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探索发现之宇宙奥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19:41 体裁作文
探索发现之宇宙奥秘体裁作文

篇一:读《宇宙奥秘探索》有感

读《宇宙奥秘探索》有感

我对宇宙的兴趣,在很小的时候便有了,我也总是不会放过与宇宙有关联的一些有用的知识。因此,有关宇宙系列的丛书我也会买,毕竟是增长知识的过程,而且也。会饶有趣味地去读

说实话,读了这本《宇宙奥秘探索》,我觉得我对宇宙又有了更深层的、更全面的认识,虽然仅凭这点知识,还不足以“飞”出太阳系,但它却将我的思想,在那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生根发芽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很早以前便开始了。最早的“嫦娥奔月”,便是人们对浩瀚的宇宙产生了憧憬;古人有“天圆地方”说,认为宇宙就像个大盖子,将大地上的万物笼罩起来。虽然现在我们很清楚这是“无稽之谈”,但却是人类对宇宙的进一步了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也为这“光荣的使命”树立了一个导向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从“神一”到“神十”,记录着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这步伐铿锵有力,它将要走出太阳系,迈出银河系,它将要走到宇宙的每个角落!!

宇宙,这个孕育了一切的伟大的母亲,正在渐渐地被他的子女们所了解。我信,总有一天,人们终将会发现,终将会呈现出一个最美的,最完整的宇宙。随着科技力量的愈益发达,我坚信着一天终会到来,我拭目以待。

读了这本书,我不得不感慨;号称“顶天立地”、“称霸世界”人类在宇宙面前是极其渺小,我们一系列的可爱举动与之相比简直相形见绌。宇宙母亲这是在宽容的孩子呀!也是,我们人类如果早意识到

这点,地球-——她的小小小小儿子,也就不会“千疮百孔”了!

这本书虽然知识面丰富,范围广泛,但是扔有一些问题是做不出回答的,像“宇宙的末日”、“探月谜团”、“生物灭绝之谜”、“外星人之谜”等等,这些未解之谜,就要靠我们这一代人了。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从现在开始起,努力的学习,扩充课外知识,完善自我,成为社会之栋梁,一定要对得起带着遗憾而黯然失色的前辈们,继承其遗忘,去寻找真理的曙光。

以上就是我读书的体会及所感所想,到此也就算结束了罢!

篇二:探索宇宙奥秘

探索宇宙奥秘--读《伽利略和星月传奇》有感

作者:刘汉章20040914 时间:2013-8-26 18:06:16

愉快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伽利略和星月传奇》的书。读完这本书之后,我震惊了!真是不看不知道,宇宙真的好神秘啊!伽利略凭着勤奋和智慧,发现了那么多宇宙的奥秘啊!!

这本书让我情不自禁的爱上了伽利略和他的那些发明。尤其是他发明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金星、木星、土星等多个星球呢,伽利略是第一个发明天文望远镜的人。他的这个发明是人类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现在的我们要多学习和增长宇宙知识,将来就能主宰宇宙,把宇宙变成我们人类的“第二故乡”。以免地球能源耗尽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动物、植物等没有地方安家!虽然人类现在还没有研发出高技能的宇宙飞船,但是,每一次成功的实验都代表着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成绩的进步,就像是中国今年发射的“神十”和“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一样。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不光给我们讲了伽利略的许多发明故事,还告诉我们许多道理。伽利略永不服输、坚持战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就好像他对星星的好奇和热爱,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我认为我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有伽利略一样永不服输、克服困难的精神。

现在,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也能开着高技能的宇宙飞船去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同学们,加油!

注:文明小博客参赛作品

篇三:探索宇宙奥秘

探索宇宙奥秘

作者:张杰

来源:《天津教育》2014年第11期

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代表。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8年期间在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著名教学、科研机构工作。1999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所长,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局长,2006年11月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在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声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最年轻的校长。

今天我来,主要想给大家介绍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组成的。我今天的报告从探索宇宙的奥秘讲起,实际上它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通过几个实例给大家讲一下在探索科学奥秘当中科学精神体现在什么地方,或许这样一种科学精神会对大家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宇宙的万物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人类从一开始就努力地尝试着理解它。宇宙的万物,在我们看得到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背后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我们平常看到的岩石、沙粒以及月亮,它的背后实际上有一些根本的东西、根本的规律,把它们关联在一起。平常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的风、水流,同样也有一些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奇心,才使得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了一个动力,所以科学精神的基础就是好奇心,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这是我想和大家共享的第一个理念。

科学主要做什么事情呢?美国的大物理学家Fireman曾经讲过,组成这个世界运动物体的复杂排列,似乎有点像是天神们所下的一盘伟大的象棋,我们则是这盘棋的观众,我们除了当观众以外,还要努力地理解这盘象棋背后的规律。这个就是科学的追求。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探索未知,逐渐形成了一些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大体可以组成这样一个链条: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而这也是我们中国的学生在训练中比较缺少的。所以我们一直在说创新能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其实,创新能力的起点就是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他一旦发现了问题,并且想去解决问题的话,下面就要提出猜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要对这个猜想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预测了以后开始实验,尽量去分析实验结果。这个链条就是我们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方法的链条。接下来,我就用几个实例,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链条中的科学方法对于探究宇宙奥秘的根本的作用。

比如说,我们大家都敬仰牛顿,他看到了苹果往下掉,他就想苹果掉下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这个问题以后,就要大胆地去猜想,小心地去求证。提出了猜想,光停留在猜想这个阶段还不是科学,这个猜想必须是可以被验证的。比如霍金提出过一个猜想,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体的飘在空中喷着没有热度的火的龙,这是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都有过的

猜想。当然还有大量的例子,比如本杰明,他想到雷电,当时人们对电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假如说雷电要是电机组的话,他就可以用电瓶来收集,这就是一个猜想的逻辑结果以及区分不同的猜想。当然,归根结底,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最根本的方法,要让所有的实验结果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假设基础上,就是这个实验的设备工作起来必须是正常的。实验的结果并不等于猜想,它要再返回到猜想中去,实验结果要和猜想进行比较的话,就要更进一步讲解关系。接下来给大家讲三个案例,这三个案例是交通大学正在进行的对于三个奥秘的探索。在这个探索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和我刚才讲到的科学方法是一样的思路。

第一个案例,实验天体物理与太阳耀斑。

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也是对地球影响力最大的星体,而太阳耀斑又是对地球和日地空间环境影响最大的天文现象。太阳耀斑在很早就已被观察到了,人们用一种黑玻璃能看到太阳表面,它不是平整的,不断地有一些火焰喷出来。实际上这些喷射出来的东西,就是一些高能的粒子得到加速,然后很多加速的粒子朝着地球的方向喷射。幸亏地球有磁场,所以当这些高能的粒子喷向地球的时候,能量稍微低一点的就被磁场屏蔽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地球两极看到极光,那个极光就是太阳耀斑直接作用的结果。一次太阳耀斑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典型的可以释放10的26次方焦耳,这样的能量相当于100亿个氢弹。所以幸亏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幸亏地球有磁场,否则太阳耀斑对于地球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太阳耀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就作了一个假设,认为太阳耀斑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其中一种可能是太阳表面磁场的重叠过程造成的。因为太阳表面像地球表面一样有磁场,太阳表面磁场强得多,当两个磁场的距离相对比较近的时候,它就有一定的概率,两个磁场合成一个,这时里面的磁能就会得到喷发。我们后来在交通大学就试图做这个实验。当然我们不太可能到太阳边儿上去做这个实验,因为那里温度太高了。我们就试图用激光去模拟磁场的重叠过程,看看这样的重叠过程可不可以同时产生环流X线源以及X线喷流。这个实验就是我的小组在交通大学做的。太阳耀斑的特点,就是在狭小的区域里面爆发巨大的能量,同时产生的辐射给地球最大的影响。我们要探究的是太阳耀斑的物理成因。大家在听这个报告的时候,一定要想在最开始讲的那个科学研究的方法,实际上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猜想什么呢,太阳耀斑的物理原因是不是由于磁场的重叠造成的?磁场的重叠是什么?就是磁场相反的磁力线因为互相靠近发生重新连接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磁场里的磁能会转化成其他形式。比如在一个环形磁场,它当中有了围绕开始压缩,压缩以后变成两个磁场,这个过程就是磁力线重新叠起的过程,特点是它几乎可以把所有初始的磁能都转化成热能,以及电子和粒子的动能,还有大数的等离子团的动能。它转化成了电子和粒子的动能,就是我们看见的耀斑向地球喷射,当然它本身有大量热能。

从十年前,我们就开始想,有没有可能在实验室里制造一个类似于太阳耀斑的粒子环境,在这个环境旁边人为地制造一个磁冲连,这个时候看能不能在地球的实验室里看到一个强的X光喷流过程。这个实验我们整整做了十年的时间,一直到前年这个实验才做出来。我们用了世界上最强的激光造具之一,就是神光激光装置,它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的激光装置。就用这样一个激光装置模拟实验室天体物理现象,它的好处是可以在非常近的距离,而且是可控、主

控的,去模拟天体的现象,研究太阳耀斑。使用激光来研究太阳等离子系,强激光等离子能量很大,就需要把激光聚焦到非常小的焦点上,这个焦点地方的温度和密度可以比太阳上的温度和密度还要高。有了实验结果以后,第一是成功地获取了自建的光点源,比如说太阳耀斑的喷流过程,它的耀斑长度是20公里,我们等离子体实验室里那个喷流是2毫米,这两个过程可以通过磁流体动力学严格地用一个方程把它对应过来,这是一个标准的变换关系。第二是通过优化激光区度的等离子,当磁场没有重叠的时候没有这个喷点,一旦开始出现重叠,就开始出现喷流,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同时在地球上模拟出来太阳表面的能量等离子喷柱和下面的磁极X射线。这样的结果在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以前太阳表面的很多物理观察都没有办法得到实验证实,所以都停留在猜想的阶段,我们这个实验第一次在全世界证明了太阳粒子的耀斑的确是由磁冲连过程造成的,这就在世界上引起非常高的注意度。这是我介绍的第一个例子,从太阳耀斑背后的物理机制看怎样从科学方法上探索。

第二个案例,暗物质探测。

我今天介绍的三个实验都是在上海交通大学做的,都是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物理问题方面的实验,都是在全世界的科学探索中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先给大家介绍暗物质探索。我们学物理学的都知道,19世纪末,牛顿力学以及麦克斯韦方程都已经有了,人们一度认为物理学大厦已经建完了,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已经接近完美,所以那时曾有很多科学家试图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宇宙中发现的一切。但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认知。量子力学发现,当物体非常小的时候,运动规律和牛顿力学是不一样的,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规律和牛顿力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开始用新的视角探索宇宙。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了恒星以及星系的运动速度,远远大于利用发光物质推算出的运动速度,就是我们知道宇宙是来自于大爆炸的,大爆炸最开始的能量我们不知道。如果只有那一个能量的话,这样的一个膨胀,总会有一个结束。但是人类观测了上百年,发现宇宙星系之间的间距变得

探索发现之宇宙奥秘

越来越大,证明宇宙的膨胀不是在减速而是在进一步加速,从这个加速就推断出来,除了我们看到的正常物质以外,还有一些不与光相互作用的引力物质,这个物质它有引力但没有电磁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直接地看到它,因为我们大部分的观测都是靠电磁在观测,它没有电磁相互作用,所以用通常的办法看不到它,现在就把这样的一个物质叫暗物质。

这个暗物质在上个世纪才被人们感受到,直到上个世纪末才真正把它分析出来,在不同尺度观测到的具有引力效应的暗物质,其成分占宇宙的百分之二十三,是可见物质的五到六倍。再来看一看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目前仅有百分之四,剩下的东西我们还充满了未知。在这个现在知道的宇宙里,百分之四是我们所了解的,除此之外百分之二十三是暗物质,百分之七十三是暗能量,这样暗物质和暗能量就变成了本世纪人类所求解的最大的谜团。根据引力效应推断,银河系就被包含在一个巨大的球状的暗物质的晕当中,而太阳系就在这个晕当中穿行,太阳系在不断地运动,实际上它周围充满了暗物质。

暗物质可以通过引力效应间接观察到。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个膨胀其实就是由暗物质的引力效应造成的。另外一方面,暗物质是不存在于现在的标准模型当中的,就是我们在上个世纪

对于宇宙的理解鉴定标准模型里面并没有暗物质。问题就是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接下来也是猜想的一个环节。首先的猜想,大家认为暗物质很有可能是大质量的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是四种相互作用力里的两种,另外两种是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暗物质是不存在这两种作用力的。接下来有了猜想和预测,我们假设地球穿越暗物质运动的时候,就像是地球在海里走,暗物质就有极小的概率和我们的物质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可以通过高灵敏的探测器捕捉到暗物质、测量它的性质,所以这个就是预测。接下来我们就去设计实验,实验究竟怎么样设计才能真正把暗物质探测到。这个实验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季向东和他从世界召集的几个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一起做的。要想探测暗物质,有几个前提条件,第一是探测器必须非常非常灵敏,体量要非常大,因为小的东西和暗物质的碰撞概率很小;第二是探测暗物质的时候必须在非常深的地下,因为如果在地球表面的话,会有非常多的宇宙线打在机器的表面,会产生非常大的动静,所以谁的实验室水平第一,谁看到暗物质的概率就高。 在这方面,季向东教授的团队请了世界上设计暗物质探测器最有经验的设计师,他来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设计出来的探测器在1500米的地下没有探测到,但他发现他的探测器的灵敏度要远远高于1500米深的地下的探测器。他知道我们有一个2500米深的实验室,他就非常愿意把他的探测器用在中国这个暗物质探测实验当中。一个是我们有了全世界最好的探测器,另一个是我们有了全世界最深的实验室。要想在其他地方做一个2500米深的实验室,花的钱是几百亿、上千亿。但我们有运气,四川景平山正要建一个水电站,这个水电站正好把水的落差弄到2500米,从山顶一直达到山底下打的一个水道,这个水道被我们讨论到,最后得到景平山水电站的大力支持。这个实验由我们和清华大学两个学校来做,从2010年开始造探测器,第一个是200公斤的探测器,第二个是500公斤的探测器,第三个是重达一吨的探测器。当探测器达到500公斤的时候,它的灵敏度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了,当它达到一吨的时候,就比世界上次好的探测器要高出一个数量级。另一方面,因为这个实验室的地深比意大利的实验室深1000米,它的背景就要干净10倍,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应该是我们中国最有可能首先探测到暗物质,现在开始就要往地洞里装实验设备了,大概在里面做实验要做10年的时间。 第三个案例,中微子振荡测量。

上海交通大学的另外一组团队研究的是对宇宙的另外一个问题的解答。另外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这个宇宙来源于一次大爆炸。这个大爆炸应该是对称的。对称的大爆炸应该是炸出一个正物质组成的宇宙,同时应该有一个反物质组成的宇宙。问题是到现在我们只看到了由正物质组成的宇宙,那个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找不到。所以这个实验就是试图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反物质和正物质是不对称的?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是从探测中微子做起的,中微子就是为了解决β衰变的。波利在1930年提出中微子的概念,中微子是一个非常非常轻的基本粒子,它不带电荷,静止质量是零,不参与强相互作用,基本和光子一样。

太阳的热核反应,会同时产生很多的中微子。但是地球上测到的太阳的中微子数量只是预期的三分之一,于是科学家就在思索,为什么我们观察的太阳的中微子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中微子跑到哪里去了?接下来就是几个猜想。猜想一,就是太阳核心的温度比我们预计的要低,因为它的核心温度比预计的低,所以它其实没有辐射出我们计算的那么多的中微子,只有

三分之一。接下来我们就对这样一个猜想进行证明,预测的就是不管怎么样调整太阳的标准模型,都无法符合观测到的中微子数量,对模型进行任何调整,只会使矛盾增多。接下来就对太阳核心温度作一个测量,测量发现,实际温度与标准太阳模型的温度符合得很好,这就说明这个猜想是错的,就是太阳发射出的中微子真的是很多,但是我们观察到的只是三分之一,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二去哪儿了?太阳的中微子失踪的这个谜团至今仍然没有解决。猜想二,是不是中微子从太阳产生之后传播到地球当中变了,不再是我们探测得了的?因为中微子有几种不同的类型,中微子从一种类型变成另外一种类型叫作中微子振荡。接下来这个预测,中微子在飞行当中,从一种类型变成另一种类型,三种类型的中微子两两振荡,应该有三种模式,所以就开始用实验证明,是不是有这样三种模式。日本的超级神钢实验证明了中微子的确存在着振荡现象,2001年加拿大的太阳中微子流测量实验证实了太阳的中微子变成了其他类型的中微子,而三种中微子的总数并没有减少,这回答了一个非常大的疑问,就是的确发现我们的猜想二是对的——它在传送到地球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变,转变成另外的中微子,你把三种中微子一块儿探测的话,就发现太阳发射出去的中微子并没有减少,并没有丢失。这个大气中的中微子振荡和大气中的中微子振荡对应着两种中微子的混合,在我们参加这个实验之前没有探测到第三种振荡的模式,问题是为什么没有探测到第三种振荡模式?因为当时对应的中微子的混合角振荡得非常小,所以一直没有看到。

从2003年开始,中国很多大学的研究所都参加了这个实验,当时我还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科学家一起来进行实验。这个实验利用了大亚湾核电站发射出的中微子来寻找。大亚湾发射出的中微子因为也有这样三种不同的模式,来寻找第三种的振荡模式,希望测量出第三种振荡的振荡角。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承担的是系统安装调试许多物理分析的工作,这也是实验里的核心。大亚湾是一个环境特别优越的地方,因为大亚湾同时有三个2.9G瓦乘2的核电站,这里周围中微子的产量特别高。2012年3月,大亚湾核电站中微子的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物理学家对世界物理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测到了第三个混合角,而第三个混合角的测量是回答正物质和反物质为什么不对称问题迈出的关键的一步。意味着中微子存在振荡现象的同时,可能存在电荷离子层不守恒,或者就是中微子和反中微子间的行为不对称。大亚湾实验完成了一个概念图,这个中微子和反中微子间的性质为不对称的实验铺平了道路。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以及通过大亚湾实验,我们了解到最开始大爆炸的时候,实际上是存在对称的破缺,因为对称的破缺,造成一个非对称的大爆炸。交通大学一直致力于解决宇宙和人类最根本的科学问题,类似的重大科学研究在交通大学屡见不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宇宙奥秘将会被我们逐一解开。欢迎更多对科学充满信心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大家都知道上海交通大学,可能不知道交通大学的“交通”两个字典出何处。“交通”这两个字,出自两千五百年前的《易经》里的“天地交而万物通”。这是对大学精神的最好的诠释。 (以上是张杰校长于2012年6月12日在南开公能讲坛上所作的报告,本刊登载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 隋艳春)

篇四: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

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

航天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20世纪中叶问世的空间探测器,不断揭示出过去在地面难以窥测的宇宙奥秘,使人类对空间环境、地外天体的演变、太阳系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从1959年开始,前苏联发射了多个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探测器绕到月球背后,它发回的照片使人们看到月亮的背面与正面确有不同,被陨石撞击得满目疮痍。月球9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上软着陆,拍回第一批月球全景照片。美国也发射了徘徊者号和勘测者号探测器到月球考察,为载人登月打下了基础。1998年,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进行了环月考察,除了证实月球上存在丰富的矿藏和氦-3核原料外,还发现月球两极存在储量达上亿吨的冰冻水,为人类开发月球带来福音。

前苏联的金星探测器,掀开了金星面纱的一角。美国1989年发射的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扫描,绘制出了第一张金星表面全景照片。

20世纪70年代,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首次飞掠木星进行考察,向人们提供了第一批木星近景图像。1989年发射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探测到木卫二的冰层下存在一个暗海洋,可能孕育有原始的生命。

20世纪80年代初,旅行者探测器飞过土星,不仅发现美丽的土星光环是一组成千上万条光环组成的光环群,而且新发现了13颗卫星,使土星的卫星增加到23颗,成为一个土卫大家族。

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许多科学家认为,火星可能有过生命,至少有过低级生命的发展期,因此对火星的探测格外引人注目。从1975年以来,海盗号探测器和“火星探路者”探测器飞临火星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在这块贫瘠而荒凉的红色星球上没有发现火星人,甚至找不到一点生命的踪迹。

除了冥王星,人类已经利用空间探测器造访了太阳系的其它八大行星及其卫星,获得了许多新发现。1990年发射的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还破天荒地探测了太阳南北两极的太阳风等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哈勃太空望远镜、康普顿伽玛射线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先后被送入太空轨道,探测太阳系外遥远的天体和星系,观测宇宙中黑洞、中子星、类星体等情况,探索宇宙形成和演变的秘密。

1998年,由丁肇中主持,中国参加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用航天飞机载入太空去探寻反物

质,试图揭示宇宙爆炸之谜。

尽管空间探索之路艰辛而漫长,但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终将破解宇宙的奥秘。

篇五:宇宙奥秘之最

宇宙奧秘之最

最大的星系

至今发现的最大星系是IC 1101,IC 1101是一个位于阿贝尔2029

星系团中心

的透镜状星

系,位于巨蛇

座,距离地球

10.7亿光年。

该星系直径

大约5百万光

年,是至今发

现最大的星

系。估计IC

1101内有100

兆颗恒星,远多于银河系2500亿颗或仙女座星系的4000亿颗。如果IC 1101位于我们银河系的位臵,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将被包含在内。

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比邻星,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

星,是聚星(3颗恒星在一起)之一,

它位于半人马座,学名:半人马座α

星c(依拜尔命名法)。比邻星离太

阳只有4.22光年,相当于399233亿

公里。位于从地球看来西南方向2度

的位臵,为一颗红矮星。 如果用最

快的宇宙飞船,到比邻星去旅行的

话,来回就得17万年,可想而知,宇宙之大,虽说是比邻也远在天涯。比邻星是一颗三合星。它们在相互运转,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距离最近”这顶世界之最的桂冠将由这三颗星轮流佩戴了。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与其他巨行星一样,木星没有固态的表面,而是覆盖着966公里厚的云层。通过望远镜观测,这些云层就象是木星上的一条条绚丽的彩带。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最外层是一

层主要由分子氢构成的浓厚大气。随着深度

的增加,氢逐渐转变为液态。在离木星大气

云顶一万公里处,液态氢在100万巴的高压

和6000K的高温下成为液态金属氢。木星的

中央是一个由硅酸盐岩石和铁组成的核,核

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0倍。

由于木星快速的自转,它有一个复杂多

变的天气系统,木星云层的图案每时每刻都

在变化。我们在木星表面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风暴,其中最著名的风暴是“大红斑”。这是一个朝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古老风暴,已经在木星大气层中存在了几百年。大红斑有三个地球那么大,其外围的云系每四到六天即运动一周,风暴中央的云系运动速度稍慢且方向不定。由于木星的大气运动剧烈,致使木星上也有与地球上类似的高空闪电。

木星的两极有极光,这似乎是从木卫一上火山喷发出的物质沿着木星的引力线进入木星大气而形成的。木星有光环。光环系统是太阳系巨行星的一个共同特征,主要由小石块和雪团等物质组成。木星的光环很难观测到,它没有土星那么显著壮观,但也可以分成四圈。木星环约有6500公里宽,但厚度不到10公里。

公转最快的行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中国古代称水星是辰星。西方人叫它墨丘

利,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

的使者,而水星也不愧为信使的称号:它是

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水星公转平均速

度为每秒48公里,公转周期约为88天。

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太近了,个头又小,

人们平时很难看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

面极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

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表面温度可达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水星的半径为2440公里,是地球半径的38.3%。水星的体积是地球的5.62%,质量是地球的0.05倍。水星外貌如月,内部却像地球,也分为壳、幔、核三层。天文学家推测水星的外壳是由硅酸盐构成的,其中心有个比月球还大的铁质内核。

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46日,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由于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很接近,所以水星上的一昼夜比水星自转一周的时间要长得多。 它的一昼夜为我们的176天,白天和黑夜各88天。

夜空中最明亮的恒星

天狼星(Sirius,α CMA)是夜

空中最亮的恒星,其视星等为-1.47,

绝对星等为+1.3,距太阳系约8.6

光年。天狼星实际上是一个双星系

统,其中包括一颗光谱型A1V的白主

序星和另一颗光谱型DA2的暗白矮

星伴星天狼星B。

天狼星属大犬座中的一颗一等

星,根据巴耶恒星命名法的名称为大

犬座α星。在中国属于二十八星宿的

井宿。天狼星是冬季夜空里最亮的恒

星,天狼星、南河三和参宿四对于居

住在北半球的人来看,组成了冬季大

三角的三个顶点。

最年轻的行星

科学家通过斯皮策大型天

文望远镜观察到,在距我们

地球420光年远的金牛座

上,有一颗名为COKUTAU4

的恒星。一颗年幼的行星围

绕着COKUTAU4恒星公转,

而它的年纪只有一百万年。

用宇宙的漫长岁月来计算,

它好像只是一个刚刚学步

的婴儿。纽约大学的物体和

天文学教授丹〃渥特森说: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新

的行星形成。它可能是我们迄今所知的最年轻的行星。”

最亮的行星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辉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是一颗,即金星。金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中国民间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古代神话中,“太白金星”是一位天神。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了。

除太阳和月亮之外,金星是全天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金星没有卫星,因此金星上的夜空没有“月亮”,最亮的“星星”是地球。由于离太阳比较近,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太阳的大小比地球上看到的大1.5倍。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孪生姐妹,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但两者的环境却有天壤之别: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不存在液态水,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等残酷的自然条件,金星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因此,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

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最多,占97%以上。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到30公里的由浓流酸组成的浓云。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65至485度,大气压约为地球的90倍。

金星的自转很特别,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西向东。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它自转一周要243天,但金星上的一昼夜特别长, 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 这就是说金星上的“一年”只有“两天”,一年中只能看到两次“日出”。金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形,其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5公里,公转周期约为224.70天。

卫星最多的行星

土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

天然卫星最多的行星,目前已发

现63颗卫星成为太阳系拥有最

多天然卫星的行星,这数字还很

有可能继续增加。

土星的美丽光环是由无数个

小块物体组成的,它们在土星赤

道面上绕土星旋转。土星还是太

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

星,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卫星

紧紧围绕着它旋转,就象一个小

家族。近几年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大行星卫星的数量急剧攀升。土星卫星的形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使天文学家们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最著名的“土卫六”上有大气,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卫星中,唯一有大气存在的卫星。

星体中最大、最亮的恒星

LBV1806-20是一颗高光度蓝变星或是

联星,距离太阳30,000–49,000光年,靠

近银河系的中心。这个系统的总质量约为

130–150太阳质量,光度估计是太阳的500

万倍,使它的光度可以和海山二或手枪星一

较高下,得已列名于巨大质量恒星列表中

(表中全部都是高光度蓝变星)。尽管它的

光度很高,但实际上从太阳系是看不见的,

因为只有少于十亿分之一的可见光能抵达

我们所在之处,其余的都被星际尘埃和气体吸收掉了。在2微米的红外线波段观察,它也只是颗8等星,而经过计算在可见光的领域中它更是

颗是探测不到的35等恒星。

LBV1806-20位于电波星云G10.0-0.3的

核心,并且是星团Cl?1806-20的伴星。它自

身有个组成分是W 31,在银河系内最大的电

离氢区。星团1806-20由一些高度异常的恒

星组成,至少有两颗富含碳的沃夫-瑞叶星

(WC9d和WCL),两颗蓝超巨星,和一颗磁星

(SGR 1806-20)。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