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5:16 体裁作文
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动体裁作文

篇一:《背影》的感人魅力赏析

《背影》的感人魅力赏析

论文摘要:经典之作总是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读者的感动。《背影》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本文对《背影》的感人之处进行了赏析。

论文关键词:《背影》;感人;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第四段,作者看似用笔随意,写父亲送我的原因,实际上却蕴含了作者对父爱的深深理解:

①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了;

②父亲怕“我”路上有事,把“我”托付给了一个熟识的茶房,而且“再三”嘱咐他,所以即使父亲不送“我”,他也该放心了;

③“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来送;

④“我”再三劝他不用去,可他“踌躇”了又“踌躇”,总觉得“他们去不好”,总是放心不下。

从以上四点来看,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父亲对儿子、对茶房不放心,那么怎样做他才能安心呢?细读文章第五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沉重打击面前,依然活得冷静自如的父亲:①“我”去买票,父亲忙着为“我”照看着行李;②行李太多,需要雇脚夫,他便又忙着和脚夫讲起价钱;③送“我”上车,他特意给“我”捡定了靠车门的一把椅子;④叮嘱“我”夜里小心,不要着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

这里的四件事,件件都是那么琐碎。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例如:

①父亲忙着和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父亲嘱咐过“我”之后,又嘱托茶房。“我”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的人,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③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从这几处文字来看,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事变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在送别中,买橘子和父亲与脚夫讨价还价、上车拣座位一样,本也是一桩小事,但因要经过铁道,跳下爬上,比较费事,本该“我”去,父亲却又一次代劳,在这不知疲倦的背影中,作者终于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爱。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而这艰难,又分明使朱自清感到了父亲的苍老;这苍老,又仿佛使他看到了父亲如负重老牛般奔波劳碌的一生……想到自己已长大,而父亲还在吃力、尽力地想为儿子擎起一片晴空;高大的儿子,在逐渐老去的父亲面前,时时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成熟”和“智慧”,而父亲却用沉默忽略儿子的不满,用爱包容了儿子的“聪明”,想到这些,想起这苍老的、坚强的、宽容的背影,怎能不令人感动,令人心酸,令人潸然泪下呢?

一个背影,凝聚了一份感动、一份心酸、一份同情、一份理解,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而当父亲放下橘子,带着一份满足与儿子挥手告别时,那一道愈去愈远的背影里,又多了一份儿子对父亲的依恋,多了一份最美的人间真情。

“背影”是一盏心灯,点亮了年轻的朱自清的眼睛,使他在那一刻能端详父亲,在几年之后,能审视、解剖自己。“背影”所承载的岁月加诸父亲的种种磨难与辛酸,让朱自清走进了父亲孤独而坚韧的精神世界,荡涤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也让朱自清带领我们走进父辈的内心世界,用理解和尊重驱走他们的孤独和失落,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温暖和幸福

篇二:难忘,父亲的背影

难忘,父亲的背影

父亲离开我们4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我时常思念他。想他的音容笑貌,想他对我的教诲,想他对我的关怀。但最使我难忘的还是他的背影??

记得那是“文革”的初期,我们家里仍是非常的贫穷。那一年快到春节的时候,我的新嫂子“过门”了。家里那么穷,没钱置办年货,可饺子总得吃的吧?由于娶儿媳妇,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借遍了,再上哪里借钱呢?没有钱买面粉,那怎么包饺子呀?于是在腊月二十九的晚上,父亲决定推着小推车去寿光贩卖大葱了(白天不敢走,要是让民兵逮着那可是“投机倒把”的罪名啊!)。

记得那一天特别冷,天阴沉沉的,怕是要变天了。母亲发着高烧没有起床。父亲自己蒸的窝头,是用地瓜干面做的那种,我给父亲烧火。他出门的给养就是窝头就咸菜。收拾好东西,父亲推起小车出门,我自己去院门口送他。天那么黑,又起风了,父亲独自推着小推车要整整走一个黑夜啊。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了。

父亲要先去寿光买上大葱,然后再去赶牛庄集卖。也就是说在这整个黑夜里,他要走完这近200里的路程!真让人不敢想象。但父亲还是义无返顾地走了,在那么黑的夜里,那么冷的风中,为我们这个家庭。那一刻父亲推车远去的背影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之中,是那么的深刻......

第二天下午开始变天了,天空下起了小雪。一直到傍晚7点多父亲还没有来。我母亲着急了,这是在大年除夕啊,他怎么还没有回来呢,按说早该回来了呀。于是母亲打发我和三哥冒着风雪步行到北辛村东边的湾边接父亲(那湾里虽无水,但经常出事),竟发现父亲在那近五米深的湾里躺着,小车倒在一边,而他怎么也爬不上来了——竟在那雪地里睡着了!啊,我那可怜的,劳累至极的父亲啊??

我们急忙把父亲搀扶回家。三哥搀着父亲在前边走,我在后边推着小车跟着。看着父亲那劳累的身躯、蹒跚前行的背影,我的眼泪又簌簌地落了下来.......

这是在我不足8岁的除夕之夜发生的事情,它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我那慈祥的、特别能吃苦的父亲,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

第二天,大年初一,我们终于吃上了水饺。那是父亲用一天一宿地挣扎换来的啊,那水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别有一番滋味......

四十多年了,我时刻想起那年的除夕之夜,印象太深刻了。 父亲给我很深印象的另一个背影是去油田推原油的情景。那是“文革”的后期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时老百姓不仅吃不饱也没有烧火做饭的东西。于是政府允许老百姓到胜利油田去推废原油烧。那当然是用小推车了。父亲推着满满的一小推车油,艰难地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他那努力把稳小车躬身曲背奋力往

前推车的背影同样令我难忘。啊,我那能吃苦、令我敬佩的父亲啊......

父亲是正直的,善良的,非常能吃苦。他曾告诉我:他11岁时我的爷爷去世了,是我奶奶拉扯他成人。他要拼命干活,把日子过得好一点,以报答他母亲的养育之恩。

我也时刻想着报答我父亲的养育之恩。可是,由于积劳成疾,在我13岁那年,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我有能力报答他的时候却没法报答了??

我只能祈祷,我只能默念:永远让人怀念的父亲啊,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养育之恩的。

愿我能吃苦的、仁慈善良的父亲在天堂里安息吧......

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初中 田曙光

篇三: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

陈 华

这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天气晴朗。我从城里搭乘公交车去学校上课。刚下车来,就遇到了父亲。他正挑着一担七八十斤重的玉米,迈着缓沉的步子,朝着我老家的方向走去。我看了看手机显示的时间,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于是我走过去对父亲说,“爸,让我帮你挑回去吧。”可是他执意不肯,生怕耽误了我上课的时间。没办法,我只好目送他挑着担子远去。

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却依然坚持下地干活,春夏秋冬,从未间断。唉,父亲真的好辛苦!

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一 烈日下的拉车人

三十多年前,我父亲是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那时的他,在一家食品站当临时工。由于销售的需要,父亲经常要用手推车把猪肉和猪皮送进城里去,猪肉送往警校,猪皮送往皮革厂。一车猪肉和猪皮约有两三百斤重。

拉肉的手推车是父亲自己制作的。车床用柴木穿接好,在车床的两侧中部,订了两块厚厚的木方,这两块木方的位置是固定死的,两块木方中间均有凹槽,车轮的中轴就卡在凹槽处。为了增强车轮中轴的稳固性,在铁轴靠近轮子的两

端,还要把胶皮用铁丝绑上,这样架上车床以后,车轮子就不会向铁轴两边滑动了。另外,在车床中间安放轮子的两侧凹槽处,还要分别穿上一个铁线兜,等到把车床架在铁轴上的时候,需要把一根系好绳子的短木棒(撬棒)穿过铁线兜,并让铁线兜兜住车轮绑胶皮的铁轴部位,最后把短木棒上的绳子在车床的木档处接牢实。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车床就可以固定在车轮的铁轴上了。接下来就是在车床上放上一块篾垫,然后在车床帮子的木槽处插上木桩,最后再放上竹帷子,帷子必须卷成椭圆形,这样车子拉的东西就更多了。在此还需要补充两点:一是车床尾部要安上一块楔形的木头,这算是手推车的车闸。当下坡或歇气的时候,就可以把手推车的车把扬起来,车尾的车闸就支在地面上,这样手推车就停下来了,拉车的人也可以借此机会歇歇气或者减缓车子下坡的速度;二是在两根手把基部系上一个绳套,拉车的时候,可以把绳套挎在肩膀上,这样拉起车子来就感觉轻松多了。

从食品站到城里要经过两段坡路,一段是豆腐沟,一段是二十五孔桥。这两段坡路比较长,一个人拉着车子是很难爬上去的。所以,每次送猪肉进城,父亲都要带上我。这样在爬坡的时候,我就可以在后面推车,父亲在前面拉车。待车子爬上坡路以后,父亲就叫我蹲在手推车的后面,双手抓稳两侧的木桩。这样,父亲就可以拉着车子在前面奔跑了。

此时正值夏季,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柏油路上的沥青几乎

要融化了。道路两旁的苞谷叶子早已失去了清晨的样子,叶片被晒成卷筒状,看上去没有一点儿生气。父亲就像一匹奔驰的骏马,不知疲倦地拉着车子跑。豆大般的汗珠从他的头上、脖子上、手膀上冒了出来,然后又从他的头上、脖子上、手臂上滴了下来。

蹲在车子后面的我,两手死死地抓住车床两侧的木桩,一动也不动,任凭父亲在前面飞快地跑着。看着他汗流浃背的身子和结实的肩膀,我感觉到父亲就像一座大山,一座震撼不动的大山,让我有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但愿父亲永远都这样,像一座山一样地有力量,像一匹马一样地跑得飞快??望着他奔跑的背影,我感觉自己就像坐在公共汽车上一样,不知不觉就到了城里。

二 大箩筐

烤烟地里,一遍绿中泛黄的烤烟长势喜人。这些烟叶,面色金黄,叶尖下垂,叶茎亮白,叶面阔大清秀,正是采摘烘烤的最佳时期。

采摘烟叶必须“赶早”,也就是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摘,叶面上带有露水的烟叶,烘烤出来的颜色最好。因为这些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水分散发均匀,火候易于把握。如果没有失误的话,烘烤出来的烟叶都属于上乘品质的烟叶。

为了采摘到上好的“露水烟叶”,我们家动用了所有的“兵力”,母亲和大嫂负责采摘烟叶,两个妹妹负责把采摘

下来的烟叶一沓一沓地抱到地埂边。父亲、大哥和我则专门负责运送烟叶,把烟叶装进箩筐,然后再挑回家里。年迈的奶奶在家里做饭。一家人分工十分明确。

在运送烟叶的箩筐中,父亲的大箩筐最引人注目。这担箩筐是父亲专门请篾匠师傅编制的。箩筐的直径相当于普通箩筐的1.5倍。能跳动这担箩筐的,当然只能是我的父亲了。那时我只能挑动七八十斤的活烟叶,而父亲就不一样了,他一担就能挑一百三四十斤,相当于我的两倍。

每次运送烟叶,父亲总是走在最前面。这副大箩筐压在他结实的肩膀上,也显得不足为奇。这就好像古代的人使用兵器一样,力大无比的人,总是使用超乎寻常的重兵器。在我心中,父亲就是一位的大力士。只见他迈开步子,快速地向前跑动着。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把我和大哥甩在后面了。

看着挑大箩筐的父亲,我深深地被他的力量震撼了。在父亲身上,好象有一股永远都使不完的劲儿。此时的我真希望父亲年年都挑大箩筐,年年都保持三四十岁的强健。

三 小箩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少年的我已步入中年。当年挑着担子快步如飞的父亲,现在已经是一个老头子了。从前的大箩筐,如今已不复存在。父亲依然天天下地干活。但是,他那结实的肩膀,已经变得弯曲了,甚至明显地出现驼背了。压在他肩上的大箩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小箩筐。

我知道,父亲老了。为了他的家,为了他的孩子,他终年辛劳,腰变弯了,背变驼了。每每看到父亲挑着箩筐时,我总会想起那个挑着大箩筐,浑身是劲,迈着步子跑动的中年汉子。如果我能绘画的话,我就把父亲挑大箩筐的背影画下来,然后把这幅画贴在我的书房里,让它时时鼓励我向着生活的前方迈进、迈进、再迈进??

篇四: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

郭 帅

当我以全村第一名,全县第五名的好成绩升入县重点初中的时候,父亲的脸上并没有笑容,但我知道,在父亲的心里,还是欣喜的。那几天,可着实把父亲忙坏了一阵子,几乎每天都要往县城里跑,为我买新衣服和各类学习用具及生活用品。他说:“到县城里上学,可不比咱们农村,咱们可不能让城里人瞧不起咱。”我一边点头应诺,一边也准备着上学用的东西。父亲还特地在城里定制了一块匾额,说要送给教我的小学老师,以示感激。父亲一向是个粗心大意的人,我没想到连这样的细事他也能想到,看着父亲刚从城里回来,脸上淌着的泪珠,心里有些微微颤动。

那时候,县重点初中给每个村小学都有升学指标。我的学校分到了四个,我是其中之一。根据以往的升学经验,我和我的老师都没有想到我会考出这样的好成绩。那天吃过晚饭,我带着那块匾额,来到了梁老师家。他教语文,是班主任,很有文采,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慈祥的面孔,只要不在课堂上,他总是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是村里有口皆碑的几个好老师之

一。但因为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每次上课,他就蹬着他那辆铁锈色带有大梁的三八自行车,那是他专有的代步工具。他不像我们骑自行车,一整圈一整圈地蹬着脚蹬子,他每次都只蹬半圈,但这足以推动自行车往前行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至今未婚,仍是孑然一身。书上总说天妒红颜,可为什么像梁老师这样好的人也会被命运妒忌呢?

到了梁老师家,他正在备课,看到我来,很高兴,知道我就要去县里上学了,很殷切的地叮嘱了一番,说要听城里老师的话,遵守学校纪律,好好学习等等。慈祥的眼神让我有些舍不得这里,舍不得这样的老师。他的眼神像父亲的一样,满怀着对我的深深期望。是的,在万事万物,芸芸众生中,父亲、梁老师,他们不过是其中很平凡的一位,是恒河沙粒中最不起眼的一粒,也许除了村里人,没有人会再知道他们,但他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着熠熠光辉。我感谢父亲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感谢他们造就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我。

第二天,我骑自行车去学校报到。从村里到城里有十多里路,一路上愉悦的心情难以言表,满目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地里的玉米已有一人多高,茁壮的玉米棒子纷纷挤出外皮的包绕,在秋风的吹动下,似在向我含首微笑。堤下的河水似乎比以前清亮了许多,哗哗地流着,似在为我奏响一曲欢快的《前进进行曲》。我的生命在瞬间充满了活力,天虽有些阴霾,但心情却是晴朗的。

那天没有课,只是分好了班级。坐在班里,和新认识的同学介绍、聊天,等着班主任训话、发新书。所有人都处在刚升入新学校的一种莫名亢奋中,但刚发完新书,班主任的一项宣布决定之后,所有人都安静了许多,我也一下子有些蒙了。“从明天开始,上早课,5:30到班里集合,出操。”习惯了一个暑假的轻松散慢,在这里突然遭遇这么紧的课程安排,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但这是学校的一项制度,谁也无权更改。每个人松散的神经立刻都被绷得紧紧的。原有的兴奋,欣快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住校生还好说,像我这样没有住校又离校十里路的学生,明天就得凌晨5:00往学校赶。忽然觉得学校的这个决定有些太仓促,太死板,但也许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至少事先没有上早课这个心理准备。是呀,谁会想到开学第一天就要上早课呢?没有办法,只好明天牺牲一点睡眠时间,早早起床了。

平生第一次在天还没亮的时候走这么长的路,回家跟父亲说了以后,心里有些害怕。可谁又能想到在夜里居然突地又下起了雨,虽然不是瓢泼大雨,但阴雨绵绵,滴滴答答了个不停。这使得我那早已抑郁的心里凭空又加了一丝阴影,但总不能第一天上课就旷课吧?父亲看出我的无奈,说:“明天我去送你吧!”我推辞说不必,父亲明天还要上班,没有必要陪我遭这份罪,就说:“我这么大一个男人,总能应付得来。你明天早点叫我就行了。”父亲没再

说什么,默默回里屋睡觉了。

第二天,当我在父亲的呼唤声中睁开朦胧的双眼时,父亲早已准备好了两套雨具。他说:“娃啊,昨晚我想了想,你一个人第一次走这么长的夜路,我总放心不下,还是去送送你吧!”我执意不肯,“你上班那么累,还是在家多睡会儿歇歇,我一个人能行。”父亲却是执意要去,“天还下着雨,路上又滑,我怎么放心得下?”是啊,此刻,窗外的雨仍在滴滴沥沥,而在这个时候,儿子往往是拗不过父亲的。于是,我匆忙穿衣,洗脸,包书包,而父亲在一旁,微微地笑着,他又一次在儿子面前取得了胜利。

凌晨5点刚过,天还没亮,雨照旧在下,路上静得只能听到雨滴敲打地面的声音和车轱辘滚动的声音。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跟着。旁边黑乎乎的玉米静静地矗立在田地里,已挤出棒子的玉米也许还需要一场雨的滋润吧,但在我,心里沉郁的很。第一天去县里上学就碰上这么个天气,我只能望见父亲那费力蹬车的背影,和路上车辙里的雨水在夜色下映出的微弱亮光。路上很泥泞,有几次我看到父亲的身影扭动了几下,似要滑倒,但又巧妙地避过了。但在一处下坡的地方,父亲终久没有避过雨后的泥泞,滑倒了。我赶紧下车,赶到父亲面前时,父亲早已站了起来,满身的泥浆,我心疼父亲,但父亲却说:“岁月不饶人啊,我是真的老了。”反过来又安慰我。其实父亲刚四十出头,正当壮年,只是生活的劳累过早地让白发爬上了他的鬓角。我心里后悔,真不该让父亲来送我。我慌忙扶好车子。幸好走过这段,再往前面就是水泥路面了,省却了很多小心。父亲依然走在前面,但在我面前的已不再是简单的背影了,我分明看到了我人生路上的航标。

到了学校门口,因为下雨,学校就没有出操。门口是陆陆续续进去的学生,有住在附近的学生只撑把伞过来的,有城里的学生由父母开车送来的,熙熙攘攘地涌进了学校的大门。父亲在离校门较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对我说:“快进去吧,别迟到了,我这样子就不往前走了,免得别人笑话。”说着拍了拍身上的泥浆。雨还在下,看着父亲那张因早起而憔悴的脸,我鼻子微微一酸,泪差点掉了下来。我慌忙笑了笑,对父亲说:“回去的路上小心点,不行就推着车子走。”“知道了,放心吧,娃。”父亲说着,就转过身推车。“要好好学习啊,听老师话。”父亲不忘回过头来再叮嘱一番。

黎明前的黑暗还没有消失的迹象,夜色依旧朦胧,直到看不见了父亲的背影,我才回身往学校走去,但泪早已和雨水混成了一片,任由它们在脸颊上肆意地流淌。

不久,在学校就学到了朱自清的那篇课文——《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心有所触,不觉泪下。都说父亲是严厉的,其实,父亲的心中也有爱,只不过父亲的爱不善于表达罢了。如果说大音希声,声音的最高境界是无声,那么父亲的爱就是大爱无言。无声胜有声,无言的爱才是最深沉的爱。

现在,父亲过世已经三年多了,回忆起父亲的点点滴滴,历历如在眼前。而我,也成了一个有女儿的父亲。身份的转换,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所不能明白的,如果说父亲在我心中留下一座丰碑的话,那我,也将做一个女儿心中的丰碑,指引她迈向更美好的人生。

篇五: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一直在我心中浮现,每次都是那样的深刻,那样的从容,没有一丝的自私,那种无私的父爱总是让我倍感亲切。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在我心中父亲总是那样,什么都会,小时候,父亲是村里的会计,那时看着父亲用着这那不知历经多久的算盘,心中总是一直的仰慕着他,总是对父亲说,我以后也要像父亲那样那么厉害。父亲总是笑着说:“怎么能就那么点出息呢,你要去山的那边去看一下,然后,回来告诉我那边是什么样子。”从那以后,我总是喜欢蹲守在村子的路口,总是希望从路人的口中得到答案。

从小由于兄妹众多,我上有三个姐加我四姐弟,家中唯一的劳力就是父亲,家中的拮据可想而知,父亲除了种家里10多亩水稻以外,还在我们村的一个采石场采石,那时没有机器,完全靠手工敲和锤,而那时的我,周末吃完早饭,就是喜欢帮父亲背那个撬石棍,由于很重,父亲总是不准我背,怕我打到手或是脚什么的。从那时起,我就盼望着自己可以快点长大。至少父亲可以毫无忧虑的让我去替他扛撬石棍。

第一次看见父亲的背影就是在父亲上山采石的时候,那天下好大的雨,父亲在采石,母亲在一边搬石头,我在家做家庭作业,见下雨,我飞奔向山上跑去,见到父亲后,我叫了声:“爸,拿伞??”就这么简单的言语,见父亲全身都是泥土,衣裤都破烂不堪,雨水顺着父亲的脸颊,夹杂着泥水往嘴角流。“爸,我们找个地方避下雨吧。”“也不知下到什么时候去,不避了。”母亲在收拾工具。那年我12岁, 那个时候似乎对一种背影的感觉还是一层朦胧,没有太多的言语,也没有太多的思绪。

母亲拿着工具向家的方向走去,我也正准备回家。“兵,等一下,把那颗倒掉的松树扛回去当材烧。”我说了声“好的。”我径直走到树根的地方。用手撤去了树根旁的小枝条和那凹凸不平的树皮。正当我用力搬的时候,父亲走到我的跟前。父亲说了声:“我来扛树兜。走前面,前面重??”我说:“爸,不用,不用??我扛的起的??”还未等我说完,父亲把上衣外套甩在肩上,搬起树跟往肩上一上。“兵,不要忘了那东西,”雨越下越大,而我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扛着树梢走在后面,父亲走在前面,雨水汇聚成水流冲洗着下山的路,父亲弯着右手反扣在肩膀上,砍柴刀顺着树根砍在树的里面,我在后面,和父亲一起扛着倒下的松树,雨越下越大,风掀开了我带的斗笠。快到过一个小水沟的时候,由于水沟上上一块小木板做的简易的桥,父亲轻轻的转动了树兜放在肩膀的位置,整个脖子的后面都承受着所有的重量。缓缓的向右边挪动。此时我看到父亲的背影。还是那样的伟岸。简单而又憨厚。一股酸水从心底涌上。回到家父亲和妈说要我快点换衣服,不要感冒了。

那一年的夏天,我开始上初中。也是从那一年再也没有帮父亲去背过翘石棍。再也没有看到父亲在采石山的情景了。后来,听母亲说,由于采石山太辛苦,容易出事故,父亲和邻居家的叔去了隔壁村的砖厂做砖去了。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都想去父亲所在的砖厂,帮父亲搬砖,修砖堤??可父亲总是不让我去,说要让我在家好好读书。

暑假快到了,一家人把家中十多亩地的早稻收完,也把晚稻有水的田地插上秧苗后。父亲又去做砖去了。从那以后,那个田里没水,我都是第一个去放水。父亲也经常笑着说:“哎呀??你这娃,怎么种地放水入田那么厉害呀,看来又是个种地的料。”每年伏天也是家中水稻最缺水的时候。有时父亲把

做砖的事放下。就这样天天盼望着老天可以多下点雨水。那年天公作美。下了场好大的雨,下完后。父亲总是笑着说“这次应该下了好几番雨了,今年晚稻可以收得到了。”那年我读初二,父亲就这样开始,农忙的时候把家里的十多亩水稻种完,农忙后都在砖厂做砖,偶尔和父亲拖着板车送征口粮。那时,不知为什么每年都要把一大板车的稻谷送到镇上的粮站去。父亲总是认真的和我说:“这些粮食是交给国家当兵的,那些吃商品粮的人吃的??”。父亲经常鼓励我要好好读书,说有文化的人都是吃田埂上的饭。那时,经常不明白父亲说的话,但我知道父亲说的很有道理。

很快我上初三了,在开学交学费的时候,父亲和我一起去了学校,一起去看学校那个写着学费的小黑板,记忆中是348元。父亲心中看完后,皱了皱眉头。父亲没怎么说话,很多班上的同学的父母径直走去交学费,父亲笑着对我说,我们先回家,明天下午再来交学费。那天晚上,父亲从后堂那搬出了10包晒干的稻谷放在院子里。第二天父亲,叫我早点起床,我起来后,父亲已经把稻谷放在了板车上,还带上了牛。母亲说了声:“兵兵,你要认真读书,这车稻谷是卖给你读书交学费的。今年不如往年,去年还可以卖个50块100斤,今年只有30块100斤稻谷。这里10包差不多1000多斤,刚好够你交上学期的学费。”那时我没怎么说话,父亲在前拖着板车,母亲在后面,我在前面牵着牛。(防止牛在马路上乱跑)

就这样一年一年的过去,后来,姐也辍学了,只有我一个人读完高中,家中父亲还是那样,种地做砖,三年高中父亲除了交学费,从没来过学校。但我知道父亲很想来学校,因为他知道我在这里会好好读书。

高考后,我考的不是很理想,离本科(二本)差了8分,我没有把成绩告诉父亲,在学校我胡乱的填了几个大学志愿。回到家,父亲问我考了多少分,我说只考了300多分,离本科差远了呢,父亲在一旁叹息,说本科看来真那么难。父亲问我要不要去上大专,我笑着说:“不用了。”那年,在家中帮父母忙完农忙后,母亲给了我213块钱给我,我独自来到了深圳。从那以后,一连好几年,再也没有看到父亲的背影了。

时间在窗台的青竹上留下了一道道伤痕,雨水顺着屋檐落了又落,在每个同一时间里我们总是看着同样的祝福语。只是春节的时候,回去看下父母。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深圳大都企业都艰难度日。那年我把工作辞了后,2009年年初,我做出一个很大的选择,把工作彻底的放弃,去黑龙江进修自己一直以来自学不成的日语,由于从吉安的发车时间是凌晨3:00多,那天晚上我没有合眼,父亲很早就叫好了隔壁村的铁狗子开车送我去火车站,父亲把我前一天准备好的行李提到家门口,父亲披着一见破旧的大棉袄。意味深长的对我说:“兵,人生的路是自己走的,既然

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动

你决定了去黑龙江深造,你就去,爸也到那么多岁数了,没让你上大学,是我的没用,你过去好好读,不要考虑家里。”“爸,你放心吧,我没上大学不是你原因,那是我自己的选择,你放心好了,我过去一定会好好读的。”隔壁村的铁狗子的面包车到家门口,我上了车,父亲千叮万嘱的对铁狗子说,开车开慢点。母亲在一旁拆鞭炮的口子,我把玻璃窗摇下来。对父亲说了声:“爸,我走了,你在家多保重??”。车缓缓的向前,父亲点燃了鞭炮,我摇下了玻璃窗,父亲披着棉袄,站在昏暗的灯光下,鞭炮的火光照亮了父亲那矮小的身影。

2009年年底,我再次回到深圳后,当我把我找到了工作的消息告诉父亲的时候,母亲还打电话告诉我,说父亲还特意去集市上买了好多菜庆祝呢。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在指尖划过,路旁的小树有多了一个年轮,2010年年底,我拿着好不容易定到的火车票,踏上了那趟回家的列车。我轻声的对自己说了声:“再见2010,给力2011,加油!”

也许我们相聚的时间太少的缘故吧,总是叹息自己在家时间太少。大年初六我从大姨妈家拜年回来后,我拿着我的相机,本想去再拍点村里的风景的,试想回到深圳,想看看村里的一草一木也好呀。在

村口的大柏树下看到了父亲,父亲挑着一担尿,我上前叫了声:“爸,我来担吧,并且走到父亲的跟前,准备去夺父亲的扁担??”“兵,不要了,我来担,很脏,我去掺水浇菜园的菜??”可能是那时我穿的比较好的缘故吧,最终还是说不动父亲。父亲担着一担尿,父亲担着尿,慢慢的往池塘边担去。由于前几天下雨了,那条小道也没铺水泥,路上泥泞非常严重,父亲穿着解放鞋,一步一步的向前,挑到池塘边,父亲把勺子扔到了一边,把身子慢慢的蹲下,像扎着马步一样,然后,慢慢的把扁担从肩上撩下,轻轻的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把池水幺到桶里去。此时,我又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又一次深深的扎在我心里。

在我快回深圳的前几天的某个晚上,父亲又一次像去年那样意味深长的对我说:“你今年也24岁了,父母年纪也大了,村里和你相仿的小伙子结婚的也结了,不过也有很多没有结的,我也不知道你在外面有没有女朋友,有的话,找个时间回趟家,没有的话,我就托人帮你找。”“不用了,结婚的事情不用急吧!”我这样半开玩笑的回答了父亲的话。“如今,我和你妈现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你姐都嫁了,各自也有个家,现在农活忙不过来,他们有时间的话,就会叫他们来帮忙,但还是靠我们俩,你在外面工作,你要听话,不要做丢你老爸脸的事情就好,少赚点钱没关系,就是不要做违法的事,”我看了看父亲话语一落满脸的惆怅。母亲也在一旁的椅子上说,“现在我们俩是能种多少地,就尽量的种,早稻基本都种,晚稻,水源不好的,就不种,你在外不要乱花钱,有点钱存起来,以后讨老婆用,现在我们俩就是盼着你什么时候把家定了,我看了父母说:“你们就不要操心了,你们只要好好把自己身体养好,你们种了那么多的田,你们少种点田吧,够吃的就行了。”

没过几天,我又一次踏上了深圳的路,我对自己说:“2011,给力!本命年,给力!”我又过上了为工作努力,为学习努力的忙碌生活。

或许人生总是那样的蹊跷吧,在端午节前夕,我就对自己说,端午节会回老家,看望我父亲,但由于各种原因,端午的几天假,我还是没有回家看望我的父亲。后来给家里打电话,是母亲接的,母亲问我端午节怎么不回家看一下,但当时母亲没有多说,我问母亲,父亲身体还好吧,母亲说父亲还是那样,不是很好。从母亲的回答中我知道,父亲肯定是身体不舒服。我大声的对母亲说:“妈,下周我回家,看望爸??”“能请到假吗?”我快速的说道:“没事,我请假好请,你放心吧!”一周的时间总是在无意中流走,周五晚上我下完班,到我租房的家,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背包,还有给父母买的一些保健品。最后,想了想还是不在深圳上火车吧,或许那样可以更快些,我在同乐高速路口,上了一趟到惠州火车站的大巴车,此时,迫不及待的我,早已把时间算的非常好,可以说是争分夺秒,第二天凌晨4:30左右到了吉安,我打了一的士直接到家,车飞驰的向家里奔去,路边的小草还未苏醒,但我早已感受到了那份春泥的气息。快到镇上的时候,天蒙蒙亮。司机问我要不要在镇上买点东西给老人家的,我说:“你到菜市场停一下,我买点菜回家。”很快,车直接送到我家家门口。那时母亲才刚刚起床,父亲在家门口打扫卫生,正准备挑一担牛粪去田里。父亲见我到家了,非常开心,走过来。“兵,把包给我??”“不重??”吃完早饭,父亲问我有几天假,我说包周末一起的话一共3天。下周二要上班,父亲问我干嘛回来前不说一声,我说上周和妈说过了。父亲说昨晚一个晚上都在火车上肯定没睡好,你快去睡一下吧,我说不用了。这次回来就想带你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你自己也放心,我也放心。父亲说:“好,我这里痛,钻心的痛??”父亲撩起了上衣指着肚子左上侧说。“要不就今天上午去医院吧?”母亲在一旁说道,“今天是礼拜六,不知医院有没有人看,要不你给你在医院眼科的堂姐夫打个电话问一下,那样也落心一点。”后来我给堂姐夫打过电话后说可以。我说:“爸,我们吃完饭就去县城,再转车去市里井冈山附属医院。”父亲疑惑的说“干嘛去市里呀,去县医院就好了。再说你昨晚没睡,今天吃得消吗?”“没事,我吃得消,而且,那样大医院更有保障一点。”最后父亲还是答应了。

我去了叔家借了量电动车,最后在镇上把电动车放在一表亲戚家里。坐上班车到了县城,最后再转车去市里。在井冈山附属医院,找到医生后。最终一切病情都排除了,只有一个胃病未排除。于是和父

亲商量好,下周一一大早来吉安做个胃镜。然后,我再回深圳,后续叫三姐夫陪我爸一起来医院拿化验结果。周一早上,父亲再次和我去了一趟医院,由于我们来的很早,而且做胃镜必须空腹,父亲做完检查后,我带父亲吃完早餐后,父亲还说我不要买那么多东西,吃不了那么多。那天,父亲硬是说要送我上公交车,然后要我自己转车到火车站坐火车,后来我也答应了,父亲看着我上了一公交车,于是回头过了马路,此时,心中有中说不出的感觉,我大声的说道:“司机,有下??”我下了公交车,回头走了几部,看见了父亲,正在过马路。父亲提着一个破旧的小布包(母亲手缝制的),蓬乱的头发,还是穿着那破旧的解放鞋,一不一步的向对面站台走去,父亲的背影,又一次深深的印在心底。看到父亲上车后,我擦拭了湿润的眼睛望火车站方向走去。

后来,三姐夫带着父亲去拿了化验单,诊断结果就是胃炎,拿了点药,父亲的疼痛渐渐消失。 每年的农忙又一次悄悄来临,家中的忙碌可想而知,那天我刚好在广州出差,手机响了,我一看是大姐夫的电话。“喂,姐夫,吃中饭没??”“兵,不管你现在在哪里,你今天下午要赶快回家,今天晚上12点前要感到吉安县医院,你爸病的非常严重??”此时,我知道事情看来不像上次那么简单,过几分钟后,二姐夫,三姐夫,都来电话了。同样的急促,同样的让我倍感压力。此时,我和司机说拿上回深圳,回到深圳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我简单的办了下手续,来到龙岗长途客运站已经快5:00了,由于去吉安的车都满员了,于是我上了19:00发车到南昌的长途大巴车。决定在半路上的吉安高速路口下车,再走路走下高速,最终我还是说服了司机,上车后,一种突如其来的恐惧和不安充斥了我整个身心。那天是7月11号,我就这样半闭眼半朦胧中到了吉安高速路口,我下了车,看了下时间是凌晨2:45,我顺这高速路口过了收费站,到了国道旁已是凌晨3:00,突然,夜幕下下起了小雨,我站在收费站旁,等着看有没有出租车,等了近半个多小时,后来看到一大货车从高速路口下,我上去和大货车司机说了好久,最终答应把我载到县城的某个路口,很快就到了县城,我径直走到县医院。此时已经快4:00了,我轻声的走到住院部,母亲在一旁依偎着墙壁。我看到父亲全身都是绷带,点滴挂在上空。我强忍住泪水,母亲醒了,见我回来了。说爸在田里劳作,突然中风偏瘫。现在说不了话,也动不了,而且家里现在农忙,很多水稻没收,看着母亲含泪的说完,我坚强的对母亲说,没事,你放心好了,父亲会好的。我叫母亲好好休息下,爸我来看。天渐渐的亮了,父亲也醒了,醒后,父亲看我来了,父亲的眼神我知道是想起来叫我,由于动不了,我说了声:“爸,你好好躺着??不要起来。”父亲没有说话,但我看到了父亲眼角的泪,我说爸不要操心会好的,我再次强忍住了泪水。

中午的时候,二伯提着饭来看望父亲,再次叮嘱不要心急,这病要时间的,由于家中农忙,下午大姐夫骑摩托车来到医院,母亲和大姐夫回家料理农活的事,我一个人在医院照顾父亲,就这样,父亲一直躺在病床上,帮父亲擦背,洗脸,洗牙,换衣服,父亲大小便??时间一天,两天,三天??父亲慢慢的可以说话,由于父亲中风只是左边,父亲恢复的还不错,父亲由于是个急性子的人,父亲时常记着家中农忙,想回家种地,我一次一次的打消父亲的这个念头。有时看着父亲喊着全身疼痛,而我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一直认为坚强的我,还是无法忍住自己的眼角。

在第五天,由于父亲几天以来一直是打着点滴,从未大便过,父亲说要起来大便,我抱起父亲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中间是空的),父亲解了半个多小时,也拉不出来,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我差一点又束手无策。最终邻铺的病人说,必须要用手指头去挖,于是,我轻轻的把父亲肛门中的大便掏出一点点后,父亲大便才渐渐的舒畅了很多,我也总算为父亲捏了一把汗。

就这样在医院一待就是快10天了,白天,晚上不停的打点滴。唯一担心的就是父亲总是睡不好。父亲慢慢的可以说话,精神也慢慢的变的好起来,那几天,由于我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我也一下瘦了近10斤,后来,家中的农忙慢慢的弄完,母亲,三个姐夫和姐一起来了医院。由于外婆之前也是得这病,后来是在隔壁镇一个老中医那吃中药吃好的,最终,决定,中午和大舅一起去了隔壁镇的老中医那开了

10贴中药,由于父亲强烈要求要尽快出院,于是,第二天,上午,叫了辆面包车,我抱起父亲放在面包车的中间,我叫司机扶好父亲,我打开后尾箱,把所用的生活用品放进去。透过那后尾箱,我又一次看到父亲背影,是那样的无力,但却给我无穷的力量。

父亲到家后,我把父亲抱到床上,母亲和二姐三姐在家在家摘花生,父亲由于还是动不了,必须每天有人照看好。我在家待了两天后,由于假期已经快结束,我又一次去了县城,为父亲买了一辆轮椅,买为轮椅后,径直回到家,父亲看我买了轮椅,总算看到父亲的喜悦。

之后,我又一次踏上了深圳的路,每天打一个电话给母亲,母亲说在家恢复的还不错,就这样在家治疗了近3个礼拜,由于心中总是放心不下父亲,我再次坐上回家的那趟列车,在火车上,父亲的一个个背影一次次的浮现在我的脑海,在第二天早上,到吉安站已是早上六点多了,那天是8月13号,回到家后,我叫声:“爸,我回来了??”父亲像个孩子一样眼泪在眼角边决堤。母亲拿着一根木棍给父亲练习走路,在我家的左邻右舍都劝父亲不要哭,父亲用毛巾擦拭了眼泪。见父亲精神状态非常好,我也舒了一口气。那时已经上午10:30了,中午我下完厨,父亲吃完后,父亲说想出去走走,我把父亲抱上轮椅,推车到村口的大树底下。第二天吃完早饭,我去了县城为父亲挑根拐杖,回到家已经是下午3:00了,由于下一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我把家中所有包(烧给已故的亲人的纸钱)封好。封好后,由于隔壁大婶家的小儿子从县城回家烧包。刚好是顺路,临近晚上的时候,我顺便吃了点中午的剩饭。准备坐大婶的儿子的车去县城,父亲说要看我上车,母亲把父亲的轮椅推出家门,我上了车,父亲看着我上了车。我和挥了挥手,说我到深圳了打个电话回家。

车慢慢的离开了村子,家乡的炊烟也渐渐的淡出了我的视线,由于是当天晚上21:00的火车。我和曾经关心过父亲的朋友一一电话道别。那天晚上,那熟悉的铁轨声又陪我一度到天明。

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的驶进了目的地,下了车,我对自己说了声:“给力深圳!,给力2011!加油!”

后记:下火车的那天我去了樟木头见了一个朋友,朋友对我的关心,还有其他朋友对我关注,我知道,我并不孤独,因为有你,我,他都陪伴。8月20号父亲再次住院在吉安县医院进行针灸康复治疗,母亲和我说恢复的很好,父亲现在可以慢慢的走一小段路了。再此,对父亲说:“爸,加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