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15:26 字数作文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字数作文

篇一:你是人间四月天诗歌赏析

1、 走进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建筑学家林徽因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作家林徽因

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民国文化想象”中的林徽因

她经常见诸在各种诗歌、小说、影视等作品中,代表的有黄磊、周迅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

总之,林徽因,这个传奇女性,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林徽因学习她的代表作——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2、 初读全诗,感知文本

好的诗是要读的,正如苏东坡云:“三分诗七分读”。带着问题读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 自由朗诵,创造性诵读

(1)、通过这首诗歌,你头脑中产生出哪些画面 (2)、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4、合作探究

(1)、文本分析

诗歌共分五节,声音可以点亮周围的风,而轻灵是由声音的脆质导向画面的光艳&,在通感中,交舞着变的是春天的面相,这一组文字中,由对人的怀想引向声音,又借助声音引向春光,交舞的变是写场景,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开端

接着换了一个场面,其实是一个黄昏,但是不是凄冷的黄昏,而是温暖微醺的黄昏,“风吹”、“星闪”和“雨洒”是一种湿润的感觉,是早春的感觉。

下面两节转入春天和人的双重赞美,这实际上是诗的主题的呈现,即歌颂心目中的你。把“你的喜悦”和春天的“轻”、“娉婷”、“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揉在一起,那春的特质便是你的面貌,于是你获得了“鲜妍”、“天真,庄严”、“柔嫩喜悦”的赞美,最关键的两组意象在这里出现“你是夜夜的月圆”和“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第五节的声音很清晰’很明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一节中,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统一,“一树一树的花开”、“你”还有“四月天”,他们统一在“爱”、“暖”、和“希望”这三个词中。

四月是温暖的季节,诗歌中,出现了十一处“你”字,只出现了开始的一处“我”字。但是,“我”和“你”才是主题,这一主题在最后一节落在爱与暖上,这是这首诗的一层秘密。在表面的“鲜艳”、“轻灵”和温醺的四月天里,说“爱”与“暖”的是“我”和“你”。

(2)、色彩感分析

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

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这种色彩的温醺的鹅黄与柔软洁净的白莲要与诗人的声音共鸣,组成呢喃与笑声,才更加美好。

(3)、诗歌“三美”分析 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A、绘画美

在音乐美的流动中,诗歌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开篇“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的宣告,“四月天”这一富有灵感梦幻温暖的意象,首先给予读者以丰富的遐想和视觉感染力。紧接着是“云烟”、“星子”、“细雨”、“百花”、“月圆”等典型性意象的自然组合,这样五个诗意的画面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依次是“春光风舞图”、“风烟星语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和“花开燕语图”,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画卷进一步地自然流露,实现情与景的完全交融,形成诗中有画的审美风貌。

B、建筑美

诗歌一共分为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从诗形上是典型的传统格律诗,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即诗歌视觉上的“句的匀齐”。林徽因善于借鉴建筑艺术的技巧,运用语言的符号组合形成富有视觉感染力的外在几何形态,进而引发读者的想像和审美心理,这种特有的建筑审美观反映在林徽因诗歌创作上,是大量建筑意象的运用,实现诗歌与建筑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在梁间呢喃”选取了房梁这一意象,实现语言与建筑意象的和谐组合,形成诗歌建筑的美

C、音乐美

在整齐的诗形中又富含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诗歌的韵式变化和句式变化而带来诗节内在形式的多样化。如诗歌的第一节就是押2_2韵,这就造成整首诗歌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具有内在的流动力量。但这种押韵,又随着诗人的感情起伏和内容的变化而自然形成。这样,语言的节奏也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作品内容相协调,音乐美也就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梁从诫谈到林徽因诗的韵律时说:“她的诗歌不满足于单一的表达形式,力求创新和变化。”例如,诗歌的第三节。句式发生变化,由“你是??”变成了“??你是”,这就避免了表达上的单一和呆板,富有跳跃感和音乐性,充满了四月天的生命律动。这样诗歌流动的内在情感也就跃然于纸上。诗人的内在情绪巧妙地融入富有音乐质感的诗歌中,使得全诗充满了音乐之美。

4、拓展延伸,对比阅读徐志摩《偶然》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写了《悼志摩》,寄托对他的突然去世的震惊与哀思。徐志摩去世四年之后,1935年,林徽因写了散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还有一首诗《别丢掉》,散文表达的是同志式的怀念和伤感。

作者在“偶然”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

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篇二:猜成语

一五一十 口是心非 心直口快 众说纷云 多此一举 天方夜谈 石破天惊 四脚朝天 正中下怀 四大皆空 羊入虎口 三言两语

自圆其说 口是心非 里应外合 多此一举 天方夜谭 羊入虎口 石破天惊21、能伸能屈 德高望重 扬眉吐气 正中下怀

无与伦比

异曲同工

哭笑不得

白纸黑字

入木三分 扬眉吐气 比翼双飞 举一反三,两面三刀

三从四德,馬失前蹄 三姑六婆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1935年志摩忌日,林徽因写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表达她的悼念之情。她在文中慨叹:“这是什么人生?什么风涛?什么道路?志摩,你这最后的解脱未始不是幸福,不是聪明,我该当羡慕你才是。”这样的文章,当然不可能写得多么明白。过了几个月,到

了夏天,她发表的诗作《别丢掉》,才是她坦诚的心声。全诗为——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势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那真!

一样的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诗中“在松林”,“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都不可能是别的意象。 “回音”二字,乃“徽因”的谐音(林徽因原来就叫林徽音)。《志摩的诗》里说,“为要寻一个明星”,而这里“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都婉约地表达了作者没有等到那人来寻她这颗“星”的惆怅与无奈啊!所以,她只能教远方的“人”,“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势情”,“仍要保存那真!”最后,她还交代,“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她或是在说,“山谷”仍然留着,那过往感情的“回音”;或是在说,她那“回音”,一直在“山谷”中留着,一直没变。这“山谷”,不会就是指徐志摩葬身处——山东党家山那里的山谷吧!因为她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一直珍藏到去世。

诗以言志,书以传情,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古往今来,从不间断。所以他们一直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传递着普罗米修斯的爱火,他们也就一直处于爱的洪峰。因为在徐志摩死之前的1931年9月,她还在与他的情诗中表露心迹:“永远守住我们的魂灵。”

读诗后一直想着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虽似有违礼教,却绝是情深意彻,真挚撼人。某日,微雨,见阳台上的玫瑰花历经日子已现萎谢,心存爱惜。又回想自己情感,遂有一段自以为是诗的文字,聊以慰藉心中想着的名字。呵呵,情为何物?……

《花的种子》

冬眠,冬眠,心存着激情。顶秋霜,历寒雪,待春风暧阳,继一段萦绕心田的花香。

以下列举几个灯谜,大家猜猜看,露一手。1、谜面:早上不忘(打一应用文体)。

2.、谜面:一窍不通(打一古诗体)。3、评讲作文(打一常用文体)。4、作品简介(打一常见文体)。5、言师采药去(打一常见文体)6、大家都以雷锋为榜样(打一学校用语)。7、为何考场不许同桌(打一保健用语)。8、九十九(打一字)。『谜底:1、日记;2、七绝;3、议论文;4、文言文;5、童话;6、同学好;7预防近视;8、白。』

现在手机短信中也时常出现一些猜字,然后连成一句话的灯谜短信。它们或含蓄委婉地表达感情,或供人们在闲暇时间娱乐游玩开发智力而广受青睐。例如:

1、日出美丽立取上,残月屋下友情长。无奈您却无心往,白水一勺表衷肠。春雨绵绵别三日,但已人去走下场,嫦娥无女不寻常。(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句话。)2、悔意无心空对月,大哥头上有条疤,接受不离只作友,单身贵族尔相伴,朝夕相对盼夕阳,情人别离影孤单,二人想逢在此处。(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句话。)3、树儿睁开眼,小子屋下眠,良心缺一点,日落残兔边。(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个成语。)4、原本有心花不开,偶尔有人来相伴,悔时无心已有泪,吞下口去悄无声,来者耳边轻轻诉,缺少左边心相印,东风带走一二点。(每行猜一字然后连成一句话。)『谜底:1、最爱你的人是我;2每天爱你多一些;3、相见恨晚。4、愿你每天都快乐。』

美驻华大使骆家辉对国人的评价.经典!

1﹑非常聪明,但非常相信传言;

2﹑凡事喜欢抢,从出生抢床位,到临终抢坟地,从头抢到尾;

3﹑在大事上能忍气吞声,在小事上却斤斤计较;

4﹑能通过关系办的事,绝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5﹑计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

6﹑动辄批判外界,却很少反思自己;

7﹑自己爽不爽没关系,反正不能让别人爽;

8﹑不为朋友的成功鼓掌,愿为陌生人的悲惨捐助;

9﹑不为强者的坚持伸手,愿为弱者的妥协流泪;

10﹑不愿为执行规则所累,宁愿为适应潜规则受罪;

世界上不得不承认的七个事实 1.你不可以将肥皂水放在你的眼睛里。 2.你数不了你有多少头发。 3.当你舌头伸出来的时候你不能用鼻子呼吸。 4.你正在做第三条。 5.当你在做第三条的时候,其实你觉得是可行的,但是你看起来会像条狗一样。。 6.你现在在笑,因为我把你整了。 7.分享出去,你就可以整别人报仇了。哈哈

篇三:等待中的情怀--林徽因《六点钟在下午》解读

等待中的现代情怀

------林徽因《六点钟在下午》解读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毛三艳

以建筑家闻名的女诗人林徽因,似乎已被渐行渐远的时代默默地抛在了无名的角落。更多的人所了解的如果不是她在建筑方面的成就,那便是诗人徐志摩与三位女性纠缠在一起的缠绵悱恻的爱情了。可以说,多年前人们脑海中的那个年轻美丽的女子林徽因,总是被遮蔽在徐志摩灿烂的光环之下。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重新挖掘这个崛起在后期新月派诗人群,后又成为京派灵魂人物的文学的林徽因。我们欣然发现,文学者林徽因创作的时期并不长,著作并不多,然而却取得了如此丰富而重大的成就。今年恰逢徐志摩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新诗九十年学术研讨会召开,在这样一个怀念百年新诗史之际,我们不妨再次走入诗人林徽因的心中,去品味永存在新诗史历史上的“那一把过往的热情”。

在林徽因仅存的六十余首诗作中,我们很难发现一以贯之的风格。许多研究者把她归入新月派诗人群中,因为她将西方的浪漫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古典主义较为成熟地融合在一起,对此,林徽因本人并不高兴。其实在诗人浪漫情怀的诗作中,我们处处能够看到现代主义风格闪烁的光点。而且这种光点随着时代的变异,诗人命运的沉浮,而愈显愈亮。在诗人创作的晚期,现代主义的风格已经呈现雏形。可惜的是,诗人由于病魔缠绕,再加上她专心致力于建筑学的研究,因而留下的诗作并不多。林徽因从1931年开始发表诗作,集中在随后的六年时间里。抗战爆发后,生活的辗转,战事的变幻,诗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养病和考察古建筑上,建国后,诗人更是投身于祖国的建设,诗作越来越少。但在为数不多的诗作中,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品味出诗人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孤独苦闷的情怀,生命时空的思索,象征与暗示的手法,光影交合的造型。在《六点钟在下午》这首诗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作者的现代主义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展现。

六点钟在下午

用什么来点缀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点缀在你生命中,

仅有仿佛的灯光,

褪败的夕阳,窗外

一张落叶在旋转

用什么来陪伴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陪伴着你在暮色里闲坐,

等光走了,影子变换,

一支烟,为小雨点

继续着,无所盼望

一.孤独苦闷的情怀,生命时空的思索

战争打破了国家的安宁,也打破了诗人心中圣洁的宁静。诗人出身名门,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其古典造诣深厚。早年随父游学英伦,深受英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影响。其诗作体现出轻盈典雅的灵动,诗人把眼光投射到大自然,流云、花影、霞光、山林,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感触。而后期,同样的意象所表达的却是另一番景致。从“这是秋天,秋天/风还该是温软”(《秋天,这秋天》)到“一夜呼号的风声/果然没有把我惊醒”(《给秋天》),诗人的情绪明显变得低沉。

在《六点钟在下午》中,诗人心里满是寂寥。“用什么来点缀/六点钟在下午?”诗人开篇一问,展现给我们的便如一张白色的维幕,一览无遗,却没有丝毫色彩,可以想像得到,四十年代的林徽因在北平的苍白生活。诚如前人所说,林徽因在战争的辗转迁徙,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下,仍关心祖国危亡,忘情于工作。但诗人也是一个人,一个平凡的女子,一样要面对生活的七情六欲和喜怒悲欢,如果说早年的林徽因用小女子特有的细腻眼光描摹自然歌咏爱情时透露着淡淡的忧伤,那么此刻四十五岁的她,经历了亲人朋友的离逝,战争的伤痛,生活的窘困,而且背负了大半生的肺病,这一切早已经磨光了诗人玲珑的梦想。我们看到的俨然不再是那个在桃花树下浅唱低吟的带着笑声的女孩,而是一个在寂静的黄昏里独对斜阳的沉静妇人。现实生活中,诗人可以寄情工作,可是一个人独处时,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梦想,诗人难免感时伤怀。这种孤寂是深刻的。苍白的六点钟,诗人发出应该用什么来点缀的疑问,“六点钟在下午/点缀在你生命中,/仅有仿佛的灯光,/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六点钟是将暗未暗之时,正是这个特定的时辰才会融合自然的夕阳与现代的灯光的复杂景象。无言的静坐中,诗人看到窗外之景,除了晦暗的光线,一切都是惨淡的,夕阳褪败,落叶也是一张,一切景物似乎都写着寂寞两字。秋日的落叶回旋在空中,诗人的落寞之情也随之起伏。我们不禁会联想起李易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然而,没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吟,深深的孤寂之情却早已跃然纸上。

“用什么来陪伴/六点钟在下午?/六点钟在下午/陪伴着你在墓色里闲坐,/等光走了,影子变换,/一支烟,为小雨点/继续着,无所盼望!/”第二节诗人再次询问该用什么来打发寂寥的时光。可是无言,只有静默独对余晖,直等到夜幕降临,连陪伴着自已的光也走了时,诗人仍然没有找到答案。诗人感叹“日子一天一天向前转,昨日和昨日堆垒起来混成一片不可避脱的背景”,“我们每一人站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候里都是那么主要,又是那么渺小无能为”①。窗外小雨淋沥,窗内人点着烟,似乎这烟也只是为了窗外的小雨而点燃,空旷寂寞的夜里,诗人只有继续无望地等待。等待的是什么呢?或是一份逝去的爱情,或是不复存在的青春,或是曾经灿烂的理想,或是一个健康的身体,总之它曾让诗人感受过美好。它们的消逝,带给诗人一份巨大的寂寞。诗人迷失在精神的荒芜之乡,渴望排遣渴望逃离而不可得,于是只有无奈地等待。等,形成了这首诗歌的主体情绪。

对生命时空的思索一直贯穿在诗人的诗作中。从父亲林长民到挚友徐志摩,诗人一再面对亲友相继离开的残酷现实,年纪轻轻就染上在当时来说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所以诗人前期的作品一直在思索着时间与死亡的哲学问题,“意识的,潜意识的,要明白这生和死的谜?”②“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莲灯》)

诗人从小小的莲灯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诗人也曾说“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③。但梦,也是个美丽的梦,诗人在感叹人生渺茫的同时,仍然有对生命的珍爱,我们还是能够明显地感觉得到诗人那颗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内心的律动。然而在《写给我的大姊》中,诗人已然流露着生命将尽的绝望情绪:“黄昏承认的,否认等不到天明”、“对忽然的终止,你有理由惧怕”、“但原谅吧,我的话语永远不能完全,/亘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嘶哑。”

《六点钟在下午》这首诗也是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沉静体悟。六点钟是自然的黄昏,也是人生的黄昏。诗人步入暮年,面对沉重的病痛负担,感到时光一去不返的悲哀。无聊漫长的等待消磨着剩余的日子,空虚的怅惘写尽了现代人的疲倦与忧郁。

二.象征与暗示的手法,光影交合的造型

邵燕祥评价此诗“以象唐人绝句或宋人小令那样寥寥几笔,捕捉并表现了诗人主体感受跟客体光影物象相交流,相契合的一瞬。”④“契合”是象征主义诗学的重要美学命题,梁宗岱说:“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情与景,意与象惝恍迷离,融成一片;含蓄是指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⑤林徽因在《六点钟在下午》中,不再独取景自然,而是把眼光投向日常生活,灯光、影子与烟;夕阳、落叶和雨点,两组日常生活之物与自然之景交错,在现实中诗人意识到寂寞,于是潜意识想寄情于自然,然而无论是日常生活之物还是自然之景,都浸染了诗人深深的苦闷,于是整首诗形成了一种幽深寂寥的意境。诗人说过“诗的泉源,是意识与潜意识地融会交流错综的情感意象和概念所促成”⑥。整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出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从灯光、烟等意象中,我们却又分明看到一个寂寞无奈的主人公在黄昏里空坐的情景。诗人这种隐幽的表达在“表现自已与隐藏自己之间”⑦传达出一种朦胧与暗示的特征,不同于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浅直特征,也不同于早期象征主义过份个人化而造成的晦涩与怪诞。

六点钟是一个静止的时刻,诗人在六点钟的静坐里, 写出落叶的旋转,写出光影的移动,在静态中融入一种动态的美。“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夕阳残照所透射的光影与落叶在风中的旋转形成一种动静的对比,诗人凝视夕阳,企图定格六点钟,隐隐表达对时间的挽留,然而生命的脚步岂是人力能够阻挡?一片荒芜的世界,一张孤独的落叶在风中盘旋零落,静态的背景下仿佛显示出时光流逝之景。“等光走了,影子变换”,光影的变化在林徽因诗歌中反复出现。《静坐》里“一条枯枝影”、“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静默的时空,诗人坐看光影移走,触摸到时间走过的痕迹,然而这种时光流逝之感“像待客人说话”一样一点一滴地消逝,在平淡中我们读出的是深深的悲凉之感。穆木天在《谭诗》中说“我忽的想作一个月光曲,用一种印象的写法,表现月光的运动与心的交响乐。我想表现漫射在空间的月光波的振动,与草原林木水沟农田房屋的浮动的称和,及水声风声的响动的振漾,特在轻轻的纱云中的月的运动的律的幻影。”“这种月光、纱云、水和风等自然物与心灵的同律振动力就是‘交响’,从中可明显地看到波特莱尔《契合》一诗的影响。”⑧林徽因对光影的印象式的描写自然也能寻找出波特莱尔的影子。“一支烟,为小雨点/继续着,无所盼望”,我们看到的本是一个静止的画面,然而,诗人把主观感受与情绪投射到客观物象中,形成一种静态中的动态之感:一支烟继续着,正如诗人等待的寂寞,袅袅的烟雾在静默中正隐含着

时间的流逝。

三.结语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致力于探索中西融合的诗学道路,以此冲击了后期新月派的诗学理论,而四十年代时代的变异从此将新月派抛到历史的角落,现代主义诗歌得到开拓和超越。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加入新月派,但她并没有拘泥于后期新月派形式主义的狭窄道路,而是自觉地吸收西方现代诗中的意象、象征与暗示的艺术手段,尤其是其四十年代所留下的不多的诗歌,以《六点钟在下午》为代表,较为明显地体现出现代主义色彩。然而,诗人从小所受到的传统教育与英伦留学时期所受到的影响,始终使林徽因的诗歌趋向于一种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中和之美,而个人的命运与遭遇使林徽因没有能专门致力于文学创作,因而其四十年代后期的诗作始终处于现代派的边缘。

① ② ③: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④:邵燕祥《林徽因的诗》

⑤: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⑥: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

⑦:杜衡《望舒草·序》

⑧: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篇四:论林徽因诗歌的生命意识

论林徽因诗歌的生命意识

陈小锋

【摘要】林徽因一生中经历了亲友的离去、疾病的折磨和社会的动乱,因此她的生命体验极为丰富也很特别,这在她的诗歌中有充分的表现。在诗人短暂的创作生命历程中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精美诗篇中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意识:一是对以宇宙自然景物的热爱、迷恋乃至崇拜的自然主义生命意识;二是对以时间范畴为核心友情、爱情的回忆以及时间本质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 林徽因 诗歌 生命意识 诗人

林徽因的诗歌创作期主要在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八年,她留存下来的诗歌数量不多,据陈钟英、陈宇收集整理得:“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只搜集到她的新诗六十三首” ①关于这一点,梁从诫说:“母亲爱文学,但仅仅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往往是灵感来临时才欣然名笔,更不会去‘为赋新词强说愁’”②萧乾对诗人诗歌数量不多做了这样的分析:“一方面,这是由于她一生花了不少时间去当啦啦队,鼓励旁人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兴趣广泛,文艺不过是其中之一。” ③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因为“从数量说是少的,若论质量,无疑可以少胜多,尤其是她的新诗。”④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始终流露着诗人对宇宙自然本能的热爱和迷恋乃至崇拜,对属于时间范畴的过去的记忆、季节以及时间本身的思索、对爱情和生死永恒主题的追问。在这量少而质胜的诗篇中把诗人对自然、时间、生死等生命意识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对宇宙自然迷恋和追问的生命本能 天地苍茫,万物自然,宇宙自然的奇妙变幻和永恒存在总是吸引着从古至今文人骚客的情思,诗人也从不吝惜笔墨,用自己的才华和生命本能的冲动表达着对宇宙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林徽因于一九三一在徐志摩主编的《诗刊》上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诗人对宇宙自然的迷恋和思考。“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在诗人眼中,天气变化、斗转星移是宇宙自然的

“花样”,花开花谢、季节更替带来的景色变化是宇宙自然“荒唐的使命”,对宇宙自然的奇妙变化人类似乎只能“在她掌握中操纵”,顺应自然的变化,处在着宇宙的混沌之中。但是这宇宙的变幻又像是永恒,年年代代都相似,“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诗人把永恒看作是人类造出来安慰心灵的谎言。永恒与变幻是人类心灵世界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存在,诗人也是在这生命的矛盾中发出“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有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换?”的呼唤,纵使参不透这变幻的永恒,诗人索性追求这宇宙自然的奇妙变幻来体验生命的存在。“然后踩登/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激昂》),“踩登、攀牵、跨、瞰临、”等一连串的动作刻画出自然界中一个活泼可爱的生灵在“高峰、白云、霞光、虹、澎湃的海”等自然奇妙的世界中遨游,在这自然的面前诗人只能“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面前!”诗人完全被自然征服,对自然充满着深深地热爱、迷恋乃至崇拜。《一首桃花》中桃花“像是春说的一句话”、“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笑、顾盼、一瞥”这都是女性的特征,尤其特指古典式美女的神态,诗人眼中桃花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存在,而富有生命的意识。这正如诗人在她的散文《蛛丝与梅花》中所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⑤诗人的笔调但到了极致,但桃花的生命气息却浓到了极致。整个《一首桃花》就是“物我相融”的结晶,是诗人浓厚的自然情结不可抑制而又深入浅出的结晶,这已不再是简单“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应当是“一切情语皆景语”。

《雨后天》、《静院》、《黄昏过泰山》、《过杨柳》、《藤花前》等诗篇发表于一九三六年,诗中流露出诗人对静态自然景物淡淡的思绪和生命情调。“风吹:/吹远了草香,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雨后天》)、“这掬静,院子深深的/——有人也叫它作情绪——”(《静院》)、“记得那天/心同一条长河,/让黄昏来临,/月一片挂在胸襟。” (《黄昏过泰山》)、“愁闷压在所有的新鲜,/奇怪的街边此刻还看见/混沌中浮出光妍的纷纠,/死色楼前垂一颗烟柳!”(《过杨柳》)、“紫藤花开了/静静的放着看,没人知道??”(《藤花前》)这几首诗都淡到了极致,诗人在平静地流露着对雨后气象、静静院落、黄昏下的泰山、柳树及紫藤花等静态事物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在《藤花前》这首诗中,诗人回环往复的哀叹“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这充分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物生命存在敏锐的感受力和对存在这一生命意识的肯定。

诗人于一九三七年发表的长诗《红叶里的信念》可以看出诗人将自己的生平遭际和生命体验都融入了红叶之中“西山,我发誓地,指着西山/别忘记,今天你,我,红叶,/连成这一片血色的伤创!/知道我的日子仅是匆促的/几天,如果明年你同红叶/再红成火焰,我却不见,??/深紫,你山头须要多添/一缕抑郁热情的象征,/记下我曾为这山中红叶,/今天流血地存一堆信念!”诗人面对友人的离去、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自己身体疾病的缠绕,她在红叶中更多的渗透着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红叶的钟爱。同时期发表的《山中》、《古城春景》则更是绘画式的描写着山中之景和城中春景。一九三九年发表的《除夕看花》诗人对社会时局的感触更深:“月色已冻住,指着各处山头,河水更零乱,/关心的是马蹄平原上辛苦,无响在刻画,/除夕的花已不是花,仅一句言语梗在这里,/抖战着千万人的忧患,每个心头上牵挂。” 诗人这一时期对自然景物不再是简单的赞美,而是在写景中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对家国的思考。

《对残枝》、《对北门街园子》是诗人一九四六年在昆明时所作。梅花的残枝和寂寞的园子勾起了诗人的愁绪,“我睡了,我的诗记下你的温柔,/你不妨安心放芽去做成绿荫。”(《对残枝》)、“吻你额前,每晚你留下对话/正是西山最好的夕阳。”(《对北门街园子》)诗人在最后把这一片愁绪化为对自然景物的爱恋和美好祝愿。《昆明即景》是林徽因诗歌创作中仅有的描写生活场景的诗篇,全诗由《茶铺》和《小楼》组成,诗人写到了在茶铺中喝茶的人各种姿态:“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皱眉的,有的抽着旱烟。”、“老的,慈祥的面纹,/年轻的,灵活的眼睛”底层人民的生活给了诗人对劳动和休息新的认识“每晚靠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这生的短长??”对于从事体力劳作的人民来说一碗茶不仅让他们得到了暂时的放松,更是在和茶的过程中体验着生命的乐趣,在《小楼》中诗人写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张大爹的矮楼和他“不相信古老”、沽酒时“宁愿过桥,土堤去看新柳!”的个性。

从第一首《“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到昆明时的《对北门街园子》,诗人对宇宙自然的喜爱与描写乃至思考从未停止。从最初对宇宙自然变幻与永恒存在的思考到后来把自己的生命经历融入到自然之中的生命体验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迷恋和痴爱的生命本能,宇宙自然在诗歌中承载着诗人神圣的生命意识。

二、“六点钟在下午”:时间与生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时间与记忆

对时间和记忆,林徽因在她的散文《一米阳光》中这样说:“至多,在舒扬理智的客观里使我偶然一回头,看看过去幼年记忆步履所留下的残迹,有点儿惋惜时间;微微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地。”⑥对于记忆,诗人也曾说:“记忆也同一根蛛丝,搭在梅花上就由梅花枝上牵引出去,虽未织成密网,这诗意的前后,也就是相隔十几年的情绪的联络。”⑦在《记忆》这首诗中诗人这样说:“在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其实,在诗人的诗歌中很多篇章带有回忆的味道,爱情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主题,是当下时间对过往时间情绪的保存,是诗人在记忆中流连的境地。

《那一晚》、《别丢掉》、《忆》等诗篇中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回忆。“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秘密的星。??到如今我还记得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尔黄花儿朵朵的生动。”(《那一晚》)在“那一晚”和“到如今”看似时间转换,实际始终在突出对那一晚的深情回忆,诗人大胆而又真诚地书写着对往事美好的回忆,诗中整饬的对比句“那一天我??”、“那一天你??”像爱情中的男女主人公并肩行走一般,也体现出恋爱中男女平等的思想,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丝毫不加掩饰。《别丢掉》是诗人写于挚友徐志摩逝世的第二年,“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诗人对于挚友的离去发出“别丢掉”这肺腑的呼喊,如画一般的景色描写中含着诗人的回忆。《忆》一篇短小精美、意蕴浓厚的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写一个“爱”字,但诗中却充满着浓浓的爱意,“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太阳带点暖,斜阳在/每棵树梢头,像凤凰。”“那天”的天空、阳光、树使诗人“不曾忘,也不能忘”, 因为那天“是你在笑,仰脸望;/多少勇敢话,你我/全说了,——像张风筝/向蓝穹,凭一线力量。”,恋爱中男女的情话是“勇敢话”,爱情中的海誓山盟就如风筝一般紧紧地系在两个人的心上,那天的场景在记忆中成为留恋的场景。

“那一晚”、“到如今”“那一天”、“从前”、“今天”等时间字眼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爱情诗中,诗人在今天回忆昨天的美好场景,品味着时间流逝带来的爱情酝酿的美味,记忆是时间上最美的花朵。

(二)时间与生死

林徽因一生经历了亲友的离去、疾病的折磨和社会的动乱,因此,诗人对生死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诗人这样说:“据我看来: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⑧诗人肯定了生与死的悲剧性,更强调生者的悲剧性。

在《莲灯》中诗人把自己的心比作一朵莲花,生命的烛光在生命的长河中漂流,“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对生死诗人从容乐观。《吊玮德》、《哭三弟恒》是诗人写给“新月派”诗人方玮德和她最喜爱的三弟林恒,对于玮德的离开诗人更多的是站在生死的角度思考,“玮德,是不是那样,/你觉得乏了,有点儿/不耐烦,/并不为别的缘故/你就走了”诗人把玮德的离去认为是他需要休息才离开这世界,她看到了玮德留下的诗篇和给人间带来的微笑与欢乐,“莲叶上笑着展开/浮烟似的诗人的脚步。/你只相信天外那一条路?”诗人仿佛看到了逝者生命的继续。《哭三弟恒》是写给林恒等死于抗日战争中的飞行员,“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的言语/算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替代;/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梁从诫说:“她的悼亡诗《哭三弟恒》可以说不是只给三舅一个人,而是献给抗战前期她所认识的所有那些以身殉国的飞行员朋友的。从中可有看出当时她对民族命运的忧思和对统治当局的责难。”⑦诗人对生死的思考已经是由内到外的转变。

(三)对时间本质的哲学探寻

在林徽因的诗中对时间的哲学存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时间》、《去春》、《六点钟在下午》、《一天》、《我们的雄鸡》等诗歌中都可以看到诗人对时间的思考。《六点钟在下午》和《一天》是最有代表性的两首,“六点钟在下午?”诗人对时间的存在提出质疑,“六点钟在下午”是因为“仅有仿佛的灯光,/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这些具体的事物“点缀在你的生命中”,在回环往复的一问一答中对时间的存在进行深刻的探寻。在《一天》这首诗中,诗人把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比喻为十二个客人,“客人”是外来者,它来了又走了,最后只能是“黄昏黯然无言的走开,/孤单的,沉默的,我投入夜的怀抱!”在时间面前,诗人只能像是接待客人一样直到最后黄昏的离去,只能在平淡中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总之,与时间相关的过去、现在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对死亡的思考、对当下时间存在和流逝的具象描摹,这都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事物象征着时间,时间的存在就是生命意识的存在,所以说,生命意识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之中,林徽因把时间和空间恰到好处的联系在一起,她的诗歌中也因此充斥着浓厚的生命意识。

篇五:谈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与《给秋天》二诗

谈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与《给秋天》二诗

廖钟庆

一、

诗人徐志摩飞机意外逝世于1931年11月19日深秋,那一天,诗人林徽因正好有一个公开的英文演讲,题目是关于中国古建筑物的,地点在北平的协和小礼堂,而对象是当时在北平的外交使节团。这个演讲,林徽因已经准备好用徐志摩的一首诗来开场,这首诗便是《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正因为这样,所以林徽因也特别邀请了徐志摩参加这场演讲会,而徐志摩也答应了。当时的徐志摩为了应付陆小曼的过度挥霍,正在三所大学任教,南南北北地奔跑于上海、南京与北平三地。不幸地,他在那一天清晨搭乘自南京起飞的免费邮政飞机赶赴北平,因为经过山东济南遇大雨浓雾撞山失事,机毁人亡。

同年的12月7日,林徽因发表了《悼志摩》一文,哀悼这位早逝的诗人。第二年,也就是1932年的11月19日,林徽因以及徐志摩的挚友、学生等聚会纪念徐志摩。到了1933年11月18日,林徽因发表了《秋天,这秋天》(11月中旬写),这首诗,我们可以从林徽因寄给沈从文先生的信得知,它是用来悼念徐志摩逝世两周年的,信上说:“初二回来便忙乱成一堆,莫明其所以然。文章写不好,发脾气时还要讴出韵文。十一月的日子我最消化不了,听听风知道枫叶又凋零不堪只想哭。昨天哭出的几行,勉强叫它诗日后呈正。”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除了特别提到她在1933年11月中旬写的这首《秋天,这秋天》其中最让人神伤的“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经不起西风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诗句外,还特别提到连续这四年来的十一月是怎样度过这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伤日子,其中最让人读来深深神伤的恐怕是1934年11月19日那个秋天晚上,她坐火车从浙南返沪,途经徐志摩的家乡硖石火车站,火车停在站台的那一段文字。秋天竟一直缠绕着她!事实上,徐志摩逝世对她造成的悲痛,在她后期的诗作所表现出来的悲伤情怀可说更甚于中期的诗作。渐渐地,在诗人林徽因的心中,徐志摩竟完全等同于“秋天”!1947年林徽因所写的《给秋天》一诗可说把她内心的绝望、悲伤、内疚、自责与后悔更充分地表露而无所遗。

《秋天,这秋天》一诗写于1933年,是诗人林徽因的诗歌由前期转向中期的一个分界线。1937年7月倭寇入侵中国,诗人林徽因被迫离开当时的北平,因为播迁西南快十年,她的诗歌风格又开始转变,1947年的《给秋天》便是她后期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同是咏叹“秋天”,同是深深地思念着徐志摩,但风格迴异,所呈现的内心世界也截然不同。在进一步谈论诗人林徽因《秋天,这秋天》和《给秋天》之前,请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首诗。

《秋天,这秋天》

这是秋天,秋天,

风还该是温软;

太阳仍笑着那微笑,

闪着金银,夸耀

他实在无多了的

最奢侈的早晚!

这里那里,在这秋天,

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

象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

缤纷降落到地面上。

这时候心得象歌曲,

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

浮出珠沫,溅开

山石的喉嗓唱。

这时候满腔的热情

全是你的,秋天懂得,

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

不经意的凌乱!

但是秋天,这秋天,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他撑着梦一般的喜筵,

不为的是你的欢欣:

他撒开手,一掬璎珞,

一把落花似的幻变,

还为的是那不定的

悲哀,归根儿蒂结住

在这人生的中心!

一阵萧萧的风,起自

昨夜西窗的外沿,

摇着梧桐树哭。——

起始你怀疑着:

荷叶还没有残败;

小划子停在水流中间;

夏夜的细语,夹着虫鸣,

还信得过仍然偎着

耳朵旁温甜;

但是梧桐叶带来桂花香,

已打到灯盏的光前。

一切都两样了,他闪一闪说,

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

冷雾迷住我的两眼,

在这样的深秋里,

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

是不是现实,荒诞的,

果属不可信的虚妄?

疑问抵不住简单的残酷,

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

趁一次里,要认清

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如果你忘不掉,忘不掉

那同听过的鸟啼;

同看过的花好,信仰

该在过往的中间安睡。??

秋天的骄傲是果实,

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

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

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

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

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

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

(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这时候,

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秋,这夜,这惨的变换!

《给秋天》

正与生命里一切相同,

我们爱得太是匆匆;

好像只是昨天,

你还在我的窗前!

笑脸向着晴空

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

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

稚气,豪侈,你没有悲哀。

你的红叶是亲切的牵绊,那凌乱

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

我也吻你,不顾你的背影隔过玻璃!

你常淘气的闪过,却不对我忸怩。

可是我爱的多么疯狂,

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

已在背后尾随,—

等候着把你残忍的摧毁!

一夜呼号的风声

果然没有把我惊醒

等到太晚的那个早晨

啊。天!你已经不见了踪影。

我苛刻的咒诅自己

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

除却严冬铁样长脸

阴雾中,偶然一见。

二、

1819年9月21日,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给他的朋友约翰?雷诺斯(John Hamilton Reynolds)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现在这季节多美呀! – 空气多好!有一种适度的料峭。真的,不开玩笑,爽朗的天气 – 戴安娜般的天空 -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喜欢断梗残株的田野 –是的,它真的比春天那种冷冷的绿色好多了。不知怎的,残株断梗的平畴看起来让人有温暖感,就像有些绘画看起来让人有温暖感一样 -在星期天早晨我散步时,这,深深触动了我,于是我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就是济慈写于1819年9月19日星期天的《给秋天》(To Autumn)。《给秋天》是一首“颂”体(Ode)诗,它除了是济慈颂体诗中最精致、最美好的一首诗之外,也可以说是英文诗歌里短诗中接近完美的一首诗。(耶鲁文学教授Harold Bloom 的评语。“one of the subtlest

and most beautiful of all Keats's odes, and as close to perfect as any shorter poe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美国诗人Allen Tate除了赞成这首诗是“最接近完美的诗作”外,他还说:“让人无法赞一词!”(“is a very nearly perfect piece of style.”“it has little to say.”)所谓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而让人穷于赞叹的纯粹诗歌。这首诗,从客观的秋景、到秋收、及秋声,呈现在人面前的是一幅幅的客观实景,具体而真实,美丽而温馨,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思似乎已可完全被遗忘。事实上是,诗人本身的情怀诗思正深深地隐藏在步步的客观景致之描写中!这种不把自己的主观思维判断与情思感想直接地加进到当前的客观景象中的诗歌,正是所谓的纯粹诗歌。

济慈美妙的《给秋天》分别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初的两位诗人,美国的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与中国的林徽因。

1915年11月秋天,史蒂文斯在《诗刊》杂志上发表了《星期天早晨》(Sunday Morning)一诗,首度质疑了济慈的过度乐观,当前让人迷醉的秋景、秋收与秋声并不是永恒的,它同时也指向黑夜与死亡。Why should she give her bounty to the dead What is divinity if it can come Only in silent shadows and in dreams诗中的中年女主人为什么不再享受外界美好的事物而为死亡的阴影所逐?在《星期天早晨》一诗的第二节一开始就提出上面两句质疑:“为什么她要把从感官得来的愉悦舍弃给死亡呢?”“如果神只能以静静的阴影或梦的方式而来,还有什么神圣性可言?”意思清楚不过,宗教对人死后的许诺,如天堂、盛宴等,对活着的人言,岂不是空洞、抽象,而不具任何实质的意义?从自然的进程去看秋天,黑夜与死亡不正是秋天的必然终结?史蒂文斯在他的好几首不同的诗作中不断地回应济慈这首《给秋天》,当前美仑美奂的无边秋色秋景,最终似乎不过就是为了指向黑夜与死亡罢了!

无独有偶,中国诗人林徽因,在她前期诗作《秋天,这秋天》、中期诗作《红叶里的信念》与后期诗作《给秋天》,分别回应了济慈这首名诗《给秋天》,并且有自己的深层解读。《红叶里的信念》是这三首秋诗里最好的一首,除了是诗人林徽因的长诗里最好的一首之外,它同时也是现代诗歌中最好的一首秋诗之一,我准备日后撰写专文介绍,这一篇文章主要集中论述《秋天,这秋天》与《给秋天》这两首诗。

《秋天,这秋天》一诗最值得注意的是,林徽因也效仿济慈一样,把“秋天”拟人化(personify),但是,济慈让“秋天”变成了“你”(thou),而林徽因让“秋天”变成了“他”。林徽因在这首诗中的“你”却是专指诗人徐志摩,而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先明白这一要点就能明白全诗要义,也能明白为什么“秋天”的“他”与“徐志摩”的“你”,到了1947年《给秋天》一诗“他”和“你”合二为一,“秋天”就与“徐志摩”完全等同!“秋天”、“徐志摩”和“我”这个三角形是他们悲伤的故事,这个悲伤的故事开始于1920年11月19日伦敦的深秋,而终结于1931年11月19日济南开山的另一个深秋!

《秋天,这秋天》全诗分成一短一长的两节(stanza)去展开。诗的第一节是短的一节,记述徐志摩在1920年11月19日这个美丽的深秋在伦敦与林徽因邂逅,由相识、相恋变成了不能自已地、狂放地将满腔的热情透过诗歌唱出来,“这时候心得像歌曲,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浮出珠沫,溅开山石的喉嗓唱。”这一点,我们可以对照徐志摩本人的话获得证明,他在散文《自剖》里说:“原先我在人前自觉竟是一注的流泉,在在有飞沫,在在有闪光。”而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说:“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哪件事我们作得了主?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究竟吹的是什么样的风?照的是什么样的月色?秋风吗?黄月吗?林徽因在1936年秋天写的《山中》一诗上说:“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注一)我们要问:为什么这奇异的风一吹、奇异的月色一照之后,会让一个原先父亲希望他日后进入金融界、自己却想成为中国的Hamilton的二十四岁青年人,一下子竟变成了一个分行抒写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诗人?为什么?北宋大词人欧阳永叔在他的《玉楼春》一词中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确然无疑地,假如欧阳修不是因为深深地爱着对方,那么,离愁别恨也只不过就是人生的无可奈何的一种日常现象罢了。正因为深爱着对方,当前的离别便造成了内心无法祛除的悲痛,这又跟风月有什么关系?欧阳修生命里永恒的悲痛既然跟风月毫不相干,那么,徐志摩会成为诗人、甚至后来林徽因也成为诗人,难道跟秋风、黄月就有关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之所以成为诗人,不正是因为当初1921年他们在剑桥时深陷情网与在拜伦潭前指水为誓吗?(注二)《山中》一诗里的那像“星子般仍挂在秋风里不变”的“那三两句长短”的话不就是明证吗?我们要问,“那三两句长短”的话是什么?除了是“我爱你,爱你。 – I love you, love you.”(他们常常用英文交谈!)之外,还可能是什么?林徽因在1933年岁末所写的《忆》一诗早已透露了这一点,她说:“是你在笑,仰脸望多少勇敢话那天,你我全说了, -像张风筝向蓝穹,凭一线力量。”可见那些“勇敢话”不是一个人在独白,而是两情相悦的年青人的情话!他们的初恋,首先让徐志摩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把他的“满腔的热情”,全化为“分行”的诗句,狂放而缤纷,甚至显发为如同向着不同方向乱冲的山洪似的。然而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里却说:“秋天懂得,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不经意的凌乱!”《猛虎集序》上说:“只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我那时是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积,就付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哪还顾得了什么美丑!”徐志摩上面的这几句话,正是林徽因《秋天,这秋天》一诗第一节的最后几行诗句之所本!然而我们要问,为什么林徽因却说“秋天懂得??”、“秋天爱??”呢?那不是她自己懂得,她自己爱吗?当你十六、七岁时,一直不停地收到你所爱的人写给你的“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化出的诗行,你会有什么反应?你当然理解他奔放的感情、当然爱听、爱读,哪怕它们是多么不成熟的、不经意凌乱的诗作!那么不就是林徽因本人懂得和爱吗?又干秋天底事?林徽因在1936年2月26日写给沈从文先生的信上说:“我方才所说到极端

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快乐,不知道你有否同一样感觉。我的确有过,我不忘却我的幸福。我认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迸出神奇的 -如同两个人透澈的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感情全觉得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闻,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这些种种,便都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有那机会,且没有多少人有那种天赋的敏感和柔情来尝味那经验,所以就有那种机会也无用。”人与人的相遇、相识以至相恋,终极发展至这种灵质的无间相契,以至于达到了一种诗化生活一类的理想境界,试想想,这还存在着你我之区分?不止你与我相即相入,甚至连秋天也融化进了那无人我的纯情世界之中!这样一来,在1921年,本来是林徽因自己懂得、自己爱,而说成秋天懂得、秋天爱,岂不就成了不证自明的道理?(注三)

三、

躬尝了自由恋爱的初恋甜美,亲灸了剑桥人文的启蒙熏陶,体验了英国浪漫派诗歌的热情奔放,于是,徐志摩便脱胎换骨似地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他树立起了一种对诗化生活的理想之追求,他迷恋于对纯粹美感的终极向往,并且他为他的生命确立了一个“单纯信仰”,这个单纯信仰就是英国浪漫派开山祖华兹华斯在《远游》一诗所说的:“We live by Admiration, Hope and Love.”(“我们靠着活命的是:敬仰、希望和爱情。”)与科尔律治在《文学传记》中所说的“poetic faith”(“诗意的信仰“)(注四)。徐志摩在他的散文《秋》里提到过,但次序则颠倒了,他说:“我们靠着维持我们生命的不仅是面包,不仅是饭,我们靠着活命的用一个诗人的话,是情爱、敬仰心、希望(We live by love,admiration and hope.),这话又包涵一个条件,就是说世界的人类是能承受我们的爱,值得我们的敬仰,容许我们希望的。”而林徽因在《激昂》表白得更为明确,诗上说:“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对徐志摩所说的“单纯信仰”有了一个扼要的了解之后,我们便能明白,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一诗的第二长节,主要在阐述徐志摩在现实生活与感情生活跟他的“单纯信仰”所产生的巨大落差。初恋是甜蜜的,然而隐藏在这甜蜜的背后却是痛苦和悲哀!1921年年底林徽因由英国返国之后的感情上的转变,导致人还在剑桥学习的徐志摩于1921年至1922年这一整年,既活在愉快欢欣中,也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痛苦与悲哀。他后来在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追述说:“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这种痛苦与悲哀到了1923年徐志摩的日记《西湖记》里更为明确,而到了1924年林徽因选择了与梁思成一起赴美升学便等于为他们那一段初恋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辗转发展到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徐志摩的感情世界便完全崩溃,1928年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中的“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正是这种痛苦与悲哀的真实写照!然而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里却说,“秋天”他撑着梦也似的喜筵,并不单为徐志摩的“欢欣”,“秋天”他还把双手一撒开,便魔术似的让满掬着珠玉串成的项链 –璎珞,像花雨般展现出那不能用理性去捕捉的幻变,这缤纷的背后,便是通向痛苦悲哀,并且也指向“夜”与“死亡”,徐志摩在他的最后一首长诗《爱的灵感》上说:“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真奇怪,心窝里的牢结是谁给打上的?为什么打不开?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爱的灵感》一诗上又说:“那天爱的结打上我的心头,我就望见死,那个美丽的永恒的世界;”所以,林徽因说:“还为的是那不定的悲哀,归根儿蒂结住在这人生的中心!”这难道不是造物之神奇?谁让徐志摩的心窝打上牢牢的结?这个结为什么再也无法打开?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上说:“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于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这正是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中说的“还为的是那不定的悲哀,归根儿蒂结住在这人生的中心!”正由于这悲哀在1921年早已种下,1931年深秋,起自西窗外沿的一阵秋风,已在昨夜吹起,萧萧拂向梧桐树发出阵阵凄然的哭泣声,可是,当事的两个人,竟没有一个警觉!徐志摩在写他的散文《自剖》时曾表达出他对自己的“单纯信仰”产生非常严重的疑惑,甚至认为那只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虚幻”罢了。他说:“因为个人最大的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欺骗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苦痛。与其那样,还不如及早认清自己的深浅,不要把不必要的负担,放上支撑不住的肩背,压坏自己还难免旁人笑话!”在《猛虎集序》里更进一步明言“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对自己的人生信念产生怀疑以至于颓废,那岂不就是等于放弃?他在《自剖》一文中的最后说:“朋友,不要迷了,定下心来享你现成的福分吧!思想不是你的分,文艺创作不是你的分,独立的事业更不是你的分!天生扛了重担来的那也没法想(那一个天才不是活受罪!)你是原来轻松的,这是多可羡慕,多可贺喜的一个发现!算了吧,朋友!”徐志摩的灰心失望的根源事实上是来自林徽因的感情转变,一直到了1928年12月在北平重逢林徽因而有所改变,1930年秋,徐志摩把当时在东北感染肺结核病的林徽因接回北平养病后,他又重新点燃起当年在康桥时对林徽因的爱情的火炬(他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动源之一!),然而,林徽因当时刚生下长女,生活感情都处在人生高度的顺境中,她是不可能再接受徐志摩感情的,只是在诗歌中跟徐志摩惟仿惟佛、高来高去地“神交”而已(可参读林徽因1931年最初九首诗!)其中以《那一晚》说得最明确,她说:“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意思明确不过,当年他们在拜伦潭前的盟约的两点:

一、创作浪漫派诗歌。二、落实爱情婚约。林徽因能做得到的只可能是前者,并且她写出来的诗歌(“歌唱”与“花”都是指诗歌创作言),希望能获得徐志摩的“赞赏”,但是,感情方面,最远我则只能“私闯入当年的边境”!1932年农历年年初一,林徽因给胡适之先生的信信末便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信上说:“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然而徐志摩并不死心,他认为能回到1921年那时的纯情,《秋天,这秋天》一诗从“起始你怀疑着”一直到“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便是讲述徐志摩本人的“认为”仍有可为,他期待的是“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那么,历史将会改写!但是,在林徽因这方面来说却是:“冷雾迷住我的两眼”,她不会也不能再往前多闯一步,那么,“在这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