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快乐在于放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3:14 体裁作文
快乐在于放下体裁作文

篇一:放下就会快乐

篇二:放下,就是快乐

放下,就是快乐

很早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为子寻找快乐,命大臣四处为他寻找。一天,大臣遇到一个“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农夫,便问其原因,农夫说:“我曾经因为脚下没有鞋穿而整天沮丧,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大臣顿悟,原来快乐竟如此简单。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我有一种彻悟的清醒。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天天快乐,一生都快乐,然而平常时候,我们却总没在发现,快乐总是那么难以找到。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不要过多追求外在的因素,有时快乐其实就在眼前,只是我们不曾发现。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一直不快乐,并非耍酷,而是把不该看重的事情看得太重,总想放下些什么,却总也放不下。对生活的期望值不断地在升高,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现在想来,我是多么幼稚与浅簿。人生的兴奋与苦恼也无非衣食住行功名利禄,说到底也就是蠢蠢欲望在折腾人。捣腾的自己像随风舞动的沙子,总想找到一个出口,然而却不断地迷路。就算偶尔兴奋也只会是小人得意的浅簿,欢笑之后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不如站成一种遥望的姿势,给自己一次俯视的机会。约束自己,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才会有着好心情。茫茫人海中,你只会是一个点,除了朋友,没有谁会为一个点的黯然而围炉拾柴。快乐有限,精彩有限,生命亦有限。那些平凡走过的日子,那些喜怒哀愁,转身就会如烟花般消散。别让自己像个输光的赌徒,用郁闷换取容颜,用青春作为赌资。我曾经在一个公园里,看见有很多成人还有孩子都抢着晃秋千,当时公园里秋千并不是很多,很多人都排队等待,开始以为只是一种童趣,后来,轮到我了,我坐上秋千,双手抓紧两边的链条,随着双脚的用力身体也随之惯性地晃动,那种感觉真得很美妙,没有任何的束缚,有起伏有回落,有高潮亦有低谷。挺立人群,位于高处,感受的是更多的阳光,还有更纯净的温暖。我想,这不正是每个人渴望达到的人生状态?我晃着秋千,手扶着两边的铁链,好像握住了一种生命的支撑,与坚定的信念。我想这样的日子一定是快乐的,心情也一定是舒畅的。当你舍弃浮华,放下包袱,轻松上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开心与自在,这就是简单与质朴的生命,我们都应该好好享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轻松地面对人生的起伏。珍惜那些平凡日子相守的人吧,原谅那些随沙飞扬的人,宽容那些落井下石的人,理解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生命中人人都是擦肩而过,别让那些阴霾遮住了心的灿烂。这个世界或许每天都会诞生总统,但更多的还是诞生平民,你不可能因为你是平民而不快乐。日月经天纬地,生命似水流年。放下,你才会快乐;放下,快乐就在眼前。

篇三:材料作文 放下石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

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它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

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

做了。”那山上有很多晶莹的小石子,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子,大师就

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恐怕

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

“该放下。”“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子怎能登山呢?”大师笑了。年轻人一楞,

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

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其实,原材料结尾还有这样一句话:“其实,人要有所得必有所失,只有学会

放弃,才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有了这句话作文立意也就显而易见了。

1、要放弃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方法、不好的习惯、错误的做法等等。

2、要放弃心理的包袱,轻装上阵。

3、放弃次要的、局部的不紧要的东西,是为了保全重要的、整体的和眼前

紧急的东西。

4、放弃需要有勇气、胸襟和智慧。

5、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时文示范】

放下石头好登山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放弃对权力的追逐,得到的是宁

静与淡泊: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放弃对美色的占有,

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下棋的时候,有些局面需要弃子。弃子的力度越大,得到的战果越佳,甚至

是将杀对方的主帅。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

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

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去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那山上有许多晶莹

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快乐在于放下)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

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如果再这样下去,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年轻人痛

苦地看着大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怎么能

登山呢?”大师道。

年轻人一愣,忽然心中一亮,向大师道谢而去。之后,他刻苦学习,进步飞

快……其实,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顶峰。

很多时候我们羡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人其实也该像这鸟儿一

样,欢呼于枝头,跳跃于林间,与清风嬉戏,与明月结伴,饮山泉,觅草虫,无

拘无束,无羁无绊。这才是鸟儿应有的生活,也是人类应有的生活。

然而,这世上还有一些鸟儿,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干渴、孤独乃至爱情的诱

惑,从而成为笼中鸟,永远失去了自由,成为人类的玩物。

与人类相比,鸟儿面对的诱惑要简单得多。而人类,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

的种种诱惑。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跌入欲望的深渊,把

自己装入一个个打造精致的“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

这是人类的悲哀。然而更为悲哀的是,正如鸟儿被囚禁于笼中,被人玩弄于

股掌之上,仍欢呼雀跃,放声高歌,甚至于呢喃学语,博人欢心;人类在功名利

禄的包围中也是自鸣得意,唯我独尊。这是多么的不幸啊。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

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淘金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

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

庭的温馨和美满。

卸下行囊,轻松上路

人生就如登山,背负的太多就难以登上高峰,只有适时地卸下行囊,才能轻

松地赶路,爬得更高。

用“放”的态度看待人生,你会发现可以把事情看得更清楚。在你心灵疲惫的

今天,选择放下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只有放下才能让心灵净化,才能轻装上阵,

轻松赶路。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

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

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

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

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

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怎能登山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

步飞快……

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都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袋子里累积东西,这些东

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权力、财富、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很多人只知道一

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积东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于身心俱疲。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拥有得太多有时并非是好事,拥有得太多,

顾虑也就多了,包袱也就沉了,其实有些东西早该丢弃,拖着只会成为自己的累

赘,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懂得放下。学会选择,懂得放下,你才能看清人生路

上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从而收获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放下让心灵疲惫的一

切,这样才能轻松地赶路。

传说有一种小虫,每遇一物便取来负于背上,越积越重,又不愿放下一些,

终于被压趴在地上。有人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重负,它爬起来继续前行,遇物

又取之背负如故。它的目的是越过一堵高墙,却因气力不支,坠地而死。

小虫什么都不舍得放下,只知道往身上堆积东西,以至于被重物压死。其实

我们又何尝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呢?较之物类,人更是贪婪,执著于名与利,执

著于一份痛苦的爱,执著于幻美的梦,执著于空想的追求,执著于人生的完美,

想得到太多,背负的包裹也就沉重了,其实适当的放下何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

择?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只有懂得放弃该放弃的才能

有更多精力去获得自己想得到的。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

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下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下就会得

到的更大的痛。就如那只小虫一样,什么都不想放下,结果不但没有翻过高墙,

还坠地而死,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要卸下沉重的行囊,轻松地上路。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

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为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

更多的花朵,懂得放下,才能拥有更多人生的精彩,才能轻松地一路走下去……

放下——做人必须学会的选择

放下就意味着释怀,释怀就意味着无忧无虑,这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

境界。

放下是一种智慧,放下了一时的耻辱,就能卷土重来;放下是一种清醒,放

下了一时的诱惑,就不会翻船;放下是一种成功,放下了失败的痛楚,就能寻找

新的出路;放下是一种快乐,放下了烦恼和忧愁,就是搭上了幸福的快车。

人只有一双手,不可能什么都抓到,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

不得不放走机遇,不得不抛下爱情。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口,我们要权衡利

弊,善于放下。

人总是希望得到的多失去的少,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

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

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不懂得放下有

关,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是太执著,而徒增了很多烦恼。

懂得放下,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久。放下那些不适合自己去充当的社会

角色,放下束缚你的世故人情,放下伪装你的功名利禄,放下徒有虚荣的奉承夸

奖,放下各种蒙住你眼睛的遮羞布,你才能够腾出手来,用足够的精力和智慧来

赢取你真正应该拥有的东西。充分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自由自在地发掘自己

的潜力,主题明确地奔向自己应该追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充分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该得则得,该放则放

凡事都有一个度和量,过分追求自己的所得,往往会适得其反,失去更多。

该得则得,该放就放,一张一弛乃人生一大智慧。

人生即哲学,要有所得有所放。有时,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识、

追求成功、追求富贵;但有时也需要用减法,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

者杀身。”在我看来,老子和林逋这两位智者劝导人们要知足、节制、知止,其

实质上就是说人生要学会选择,要懂得去放弃,要该得则得,该放就放。

做人该得则得,该放则放,就能更清醒科学地悟透人生的内涵,合理安排人

生的进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使人生不至于走向极端,从而使人生更充满

活力、更健康、更有利于社会,进而使人更有意义。

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得和放的分寸。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

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在科学上有一个关于分寸的定论叫黄金分割,德国的科学家刻卜勒则称之为

神圣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学价值的比例,也就是我们人类的视觉感到最舒服的造

型。其实在生活当中,黄金定律几乎无处不在。旗帜的长宽、人体上下部的长短、

窗子的大小、一天当中气温冷暖的比差,甚至阳光的强弱,都有一个科学的定律

在发挥作用,这也就是人生的分寸。掌握好了进退的分寸,我们才知道什么该得

什么该放。什么都不肯放下,不但会劳损自己的筋骨,还会惹祸上身。

范蠡、文种帮越王勾践复国雪耻灭了吴国,范蠡功成身退,做买卖去了。他

曾劝文种离开,可文种还是迷恋于功名,不听范蠡之言,不懂得放下,最后被勾

践所杀。

可见,做人还是掌握好得和放的分寸较好。实际上,懂得放下而使人生免灾

的例子也实在不少。

清末,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太平军几个重要城市,最后攻陷金

陵,曾国藩因此受封一等侯爵。可是也就在这时,曾国藩发现他的湘军总数已经

达到30万众,是一支谁也调不动,只听命于他的私人武装。

曾国藩感觉到了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问题,他开始自削兵权,从而解除了清

廷的顾虑,使自己依然得到信任和重用。历史上,有不可尽数的立下绝世功勋的

人都没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曾国藩与他们的区别在于他及时地把握

好了得和放的分寸。

看看我们所处的世界,因为有一个完美的尺度,我们的世界才端庄和谐。看

看我们周围的人们,因为有一个人生的分寸,才使我们的人生既有失败的懊恼,

也有成功的欢欣。把握好了得和放的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要想成大事就要正确地分析自己、分析形势,做到该得则得,该放则放。“有

所得”是主动选择,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所放”是敢于放弃。一个人的

生存能力再强、精力再多,也不可能无所不为,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收为己用。什

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只会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做不好。

选择好属于自己的,做自己该做的才是最关键的。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有所

扬弃。有哲人忠告: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只有五个

手指头。有时候我们两只手不能都伸出去,一只手的五个指头不能什么都抓住,

所以我们应该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

当然,该得则得,该放则放,并不是要人们简单地放弃,而是需要智慧的辅

助,需要胸有全局、高瞻远瞩。胸有全局就能分清轻重缓急,做出正确取舍,科

学规划、科学设计。高瞻远瞩是考虑得长远,并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

自己的选择。

该得则得,该放就放,一张一弛乃人生一大智慧。

篇四: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有过这种经验:一件起初看来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最后却反而让自己痛苦。比方现在大家都在热议ipad和iphone4,假设我想我也可以拥有一件,必定会很快乐。于是我高高兴兴地跑去排队购买,结果排队时被人插队,踩到脚,日晒雨淋,终于轮到我了,却说卖完了。我可能因此变得好生气。好愤怒,原本想要悦己的事,结果变成虐己。 我还认识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得很难过,总是记得十年前某某人欺骗他伤害他,或是某些童年阴影让他很不快乐。其实他仇恨的那些人,有的说不定早就不在人间了,剩下的也早就不再来往,发生的事早都变成历史。真正让这些事过不去的,其实是这个人自己放不下。这时这个”自己“就变成封锁自己的牢笼。他被关在那些难过的记忆里面,太在乎自己要求的正义没有获得,补偿没有实现。他想用怨恨来补偿快乐,却离快乐越来越远。

你看,我们变得和追求快乐的目的背道而驰,往往是因为没搞清楚,那个想要取悦的“自己”,究竟是谁?他是哪些部分构成?或是糊里糊涂把父母、老师、朋友,甚至大众传媒告诉你的需要,不假思索的当成自己的需要;或是固执地认为应该坚守一个理论上不应该改变的自我,把自己变成“自我”的囚徒。

所以我常觉得,放弃自己这个概念时,说不定会快乐很多,轻松得多。

和“自己”保持距离,才能找到你自己

我们常常要透过别人这面镜子,才能了解自己。但既然是镜子,就有可能变形或扭曲。这时,我们要靠自己敏锐感觉看清楚自己。每当你觉得快乐或不快乐,满足或不满足时,你都清楚地跳出来看一下自己,这时被刺激被满足的究竟是什么?我需要这样的满足吗?人的确很难认清自己。唯有常常问自己问题,离自己有点距离,你才能清楚看到那个状态下的自己是什么。

拿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来说吧。上个月,我倒北京工作,刚到第一天,正在准备第二天一场千人的盛大活动,家人忽然来电话告诉我,我从上大学起养了17年的猫,小吉,忽然死了。那一刻,我脑中一片空白,毫无意识的猛然站起来。小吉像我的女儿一样,跟我很亲,从小就会爬到我的毯子上来睡,我一直看着他长大。

我连着好几天都摆脱不了那种空白,不可抑制的想象他最后倒在地上的那一刻。他可能拼尽力气的发出最后的哀鸣?抑或疲惫已极的沉沉睡去?生命究竟是什么?那具躺卧的躯体分明就有小吉的样子,但它比起之前还爬得起来的活物到底少了些什么,或者多了什么呢?

我很难过,就像失去一位亲人,慢慢,我开始思考,我究竟在为什么难过?也许我难过的只是从此失去某种习惯:比方我以后再也不能回到家的时候,用一种特有的声调呼唤她的名字,期待他的出现;晚上睡觉时,也再不能期待她跳到我的枕头上,用它的小脑袋顶我的头;没办法再在我的衣服上找到她的毛……这些东西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发现,难过的其实并不是失去这个伴侣,而是失去了我自己身上的某种习惯。为有什么事情你从此不会在做了而难过,就是一种很强烈的执着会让你不快乐。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快乐不快乐都是背后有一只手在推你

我们常常会为失去的东西难过,但最好玩的是,东西还没到手,我们往往就已经开始担心会失去它。其实你没得到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你的;失去的东西也不是你的。用佛语讲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像我的猫它离开了,它就不再是我的了;我未来会得到什么,它也还不是我的,我干嘛那么揪心他?

人最痛苦,好像都在为“已失去”和:“未得到”纠结。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对现代人来说,爱情也常常是喜忧参半。我们听过太多女人为男人而心碎的故事,也听过太多男人为什么会花心、好色的理由,甚至有人对此提出生物学理论,但我想说的是:人并不是自然的囚徒,人有能力摆脱本能的束缚。我们今天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来自对自然本能的约束和否定。

我承认,在花心这个问题上,男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有客观理论支持,但这些都不表示可以成为一个借口或必须发生的事。在爱情世界里,男人对女人的误解,女人对男人迷思,也许的确有很多客观事实依据,但我相信,都是有能力去改变这些东西的。 在爱情中,往往越没有自己,越快乐。太强调对自己的满足,是欲,不是爱。欲望这个东西可怕在,它永远满足不了。好比买车,有了劳斯莱斯,还希望有布加迪,还需要纯个人订造;搭飞机,搭头等舱,不如买私人飞机……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永远无法满足。在爱情里也是这样,如果你总想满足自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终极满足。当你越能放下自己,投入象冒险一样的过程里面,你才开始快乐。

越不期待目的,越能得到意外惊喜

我们常说:生有涯而知无涯。于是常常有人要我开书单,希望能在有限时间里多读有用的书。可我总觉得,读书到底有用没用我没办法帮别人回答。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一些起初看来很没用的书,有时却会变得很有用,这个有用是超出你原先想象设定范围的。 我这辈子到现在,拥有的或者获得的最巧妙的想法,恰恰都来自读之前没想到它会给我带来这种用处的书。

我们总希望做的每件事、度过的每一颗都要有用,于是不再留时间散步了,不愿意坐在窗下发呆了,换句话说我们不闲了,这样其实少了很多孕育灵感的机会。当我们失去这些机会,人就不太会有大变化,很难挑出原有的格局。

为什么?你看“用”是什么意思?它就是你已设想好的目的。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既定目标,你就没办法发现在这个目标范围外,更广阔的可能性是什么。所以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文:梁文道

篇五:快乐在于心态

快乐在于心态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是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可我当时是那么的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每当听到旭日阳刚唱的《春天里》这段歌词的时候,我常常情不自禁的问自己:为什么那时候的他是那么快乐?

我想起了参加同学的一位来自东北做空调生意朋友的饭局。据同学介绍,他这位朋友在当地一小城市的生意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这几年,赚的金银满盆,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富翁。

酒过三巡,有人问他一天能赚多少银子,他愁眉苦脸的向我们这一帮穷人大吐苦水,说这段时间生意比较清淡,每天只能赚3000元左右。 同学下意识的看了我一眼,我们在坐的人皆咋舌。

后半场的饭局,都是这位老兄在倾诉自己的苦恼。他说自己一点都不快乐,现实与自己的目标相差太远。其中一位似是非是的堵了他一句:“我在这儿一天也就能赚你的十分之一,但我觉得已经挺满足了,在这里一天能赚到我这个数的也不算太多,你还嫌少?”

回到家,想起此事,咂摸咂摸,为什么赚大钱的这位老兄得到的快乐反而不如那位只有他收入十分之一的朋友呢?

我不禁想起了数学上的分母,那位老兄快乐指数的分母我不得而知,但一定是超过3000很多,否则他不会那样的愁眉不展;而那位朋友快乐指数的分母应该是小于300的,因为他很知足。那位老兄快乐指数小于1,而那位朋友快乐指数大于1,显而易见,更多的时候,快乐指数并不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取决于快乐的分母。

快乐指数的分母,实际上就是隐藏在内心的期望值,或者说欲望,分子就是我们已有或现有的收获。每个人都想生活的更好、更快乐,所以我们都在孜孜以求,这也是一种健康的可钦可赞的人生态度,然而如何把握好度至关重要,因为快乐的本质并不在于得到,而在于心态。

心平是福,幸福是一种快乐的心态;我們的快乐就在于我們自己的心态,学会放下就是快乐,幸福就会在身边,幸福本來就是把握现在,只有一个个现在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

快乐是一种心态,它不因住处是大是小,家境是贫寒还是奢华而改变。一个持有平常之心的人,他在任何地方都能使自己快乐。所以,不论生活如何对待我們,我們都应该时时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

你快乐不快乐,全取决于你有没有一种平和的心境。快乐从来不取决于人处于什么境地,面对怎样的现实,而全在于你对此持何心态。快乐只是这样一种东西:你希望拥有它时,它与你不离左右,你淡泊它时,它便逃遁得无影无踪。 当你对世界所要的东西很少的时候,你是最快乐的。其实这种少也是辩证的,收获快乐也许比收获形式,收获金钱更有意义。何不多学学阿Q精神,保持一颗平常心,多让自己快乐一点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