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16:12 作文素材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作文素材

篇一: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题《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题《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附参考答案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 访问)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把他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成了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学生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说:“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学生们非常惊愕(è),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大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果然 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学生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铲子就行。”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学生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学生,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大家一个一个都讲完了,哲学家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

回去后,在住宅附近按照各自的办法试一试。至于这里的杂草,由我负责根除。一年后,有了结果,我们再来相聚。”

学生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办法除草。第二年春天,小草又偷偷地钻出了地面。唉,效果不好!不过,他们还是按照约定来相聚了。 学生们来到郊外发现,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麦子的庄稼地。他们围着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于是 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哲学家去世了。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在最后补下了这样的内容: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让有用的东西占据它。同样,一个人要想铲除心灵中丑恶的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占据它。

1、把( )中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为什么学生们会认为老师的最后一课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3、根据短文内容和你的理解,把结尾补充完整。

4、概括回答:学生们和哲学家铲除杂草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5、文中的哲学家是怎样教给学生懂得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的?

答案:

1、访问 果然 于是

2、两个要点:老师是探讨人生奥妙的大哲学家;这个问题简单得任何人都知道答案。

3、(多做好事),――让(美好的心灵)或(善良的品质)占据它。

4、学生们都是从如何“铲除”的角度进行思考的,而哲学家是从“利用”、“占据”的角度考虑的。

5、哲学家不是像普通的老师那样,在课堂上,用说教的方法,而是

(1)将学生们带到旷野中,(2)通过实际问题,从看似简单的事情入手,(3)让学生自己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篇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强华萍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着重领会“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的意思。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言。由名言导入新课的学习。

1、 交流收集的有关美德的名言。

2、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今天老师也送大家一段名言。出示文中的最后一段话。

“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3、 读,质疑,揭示课题。

4、 导语:“哲学家”就是在探讨人生奥妙方面很有成就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哲学家的课堂,聆听教诲,感悟哲理。

二、初读课文。

1、 读了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交流。

三、学文1---2段。

1、 探索人生哲理的大哲学家带领弟子们游历了整个世界。齐读第一段。理解并板书:满腹经纶

2、 老师把学生带到旷野之中上最后一堂课。小小组分角色读2—9小节。然后指名读。

3、 交流他们探讨的是什么问题。板书:用铲子、用火烧、撒石灰、挖草根

4、 这四种方法哪一种行之有效呢?请你也选择其中的一种去试验一下好吗? 一年后你的荒地怎么样了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5、一年后,四位学子再次相聚旷野里,看到了什么呢?看丰收图。学生用语言描述。这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5、 把你的做法和哲学家的做法比较一下,哪一种好,为什么?引导学生用递进的关联词说话。

四、学文最后一段。

1、 过渡:老师没有来,什么也没有说,可是学生们这时都恍然大悟了。读最后一段。

2、 再出现最后一段话。

(1)、齐读。

(2)什么是灵魂里的杂草。举例说。并写出它们的反义词。并仿照书上的句式说话。要想( ),惟一的方法就是( )。

3、 小结:人的一生中,你总要和你灵魂里不由自主生长的杂草作斗争。在激烈的斗争中,你怎样画人生坐标,怎样维持心灵天平的平衡,就需要像同学们所说:当你自私时,想想绿叶给予的伟大;当你悲观时,品味泉水丁冬的乐观;当你急躁时,寻觅秋阳下的那颗宁静。只有这样,你的心灵才会用美德占据,才会不断地完善,你才会成为一个灵魂高尚的人。

4、 让我们记住这段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背诵。

五、总结全文。

六、推荐课外阅读《庸医与华佗》《闷罐车里的圣诞夜》

篇三: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啊。”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是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趋势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想要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家。同时,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试想那些学生们的人生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多少意义呢?

问题

1.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这是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方法不是在问题的多种答案中寻找最佳答案,而是转移问题。如何除掉杂草?方法多多,但最后不是如何“除掉”杂草,而是“种”庄家。问题被转移了,问题不再是问题了,问题不存在了,也就解决了。

如何让灵魂无纷扰?用美德占据它!

问题是如何解决灵魂的纷扰,但答案却指向了如何培养自身德美的。这样的答案使得重点不再在解决灵魂纷扰的问题上了,而是聚焦到如何培养美德上。

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我的想法就是:这就是一个问题转移的概念。就像我现在回复这个问题一样,我不是在针对除野草提出什么建议,而是把问题引向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关于问题转移的问题。

篇四: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实录之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有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想在德国找一份工作,到德国20多家大公司去应聘,但都没有成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你猜猜。

生:因为是中国留学生。

师:你的意思是说德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留学生。

生:可能是工资太低。

生:也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生:我好象读过这个故事,好象是说他乘公交车逃了2次票。

师:握个手,叫什么名字,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所以见多识广。其实原因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哲是个生字,翘舌音,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上了什么内容?(教师打一个小问号)

生:通过最后一课,哲学家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打大问号)

生: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哲学家是干什么的?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哲学家?教师又打一问号) 师:听说大家已经把课文预习了几遍,那老师直接请大家来展示你们熟练的朗读了。边听边想,读完后看大家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开火车朗读,教师随时纠正读音。)

师:课文中的那位哲学家是干什么的?

生:一直在探讨人生的奥妙。

师:是啊,在我们看来哲学家苦苦探讨的人生奥妙,肯定是非常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今天,却让他的弟子们,(板书)惊愕不已,为什么?

生:“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师:什么问题?

生:如何铲除田野里的杂草?

师:这个问题简单的不可思议,连小孩子都能回答。老师昨天在备课时,一直为这个幼稚的问题摇头好笑,真有点怀疑哲学家的智商了。(学生好笑)

师:好笑归好笑,课还是要上,对于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答案还是要有的。请同学们默读第4——10自然段,看看弟子们是如何做的,哲学家又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看法?你倾向于谁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

师:先不急,把你的观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先小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显得很活跃。)

生:我比较赞同哲学家的做法。因为,他不像弟子们,杂草是铲除了地还是荒着,现在哲学家种上了谷子,提供了粮食,发挥了作用。

生:我除了赞同哲学家的做法外,还比较赞同斩草除根的弟子的做法,他彻底清除了杂草,圆满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师:也许你没有真正种过田,听农民伯伯说,斩草除根了,看似彻底铲除了杂草,但(板书草籽)却落进了泥土,来年,草籽还会生根发芽。懂了吗?

生:我赞同用石灰除草的方法,我看过石灰被水冲洗后,那些杂草被干死了。 生:你们两位都没有哲学家的好,光除草却没有用。

生:哲学家种庄稼,也要先除草,然后种上庄稼。

生:庄稼地里,不可能全部是谷子,肯定也有杂草。

师:同学们争论很激烈,看来,我得请最后一位同学来总结了。

生:你们都有点偏题,现在不是要讨论如何种庄稼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的做法都不能彻底清除杂草,而只有哲学家的做法彻底铲除了杂草。

师:谢谢你的总结。刚才大家议论的弟子们的做法包括那位用石灰的方法,虽然地表上的草死了,但根还在。(显然教师这个补充滞后了),都不能彻底根除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杂草仍然有生存的空间。而哲学家呢?用事实来说明一切。一年后,弟子们如约而至,不过他们所看到的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

生:杂草丛生。

师:而是

生:变成了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师:请大家注意两个字“长满”,为什么?

生:说明,全部是谷子。

师:对,杂草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我想此时此刻,那些弟子们看到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一定也会惊愕不已,当然不是对当初那个简单幼稚的问题而惊愕,而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起先有点迟疑,显然这是老师的问题。但学生还是举手了。)

生:因为弟子们觉得自己的方法没有彻底铲除杂草。而哲学家的方法真是太高明了。

师:所以,弟子一个个由惊愕转为敬佩。你们认为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我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具有良苦用心的人。他通过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重实践的人。他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更好,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

师:对,哲学家是充满睿智而高明的,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是——

生:满腹经纶、饱学之士。

师:他们对如何铲除杂草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齐读第11段。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杂草,各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第一个杂草指旷野里的杂草,第二个杂草是指人头脑中的不好的思想。

生:灵魂里的杂草指丑陋的东西。

生:指私心杂念。

师:对,灵魂里的杂草是指人性中丑陋的东西,头脑中的不良思想,那么,具体指哪些呢? 生:懒惰

生:自私

生:欺骗

生:凶残

??

师:对,要铲除这些灵魂里大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来占据它。例如,要铲除懒惰这棵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勤劳来占据;或者说,用勤劳来驱除懒惰。你想用什么来驱除什么?

生:我要用大公无私来驱除自私自利。

生:我要用善良来驱除凶残。

生:我要用诚实来驱赶欺骗。

??

师:很好,只有这样,那些长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杂草才会彻彻底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人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纯洁。只要我们从小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真的种子,就能开出善的花朵,就能结出美的果实。(学

生不住地点头)

师:这就是这位哲学家一直在探讨的人生奥妙,在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课上,想告诉学生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朗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这就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弟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亲身体会到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再次齐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那些学生把这条人生哲理,写进了书籍之中,目的是什么?

生: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要记住这个人生哲理。

师:对,要我们每个人都记住它,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努力践行这个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学生第三次齐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同学们,这一段从内容上讲,它是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但从写法上讲,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一点化腐朽为神奇,使原本平淡的文章,顿生光辉。

师:我们还是把目光回到那位博士生身上,他被几十家大公司落聘后,最后想屈尊就驾,找到一家小公司。谁知,竟也遭到和前面相同的厄运。他再也受不了了,质问公司老板究竟是什么原因。老板说:“我们从你的记录上,查到了你有三次在公交车上逃票的记录。”那位博士气愤地说:“难道我的博士文凭比不过三张车票。”如果你就是那位老板你会怎么说。

生:比不过。三次逃票可以看出你不诚实,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生:我还是不能录用你,因为虽然是三张车票,但可以看出你喜欢贪小便宜,我们公司一旦雇用了你,如果你为了贪便宜,肯定会损害我们公司的利益的。

生:对不起,虽然你的知识很丰富,学历很高,但三张车票像一面镜子,照出你心灵的污垢。你的灵魂里长着杂草,请你除掉了杂草再来应聘吧。

师:是的,这位博士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是有一样东西比这些都重要,那就是人的美德,我们从小就要培养美德,用美德占据心灵,千万不要让杂草在你的灵魂里有生存的空间。今天回家请每位同学制作一张书签,把这条人生哲理夹在自己的书里,时时处处督促自己用美德铲除灵魂里杂草。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片断赏析之一 潘文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式教学理念的提出,切中了传统语文教学之弊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要有形,更要有效。它不仅体现了课堂活动之状态,还内含了教学主体之自觉,也道出了理想课堂之境界。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对话的内涵理解肤浅而出现偏颇,认为对话就是“互相讨论与交流”,致使对话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流于平庸,失去灵魂。课堂上动辄就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追求的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挤掉的却是学生个体自主读书的宝贵时间和静思默想的难得机会。有时只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发表议论了,难怪乎学生的回答常常是言不及义,谬误百出!也难怪乎有人戏言这种现象是:“高水平的教师有备而来,低水平的学生无备而应。”我觉得,课堂上出现了这种尴

尬的局面,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不平等所造成的,学生缺少了与教师进行对话的必要准备。可不是吗,对话的前提是师生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和“底气”,得有充分的准备才行,最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如果连自我都丧失了,那将拿什么来与别人对话呢?我们知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有效的对话,首先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让学生把文本读通、读透,了然于胸,悟出它的个中三昧来。只有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体验到文本的情感,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拥有与别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底气”,才能创生出灵动的课堂。这里,不妨撷取《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情景来看看:

师:刚才我们的教室虽然是静悄悄的,但每一位同学都在专心读书,静心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收获。能把你们的阅读收获拿出来与大家一道分享吗?

生:我读懂了“惊愕”这个词语的意思,“惊”和“愕”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所以,“惊愕”的意思是与心情有关系的,惊愕,就是惊讶,惊奇的意思。

师:“惊愕”的“愕”虽然是个生字,但你能从它的字形推测出它的意思,非常好。

生:我想来补充一下弟子们为什么会感到惊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师:补充得非常好!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对“惊愕”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深刻了。

生:我在读到“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这句话的时候,联想到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野草的生命力很强,火是烧不尽的,所以,我认为用火烧的办法除草是治标不治本。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要这样学会旁征博引,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生:通过阅读文章的第4自然段,我知道了哲学家是探讨人生奥妙的人。从这篇文章中,我还看出哲学家很有智慧,他能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去领会深奥的人生道理。所以,我很佩服哲学家。 师:谁不佩服有智慧的人呢?

生:我也佩服这位哲学家,我觉得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很独特。他不是把道理死教硬灌给学生,而是把他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去,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这样学到的是鲜活的知识,掌握得就牢固。他带学生十年游历,个个都成为了饱学之士,如今,他又把学生带到旷野里,为他们上最后一课,教他们怎样做人。 师:你的这番话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也要像这位哲学家学习,应该不失时机地把你们带到生活中去获得一些鲜活的知识。

生: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可以说是心潮澎湃,我把这一自然段读了又读,感到这几句话的分量很重,值得我一辈子去玩味。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美德远比知识重要。

生:读了这篇文章, 我想到了“美德是一个人的守护神!”这句名言。

师:是呀,一个人如果失去做人应该具有的美德,即便是学富五车,又有什么价值呢?

从这个对话场景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生命已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被唤醒,被激活,他们的心智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了出来。由于教者注意寻求着学生自己的声音,课上就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圈点批注,披文入境,师生各自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着“视界融合”的对话,所以,师生双方奏出了一曲最为壮美的和声,演出了一台最为灵动的活剧。这样的场景中,展开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实现着的是感悟与理解的整合,人心与文心的默契,观点与精神的共享;这样的场景中,创生着的是一种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新方式,一种自由表达和合作分享的新平台,一种“人性”流淌的自然与开放的新课堂;这样的场景中,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生命存在的价值,心灵成长的幸福。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理解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题思想。

4、领会哲学家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艺术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去听一位哲学家的课。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给他的一群学生上的最后一课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想来一定是不同寻常的。这篇课文才700多字,只有三个生字,相信经过大家的认真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由练习朗读,大约在5分钟左右。)

2、请同学提出生字,并自行认读理解,但要告诉大家自学的方法是什么。

哲——哲学愕——惊愕铲——铲子

3、还有哪些生词需要共同讨论

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斩草除根旷野

归结自学生字的方法:

查生词中不理解的那个字,比如“惊愕”一词就查“愕”;

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如“斩草除根”“旷野”;

请教老师、同学,如“哲学家”。

5、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读书收获,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

教师要提醒同学朗读时注意体会声音的强弱顿挫,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每个同学读完某一部分,都要说说有关小节的主要内容。

6、请学生上黑板上书写上述生词,请大家评说字型是否美观,以及改进书写的意见。

7、练习临写生词。

二、精读课文,体会哲学家最后一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漫游世界的“游历”和“拜访”的十年经历

(3)作者说他们“个个满腹经纶”,你觉得他们将是怎样的?

2、精读第二——九自然段。

(1)

在读课文之前,请你结合课题思考,你最想知道和理解的是什么问题?请自由提问,并找到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2)从大家的提问中删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并且哲学家都说他们是“饱学之士”了,哲学家还要给学生上“最后一课”?

结合课文,说说,哲学家心里的“杂草”和学生心里的“杂草”有什么不同?结合生活,想想,学生和哲学家的回答的回答对还是错?区别?

请你对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地点和内容、方法和艺术谈谈看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用笔划下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

篇五: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案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家和弟子不同除草方法,通过对比认识到哲学家方法之巧妙,并进一步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2、能从这个故事和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中,明白课文所蕴含的哲理,感受心灵的触动。

3、引领学生在读、思、议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增强感触。

教学重点: 凭借语言文字,理解最后一句话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2、师:哲学家一直都在探讨人生的奥妙,有着丰富的知识,既然是他上的最后一课,想必会集中其一生学问,将这一课上得玄妙无比了,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浏览课文,说一说这最后一课在哪里上的,讲了什么问题。

二、学习课文

1、交流 2、哲学家在他给弟子们上的最后一课中,竟然提出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你们说得真不错!都想到他的弟子们的心坎里去了。

3、出示:同学们都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谁来读好这句话。 (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你强调了“惊愕”,为什么?)(我从你的话我从你的朗读中突出了“简单”。为什么?这“简单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强调了“竟”,你是怎么想的?)

4、想一想,他的弟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想想看哲学家面对的是一群怎样的人啊? 游历十年、个个满腹经纶、成了饱学之士。

5、面对如此有学问的一群人,满腹经纶的哲学家竟然问出了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难怪他的弟子们都非常——惊愕(板书)指名读。

你是哲学家的学生,你觉得奇怪吗?感到诧异吗?吃惊吗?

6、是呀,这些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十年的游历生涯让他们储备了大量的知识,对于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能把这种由于不解而产生的巨大困惑的语气读出来吗?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7、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请同学们默读第4——10自然段,边读边圈画,看看弟子们是如何做的,哲学家又是怎么做的,你倾向于谁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最后请一位同学做总结。

8、谢谢你的总结。弟子们讲了这么答案,从哲学家的行动来看,他并不赞赏,但虽然如此,他是如何评价弟子的答案的呢?细心读读,你读懂了什么?(“点点头,示意下一位”“微笑着”,这是无声的语言,多么“智慧”的评价呀,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他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用事实来说明一切。

9、一年后,弟子们如约而至,不过他们所看到的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 而是——变成了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请大家注意两个字“长满”,(反复读) 说明什么?

对,杂草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我想此时此刻,那些弟子们看到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一定也会惊愕不已,当然不是对当初那个简单幼稚的问题而惊愕,而是为了什么呢?

10、所以,弟子一个个由惊愕转为敬佩。我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特点。(学生分角色朗读4——10自然段)

11、你们看,哲学家充满睿智而高明,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是——满腹经纶、饱学之士。

12、他们对如何铲除杂草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齐读第11段。这句话里有两个杂草,各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讨论一下。(第一个杂草指旷野里的杂草,第二个杂草是指人头脑中的不好的思想。)(灵魂里的杂草指丑陋的东西。)(指私心杂念。)

13、对,灵魂里的杂草是指人性中丑陋的东西,头脑中的不良思想,那么,具体指哪些呢? (懒惰、自私、欺骗、凶残、偷窃、妒忌、怨恨、报复……)

14、对,要铲除这些灵魂里大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来占据它。例如,要铲除懒惰这棵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勤劳来占据;或者说,用勤劳来驱除懒惰。(示)我想用 来驱除 ?……

15、很好,只有这样,那些长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杂草才会彻彻底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人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纯洁。只要我们从小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真的种子,就能开出善的花朵,就能结出美的果实。对吗?

16、三读话:(1)这就是这位哲学家一直在探讨的人生奥妙,在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课上,想告诉学生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人生哲理。那就是——(读)

(2)这就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弟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亲身体会到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3)那些学生把这条人生哲理,写进了书籍之中,目的是什么?

对,要我们每个人都记住它,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努力践行这个人生哲理。那就是—(读)

17、现在看来,哲学家当初问的这个问题同学们还觉得简单吗?你还为他最后一课问这个问题而感到惊愕吗?(擦去惊愕)这真是至理名言呀!这是哲学家用了一生而感悟出来的道理。这样的收获,哲学家没有直接的告诉同学们,而是通过——让同学们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体会得出来的呀。 你说,这是一位( )的哲学家。

18、课即将结束,可我读课文的时候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哲学家带着学生们游历十年,这直年中有的是机会上这一课,为什么要选择在他们的学业即将结束的时候上这一课呢? 读:卓越的才华必须要有高尚的情操引领。

19、是的,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学问,只有拥有纯净的心灵,才能成为真正的生活的智者,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作业:将这段至理名言制作成书签,就像老师常用来奖励你们的那样,把它夹在书里,时时温习,时时提醒自己,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下课。

板书:

根除旷野里的杂草:种上庄稼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惊愕) 铲除灵魂里的杂草:美德占据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