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01:13 初中作文
篇一:《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用心诠释爱
怀着一种神圣感鼓了这本书,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答案是:“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
每一个早上,我都热情的接待幼儿和家长,经常与家长交流,征求家长的意见,一学期下来,家长都非常满意我们的工作,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家长开放日中的表现,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特殊日子的表演都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孩子们与我相处愉快,外出学习,他们会想我,天天盼着我回来,我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而感到欣慰!我在心里悄悄的问自己:“我是好老师吗?”回答是:“不全是,离好老师还有差距。”,从表面上看,我在工作中感觉不错。实际上,在我的工作中缺少:动脑、创新、方法等,在一个个教育活动的引导中,我缺乏的是耐心,而且没有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完全相信孩子,了解孩子,所以我说我与好老师还有差距。
好老师会受众人的欢迎,好老师会带出更多的好孩子,所以我想做好老师,能得到众人认可的好老师,孩子认可的好老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首先是热爱着份事业,热爱这些孩子。有了这份爱心就要提高自身素质了,善于学习,勤专一门,创出自己的特长,锻炼自身的胆量,增强自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和孩子说的机会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有很强的语言艺术,语言技巧,这点做到家了就相当于给自己减负了,你会很轻松的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在我们引领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面向全体的同时不忘注重个别,时刻不忘你是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孩子面前你永远是他们的好朋友,从不回呵斥他们,做任何事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便他们做错事情也要理解他们,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绝不能火冒三丈,吓着孩子,给他们正确的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好老师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当你把爱洒向绿地,一个个“小精灵”扑向你,一颗颗童心恋着你,最好听的歌儿献给你。当你把爱洒向绿地,一片片风光扑进人们眼里,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还有你也变得更加美丽!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小诗。是啊,就像爱碧水蓝天的清澈,就像爱阳光雨露的灵动,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生命,我的梦想——幼儿教师,只因为孩子水晶般的童心,珍珠般的童稚,还有那钻石般的童真。如今,我已当上了一名幼儿教师,我说:“挺好的”。
您瞧!我脚穿一双平底鞋,头上束着一把马尾巴,穿梭在小朋友们中间,这就是我,一个幼儿园教师的真实风采。无须为粉雕玉琢大费光阴,也不必为礼节客套而熬费苦心,最棒的还是我不必穿高跟鞋,委屈了自己的双脚。走也好,跑也好,来个踊跃也无防。三毛说得好:“我不穿高
跟鞋,这使我步子悠闲”。这样,我总是感觉良好的活跃在小朋友的身边,像鸟儿一样轻盈,像鱼儿一样欢快。人们常说:
“教师是红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师是铺路石,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上踩过。”
而我想说:
“教师是燃烧自我后的幸福的眼泪。”
“教师是孩子破茧而出后的灿烂的阳光。”
“教师是花儿微笑下的一片绿荫。”
俗话说:“有孩子就有欢乐,”这话一点也不假,你瞧,很多小朋友对我说:“老师像我的妈妈“感动的就像自己的孩子在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一样。他们有时也会跟我脸红脖子粗的,只因为我说了一句:“你们的老师一点儿也不好,明天给你们换一个老师。”他们还会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老师老师,你嗓子哑了,吃草珊瑚含片会好的。”或者一些调皮的在课堂上的吵闹让我生气的停下上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会轻声的告戒他们“不要吵了,老师要生气了”呵!俨然一副关心人的样子。这一切,你或许并不在意,但当你静静地品味这些生活中的小小喜剧、小闹剧时,它会唤起你对美好事物的追思与憧憬,给你带来不尽的乐趣和甜丝丝的回味。
当一名幼儿教师,有这么多的乐趣,我想,选择这一职业,我无怨无悔,用我的真心,换回孩子们的爱心。用自己真诚的爱待他们,用真善美来哺育那一颗颗水晶般的童心。每当我读到那句教育名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总忍不住感哎这是何等之高的教育境界啊!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有会做的事,但是像母亲一样爱别人的孩子,却是圣人的行为。”老师不是圣人,但特殊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像母亲一样爱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都有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因为他们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想这种爱已经超越了责任,它更是为人师者的一种幸福的奉献啊。
我会用我的爱心去了解关注每一个孩子。因为爱是走进童心世界的前提。我知道,了解理解孩子是走进童心世界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我才能用自己的爱留住孩子们的心。孩子从熟悉的家庭来到了陌生的幼儿园,他们离开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离开了最亲的亲人,来到了陌生的幼儿园,来到了陌生的老师的跟前,要和原先不相识的小伙伴们在一起,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你们说,孩子们能不产生分离感和焦躁情绪吗“因此,只有用我的爱来改变他们的不安心态,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会亲手把孩子们从妈妈手中接过来,不断地用最亲切的语言与他们交谈、沟通,使他们感觉到我的可亲可爱。我会带领全体孩子玩一个个精
彩有趣的小游戏,使他们感觉到幼儿园比家里更热闹更好玩;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为孩子们讲美丽的故事,使他们感觉到跟老师学本领真愉快。我会用我的爱心细心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因为爱是沟通教师和孩子心灵的桥梁,教师只有爱孩子才会产生责任感,才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我要让我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信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在这片美丽的净土上,我起,只要我种下的是爱的种子,那么,我收获的必将是真诚的回报。既然我已选择了幼教事业,那么,我就期待着繁花盛开的一天。不要笑我太平凡,也不要说我太清贫,我愿留给这个世界,一枚翠绿的橄榄和一个难忘的回忆。朋友们,我们是同一条船上的水手,肩负着同样的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同一个目标,勇敢地向前航行吧!
当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数年以后,走上了讲台,成为千万名幼儿教师中的一员。在初次登上讲台的一刹那,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究竟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识到今天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孩子学习,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生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爱岗、敬业、爱孩子的人,才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但任何产品都有保质期,教师呢?在21世纪——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以前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时代的脚步已经跨入21世纪,教育观念的转变不容忽视。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定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以孩子为中心,以每个孩子为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在工作方法上“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可能比“雷霆万钧”的暴风骤雨效果更好。我正在尝试以一个母亲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因为母亲的眼光有关注,有欣赏,有爱,也有宽容。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宽容。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超脱、飞跃,是一种升华。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在信息时代,孩子们接触的信息来源很多,教师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要面对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师者,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作基础。有道是,“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教师 并非人人都博学,但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朝着博学的目标去努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平常要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总之,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时时处处采摘知识的花粉,酿出合时的蜂蜜。
在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的今天,一个好的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孩子,而更应该着眼于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是也。学会学习是孩子今后走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会学习是孩子学习的最高目标。因此我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孩子联想的习惯、培养孩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孩子判断、评价和批判的习惯,同时我要求自己首先做到这几点,还应该具有民主、平等、公正、创新的思想意识,给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孩子学习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些年,科技的进步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使得教与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在教学时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相信合格的教师塑造合格的孩子。只有终身学习,只有具备不断追求探索的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
+究竟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我想我会用一生去思考,用一生去回答。
篇二:《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章金玉
生命与使命同行,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幸福前行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章金玉
两天之内,读完《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之后,我的脑海中不断萦绕着“教书育人”这个词,我似乎有所领悟,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并重。此时,我感悟虽浅,但是没有关系,我还有一生的机会去身体力行,去明了“教书育人”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是一本感人的书,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位位教师,他们身上无不投射出爱的光芒,他们是爱的化身;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它向我们阐述了何为师,如何为师,它将鞭策我们年轻一代用爱、用心经营自己的事业;这是一本彰显生命厚度与广度的书,从书中,我们能明白生活的意义,生活在于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书中的每一位人物:于漪、王生英、石雪晖、任维鼎??他们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楷模,更是大写的“人”,他们身上孕育的“师魂”让我震惊、感动,值得我敬仰,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师。我知道,这条路,任重道远,但我会依循着这些楷模的精神一直前行。这一路上,会有狂风暴雨,需要披荆斩棘,可能劳心疲惫,但我会坚持,因为这些伟大的楷模的灿烂光辉将照亮我前进的路,他们与我同行。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我也是。
于漪、王生英、石雪晖、任维鼎??这些楷模,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年龄不同,所教学科不同,可是,读完他们的故事,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有很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爱和责任,付出和牺牲。
在他们的心中,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是他们都是用最简单的行为去演绎这份崇高——爱。
于漪老师爱学生,她用10小时,20小学准备一堂课,每次备课都一丝不苟,每次上课前,她都会将上课的每一句话写下来,然后自己修改,如果不是爱学生,她不会不辞辛劳,如此用心备课,如此用心教学;于老师爱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她的孩子,她会在大年初二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她对每个孩子都异常慷慨,三十多年来,于老师的特级教师津贴分文未拿,全部资助了学生。王生英老师爱学生,20多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用全部的心血和力量,保证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每一位楷模,都让我感动,但是当读到王金权老师的故事时,我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一位何等伟大的人民教师:决然放弃名校,毅然回到大别山,坚决扎根山乡教育23年。23年里,他本着自己的教学宗旨“会说话,会写字,会读书,会作文”,以善良、执著和信念,为孩子们铺就了走出大山、走出贫瘠、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23年,他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资助了一茬又一茬的贫困山区学子。这些年,面对多少外在的诱惑,他不是没有心动,不是没有犹豫,但是最终他安贫乐道,不为所动,这是一份难得的精神。尤其是,他还有一个贫寒的家庭,年迈的母亲,残疾的妻子,弱智的幼子,这一切,他无不心痛,但是,因为爱和使命,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神州大地,绵绵无疆的祖国大地上,还有无数这样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神圣
岗位的教师,他们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用爱支撑自己的教育事业。很多人还默默无名,但是,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他们让我们懂得,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心中一定要有爱。
从这些动人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教师不仅需要爱,还要有德,会育人。真正的教师,一定要懂得如何“育人”。 《生命与使命同行》书中的每一位楷模,他们都注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于漪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做人;王生英老师说在学习知识前,她首先教给学生是怎样做个好人,怎么尊重别人,教学几十年,她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备谦逊、顽强、坚韧的独特性格;任维鼎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对大的影响是让学生学会了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这些优秀教师的心中,育人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更要学会做人,继承祖国的传统美德。
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但是该如何完成这个崇高的使命呢,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呢?诸位楷模为我们阐释并演绎了这一教师必经的历程。
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为提高质量,教师必须勤奋学习,用于实践,这是于漪老师对广大青年教师的要求,也是她自己一直践行的诺言。于老师尚以“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刻苦学习,克服自己的无知与浅薄,锻炼教书育人的真本领,何况是我们这些刚刚走上的新教师呢。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学识,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学富五车的学者,这是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但是教师,不能仅仅有“才”,更应有德——师德,也就是先前提到的“爱”,除了爱,还有责任心、耐心、宽容、坚持。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是天使也会犯错,面对学生的顽皮、不懂事、不遵守纪律等诸多问题,我们要有耐心,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位慈母,循循善诱;教师也是人,有脾气有性格,但是面对孩子犯错,我们要宽容,我们要相信,他们还只是孩子,犯错难为,因为我们的宽容和引导,有一天,他们会很优秀;教师这个职业,付出要比得到的多,由于体力与脑力的不断付出,我们容易身心俱疲,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我们肩负的责任,需要我们坚持。如他们,于漪、王生英、石雪晖、任维鼎??,这些优秀的教师,其中不乏特级教师,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几十年,一如既往地充满激情。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漪老师为学的态度,这也将是我为学的态度,我会在教学这条路上,慢慢走,细细欣赏一路的风景!
2011-08-28
篇三:袁备庠《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袁备庠
昨天,学校统一组织一起观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纪录片,本片以传记纪录片的形式,选取于漪老师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序列,勾勒出她教育观、人生观逐层推进的完整轨迹,侧重于展现她语文教学和教书育人的贡献、学校管理和教师培养的实践、以及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使命感。
于漪一个在教育领域里成绩斐然的人师,一个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的园丁,一个在学生们眼中温厚仁爱的慈母。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她创造性地将“人文性”纳入到语文学科性质中,她用师爱、用教育、用知识让几代莘莘学子深受其益,她用六十多年的坚守践行着自己的名言——“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她获得了业界几乎所有的嘉奖,但对她而言,这些荣誉的光环却不是追求的目的,她一生的追求,是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真正的“人”。
有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当教师幸福么?有的人可以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看做是一件碌碌无为的事情;有的人可以将孩子所犯的一点点的错,影响着自己一天或者几天的情绪。在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部纪录片之后,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既然选择从教,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位置,它不但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自己的思想上和行为里。
现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并不缺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但是很多人却找不到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当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发现我们其实缺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认识,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把上课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并没有发觉教育的真谛。“每一堂课的质量,都影响着孩子生命的质量。站上讲台,我就要用生命来歌唱”,于漪老师用她的一生去践行着自己生命的价值,她的每堂课都是花了10小时、20小时去准备,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每节课的教案,她的教育行为都已经不是一个普通老师能负荷的,但她就能做到,而且是日复一日,如蜡烛般点燃自己照亮生命!虽然她的做法我无法做到,但却要学习她认真备课的态度,遍遍不同,立足“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的理念,追求完美,努力“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不断反思,“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培养自己的教学特色,就像她说的“只有教师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她的这种付出让我踏入教坛多年的教师也为之感动。
我希望,多少年以后,我也能无愧地回顾起自己走过的路。面对这一个个榜样,我会竭尽所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作为一名教师,或许就是教育道路上永恒的持有一颗简单的心——它是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的!
看完《生命与使命同行》,我领略到的不单单是那一段段故事、更是那背后折射出的朴实无华的对教学的热爱和执着。
看完《生命与使命同行》,我感受到的并不是那流转于眼球的故事,而是浮现在脑海中的思索。
篇四:《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1
给教师的建议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看了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生命与使命同行》一书,我从中受益匪浅,让我明白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我虽然是一名在校学生,可我知道教师不但但要在知识上给学生以满足,更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要毫不犹豫地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教学,如何去爱,这是一个很值得他们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我听课的时候,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等等。我想作为一名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我希望我的老师能把课堂做活,大胆创新。“先做学生,后做先生;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我从于漪老师那看到的。这些话,充分体现了于漪老师虚怀若谷,谦逊为师的人生态度,值得老师们一生去品味和学习。同时我的老师们也应当反思:在自己从事教育以来,自己是否一直以谦虚的态度去学做教师?自己是否忘记了周边同伴的长处,只记得自己的长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育事业的一份赞誉,同时也体现出了教师行业的神奇。但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社会里,更多人把这仅仅当成一种神话。但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后,我明白了这不是神话至少有人在创造神话。只因儿时恩师的一句话,就支教山区教育23年,这就是被誉为“大别山师魂”的汪金权老师。他放弃名校扎根山乡教育23年,他以善良、执著和信念,尽一己之力,呕心沥血,将光明和希望输送到远方。这都是当代老师们应当去借鉴的。
教育需要理想,需要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教参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参考,却也有可能扼杀教师的创造力,只能照本宣科地读属于别人的东西,一堂课下来味同嚼蜡。于漪老师大胆创新,敢想敢为。有些在普通人看来近乎痴人说梦的想法,在于漪老师那里却能变成现实,并且逐渐成为极为平常的教学生活。难以想象,在这样一堂堂优质的课背后,于老师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心血。现代的教师们都应当去创造、探索,找出一条适合的途径。
命运赋予每个人不同的能量,让人们在各自的行业演绎最精彩的演出。人们爱说:“没有笨小孩,只有懒小孩。”可是吴邵萍说:“没有笨小孩,只有懒老师。”她认为热爱孩子是教师的道德底线,了解孩子是教师的应尽义务,发展孩子是教师的永远追求。吴老师作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8年如一日冲在教育一线,她努力摸索“我怎样做得更好”,既重视理论学习,又不断实践改良:就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还说自己“我还在探索,在路上”。这不是当代教师应当拥有的精神吗?
从《生命与使命同行》一书中,这样的身影还有很多,总之,我真心希望我的老师们以及其他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能从这些平凡而光荣的人身上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做到对教育事业执着和热爱,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耐心地对待问题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孜孜不倦地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这些特点,把自己化身成一个共同的让人敬仰的光辉形象:人民教师。
篇五:《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邹艳艳
“一步一陟一回顾,踏实走好每一步”
读大学的时候,就想过毕业后要去边远山区教书,并且扎根在那。这其中不乏一些感性的因素,因为我是比较容易受一些事物影响的。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一双双经过长途跋涉磨破的小脚,一间间简陋了不能再简陋的房子......都会激起我内心支教的涟漪。
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很难找到答案,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直到这些人的出现,于漪、王生英、石雪晖、汪金权、普琼......他们用一件件平凡而不简单的事情很好的诠释了“人之所以为人”这一命题。
看到前辈们实践着我曾经想做的事情,内心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让我认识到怎样做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称号。
“站上讲台就要用生命来唱歌”,“要课堂充满激情,教师首先得燃烧自己”。其实于漪老师的成功,我们很多青年教师都可以复制,但是谁能够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甚至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每课必写教案,每课必写教后反思。从来不重复自己的课堂,从来不讲废话,每一节课会花上十几二十个小时去准备。试问现在能有几个老师做到?我扪心自问,真的无地自容,我对得起这班孩子吗?我俯仰天地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吗?
“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只有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时代洪流中,只有把个人的生命传承于学生生命中,你才是永远年轻的。”如此境界,成就了生命的价值。
她为了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学到知识,36年扎根在贫瘠的太行山下。人们称她是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这让我想起现在的老师调动,当然人往高处走,每个人的志向不一样。但是这一志向却恰恰证明了你对教育事业有多忠诚。王生英有许多机会去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但她却选择了继续作一名报酬低、困难重重的乡村教师,以她那残疾的身体,在学校和家之间艰难地来来往往。她说:“可我走了,这学生咋办呢?”这一句质朴的疑问,击碎了所有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在乡村坚实地扎下根来。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这在王生英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虽不能像她那样高尚,但至少也不要那么物质和功利,教育毕竟是慢的艺术。
“没有笨小孩,只有懒老师。”吴邵萍如是说。她对孩子的爱是她工作的动
力:她蹲着同孩子说话,为孩子擤鼻涕、整理衣服;她能一眼看出孩子们的状态,为他们吃不下睡不着而焦急;她努力摸索“我怎样做得更好”,既重视理论学习,又不断实践改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说自己“我还在探索,在路上。”多么可贵的精神!
由这些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我不禁联想到身边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其实都有很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事情。但是有时候环境真的磨掉了人很多好的品质。渐渐忘记了我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很可怕也很可悲。我只希望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能够踏踏实实、一步一陟一回顾。在浮躁的环境中能够重拾自己内心的平静,还教育一片净土。教育之路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中作文