答案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六、2008年湘潭市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所欲有甚于生者

(2)故患有所不辟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11、根据文意,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2 分)

12、上面选段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观点的看法。( 3 分) 答:

参考答案:

9 、于:比 辟:通“避”,躲避(或通“避”或躲避)

10、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思想),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11、鱼,比喻生(生命);熊掌,比喻义

12 、① 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l 分)② 联系实际恰当,观点鲜明,表达通顺,计2 分。.

七、2008年益阳市

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3分)

参考答案:9. D 10. C 11. B

1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八、2009年赤峰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22.翻译句子。(4分) -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九、2009年山东滨州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鱼我所欲也 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8—2012年《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汇编

(2012绵阳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恩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载已入 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山峦为晴雪所 洗 其人遂无以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 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2011年广西柳州)

---------------------------------------------------------------------------------------------------------------

(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管夷吾举于士

11.把第1卷《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2.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五)(2011年广安市)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15分)

【甲】鱼,我所欲。。。。;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

【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

-----------------------------------------------------------------------------------------------------------------------------------

32.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

(六)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厉害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得到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12.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学而不思则罔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朝而往,暮而归

1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七)甲 鱼,我所欲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八)甲:一箪食。。。。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22.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7.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庆阳市2009甘肃省)

(十)(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

(十一)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1)鱼,我所欲也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

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

(十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文:

(3)简答题(5分)

篇三:2004-2012《鱼我所欲也》中考题汇编

2004—2012年《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4年常州市

阅读下面《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3题。(共12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鱼我所欲也中考题)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3

参考答案:

1、(1)好处、益处、裨益等 (2)感谢、感激、感恩等 (3)从前、以前、昔日等

(4)停止、抛弃、丢弃等(2分。答对两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通假字如只答出本字不得分。)

2、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活。(2分。意思对即可。)

3、人不能为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2分。意思对即可,从正面阐述亦可。如是套用课文中的原句作简单翻译,最多只能得1分。)

二、2004年广东省河源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苟: (2)辟: (3)丧: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答: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

3.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皆有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B.舍身而取义 环而攻之而不胜

C.故不为苟得也 己克,公问其故

D.贤者能勿丧耳 陈胜者,阳城人也

4.简答:(5分)

(1)孟子在文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3分)

答: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参考答案:

1.(1)苟且(2)通“避”,躲避(3)丢掉、遗失

2.(1)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2)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3.A

4.(1)舍生取义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三、2004年江苏省镇江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13分)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3分)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1)益处 (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3)(既然)这样,那么 (4)非,(如果)没有(每个词1分)

2.(3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

3.(3分)(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分,答“义”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1分)

4.(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

四、2004年自贡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患:

②何不用也:

2.按要求填空。(4分)

①这段文字先设喻引出论点 ,然后从 两面论证论点。

②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 ,“甚于死者”就是 。

参考答案:

1.①祸患,灾难。 ②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2.①舍生而取义者也,正反。 ②义,不义。

五、2004年桂林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3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

B.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死亦我所恶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予观夫巴陵胜状

9.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

通 意义:

10.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断子之手足

A.人皆有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译文: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译文: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 论证 的观点。

13.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8.B

9.“辟”通“避”意义:躲避(全对才给分)

10.D

11.①不是只有贤明的人才有这样的认识 ②任何事都比不上“义”重要句式和关键词“非、是”、“莫、贵”翻译对才得分。

12.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13.万事莫贵于义 “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六、2005年宿迁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③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注]①辩,有的版本作“辨”。②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③彘:zhì,猪。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

③曾子之妻之市 之:

④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

8.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9.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4分)

10.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3分)

参考答案:

7.①给,给予 ②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③到,去,往 ④制止(或阻止,劝阻,劝止)(共4分,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8.①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共2分,其中“则”和“加”没有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②现在你欺骗他(儿子),这是教他欺骗啊。(共2分,其中“子”和“欺”译错的,每个扣1分)

9.示例:文天祥宁可为民族利益而死,也决不投降元朝做官;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共

4分,写出人名得1分,写出其事迹,且能体现“舍生取义”得1分)

10.言行一致;或言而有信;或父母对孩子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3分,意对即可)

七、2006年广西省河池市

鱼我所欲也 孟 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人不知而不愠

C、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受任于败军之际

8、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9、翻译句子。(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答: 。

10、《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种情趣和态度的?(4分)

答:

参考答案:

7、B

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每处停顿1分,共2分)

9、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失掉了人的天性。(2分,每半句1分。)

l0、示例: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围绕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表明观点的1分,能作分析1分)

示例:孟子表明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气节,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围绕舍生取义表明观点的1分,能作分析1分)

八、2006年浙江省金华卷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篇四:近三年《鱼我所欲也》中考题

(二)09年安徽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

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

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

(三)09山东省滨州市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

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1.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2分)

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四)09 内蒙古赤峰市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

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

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

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

22.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五)09四川省泸州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7.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

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9.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答:

(六) 09甘肃省庆阳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7.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4分,每个2分)( ) ( )

A.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 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

C. 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E. 宫室之美 .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吾妻之美我者 .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

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

论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

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011北京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参考答案(一)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

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答案:15.(4分)(1)茍且。 (2)假如,假使。 (3)厌恶。 (4)

史册。

(各占1分)

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以,(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牚。

(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各占1分)

18.(5

(中心句子各占2分,共同追求占1分)

(三)答案:9.何加:有什么好处。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同“披”,披着,穿着 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11.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四)答案: 21.(1)用脚踢 (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 (4)他,指公孙仪

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五)答案:6.(4分)患—祸患,灾难 蹴—用脚踢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一词1分)

7.(3分)C(C项均译为代词“??的人”;A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并列关系连词;B项分别译为“他的”、“恐怕”;D项分别译为“却”、“就”)

8.(6分)(1)(3分)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甚于生”1分,“得生者”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3分)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非独”1分,“是心”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3分)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1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答到任意2点即可,2分)。 ..

(六)答案:17、B D

18、(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宁愿)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2)过去宁可死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去做接受它。

19、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20、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篇五: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习题及答案

万钟——王侯贵族——受——决定宫室——义丧失 举例论证

十、对联:①君子舍生取义;志士忘生成仁 ②生与义并举,舍生取义;吉和凶共存,趋吉避凶。③善取舍才是智者;能 割舍弃方为慧人 ④舍义取利失本性;杀生成仁见品德⑤因求生不择手段;为取义岂能拘泥⑥舍生赴死;取义成仁 ⑦舍义取利失本;杀生成仁见品德

十一、填空题

1、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甚于死者”就是不正义的事业,不义。

2、选段中说:“贤者能勿丧耳。”孟子还说过几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很好地论证“贤者”不失其“本心”。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请用十个字以内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4、本文以“鱼”比喻“生命”,以“熊掌”比喻“大义”,从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5、“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在本段中,孟子以饮食作比,并假定了得到饮食可保生命与得到饮食将失去人格尊严。两种不可调和的情况。

6、《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十二、理解性默写

1、能够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能够表明义胜于生命的句子是: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能够表明君子应具有的美德的句子是: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1、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1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5、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所欲有甚于生者

16、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7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8、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9、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0、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十三、回答问题。

1、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的?答: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2、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答: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答: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4、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答: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

5、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灾祸不能躲避?答:以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信弃义去做,就会为人唾弃。

6、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答: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7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8、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答: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义)对举 向与今比较等

9、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 答:文中指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孟子学说中是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1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答: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13、"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答: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14、 "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答: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15、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16、面对“得之则生,弗得即死”的“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答:“一箪食,一豆羹”虽然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但与义相比都是次要的,而“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这是一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对于把义看作一切的人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此,非礼不受也,宁死不屈。

17、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作者却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答: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但“义”是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现。当它和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舍生取义”但他受到威胁的时候,应当不避免。

18、“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答:“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1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答:如果一个人,所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这样的人就会无所不为,就会成为卑鄙无耻的人。

20、“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什么?答:能否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勿丧失。

21、本文第二段给了你什么启示?答:绝不能为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丧失人格,丧失尊严,绝不可食“嗟来之食”。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我们决不可以放弃自己的国格和人格而求取暂时生存安逸的生活。

2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做才能算有人格?答:突出强调“自我”及“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等观点,可赞颂为人格,国格辩论抗争的做法。

23、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答: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我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要舍生取义,绝不可见利忘义,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当学会放弃。

24、读了本文后,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答:在重大的选择面前,我们绝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私利,要更多地考虑别人的利益。或:做任何事情都应有选择,要学会衡量轻重利弊,然后作出选择,但无论如何绝不可以 “见利忘义”。

十四、课外拓展延伸题

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答: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

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答: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答: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答: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6、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答: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7、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答: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9、古人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孟子却主张有的时候要舍弃生命,这是什么道理?答:孟子主张舍弃生命是有条件的,是在“所欲有甚生者”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和古人的观点不矛盾。人的生命固然是宝贵的,但为了坚持正义,为了坚持真理,人有时也需要主动放弃生命/

10、《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答: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11、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

怎样的“心“? 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答: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13、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答:我的观点: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14、结合材料思考。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答: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

15、《谈骨气》一文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请举一例证明这一观点。答:文天祥,拒绝元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降。(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注意的救济粮。 16、古人历来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这篇课文,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到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答: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利诱时,能够做到不为利所动,就是有所不为;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生与死或者利与义的考验时,勇敢地选择接受死神的挑战,勇敢地选择保持自己的做人原则,就是有所为。

18、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答: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

19、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 答:“舍生取义”的“义”指的是正义、大义,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气节等;而哥们义气中的“义”则是涉及个人利益或某些团体利益,是小义,并不一定代表正义。

20、 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答: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当我们人生中遇到在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时,我们应该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正义于不顾。

21、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现在所看到的标点都是后人所加。有人将课文的第一句作如下断句标点,与课文比哪一种断句标点更好?说说理由。

有人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课文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答:能自圆其说即可。如:课文断句更好。突出了主语“鱼”和“熊掌”等。

22、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答: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23、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