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100元钱的暖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5:52 作文素材
100元钱的暖阅读答案作文素材

篇一:阅读训练 一元钱(含答案)

小女孩对我说:“阿姨,我拿了你的钱,谁叫你整日不在家的。”我不以为然的数钱,发现真的差40

元。小女孩说:“我给我妈妈了。”谁知小女孩的妈妈死活不承认,甚至说自己的女儿是清白的。我知道孩

子是不会说假话的,好在我不计较。

不知怎么的,总觉得小女孩的妈妈这样下去会把好端端的她给毁了,就因为“贪婪”这两个字。

呆呆地坐在灯下,我又想起那件我永远忘不了的小时候的事。

六岁的我酷爱画画,因为想得到一张洁白的画纸,我偷偷拿了母亲的一元钱。那个年代,一元钱可以

买许多许多的东西,钱到手后仍不敢用,藏在母亲的枕下——倘若母亲发现了,我就说她记错了地方;倘

若没发现,我就得逞了!

早上拿了钱,一整天坐在教室里心神不宁,莫名其妙的惶恐,放学的铃声还没完全落下来,我已迫不

及待地跑出教室——我要把钱放回原处。还未进门,就看见母亲阴郁着脸,握着根竹条等候着我与哥哩。

母亲高举竹条,厉声问我:“是你偷了那一元钱?”“偷!”这个刺耳的字眼令我闻之惊心,望着细细的竹条我

越发不寒而栗。“没有!”我断然否认。

这时哥也回来了,一听母亲也怀疑他偷了,涨(zhǎng zhàng)红了脸大声叫屈。 .

母亲望着这对都不承认的儿女举棋不定。女儿成绩好,又文静;儿子不用功,还特爱搞破坏活动。哥

自然成了重点嫌疑犯。

竹条不由分说地打在哥身上!哥流着泪,不躲不闪,倔强(jiàng qiáng)的承受着如狂风似(shì sì)..

的疼痛,哭着喊:“不是我!”

母亲也流着泪说:“打你们就像打在我身上一样,我也心疼啊!谁叫你们不争气,居然去偷!你们要

钱,妈妈几时没给过?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不打,你们记不住教训!”

晚上,我哪能睡得着,躲在被窝里流泪,母亲走过来,抚摸着另一个床上熟睡的哥,自责的哽咽(yē y.

àn):"我的手怎么下得这么狠?'

我一听,越发不可收拾,泪如泉涌——我可怜的哥,不明不白地替我挨(ái āi)打啊!我掀开被窝——.

妈,钱是我拿的,你冤枉了哥,打我吧!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倘若——( ) 居然——( ) 酷爱——( )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选择合适词语填空。

⑴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好,比喻遇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⑵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

⑶心绪不安定。 ( )

⑷不允许辩解与说明。 ( )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⑴“倘若没发现,我就得逞了!”“得逞”在文中指: ⑵“早上拿的,一整天坐在教室里心神不定,莫名其妙地惶恐。”是因为: ⑶ 晚上,“我”睡不着,躲在被窝里流泪是因为 : ⑷“没有!”我断然否认。“我”为什么断然否认: ⑸ 母亲也流着泪说,母亲为什么流泪:

5、请说说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6、读了短文,你想对文中的妈妈说什么?想对“我”说什么?选择一个对象,写出你想说的话。

小女孩对我说:“阿姨,我拿了你的钱,谁叫你整日不在家的。”我不以为然的数钱,发现真的差40

元。小女孩说:“我给我妈妈了。”谁知小女孩的妈妈死活不承认,甚至说自己的女儿是清白的。我知道孩

子是不会说假话的,好在我不计较。

不知怎么的,总觉得小女孩的妈妈这样下去会把好端端的她给毁了,就因为“贪婪”这两个字。

呆呆地坐在灯下,我又想起那件我永远忘不了的小时候的事。

六岁的我酷爱画画,因为想得到一张洁白的画纸,我偷偷拿了母亲的一元钱。那个年代,一元钱可以

买许多许多的东西,钱到手后仍不敢用,藏在母亲的枕下——倘若母亲发现了,我就说她记错了地方;倘

若没发现,我就得逞了!

早上拿了钱,一整天坐在教室里心神不宁,莫名其妙的惶恐,放学的铃声还没完全落下来,我已迫不

及待地跑出教室——我要把钱放回原处。还未进门,就看见母亲阴郁着脸,握着根竹条等候着我与哥哩。

母亲高举竹条,厉声问我:“是你偷了那一元钱?”“偷!”这个刺耳的字眼令我闻之惊心,望着细细的竹条我

越发不寒而栗。“没有!”我断然否认。

这时哥也回来了,一听母亲也怀疑他偷了,涨(zhǎng zhàng√)红了脸大声叫屈。 .

母亲望着这对都不承认的儿女举棋不定。女儿成绩好,又文静;儿子不用功,还特爱搞破坏活动。哥

自然成了重点嫌疑犯。

竹条不由分说地打在哥身上!哥流着泪,不躲不闪,倔强(jiàng√ qiáng)的承受着如狂风似(shì√ ..

sì)的疼痛,哭着喊:“不是我!”

母亲也流着泪说:“打你们就像打在我身上一样,我也心疼啊!谁叫你们不争气,居然去偷!你们要

钱,妈妈几时没给过?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不打,你们记不住教训!”

晚上,我哪能睡得着,躲在被窝里流泪,母亲走过来,抚摸着另一个床上熟睡的哥,自责的哽咽(yē.

√ yàn):"我的手怎么下得这么狠?'

我一听,越发不可收拾,泪如泉涌——我可怜的哥,不明不白地替我挨(ái āi√)打啊!我掀开被窝——.

妈,钱是我拿的,你冤枉了哥,打我吧!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倘若——( 假如 ) 居然——( 竟然 ) 酷爱——( 爱好 )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选择合适词语填空。

⑴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好,比喻遇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举棋不定 )

⑵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迫不及待 )

⑶心绪不安定。 ( 心神不定 )

⑷不允许辩解与说明。 ( 不由分说 )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⑴“倘若没发现,我就得逞了!”“得逞”在文中指: ⑵“早上拿的,一整天坐在教室里心神不定,莫名其妙地惶恐。”是因为: ⑶ 晚上,“我”睡不着,躲在被窝里流泪是因为 : ⑷“没有!”我断然否认。“我”为什么断然否认: ⑸ 母亲也流着泪说,母亲为什么流泪:

5、请说说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6、读了短文,你想对文中的妈妈说什么?想对“我”说什么?选择一个对象,写出你想说的话。

篇二:阅读答案

熬住就是一切

参考答案:

1.熬住就是一切;举例论证。

2.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3.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言之有理即可)

4.承上启下(过渡)。(2分)

5.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

6.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 住”,又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熬煮就是一切”。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意思接近即可)

7.示例:熬,就是怀揣梦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坚持坚持再坚持!(意思接近即可)

将兴趣进行到底

参考答案:

1“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2(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3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

4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1.窥 2.委婉(婉转)

3.前者因信任我能独立完成,所以放手;后者难度较大;除鼓励外还具体帮助我,体现母亲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

4.“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由于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5.赞颂了一位仁慈、善良、感情丰富而又充满理智的母亲6.略

同情的眼神

参考答案:

1.写出老人在寻找一个肯帮助自己的人

2.为什么放过其他骑手,而单单只找我

3.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4.(1)仁慈与同情,肯帮助别人(2)凭眼睛里流露出来的仁慈和同情之状

5.因为老人能从那人的眼睛中看出仁慈和同情

6.以前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以后我要多多做这方面的事。

我长大了

参考答案:

1.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环境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3.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5.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6.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马戏团

参考答案:

1.这钱不是他的,是别人在帮助他

2.更突出父亲乐于助人的品质

3.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着小丑和大象

4.他有8个孩子,并有力量去带领全家来看马戏表演

5.他没有力量带领孩子们看马戏他无法向孩子们解释原因

6.(1)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2)这个父亲的嘴唇发抖了

7.父亲把买票的钱给了别人帮助了一个人,解决了人家的困境

今天就开始

参考答案:

1.想到的事要抓紧时间,立即动手

2.是谁,又是如何创造出这幅美丽的图画是女儿抓紧时间坚决不懈的结果

3.突出女主人的勤劳、持之不懈所得到的成果

4.为了生态,为了环境,为了自然

5.略

海中救援

参考答案:

1.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2.(1)突出汉斯的精神(2)救援工作的困难(3)反映母亲担心的原因

3.突出汉斯参加救援的坚决

4.自愿救援队员

5.(1)安慰母亲,不要为他担心(2)突出汉斯去救援的决心

6.突出母亲担心汉斯回不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7.略

难忘那张圆脸

参考答案:

1.(1)好。“有些”学生名字记不住,隐含着“有些”学生的名字记住了,而唯独“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只有”对此起强调突出的作用(2)反衬“这张圆脸”给自己的印象之深

2.有关系。这两点也是引发自己“暴怒”、“恼怒”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务主任的谈话也是“我”认识变化的原因之一

3.圆脸的抽吸鼻涕声引发的学生的议论和嗤笑,影响了教学秩序这一件事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线

4.教务主任的谈话使我感到了自己的“失职”,认识到刺伤一个需要理解的孩子的心的人不配称老师,更无需说教学了

5.提醒自己教人要先教己,要理解学生

6.略

大学生

参考答案:

1.没错,从第⑥段可知那是一套中的第一卷

2.这是就《鲁迅全集》的价值而言的

3.不好,用“摔”更符合人物自恃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特点

4.因为他已答应给大学生把书留着

5.大学生爱好文学;监考的是熟人;大学生与他儿子长相差不多

6.他冒名顶替去考技校,身份临时改变;这种舞弊行为不符合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形象

7.他经受了一场人格的考试,卸下了思想包袱,所以轻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参考答案:

1. 急切

3. 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还有个严厉的父亲

4. 热情鼓励 严格要求

5. 在生活中,不因取得成绩受到表扬而骄傲,也不因遇到挫折遭到批评而灰心

6. 可以扣住文章最后一句话来写,也可以从一个人成才需要帮助这一角度来写。

秋叶

参考答案:

1. 秋叶完成了由生到死丰富母体的使命,悠然飘落,无怨无悔,超脱潇洒的精神境界

2. 丰富母体 营养大地

3. 自己被秋叶的奉献精神所感到,受到了生命的启迪 指无私欲杂念

4. 第⑧段第一句话

5. 过渡(承上启下)

生命是一种过程

参考答案:

1. B 2. 从青年到中年老年

3. 无论哪种选择,你都将付出代价,或是“白纸”,或是“磨烂双脚”,特别是努力后“什么都没有”

4. 物质 精神

5. 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

6. 生命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的主宰是你自己,只要你努力过,“结果”未必是最重要的。

赏画

参考答案:

1. (1)(2)(3)/(4)(5)(6)(7)(8)(9)(10)(11)(12)(13)/(14)

2. 故作姿态,以显示自己领略了油画的妙处,读懂作品的主题

3. 狡黠

4. 人不要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 提示:就中心思想或写作特点(巧妙的情节或对比手法的运用)的一个角度做几句阐发即可

月夜

参考答案:

1. 表现清风明月之美妙,烘托同学们欢聚一堂的愉快心情。

2. 不能。“蹭”是慢慢地走,表现了“我”怕被老师批评而欲进不敢进的心理;“踱”有“悠闲的走”之意,与当时“忐忑不安”的心情不一致。

3. 指“我”受到老师行为的强烈感染,第一次感受到老师形象的无比高大。

4. 第一个月夜写的是学生生活,侧重表现同学情谊;第二个月夜写的是老师对同学的关心,侧重表现师生情谊。

5. 一天,“我”没请假带一位同学去看病,事后,班主任不但没有批评“我”,还托“我”捎给那位同学50元钱。

光明的新曲

参考答案:

篇三:一元钱两份暖

一元钱,两份暖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他的窗口买一元钱的煎包。

那时物价还没有开始上涨,一元钱,可以买六个煎包,女孩很娇小,饭量应该不

大,用来做早餐,足够了。可每次,他还是会刻意地挑选个头大一点的,小心地

放入纸袋里。

因为,他能看出,女孩的家境不太好,穿的衣服虽然很干净,但都很旧了,料子

也差。她手里,总是拎着一个装满水的小水壶。她不像其他孩子,穿崭新时尚的

衣服,手里拿着可乐、牛奶、纯净水,而且每天早上,她是步行来上学的。路一

定不近,有时候时间紧了,他会看到女孩光洁的额头上有亮闪闪的汗珠。

这样的时候,他总会爱怜地责怪女孩:“丫头,别睡懒觉,早起两分钟,路上慢

点。大清早迎着风跑那么快,肚子会疼的!”

a.女孩笑,有点羞涩,有点快乐,然后说声“谢谢叔叔”,便一溜烟儿地朝对面

的学校跑去。

春天的时候,物价涨得厉害,面、菜、肉、油等,包括房租,都涨价了。他本来

就是小本生意,利润很薄,涨价后,六个煎包卖一元钱,要赔钱了。算来算去,

他决定将价格定在一元钱四个,这样,利润基本能和过去持平。

那天早上,他在一张硬纸壳上用黑笔写了新的价格:一元钱四个。

七点多,不爱在家里吃早餐的孩子们,纷纷挤在他的小窗口。有个孩子念了纸板

上的价格对同伴说:“煎包涨价了。”

后面的孩子开始翻着包往外拿钱,嘻嘻哈哈的,并没有谁因为涨价提出质疑。

他松了一口气,利落地干起活儿来。

女孩走到窗口的时候,几个孩子刚刚离开。

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忽然想起什么,一把将放在窗口的纸板拿了回来。

女孩肯定又在路上跑了,额头上有晶莹的汗珠。站在窗口,她用手抹了一把汗,

然后笑着递过一元钱。

他照例爱怜地责备女孩:“又跑,这么热的天。”然后利落地夹起六个个头大点的

煎包放在纸袋里,递给她。

女孩接过来,照例说声“谢谢叔叔”,转头朝学校跑去。而那寻常的一刻,看着女

孩的背影,不知为什么,他的心却有些不寻常的感动。那是这些年平淡到几乎麻

木的生活里,他第一次感觉到的一种带着暖意的感动,似乎是为自己。

那一整天,他的心就一直是暖暖地被什么感动着。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做生意一边留意着女孩的身影,只要远

远看到女孩,他就会把那张纸板收起来。依旧收着女孩的一元钱,给她六个煎包。

后来,所有的顾客都熟悉了新的价格,他就彻底地将纸板收回了。只有女孩,一

直蒙在鼓里——那是每天都让他感觉到暖意的秘密。

可是有天早上,他却没有看到女孩那张笑盈盈的脸,一直到学校的大门关闭。他

的心里竟然有些失落。

第二天,女孩也没有来,第三天,第四天……他的心从失落到担忧,他想女孩是

不是出了什么事了?那些天,他有些心神不宁,不是数错了煎包的数,就是数错

了钱......

又一天早上,他把侄子叫过来帮忙卖煎包,自己干脆跑到学校门口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看到女孩一路小跑着从他面前经过,径直跑进了校门。

他松了一口气。他想,一定是女孩子吃厌了他做的煎包,改吃别的东西了,附近

卖早点的那么多……然而他又开始有些心疼起来,因为他再不能偷着给她两个煎

包的照顾了,一元钱,在别的地方能吃饱吗……

春天过去了,然后就是夏天。忽然有一天,女孩又出现在了他的窗口。

女孩唤他“叔叔”并递上一元钱,他愣了半天才醒悟过来,然后一边连声答应着,

一边飞快地挑选了六个个头大的煎包放入纸袋。

女孩笑起来:“叔叔,你给多了,应该是四个。”

他又是一愣,拿着纸袋的手停在半空,怔怔地说:“没,没有多,丫头,是六个

啊!”

女孩狡黠地笑:“叔叔,您的煎包早就涨价了,我知道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同

学帮我带的。四个就够了,您的煎包大,我能吃饱。” http://raoxue.com

b.他张着嘴巴,手还在那里停着,心里却被重新涌入心底的暖意噎住了,把他

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下子噎出了眼泪,迫使他赶快转过头去。他根本想不到,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把他所给予的爱,这样悄悄地还给了他。

女孩还在说:“叔叔,我考上高中后可能就不在这里读了,等以后有空,我还来

吃您的煎包……”他背对女孩应着,却终于掩饰不住,任眼泪落了下来。他不过

是想偷偷地照顾一下这个生活背景和他相仿的孩子,却没有想到,她也在以同样

的方式来呵护他。

一元钱就这样被分成了两份温暖。他知道从此以后,不管生活将怎样艰辛,他和

这个孩子都会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地给予这个世间爱和温暖。

1.文章以“一元钱,两份暖”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1)新颖别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2)表明文章的主要事件,既表现了

卖煎包的叔叔对女孩的照顾和关爱,也表现了女孩知道真情后将叔叔的照顾和关

爱铭记在心,以每天让同学到叔叔的摊位前代买煎包的方式将爱回馈给叔叔,点

明文章的主旨。(3)一元钱虽少,两个煎包虽小,但却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

关爱,突出了人间真情,小中见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4分)

时间:每天早上

地点:学校旁边“他”的摊位前

人物:“他”、女孩

起因:一位家境不太好的女孩每天到“他”的摊位前买一元钱的煎包。

经过:“他”对女孩隐瞒涨价的事实,仍一元钱卖给女孩六个煎包_____(2分)

结果:_女孩知道真相后,每天让同学帮她买煎包,以照顾“叔叔”生意的方式,

回报“叔叔”的爱___(2分)

3.文中画线的a、b两处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4分)

a句:_

b句:_到温暖,激动地说不出话。

4.文中的“他”是个细心而有爱心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答案示例:(1)“他”根据女孩的衣着,手里拎着的小水壶,每天早上步行来上学,

判断出女孩家境不太好,因而在物价上涨后特意照顾女孩,仍一元钱卖给女孩六

个煎包 .

(2)“他”害怕女孩知道涨价的消息,生活不富裕的她再来买煎包为难,每次女

孩来都赶快将纸板藏起来,表现“他”对女孩细心的关爱和呵护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答案:(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一定能得到他人的帮助。

(2)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再细微也会让人感到温暖,能激励人战胜困难。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

的喝彩。

?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

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

时候村里会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

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

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

瑞,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

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

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

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

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

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

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liáo liáo 无几。村

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

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

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

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

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

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

人夫妻。

?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

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烟已经熄灭,可是我他们肯定能够感

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

一人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

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

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惨进一种悲怆的调子。他们的

认真和耐心让我烦躁。

?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

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

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

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我突然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子顽劣的游

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

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⑴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

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

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

音,来自于我那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

⑵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

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

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⑶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

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丝

阳光。

⑷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21.在第?段横线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liáo liáo无几 寥寥无几 (2分)

2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答案: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表明严寒来的速度快且气势汹汹。为下文几乎无

人看戏的情形作铺垫,并更好突出盲人夫妻守信、真诚的品质。(2+4)

23.第?段和第⑵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走行姿势,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

答案: 不重复。①两次出现反复强调了盲人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和生活的

艰难,从而深深打动读者。②两次详细描写反映了“我”思想的变化。第一次描写

主要表现了“我”作为孩童的顽劣,认为盲人夫妻行走姿势的可笑;第二次描写则

表现了“我”经历那个夜晚之后,对盲人夫妻的同情和敬意。体现了那个夜晚,那

对盲人夫妻对我的意义童大。(3+3) http://raoxue.com

24.文章结尾说“那并不是我的初衷”,“那”具体指的是 “初衷”具体指的是 “那”指: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

感受到一丝丝阳光。“初衷”指: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努力制造噪音,只为他们

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25.对本文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第八段划波浪线句子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生动表现女人明知表演鲜有人看,却

依然认真而又耐心出演,真诚、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感动。

B.第(9)段划浪线处似是闲笔,实为表现“我”顽劣的天性,为下文喝彩铺垫。

C.第(9)段男人“泪流满面”是因为他们认真唱戏却无人看,表现出一种知音难觅

的无奈和苦涩。

D.第(3)段“一丝丝阳光”喻指对盲人夫妻真诚付出后的爱的回馈,给予人情

的温暖。

26.世界虽然向他们闭上了眼睛,但他们依然向世界袒露着全部的真诚,尽管世

人无视他们灵魂的闪光,但他们却对人性满怀希望……在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

文中“盲人夫妻”那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本文和

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80字)(8分)

答案:关键词:理解新生、平等对待、帮助关爱、学习长处

寂静除夕夜

梅朝霞

①除夕之夜,为什么整个村庄像熟睡一般寂静?

②每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③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④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⑤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小年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放鞭炮则是一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们的母亲接二连三地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RAOXUE.COM ⑥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他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苦命的孩子,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⑦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应对即将面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姐姐则设法招架母亲。

⑧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过去,我终于熬不住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公鸡的啼鸣声将我唤醒。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熟睡一般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⑨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平反昭雪。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我们就此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⑩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一如我,一如我们全家。

⑴我再次遥望远方,默默祈祷:愿你们永远平安。

(文章有删改)

19.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①开篇点题。(1分)②用疑问句开头,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引出所要叙述的内容。(1分)

篇四:《温暖的书》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温暖的书》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温暖的书

然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窗外是久违的春天,明媚而和煦;案上是我喜欢的书,《诗经》《楚辞》《论语》《史记》??

春天和我和书,在一起,真好。于是,我再次想了关于书关于读书的一些问题。进而追问那个虽则浅近但却无法准确定义的问题——书是什么,读书是什么。我想,即使与书真诚地相处了那么多的光阴,直到现在,我觉得我还是说不好书与读书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

1857年的某一天,一位叫福楼拜的法国作家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为了活着”。这话平实得像个不识字的长者轻捻须髯的脱口而出,但却一直触动着我内心深处的那片柔软。这话说得真是风雅极了――它涵养着的深意与智慧,我想也许读书人是可以参得到的――因为“活着还是死去”以及由此引发的如何活着如何死去,确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

中国人也说得好。印象深刻的,比如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真乃一语动魄;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来可谓如芒在背;苏轼有“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迈;清人郑板桥则另有妙句:“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怪人”言“怪语”,却是惊人不浅。当然还有很多,诸如“黄金屋”“颜如玉”“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好是好,却有标榜、功利和挑逗之嫌;清代江南才子金缨的一则联语“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倒是让人觉得很温暖。

毕竟,书也许就是温暖的;读书也许就是享受这温暖;读书的人也许就是为了获取这样的温暖――这算是我的一点体会。有了书,有了书的温暖,我想,我也就大约活在春天里了。因为,春天和温暖,其实比黄金与货币更稀缺更珍贵更美好更具价值,这个世界上高于金钱与物质的存在也还是有的,比如爱,比如情,比如健康、幸福与尊严。所以,我就常常感到我也是幸运的――多少还是拥有着这样一些“稀缺”的东西――也尝想,生命与春天和温暖相融相伴,那一定是充盈丰富、快乐安详的罢。

据我所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纪念伟大的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而发起“世界读书日”的时候(每年4月23日),倡议“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不管年轻还是老去,健康还是疾病,富贵还是贫穷?? 都要把书作为自己一生的朋友(大意)?? ”在我看来,这不啻为全人类最温暖的节日。不知道别人怎么考量,我确是这么感受的。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感谢书,是书给予了我们这样的美好;所以我也想,我们应该把书作为一生的朋友,把读书作为一生的任务;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而把读书作为我们接近伟大著作,接近伟大心灵,进而解读伟大心灵,进而获取伟大心灵的滋养以壮大和塑造我们的心灵,再进而在伟大心灵光芒照耀引领之下,走出属于我们的价值人生。至少是涵养我们温厚的文化气质、一种优雅的谈吐和风度??

那就让我们融入到书里去罢。也许我们不能伟大,但我们却不能拒绝温暖。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12期,略有改动)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联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春天和书和我,在一起,真好。(去掉句中的逗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句中的“她”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3.如何理解第四段中的第一句话“中国人也说得好”?

4.作者认为“接近伟大的心灵”,进而“滋养”并“壮大和塑造我们的心灵”是读书人应该重视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谈谈。

5.文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书或读书的我国古人的名句,请你再补充一句(必须注明作者)。

6.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温暖、深刻的记忆。请写出你读过的一本好书的书名或一篇好文章的篇名(课内外均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思想启迪。 (2011年甘肃省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2.(1)去掉后意思无变化,但表达效果不如原句。原句用逗号舒缓了语气,起到强调的作用。

(2)“她”,运用拟人修辞,表现出作者对书与读书由衷的喜爱之情。

3.通过举例表明中国古人对书和读书的理解也是风雅,涵有深意和智慧的。

4.答案要点:可结合全文内容,联系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读书后境界的提高来谈。

5.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00元钱的暖阅读答案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要求:写出书名或文章篇名。要抓住“思想启迪”,写出具体内容。

篇五:2014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liǎn) 浸渍(zì) 虬枝(qiú) 锲而不舍(qì) ....

B.徘徊(huí) 辍学(chu?) 惬意(qia) 千里迢迢(tiáo) .....

C.琐屑(xia) 两栖(qī) 纤维(xiān) 风雪载途(zài) 、 ....

D. 瑰丽(guī) 恐吓(ha) 悼念(diào) 皮开肉绽(zh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装钉 针砭 厉行节约 歪风斜气

B.缭草 急躁 一愁莫展 出类拔萃

C.禁锢 狼藉 人才倍出 冥思遇想

D.苍茫 斑斓 陈词滥调 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教材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我只是伫立遥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

流过。

B.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

C.然后他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

学了,----你们走吧.”

D.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B.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C.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

证件。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

固。事实上, 。 , 。 。 。正

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

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用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剖析

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关雎》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

远所作的散曲。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

克·吐温。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狗·猫:鼠》《二

十四孝图》都选自这部作品。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

(6)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9题,4分)

8.请结合语境,写出恰当的对话。(2分)

周末,你应同学小明之约,去他家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制作手抄报的任务。

到他家后,小明的父亲对小明说:“你们两个不好好读书,一到周末就约

在一起玩,能有什么好事情?”

小明很委屈,又不敢与父亲争辩,他无助地看着你。

见此情景,你上前对小明的父亲说:“ 。” 小明父亲听了你的解释,高兴地同意你和小明去做手抄报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分)

①【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4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抵达埃塞俄

比亚,开启非洲四国之行。李克强首先与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

尼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李克强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

和非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彼此在民族解放和国家设中始终相互支持、平

等相待,中非世代友好。

②【奥地利《维也纳日报》5月4日报道】中非贸易空间巨大,自2009年起,

中国已经连续5年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材料链接】李克强总理出访前驳斥了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投资非洲的批

评。李克强说:“我可以郑重的告诉非洲的朋友们,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

的老路,也不允许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行径在非洲重演。”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李克强总理此行的两个重要目

的: 。

三、阅读(10~23题,36分)

(一)

10.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4题。(10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值:

(2)以彰其咎 彰: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2分)

14.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8题。(9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

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致追求的是:务

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

景远景的层次。总之,—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

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若“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

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

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

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