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巴金过的说真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2:29 字数作文
巴金过的说真话字数作文

篇一:说真话的大家——巴金

江西师范大学自学考

试(论文)

(修订稿)

题 目:说真话的大家——巴金

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陈晓凌老师

院系站点:

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2014年 10 月 31 日

毕 业 论 文 任 务 书

班 级 13级语文教育2班 学生姓名 文扬 学号 32 指导教师

发题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题 目 说真话的大家——巴金

1、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文题目,只有一点,警示当下人需向巴金学习那种敢于说真话,做实事。 (指导老师:陈晓凌)

(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语文教育 13级2班 文扬)

摘要:

文革给巴金的震动是巨大的。他一夕之间被抛入生活的最底层,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死

敌”、“牛鬼蛇神”,甚至连同他的家庭都遭受了炼狱般的洗礼。当他从文革十年中走出来后,

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原有的悲剧意识和痛苦的生命意识复苏了,他不像过去那样,而

是变得严峻、深沉。他从国家、民族的未来出发,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深刻的反思自己反

思历史,解剖自己也解剖历史,开始了他“说真话”的历程。而巴金的说真话,也对于今天的

我们极大的思考。

关键词:

思想变化 国家民族 反思自己 解剖历史 说真话

正文

巴金在十年文革中,所遭受的痛苦也十分巨大的。正如巴金在《怀念萧珊》一文中所说:

“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给人当作‘罪人’和‘贱民’

来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我每天在‘牛棚’里劳动、学习、写交代、写检查、写思想汇报。任

何人都可以责骂我、教训我、指挥我。任何人都可以闯进我家里高兴拿什么就拿什么......”可

是即便这样,巴金在文革后坚持讲实话,讲真话。

1977年5月,巴金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封信》、《第二次解放》两篇文章,诉说

自己在文革中所遭受的迫害表达了自己重新面对新生活的信心,开始了艺术家、作家声讨‘四

人帮’的第一声,也最早唤醒了新时期散文的悲剧意识和“说真话”的美学原则。之后,《大

公报》开辟了《随想录》的专栏,向巴金组稿。

《随想录》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同时他又为新时期的散文树立了说真话

的榜样,扫除了长期在文学史上夸饰现象,特别是大跃进运动以来的浮夸风,为现实主义的传统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是新时期散文界的一座里程碑。《随想录》是巴金对文革十年的迫害所表现的回忆。文革结束,巴金每日都寝食难安,在思念这条狗,为此写下了文章。”巴金的实事求是,讲真话的风格超出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范畴。冯牧指出:“(《随想录》)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十年文学中最有文献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的重要著作”,“这部巨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可与鲁迅先生晚年的杂文相媲美”。

“说真话”是《随想录》的最大的一个特征。《随想录》的150篇文章,是巴金“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巴金说:“我把他当作我的遗嘱来写”,又说:“我的作品不是写给长官看的”,“我不是按照别人的意志来写,哪怕是按长官的意志”,“我必须要用最后的时间来证明我不是其实盗名之辈”。巴金做到了,他的确是一个敢于说真话,做实事的作家。可是今天呢,这样的人太少了,人们为了金钱、为了名利,不惜说假话,造假币,作假事。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可谓在重庆一手遮天,借助自己的力量,刻印公安局的公章给自己的亲戚发展,迫害无数人,最后被捕,落了个白茫茫一片。

巴金讲真话。于是,巴金在《“腹地”》中,他揭露了林彪、四人帮为了整倒作家所采取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卑劣手段;在《“结婚”》中,揭露他们以谣言杀人的惯用伎俩;《“骗子”》中,他问:“有了封建特权,怎能不产生骗子?”;在《“我的噩梦”》、《人道主义》中,他则反思“人为什么会变成野兽”、“人怎样变成野兽”的,在对“文革”的思考中,巴金始终追求说真话的境界,毫无掩饰。

巴金就是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始终坚持讲真话的人。那么,巴金为什么要讲真话呢?高中中,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小狗包弟》,包弟是巴金家养的一条小狗,它聪明伶俐,非常惹人喜爱,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巴金和他的妻子萧珊还会从文化俱乐部带点骨头给包弟。可就是这样一条惹人爱的小狗,在1966年红卫兵抄家的时候,巴金一家在朋友的劝解下,把包弟送到了医院去。可巴金自己虽然好过了,他在心里却遭受煎熬。引用原文一段话,我把“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摔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巴金在十年文革中却在因这事不断的反思,巴金写《随想录》,就是还清自己心灵的债务,是自己不在受到煎熬。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

”众观巴金的后半生,巴金始终坚持说真话,在这里,

我希望中国多这样一些人。

参考文献: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

冯牧《这是一本书》

篇二:高三名人素材之讲真话的巴金

巴金:此情至真——讲真话做真事捧真心 讲真话

1978年,年逾古稀的巴金着手《随想录》书稿的写作。至1986年,全部l50篇完稿,历时8年。《随想录》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勇敢面对作者的灵魂。彼时,“文革”刚刚过去,巴金率先站出来,坦承自己在“文革”中讲过违心的话,写过违心的文章,伤害过一些朋友,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对于巴金而言,“讲真话”不仅是写作的基本标准,还是为人的一贯风格。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开会之余,歌唱家周小燕请大家题词留念。有人题的是:“为建设人民音乐而努力!”有人题词:“为人民服务。”有的写“唱出人民的声音。”在大同小异的题词中,唯独巴金写道:“我们都高兴听您唱的歌,小燕先生。”

一句朴实无比的话,巴金的“真”跃然其上。从不喜欢把话往大里说、往空里说、往高里说的巴金,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最真诚的心情,却因为这份“真”,给周小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世纪80年代,华裔女作家聂华苓来上海,巴金在国际饭店宴请她。聂华苓紧紧握住巴金的右手,激动地说:“今天真幸福,能够和您握手。您这只手是一只了不起的、伟大的手。”

巴金举起右手,看了看,笑着对大伙说:“这是一只吃饭的手。”

大伙愣了一下,旋即都笑了。这句大实话,是自谦,是幽默,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真实性情和谦逊品行。 做真事

巴金这一生靠稿费生活,是当时中国作家中唯一不拿工资的。【巴金:此情至真讲真话做真事捧真心阅读答案】巴金:此情至真讲真话做真事捧真心阅读答案。他从来都认为,作家天经地义地靠作品生存、用作品说话,读者才是作家的衣食父母。因而,晚年巴金虽然早已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他从未安于享乐,而是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从1989年至l993年,编校《巴金全集》,巴金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巴金”,本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而身患疾病的他却坚持每天用颤抖的双手,不辍笔耕。每天用在工作上的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

“文革”结束,巴金已是一位垂垂老人,但他为中国文学做些事的愿望依然迫切。建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了那几年巴金最真切的梦想。为了建造这个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留存重要资料、物证,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轨迹的博物馆,巴金发起倡议,联名多位作家上书,并身先士卒,向文学馆捐出了个人存款的大部分——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1985年,在多方努力下,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北京万寿寺开馆。巴金在家人的搀扶下激动地蹯上文学馆石阶。这一天,他又将自己刚收到的一笔稿费捐献给了文学馆。

几年过去,万寿寺的旧房无法满足文学馆的需要,建造新馆势在必行。1993年,巴金上书中央领导,恳切地说:“文学馆是我一生的最后一个工作,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1996年11月25日,巴金92岁生日那天,现代文学馆新馆奠基,成为献给巴金的最为珍贵的礼物。2000年5月,文学馆新馆终于揭开面纱,而此时,重病的巴金已经无法前往亲睹。令

人欣慰的是,文学馆的每一扇大门上,都嵌有巴金的手印,仿佛是纪念巴金为这座文学殿堂、为中国文学所做的实实在在的推动。 捧真心

1936年,崇敬和爱慕,促使l8岁的萧珊冲破少女的羞涩,写信约巴金见面。年长她l4岁的巴金,喜欢上了这个热情的姑娘。1944年,两人结婚了,从此成为对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1972年,萧珊去世,巴金拍打着被白布单包着的萧珊,哭喊着她的名字。此后,萧珊的骨灰盒一直放在巴金的房间里。在1998年底的一次聊天中,巴金说:“我的心愿是,死了后与萧珊在一起,骨灰撒大海。” 2005年11月25日,他的心愿得以实现。

有时候,他是敢于直言规劝的诤友:当老朋友曹禺头上的职务越来越多时,他却对其坦言相告:“不要囿于杂务,应该多写些好作品。”有时候,他敢于无视周围的眼光,给低谷逆境中的朋友送去真诚的安慰。上世纪50年代,作家萧乾受到批判,有些昔日的朋友选择了避而不见。巴金却不,他在公开场合大声地叫着萧乾的名字,大方地坐在他的身边,关照他要谦虚谨慎。

他也从不为子女和亲属的事麻烦别人。萧珊是西南联大中文系学生,上世纪50年代,她很想出去工作。巴金却从没向组织提出过,只是让她到《上海文学》编辑部,当一名不占编制、不拿工资的义务编辑。

1998年,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看巴金,这一次,从来不麻烦别人的巴金,“麻烦”了组织—他指着身边的两个护工小吴和小张说:“请安排好他们。”

小吴来自四川农村,经人介绍1991年来到巴金家帮助料理巴金的生活。1997年,原在曹禺身边工作的河北农村小伙小张,也来到巴金身边。巴金唯一一次向组织请求安排,不是为自己的子女,而是为两位农村孩子的未来。

记者手记

讲一两句真话不难,难的是讲一辈子真话。

因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说真话,秉笔直书,需要的是磊落的襟怀、自省的勇气、真诚的态度和了不起的良知。

正因为此,讲了一辈子真话的巴金才留给我们太多感动和启示。

“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像巴金那样伟大,达不到他那样的思想境界;但我们都可以向他学习,对人真诚,对事认真,当好人,做实事。”采访结束时,赵兰英认真地说。 确实如此。

少一些空话套话,多一些真话白话;少一些沽名钓誉,多做一些实事好事;少为自己着想一点,多为他人考虑一些??

这样,生命才能真正地“开花”,即便凋落时,也能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篇三:浅析巴金《随想录》中“说真话”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第2 批次)

论文题目:浅析巴金《随想录》中“说真话” 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意义

撰 稿 人 :

招生批次 :

学习中心 : 江苏新沂

专 业 :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

浅析巴金《随想录》中“说真话”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意义

工作单位:

学 号:学 生: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目 录

一、巴金生平介绍 ?????????????? 4

二、“说真话”的思想内涵??????????? 5

三、“说真话”实践意义所在?????????? 7

四、结语 ??????????????????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浅析巴金文学作品中“说真话”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意义

摘要:“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这是“人民作家”巴金的心灵感言。研读巴金在文革后写作的《随想录》等作品,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巴金那颗时时处处不断跃动着的真诚之心。巴金从关心社会现实出发,随想随写,随写随想,倡导和张扬“说真话”这一彪炳千古的巨人精神,后又以此为武器对自我进行深刻剖析,揭开自身所沾染上的劣根性,并为之羞愧、痛悔:在文革后思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以年老体弱之躯,走上言说的前台。不仅如此,还在与现实搏斗的过程中,为自己,为其他知识分子争取应有的权益,做了很多脚踏实地的实事,践行“说真话”,

努力做一个“真我”。

关键词:讲真话 巴金 巨人精神 文革 真我

一个人说一句真话或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若是说一辈子真话,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现在社会被浮躁和阿谀充斥着,坦诚相待,开诚布公的为人处世反而是处处受制,人与人之间如此,官场、文学社会也充斥着这些迂腐,文人墨客的客套话、官话层出不穷,这让这个社会充斥着虚伪。“讲真话”是多么平凡而简单的字眼,仅仅这三个字眼,做起来却是如此之难,而巴金,这位世纪老人,却将这三个字表现的酣畅淋漓,也正是他的真话,带给我们多少的感动和哲理。很多人知道巴金“说真话”,但很少人知道巴金“说真话”的意义所在。实际上,“说真话”所揭示的思想内涵,正是着巴金一生的创作与追求,是一场新启蒙运动的起点。本文拟从巴金的生平介绍、巴金的“说真话”、“说真话”实践意义所在。

一、巴金生平介绍

巴金原名李晓棠(1904-2005),字芾甘,汉族,出生于四川成都。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 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他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晓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一书,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于是李晓棠爽快一点头:“好,那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便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巴金被誉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具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主要有《家》、《春》、《秋》。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

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被誉为世纪老人。

二、巴金的“说真话”的思想内涵

时间转瞬即逝,巴老带着世纪的沧桑,带着无数人的爱和祝福静静的离开我们5年之久了,一直以来,我都在仔细的研究巴老所留下的文学作品,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巴金的说真话。还记得当我第一次阅读巴金小说《家》、《春》、《秋》的时候,我的阅历不够,尚不能体会那个时代里的创作所表达的一切。那时的巴金,离我很远。我真正感觉到他离我很近,是他写作《随想录》的时候。听祖父说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买到这5本薄薄的小册子是多么难的事情。在70年代末,当受过“文革”冲击的人们都在指责他人、社会给自己造成的种种厄运时,巴老却开始解剖自己,开始忏悔,开始给自己的良心一个交代。以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完全可以不这么做。人们会将他违心做的错事、说过的错话,统统推给那个时代。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没有任何外力的驱使。这是使我真正感到震撼的地方。

“说真话”既简单又复杂,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巨人精神,在当下求真意识淡薄的氛围下,更彰显出“说真话”的价值和意义。巴金晚年在《随想录》中提出的“说真话”精神展开论述。以构建“新”人和新的理性社会价值体系为核心,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巴金提出这种倡议的背景及原因,认为离不开思想解放的大趋势和个体的内驱力。第二个问题是“说真话”的内涵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巴金“说真话”精神的价值。

(一)巴金提倡“说真话”的背景及原因

巴金在《随想录》里提出说真话的倡议,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话题,也是我们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然而具体到文学上,落在文本上,则又产生另一种效果和困惑。这里面有说与不说的难堪,真假之辨的尴尬,还有话语的矛盾与陷阱。虽然有那么多的疑问与指责,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氛围在慢慢形成,巴金勇敢地选择了言说,自己带头“说真话”。他的《随想录》也被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在里面他反复地提出要“说真话”,并把“说真话”与文革,与现实生活的存在相联系,有真意浓情,有严厉批判,有殷切期望,更有良心的解剖。“说真话”与“文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文革”,也没有巴金的“说真话”。他说:“五十年代我不会写《随想录》,六十年代我写不出它们。只有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大大小小政治运动之后,

篇四:巴金 这是一个人 一个时代

巴金 这是一个人 一个时代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的演讲

周立民

周立民 1973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2007年进入上海市作家协会工作,现为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出版有巴金研究专著和传记《另一个巴金》《巴金手册》《巴金评传》《巴金<随想录>论稿》《似水流年说巴金》等;文学评论集《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世俗生活与精神超越》《人间万物与精神碎片》等,散文、学术随笔集《翻阅时光》《五味子》《简边絮语》《槐香入梦》《文人》《甘棠

之华》等,编有各类文献资料多种。

▲巴金晚年在工作

巴金在《谈长生塔》一文中谈到自己人类爱思想的来源

巴金九十大寿时,冯骥才贺诗

现在发现巴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文革”期间巴金重译《处女地》手迹

演讲人:周立民 地点:巴金故居 时间:2014年11月25日

编者按

11月25日,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这一天,巴金先生诞辰110周年,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巴金。众多的纪念方式中,重新阅读巴金,无疑是最贴切的。今天,我们为什么重读巴金,今天,如何看待巴金的精神遗产,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应本版之邀,和读者一起重读巴金。

我不知道,有那么多荣誉、头衔、议论、评价乃至传说,加在巴金先生的身上,我们是否还有可能拨开迷雾看清他;我也不清楚,今天的一切是否都是巴金先生想要的。也许,我们根本就不理解他,但我们都义正辞严地冒充了他的知己,或者自以为是地总结了这个概括了那个,并认为这就是他,这就是他的一切。作为读者,我当然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看法来评价他,然而,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这只是我想象中的他。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抽象为某种符号,是幸运也是一种不幸。所以,多年来,我总是试图把这个人还原到他原初的环境中,去看他的所思所想;同时,也把他放到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里,去体味他可能带给我们的生命启示。“在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巴金的精神遗产”正是这样的追问。

对于这个问题,巴金和他的作品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种回答的可能。就我个人而言,以下的几点印象最为深刻:

“讲真话”已经成为民族共识,但它尚需成为我们个人的道德律令

三十多年前,巴金举起“讲真话”大旗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还有人以为家丑不可外扬。其实这不过是巴金从五四前辈手中接过的火炬,鲁迅先生在1925年就呼吁作家应当撕下“瞒和骗”的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经历过十年“文革”,对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反思时,巴金对于“讲真话”有了更为痛切的体会,于是有了那本厚厚的大书《随想录》,在这里他声嘶力竭地呼吁讲真话,义无反顾捍卫讲真话的权利。他也曾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独,为遭受误解而忧愤,可是,晚年的巴金是在不断地挤出历史留给他的脓血,疗治岁月的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有必要,再认真梳理一下,什么是巴金所说的“真话”?巴金说:“我想起了安徒生的有名的童话《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说:‘皇帝陛下的新衣真漂亮。’只有一个小孩子讲出真话来:‘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巴金一针见血点破“说真话”的秘密,它不需要多高的门槛,连个小孩子都能做到:只要有孩子那样纯洁的心,只要把自己看到的直接讲出来。真实地表达自己所看所思,这是巴金所说的“讲真话”的第一层意思。巴金所说的“讲真话”的第二个层次是不讳疾忌医,而要直面真相。他认为:“如果有病不治,有疮不上药,连开后门,仗权势等等也给装扮得如何‘美好’,拿‘家丑不可外扬’这句封建古话当作处世格言,不让人揭自己的疮疤,这样下去,不但是给社会主义抹黑,而且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脚。”“据我看,最好是讲真话。有病治病;无病就不要吃药。”“讲真话”的第三个层次是讲独立思考过的话。许多人并非刻意说谎,却充当了假话的传播者,还有人把假话当作真理,这种盲目性反映了当事者缺乏独立思考,否则不会轻易人云亦云。巴金说:“过去我写过多少豪言壮语,我当时是那样欢欣鼓舞,现在才知道我受了骗,把谎言当作了真话。”缺乏独立思考,头脑空空,填满它的只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套话,讲套话和谎话成为一种常态,头脑就会更僵化,“独立思考”反倒成为不安全的异端,这是最可怕的。“讲真话”的第四个层次是言行一致。这是巴金晚年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讲真话”的最高境界。言行一致,意味着坚持所信、捍卫真理的勇气、信心和行动;意味着语言不是终结,行动才是检验语言价值

篇五:我眼中的巴金

我眼中的巴金

——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

回顾中国现代文学史,我的脑海里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作家,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但最能打动我的中国作家是巴金。初次了解巴金是通过高中课本,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就是巴金爷爷的《小狗包弟》。巴金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就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地解剖,他痛苦地回忆着“文革”的往事,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之所以称他为巴金爷爷,是因为我也有一位和巴金爷爷一样经历了“文革”的爷爷,我十分敬爱我的爷爷。而我每次在看巴金的作品时,总感觉在他的作品里能够找到爷爷的影子。巴金是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我一直喜欢着他的文章,也十分地敬爱他,就像我的爷爷一样。

一颗火热赤诚的心——眷恋祖国的情绪

“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这是他说的一句话。在他心里,祖国和人民永远是最重要的。他曾说过:“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是啊,他就是这么一个一心想着祖国和人民的作家。他真诚,讲真话,写真感情。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作家。曾经看过一些有关巴金爷爷的传记,传记里说他年事已高时骨折过好几次,但是他仍笔根不辍,一直坚持写作《随想录》。他心里想着要把十年浩劫的反思写下来,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位作家不可逃脱的责任。

历史充满着许多误会,就如他总在说做一个作家并非自己的初衷一样,或许他并不想承受这么多东西,然而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偏偏又让他遭遇到那么多。从年少气盛,到老年的心平气和,这似乎是自然规律,许多老人历经风雨早已波澜不惊了,但巴金做不到这些,他内心中依然有着惊涛骇浪。时时拍击着他,时时警醒着他。对于文革中活下来的人来说呢,不能说他们如何如何,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是文化浩劫过后,像巴金那样沉浸在反思中的人便很少了。在巴金羸弱的身躯尚能提动笔时,他完成了《随想录》、《再思录》和译作《往事与随想》。而后来巴金的身体已经无法控制,头脑也不大清醒了。连他自己都觉得长寿其实是一种折磨。而我作为他的一个忠实的读者,我在阅读他的文字的同时,更深深地记住了这个人——这个比我们更孤独和更痛苦的人。苦难,一方面在困扰着人们,但另一方面又在激励着人们不断冲出社会与人性的枷锁。

一个至情至性的他——地道的性情中人

“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这是巴金爷爷在《怀念萧珊》一文中说的一句话。这也是令我感动了许久的一句话。巴金爷爷和萧珊奶奶恋爱了八年,相守了一生。两位老人在一起的28年里,他们没有红过一次

脸,没有吵过一次架,双方都没有闹出任何绯闻,他们始终相濡以沫、相敬以宾。巴金和萧珊婚后的四五年中仅有两次小别。此外他就不曾离开过上海,不曾离开过萧珊和女儿小林。在"文革"的岁月中,萧珊和巴金互相支持,互相关怀。巴金不知向萧珊隐瞒了多少次自己所遭受的非人待遇,萧珊也替巴金承受着铜头皮带的毒打。1972年7月底,备受精神摧残的萧珊患了直肠癌。手术前,萧珊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这是萧珊第一次对巴金说离别,巴金用手轻轻地捂往萧珊的嘴,低下了头,肝胆欲裂。1972年8月13日中午,萧珊与世长辞。她在临终前一直念着巴金的名字。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存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时常对着这些物品出神。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还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从这些往事可见,说巴金爷爷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实在是极好的。冰心奶奶也曾评论他:“巴金先生是一个可敬可佩之人,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妻子、爱孙儿,他的整个人生都贯彻了满满的爱。”归根结底,爱是基础,一切关于生命意义的理解都由此展开。萧珊死后,巴金的心灵一直饱受煎熬,痛苦在心里滋生、蔓延。正是冰心奶奶的出现,她不断地安慰巴金,并给予他心灵上的指导,最后使得他走出了人生最低潮的阶段,他们也因此成为了莫逆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巴金爷爷与冰心奶奶之间的友谊也成为了人们颂谈一段佳话,或许正是由于巴金的真才彻彻底底地感动了冰心奶奶吧!

就是这样一位博爱的作家,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也感受到了他的情真意切。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像巴金这样的男子,本很容易演绎出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像同时代的徐志摩,郁达夫那样。可是恰恰相反,巴金的爱情,不绚丽,不夸张,但他却以朴实、诚挚的性格为自己找到了幸福、温暖、安稳的家。巴金死后,他的骨灰和妻子的骨灰一同洒向大海,他的夙愿终于成真了。最后,他选择了拥抱大海,因为在大海深处有他自己的灵魂,他是渴望自由的,他把自己的灵魂和妻子的灵魂一起交给了大海,从此,他不再有牵挂。因为,在大海深处有一个人会始终陪着他,那就是——萧珊。

一根讲真话的芦苇——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巴金爷爷一生坚持写作,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思维不受任何党派的约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随心所欲,但正是他发自内心的渴望真,他写出来的文章越是感人肺腑。在现代作家中,巴金是一个非常喜欢“自剖”的人,但可能也是受误解最多的人,比如关于他的信仰,比如关于他提倡的“讲真话”??人们至今仍议论纷纷。这是正常的,也用不着过早地去下什么结论。但有一点,我们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去怀疑,那就是他那颗赤诚的心,理解一个人,首先要贴近他的心。这也正是我们努力要做的事情。他不喜欢“名人”这顶帽子,他需要的是安静。在“文革”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我不知道这位老人是靠怎样的意志力坚持下来的,我只知道,老天爷是不会亏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起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巴金爷爷注定不会被“文革”的洪流所淹没,他挣扎着,奋斗者,抗争着??

就我所了解的老作家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老人像他这样,在晚年时,内心还那么的不平静,还这样揪着往事拽着痛苦不放。或许正因为这样,反而使得这

体弱多病的老人,在他的垂暮之年迸发出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他要表白,他要倾诉,他要高呼。他自

巴金过的说真话

己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不反思,不用文字反思,我就会做噩梦。”无数的梦使他心力交瘁,使他夜夜不得入睡,想念妻子的那种痛苦心境在黑夜中被无情地放大,回忆在残忍地撕扯着这一切,他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因为梦,他的心更敏感,也更充实。

关于巴金爷爷,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说。我眼中的他,有时像孩童那般天真,有时又如被阳光折射后的小水珠,那么的晶莹剔透、完美无瑕。他是21世纪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展现出社会的狰狞面目,无情地批判着那些丑陋的人们。他激荡于生命的洪流中,生的目标就是丰富的,不断完善的。他是我们中国当之无愧的人民作家,一切的真善美在他的作品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没有说假话,而是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他证明了一个真实的社会,一种真实的人性。他就像一只扑火的飞蛾,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他甘愿走向死亡。他又如一个黑暗里的一个灯泡,给迷茫的人们带来无限的光明。他希望自己永远发光发热,他希望温暖洒落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啊!我敬爱的巴金爷爷,你就是一位可爱又可敬的老人。你是一个真人,一个善人,一个美人!最后,就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巴金爷爷的作品吧,并在心底默默地祝福这位可敬的老人、可爱的老爷爷吧!这就是我眼中的你,虽然您已离开这个世界,但您的精神将激励着无数的我们。最后的最后,我想诚挚地向您问一声好——“巴金爷爷,您好!”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