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海南大广坝水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29:43 体裁作文
海南大广坝水库体裁作文

篇一:关于海南大广坝水库现状及利用的调查

关于海南大广坝水库现状及利用的调查 高二(13)班 组长:吴湘婕 组员:吴柊珏 谢伊 邱枫倚 蔡舒婷

一. 前言

海南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但旱情时有发生。海南水库众多,但利用不足,从而造成海南水资源的流失。我们以海南大广坝水库为切入点,对海南水资源利用进行进一步了解。

社会实践第二天,长途跋涉,到了大广坝,我们停了下来。

这个亚洲最大的土坝(2.7公里)、海南最大的水库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美。

站在坝上,满眼是清洌的江水,有风吹来,平静的水面便有了微微的皱褶,宛若风姑娘流转的眼波,有淡淡的温柔。不远处,有几座青蒙蒙的山,不很高,轮廓是柔美的线条,没有拔地而起的突兀,倒似与着江水有着相般配的灵秀。坝上的风很是大,从铁栏杆之间灌进来,鼓动着我宽大的裤腿。抓着栏杆的手指过了不久就已经是冰冷的了,自己却仍是在那站了好久。坝的另一面面对的是大片的村庄,有绿油油的菜地,以及树木掩映的房屋,生机勃勃。

二. 大广坝水库的基本情况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来到了大广坝水库,实地考察了大广坝的情况。 以下为大广坝水库的一些情况。

1.基本概况: 大广坝水利水电工程位于海南省昌化县境内的昌化江

上,距海口市约275km,具有发电、灌溉及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当水库正常蓄水位140.0m时,总库容17亿m3,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24万kW,保证出力3.42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2亿kW·h,是海南省最大的水电站,在系统中承担调峰、调频及调相任务。本工程还具有灌溉及供水效益,规划灌溉农田99.5万亩,每年向昌江和东方两县供应工业和居民用水8190万m3。与枢纽工程配套建设的高干渠是大广坝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自流灌溉19万亩,同时补水乐梅水库,扩灌农田6.9万亩,共计可灌溉25.9万亩。

大广坝水电站气势磅礴,坝长6公里,高程144米,装机容量24万千瓦,水库湖面100KM2,是亚洲第一大坝,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始建原因: 大广坝主要是灌溉工程,涉及东方、昌江和乐东3个海

南最干旱的市县。缺水干旱严重制约了当地生产发展,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3.建后影响: 项目建成后,每年为灌区内工矿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2.2

亿方,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8万千瓦,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是一项以灌溉

为主,兼有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三.大广坝水库利用不足的原因

1.大广坝水电站正常运行以来 ,水库长期维持低水位运行 ,没能充分发挥电站的作用。在收集电站运行资料基础上 ,从水文、运行调度等方面对影响电站能量指标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出导致电站电量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水库低水位运行引起的发电耗水率增大、机组低负荷运行引起的机组效率降低以及尾水渠的淤积引起的发电水头减少等。

2.大广坝水库是海南省的一座特大型水库,但近年来该水库的来水量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水库周围水源涵养林被破坏是主要原因之一。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来,大广坝水库来水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自2000年至2006年7年间,来水量由31.2亿立方米下降到15.9亿立方米。紧靠大广坝库区中上游两边的马梅村、猕猴岭林场一带,多个山坡都有天然林被"剃头"的迹象,本应是水源涵养林的林地,如今却变成了大面积的人工桉树林。人工桉树林有的竟然紧挨着库区最高水位线,有的蔓延到半山腰上。据介绍,仅在江边乡范围内,大广坝库区内的按树林就有约7000亩。海南省林业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人工桉树林的水源涵养效果差,而且若干年后还要砍伐掉,很难发挥水源涵养的功能。

四.国内外水利工程的经典案例

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坝址控删流域面积l00万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5l0亿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3亿t。 三峡水利枢纽具有很大的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在防洪方面,枢纽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区,特别是对荆江地区的防洪起着决定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原10年一遇提高

到100年一遇;遇1000年一遇或更大洪水,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可防止荆江河段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还可大大提高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机动性和可靠性,减轻中下游洪水淹没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kW·h,主要向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供电。在航运方面,三峡水库可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长660km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1000万t提高到5000万t。因三峡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3000m3/s提高到5000m3/s以上,从而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有较大的改善。除前述减免洪水灾害,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航运条件之外,可促进水库渔业、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中下游枯水季水质,并有利于南水北凋。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也受到广泛关注。据研究,在自然环境方面,库区气候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不会产生高烈度的水库诱发地震和大规模的库岸坍塌;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调度方式,水库淤积和下游冲刷都不严重,水库变动回水区局部淤积碍航问题可以通过工程措施解决;库区淹没对生物影响不大,对个别珍稀动植物的不利影响可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在社会环境方面,对淹没的少量文物古迹已采取迁移、发掘、重建及其他保护措施,对局部景观虽有改变,但新的景色将更美好。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

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共建成54座水库(其中具有防洪功能的27座),总库容290亿m3,共有防洪库容194亿m3。其主要成就有:(1)防洪。干支流上共建成54座水库(其中具有防洪功能的27座),总库容290亿m3,共有防洪库容194亿m3。结合疏浚河道,扩大泄洪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洪水。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该河中游查塔努加市的洪水位,而且可降低俄亥俄河下游和密西西比河中游的洪水位,减少洪灾损失,使受保护的土地增加农业收入。到20世纪末,防洪效益达50亿美元,为水库建设中防洪部分分摊投资的6倍。(2)航运。干流建成9个梯级13座船闸后,使河口至诺克斯维尔

的1050km的航道实现渠化。支流还有400km的水道通航。常年在田纳西河流域航行的船只达3.4万艘。1998年田纳西河干流最下一个梯级肯塔基船闸过闸货运量达3335万t。(3)电力。TVA经营的最大事业包括水电、火电和核电。到20世纪末,TVA总装机容量为2850万kW,其中水电装机11%,火电装机61%,核电装机28%。1998年总发电量1550亿kW·h,发电收入66亿美元。(4)农业、林业、渔业和旅游业。TVA通过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和改善土地,植树造林,发展渔业等,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适应现代化社会人民生活的需要,流域内已建成110个公园、24个野生动物管理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域内还开展了生态保护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项目。每年游客超过6500万人。

田纳西流域开发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1.通过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

2.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航运方面:田纳西河干流已建成9座梯级船闸,完成了航道渠化整治。 防洪方面: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已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总防洪库容约145亿立方米,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流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水力发电方面:TVA在4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建成水电站30座,总装机容量(包括抽水蓄能)609.3万千瓦。水电成为TVA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质管理方面:TVA的主要工作是监测流域各水库的水质,发布水库鱼类垂钓的水质,防止水电站尾水排放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并与流域内各机构、社区共同致力于改善水质的活动。而制定其河流的污染防治标准和发放排污许可证则由联邦环境保护局和各有关州负责。 土地利用和水上游览方面:TVA管理着约1100平方公里的公共土地,17600公里长的公共沿岸带,近2000平方公里水面。TVA还建立了上百个公共游览区,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

3.经营上的良性运行机制

TVA作为具有联邦政府机构权力的经营实体,其经营上的良性循环主要依靠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1)政府的扶持。

(2)开发电力等赢利项目,为发展积累资金。

(3)发行债券,面向社会筹措资金。

4.流域管理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TVA成立之初的宗旨是促进地区发展和繁荣。TVA对流域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除水资源综合开发带来的各方面的效益外,TVA电力系统为流域内800万居民提供了廉价的电力;在农业方面,TVA建有全国最大的肥料研究中心,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增施肥料,改良土壤,使农业单产比上世纪30年代提高两倍多;TVA设立经济开发贷款基金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1995年以来,共提供金额约1.1亿美元,创造新的投资额达30亿美元。TVA在水利、电力、农业、林业、化肥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和经营,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田纳西流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极大地促进了田纳西流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改变了该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其成为美国比较富裕、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

TVA还积极参与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流域内社区的长期发展。它提出的“优质社区计划”,旨在对其电网服务范围内的社区,通过帮助其制定规划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建立工作机构和提高领导水平,以及促进持续发展,来提高社区的长期经济竞争能力

五.对于大广坝未来的设想

针对以上影响大广坝水库利用的不利因素,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1.加大水库周边环境的整改,对乐东抱由镇的生活污水、医疗废水要严格处理。

2.加强对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禁令砍伐树木,并种植一些有涵养水源功能的树木。

3.开发水库的资源,充分利用大广坝水库的优势,在农业、旅游业等方面

篇二:三亚乐东水库

海南大广坝水库

篇三:海南的地理特征

篇四:(sg-018)大广坝汛期报汛制度

国电海南大广坝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FD-Z2-SG.018-2012

大广坝汛期报汛制度

2012-08-01发布 2012-08-01实施

国电海南大广坝发电有限公司发布

大广坝汛期报汛制度 Q/DFD-Z2-SG.018-2012

1 目的

为更好地解决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切实做到有计划地充蓄和消落,有目的地拦蓄与泄放,尽量充分利用水库库容,确保水库安全、经济地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报汛内容、要求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国电海南大广坝发电有限公司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琼防【2012】7号关于印发松涛等4座大型水库防洪调度方案的通知里面《大广坝水库防洪调度方案》。

4 报汛内容

4.1 每天8时30分前公司水工人员以电报的形式将水情日报表上报海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每月1日、11日、21日加报旬降雨量,每月1日加报月降雨量。

4.2 当时雨量达到30mm或2小时50mm达到时加报一次,当水库达到起涨、警戒、洪峰水位时立即加报一次。

4.3大广坝及其上游各雨量站出现大暴雨时(流域平均降雨量在50mm以上, 或一部分站点雨量在100mm以上),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总经理、副总经理、防汛办主任、安生部主任和值班主任通报水情。

4.4 水库当年首次泄洪时,必须提前6小时将当前库水位、蓄水量、入库流量、预测入库洪峰流量、开闸时间及预计泄洪时间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审批后执行,并同时通知下流的东方市、昌江县 “三防”指挥部、戈枕电站、广坝农场及红泉农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4.5 当不属于当年首次泄洪,水库下泄流量在3000m/s以上时,必须提前4小时将当前库水位、蓄水量、入库流量、预测入库洪峰流量、开闸时间及预计泄洪时间的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审批后执行,同时通知下游各市县“三防“指挥部和有关单位。水库在泄流过程中,必须每半小时向省“三防”总指挥部及下游有关市县及有关单位通报一次水情。

4.6 当不属于当年首次泄洪,水库下泄流量在3000m/s以下(含3000m/s)时,由大广坝发电公司根据水库实际情况自行开闸泄洪,但必须在开闸前3小时将开闸时间、泄洪流量、预计泄洪时间上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备案,同时通知下游各市县“三防“指挥部和有关单位。 333

5 报讯要求

5.1 水库下泄流量在3000m/s以上时,每次增加1000m/s以上的下泄流量,必须提前2小时上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审批、通知下游各市县“三防“指挥部和有关单位。

5.2 水库下泄流量在3000m/s以下每次上调下泄流量或增加下泄流量值在1000m/s以下时,必须提前2小时上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备案、通知下游各市县“三防“指挥部和有关单位。

5.3 每次减小下泄流量或关闸的同时上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备案、通知下游各市县“三防“指挥部和有关单位。

5.4 汛期水库的防洪调度必须严肃防汛纪律,服从省“三防”总指挥部的调度指挥,严格执行水库开闸泄洪报批及通知规定。

5.5 每年6月份开始,首次泄洪前24~48小时通知省“三防”总指挥部、东方市“三防” 指挥部、昌江县“三防”指挥部、红泉农场和广坝农场:大广坝随时有泄洪的可能,请注意沿河两岸群众及设备的安全。

5.6 报汛应建立专门的簿册。传真报汛时,应先在相应的报汛单上填好内容,经校对后无误后,再报出;闸门变动报汛时,应先在闸门操作记录本填好内容,经校对无误后,再按闸门操作记录本的内容报出,并要求对方通报姓名,记入簿内;其它雨水情电话报讯时,应将报汛内容及对方接收人姓名记录于值班记录本内,并设置录音电话录音。

5.7 同一时间,同一项目报往不同单位的数据必须统一。

5.8 传真底稿字迹必须工整清晰,只能用国务院颁布过的社会通用的字体,不得用随意乱写的怪体字,如因乱写怪体字造成错认,引起不良后果,填写人负直接责任。

5.9 报汛后,如发现错误要立即更正并及时补报。

5.10 雨、水情报汛必须真实,不论任何人,出于何种目的,均不得发假情报。

5.11 如遇电话有问题或其它情况不能进行正常的报汛工作时,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同时应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把汛情向有关单位报告。

5.12 电话报汛时,为使数据传递准确,以下阿拉伯数字应读异音:0(洞)、1(邀)、2(俩)、7(拐)、8(捌)。

5.13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上规定,如遇报汛单位或报汛内容发生变化,应按新的报汛项目向有关单位报送。

6 检查与考核

6.1 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由防汛办公室负责检查与考核。

6.2 依据公司《考核细则》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7 附加说明

3333

本标准批准人:陈传渊 本标准审核人:魏恩彬 本标准校核人:黄 明 本标准起草人:蔡卫华

本标准修编时间:2012年7月

篇五: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

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概要

来源:阳光海南网 时间:2014-11-06

一、规划总纲

(一)乡村旅游的界定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乡村特有的农耕文化、人居环境、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及其自然本底为基础,以城镇居民为主要消费市场,以满足居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需求为目的,以农民通过不同形式参与经营和服务为运营模式的旅游产品旅游方式。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海南省(不含三沙市)的乡村地区。本次规划不涉及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海域。

(三)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区域性的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属于宏观战略性规划,是指导海南省乡村旅游规划、建设、管理及营销的行动纲领。

(四)规划定位

海南乡村旅游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海南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海南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建设海南“度假天堂、幸福家园”的重要举措。

(五)规划期限

近期:2014—2016年,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启动期

远期:2016—2020年,乡村旅游全面发展提升期

(六)规划原则

(一)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原则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三)坚持资源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

(四)坚持整体统筹与重点推进相结合原则

(五)坚持旅游就业和旅游富民相结合原则

二、规划背景

(一)区位环境

从地理区位看,海南是中国最南端,唯一的热带岛屿型省份;从旅游区位看,海南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与世界著名度假海岛同区;从经济区位看,海南地处泛珠“9+2”与东盟自贸区“10+1”的结合部,经济腹地宽广;从交通区位看,海南位于南海国际海运要道,交通区位显要。

(二)产业环境

海南所处的产业环境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是热带农业效益未充分发挥,产品附加值偏低;三是现代工业拉动和辐射的综合能力较弱;四是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政策环境

海南所处的政策环境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受惠西部政策,海南省增列为《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执行省份之一;二是落地3项重大对外开放政策,26国入境海南免签、离岛免税政策、游艇管理办法相继实施;三是出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条例》、《海南经济特区旅行社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导游人员管理规定》、《海南省旅游景区景点管理规定》、《海南经济特区旅游价格管理规定》5大国际旅游岛建设相关法规,填补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的空白;四是审议通过和批准国际旅游岛建设法规17项,着重从推进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五方面优先安排;五是施行了20项土地政策,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四)乡村建设现状

海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道路交通新格局雏形初现;二是乡村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是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仍显不足,乡村路网、通讯、引水、供电和供气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乡村服务设施建设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3年6月累计建成生态文明村13988个;二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尚待完善,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旅游补给、餐饮住宿等乡村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的结合度较低;三是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大,“绿化宝岛”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大力推进。

(五)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海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主要成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乡村旅游发展初显规模,琼海、海口、三亚、文昌、琼中、保亭等部分市县乡村旅游发展步子较快。 二是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并被列为省重点旅游项目。

三是乡村旅游品牌初显效应。

三、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一)热带视角下的资源形成背景

(一)地貌类型多样,梯级结构明显

(二)海洋气候独特,光热资源丰富

(三)山脉长垣纵贯,河川独流入海

(四)热带森林密布,生物种类繁多

(五)热带农业丰产,生产方式多元

(六)少数民族聚居,民俗文化绚丽

(二)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乡村旅游资源点共有440个,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共分为5个大类、26个亚类、62个基本类。

其中,乡村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点54个,占12.27%;乡村田园景观资源点75个,占17.05%;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资源点221个,占50.23%;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类资源点60个,占13.64%;乡村旅游商品资源点30个,占6.82%。

(三)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1、乡村旅游资源本体评价

(1)资源数量多类型广,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2)文化内涵丰历史久,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

(3)优品资源数量多,具有垄断性和异质性

(4)空间密度差异大,具有非均衡性和地域性

2、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1)总体上开发数量较少

(2)开发层次参差不齐

(3)组合性有待提高

四、乡村旅游市场现状

(一)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1、人口特征:中、青年所占比例较高;职业构成多样化;客源多来自岛外。

2、出游行为特征表现为出游方式自主化、旅游距离短程化、停留时间长、重游率高、旅游动机多元化;东部乡村旅游资源点知名度高于中西部;旅游信息传递中,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并重。

3、人均消费较低,多在500元左右。

4、旅游感知特征表现为:(1)游客对海南的乡村印象依次为热带水果物产丰富、热带雨林植物茂密、椰风海韵、黎苗风情、传统村落特征明显、水资源丰富和鲜花盛开;(2)最满意的旅游要素是环境,其次是特色活动、餐饮以及娱乐;最不满意的是设施、服务以及交通。

(二)乡村旅游市场特征

1、旅游市场增长稳定,但总量仍偏小。

2、旅游产品主要是高端乡村度假和大众农家体验,呈两极分化态势,出游动机凸显休闲度假。

3、旅游季节性较强,淡旺季差异较大。

4、旅游消费结构刚性约束较明显。

5、旅游市场岛外化特征开始显现。

五、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一)战略问题思考

1、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条件评价

(1)三大优势:热带气候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关联市场(存量游客)优势。

(2)四大劣势:本地市场规模小、乡村基础较薄弱、居民参与能力较弱、乡村旅游起步晚。

(3)两大机遇:产品结构调整机遇、旅游投资洼地机遇。

(4)两大挑战:乡村旅游同质化,省内生市场较小、旅游市场岛外化。

(二)意义与目标

1、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海南省强农富农、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2、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省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旅游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突出热带海岛特色,以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特色小镇、A级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示范点为重点,加快构建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使之成为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为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3、发展目标

立足于国家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时代背景,构建集乡村观光、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海南省旅游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全面提升全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将海南省整体建设成为国家热带乡村公园、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新样板及省域旅游产业增长极的乡村旅游总体目标。 到2016年,培育一批文化突出、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的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使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有明显提升。预计2016年,海南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320元,乡村旅游直接收入25亿元。

到2020年,在全省创建3—5个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情小镇、100个风情村,发展100个A级乡村旅游点,争取实现全省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200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380元,乡村旅游直接收入45亿元。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40万人。

(三)战略路径

1、空间:分区部署

实行“沿海(东部沿海)推进、环城(环海口和环三亚等城市)递进、环山(中西部山区)慎进、平原(北部平原地区)稳进”的分区部署战略路径。

2、产品:分类示范

完善、提升已有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加快建设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带动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群的发展。

3、项目:极核带动

实行“集聚三山、联动三河、打造精品”的战略路径。对现有乡村旅游资源点进行整合提升,提高组织化程度,避免恶性竞争、无序发展,克服“规模小、分散化”的经营弊端。突出产品特色和区域规模优势,打造精品,以若干极核带动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

4、组织:区域联动

实行“省域平台、区域联盟、多品互动”的战略路径。搭建省级乡村旅游支持平台,建立乡村旅游扶持政策体系;进行区域联盟,打破固有的市县行政界限,力推乡村旅游跨区域发展,实现多类型乡村旅游的互联,加强乡村旅游与非乡村旅游景区的合作,共同延伸产业链条。

5、市场:蛙跳拓展

实行“蛙跳发展、外部引爆、度假引擎”的战略路径。以岛外旅游市场为先导,尤其是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等我国北部冬季严寒地区,通过外部消费引爆内部需求的外向型战略,蛙跳式发展。以热带乡村主题度假为引擎,开展“候鸟式”养生、避寒等活动。

六、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